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西太平洋的航海者》一书是马林诺夫斯基对新几内亚周边地区进行长期田野工作基础上写的一部民族志。作为一部人类学的著作,它给你的是一种“人在情境中”的感觉,像是置身于每一个情境之中。读完这本书,以一名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再去回味的时候,引起了笔者的一些思考。笔者从田野工作、仪式和库拉交换三个方向,再次用社工的视角回味该书,基于笔者的实务经验产生了对于社会工作发展的新启示。
关键词:社会工作;《西太平洋的航海者》;思考
《西太平洋的航海者》与其说是一本书,不如说是一幅幅的画,一份对于原始部落的写真。
直到现在人类学在我们的面前已经不再神秘。第一次听到田野调查已经记不得是什么时候了。当课堂上老师推荐《西太平洋的航海者》时,出于好奇对其进行了初步的了解,田野工作这个词再次进入到我的视野。在我看来田野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态度。《西太平洋的航海者》一书是马林诺夫斯基对新几内亚周边地区进行长期田野工作基础上写的一部民族志。作为一部人类学的著作,它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枯燥无趣,它给你的是一种“人在情境中”的感觉,像是在看画册,像是置身于每一个情境之中。读完这本书,以一名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再去回味的时候,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
一、关于田野工作
如果没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又怎会有如此作品?读完《西太平洋的航海者》你会发现马林诺夫斯基不是以一个观察者的视角来去了解部落各种情况,而是真真正正的把自己作为部落的一员,参与其中。为达到田野工作的目标,马林诺夫斯基提出与上述调查方法息息相关的三条必由之路:1.部落组织及其文化构成必须以翔实明确的大纲记录下来,大纲必须以具体的、统计性的方式提供;2.这一框架应以实际生活的不可测度方面以及行为类型来充实,这方面资料必须通过精细的观察,以某种民族志日记的形式来收集,而这只有密切接触土著人的生活才有可能;3.应当提供对民族志陈述、特殊叙事、典型说法、风俗项目和巫术程式的汇集,作为语言材料集成和土著人精神资料。
马林诺夫斯基开创和实践的这一套田野工作方法,打破了传统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将人类学从屋子里带到了室外。现在看来不止是人类学,许多学科也将田野工作这一方法广泛运用到自身的实践中。对于社区社会工作而言,其实就是一个社区特定人群的田野工作。社区就相当于原始的部落。社区是人们生活的共同体,不仅仅有地域上的,在其精神层面也是共通的,拥有相同的文化、习俗。而每一个社区又是多样的,这对于社工而言前期就需要做许多的资料收集工作。为了社区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需要了解社区的情况。作为一个外来的陌生的机构,不能贸然的进入社区,突然的出现势必会引起他们的阻抗。因此,我们要了解社区的组织模式,做好对领袖人物的拜访。例如某社区采取的是楼长制度,那么我们在开展工作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利用楼长对于居民的号召力展开工作。社区工作并不是对于该社区进行综合的调查,而是根据某一群体指定服务方案,真正的做好某一群体的服务离不开充分的田野工作。社区工作需要一种契而不舍的田野精神,阻抗再多是暂时的。社区工作也需要有田野工作时的一份融入,需要一种踏踏实实、深入的工作态度,流于表面的形式要不得。
二、关于仪式
特罗布里恩群岛的土著部落的人们在独木舟下水试航前做了非常多的准备工作,然后通过“塔萨索里亚”(下水、试航)、“萨加利”(礼仪性的分配食物)、“卡比吉多亚”(建造礼仪)等程序来完成这个活动。在介绍独木舟下水礼时这样写道:“独木舟漆饰好后人们便会确定一个下水试航的日期,这被称作tasasoria。消息传到临近群岛的酋长和头人那里其他拥有独木舟且同属一个库拉社区的人当天会抬着他们的独木舟前来参与新舟的下水礼”。
Typical failure modes of high-cutting slops and its application on yanwanqiao west slope in
库拉的交换里面除了蕴涵了一份信任,相信交换的等值,不会让自己的交换品无意义,是交换双方的信任。也有一种价值的认同,不再局限于它的本身是贝壳。当下市场经济下追求的是利益的最大化,社会的信任问题——老人扶不扶,社会的诚信问题——各种食品添加剂的滥用。而库拉区的交换却像一股清流进入到我的大脑。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最高层次是自我价值的实现。纵观现在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流失严重,除了工资低以外,其实最大的还是价值的认同度低。像人类学一样只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的了解研究,又怎会有所作为?这也是我们在选择工作时所要思考的。“价值认同”以后的社会工作就不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留住社工人才的前提是价值的认同。
在整个库拉的过程中,船队的人有四种角色:“图利瓦加”,“亚萨格路”,帮忙的人和孩子,而这些人中都是男性,妇女不参加库拉远航,也被禁止做一些不当的行为。她们被留在家里,谨守着自己的贞洁与忠诚,不独身出村,不接待男性访客,在家为男人们祈祷,遵守一些禁忌,不得犯错,否则丈夫的船速度就会减慢,而男人们在库拉过程中,有一种加速的仪式,也是与很多咒语有关的仪式。库拉的活动还伴随着复杂的巫术仪式和公开礼仪。
库拉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它不是在任何需要的压力下才进行的,因为它的主要目标是毫无实用性物品的交换。而土著人对于库拉物品的所有权是临时的——“一种新的类型的所有权制度,其特色是暂时、间歇、累积性的”。库拉几个交换原则:1.库拉在赠予礼仪性的礼物之后,无论是在几个小时、几分钟以后也好,甚至在偿付之间隔了一年或者更长的时间也罢必须酬报等价的还礼;2.还礼的等价由给与者做出确定,决不能用强制力来执行。由此:库拉是主要目的,另外一重要追求是为了库拉远航时的贸易,为了库拉远航而准备的造船、收集事物的各种活动,远航时举行的大型宴会,以及贯穿在里面无所不在的巫术——读完下面的几章完全围绕库拉远航、巫术、礼仪的描述,我突然明白了人类学课上提到的库拉的意义——这在书中也有原话“库拉交易维系着土著人的光荣与梦想,消耗着他们的时间与精力,激励着他们的聪明与才智”。
三、关于库拉交换
库拉,是一种交换形式,在各个部落之间广泛分布,由居住在一大圈海岛形成了一个封闭循环的众多团体进行。沿着这个圆圈,有且只有两种物品,不断地朝着相反的方向流动,沿着顺时针方向流动的是一种红色贝壳做成的“索巫拉伐”,沿着逆时针方向流动的是另一张物品,白色贝壳做成的“姆瓦利”的臂镯。这些物品中的每一个,当它在封闭的循环圈沿着自己的方向流动,而与其他类别的物品相遇时,常被拿来进行交换,库拉物品的每一次流动,交换的每一个细节,都受到一套传统规则和习俗的制约与管理。
仪式被用在生活中,是否也可用在我们社工的工作中呢?这引起了我的思考。社会工作开展工作主要有个案、小组、社区三种形式。个案工作是对案主进行一对一的帮助,使其重新回到社会,其意义对于案主而言是一种“新生”。小组工作是对某个群体(失独家庭、独居老人)进行的团体性质的活动,成员之间相互扶持,共同去实现一个目标,让其生活更加的美好。在社区工作中组织召开居民大会,对于居民而言是召开居民大会实质是其归属感的体现,展示的是一种“主人翁”的姿态。个案工作是对于个人而言,小组对于某一个群体,社区是对该群体内的所有人。在个案中当社工对案主的工作接近尾声时,可以考虑加入一个仪式,邀请案主成长的见证者发表自己的所感所想,仪式应严肃郑重,在仪式中要求案主签名画押,宣读。告别仪式结束后,案主的治疗到此结束。小组工作一般持续时间在半年左右,次数在十次以上,针对不同的目标,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仪式,成长性小组,在最后一次的时候可以举办一个结业仪式,颁发证书。对于自身的能力其实是一种肯定,也方便于把从活动中获得的能量保持下去,强化小组成员的获得成果。社区工作的居民大会本身就是一个大的群体性的仪式,在有重大事件决策时才会召开,因此,它本身就会激起居民的参与度与主人意识,极大的方便社区社工人员的工作开展。对于社工服务对象而言,服务结束后意味着自己再一次的进入社会,仪式的运用,是对案主成长的见证,也是对服务结束的总结,仪式运用的社工的服务中势必会增加服务的效果,因此,社工在工作中可以考虑必要环节加入适当的仪式。
在该书中记录了许多的仪式独木舟下水仪式、加速仪式等等,可见当地人对库拉交换的重视。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仪式也有很多,结婚仪式、葬礼、孩子满月、入祠堂等等,在海边的人,出海之前盛大的出海仪式,可见仪式这个词的出现,彰显的是人们对于这件事情的重视。
朋辈心理辅导的效果与朋辈心理辅导员有着直接关系,其专业性,责任心和自身素养等均影响着心理辅导的效果。因此,朋辈心理辅导人员应具有必备的职业操守,懂得尊重来访者的成长背景,个性特点等,能对人负责、不作价值判断、一视同仁;还要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个性开朗,能够与周围学生和睦相处,能投入助人、聆听、共情、关心生存、触抚心情;掌握基本辅导技巧,不断积累经验,多学习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对不同类型的心理问题积累不同的引导方法,不断提高朋辈心理辅导素质。
四、结语
《西太平洋的航海者》阅读完以后,带来的不止是人类学、社会学的全新认识,同样对我所学的专业也是大有启发,以上三点思考从社会工作的角度出发,通过对《西太平洋的航海者》的写作方法、仪式、库拉交换三个方面的思索,对于社工今后的发展提出了笔者自己的见解,见解尚不成熟,仍然需要用实务去论证。
接尘缸和盖需用10%HCl浸泡24h后洗干净再使用,否则会带来缸体的污染;采样缸的放置高度需距离地面10m以上,否则会带来由地面尘土的影响;当地燃放烟花爆竹时间需把缸盖盖好,结束后及时把缸盖去掉继续接降尘。
1.3.2 内置式反应堆制作。甜瓜、西瓜、红香芋反应堆制作分别是在种植行下挖宽0.4 m、深 0.25 m,宽0.6 m、深0.25 m,宽0.8 m、深0.2 m,长度与行长相等的沟,在沟内铺秸秆;然后将已扩繁的菌种均匀撒在秸秆上面(湿料1 kg/m2);撒好后用铁锹在秸秆上拍一遍,使菌种分散在秸秆里面;接着将开沟翻出来的2/3土覆盖于秸秆上,覆土时每隔1.5 m左右露出秸秆长度10 cm,以便输入氧气;然后将水注入沟内,水量充足,保证秸秆吸足;第2天,等到水充分下渗,再将余土覆盖秸秆,形成栽植垄,并撒上疫苗;最后合理布置滴灌设施,并及时覆盖地膜,促进种苗生长[3]。
[ 参 考 文 献 ]
[1]马林诺夫斯基,著.张云江,译.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
[2]郑慧玲,谢雪萍.西太平洋的航海者的几点阅读思考[J].文教资料,2017(17).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9)01-0105-02
* 作者简介:王旭辉(1995-),男,汉族,山东诸城人,2017级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方向:不区分。
标签:社工论文; 田野工作论文; 仪式论文; 社会工作论文; 社区论文; 社会科学总论论文; 社会学论文; 社会管理论文; 社会规划论文; 《山西青年》2019年第1期论文; 青海师范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