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非接触式搅拌的种子培养罐,包括支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驱动机构和水平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圆柱型的培养罐,所述培养罐旋转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驱动机构驱动连接所述培养罐,所述培养罐的一端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内设置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内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分别连通所述培养罐和无菌气源,所述培养罐的另一端设置有泄压阀,所述培养罐侧壁上设置有料口,所述料口处铰接有封门,所述封门和所述培养罐上对应设置有搭扣锁,所述封门和所述料口对应设置有密封胶垫。该实用新型具有设计科学、实用性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基于非接触式搅拌的种子培养罐,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驱动机构和水平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圆柱型的培养罐,所述培养罐旋转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驱动机构驱动连接所述培养罐,所述培养罐的一端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内设置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内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分别连通所述培养罐和无菌气源,所述培养罐的另一端设置有泄压阀,所述培养罐侧壁上设置有料口,所述料口处铰接有封门,所述封门和所述培养罐上对应设置有搭扣锁,所述封门和所述料口对应设置有密封胶垫。
设计方案
1.一种基于非接触式搅拌的种子培养罐,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驱动机构和水平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圆柱型的培养罐,所述培养罐旋转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驱动机构驱动连接所述培养罐,所述培养罐的一端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内设置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内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分别连通所述培养罐和无菌气源,所述培养罐的另一端设置有泄压阀,所述培养罐侧壁上设置有料口,所述料口处铰接有封门,所述封门和所述培养罐上对应设置有搭扣锁,所述封门和所述料口对应设置有密封胶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非接触式搅拌的种子培养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罐内散气管,所述罐内散气管包括竖管、多个水平管和多个弧型管,多个所述水平管分别平行设置,相邻两个所述水平管通过弧型管首尾连接构成半螺旋型管,所述进气管位于所述培养罐内的一端通过所述竖管连通所述半螺旋型管,所述水平管和所述弧型管上分别均布有多个散气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非接触式搅拌的种子培养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罐内壁上均布有多个沿轴向设置的辅助翻转件,所述辅助翻转件包括竖板和斜板,所述竖板垂直所述培养罐内壁设置,所述斜板的一端与所述竖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斜板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培养罐内壁上,所述斜板朝向所述培养罐旋转方向斜设,所述辅助翻转件的两端顶设在所述培养罐的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非接触式搅拌的种子培养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与所述培养罐同轴心设置,所述电机通过所述传动轴驱动连接所述培养罐;所述支架上平行所述培养罐设置有两个滚筒,所述培养罐设置在两个所述滚筒上。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基于非接触式搅拌的种子培养罐。
背景技术
目前对维生素的发酵生产,通常通过对种子的培养来实现,而在培养过程中为了加速发酵过程,通常需要在种子培养罐中通入无菌空气,同时对种子进行搅拌,使种子与无菌空气进行充分接触,以提高微生物的生长繁育速度。但是目前种子培养罐所采用的搅拌方式,是利用搅拌器直接与种子进行接触,通过搅拌器对种子进行搅拌的方式,搅拌器容易对种子产生的接触式磨损,使种子出现断裂残破等损坏,不利于种子的培养及发酵,使用不方便。
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设计科学、实用性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基于非接触式搅拌的种子培养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非接触式搅拌的种子培养罐,包括支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驱动机构和水平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圆柱型的培养罐,所述培养罐旋转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驱动机构驱动连接所述培养罐,所述培养罐的一端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内设置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内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分别连通所述培养罐和无菌气源,所述培养罐的另一端设置有泄压阀,所述培养罐侧壁上设置有料口,所述料口处铰接有封门,所述封门和所述培养罐上对应设置有搭扣锁,所述封门和所述料口对应设置有密封胶垫。
基于上述,还包括罐内散气管,所述罐内散气管包括竖管、多个水平管和多个弧型管,多个所述水平管分别平行设置,相邻两个所述水平管通过弧型管首尾连接构成半螺旋型管,所述进气管位于所述培养罐内的一端通过所述竖管连通所述半螺旋型管,所述水平管和所述弧型管上分别均布有多个散气孔。
基于上述,所述培养罐内壁上均布有多个沿轴向设置的辅助翻转件,所述辅助翻转件包括竖板和斜板,所述竖板垂直所述培养罐内壁设置,所述斜板的一端与所述竖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斜板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培养罐内壁上,所述斜板朝向所述培养罐旋转方向斜设,所述辅助翻转件的两端顶设在所述培养罐的两端。
基于上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与所述培养罐同轴心设置,所述电机通过所述传动轴驱动连接所述培养罐;所述支架上平行所述培养罐设置有两个滚筒,所述培养罐设置在两个所述滚筒上。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培养罐设置为水平旋转的方式,培养罐在旋转过程中,培养罐内的种子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由高处逐渐滑落到低处,实现翻动的效果,其具有设计科学、实用性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罐内散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辅助翻转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2.培养罐;3.电机;4.传动轴;5.轴承座;6.进气管;7.滚筒;8.竖管;9.水平管;10.弧型管;11.竖板;12.斜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基于非接触式搅拌的种子培养罐,包括支架1、设置在所述支架1上的驱动机构和水平设置在所述支架1上的圆柱型的培养罐2,所述培养罐2旋转设置在所述支架1上,所述驱动机构驱动连接所述培养罐2,所述培养罐2的一端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内设置有轴承座5,所述轴承座5内设置有进气管6,所述进气管6分别连通所述培养罐2和无菌气源,所述培养罐2的另一端设置有泄压阀,所述培养罐2侧壁上设置有料口,所述料口处铰接有封门,所述封门和所述培养罐2上对应设置有搭扣锁,所述封门和所述料口对应设置有密封胶垫。
使用时,打开所述封门将种子放入所述培养罐2内后,通过所述搭扣锁将所述封门锁定在所述培养罐2上,以封闭所述料口。一般培养罐2内放入半罐种子,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培养罐2,所述培养罐2在旋转过程中,种子整体产生倾斜,处于高处的种子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向低处滑落,实现对种子的翻动,同时对种子无机械接触,对种子无损伤。培养罐2在旋转过程中无菌气源通过进气管6向培养罐2内通入无菌空气,罐内气压达到一定值后泄压阀自动打开泄压。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3和传动轴4,所述传动轴4与所述培养罐2同轴心设置,所述电机3通过所述传动轴4驱动连接所述培养罐2;所述支架1上平行所述培养罐2设置有两个滚筒7,所述培养罐2设置在两个所述滚筒7上。
优选地,该基于非接触式搅拌的种子培养罐2还包括罐内散气管,所述罐内散气管包括竖管8、多个水平管9和多个弧型管10,多个所述水平管9分别平行设置,相邻两个所述水平管9通过弧型管10首尾连接构成半螺旋型管,所述进气管6位于所述培养罐2内的一端通过所述竖管8连通所述半螺旋型管,所述水平管9和所述弧型管10上分别均布有多个散气孔。所述培养罐2内放入种子后,所述半螺旋型管处于种子堆内,多个散气孔与种子接触,增大了接触面积和散气效率,提高了种子与无菌气体的接触效率。
优选地,所述培养罐2内壁上均布有多个沿轴向设置的辅助翻转件,所述辅助翻转件包括竖板11和斜板12,所述竖板11垂直所述培养罐2内壁设置,所述斜板12的一端与所述竖板1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斜板12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培养罐2内壁上,所述斜板12朝向所述培养罐2旋转方向斜设,所述辅助翻转件的两端顶设在所述培养罐2的两端。所述培养罐2在旋转过程中,培养罐2底部的所述辅助翻转件对处于中下部的种子,起到短暂的滞留作用,更容易将底部的种子翻转到种子堆顶部,提高了种子均匀接触无菌空气的概率。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54732.X
申请日:2018-12-2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1(河南)
授权编号:CN209299688U
授权时间:20190827
主分类号:A01C 1/02
专利分类号:A01C1/02
范畴分类:12A;
申请人:郑州拓洋实业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郑州拓洋实业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开发区科学大道76号
发明人:秦天苍;闫世梁;王敬臣;崔凤霞;郭金权;陈黎;高莉;史立军;陈海军;李渊;尹双耀;姜大勇;杜高伟;刘辉;秦亚;王志钢;李香云;董飞;张俊文;韩书燕
第一发明人:秦天苍
当前权利人:郑州拓洋实业有限公司
代理人:王闯
代理机构:32260
代理机构编号: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