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旋转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湍流,黏度,凝胶,稳定性,籼米,刚体,模型。
旋转流论文文献综述
蔡香丽,杨智勇,王菁,田玲,孙立强[1](2019)在《旋风分离器气相旋转流流场动态特性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旋风分离器的气相旋转流场对颗粒的分离过程有重要影响。本文指出实验测量和数值模拟表明这种流场具有很强的动态特性,表现为速度和压力随时间的低频高幅脉动变化。但以往的研究主要关注流场的稳态时均特性,缺少对流场动态特性的研究。旋风分离器内流场动态特性主要产生于旋转流的旋转中心围绕着几何中心作随机摆动,由此造成了流动参数的脉动和湍流强度的急剧增大,也导致了对时均流场中一些现象的分析不清晰。此外,由于各种气固分离模型没有考虑流场的动态效应造成了计算结果不够准确。文章指出目前这种流场动态特性主要是实验测量分析,数值模拟方法尚难以准确描述,还需在计算模型上改进。开展流场动态特性的研究对开发高效低阻旋风分离器和改进其分离性能是非常必要的。(本文来源于《化工进展》期刊2019年11期)
孙亚琴,牛争鸣,曹双利[2](2019)在《空腔旋转流压强与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通过模型试验与理论分析,探讨了泄水道水平空腔旋转流压强的产生机理与构成,在对影响因素相互关系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壁面压强与空腔气体压强的变化规律。所得主要结论为:起旋器孔口的动水压强p_1、壁面压强p_w和空腔气体压强p_0均可表示为起旋器孔口的水流弗劳德数Fr_q、通气孔通气量弗劳德数fr_Ф和相对下游水深h/D的函数关系,且流态不同时影响变量也不同;p_0的变化是由通气孔的通气量始终等于空腔旋转流携气量的动态平衡关系决定的,由该关系可得到fr_Ф与Fr_q之间为线性关系;随相对通气孔直径D_0/D的增大,相对气体压强p_0/ρgH增大并趋向于零,临界值约在D_0/D=0.2,h/D对p_0/ρgH的影响是相对的;由于空腔旋转流的气水界面具有"橡皮筋"特性,离心力导致壁面压强并向上游传递,因此,p_1/ρgH与(p_w-p_0)/ρgH之间为线性关系;随Fr_q~2的增大,p_1/ρgH线性减小,p_w/ρgH线性增大;在抽吸旋转流流态下,旋流洞内离心力压强与壁面压强的比值大于1,不同的旋流洞断面比值不同。(本文来源于《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期刊2019年01期)
陈倩倩,祝美华,刘正平,张菊红,李尚宾[3](2018)在《旋转流变法测定盐酸布替萘芬凝胶的流变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盐酸布替萘芬凝胶的流变特性。方法采用马尔文Kinexus旋转流变仪,经稳态剪切实验、动态振荡实验和触变性检测,评价其流变特性。结果盐酸布替萘芬凝胶为假塑性流体,且具有显着的黏弹性特征。结论盐酸布替萘芬凝胶具有良好的流变特性。(本文来源于《食品与药品》期刊2018年06期)
陈程,刘雪东,罗召威,崔树旗,谈志超[4](2018)在《旋转流化床粉体混合机混合效果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对旋转流化床粉体混合机进行优化设计,采用CFD-DEM联合仿真的方法,对旋转流化床粉体混合机内球形颗粒的混合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Lacey指数具体评价颗粒的混合效果,研究了进气管倾斜角度、进气管布置方式、进气方式对球形颗粒混合效果的影响,并进行球形颗粒混合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进气管最合适的倾斜角度应保证气流作用区域面积恰好为底部颗粒物料区域面积的一半。进气管水平布置时能够保证很好的混合质量及较快的混合速率。脉冲及连续方式进气均能实现均匀混合,脉冲进气方式比连续进气方式耗气量更低。颗粒混合实验有很好的混合效果,与数值模拟的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从而获得了一种混合效果优越的结构形式,进气管倾斜角度α=35°,水平布置。(本文来源于《化工进展》期刊2018年09期)
赵世永,高少鹏,梁效,刘美美[5](2017)在《半焦复合空气旋转流干法分选脱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半焦的品质,实现高质量半焦的推广使用,本试验选取细颗粒柯林斯达半焦,采用新型复合空气旋转流干法分选技术,在离心力、重力和风力的复合作用下,实现半焦的有效分选。试验结果表明:本系统对1~0.5 mm的半焦进行分选,当一次给风频率为40 Hz,二次给风频率为27 Hz,溢流管直径为35 mm,溢流管插入深度为70 mm时,可将半焦灰分由11.56%降到7.83%,脱灰率达32.27%;对粒度<0.5 mm的半焦进行分选,当一次给风频率为40 Hz,二次给风频率为27 Hz,溢流管直径为40 mm,溢流管插入深度为70 mm时,可将半焦灰分由19.87%降到15.88%,脱灰率达20.08%。(本文来源于《2017年全国选煤学术交流会论文集》期刊2017-10-13)
冯春娟,苏进,刘锋,汪师晓[6](2017)在《有限长圆管内刚体旋转流的直接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叁维不可压缩粘性流体的直接数值模拟,研究了有限长圆管内刚体旋转流在初始扰动下,扰动的增长和动力学演化过程。首先,通过改变流动的Reynolds数和旋转角速度ω,分析了轴对称流动中Reynolds数和ω对流动失稳的影响。对于高Reynolds数轴对称流动,利用数值模拟得到的不稳定结果与无粘线性稳定性理论预测的结果一致。最后,为进一步研究流动不稳定发展的叁维效应,又进行了完全叁维流动的模拟。数值结果表明,叁维流动中不稳定的主导模态为螺旋模态,模态在线性段指数增长,导致流动产生螺旋型的漩涡破裂,之后经过非线性段的增长后达到饱和,流动最终发展为轴对称泡型旋涡破裂的稳定状态。(本文来源于《航空计算技术》期刊2017年03期)
王旭,王克俭,史智佳,陈文华[7](2016)在《旋转流变法表征豌豆蛋白凝胶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豌豆蛋白是一种有着丰富来源的优质蛋白质,具有良好的凝胶特性,在食品行业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本实验研究了不同浓度豌豆蛋白溶液其凝胶化温度及凝胶化起始时间的变化趋势,同时研究了不同温度下凝胶化起始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豌豆蛋白溶液浓度越高其凝胶化温度越低,凝胶化起始时间越长,温度越高,凝胶化起始时间越短,但凝胶后强度不变。(本文来源于《第十叁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6-10-23)
郭春英,王克俭,王旭,杨光威,陶春生[8](2016)在《旋转流变法表征籼米粉糊化过程》一文中研究指出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旋转流变仪对比研究了籼米粉/水的糊化过程,说明旋转流变仪可以表征浓度达50%米粉的糊化。在糊化中,升温到70℃时黏度明显增大,标志糊化开始;80℃时黏度达到最大对应糊化接近完成,这与DSC方法结果基本一致。黏度随温度的变化可用Arrhenius方程和幂律方程描述。米粉粒度越小糊化开始与结束温度越高,黏度、储能模量、损耗模量越高,这可能由于粒子体积大,淀粉分子溶融困难,同时粒子表面粗糙,摩擦力大造成的。增大浓度则其黏度、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升高但糊化温度范围变化不大,而活化能在浓度为20%达到最大。(本文来源于《食品科技》期刊2016年09期)
庞凤琴[9](2016)在《一类带旋转流的叁维趋化—流体耦合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研究如下生物趋化—流体耦合模型:这里Ω(?)R3是具有光滑边界的有界区域,S=(Sij)i,j∈{1,2,3}表示张量值趋化灵敏度函数.Sij∈C3(Ω×[0,∞)×[0,∞))并且|S(x,n,c)|≤Cs(1+n)-α,其中GS>0,α>0.本文共包括四章:第一章为序言部分:从趋化模型的生物学背景谈起,简述本文研究模型的生物学背景及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第二章先提出问题并叙述文章主要结果,然后给出一些准备工作.其中包括下文中将会用到的一些引理和对问题(*)进行的边界正则化处理.第叁章通过证明一系列的先验估计,证明问题(*)解的一致有界性.第四章分析问题(*)解的稳定性,证明了当时间趋近于无穷大时,古典解无限接近于其常值稳态解.(本文来源于《西华大学》期刊2016-04-01)
蔡香丽,李培,杨智勇,黄蕾,魏耀东[10](2014)在《圆管内轴向旋转流切向速度湍流强度》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热线风速仪(hot wire anemometry,HWA)测量了?300 mm×2000 mm圆管内轴向旋转流瞬时切向速度随时间的变化,重点分析了切向速度湍流强度的分布特点和旋转流摆动对切向速度湍流强度的影响。测量结果表明,瞬时切向速度由高频的湍流脉动速度和低频的波动速度迭加构成。由于受旋转流旋转中心偏离圆管几何中心造成的旋转流摆动的影响,在圆管中心区域瞬时切向速度随时间的波动速度变化较大,边壁区域瞬时切向速度随时间的波动速度变化较小。通过对瞬时切向速度数据进行概率密度分析可知,切向湍流强度不仅受气流脉动的影响,还受旋转流中心摆动的影响,是由自身气流脉动产生的湍流强度和旋转流摆动产生的湍流强度两部分迭加构成。旋转流摆动导致了中心区域的湍流强度远大于边壁面区域的湍流强度。(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2014年11期)
旋转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该文通过模型试验与理论分析,探讨了泄水道水平空腔旋转流压强的产生机理与构成,在对影响因素相互关系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壁面压强与空腔气体压强的变化规律。所得主要结论为:起旋器孔口的动水压强p_1、壁面压强p_w和空腔气体压强p_0均可表示为起旋器孔口的水流弗劳德数Fr_q、通气孔通气量弗劳德数fr_Ф和相对下游水深h/D的函数关系,且流态不同时影响变量也不同;p_0的变化是由通气孔的通气量始终等于空腔旋转流携气量的动态平衡关系决定的,由该关系可得到fr_Ф与Fr_q之间为线性关系;随相对通气孔直径D_0/D的增大,相对气体压强p_0/ρgH增大并趋向于零,临界值约在D_0/D=0.2,h/D对p_0/ρgH的影响是相对的;由于空腔旋转流的气水界面具有"橡皮筋"特性,离心力导致壁面压强并向上游传递,因此,p_1/ρgH与(p_w-p_0)/ρgH之间为线性关系;随Fr_q~2的增大,p_1/ρgH线性减小,p_w/ρgH线性增大;在抽吸旋转流流态下,旋流洞内离心力压强与壁面压强的比值大于1,不同的旋流洞断面比值不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旋转流论文参考文献
[1].蔡香丽,杨智勇,王菁,田玲,孙立强.旋风分离器气相旋转流流场动态特性的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19
[2].孙亚琴,牛争鸣,曹双利.空腔旋转流压强与影响因素[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19
[3].陈倩倩,祝美华,刘正平,张菊红,李尚宾.旋转流变法测定盐酸布替萘芬凝胶的流变特性[J].食品与药品.2018
[4].陈程,刘雪东,罗召威,崔树旗,谈志超.旋转流化床粉体混合机混合效果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J].化工进展.2018
[5].赵世永,高少鹏,梁效,刘美美.半焦复合空气旋转流干法分选脱灰研究[C].2017年全国选煤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7
[6].冯春娟,苏进,刘锋,汪师晓.有限长圆管内刚体旋转流的直接数值模拟[J].航空计算技术.2017
[7].王旭,王克俭,史智佳,陈文华.旋转流变法表征豌豆蛋白凝胶特性[C].第十叁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16
[8].郭春英,王克俭,王旭,杨光威,陶春生.旋转流变法表征籼米粉糊化过程[J].食品科技.2016
[9].庞凤琴.一类带旋转流的叁维趋化—流体耦合模型研究[D].西华大学.2016
[10].蔡香丽,李培,杨智勇,黄蕾,魏耀东.圆管内轴向旋转流切向速度湍流强度[J].化工学报.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