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气候状态的突然变化普遍存在于多种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中。认识历史时期不同尺度上气候突变的规律和成因,有助于提高预测未来气候突变的准确性,指导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减少气候突变造成的经济损失。本文基于性能领先的通用地球系统模式(Community Earth System Model,简称CESM)进行的八个过去2000年气候模拟试验(包括一个控制试验、四个单因子敏感性试验、两个组合因子试验和一个全强迫试验)资料,在验证模式模拟性能的基础上,分析了过去2000年中国区域百年尺度气候(地表气温和降水)的突变特征及其主控因子,以及中世纪暖期(Medieval Warm Period,简称 MWP)、小冰期(Little Ice Age,简称 LIA)、现代暖期(Present Warm Period,简称PWP)三个特征时期中国区域年代际尺度地表气温和降水的突变特征及其主控因子。首先,将CESM模拟结果与重建资料、观测/再分析资料和其他模式的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 CESM对过去2000年中国区域气候的模拟能力。模式能较好地模拟出中国区域地表温度和降水的空间分布形态,能较好地模拟出过去2000年地表气温的冷暖变化情况,能较为准确地刻画出中国区域温度与降水在空间分布上的正相关关系,能比较准确地模拟出三个特征时期。第二,利用滑动t检验法分析了全强迫试验模拟的中国全区及其内部五个子区域(华北、西北、华中、华南、青藏高原)在过去2000年内百年尺度及在三个特征时期内年代际尺度上温度和降水的突变特征。研究发现:在百年尺度上,模式模拟的中国区域及其各子区域在过去2000年中的气候冷暖变化过程高度相似,干湿变化过程大体一致,中国全区的温度与降水变化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模拟的中国区域过去2000年温度和降水百年尺度突变时间与重建资料中的对应良好。中国内部不同区域在整个过去2000年中温度突变的数量、时间、方向和幅度都比较接近,降水突变的数量接近但突变的时间、方向和幅度差别较大。中国内部不同区域温度和降水发生百年尺度最大幅度突变的时间比较一致。同一区域内部,同一区域温度和降水百年尺度突变的特征相近,温度和降水的突变数几乎相等,温度和降水最剧烈突变的时间、方向和幅度都比较接近,温度和降水的最大幅度上升突变几乎同步,二者的最大幅度下降突变也几乎同时发生,都在小冰期内。在年代际尺度上,模拟的各特征时期内中国内部各区域冷暖阶段变化过程高度相似而干湿变化过程差异很大。对于中国全区来说,各特征时期内温度与降水的变化较为一致,正相关关系显著;而在五个子区域,不同特征时期和不同区域内温度与降水变化的关系差别很大。中国内部不同区域在同一特征时期内温度突变的时间、方向和幅度都比较接近,而降水突变的时间、方向和幅度差别较大。各特征时期内,各区域温度最大幅度同向突变的时间基本同步,气候最剧烈升温突变的时间基本一致,最剧烈降温突变也同步发生。不同于温度,各特征时期内全国各区域气候最剧烈变湿突变的时间不同步,气候最剧烈变干突变的时间也不一致。在同一特征时期内,同一区域温度和降水年代际同向突变的时间并不完全一致。第三,通过对比8个试验模拟的地表气温和降水时间序列,以最优指纹法和直接对比气候序列的方式探索了中国区域温度和降水百年尺度和年代际尺度上突变发生的原因。研究发现:在百年尺度上,自然因素主导了中国全区及其各子区域在2000年中绝大多数时段的温度与降水突变,其中温度突变受太阳辐射影响较大,降水突变受火山活动作用较大。19世纪以来,温室气体主导了中国大部分区域的温度突变,以及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在20世纪后期的降水突变。在年代际尺度上,中世纪暖期内的温度和降水突变主要受太阳辐射和火山活动影响,还受到气候系统内部变率调制。小冰期内的温度和降水突变主要受火山活动控制。火山活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火山活动增强引起气候的降温和变干突变,火山活动减弱引起气候的升温和变湿突变。现代暖期,升温突变主要受人类活动作用,降水突变受多种因素共同作用。20世纪后期,温室气体对多个区域的升温突变影响巨大,也使多个区域气候由干转湿突变。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邱雅惠
导师: 刘健
关键词: 过去年,突变,检测归因,年代际百年际时间尺度,通用地球系统模式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气象学
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
分类号: P467
DOI: 10.27245/d.cnki.gnjsu.2019.000014
总页数: 83
文件大小: 7262K
下载量: 107
相关论文文献
- [1].马斯克林高压的周期变化和突变特征分析[J]. 内蒙古气象 2020(02)
- [2].近50年河西走廊地区降水均值突变特征分析[J]. 高原气象 2011(05)
- [3].北运河流域近57 a降水量趋势变化及突变特征分析[J]. 水利水电技术 2020(S1)
- [4].抚顺市多年极端降水变化趋势及突变特征分析[J].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18(03)
- [5].永修县降雨突变特征分析[J]. 江西农业学报 2010(05)
- [6].肿瘤突变特征与病理分型的关联研究[J]. 遗传 2018(11)
- [7].1962年以来大同市气温和降水变化及其突变特征研究[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4)
- [8].朝阳市短历时强降水变化特征分析[J].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18(03)
- [9].1961—2014年南充市气温周期变化和突变特征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32)
- [10].2007年南海夏季风爆发前后大气环流的非典型性突变特征[J]. 大气科学学报 2009(04)
- [11].河南省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基因rpoB的突变特征[J].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02)
- [12].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极端降水变化趋势与突变特征[J].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2(02)
- [13].广西百色地区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基因rpoB的突变特征分析[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4(05)
- [14].商县站年降水量突变特征的统计诊断[J]. 现代农业科技 2015(13)
- [15].近58a来吉林省气温变化及突变特征分析[J]. 气象灾害防御 2020(01)
- [16].福建省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相关耐药基因突变特征分析[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13(05)
- [17].基于数值模拟监测值突变特征确定工程参数[J]. 岩土力学 2013(S2)
- [18].基于发震断裂位移的汶川地震区地应力场突变特征反演分析[J]. 工程地质学报 2016(05)
- [19].大凌河中上游水沙演变趋势及突变特征分析[J].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18(01)
- [20].基于M-K方法的北方典型城市多年短历时强降水变化特征分析[J]. 水利技术监督 2018(02)
- [21].贵州省雷暴日数的时空分布、周期及突变特征[J].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13(04)
- [22].近40 a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雨季降水周期及突变特征分析[J].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2)
- [23].福建省结核分枝杆菌异烟肼耐药相关基因突变特征初步分析[J].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4(06)
- [24].鞍山气象要素演变特征及其对蒸发皿蒸发影响[J].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18(05)
- [25].辽宁省近50年降水量的突变特征及变化趋势分析[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3(01)
- [26].冬季蒙古高压的时空变化和突变特征研究[J]. 高原气象 2010(01)
- [27].河南省耐药结核分枝杆菌embB 306密码子突变特征研究[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4(15)
- [28].基于M-K方法的大凌河中游降水量时空演变及突变特征分析[J]. 水利技术监督 2017(01)
- [29].含瓦斯煤体受载破坏的电位信号灰色突变特征研究[J]. 煤炭科学技术 2015(10)
- [30].1953-2009年林西站气象要素变化分析[J]. 北方环境 2011(06)
标签:过去年论文; 突变论文; 检测归因论文; 年代际百年际时间尺度论文; 通用地球系统模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