土地利用数量论文-夏雨岚,蔡潇,叶晓龙,吕添贵

土地利用数量论文-夏雨岚,蔡潇,叶晓龙,吕添贵

导读:本文包含了土地利用数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土地利用,数量结构特征,灰色系统动态预测模型,九江市

土地利用数量论文文献综述

夏雨岚,蔡潇,叶晓龙,吕添贵[1](2019)在《土地利用数量结构的预测方法研究——以九江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分析九江市的土地利用数量结构的特征并对其2020年用地数量结构进行预测,对比分析规划值与预测值之间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九江市用地数量结构变化的显着特征是农用地、生态用地占比逐年减少,建设用地快速增加;(2)采用灰色系统动态模型对九江市的用地数量结构进行预测具有科学合理性。建议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采用科学方法预测,以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指导性。(本文来源于《国土资源导刊》期刊2019年03期)

宋具兰,杨靖[2](2018)在《基于景观生态学的欠发达地区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与空间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及空间布局,对合理利用土地、优化土地空间格局有着重要意义。结合GIS和景观生态学方法,分析了欠发达地区贵州省叁穗县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与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在数量结构上,经济发展越好的区域,土地利用类型越多样化,集中化程度就越低,土地利用综合程度就越高。在空间结构上,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强烈的地类,其分维数越小,形状指数越大,斑块形状越简单。土地利用结构以林地+耕地为主,以林地为景观基质,土地利用综合程度偏低。同时,土地利用结构的区域差异受地理条件、经济因素和人口因素等的影响。以期为改善欠发达地区土地利用方式、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生态安全、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农村经济与科技》期刊2018年13期)

王成,董斌,彭文娟,陈凌娜,黄慧[3](2018)在《升金湖湿地土地利用对鹤类栖息地及种群数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升金湖湿地是中国重要的越冬鹤类Gruidae栖息地,通过对升金湖湿地鹤类种群和栖息地的变化研究,为鹤类及栖息地保护提出建设性建议。选取1986-2015年8期TM遥感影像,运用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模型,计算1986-2015年土地利用综合指数,得到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值。采用土地利用转化率法,计算升金湖湿地1986-2015年土地利用转移概率,分析越冬鹤类栖息地的转移情况。结果表明:各时期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波动较大,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为220~260,土地利用以林地、草滩地和水域为主,对栖息地影响有限;鹤类栖息地中草滩地保留率最高,达34.44%。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滩地保留率最低,仅为15.36%,芦苇滩地主要转移为草滩地和旱地,分别为23.22%和18.16%。泥滩地主要转移为水域和农田,分别为31.79%和27.75%;除2011-2015年,其他各时期栖息地面积变化与鹤类数量增减趋势基本一致。图3表5参21(本文来源于《浙江农林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彭文娟,董斌,叶小康,黄慧,陈凌娜[4](2018)在《自然湿地鹤类数量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鹤类是我国重点野生保护动物,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强,鹤类数量变化显着。为了保护鹤类提供更好的依据,该文文章以升金湖自然湿地为例,研究鹤类种群数量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文章利用软件提取升金湖八期TM遥感影像的土地利用信息;利用土地利用动态度、物种多样性,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各地类生境鸟类的多样性。对比1986—2015年升金湖越冬鹤类的种群数量变化,以及土地利用变化,分析结果表明:鹤类数量与土地利用类型存在一定相关,湿地内芦苇滩地、泥滩地、草滩地、水田、建设用地等的土地类型变化,对鹤类数量影响较大。(本文来源于《测绘科学》期刊2018年05期)

李雪梦,宋伟艳,张星,姚庆智,邰海欧[5](2017)在《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托克托县一间房苗圃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稀释涂布平板的方法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可培养微生物的数量差异性显着,林地中放线菌、固氮菌的比例高于细菌、真菌,农田中细菌、放线菌的比例明显高于真菌、固氮菌。(2)同一土地利用方式下,4种土壤可培养微生物的数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大致呈现下降的趋势。(3)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可培养微生物类群之间的相关性不同,然而细菌与真菌之间都存在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P<0.01)。(本文来源于《北方农业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高翔宇[6](2017)在《基于土壤侵蚀防控的澜沧县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地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的物质保障。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土地利用类型和结构组成发生了变化。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导致区域地形改变、地表植被资源被破坏、土壤质量下降,使得地表土层的抗蚀性能减弱,土壤被破坏、搬运和移动过程加快,从而引起水土流失过程加速,即加剧了区域土壤侵蚀。在自然条件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土地利用就成为了影响土壤侵蚀进程的主要因素,所以,调整和优化现有的土地利用结构成为防控土壤侵蚀的关键。近年来,澜沧县大规模引种桉树、橡胶等人工经济园林,取代了相当面积的耕地以及次生常绿阔叶林、思茅松林、灌木林和荒草地等,同时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和“十叁五”规划的制定,建设用地面积需求量增大,对区域生态环境,特别是土壤侵蚀造成一定的潜在影响。因此,从土壤侵蚀防控的角度对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是必要的,这对于澜沧县的土壤侵蚀防治工作有着重要意义,是实现县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研究以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防控土壤侵蚀为数量结构优化目标,以土壤侵蚀总量约束、土地总面积约束、人口总量约束、耕地保有量约束、建设用地总量约束、其他宏观约束、数学模型约束等七个方面作为约束条件,构建灰色多目标动态规划模型(GMDP),实现澜沧县2020年和2025年的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优化,将优化结果与《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总规》)和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对比。主要结论如下:(1)澜沧县现阶段以耕地和林地为主,建设用地所占比例较小;农业用地的单位面积产值较低;林地面积分布广泛,但是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较小;城镇建设用地分布比较集中,但是城镇化率不高;自然保留地水土流失风险较大。因此,澜沧县现阶段的土地利用结构不尽合理。(2)2000—2005年,澜沧县耕地、灌木林和自然保留地面积减小,有林地面积增加;2005—2010年,耕地、有林地和灌木林面积减小,其他类型用地的面积增加,桉树林的面积增加最明显;2010—2015年,水域、桉树林、有林地、建设用地面积增加,耕地、园地、灌木林、自然保留地面积下降。桉树用地主要来源于耕地、有林地以及自然保留地。从土壤侵蚀强度变化看,2000—2010年,土壤剧烈和极强度侵蚀面积明显减少,并向轻度、微度和中度侵蚀转移。而2010—2015年,强度、剧烈级别的土壤侵蚀面积减少,向微度、轻度、中度转移不明显;从土壤侵蚀的空间分布来看,土壤侵蚀较严重区集中在澜沧县的北部、中部和南部的局部地区,中部河谷地带的乡镇和北部部分的乡镇土壤侵蚀严重,南部乡镇的土壤侵蚀较轻。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壤侵蚀强度变化有一定的关系,十五年间,当耕地转变为自然保留地、有林地转变为耕地时,土壤侵蚀强度增强;当耕地转变为有林地、耕地转变为桉树林、灌木林转变为桉树林、灌木林转变为有林地、自然保留地转变为有林地时,土壤侵蚀强度下降。(3)以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和土壤侵蚀总量最小为目标函数,构建灰色多目标动态规划模型(GMDP)对2020年和2025年的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2020年,按照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和控制土壤侵蚀量的要求提出了四种优化方案,并与《总规》比较,结果表明:①四种优化方案中,与现状相比,所有方案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均高于现状,且土壤侵蚀量均小于现状,分别比现状下降了890.49×104t、515.33×104t、567.25×104 t、572.28×104t;与《总规》相比,方案2、方案3和方案4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均高于《总规》,而方案1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小于《总规》。所有优化方案的土壤侵蚀量均小于《总规》,分别比《总规》下降了 801.42×104t、426.26×104t、477.85×104t、483.21×104t,其中土壤侵蚀量最小的是方案1。②四个方案耕地面积均高于《总规》中规定的最低耕地面积,其中方案2、方案3、方案4中耕地面积超过了澜沧县“十叁五”规划中的耕地保有量;方案3和方案4中园地面积增加;四种方案中牧草地面积保持稳定;方案1、方案3和方案4中林地总面积均大于《总规》,桉树林的面积优化后有所增加;所有方案中建设用地面积低于《总规》面积,水域面积与《总规》一致,自然保留地面积略小于《总规》中的面积。在所有优化方案中,方案4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是最大的,并且在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以保证社会需求的同时,土壤侵蚀量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土地可承载的人口数量最多,因此,选择方案4为2020年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优化的最佳方案。(4)2025年优化方案的社会、经济效益均高于《总规》和现状,土壤侵蚀量比《总规》和现状分别减少526.32×104t和615.39×104t,达到土壤侵蚀总量控制的目的。优化后的人均耕地占有量为0.425 hm2/人,超过最低人均耕地占有量的要求。同时,耕地面积达到“十叁五”规划中的最低耕地保有量;其次优化了林地结构,适当调低了灌木林面积,增加了桉树人工林的种植,林地总面积达到550322.32 hm2,高于《总规》;牧草地面积与《总规》持平;建设用地的配置达到了 2025年总需求量的要求;水域面积与《总规》一致;适当缩减了自然保留地面积。研究建议在保护澜沧县原有的林地结构的同时,科学合理地引种桉树林,合理规划经济园林种植面积,保持原有林地和经济林并存,这样更有利于区域水土保持。(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期刊2017-06-01)

杨晓璇[7](2017)在《市域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地是人类生存的根本,但资源总量有限,土地利用结构的不合理导致了交通拥堵、农用地不足、生态环境变差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土地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布局显得尤为重要,如何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研究问题。土地利用结构中包含多个土地利用类型,它们的变化不遵循某种特定的模式,因此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是一项较为复杂的优化问题。而传统优化方法将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模式固定为某种线性或非线性关系,得出的解由于受到这一固定关系的限制,往往与实际最优解有较大差距。考虑蚁群算法能够处理这一弊端,本文选择将蚁群算法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优势在于各变量的变化不受某种特定函数关系的限制,能够在变量的可行域内大范围搜索可行解,并在每一次迭代后对所得解进行适应度评价,信息素更新。在进行多次计算后,得到多个供选方案,从中选择出使目标函数值达到最大的解,这样求出的结果与实际最优解的值更为相近。土地利用的目的在于将总量一定的土地进行合理的分配和布局,得到包括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在内的综合效益的最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往往不能同时达到最大,叁者之间的权衡也是一直以来的研究重点。本文中,考虑到国内城市的普遍发展情况,在经济尚不发达的前提下,将经济效益作为主要追求的目标效益,用目标函数来表示。而在国家大力提倡生态建设以及环境保护的背景下,在居民物质文化需求不断提高的形势下,把对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保证体现在约束条件上,将叁种效益有主有次地体现在模型中。对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是针对未来时间点的,约束条件中的一些指标值也会随着时间而变化,如果采用现状值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所求结果的准确度,甚至无效。考虑到与土地、人口相关的指标值不会随着时间大幅度快速变动,适合采用GM(1,1)来模拟其变化趋势,并且GM(1,1)快捷方便,因此对这些指标的预测采用GM(1,1)求解,得到误差较小,能够较好拟合这些指标的变化。(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7-06-01)

盛浩,宋迪思,周萍,夏燕维,张杨珠[8](2017)在《土地利用变化对花岗岩红壤底土溶解性有机质数量和光谱特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了解底土溶解性有机质(DOM)的数量和化学结构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对科学评价区域土壤有机质动态和碳库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选取花岗岩红壤丘陵区同一景观单元的天然林地(常绿阔叶林)以及由此转变而来的杉木人工林、板栗园和坡耕地,采用化学分析结合光谱扫描(紫外光谱、二维荧光光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研究底土(0.2—1 m)和表土(0—0.2 m)DOM数量和结构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差异,结果表明:58%—87%的DOM贮存在底土中。天然林地土壤的DOM数量最为丰富,底土DOM的宏观化学结构比表土更为简单,以碳水化合物、类蛋白为主。天然林转变为其他利用方式后,底土DOM的损失量(26%—41%)超过表土(12%—49%),冬季比夏季更为凸显;这反映底土DOM数量对人为干扰和植被变化的高度敏感性。同时,底土DOM宏观化学结构趋于复杂化,芳香类、烷烃类和烯烃类的化学抗性物质出现积累的现象。DOM光谱曲线形状、特定峰值、特征值对土地利用的响应敏感,对人为干扰后植被、土壤有机质的变化具有生态指示意义。研究显示,天然林地转变为其他利用方式后,不仅导致底土DOM的损失,也显着降低土壤有机质品质,长期上削弱底土的碳库稳定性和碳吸存能力。(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7年14期)

王邵军,王红,李霁航[9](2017)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蚯蚓数量及生物量分布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蚯蚓数量及生物量时空动态的影响,选择昆明城市森林、疏林及苗圃等3种土地利用类型为对象,研究蚯蚓密度及生物量的垂直分布与季节动态,并分析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引起土壤理化环境变化对蚯蚓密度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地利用方式显着影响蚯蚓密度,总密度大小顺序城市森林(59 ind·m~(-2))>城市苗圃(24.7 ind·m~(-2))>城市疏林(15 ind·m~(-2)),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蚯蚓生物量的影响未达到显着水平;蚯蚓密度及生物量湿季显着大于干季,这种季节变化与土壤水分动态密切相关;土地利用方式显着影响蚯蚓密度及生物量的垂直分布,不同土层蚯蚓密度及生物量均表现为城市森林>城市疏林>城市苗圃;0~5 cm土层蚯蚓密度及生物量显着高于5~10及10~15 cm土层,这种垂直变化与土壤水分、有机质及全氮沿土层的变化紧密相关;蚯蚓密度与土壤含水率、p H及有机质呈显着正相关;蚯蚓生物量与土壤含水率、土壤有机质呈显着正相关。研究表明,土地利用方式变化改变蚯蚓栖息的土壤环境,从而显着影响蚯蚓数量及分布,3种土地利用方式中城市森林能够维持较高的蚯蚓数量。(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2017年01期)

陈艳,刘家忠,何倩倩[10](2016)在《玉溪市红塔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及活性的影响(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方法]在玉溪市红塔区选取玉米地、樱桃地、林地3种代表性土地利用方式,测定3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及活性。[结果]3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微生物类群中细菌占绝对优势,微生物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林地,樱桃地,玉米地;微生物总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脲酶活性从大到小依次为樱桃地,林地,玉米地。[结论]微生物活性和功能除了与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养分有关外,还与农田管理措施有关。(本文来源于《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期刊2016年11期)

土地利用数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分析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及空间布局,对合理利用土地、优化土地空间格局有着重要意义。结合GIS和景观生态学方法,分析了欠发达地区贵州省叁穗县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与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在数量结构上,经济发展越好的区域,土地利用类型越多样化,集中化程度就越低,土地利用综合程度就越高。在空间结构上,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强烈的地类,其分维数越小,形状指数越大,斑块形状越简单。土地利用结构以林地+耕地为主,以林地为景观基质,土地利用综合程度偏低。同时,土地利用结构的区域差异受地理条件、经济因素和人口因素等的影响。以期为改善欠发达地区土地利用方式、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生态安全、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土地利用数量论文参考文献

[1].夏雨岚,蔡潇,叶晓龙,吕添贵.土地利用数量结构的预测方法研究——以九江市为例[J].国土资源导刊.2019

[2].宋具兰,杨靖.基于景观生态学的欠发达地区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与空间特征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

[3].王成,董斌,彭文娟,陈凌娜,黄慧.升金湖湿地土地利用对鹤类栖息地及种群数量的影响[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8

[4].彭文娟,董斌,叶小康,黄慧,陈凌娜.自然湿地鹤类数量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J].测绘科学.2018

[5].李雪梦,宋伟艳,张星,姚庆智,邰海欧.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的影响[J].北方农业学报.2017

[6].高翔宇.基于土壤侵蚀防控的澜沧县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优化研究[D].云南大学.2017

[7].杨晓璇.市域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优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

[8].盛浩,宋迪思,周萍,夏燕维,张杨珠.土地利用变化对花岗岩红壤底土溶解性有机质数量和光谱特征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7

[9].王邵军,王红,李霁航.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蚯蚓数量及生物量分布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17

[10].陈艳,刘家忠,何倩倩.玉溪市红塔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及活性的影响(英文)[J].AgriculturalScience&Technology.2016

标签:;  ;  ;  ;  

土地利用数量论文-夏雨岚,蔡潇,叶晓龙,吕添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