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企业怎样以小搏大(论文文献综述)
赵骏,刘国伟[1](2021)在《国际法中的国家博弈:小国挑战大国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小国借助国际法挑战大国是国际社会中一个值得关注的发展动向。小国与大国在国际法历史沿革和现实运转中的角色差异以及小国所面临的外生压力、内生需求和大国干预,驱动小国不断以国际法为杠杆挑战大国。国际法是小国所依赖的博弈资源,国际立法和国际司法是小国据以挑战大国的具体路径。无论是发生缘起还是博弈手段,小国挑战大国这类实力非对称主体之间的博弈都与实力对称主体之间的博弈方式存在区别。面对小国的挑战,大国需要在是否遵守国际法规则、是否平衡国际法权利义务、是否促进国际法治等层面予以识别和度量,并采取应对措施。在应对小国挑战的过程中,中国不能忽视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定位,要坚持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和正确义利观,审慎应对小国的挑战。
张义东[2](2020)在《我国中小企业并购策略研究 ——以AD公司为例》文中提出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力量和重要支撑。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关键的转型时期,中小企业的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我国对创新创业宏观发展战略的落实,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增长速度非常快,发展势头迅猛,但是不少中小企业存在经营模式单一、行业同质化程度高、缺乏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制度、抗风险能力非常薄弱等诸多问题。从企业成长和发展的规律来看,企业间的并购是实现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并逐步壮大的重要途径。因此,我国中小企业要从自身发展战略的需要全面考虑,开展科学、恰当的并购,对于提升我国中小企业的行业竞争力、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逐步发展壮大显得更加重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专家学者关于中小企业并购研究理论成果的梳理归纳、近五年内我国中小企业的并购现状分析以及AD公司二十多年发展中三次典型并购案例进行分析,在行业专家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总结性提出了适应当前经济形势下的我国中小企业并购策略,即基于并购目标差异的以小博大并购策略、基于发展阶段差异的因时制宜并购策略、基于市场集中度差异的乘势而上并购策略,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较为完整、系统的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同时,本文也对并购实际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予以深入探讨,意在强化本研究理论对于指导实践的重要意义,帮助我国中小企业提升成功并购的可能性,从而推动我国中小型企业的成功转型和高速成长。全文总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研究的背景意义、对相关文献梳理和回顾,以及研究方法与思路及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是理论概述,介绍了企业并购的定义、内容、形式以及并购的相关理论,并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并购的特点、必要性及意义;第三部分介绍了我国中小企业的范围和界定,并对其发展情况做简要概述,同时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并购现状和并购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剖析;第四部分主要对本文的案例企业AD公司及其二十多年发展中二十多次的并购情况进行简单介绍和分析,并对AD公司在不同发展阶段进行的几次典型并购进行详细的回顾和简要分析;第五部分对AD公司的并购策略进行概况性总结,明确了不同并购策略的内涵、适用条件及核心要点;第六部分主要针对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并购中存在的问题以AD公司的并购经验为借鉴,指出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并购策略要科学选择并购策略、提升并购策略的运用能力,同时提出了要加强并购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防控。结论部分提出我国中小企业对并购策略的选择要从具体企业的实际出发,适宜的中小企业并购策略是多种因素综合考量的结果,中小企业在不同发展战略阶段选择适宜的并购策略并有效执行是并购成功的关键因素。
陈明哲,庞大龙[3](2019)在《中美贸易战:基于动态竞争的视角》文中指出2018年,中美贸易战由美国最高元首特朗普亲自发动,对中国、美国乃至世界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些文章已经对贸易战相关议题发表看法,然而既有文献对中美双方在贸易战演进过程中,竞争行动的交互性、动态性及多领域互动的本质仍然缺乏系统的探究。因此,本文基于动态竞争理论,以中美贸易战双方的竞争性行动作为分析单元,初步探索中美贸易战竞争性行为交互的过程、模式与特征。本文在理论上揭示了中美贸易战背景下国家竞争性行为的动态性与多领域互动的本质,将动态竞争理论的应用范畴延伸到更为宏观的情境,并为迈向经世致用的中国管理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方向。
屈信明[4](2018)在《2001-2017年中国跨国公司发展特征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意图对2001年以来中国跨国公司发展的特征进行挖掘分析,并为中国的跨国公司海外经营发展提供战略参考。通过对我国大型跨国公司数据、案例等进行的论证分析总结出我国的跨国公司发展具有四个鲜明特征:1、相关性检验表明我国的经济增长为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扩张具有推动作用,雄厚的资金、广阔的市场构成了一种大国优势。2、我国的跨国公司在行业上高度集中,行业投资热度变化体现出鲜明的国家“偏好”。跨国公司表现出国家利益和国家意志。国家政策和补贴等对于行业对外投资产生影响。3、我国的跨国公司具有反传统理论的对外投资行为,体现出了企业动态发展的新视角。传统理论解释对外投资的视角是从生产效率替代的角度,而轻视了企业发展需求对于对外投资的主体作用。我国的跨国公司选择跨国并购等投资方式体现出站在企业发展上的观察视角,同时也把握了金融危机与跨国联盟发展的机遇。4、我国的跨国公司整体跨国程度相当低,跨国水平落后。我国的大型跨国公司依赖国内市场,核心竞争力不足,在全球公司建设当中滞后。通过特征分析,对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理论提出补充:优势的动态视角理论以及基于跨国联盟的优势流动共享理论。
陈若可[5](2017)在《梅泰诺“以小博大”跨境并购BBHI公司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企业跨境并购无论是在交易金额或交易数量都逐年递增。我国政府连续多年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以应对全球化发展态势。从现有理论分析来看,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企业跨境并购的研究可谓成果丰硕。跨境并购已成为我国企业继续做大做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如此强有力的支持下,我国企业海外“试水”举步维艰,跨境并购失败率居高不下。由于企业跨境并购的支付金额较大、风险剧增,通过“以小博大”方式的成功率较低,因此亟需探索出一种跨境并购的方式成功化解此类困境。本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为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和案例研究法。首先对现有文献进行归纳概括,提出相关假设:企业在跨境并购中,宏观或微观因素都将影响企业跨境并购的成败,尤其是设法通过“以小博大”的跨境并购方式,企业结合自身发展现状制定合理的组织架构是跨境并购成功的首要前提;企业在跨境并购中面临着法律风险、财务风险、整合风险和其他或有风险等,规避不及时将产生严重的后果,因此,对风险有效控制是企业“以小博大”跨境并购成功的保障机制;不同的支付方式运用不恰当,会影响企业并购的进程,甚至导致并购失败,因此,合理选择支付方式是企业“以小搏大”跨境并购成功的关键。其次将现有跨境并购的方式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将理论分析与本文梅泰诺跨境并购BBHI公司的案例结合,进行对比研究;最后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对梅泰诺如何做到成功“以小博大”的同时又降低了风险进行进一步剖析,最后得出了主要结论:企业跨境并购制定的组织架构、并购风险和支付方式都作用于企业跨境并购“以小博大”的全过程。企业应高度重视在“以小博大”跨境并购前组织架构的设定,充分降低企业跨境并购的多重风险,在并购进程中合理安排,实现多赢的股权结构。此外,本文还讨论了梅泰诺“以小博大”跨境并购的过程中其他影响要素。
姜银鑫[6](2014)在《破解中国企业专利困局》文中认为专利竞争和对抗同时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和强大的对手进行专利对抗,中国企业要讲究科学,但更要讲究艺术和谋略!重要的一环是,中国企业必须跳出法律的盒子从大商业竞争的角度采取恰当的专利战略来指导全局2014年8月15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就美国Inter Digital诉中兴通讯专利侵权案做出最终裁决,裁定维持初裁结果,认定中兴通讯不违反"337条款"。至此,中兴通讯成为国内
宋欣[7](2013)在《高建华:借力打力,后来居上》文中研究表明依文企业集团董事长夏华曾经说过:"企业说到底是人,管理说到底是借力。失败的领导者以其一己之力解决众人问题,成功的领导者集众人之力解决企业问题。经营企业的过程是一个借力的过程,只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把力借给你,企业才会成功。张瑞敏也曾总结自己30多年的管理经验,就是9个字:"企业即人,管理即借力"。那么借力管理是怎样的操作模式?在管理过程中具有怎样的意义?企业又将如何将借到的力融入到现代企业管理中?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北京洋为中用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顾问、实战派营销战略专家高建华。
高建华[8](2012)在《借力前行,以小搏大》文中提出以战略规划为前提,走"优、特、专"差异化的道路,留住企业需要的事业经理人以及借助外力,能够帮助中小企业以小搏大,以弱胜强,找到一条"不战而胜"的道路。很多专家都说,中小企业在开始的时候就是要抄袭、模仿,这样可以加快速度,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此言差矣,中小企业绝对不能跟在别人后面走,否则,就算长大了也没有竞争优势,就像今天的很多大型企业一样,也许规模大到可以进入
赵强[9](2010)在《尖刀营销:成长型企业梦醒的图腾》文中提出对处于创业阶段的中国企业而言,突破重于系统,速度胜过完美。将资源聚焦于自己最有优势的地方并"打磨成尖刀",是成长型企业以小搏大、以弱胜强的关键。近日,华纳兄弟出品的影片《盗梦空间》热映,引发了人们对多重梦境的关注和思考,而对多数中国成长型企业的经营者来说,他
邓沛然[10](2009)在《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的文化整合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通过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活动的大量调查研究,综合运用跨国并购理论、企业文化理论,以及国际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采用理论与应用研究相结合、规范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中国跨国并购企业中文化风险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以及文化整合模式与内容的选择和确定;基于经济学原理,分析了金融危机背景下西方文化跨越发展、文化需求相对增加的客观必然性;提出了中国企业在文化整合过程中的领导力,弘扬了中国儒家文化的和谐观;以联想并购IBM PC业务为例,分析了双方的并购动机、国家层面和跨组织层面的文化差异,结合实际分析了新联想的文化风险、文化整合的模式、内容和策略,为我国企业实施跨国并购文化整合活动提供理论指导和方法论。跨国并购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即使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全球的跨国并购额依然处于历史高位,跨国并购浪潮汹涌高涨之势并未减退。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国企业的竞争力日益增强,“走出去”的步伐也在加快,在世界跨国并购市场中正在成为一支日益活跃的力量。然而,文化差异是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必然要面对的挑战,文化整合是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活动成败的核心和关键。本文研究在理论上丰富了世界经济理论中有关跨国并购与文化整合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对于尚处在初始阶段的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的理论探索更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上有助于指导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掌握文化整合的方法和策略,有效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以顺利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国企业经历了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历程,其跨国并购实践突破了传统模式。集中表现在投资方向上是逆流而上,大量涌向发达国家。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实践对现行主流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和跨国并购文化整合理论提出了挑战。关于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并购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巨头,如何领导并购企业的文化整合,以往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非常有限,致使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文化整合缺乏理论指导。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就在于为中国企业领导跨国并购中的文化整合提供理论和方法依据。本论文研究认为,中国企业实施跨国并购有其必然性。首先,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客观要求,中国企业突破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约束的要求,中国政府的鼓励政策以及有利的全球经济环境都推动了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活动。其次,多年来,中国保持了外贸出口的强劲增长,外汇储备位居世界第一,中国已经摆脱了资本匮乏而出现了盈余,大量资金可以投向海外。再次,中国企业经过改革开放的历练,已逐步发展壮大,逐步提高了市场竞争能力,一大批优秀的民族企业正在崛起,国际化发展是这些企业的重要战略目标,“入世”以及当前的金融危机也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中国企业自身对外投资的条件也正在日益成熟。虽然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已经取得了初步成绩,但是中国企业正在面临着东西方文化差异引起的摩擦和冲突,在并购企业中存在着由文化价值观差异、行为规则差异、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差异和风俗习惯差异而导致的文化冲突。文化冲突造成中国海外并购企业的中外方员工文化认同度低,人员安置难度大,员工消极情绪蔓延,甚至会引发非理性行为。因此,根据中外企业文化特色,建立中国企业文化整合的领导力、建立跨文化沟通机制、构建多元文化背景的人事管理制度是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的主要因素。本论文研究还认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要以“求同存异、循序渐进、以人为本、充分沟通”为原则,对企业文化价值观、企业管理模式、企业物质文化和企业行为文化进行全方位整合。对于跨国并购文化整合模式的选取,要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减少主观性而增加科学性。由于文化风险的作用过程具有阶段性,这也决定了整合模式的选取具有动态性,要根据不同阶段文化冲突的特点选取不同模式。在并购企业文化整合策略的制定上,要因地制宜,重视东道国文化对于并购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待双方彼此文化的接受与认同程度提高后,文化整合进入文化融合与创新阶段。本论文研究遵循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和可操作性原则,从环境层、跨组织层、组织层和经营层分析了跨国并购可能遭遇的文化风险,构建了跨国并购企业文化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各项指标、各层次指标的风险程度进行了评价,为风险要素的管理和文化整合模式的选取提供科学依据。本论文写作期间,正值全球金融危机肆虐,故本文以金融危机为背景,分析了国际、国内环境对于中国企业实施跨国并购的影响,认为金融危机为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提供了有利时机。论文指出,“以自我为中心的超前消费意识,自由放任市场主体的贪婪,道德自律能力的缺失”等文化因素是诱发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通过对经济与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周期发展关系的分析,以及对金融危机造成人们物质需求得不到满足而迫切追求精神文化需求现象的分析,提出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西方文化对于补充外族优秀文化元素具有强烈需求。分析了中西方文化的互补性,表现在:中国文化偏重精神,而西方文化偏重物质;中国文化注重“天人合一”,而西方文化注重“天人相分”;中国文化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西方文化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中国文化强调集体主义,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主义。认为中国文化的“和谐”文化观、忧患意识与谨慎消费、集体主义价值观和儒家思想的道德价值对于西方文化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在利用金融危机为中国企业带来的文化机遇上,要积极以中国文化推进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在并购企业中积极建设“和谐”企业文化、增强“居安思危”和“忧患意识”、倡导“仁爱”思想、树立“集体主义”理念,加强中国文化元素在文化整合中的作用。概括起来讲,论文在三个方面具有创新意义:提出了中国企业在跨文化整合中的主导地位问题;构建了跨国并购企业文化风险指标体系,并将模糊综合评价法应用于文化风险评价;基于经济学理论,论证了经济与文化的互动关系,提出金融危机必然导致人们文化需求上升、物质需求下降,金融危机为中国企业更加有效进行跨国并购文化整合既提供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增强论证力,本文以中国联想并购IBM PC业务为案例,分析了中国企业在领导文化整合上如何提高以小搏大、以弱峙强、以低驭高的能力。从联想并购IBM PC业务的动机、文化差异、文化风险评价与管理等入手,研究了新联想文化整合的阶段划分,文化整合的目标、内容和模式选择等问题。案例分析总结出“以人为本”、“以和为贵”、“求同存异”、“循序渐近”的新联想文化整合的策略,概括出“树立人本管理理念,构建多元和谐的文化环境,推进文化融合创新”的文化整合思路。联想并购IBM PC业务是中国企业并购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巨头的典型案例,是我国近年来一次有代表性的、意义深远的、影响重大的跨国并购活动,对于联想领导文化整合的研究,将对中国海外并购企业的文化整合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中国企业怎样以小搏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企业怎样以小搏大(论文提纲范文)
(1)国际法中的国家博弈:小国挑战大国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小国挑战大国的逻辑缘起 |
(一)大国与小国的类型区分 |
(二)小国挑战大国的驱动因素 |
二、小国挑战大国的路径择取 |
(一)以小搏大的方式选择 |
1. 借助国际立法 |
2. 利用国际司法 |
(二)以小搏大方式的特殊性 |
三、大国应对小国挑战的考量因素 |
(一)微观层面:是否遵守国际法规则 |
(二)中观层面:是否平衡国际法权利义务 |
(三)宏观层面:是否促进国际法治 |
四、因应小国挑战的大国对策和中国视角 |
(一)应对小国挑战的大国方案 |
1. 发挥维护国际法权威的大国表率作用 |
2. 在更长的历史维度视角下分析小国的诉求 |
3. 寻求与小国间利益的最大交集 |
4. 合理妥善维护自身权益 |
(二)中国的立场和方案 |
五、结语 |
(2)我国中小企业并购策略研究 ——以AD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并购策略研究现状 |
(二)国内并购策略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企业并购策略概念及其相关理论 |
一、企业并购策略概念 |
(一)企业并购的内涵 |
(二)企业并购策略概念的界定 |
二、企业并购策略相关理论研究 |
(一)企业并购动因理论 |
(二)企业并购效应理论 |
(三)企业并购模式与策略构成理论 |
三、中小企业并购的特点和实践意义 |
(一)中小企业并购的特点 |
(二)中小企业并购与大型企业并购的区别 |
(三)中小型企业并购的必要性和实践意义 |
第二章 我国中小企业并购现状及问题分析 |
一、我国中小企业的界定及发展状况 |
(一)我国中小企业的界定及划分标准 |
(二)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 |
二、我国中小企业并购现状分析 |
(一)我国中小企业并购现状总体概观 |
(二)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并购案例统计分析 |
三、我国中小企业并购策略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并购意识薄弱,对并购策略缺少系统研究 |
(二)并购计划性差,并购策略缺乏科学选择 |
(三)并购策略的实施缺乏有效执行 |
(四)并购中的风险防控策略缺失 |
第三章 AD公司并购案例介绍 |
一、AD公司及并购情况简介 |
(一)AD公司简介 |
(二)AD公司的并购机构情况介绍 |
(三)AD公司并购情况及绩效分析 |
二、AD公司的并购过程回顾 |
(一)并购A公司的过程 |
(二)并购B公司的过程 |
(三)并购C公司的过程 |
第四章 AD公司并购策略分析 |
一、因时制宜的并购策略分析 |
(一)AD公司对A公司的并购时机 |
(二)AD公司对A公司的并购策略 |
(三)因时制宜的并购策略总结 |
二、以小博大的并购策略分析 |
(一)AD公司对B公司的并购时机 |
(二)AD公司对B公司的并购策略 |
(三)以小博大的并购策略总结 |
三、乘势而上的并购策略分析 |
(一)AD公司对C公司的并购时机 |
(二)AD公司对C公司的并购策略 |
(三)乘势而上的并购策略总结 |
第五章 中小企业并购策略完善建议 |
一、科学选择并购策略 |
(一)AD公司并购策略的借鉴意义 |
(二)中小企业并购策略的科学选择 |
二、提升中小企业并购策略的运用能力 |
(一)中小企业要提高并购的意识 |
(二)正确评估自己的并购能力 |
(三)制订完备的并购计划 |
(四)加强并购策略的落实 |
三、中小企业并购中的风险防控策略 |
(一)对并购目标企业进行准确评估 |
(二)控制并购成本 |
(三)防范法律风险 |
结论 |
一、主要结论 |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4)2001-2017年中国跨国公司发展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跨国公司理论综述 |
第一节 邓宁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第二节 波特钻石模型 |
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理论 |
第四节 跨国公司新理论 |
第二章 2001-2017年度中国跨国公司发展情况 |
第一节 2001-2016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数额统计 |
第二节 2011-2017年度中国百强跨国公司数据统计 |
第三章 中国跨国公司发展特征分析 |
第一节 中国跨国公司统计数据与发展特征 |
第二节 经济增长与中国跨国公司海外投资——大国优势 |
第三节 行业的海外布局与发展——国家“偏好”的体现 |
第四节 跨国公司的“中国式崛起”——跨国并购 |
第五节 全球经营——跨国水平亟待提升 |
第四章 结语——中国跨国公司特征总结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梅泰诺“以小博大”跨境并购BBHI公司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框架 |
1.3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关于企业跨境并购组织架构的研究 |
2.2 关于企业跨境并购风险控制的研究 |
2.3 关于企业跨境并购支付方式选择的研究 |
2.4 文献述评 |
第3章 企业跨境并购的理论分析 |
3.1 跨境并购的影响因素 |
3.1.1 跨境并购宏观影响因素 |
3.1.2 跨境并购微观影响因素 |
3.2 跨境并购的风险控制 |
3.2.1 跨境并购的风险类型 |
3.2.2 跨境并购风险的效应分析 |
3.3 跨境并购的支付方式 |
3.3.1 跨境并购支付方式的类型 |
3.3.2 跨境并购支付方式的比较分析 |
第4章 案例选择与背景 |
4.1 并购方:梅泰诺 |
4.1.1 梅泰诺的设立 |
4.1.2 梅泰诺的战略目标 |
4.1.3 梅泰诺遭遇瓶颈期 |
4.2 被并购方:BBHI公司 |
4.3 交易过程概述 |
4.3.1 第一步:梅泰诺同一控制人设立并购基金 |
4.3.2 第二步:宁波诺信设立境外子公司香港诺睿 |
4.3.3 第三步:香港诺睿并购BBHI公司 |
4.3.4 第四步:梅泰诺并购宁波诺信 |
第5章 案例分析 |
5.1 组织架构设置 |
5.1.1 梅泰诺的组织架构 |
5.1.2 上海诺牧投资中心 |
5.1.3 BBHI公司 |
5.2 风险控制合理体现 |
5.2.1 连续对赌协议 |
5.3 支付方式 |
5.3.1 分期支付 |
5.3.2 梅泰诺不同支付方式分析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破解中国企业专利困局(论文提纲范文)
迂回竞争战略 |
局部领域绝对优势战略 |
模仿-规避-再创新战略 |
合纵抗强战略 |
(8)借力前行,以小搏大(论文提纲范文)
中型企业比大企业更需要战略 |
中小型企业必须走“优、特、专”的差异化道路 |
中小型企业需要的是事业经理人 |
中小企业唯有借力才能快速发展 |
(9)尖刀营销:成长型企业梦醒的图腾(论文提纲范文)
尖刀优势:突破比系统更重要, 速度比完美更重要 |
尖刀品牌:在消费者心中刻上难以抹杀的烙印 |
尖刀营销:以小搏大与以弱胜强 |
“尖刀营销”更适合中国市场 |
(10)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的文化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跨国并购文化整合的研究趋势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第2章 跨国并购与企业文化整合 |
2.1 企业文化理论 |
2.1.1 西方企业文化理论 |
2.1.2 中国企业文化理论 |
2.2 跨国并购理论 |
2.2.1 跨国并购概念 |
2.2.2 跨国并购动机理论 |
2.2.3 跨国并购效应理论 |
2.3 文化差异与文化整合理论 |
2.3.1 文化差异理论 |
2.3.2 文化差异与并购企业效率理论 |
2.3.3 文化整合理论 |
第3章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的文化差异 |
3.1 中国企业实施跨国并购的必要性分析 |
3.1.1 宏观经济发展的需要 |
3.1.2 中国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
3.2 中国企业实施跨国并购的可行性分析 |
3.2.1 国际环境有利于中国企业实施跨国并购 |
3.2.2 国内环境支持中国企业实施跨国并购 |
3.3 中国跨国并购企业中存在的文化差异 |
3.3.1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特点 |
3.3.2 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 |
3.3.3 文化差异的表现 |
3.4 中国跨国并购企业中文化整合存在的问题 |
3.4.1 文化整合的有利条件 |
3.4.2 中国企业主导文化整合面临的问题分析 |
3.4.3 文化整合不利的负面效果分析 |
第4章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的文化风险与冲突分析 |
4.1 跨国并购企业文化风险分析 |
4.1.1 文化风险的特征 |
4.1.2 文化风险的作用过程 |
4.1.3 并购企业文化风险管理 |
4.2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的文化冲突研究 |
4.2.1 文化冲突的根源分析 |
4.2.2 文化冲突的表现 |
4.2.3 文化冲突对并购企业的影响 |
第5章 中国跨国并购企业文化整合模式与策略研究 |
5.1 文化风险指标体系研究 |
5.1.1 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 |
5.1.2 风险指标体系的构建 |
5.1.3 文化风险评价 |
5.2 文化整合的成本效益分析 |
5.2.1 文化整合成本的特征 |
5.2.2 文化整合成本构成分析 |
5.2.3 文化整合效益分析 |
5.3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模式选择 |
5.3.1 文化整合模式 |
5.3.2 整合模式的动态选择 |
5.4 中国跨国并购企业文化整合策略研究 |
5.4.1 建立文化整合的领导力 |
5.4.2 明确文化整合的目标与原则 |
5.4.3 加强企业价值观的整合 |
5.4.4 加强管理模式的整合 |
5.4.5 加强企业经营模式的整合 |
5.4.6 建立跨文化沟通机制 |
第6章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的文化整合 |
6.1 金融危机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提供了有利时机 |
6.1.1 国际环境有利于跨国并购 |
6.1.2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条件日益成熟 |
6.2 金融危机的文化层面分析 |
6.2.1 经济与文化的关系 |
6.2.2 金融危机背后的文化危机 |
6.2.3 金融危机下西方文化跨越发展的必然性 |
6.3 加强中国文化在跨国并购与文化整合中的作用 |
6.3.1 金融危机下中国文化的发展机遇 |
6.3.2 中国文化在跨国并购和文化整合中的应用 |
第7章 案例分析——联想并购IBM PC 业务中的文化整合 |
7.1 联想收购IBM PC 业务动机与方案 |
7.1.1 联想并购IBM PC 业务的动机分析 |
7.1.2 联想并购IBM PC 业务方案概要 |
7.2 联想并购IBM PC 的文化差异分析 |
7.2.1 中美两国国家层面文化差异分析 |
7.2.2 联想与IBM 企业层面文化差异分析 |
7.3 联想并购IBM PC 文化风险评价 |
7.3.1 联想并购IBM PC 文化风险识别 |
7.3.2 新联想企业文化风险评价 |
7.4 新联想企业文化整合研究 |
7.4.1 新联想文化整合的基础分析 |
7.4.2 新联想文化整合的阶段划分 |
7.4.3 新联想文化整合模式选择研究 |
7.4.4 新联想文化整合的内容 |
7.4.5 金融危机下新联想文化整合的中国元素 |
7.4.6 新联想企业文化整合的策略分析 |
第8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中国企业怎样以小搏大(论文参考文献)
- [1]国际法中的国家博弈:小国挑战大国的视角[J]. 赵骏,刘国伟.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03)
- [2]我国中小企业并购策略研究 ——以AD公司为例[D]. 张义东. 中国政法大学, 2020(12)
- [3]中美贸易战:基于动态竞争的视角[J]. 陈明哲,庞大龙.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9(07)
- [4]2001-2017年中国跨国公司发展特征研究[D]. 屈信明. 国际关系学院, 2018(11)
- [5]梅泰诺“以小博大”跨境并购BBHI公司案例研究[D]. 陈若可.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7(02)
- [6]破解中国企业专利困局[J]. 姜银鑫. 法人, 2014(12)
- [7]高建华:借力打力,后来居上[J]. 宋欣. 现代企业文化(上旬), 2013(09)
- [8]借力前行,以小搏大[J]. 高建华. 销售与市场(管理版), 2012(02)
- [9]尖刀营销:成长型企业梦醒的图腾[J]. 赵强. 销售与市场(管理版), 2010(11)
- [10]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的文化整合研究[D]. 邓沛然. 河北大学, 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