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论文-刘广全,白应飞,张亭,王中强,胡彩娥

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论文-刘广全,白应飞,张亭,王中强,胡彩娥

导读:本文包含了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鸟类,多样性,响应,湿地重构

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论文文献综述

刘广全,白应飞,张亭,王中强,胡彩娥[1](2018)在《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湿地重构对鸟类多样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客观评价生态脆弱地带湿地生态系统变化对鸟类多样性的影响,2017—2018年采用样带法对陕北榆林湿地生态系统重构前后的水鸟变化开展了系统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共有水鸟106种,隶属9目20科55属,分别占陕西全省和全国水鸟总数的88%和40%,其中列入国家Ⅰ、Ⅱ级和省级重点保护鸟类的分别有2、11和14种;列入CITES保护名录的Ⅰ、Ⅱ级重点保护鸟类分别有1、7种;列入IUCN红色名录等级易危、近危和低度关注的分别有3、4和96种;列入国家林业局"叁有"名录的有90种;属古北界、广布和东洋界鸟类的分别占65%、25%和10%。种群数量以旅鸟和夏候鸟为主,分别占58%和34%,迷鸟、冬候鸟和留鸟较少,南北不同区域的居留型差异较大;以蒙古高原荒漠湿地鸟类为主,鸻形目、雁形目、鹳形目和鹤形目的鸟类分别占45%、25%、10%和9%,且其数量比湿地恢复保护前增加明显,其余鸊鷉目、鹈形目、红鹳目、隼形目、佛法僧目等的鸟类所占比例较少,数量变化不大。随着湿地生态系统功能不断恢复、区域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和人们保护鸟类意识的日益增强,以及全球气候变暖,荒漠和黄土区鸟类相互逐渐扩散,研究区内鸟的种类和数量逐年增多,在2010年前记载鸟类共232种,2017年增到280种,2017年调查发现水鸟新记录18种。该研究可为全球最大的遗鸥繁殖地(红碱淖湿地)和繁殖种群及中国鸟类迁移通道保护提供基本依据。(本文来源于《水利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张燕江,邱莉萍,张兴昌,程积民[2](2015)在《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退耕坡地苜蓿-铁杆蒿群落养分分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群落养分的空间分布反映了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特征,可以为揭示生态系统资源的有效性及生态系统中植物群落的演替过程提供依据。本研究以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退耕坡地苜蓿-铁杆蒿群落为对象,分析其生物量和养分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退耕地苜蓿-铁杆蒿群落坡上部以苜蓿为主导物种,坡下部以铁杆蒿为主导物种,坡中部由二者共同主导。同一植物的生物量和N含量具有相似的空间结构,并且与植物种类有关;苜蓿和铁杆蒿P含量均以球状模型最佳,K含量的空间分布均以高斯模型最佳。苜蓿-铁杆蒿群落生物量和养分含量具有较强的空间依赖性,其空间变异主要由结构性因素决定。苜蓿和铁杆蒿生物量和养分含量的自相关性随距离变化表现出相似的趋势,但随生物量和养分种类的不同而异,且铁杆蒿生物量和养分含量的自相关性大于苜蓿。随着人工草地向天然草地的演替,群落生物量和养分含量的空间自相关性和空间依赖性逐渐增强。(本文来源于《干旱地区农业研究》期刊2015年05期)

龚婷婷,雷慧闽,焦阳,杨汉波,杨大文[3](2015)在《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稀疏自然植被生态系统的地表能量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2011—2012年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稀疏自然植被生态系统的地表能量通量以及气象数据,对该地区能量平衡各分量(净辐射、感热、潜热和土壤热通量)以及波文比进行日、季节动态的特征分析,研究了潜热通量和感热通量对不同强度降雨事件响应程度的差异,并分析了潜热通量和感热通量的主控因子.结果表明:该地区净辐射、感热、潜热和土壤热通量的日、季节动态曲线均为单峰型曲线,净辐射、感热通量、潜热通量和土壤热通量的年平均值分别为78.19、33.32、24.91和2.65 W·m-2.在全年能量收支平衡中,感热通量占净辐射的43%,潜热通量占32%,土壤热通量占3%,表明对于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自然稀疏灌木生态系统,全年能量主要以感热的形式交换.生长季感热和潜热占净辐射的比例相同(36%);而在非生长季,感热占主导,占净辐射的比例高达54%.潜热通量在强、弱降雨事件发生后明显升高,感热通量则明显下降.潜热通量与净辐射、水汽压差及植被参数均显着相关,感热通量与净辐射及空气温度梯度显着相关.(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5年06期)

刘云,王彦竹[4](2015)在《陕北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优质牧草生产现状、问题及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就陕北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优质牧草生产的现状和有利条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制约因素,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大力推广紫花苜蓿机械化生产技术、加快柠条机械加工利用技术与天然草场机械化免耕补播技术应用等技术措施,为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快陕北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发展优质牧草机械化生产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农民致富之友》期刊2015年06期)

王彦竹,刘云[5](2015)在《陕北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农机化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围绕陕北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农机化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制约因素,结合定边县与同类地区近年来的生产实践和相关试验研究成果,总结出陕北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当前应重点推广的6项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本文来源于《农民致富之友》期刊2015年04期)

张希彪,上官周平,王金成,毛宁[6](2013)在《陇东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土地荒漠化过程中自然与人为因素的定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农牧交错带南部的甘肃省环县为研究对象,以1949—2009年16组自然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为样本,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引起土地荒漠化的自然因子与人为因子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在环县土地荒漠化发展过程中,自然与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贡献率为49.64%,自然因素的贡献率为21.79%,人为因素的贡献率为10.89%。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的作用导致了环县荒漠化的发展,单独的人为因子和自然因素均处于较低水平;(2)在环县荒漠化发生发展过程中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人类活动,气候条件对于荒漠化的发展只起影响作用而不是决定作用。其中自然因子的影响主要是气温持续升高,降雨量减少,空气相对湿度下降,蒸发量增大导致干旱和土壤干层的发育,抑制了植物的生长,降低了植被覆盖度及土壤的抗冲蚀能力,而较强的风力及暴雨量的增加加速了土壤侵蚀;人为因子的影响主要是人口急剧增长,农业人口过大,大面积垦殖导致土地利用不合理,超载放牧引起草场大面积退化直接导致了土地荒漠化扩展。(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通报》期刊2013年02期)

张希彪,王东[7](2013)在《陇东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土地荒漠化驱动因子的定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农牧交错带南部的甘肃省环县为研究对象,以1949~2010年共61年的16个自然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为样本,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引起土地荒漠化的自然因子与人为因子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在环县土地荒漠化发展过程中,人为因素的贡献率为53.77%,自然因素的贡献率为21.79%,自然与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贡献率为6.76%。在环县60年的荒漠化发展过程中,人为因子的影响处于较高水平,单独的自然因素以及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的作用强度较低;(2)在环县荒漠化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人类活动,气候条件对于荒漠化的发展只起影响作用而不是决定作用。其中自然因子的影响主要是气温持续升高、降雨量减少、空气相对湿度下降、蒸发量增大导致干旱和土壤干层的发育,抑制了植物的生长,降低了植被覆盖度及土壤的抗冲蚀能力。而较强的风力及暴雨量的增加加速了土壤侵蚀;人为因子的影响主要是人口急剧增长、农业人口过大、大面积垦殖导致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以及超载放牧引起草场大面积退化直接导致了环县土地荒漠化扩展。(本文来源于《土壤通报》期刊2013年02期)

成向荣,虞木奎,黄明斌,邵明安[8](2011)在《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SVAT系统能量平衡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的六道沟流域,采用一维水热传输SHAW(the simultaneous heat and water)模型,对典型植被类型覆盖下2007年4-9月土壤-枯落物-植被冠层间能量传输及分配特征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阳坡油松、柠条和阴坡苜蓿冠层吸收的短波辐射比例最高,而阴坡短花针茅和谷子土壤层表面吸收的短波辐射比例最高。阳坡油松林植被冠层释放的长波有效辐射比例高达91%,土壤层表面的长波有效辐射非常少。其他4种植被则是土壤层表面的长波有效辐射比例最高。能量平衡组成分析表明,阴坡苜蓿和谷子地能量主要消耗于蒸散发的潜热,而阴坡短花针茅地和阳坡柠条、油松林地能量的消耗主要是感热。(本文来源于《草业学报》期刊2011年05期)

王铄,刘广全,土小宁,王鸿喆[9](2011)在《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山杏光合特征测定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定位测定黄土高原北部农牧交错带人工山杏林生长季叶片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水分利用效率(WUE),分析其变化及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生长季山杏人工林叶片光补偿点(LCP)的变化范围为15.33~53.91μmol/(m2.s),光饱和点(LSP)为1 159.38~1 382.33μmol/(m2.s),表观量子效率(Φ)为0.025 8~0.046 4;叶片CO2补偿点(CCP)为48.97~89.38μmol/mol,CO2饱和点(CSP)为322.20~413.37μmol/mol,可见山杏为阳性树种,不耐荫,应栽在阳光充足处。生长季,山杏叶片蒸腾速率(Tr)的大小排序为8月>5月>6月>7月,而水分利用效率(WUE)高低排序为7月>6月>8月>5月。(本文来源于《西南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11年01期)

成向荣,黄明斌,邵明安,虞木奎[10](2009)在《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人工乔灌木林冠截留》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的六道沟流域,通过2年观测,研究了主要人工造林树种油松、刺槐、柠条和沙柳的冠层截留特征。结果表明:4个树种林冠截留量和林内降雨量均与大气降水量呈正相关,其中林冠截留量与大气降水量呈幂函数关系;油松林平均截留率为16.7%,刺槐林为11.6%,沙柳林为12.8%,柠条林为11.2%。模拟结果表明,修正的王彦辉模型较原模型能够更好地反映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典型乔灌木树种冠层截留的大小。(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2009年07期)

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植物群落养分的空间分布反映了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特征,可以为揭示生态系统资源的有效性及生态系统中植物群落的演替过程提供依据。本研究以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退耕坡地苜蓿-铁杆蒿群落为对象,分析其生物量和养分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退耕地苜蓿-铁杆蒿群落坡上部以苜蓿为主导物种,坡下部以铁杆蒿为主导物种,坡中部由二者共同主导。同一植物的生物量和N含量具有相似的空间结构,并且与植物种类有关;苜蓿和铁杆蒿P含量均以球状模型最佳,K含量的空间分布均以高斯模型最佳。苜蓿-铁杆蒿群落生物量和养分含量具有较强的空间依赖性,其空间变异主要由结构性因素决定。苜蓿和铁杆蒿生物量和养分含量的自相关性随距离变化表现出相似的趋势,但随生物量和养分种类的不同而异,且铁杆蒿生物量和养分含量的自相关性大于苜蓿。随着人工草地向天然草地的演替,群落生物量和养分含量的空间自相关性和空间依赖性逐渐增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论文参考文献

[1].刘广全,白应飞,张亭,王中强,胡彩娥.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湿地重构对鸟类多样性的影响[J].水利学报.2018

[2].张燕江,邱莉萍,张兴昌,程积民.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退耕坡地苜蓿-铁杆蒿群落养分分布特征[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5

[3].龚婷婷,雷慧闽,焦阳,杨汉波,杨大文.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稀疏自然植被生态系统的地表能量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2015

[4].刘云,王彦竹.陕北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优质牧草生产现状、问题及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5

[5].王彦竹,刘云.陕北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农机化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5

[6].张希彪,上官周平,王金成,毛宁.陇东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土地荒漠化过程中自然与人为因素的定量分析[J].水土保持通报.2013

[7].张希彪,王东.陇东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土地荒漠化驱动因子的定量分析[J].土壤通报.2013

[8].成向荣,虞木奎,黄明斌,邵明安.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SVAT系统能量平衡模拟[J].草业学报.2011

[9].王铄,刘广全,土小宁,王鸿喆.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山杏光合特征测定分析[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2011

[10].成向荣,黄明斌,邵明安,虞木奎.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人工乔灌木林冠截留[J].生态学杂志.2009

标签:;  ;  ;  ;  

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论文-刘广全,白应飞,张亭,王中强,胡彩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