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效应论文_蒋艳杰

导读:本文包含了生理效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内酯,生理,效应,水稻,油菜,土壤,水芹。

生理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蒋艳杰[1](2019)在《运动训练中的整理活动与生理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运动训练结束后,运动员需要通过整理运动来消除疲劳感,缓解肌肉和各个关节的酸痛感。但是在日常的训练过程中,教练和运动员将重点落在准备活动上,却忽视了整理活动的重要性。缺少了整理活动,意味着运动员在训练后的疲惫感无法得到迅速释放,肌肉仍然处在一个高度兴奋、紧张的状态,对于运动员的身体发展以及运动效果都会产生负面的影响。本文针对现阶段运动训练中整理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分析,并阐述了整理活动和生理效应之间的关系,为运动训练整理活动的开展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9年33期)

郑新娟[2](2019)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的增产作用和生理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小麦为研究材料,在分蘖期、抽穗期和灌浆期分别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动力—2003和云大-120,研究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产量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10 d后,小麦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23.6%和19.7%,光合速率比对照提高了12.5%和13.3%;收获后室内考种测产,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8.97%和15.52%。由此可见,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显着提高小麦产量,增产的生理效应主要是促进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和提高光合速率,增加小麦穗长、小穗数、穗粒数、穗粒重和千粒重,最终提高产量。(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科技》期刊2019年18期)

杨雪鹏,周留柱,马科,崔君竹,叶建斌[3](2019)在《维生素吡咯喹啉醌对水芹种子萌发的生理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4μg/mL,8μg/mL,12μg/mL和16μg/mL)的吡咯喹啉醌(PQQ)对水芹种子萌发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QQ的作用下,水芹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呼吸强度均随着PQQ质量浓度的增加而提高,其中质量浓度为16μg/mL的PQQ浸种效果最佳,PQQ具有促进水芹种子萌发的生理效应; PQQ的作用对水芹种子中淀粉酶活力影响不大,对脂肪酶和过氧化物酶活力有着明显的增强作用.(本文来源于《轻工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王金玲,赵江,代其林,杜世章[4](2019)在《外源SA对不同程度干旱胁迫下水稻品种岗优725幼苗的生理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水稻品种岗优725(Oryza sativa L.)为材料,研究了聚乙二醇6000(PEG6000)干旱胁迫条件下外源水杨酸(SA)对水稻品种岗优725幼苗耐受性应答的影响.用蒸馏水和1 mmol/L的外源水杨酸对水稻幼苗叶片进行喷雾处理,静置24 h后,将H_2O和SA处理后的水稻幼苗都分别置于含0%、5%、10%、15%、20%和25%聚乙二醇6000(PEG6000)的木村B培养液中进行胁迫处理24 h,然后取样进行生理指标的测定.研究结果表明,与H_2O处理相比,外源水杨酸能显着增强干旱胁迫下水稻幼苗叶片叶绿素、脯氨酸(Pro)、可溶性糖的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等抗氧化物酶类的活性,降低了丙二醛(MDA)的含量.以上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外源水杨酸能提高水稻幼苗渗透调节能力和增强抗氧化酶类的活性,减轻和缓解干旱胁迫所带来的伤害.(本文来源于《绵阳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谭恺,张春合,吕海龙[5](2019)在《Nordic Hamstring跪姿前倾离心训练的生理效应及其对腘绳肌拉伤的预防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腘绳肌拉伤是足球运动中高发生率和高复发率的非接触损伤之一。近些年来,Nordic Hamstring跪姿前倾离心训练(下称NH训练)以其形式简单且无器械设备要求的特点,成为备受关注的预防腘绳肌拉伤的干预手段。研究表明,NH训练能选择性募集并强化半腱肌和股二头肌短头,提高腘绳肌屈膝离心肌力并增加股二头肌长头肌束长度,但对股二头肌长头募集不足,难以强化最易产生拉伤的股二头肌长头。在一定依从性前提下,NH训练对低龄(低于27岁)且无拉伤史的低风险球员腘绳肌拉伤具有预防效果,对高龄或有拉伤史的高风险球员则无预防效果,原因在于NH训练的生理效应仅能改善低风险球员的主要危险因素。建议开展对我国足球运动员的NH干预研究,优化针对低风险球员的NH训练方案,并设计针对高风险球员的预防干预;同时,进一步探索NH训练的生理效应、腘绳肌的募集模式以及离心训练的适应机制。(本文来源于《中国运动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张新疆[6](2019)在《石灰性土壤上不同氮素形态对膜下滴灌水稻铁营养的生理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滴灌水稻具有显着的节水特点,但是在实际的农业生产中发现,相比淹灌种植水稻,滴灌水稻经常在苗期土壤低温时节表现出缺铁(Fe)问题。由于水稻是一种喜铵和喜温作物,且适合于淹水栽培,因此推测滴灌水稻苗期生理性缺Fe与土壤低温,土壤含水量改变,土壤氧化还原电位(Eh)增加以及土壤氮(N)形态以硝酸盐为主有关。本文通过模拟滴灌水稻生长条件,研究不同土壤温度条件下滴灌水稻生理缺Fe机理,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N形态(铵态氮(NH_4~+-N)和硝态氮(NO_3~--N))供应对水稻根际Fe有效性、水稻体Fe的再利用以及水稻体内Fe运输特征的影响,阐述不同N形态对石灰性土壤上的滴灌水稻Fe营养的生理效应。同时,本研究也可为优化滴灌水稻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7年至2018年分别在石河子大学农学院试验站玻璃温室,网室和石河子大学绿洲生态农业重点实验室进行了系列盆栽和水培模拟试验。供试水稻品种是经过筛选适合于滴灌栽培的(淹水)水稻品种,分别为Fe高效品种T43(Oryza sativa L.cv.T43)和Fe低效品种T04(Oryza sativa L.cv.T04)。论文从滴灌水稻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变化对土壤Fe有效性的影响;不同形态N肥(NH_4~+-N,NO_3~--N)供应对滴灌水稻根际Fe有效性和水稻铁吸收、水稻体内Fe的再利用特征;不同形态N肥(NH_4~+-N,NO_3~--N)供应对滴灌水稻根系通气组织发育以及对Fe运输的影响叁方面开展研究。【主要结果】1.土壤Eh升高会降低土壤中DTPA-Fe和Fe(II)含量。与淹灌相比,土壤淹灌且通气处理水稻叶片活性Fe浓度,Fe吸收量和生物量均显着降低。滴灌处理土壤有效Fe含量,水稻Fe吸收量以及水稻生物量在叁个处理中最低。2.滴灌水稻施用NH_4~+-N相比施用NO_3~--N可以显着降低根际pH值和水稻幼苗死亡率,提高根际DTPA-Fe浓度、水稻叶片SPAD值、水稻地上部干物质、根系干物重和水稻Fe吸收量。3.相比土壤适温处理,土壤低温显着降低滴灌水稻生物量、叶片SPAD值、水稻根表面积、根系活力和Fe吸收量,并且土壤低温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水稻因吸收NH_4~+-N引起的根际酸化和根际Fe活化效应。在土壤低温条件下,水稻施用NH_4~+-N相比施用NO_3~--N可以减缓滴灌水稻因土壤低温导致的生物量、叶片SPAD值、根表面积、根系活力和Fe吸收量的降低程度。4.与NH_4~+-N相比,在水稻缺Fe第12d时,NO_3~--N处理水稻叶片表现出严重的缺Fe黄化症状且叶绿素含量显着降低。NH_4~+-N处理水稻木质部汁液pH、水稻根系和叶片中细胞壁组分Fe浓度均显着低于NO_3~--N处理。然而,NH_4~+-N处理水稻木质部汁液中Fe浓度、叶片和根系中可溶性和细胞器组分Fe浓度以及地上部/根系Fe含量均显着高于NO_3~--N处理。5.在低Fe培养条件下,与水稻供NH_4~+-N相比,在供应NO_3~--N处理的水稻根系中观察到较高的通气组织比例和根系孔隙度。与NH_4~+-N相比,NO_3~--N处理水稻根系水吸收能力、根系水力导度、木质部伤流速率、叶片水势、伤流液Fe浓度以及地上部Fe浓度和Fe吸收量均显着降低,但是NO_3~--N处理水稻根系Fe浓度和Fe吸收量均显着高于NH_4~+-N处理。【结论】1.滴灌水稻苗期在土壤低温环境中容易遭受缺Fe的原因是:(1)土壤Eh升高导致土壤有效Fe含量降低,滴灌土壤水分条件不利于水稻Fe吸收;(2)土壤低温限制了稻苗根系的生长,降低了稻苗根系活力,土壤N以硝酸盐为主加剧了水稻缺Fe。2.NH_4~+-N缓解滴灌水稻缺Fe的机理主要包括:(1)滴灌水稻吸收NH_4~+-N可以酸化根际,提高根际有效Fe含量;(2)滴灌水稻吸收NH_4~+-N可以增加根表面积和根系活力进而保证水稻根系拥有较强的Fe吸收能力;(3)NH_4~+-N缓解因吸NO_3~--N引起的木质部碱化,进而将存储在水稻根部和叶片细胞壁的Fe溶解释放到细胞溶液和细胞器中,由此提高了水稻体内Fe的有效利用;(4)水稻吸收NH_4~+-N可以通过降低根系通气组织比例和缓解根系孔隙的形成,进而提高根系的吸水能力,从而带动更多的Fe由根部向地上部的运输。(本文来源于《石河子大学》期刊2019-06-01)

高健[7](2019)在《EBR缓解水稻花期高温胁迫的生理效应及层出镰刀菌HXK1和CREA功能初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高温胁迫和水稻穗腐病的发生给水稻产量造成严重的损失,目前,油菜素内酯在生物和非生物的逆境中的研究十分广泛。然而,有关油菜素内酯调控水稻花期高温的生理机制以及是否可以预防水稻穗腐病目前尚未见研究。本研究拟通过喷施EBR(表油菜素内酯)制剂,研究是否可以缓解水稻高温胁迫伤害的同时预防穗腐病的发生,并对其机理进行初步研究。研究结果指出,与正常对照相比,水稻花期被高温胁迫后,结实率、花药开裂率和花粉活力明显降低,喷施EBR后水稻的结实率、花药开裂率分别提高23.09%、55.40%,穗中部和下部花粉活力提高了8.64%和24.20%。在高温胁迫下,水稻颖花中SOD、POD、CAT活性显着降低,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积累,喷施EBR后SOD、POD酶活性提高51.76%和16.95%,CAT的酶活性无显着影响,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增加了8.23%和11.02%。高温胁迫下,内源激素ABA含量上升,GA含量降低,而喷施EBR后ABA含量提高4.78%,GA含量降低18.81%,因此,EBR处理增强颖花抗氧化酶的活性,提高抗氧化物质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调节内源激素的合成,从而缓解高温胁迫对水稻造成的伤害,增强植株的耐热性。然而喷施EBR对水稻穗腐病的病情指数无显着影响,为了给水稻穗腐病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研究了水稻穗腐病的优势病原菌层出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的2个致病相关基因,初步探究了层出镰刀菌HXK1和CREA的基因功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通过同源重组进行基因敲除,获得了层出镰刀菌己糖激酶HXK1敲除突变体。与野生型相比,△hxk1缺失突变体中分生孢子形成和菌丝生长速率明显下降,△hxk1的突变体还显示糖的利用缺陷,并且在果糖存在下受到强烈抑制,表明HXK1在糖利用中具有特殊作用。Real-time PCR分析表明,PFK1(磷酸果糖激酶合成基因)和TPS1(海藻糖合成基因)基因表达下调,HXT3(己糖转运蛋白合成基因),PEPCK(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基激酶合成基因)和FBP1(果糖-1,6二磷酸酶合成基因)表达上调,表明HXK1的缺失可通过增加糖转运和糖异生的效率来弥补糖酵解的缺陷,同时,HXK1影响海藻糖合成的途径。细胞壁胁迫分析显示,△hxk1不仅增加了对刚果红和SDS的敏感性,而且增加了对NaCl和KCl的敏感性,表明HXK1影响细胞壁的完整性。致病力测定发现,△hxk1缺失突变体对水稻的致病力显着下降。因此,HXK1似乎是孢子形成和生长、糖利用、细胞壁应激反应和致病力所必需的。通过同源重组进行基因敲除,获得了层出镰刀菌CREA突变体,与野生型相比,△crea的FBP1基因表达上调,HXT3,PEPCK和FBP1表达下调,暗示CREA的缺失降低了层出镰刀菌糖酵解的效率,但是提高糖异生的效率。△crea还显示糖的利用缺陷,表明CreA在糖利用的特殊作用,与野生型相比,△crea致病力下降,突变体中伏马毒素合成量下降,伏马毒素合成基因FUM1、FUM6、FUM8的表达量显着下降。结果表明,CREA在层出镰刀菌的生长发育、致病过程和毒素合成中起关键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9-05-01)

胡亚杰,韦建玉,王丽晶,陈吉荣,张纪利[8](2019)在《印楝种子粗提物诱导烟草炭疽病抗性的生理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印楝诱抗烟草炭疽病的机理,为烟草炭疽病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测定根施印楝种子粉末对烟草炭疽病的防效,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印楝种子粉末处理后烟草的NTF6、NtLox、NtSGT1、NtPAL、NtPDF、NPR1、NtRar1和PR1a等8个相关抗病基因的表达变化;对比叶面喷施不同印楝种子提取物(甲醇、乙酸乙酯和石油醚)溶液对烟草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并测定叶面喷施印楝种子甲醇提取物不同分离流分处理的烟叶总酚含量及抗炭疽病效果。【结果】根施印楝种子粉末可使烟草炭疽病的病情指数(26.67%)较对照(74.17%)显着降低(P<0.05,下同)。qRT-PCR检测结果表明,NPR1、NtRar1、NtSGT1和PR1a等4个抗病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印楝诱导烟草抗炭疽病相关。印楝种子甲醇提取物对烟草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最大,其丙酮流分段在处理后6和96 h诱导烟草的总酚含量较对照明显提高,分别为对照的2.52和3.34倍,且其诱导烟草抗炭疽病的能力最强,病情指数(25.00%)显着低于对照(69.17%)。【结论】印楝种子提取物通过诱导提高PPO和POD抗病相关酶活性及诱导NPR1、NtRar1、NtSGT1和PR1a等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产生抗炭疽病作用,且诱导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甲醇提取物的丙酮流分,其可作为烟草炭疽病的诱抗剂推广应用于烟草生产。(本文来源于《南方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何秀娟[9](2019)在《CSN、CPPU及BR复配叶面营养对羊草幼苗生长及生理效应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羊草(Lemymus chinensis(Trin.))是一种分布范围广,适应性强,营养价值高的多年生牧草,对畜牧业的发展及草原生产力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叶面肥相比传统肥料,是一种能显着提高肥效的有效途径之一,而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复配使用有可能会产生相互促进的效果。油菜素内酯(BR)、复硝酚钠(CSN)和氯吡脲(CPPU)是叁种生物活性很强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可有效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本试验采用盆栽的方式,将上述叁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复配氮磷钾叶面营养喷施羊草幼苗,研究其对羊草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筛选出最佳配比方案,探讨其生理机制,为羊草的生产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CSN+CPPU复配NPK叶面营养对羊草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经CSN+CPPU复配NPK叶面营养喷施后,羊草的鲜重、干重、光合色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含量、含N量、含K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还原酶(GR)4种抗氧化酶活性较CK(喷蒸馏水)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综合分析表明,均为处理(尿素3%+磷酸二氢钾2%+复硝酚钠10 mg/L+氯吡脲0.5 mg/L)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达到显着性差异;但羊草株高较CK差异不显着,植株含P量与CK相比有一定程度的减少。综上所述,复配喷施CSN+CPPU与NPK叶面营养能有效促进羊草的生长,提升羊草的品质及产量。其中,尿素3%+磷酸二氢钾2%+复硝酚钠10 mg/L+氯吡脲0.5 mg/L处理为10种处理中的最佳方案。2.BR复配NPK叶面营养对羊草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本试验采用3因素4水平正交设计,研究结果表明,外源复配喷施适当浓度的BR与氮磷钾叶面营养对羊草的株高、干鲜重、光合色素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经正交极差分析,发现BR是影响羊草株高、游离氨基酸及K含量的主要因素,尿素是影响羊草干鲜重、光合色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含N量和硝酸还原酶(NR)活性的主要因素,磷酸二氢钾是影响羊草根系活力、含P量、酸性磷酸酶(ACP)和苹果酸脱氢酶(MDH)活性的主要因素。综合极差和方差分析结果,通过比较,从不同指标角度分别确定最佳配比:从形态指标分析,选择尿素1%,磷酸二氢钾0.5%或1%,BR 0.1mg/L;从光合色素含量分析,由于尿素和磷酸二氢钾的1、2、3水平间无显着性差异,所以选择各因素水平为尿素0%或1%或2%,磷酸二氢钾0%或0.5%或1%,BR 0.01mg/L或0.1mg/L;从渗透调节物质分析,选择各因素最佳水平为尿素2%,磷酸二氢钾1%,BR 1mg/L;从氮磷钾元素积累来看,选择尿素1%或2%或3%,磷酸二氢钾1%或2%,BR 1mg/L;从NR、ACP和MDH活性分析,选择尿素2%,磷酸二氢钾1%,BR 1mg/L。综合分析结果表明:BR复配NPK叶面营养能有效促进羊草的生长,提高其产量和品质,且BR与NPK复配对羊草的生长发育具有协同作用。正交结果分析,综合考虑各形态及生理指标,选择最佳浓度配比为尿素1%~2%,磷酸二氢钾1%,BR 0.1mg/L~1mg/L。(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9-04-08)

徐秋桐[10](2019)在《土壤—蔬菜系统典型污染物的污染特征及抗生素的生理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蔬菜是我国除粮食作物外栽培面积最广、经济地位最为重要的作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无公害蔬菜的需求日益强劲,“吃放心菜”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然而,我国人多地少,蔬菜生产复种指数高、肥料等农用物资投入量大,且多数蔬菜基地分布在人口较为密集的区域。因此,蔬菜地土壤的污染问题较为突出,蔬菜质量问题已逐渐成为制约其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影响蔬菜质量的相关因素中,除化肥和农药等使用不合理外,土壤抗生素和重金属污染问题受到许多研究者的关注。为了解土壤-蔬菜系统中土壤抗生素、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土壤抗生素污染对蔬菜生长发育的影响、蔬菜作物对土壤中抗生素的吸收规律,本论文以浙北平原蔬菜地为例,通过采样分析、系列盆栽试验和生物化学技术分析手段,分析了土壤-蔬菜系统抗生素、重金属的污染特点,剖析了土壤抗生素污染对蔬菜生长以及抗氧化酶的影响,探讨了蔬菜对抗生素的吸收及影响因素,探索了农艺措施对蔬菜地抗生素降解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获得以下主要结果和结论:1、典型样区的调查表明,蔬菜地土壤中抗生素的检出率和残留量与施肥方式密切相关,8种抗生素的检出率和平均含量由高至低依次为:土霉素>磺胺二甲嘧啶>恩诺沙星>四环素>磺胺甲恶唑、泰乐菌素>金霉素>磺胺嘧啶;四环素类抗生素>磺胺类抗生素。蔬菜中抗生素的检出率和含量与农田是否施用畜禽粪和蔬菜类型有关。施用过畜禽粪农田采集的蔬菜中抗生素检出率和含量明显高于没有施用过畜禽粪的农田;不同类型蔬菜产品中抗生素的检出率和含量由高至低依次为:根菜和薯芋类>葱蒜与叶菜类>瓜与茄果类>豆类。葱蒜与叶菜类中抗生素的浓度与相应土壤中抗生素的残留量明显相关,但这种相关性在豆类蔬菜中并不明显。蔬菜地土壤中Cu、Pb、Zn和Cr的积累主要与有机肥的施用有关,而Cd的积累主要与化学肥料的施用有关。研究发现,土壤中重金属的水溶性与施肥方式存在一定的联系,高水溶性Cr和Pb主要出现在施用化肥的蔬菜地中,而高水溶性Cu和Zn主要出现在施用有机肥的蔬菜地中。2、各种抗生素对蔬菜种子的萌发、根系伸长的影响与土壤中抗生素污染浓度、蔬菜品种和抗生素种类有关。当抗生素污染浓度超过50 mg/kg时,土壤中的抗生素可对蔬菜根系的伸展产生明显的影响,根系伸展可作为蔬菜萌发期受抗生素毒性影响的敏感指标。不同蔬菜对抗生素污染的敏感性:小白菜>萝卜>番茄;抗生素对蔬菜的相对毒性:土霉素>磺胺二甲嘧啶>恩诺沙星>泰乐菌素。砂质土上生长的蔬菜比壤质土上生长的蔬菜更易受抗生素影响。土壤中两种抗生素共存时,其对蔬菜种子萌发、芽长、根长的影响明显大于单一抗生素污染。土霉素、泰乐菌素、磺胺二甲嘧啶和恩诺沙星等抗生素对小白菜、萝卜生长(包括株高、根长、生物量)的影响均表现为“低促高抑”的特征。当土壤中抗生素含量超过25 mg/kg时,土壤抗生素污染对蔬菜生长均产生抑制作用,抑制作用随土壤中抗生素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低浓度抗生素污染可诱导蔬菜体内抗氧化酶活性(SOD、POD、CAT)的上升,从而清除自由基保护植物生长;当抗生素污染水平超过25mg/kg时,抗生素胁迫下蔬菜体内产生过量的活性氧自由基(ROS),活性氧的产生和清除的平衡被打乱,过量的ROS在细胞中引起细胞膜膜质过氧化,从而破坏膜结构,使得植物体内抗氧化酶活性降低,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下降。3、施用畜禽粪及添加不同剂量的土霉素进行萝卜的生长试验。结果表明,萝卜可吸收土壤中的土霉素,其体内土霉素的含量随土壤中土霉素污染浓度增加而增加,但随萝卜生长时间的增加而有所下降;土霉素在萝卜根系中积累相比地上部分更明显。粉壤土(清水砂)中土霉素的生物有效性高于粘壤土(青泥紫田)。当污染水平在25 mg/kg以上时可显着减弱萝卜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减少根系和地上部分的生物量。不同时期添加土霉素试验表明,在土霉素添加20 d后采集的青菜地上部分的样品中,积累的土霉素含量以在营养生长盛期和出苗-幼苗期施用土霉素者为较高;而对于生长60 d后收获的青菜的地上部分土霉素残留含量则随土霉素添加时间至收获时间间隔变短而增加,并随土壤中土霉素污染水平的增加而增加。研究认为,青菜生长在前期比后期更易受抗生素污染的毒害,而对于收获的青菜中积累的抗生素含量在后期受抗生素污染者比前期抗生素污染者更易积累。4、不同浓度(0、25和50 mg/kg)的土霉素和磺胺二甲嘧啶单一与复合污染的100d土培试验表明,在抗生素复合污染条件下,蕃茄可同时从土壤中吸收土霉素和磺胺二甲嘧啶,并转移至叶、茎和果等器官中。植物组织中土霉素和磺胺二甲嘧啶含量随土壤中抗生素污染水平的提高而增加,生长初期高于生长后期。不同器官中抗生素的含量以根最高,其次为叶、茎和果。当土壤中土霉素和磺胺二甲嘧啶浓度为25和50 mg/kg时,土霉素和磺胺二甲嘧啶均可对蕃茄生长产生影响,降低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株高及生物量。高浓度的抗生素污染可导致植株叶中N、P、K的积累,降低叶中C/N比,降低果品中维生素C和还原糖的含量,但对硝酸盐积累无明显影响。研究表明,土壤中抗生素复合污染对植物吸收土霉素和磺胺二甲嘧啶及植物中两种抗生素的积累无交互作用,但两者同时存在时可加强对植物生长、生理指标及生物量的影响。5、施肥(有机肥、NPK肥、N肥、PK肥等)、耕作(翻耕、免耕)、水分管理(长期干燥、长期湿润、干湿交替、长期潮湿)及种植(种植蔬菜、不种蔬菜)对土壤中磺胺二甲嘧啶降解影响的模拟试验表明,施用有机肥、NPK肥、N肥可促进土壤中磺胺二甲嘧啶在土壤中的降解,以施用有机肥的效果最为明显。翻耕可促进土壤中磺胺二甲嘧啶的降解,干湿交替、湿润比长期干燥和潮湿土壤环境下更有利于磺胺二甲嘧啶的降解。种植蔬菜比不种蔬菜土壤的磺胺二甲嘧啶的降解率高。高养分土壤中磺胺二甲嘧啶的降解一般高于低养分土壤,其机理与以上措施改变了土壤微生物活性有关;翻耕可促进土壤中抗生素的光降解强度。研究认为,施肥、耕作和水分管理等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速土壤中磺胺二甲嘧啶的降解。(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9-04-01)

生理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小麦为研究材料,在分蘖期、抽穗期和灌浆期分别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动力—2003和云大-120,研究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产量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10 d后,小麦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23.6%和19.7%,光合速率比对照提高了12.5%和13.3%;收获后室内考种测产,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8.97%和15.52%。由此可见,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显着提高小麦产量,增产的生理效应主要是促进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和提高光合速率,增加小麦穗长、小穗数、穗粒数、穗粒重和千粒重,最终提高产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理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1].蒋艳杰.运动训练中的整理活动与生理效应[J].科技视界.2019

[2].郑新娟.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的增产作用和生理效应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9

[3].杨雪鹏,周留柱,马科,崔君竹,叶建斌.维生素吡咯喹啉醌对水芹种子萌发的生理效应[J].轻工学报.2019

[4].王金玲,赵江,代其林,杜世章.外源SA对不同程度干旱胁迫下水稻品种岗优725幼苗的生理效应[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

[5].谭恺,张春合,吕海龙.NordicHamstring跪姿前倾离心训练的生理效应及其对腘绳肌拉伤的预防效果[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9

[6].张新疆.石灰性土壤上不同氮素形态对膜下滴灌水稻铁营养的生理效应[D].石河子大学.2019

[7].高健.EBR缓解水稻花期高温胁迫的生理效应及层出镰刀菌HXK1和CREA功能初步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

[8].胡亚杰,韦建玉,王丽晶,陈吉荣,张纪利.印楝种子粗提物诱导烟草炭疽病抗性的生理效应[J].南方农业学报.2019

[9].何秀娟.CSN、CPPU及BR复配叶面营养对羊草幼苗生长及生理效应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9

[10].徐秋桐.土壤—蔬菜系统典型污染物的污染特征及抗生素的生理效应[D].浙江大学.2019

论文知识图

雌激素对COLO205和SW480细胞凋亡的影响本章提出的基于BJND模型的立体视频质...失重生理效应的动态适应过程转基因当代植株的生理效应《;,)...作用途径-图3—3 推拿作用途径1-3酿酒酵母热激后的生理效应...

标签:;  ;  ;  ;  ;  ;  ;  

生理效应论文_蒋艳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