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腐败,如何治理?(论文文献综述)
周光辉,陈玲玲[1](2022)在《巡视巡察:应对规模治理“失察难题”的长效机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共产党作为长期执政的政党,始终面临如何应对规模治理产生的"失察难题"。中国是实行单一制的超大规模国家,行政区划与层级制是实现规模治理的关键制度安排和技术手段。而属地化管理和条块分割的管理体系,可能由于失察和监管不力,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地方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腐败蔓延等顽瘴痼疾。巡视巡察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对中国古代巡视制度进行扬弃,并在实践中形成中央、省、市、县四级"统一领导、分级授权、全域覆盖、上下联动"的监督体系。巡视巡察通过政治动员、激励授权、闭环管理和监督制衡等机制的综合运用,发挥维护中央权威、遏制腐败蔓延、密切联系群众和推进基层治理等四种基本功能,成为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强化权力监督,提高自身免疫力,密切党群关系,有效应对规模治理"失察难题"的长效机制。
王传利[2](2021)在《市场、权力与腐败——兼评长期流行的“市场自发治腐论”》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传统的治理腐败理论日益受到诸如寻租腐败论、现代化腐败论等西方腐败理论的挑战。从自由主义角度来看,腐败不是自由市场的产物,而是管制的产物,是权力导致腐败。自由主义的治腐论走向"市场自发治腐论",其思维方法和政策逻辑存在诸多缺陷,将权力与腐败的复杂关系简单化,否认人类思维的至上性与非至上性统一,否认社会秩序的自在性和自为性统一,否认人类治理腐败行动的能动性。现实中国治理腐败,应超越阿克顿命题,按照治理腐败的客观要求和执政党的性质、特点,采取不同于"市场自发治腐论"要求的执政党动员型反腐模式。
许天翔[3](2021)在《中国廉政治理研究中的“国家视角”与“地方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关于中国廉政治理的阐释性研究可以分为两大理论研究视角,即"国家整体主义"的分析视角和"地方局部主义"的分析视角。前者秉承整体性思维,将整个国域视作一个治理单元,将中央政府视为最重要甚至唯一的行动者,强调国家反腐的决心、意志和专门性的反腐败机构在廉政治理中的作用。寻求廉政治理取得局部突破的"地方视角"则更为关注地方层面的行动者在廉政治理方面所扮演的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进而强调他们在推动国家廉政治理方面的积极作用。不过,廉政治理不仅涉及中央或地方层面的政策制定、惩罚力度,更关乎法律、制度的执行。对此,不少研究已经关注到,在巨大的治理规模和多层级的治理体系下,开展廉政治理活动需要解决"交易成本"和"做对激励"问题,否则廉政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将缺乏足够的内生动力导致反腐力度不足,这是廉政治理绩效不佳的重要原因。本文认为,廉政治理的"国家视角"虽然揭示了中国反腐倡廉的整体性变化和阶段性特征,但忽视了政府层级性、治理成本和代理人激励问题。而"地方视角"虽有助于理解廉政治理的多元性和区域性特征,但割裂了央地关系的影响,过度拔高了地方自主性。新近研究虽然将重点转向廉政治理过程,但仅强调了治理成本、代理人激励和反腐败动力的重要性,并没有充分揭示其内在机理。推动中国特色廉政学"三大体系"建设,需要从我国特殊的央地关系、条块关系出发,以廉政治理的激励机制—执行动力—治理绩效为切入点,探寻超大规模国家、多层级政府实现廉洁政治的治理之道。
张旭[4](2021)在《中国共产党治理基层腐败的百年历程、特点及经验》文中提出基层腐败治理贯穿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百年实践。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治理基层腐败在不同历史时期经历了初步探索、曲折实践、转折突破、提质升级的演进历程,既在治理理念、治理方式、责任主体和基本方针四个方面呈现鲜明特点,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要以强化基层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化基层腐败治理;要以聚焦"三个重点"为抓手推进基层腐败治理;要把健全党和国家基层监督体系作为基层腐败治理的重要保障;要把始终坚持为了群众、依靠群众作为基层腐败治理的动力和源泉。
耿孝磊[5](2021)在《政治问题与经济问题交织腐败案件实证研究 ——基于中纪委公布150个中管干部案件的考察》文中指出十八大以来,在国家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高压形势下,我国反腐败斗争取得里程碑式的进步。面对复杂严峻的反腐败形势,我们一定要认识到,腐败仍然是执政党面临的最大风险。存量仍未清底,增量仍在发生。在深刻把握反腐败斗争新形势下,毫不动摇地查处不收敛不收手的腐败分子,重点关注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案件,是我国在过去几年的反腐实践中,得出的宝贵经验。本文从中央纪委监委官方网站上公布的中管干部党纪政务处分案例中,选取了2015年6月至2020年12月的150个典型案例,以腐败案件中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为切入点,在国内外政治腐败和经济腐败研究梳理的基础上,对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问题进行系统研究。本文从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腐败的相关理论为出发点,并以刑法学的犯罪构成的理论基础为依托,对一系列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案例进行全面的数据分析,并对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腐败现象进行深入研究。当前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过程中的腐败主要涉及违纪违法犯罪腐败行为,并且呈现出腐败地区分布广、腐败涉及领域广且手段方式多样、腐败金额大且社会影响恶劣等方面的案例数据特征。探究其根源,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其一,相关党内法规不够完善;其二,公权力监督制度不够完备;其三,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之间的衔接不充分。可以说,腐败主体在政治和经济上的违纪违法犯罪行为,都助长了腐败的风气,而要真正扭转这种风气,彻底解决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问题,还需从反腐败立法建设、完善公权力监督体系及严肃惩处等方面着手,让官员干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这样才能让国家机制发挥更大的作用,让经济发展回归正轨,更好地维护人民根本利益。
金静[6](2020)在《乡村组织振兴视域下农村基层腐败治理研究 ——以黑龙江省B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勾勒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乡村组织振兴的提出不仅是与时俱进的历史性选择,而且是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根本任务。面对新时代农村基层腐败形势发生的深刻变化,本文以乡村组织振兴为视角,通过对黑龙江省B县的农村基层组织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在总结B县农村基层腐败治理现状的基础上,对腐败治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具体策略,对农村基层腐败治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绪论部分简要论述了选题的研究背景,阐明了研究的理论意义及应用价值,总结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说明了论文的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第一部分为乡村组织振兴和农村基层腐败治理的关联性阐释,在这一部分主要是概述乡村组织振兴和农村基层腐败治理,对一些概念进行界定,并分析了乡村组织振兴与农村基层腐败治理的交互逻辑。第二部分则是阐述乡村组织振兴视域下农村基层腐败治理的应然向度。这一部分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更加积极地培养优秀农村工作队伍;二是更加广泛地推动多组织参与腐败治理过程;三是更加系统地完善腐败治理制度安排。第三部分是分析B县腐败治理现状,笔者通过查阅资料、结合调研数据、分析典型案例等方式,总结B县农村基层腐败治理成效,深入分析在乡村组织振兴视域下,B县农村基层腐败治理还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第四部分是针对B县目前存在的腐败治理存在的问题,从乡村组织振兴视域下探索腐败治理的对策,包括加强村级班子和党员队伍素质教育、完善多组织参与的监督机制、健全村级规范管理制度,以此为B县腐败问题的治理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李佳原[7](2020)在《中国公民参与腐败治理研究》文中提出“腐败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党的十九大中央政府反腐败工作会议报告明确地充分表达了近年来国家和我党对于如何解决反腐败有关问题的深刻认识和深入见解,表明了我们党的反腐败永远在路上,要求标本兼治,“老虎苍蝇一起打”。目前还普遍存在着许多我国广大社会公民对自身积极参与依法廉政治腐的社会组织功能主体性和廉政治腐组织的功能定位仍然普遍存在模糊、不准确等突出矛盾和问题。随着廉洁中国目标的加速发展,公民已经开始更加关注公平和社会正义的理念,并追求怎样得以实现,关注公民参与反腐败的治理以及自身对公民权利的保护与追求,加速了中国反腐败治理的进程。本文系统研究了中国公民参与腐败治理的历程与成就。中国公民参与腐败治理的历程分为新中国成立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新时代以来的三种类型。这三种类型依次为“政治动员型”、“政府主导型”、“社会参与型”,为中国公民参与腐败治理的历程写下了里程碑,见证了中国公民参与腐败治理的成就。本文剖析了中国公民参与腐败治理面临的问题,包括失度失效的现象时有发生,公民权利与政府及其官员权力不对等,法律法规缺失不健全,激励保障机制缺失不完善,网络平台不健全等。进而对公民参与腐败治理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主要原因包括:宣传教育工作不到位、腐败的自身特点不利于公民参与腐败治理、缺乏系统而完善的制度、缺少有效激励保障机制。本文提出了对中国公民参与腐败治理的建议,通过扩大公民参与能力的宣传,健全公民参与腐败治理的体系,建立反腐败治理的激励机制以及网络反腐败的制度化建设,对指导中国反腐败的治理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和智慧解决方案。
宋业臻[8](2020)在《腐败犯罪思维研究》文中指出新时代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主要体现在我国腐败现象发展的复杂性以及形成腐败现象成因的复杂性上。采用腐败的主观测量方法、客观测量方法并引入传染病学的传播动力学模型,计算、估计十八大之后,我国腐败与反腐败发展趋势的“三高悖论”现象,对腐败现象的查处力度高、查处绩效高以及个别地区和行业系统性腐败发生风险高。在“牛顿——实证主义”范式指导下的“方法论中心主义”心理学研究,由于缺失“本体论问题”,个体层面解释腐败现象时,难以形成与政治社会环境层面的呼应,故在解释系统性腐败成因方面面临宏观政治社会层面解释与微观个人层面解释的“两层隔离”困局。为了破解“三高悖论”之谜,突破“两层隔离”困境,本研究在吸纳心理学前沿理论的基础上,重塑了犯罪思维概念,采用“整体关联主义”范式指导下的质性量化混合研究方法的“探索式”、“解释式”与“嵌入式”设计,分别得出了以“权力”为核心概念进行推理与决策的“权力型”、以“风险”为核心概念进行推理与决策的“风险型”、以“利益是否合理”为核心概念进行推理与决策的“利益合理性”型腐败犯罪思维三类型模型。从政治社会背景与个体差异性两层结合的角度分析,“功能性分权”背景下的“结构赋权”与“关系赋权”生成了“权力的心理效应”,进而塑造了“权力型”腐败犯罪思维,“心理补偿”机制与“时代性焦虑”构成了“权力型”腐败犯罪思维的生成动力。“政治资源经营化”的多重运作机制与“重监督、轻制约”权力安排、“运动式廉政治理”塑造了“环境风险信息线索”加工机制,进而塑造了“风险型”腐败犯罪思维,“公平交易”、“上级庇护”的风险信息线索加工机制,与“相对随机”结构、体制结构组织化的腐败网络形态与政治资源经营化交易机制互相对应。社会转型造成的多元价值混合、“道德价值一元论”、“常识理性”推理机制与社会关系网络的耦合系统塑造了“利益合理性型”腐败犯罪思维,“合理”的腐败犯罪思维与腐败网络共同组成了利益交换的信任机制。在揭示出腐败犯罪思维的三类型理论及其多层面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其特征、成因与前沿科技成果,提出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机制的技术支撑建议。在“不敢腐”层次上,应当加强“执法威慑”与“技术威慑”,改变腐败分子的腐败决策衡量标准;在“不能腐”层次上,应当借助信息公开平台与协同办公系统断绝腐败分子的腐败机会;在“不想腐”层次上,应当从源头上通过先进技术辅助杜绝“带病提拔”,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党员干部心理健康、心理平衡的辅助配套措施。
荣震[9](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腐败治理体制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腐败治理,围绕着如何在长期执政条件下搞好反腐倡廉建设的中心问题,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腐败治理道路,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腐败治理体制。回顾总结改革开放以来腐败治理体制改革的历程和经验,把握新时代腐败治理体制改革与完善的新任务新要求,对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文章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腐败治理体制变迁为研究对象,以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为理论基础,构建腐败治理体制变迁的理论分析框架,该理论分析框架包括纵向历时分析和横向要素分析两个维度。以理论分析框架为依托,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腐败治理体制变迁的演变历程。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腐败治理体制变迁历程划分为1978年至1992年的恢复重建阶段、1992年至2002年的适应性改革阶段、2002年至2012年的深化改革阶段、2012年至今的全面协同深化改革阶段。每一个历时时期内的分析则以横向要素为依托,从制度环境、制度需求、制度供给三个展开论述。其中,制度环境主要包括国际和国内环境,制度需求主要是从腐败形势对腐败治理体制提出的治理任务角度切入,而制度供给则包括腐败治理指导思想、组织体系和具体制度规范供给三个内容展开论述。历史演进分析之后,综合运用制度分析范式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腐败治理体制变迁的历程进行理论透视,从腐败治理体制变迁的整体趋势、动因分析、行动者分析、变迁模式和路径依赖五个逻辑线条探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腐败治理体制变迁的内在逻辑。在进行透彻的历时演变分析和变迁逻辑分析后,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腐败治理体制变迁的特征、基本经验与存在问题进行归纳与总结,最后,从战略、策略和基本着力点三个层面提出了新时代腐败治理体制改革与完善的基本路径。具体而言,文章共包括五个章节:第一章主要是构建腐败治理体制变迁的理论分析框架,在阐释腐败、腐败治理、体制与机制等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明确界定腐败治理体制的基本内涵、基本功能与世界范围内的主要模式。然后,基于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三个理论流派主要理论支撑点构建腐败治理体制变迁的理论分析框架,理论分析框架主要包括横向历时性分析维度和纵向要素性分析维度两个组成部分。第二章以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十八大迈入新时代四个党史发展的“关键节点”为腐败治理体制变迁历史演进划分阶段,结合官方腐败治理体制改革表述话语体系及学术界现有研究的阶段和命名划分,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腐败治理体制变迁历程划分为1978年至1992年的恢复重建阶段、1992年至2002年的适应性改革阶段、2002年至2012年的深化改革阶段、2012年至今的全面协同深化改革阶段。对每个阶段内腐败治理的政治生态环境、腐败形势、腐败治理体制分别展开论述。第三章主要基于制度分析理论范式对腐败治理体制变迁进行理论透视,从腐败治理体制变迁的整体趋势、动因分析、行动者分析、变迁模式和路径依赖五个逻辑线条探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腐败治理体制变迁的内在逻辑。第四章是基于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腐败治理体制的变迁历程和变迁内在逻辑,对我国腐败治理体制的基本经验、主要特征和存在问题总结与分析;第五章则是在上述四章的基础上,从战略、策略和基本着力点提出新时代我国腐败治理体制发展与完善的基本路径。
梁娟[10](2019)在《村干部犯罪治理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国家高压反腐的态势下,农村“蝇贪”之害仍然突出,甚至呈高发态势,基层群众对此反映强烈。村干部是村级治理的核心力量,也是职务犯罪的高发人群,如何有效治理这类人员实施的职务犯罪,是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通过收集大量数据,对村干部犯罪进行实证研究,提出预测这类犯罪趋势的相关指标,梳理出刑事风险防控点,凸显应用法学领域研究方向;针对当前村干部犯罪治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新时代下我国农村的实际,运用系统论和现代治理理论,构建村干部犯罪治理体系,提出治理的目标、原则、结构、方法等,弥补当前对基层职务犯罪治理体系研究的不足;将程序主义法律观引入村民自治,融合自治、法治、德治,通过完善制度从根本上预防村干部犯罪;在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和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探索村干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机制。有效控制村干部犯罪,对防范化解重大矛盾和风险、推进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二、腐败,如何治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腐败,如何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1)巡视巡察:应对规模治理“失察难题”的长效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规模治理的“失察难题” |
(一)地方主义 |
(二)形式主义 |
(三)官僚主义 |
(四)腐败蔓延 |
三、巡视巡察的历史考察与分析 |
(一)巡视是中央加强对地方管理的一种有效工具 |
(二)中央与地方两级巡视制度体系是实现规模治理的有效机制 |
(三)规范化、法制化是巡视有效性的制度保障 |
四、巡视巡察的制度完善、类型与特征 |
(一)巡视巡察制度的完善 |
1. 初具雏形期: |
2. 探索形成期: |
3. 发展改进期: |
4. 完善定型期: |
(二)巡视巡察的类型与特征 |
1. 巡视巡察的类型。 |
2. 巡视巡察的特征。 |
五、巡视巡察实现有效监督的运行机制 |
(一)政治动员机制 |
1. 获得群众的支持。 |
2. 鼓励群众参与监督。 |
(二)激励授权机制 |
1. 政治权威的“命令—服从”关系。 |
2. 统一灵活的“集权—授权”关系。 |
3. 权责明晰的“授权—负责”关系。 |
(三)闭环管理机制 |
1. 构建工作环路。 |
2. 形成监督链条。 |
3. 强化整改提升。 |
(四)监督制衡机制 |
1. 察办分离工作机制。 |
2. 巡视巡察权分置机制。 |
六、巡视巡察的基本功能 |
(一)维护中央权威 |
(二)遏制腐败蔓延 |
(三)密切联系群众 |
(四)推动基层治理 |
七、结语 |
(2)市场、权力与腐败——兼评长期流行的“市场自发治腐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市场自发治腐论”及其困境 |
二、“权力导致腐败”——“阿克顿命题”辩证 |
三、“市场自发治腐论”的认识论和秩序论之虚妄 |
(一)“市场自发治腐论”认识论基础的虚妄 |
(二)“市场自发治腐论”秩序论之虚妄 |
四、建立强有力的治理腐败机制 |
五、中国采取执政党动员型反腐模式 |
(3)中国廉政治理研究中的“国家视角”与“地方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整体主义的国家视角 |
(一)“运动式反腐” |
(二)国家廉政体系建设 |
二局部突破的“地方视角” |
(一)地方政府廉政治理的意义 |
(二)地方政府廉政制度创新的类型学与动力机制 |
(三)地方政府廉政制度创新的限度 |
三廉政治理的成本、执行与激励问题 |
四小结与评论 |
(一)既有研究的贡献与启示 |
(二)既有研究的不足与缺憾 |
(4)中国共产党治理基层腐败的百年历程、特点及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提出和文献述评 |
二中国共产党治理基层腐败的百年历程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治理基层腐败的初步探索 |
(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治理基层腐败的曲折实践 |
(三)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治理基层腐败的转折突破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理基层腐败的提质升级 |
三中国共产党治理基层腐败的特点 |
(一)治理理念从“注重查处大案要案”向“对任何腐败零容忍”转变 |
(二)治理方式从运动式、制度性向法治型转变 |
(三)责任主体从职责聚焦不够向基层“两个责任”同步推进转变 |
(四)基本方针从注重惩治、惩防并举向一体推进“三不”机制转变 |
四中国共产党治理基层腐败的经验启示 |
(一)要以强化基层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化基层腐败治理 |
(二)要以聚焦“三个重点”为抓手推进基层腐败治理 |
(三)要把健全党和国家基层监督体系作为基层腐败治理的重要保障 |
(四)要把始终坚持为了群众、依靠群众作为基层腐败治理的动力和源泉 |
(5)政治问题与经济问题交织腐败案件实证研究 ——基于中纪委公布150个中管干部案件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政治问题与经济问题交织腐败相关理论 |
2.1 政治问题与经济问题交织腐败的提出 |
2.2 政治问题与经济问题交织腐败概念的界定 |
第3章 政治问题与经济问题交织腐败案例分析 |
3.1 案例选取说明 |
3.1.1 样本案例选取时间 |
3.1.2 样本案例选取主体 |
3.1.3 样本案例选取来源 |
3.1.4 样本案例集合 |
3.2 政治问题与经济问题交织腐败案例分析 |
3.2.1 政治问题与经济问题交织腐败的主要表现 |
3.2.2 政治问题与经济问题交织腐败的数据特征 |
第4章 政治问题与经济问题交织腐败特征和危害 |
4.1 政治问题与经济问题交织腐败特征 |
4.1.1 违纪特征 |
4.1.2 犯罪特征 |
4.2 政治问题与经济问题交织腐败的危害 |
4.2.1 腐蚀党员干部,破坏政治生态 |
4.2.2 影响政府公信力,阻碍经济发展 |
4.2.3 破坏社会和谐稳定,影响社会公平正义 |
第5章 政治问题与经济问题交织腐败制度成因分析 |
5.1 相关党内法规不够完善 |
5.2 公权力监督制度的不够完备 |
5.3 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之间的衔接不充分 |
第6章 政治问题与经济问题交织腐败的法律治理 |
6.1 制度层面 |
6.2 实践层面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案例数据库150个中管干部案件 |
致谢 |
(6)乡村组织振兴视域下农村基层腐败治理研究 ——以黑龙江省B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研究背景、理论意义及应用价值 |
1.1 研究背景 |
1.2 理论意义 |
1.3 应用价值 |
2.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国内研究现状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3.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3.1 研究方法 |
3.2 创新之处 |
第1章 乡村组织振兴与农村基层腐败治理相关性研究 |
1.1 乡村组织振兴概述 |
1.1.1 乡村组织振兴提出的背景 |
1.1.2 乡村组织振兴的科学内涵 |
1.1.3 乡村组织振兴评价指标体系的界定 |
1.2 农村基层腐败治理概述 |
1.2.1 腐败的概念 |
1.2.2 农村基层腐败的概念 |
1.2.3 腐败治理的概念 |
1.3 乡村组织振兴与农村基层腐败治理的交互逻辑 |
1.3.1 乡村组织振兴为农村基层腐败治理提供机遇 |
1.3.2 农村基层腐败治理有助于推动乡村组织振兴 |
第2章 乡村组织振兴视域下农村基层腐败治理的应然向度 |
2.1 更加积极地培养优秀农村工作队伍 |
2.1.1 紧抓“关键少数” |
2.1.2 紧盯农村基层党员队伍建设 |
2.2 更加广泛地推动多组织参与腐败治理过程 |
2.2.1 坚持基层党组织对腐败治理的全面领导 |
2.2.2 发挥基层政权组织在腐败治理中的主导力量 |
2.2.3 发挥自治组织在腐败治理中的中坚力量 |
2.2.4 发挥集体经济组织在腐败治理中的建设性力量 |
2.2.5 发挥社会组织在腐败治理中的协同力量 |
2.3 更加系统地完善腐败治理制度安排 |
2.3.1 推进腐败治理体系制度化 |
2.3.2 推进腐败治理体系配套化 |
2.3.3 推进腐败治理体系程序化 |
第3章 黑龙江省B县农村基层腐败治理现状 |
3.1 黑龙江省B县农村基本情况 |
3.1.1 B县农村基层组织基本概况 |
3.1.2 B县问卷信息整理 |
3.1.3 B县农村腐败案例类型 |
3.2 黑龙江省B县农村基层腐败治理成效 |
3.2.1 治理理念的变化:腐败治理意识加强 |
3.2.2 治理体系的完善:农村监督委员会的创设 |
3.2.3 治理方式的创新:腐败治理纳入法治化轨道 |
3.2.4 治理效果的显现:群众满意度提升 |
3.3 黑龙江省B县农村基层腐败治理存在的问题 |
3.3.1 村干部认知水平“欠佳” |
3.3.2 基层政府监督“缺效” |
3.3.3 村级组织监管“缺位” |
3.3.4 农村管理制度“软弱” |
第4章 乡村组织振兴视域下农村基层腐败治理的对策 |
4.1 加强农村工作队伍素质教育 |
4.1.1 加强思想理论教育 |
4.1.2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
4.1.3 加强法治教育 |
4.2 完善多组织参与的监督机制 |
4.2.1 规范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程序 |
4.2.2 完善基层政府的外部监督体系 |
4.2.3 强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监督机制 |
4.2.4 建立社会组织参与监督的制度规范 |
4.3 健全村级规范管理制度 |
4.3.1 健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体制 |
4.3.2 创新落实信息公开的制度机制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7)中国公民参与腐败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2章 公民参与腐败治理的基本概述 |
2.1 公民参与腐败治理的概念 |
2.1.1 公民参与的概念 |
2.1.2 腐败治理的概念 |
2.2 公民参与腐败治理的理论来源 |
2.2.1 马克思主义群众监督理论 |
2.2.2 马克思主义腐败治理思想 |
2.3 公民参与腐败治理的理论依据和意义 |
2.3.1 公民参与腐败治理的依据 |
2.3.2 公民参与腐败治理的特点 |
2.3.3 公民参与腐败治理的意义 |
第3章 中国公民参与腐败治理的历程与成就 |
3.1 中国公民参与腐败治理的历程 |
3.1.1 新中国成立时期的“政治动员型” |
3.1.2 改革开放以来的“政府主导型” |
3.1.3 新时代以来的“社会参与型” |
3.2 中国公民参与腐败治理取得的成就 |
3.2.1 公民参与腐败治理的主动性显现 |
3.2.2 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视程度提高 |
3.2.3 公民参与腐败治理的方式趋于多样化 |
第4章 中国公民参与腐败治理的面临问题和原因分析 |
4.1 中国公民参与腐败治理面临的问题 |
4.1.1 公民参与腐败治理时存在失度失效的现象 |
4.1.2 公民权利与政府及其官员权利之间不对等 |
4.1.3 公民参与腐败治理的法规制度缺位不健全 |
4.1.4 公民参与腐败治理的激励保障缺失不完善 |
4.1.5 公民参与腐败治理的网络平台未有效完善 |
4.2 公民参与腐败治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公民参与腐败治理的宣传教育工作不到位 |
4.2.2 腐败的自身特点不利于公民参与腐败治理 |
4.2.3 公民参与腐败治理缺乏系统而完善的制度 |
4.2.4 公民参与腐败治理缺少有效激励保障机制 |
第5章 完善中国公民参与腐败治理的建议 |
5.1 扩大公民参与能力的教育宣传 |
5.1.1 加强腐败治理的知识教育 |
5.1.2 提升公民参与腐败治理的意识 |
5.1.3 营造公民参与腐败治理的外部环境 |
5.1.4 培养公民的理性参与方式 |
5.2 健全公民参与腐败治理的制度体系 |
5.2.1 完善公民参与的法制建设 |
5.2.2 健全公民参与的组织保障 |
5.2.3 发挥社会组织参与反腐败的作用 |
5.2.4 促进公民参与的程序化与规范化 |
5.3 建立公民参与腐败治理的激励机制 |
5.3.1 建立公民参与腐败治理的奖励机制 |
5.3.2 完善公民参与腐败治理的信息公开制度 |
5.3.3 加强公民参与腐败治理监督反馈机制 |
5.4 规范网络反腐治理的制度化建设 |
5.4.1 建立网络反腐治理的科学体系 |
5.4.2 完善网络反腐治理的制度规范 |
5.4.3 加强网络反腐治理的法律保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腐败犯罪思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第一节 腐败现象发展的复杂性:“三高悖论” |
第二节 腐败成因解释的复杂性:“两层隔离” |
小结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腐败概念分析 |
第二节 犯罪思维概念分析 |
一、传统犯罪思维概念分析 |
二、系统梳理并重新界定犯罪思维概念 |
三、犯罪思维的影响因素 |
小结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第一节 混合研究方法的科学哲学讨论 |
一、“第三波方法论”运动与从“牛顿-实证主义”到“整体关联主义”范式变迁 |
二、“三高悖论”、“两层隔离”、话语多元性与心理学“本体论问题”丢失 |
第二节 采用怎样的混合设计模式 |
一、总体混合设计模式 |
二、具体混合设计方法1:“探索式”部分的混合设计 |
三、具体混合设计方法2:“解释式”部分的混合设计 |
第四章 腐败认知表征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参与者 |
第二节 腐败认知表征“概念-特征”网络类型的“探索式”混合设计研究 |
一、研究工具 |
二、腐败认知表征“概念-特征”网“均衡性”分析 |
三、腐败认知表征“概念-特征”网“中心性”分析 |
四、腐败认知表征“概念-特征”网“凝聚子群”分析 |
第三节 腐败认知表征“概念-特征”网络类型的“解释式”混合设计研究 |
一、研究工具 |
二、研究结果 |
小结 |
第五章 腐败决策表征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工具 |
一、腐败决策表征维度探索 |
二、腐败决策表征工具设计 |
第二节 研究假设 |
第三节 研究结果 |
小结 |
第六章 腐败犯罪思维影响因素研究 |
第一节 腐败犯罪思维影响因素量化研究 |
一、研究工具 |
二、研究结果 |
第二节 腐败犯罪思维影响因素质化研究 |
一、“权力型”不等于“一把手”:“功能型分权”下“结构赋权”与“关系赋权” |
二、““风险线索加工”与“政治资源经营化”的多重运作逻辑 |
三、“合理”与“常识理性-关系社会”耦合系统的“圈子”运行机制 |
小结 |
第七章 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系的技术支撑 |
第一节 反腐败技术建议的制度基础 |
第二节 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技术体系的建议 |
第八章 总讨论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一、扩展“经济-社会结构”与“国家-社会”解释路径 |
二、扩展“个体差异性”解释路径 |
三、扩展反腐败技术支撑建议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腐败治理体制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
(一)问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评述 |
三、研究内容 |
(一)研究内容 |
(二)可能的创新与存在的不足 |
四、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路径 |
第一章 腐败治理体制变迁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一、相关概念阐释 |
(一)腐败 |
(二)腐败治理 |
(三)体制与机制 |
二、腐败治理体制的基本内涵 |
(一)腐败治理体制的界定 |
(二)腐败治理体制的价值及功能 |
(三)腐败治理体制的基本典型 |
三、腐败治理体制变迁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构建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腐败治理的思想 |
(二)制度变迁理论 |
(三)腐败治理体制变迁的理论分析框架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腐败治理体制变迁历程 |
一、腐败治理体制的恢复重建时期(1978-1992) |
(一)腐败治理体制恢复重建的制度环境 |
(二)腐败形势:私利的实物形态向货币形态蔓延 |
(三)腐败治理体制的恢复重建 |
二、腐败治理体制的适应性变革时期(1992-2002) |
(一)腐败治理体制适应性变革的制度环境 |
(二)腐败形势:权力寻租、资金密集型领域的多样化腐败 |
(三)腐败治理体制的适应性变革 |
三、腐败治理体制的深化改革时期(2002-2012) |
(一)腐败治理体制深化改革时期的制度环境 |
(二)腐败形势:从争夺经济利益到争夺政治权力 |
(三)腐败治理体制的深化改革 |
四、腐败治理体制的全面协同深化改革时期(2012—今) |
(一)腐败治理全面协同深化改革的制度环境 |
(二)腐败形势:高层化、群体化、家族化、多元化 |
(三)腐败治理体制的全面协同深化改革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腐败治理体制变迁逻辑 |
一、我国腐败治理体制变迁的整体趋势 |
(一)从治标主导到标本兼治的腐败治理战略取向 |
(二)从权力反腐、制度反腐到系统反腐的核心理念 |
(三)从反黑色腐败到全方位反腐的腐败治理行动策略 |
二、我国腐败治理体制变迁的动力机制 |
(一)腐败治理体制变迁的外生因素 |
(二)腐败治理体制变迁的内生因素 |
三、腐败治理体制变迁的行动主体 |
(一)党、政、司法机关为主的专门腐败治理机构 |
(二)人大和政协等监督机构 |
(三)社会参与主体 |
四、腐败治理体制变迁方式分析 |
(一)供给强制性腐败治理体制变迁 |
(二)需求诱致性腐败治理体制变迁 |
五、腐败治理体制变迁中的路径依赖分析 |
(一)权力结构不均衡的路径依赖 |
(二)腐败治理手段的路径依赖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腐败治理体制变迁特征、基本经验和主要问题 |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腐败治理体制变迁的主要特征 |
(一)中国共产党高度反腐自觉的变迁底色 |
(二)腐败治理制度体系建构与完善的变迁核心 |
(三)兼具时代性与历史传承性的变迁历程 |
(四)党纪国法互联互通的变迁协同 |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腐败治理体制变迁的基本经验 |
(一)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确保腐败治理体制变迁的正确政治方向 |
(二)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推动腐败治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
(三)明确核心理念,锁定腐败治理体制变迁的价值导向和目标定位 |
(四)与中国政治发展环境相适应,保证腐败治理体制变迁的时代回应性 |
(五)寓腐败治理于制度建设之中,促进腐败治理的制度化、法治化 |
(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腐败治理的公信力和凝聚力 |
三、改革开放以来腐败治理体制变迁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腐败治理的认识存在误区 |
(二)腐败治理机构职能协同不足 |
(三)腐败治理制度规范有待完善 |
(四)腐败治理体制的社会参与不足 |
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腐败治理体制变迁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现代化治理理念不牢固 |
(二)体制自主性困境的制约 |
(三)腐败治理体系不完整 |
(四)腐败治理能力总体偏弱且不平衡 |
第五章 新时代我国腐败治理体制改革与完善的路径选择 |
一、腐败治理体制改革与完善的战略分析 |
(一)坚持以政党为中心的反腐逻辑支点 |
(二)坚持法治思维为主导的反腐价值理念 |
(三)坚持多元主体协同的反腐行为取向 |
二、腐败治理体制改革与完善的策略分析 |
(一)强化反腐倡廉思想教育 |
(二)推进体制改革和职能转变 |
(三)促进腐败治理的社会参与 |
(四)加强腐败治理的国际合作 |
三、新时代我国腐败治理体制改革与完善的基本着力点 |
(一)强化腐败治理主体责任 |
(二)强化反腐制度落实 |
(三)创新廉政教育方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
(10)村干部犯罪治理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与述评 |
1.2.1 研究综述 |
1.2.2 研究述评 |
1.3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基本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基本框架与内容 |
1.4.1 基本框架 |
1.4.2 研究内容 |
1.4.3 创新之处 |
第2章 村干部犯罪的现状与成因 |
2.1 村干部的概念与特征 |
2.1.1 村干部的概念 |
2.1.2 村干部的特征 |
2.2 村干部犯罪的概念、特征与分类 |
2.2.1 村干部犯罪的概念 |
2.2.2 村干部犯罪的特征 |
2.2.3 村干部犯罪的分类 |
2.3 村干部犯罪的现状 |
2.3.1 村干部犯罪的总体情况 |
2.3.2 村干部犯罪的特点 |
2.4 村干部犯罪的成因 |
2.4.1 村干部犯罪的主观原因 |
2.4.2 村干部犯罪的客观原因 |
第3章 村干部犯罪治理的现状 |
3.1 村干部犯罪治理的理念 |
3.1.1 村干部犯罪治理的概念 |
3.1.2 村干部犯罪治理理念的形成 |
3.2 村干部犯罪治理中的国家与社会 |
3.2.1 村干部犯罪治理方式的演变 |
3.2.2 村干部犯罪惩治主体的演变 |
3.2.3 村干部犯罪治理中的社会参与 |
3.3 村干部犯罪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
3.3.1 村干部犯罪治理缺乏系统性 |
3.3.2 村级监督机制不健全 |
3.3.3 相关法律规定不完善 |
3.3.4 教育和保障制度不完备 |
3.3.5 信息技术利用不充分 |
3.3.6 国家惩治力度不够大 |
3.3.7 社会力量参与不充足 |
3.4 村干部犯罪治理的环境 |
3.4.1 政治环境 |
3.4.2 经济环境 |
3.4.3 文化环境 |
3.4.4 科技环境 |
第4章 村干部犯罪治理的经验 |
4.1 我国古代职务犯罪治理的主要举措 |
4.1.1 严刑峻法 |
4.1.2 道德教化 |
4.1.3 注重管理 |
4.1.4 强化监督 |
4.2 我国古代职务犯罪治理的有益经验 |
4.2.1 注重惩防结合 |
4.2.2 加强对官员的管理 |
4.2.3 发挥监察机构的作用 |
4.3 国际社会职务犯罪治理的主要举措 |
4.3.1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规定的主要治理措施 |
4.3.2 境外职务犯罪治理的主要举措 |
4.4 国际社会职务犯罪治理的有益经验 |
4.4.1 完善反腐败立法 |
4.4.2 执行信息公开制度 |
4.4.3 完善其他配套制度 |
第5章 村干部犯罪治理的总体设计 |
5.1 村干部犯罪治理的目标与原则 |
5.1.1 村干部犯罪治理的目标 |
5.1.2 村干部犯罪治理的原则 |
5.2 村干部犯罪治理的结构 |
5.2.1 预测体系 |
5.2.2 预防体系 |
5.2.3 惩治体系 |
5.3 村干部犯罪治理的方法 |
5.3.1 一体推进 |
5.3.2 明确重点 |
5.3.3 保持开放 |
第6章 村干部犯罪的预测体系 |
6.1 村干部犯罪的预测方法 |
6.1.1 经验预测方法 |
6.1.2 科学预测方法 |
6.2 村干部犯罪的预测内容 |
6.2.1 村干部犯罪发展趋势 |
6.2.2 村干部犯罪主体预测 |
6.2.3 村干部犯罪类型预测 |
6.2.4 村干部犯罪领域预测 |
6.3 村干部犯罪的预测指标 |
6.3.1 首要指标 |
6.3.2 主要指标 |
6.3.3 参考指标 |
6.4 村干部犯罪的预警机制 |
6.4.1 廉情预警机制 |
6.4.2 资金异动预警机制 |
第7章 村干部犯罪的预防体系 |
7.1 村干部犯罪的制度预防 |
7.1.1 协商民主制度 |
7.1.2 非正式制度 |
7.1.3 村务公开制度 |
7.1.4 村级财务制度 |
7.2 村干部犯罪的监督预防 |
7.2.1 基层政府监管 |
7.2.2 纪检监察监督 |
7.2.3 村级内部监督 |
7.2.4 社会组织监督 |
7.3 村干部犯罪的教育预防 |
7.3.1 廉洁教育 |
7.3.2 法治教育 |
7.4 村干部犯罪的保障预防 |
7.4.1 选任机制 |
7.4.2 待遇保障 |
第8章 村干部犯罪的惩治体系 |
8.1 村干部犯罪的查办 |
8.1.1 线索来源渠道 |
8.1.2 查办案件重点 |
8.1.3 快查快结机制 |
8.1.4 协作配合机制 |
8.2 村干部违纪违法的惩治 |
8.2.1 四种形态的运用 |
8.2.2 罪与非罪的界限 |
8.3 村干部犯罪的刑事惩治 |
8.3.1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落实 |
8.3.2 此罪与彼罪的区分 |
8.3.3 量刑指导意见的细化 |
8.3.4 刑罚执行的社会化 |
8.4 村干部犯罪惩治的立法完善 |
8.4.1 严密法网 |
8.4.2 完善刑罚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腐败,如何治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巡视巡察:应对规模治理“失察难题”的长效机制[J]. 周光辉,陈玲玲. 行政论坛, 2022(01)
- [2]市场、权力与腐败——兼评长期流行的“市场自发治腐论”[J]. 王传利. 政治学研究, 2021(06)
- [3]中国廉政治理研究中的“国家视角”与“地方视角”[J]. 许天翔. 廉政学研究, 2021(02)
- [4]中国共产党治理基层腐败的百年历程、特点及经验[J]. 张旭. 廉政学研究, 2021(02)
- [5]政治问题与经济问题交织腐败案件实证研究 ——基于中纪委公布150个中管干部案件的考察[D]. 耿孝磊.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9)
- [6]乡村组织振兴视域下农村基层腐败治理研究 ——以黑龙江省B县为例[D]. 金静.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2020(01)
- [7]中国公民参与腐败治理研究[D]. 李佳原. 吉林大学, 2020(08)
- [8]腐败犯罪思维研究[D]. 宋业臻. 中国政法大学, 2020(08)
- [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腐败治理体制变迁研究[D]. 荣震.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7)
- [10]村干部犯罪治理体系研究[D]. 梁娟. 南昌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