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泵进油管弯管校验装置论文和设计-唐海峰

全文摘要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泵进油管弯管校验装置,通过第一接头位置校验装置、第二接头位置校验装置分别校验气泵进油管上琶形接头所处位置;通过支架位置校验装置校验气泵进油管上支架所处位置,相较于人工检测的方式,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节约了检验气泵进油管的弯曲度是否符合装配需要所需的时间,提高了质检效率,保证了气泵进油管的弯曲程度满足装配需要。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气泵进油管弯管校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安装在底座上的支撑座组件,以及设置在支撑座组件中部的支架位置校验装置;其中所述支撑座组件上开设有适于容置气泵进油管的槽体,以及在槽体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第二接头位置校验装置;所述第一、第二接头位置校验装置适于分别校验气泵进油管上琶形接头所处位置;所述支架位置校验装置适于校验气泵进油管上支架所处位置。

设计方案

1.一种气泵进油管弯管校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安装在底座上的支撑座组件,以及设置在支撑座组件中部的支架位置校验装置;其中

所述支撑座组件上开设有适于容置气泵进油管的槽体,以及在槽体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第二接头位置校验装置;

所述第一、第二接头位置校验装置适于分别校验气泵进油管上琶形接头所处位置;

所述支架位置校验装置适于校验气泵进油管上支架所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泵进油管弯管校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座组件包括: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和第三支撑座;其中

所述第一支撑座与第二支撑座的连接处的槽体以及第三支撑座靠近第二支撑座的一端的槽体均为宽体槽;

所述宽体槽内适于容置编织软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泵进油管弯管校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支撑座通过固定组件固定在底座上;

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在底座上的固定座,以及安装在固定座顶端的固定滑轨和固定滑块;其中

所述固定滑块的一端适于与第三支撑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滑块的另一端适于滑动连接于固定滑轨中,以及

所述固定滑块上开设有若干适于插接固定限位块以限位固定滑块的固定限位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泵进油管弯管校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位置校验装置包括:安装在第二支撑座一侧的支架压紧组件,以及安装在第二支撑座另一侧的支架固定座和支架插销;其中

所述支架压紧组件适于将支架压紧在支架固定座上;

所述支架插销适于穿过支架固定座以插入至支架的固定片上的安装通孔中,适于校验支架在气泵进油管上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气泵进油管弯管校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压紧组件包括:支架快夹、支架推杆、支架支撑座和支架推杆驱动组件;其中

所述支架支撑座固定连接于第二支撑座的一侧;

所述支架推杆穿过支架支撑座,且所述支架推杆的两端分别与支架快夹和支架推杆驱动组件连接;

所述支架推杆驱动组件适于与支架推杆联动以推动支架快夹压紧支架的固定片。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气泵进油管弯管校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推杆驱动组件包括:一端与支架推杆铰接的驱动拉杆和固定在支架支撑座位于远离支架快夹一侧的驱动固定块,以及

两端分别与驱动拉杆和驱动固定块铰接的驱动连杆,以形成驱动拉杆与支架推杆之间的联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气泵进油管弯管校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头位置校验装置包括:滑动组件、接头支座、接头支架、接头推杆、接头快夹、接头推杆驱动组件和接头校验组件;其中

所述滑动组件安装在底座上,且所述滑动组件适于驱动第一支撑座靠近第二支撑座;

所述接头支座安装在滑动组件上;

所述接头支架安装在接头支座的一侧壁上;

所述接头推杆的一端铰接于接头支架上,所述接头推杆的另一端与接头快夹固定;

所述接头推杆驱动组件适于与接头推杆联动以推动接头快夹压紧琶形接头;

所述接头校验组件适于校验琶形接头的安装孔的位置以校验琶形接头在气泵进油管上的位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气泵进油管弯管校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头推杆驱动组件包括:接头拉杆和设置在接头拉杆内的接头连杆;其中

所述接头拉杆的一端与接头支架铰接;

所述接头连杆铰接在接头拉杆和接头支架之间,以形成接头拉杆与接头推杆之间的联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气泵进油管弯管校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头校验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滑动组件上的校验底座、滑动连接于校验底座中的校验滑块和固定连接在校验滑块上并穿过校验底座的上端的校验抵块;其中

所述校验滑块上开设有适于插接校验限位块的两个校验限位孔;

所述校验滑块在校验底座中滑动并通过校验限位块限位以提供螺钉校验位和插销校验位;

所述校验抵块上设有分别与螺钉校验位和插销校验位位置对应的螺钉座和插销座;

所述螺钉座适于在螺钉穿过琶形接头上的安装孔后插入至螺钉座中以校验琶形接头在气泵进油管所处位置;

所述插销座适于在插销穿过琶形接头的安装孔后插入至插销座中以校验琶形接头在气泵进油管所处位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气泵进油管弯管校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动座、直线滑轨和直线滑块;其中

所述直线滑轨安装在底座上;

所述直线滑块适于沿着直线滑轨滑动;

所述第一支撑座、接头支座和校验底座均固定连接于滑动座上。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的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气泵进油管弯管校验装置。

背景技术

早期汽车的转向是没有任何助力装置的,全靠驾驶员体力作为转向的动力源,实际上我们现在也能见到没有任何转向助力装置的车型,开过这种车的驾驶员都会对其沉重的方向盘印象深刻,为了减轻驾驶员负担,同时也有驾驶安全性等方面考虑,目前的汽车上也有安装转向助力装置。

现有的转向助力装置均连接有气泵进油管,但是现有的气泵进油管在生产完后通过人工进行质检,费时费力且质检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泵进油管弯管校验装置,以实现判断气泵进油管弯管的弯管是否准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泵进油管弯管校验装置,包括:

底座、安装在底座上的支撑座组件,以及设置在支撑座组件中部的支架位置校验装置;其中

所述支撑座组件上开设有适于容置气泵进油管的槽体,以及在槽体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第二接头位置校验装置;

所述第一、第二接头位置校验装置适于分别校验气泵进油管上琶形接头所处位置;

所述支架位置校验装置适于校验气泵进油管上支架所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组件包括: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和第三支撑座;其中

所述第一支撑座与第二支撑座的连接处的槽体以及第三支撑座靠近第二支撑座的一端的槽体均为宽体槽;

所述宽体槽内适于容置编织软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支撑座通过固定组件固定在底座上;

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在底座上的固定座,以及安装在固定座顶端的固定滑轨和固定滑块;其中

所述固定滑块的一端适于与第三支撑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滑块的另一端适于滑动连接于固定滑轨中,以及

所述固定滑块上开设有若干适于插接固定限位块以限位固定滑块的固定限位槽。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位置校验装置包括:安装在第二支撑座一侧的支架压紧组件,以及安装在第二支撑座另一侧的支架固定座和支架插销;其中

所述支架压紧组件适于将支架压紧在支架固定座上;

所述支架插销适于穿过支架固定座以插入至支架的固定片上的安装通孔中,适于校验支架在气泵进油管上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压紧组件包括:支架快夹、支架推杆、支架支撑座和支架推杆驱动组件;其中

所述支架支撑座固定连接于第二支撑座的一侧;

所述支架推杆穿过支架支撑座,且所述支架推杆的两端分别与支架快夹和支架推杆驱动组件连接;

所述支架推杆驱动组件适于与支架推杆联动以推动支架快夹压紧支架的固定片。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推杆驱动组件包括:一端与支架推杆铰接的驱动拉杆和固定在支架支撑座位于远离支架快夹一侧的驱动固定块,以及

两端分别与驱动拉杆和驱动固定块铰接的驱动连杆,以形成驱动拉杆与支架推杆之间的联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头位置校验装置包括:滑动组件、接头支座、接头支架、接头推杆、接头快夹、接头推杆驱动组件和接头校验组件;其中

所述滑动组件安装在底座上,且所述滑动组件适于驱动第一支撑座靠近第二支撑座;

所述接头支座安装在滑动组件上;

所述接头支架安装在接头支座的一侧壁上;

所述接头推杆的一端铰接于接头支架上,所述接头推杆的另一端与接头快夹固定;

所述接头推杆驱动组件适于与接头推杆联动以推动接头快夹压紧琶形接头;

所述接头校验组件适于校验琶形接头的安装孔的位置以校验琶形接头在气泵进油管上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接头推杆驱动组件包括:接头拉杆和设置在接头拉杆内的接头连杆;其中

所述接头拉杆的一端与接头支架铰接;

所述接头连杆铰接在接头拉杆和接头支架之间,以形成接头拉杆与接头推杆之间的联动。

进一步地,所述接头校验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滑动组件上的校验底座、滑动连接于校验底座中的校验滑块和固定连接在校验滑块上并穿过校验底座的上端的校验抵块;其中

所述校验滑块上开设有适于插接校验限位块的两个校验限位孔;

所述校验滑块在校验底座中滑动并通过校验限位块限位以提供螺钉校验位和插销校验位;

所述校验抵块上设有分别与螺钉校验位和插销校验位位置对应的螺钉座和插销座;

所述螺钉座适于在螺钉穿过琶形接头上的安装孔后插入至螺钉座中以校验琶形接头在气泵进油管所处位置;

所述插销座适于在插销穿过琶形接头的安装孔后插入至插销座中以校验琶形接头在气泵进油管所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动座、直线滑轨和直线滑块;其中

所述直线滑轨安装在底座上;

所述直线滑块适于沿着直线滑轨滑动;

所述第一支撑座、接头支座和校验底座均固定连接于滑动座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气泵进油管弯管校验装置,第一接头位置校验装置、第二接头位置校验装置适于分别校验气泵进油管上琶形接头所处位置;支架位置校验装置适于校验气泵进油管上支架所处位置,相较于人工检测的方式,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节约了检验气泵进油管的弯曲度是否符合装配需要所需的时间,提高了质检效率,保证了气泵进油管的弯曲程度满足装配需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气泵进油管弯管校验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气泵进油管弯管校验装置的固定组件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气泵进油管弯管校验装置的支架位置校验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气泵进油管弯管校验装置的第一接头位置校验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气泵进油管弯管校验装置的接头校验组件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中:100-底座,200-支撑座组件,210-槽体,211-宽体槽,220-第一支撑座,230-第二支撑座,240-第三支撑座,250-固定组件,251-固定座,252-固定滑轨,253-固定滑块,254-固定限位块,255-固定限位槽,300-支架位置校验装置,310-支架压紧组件,311-支架快夹,312-支架推杆,3121-支架推杆驱动组件,3122-驱动拉杆,3123-驱动固定块,3124-驱动连杆,313-支架支撑座,320-支架固定座,330-支架插销,400a-第一接头位置校验装置,410-滑动组件,411-滑动座,412-直线滑轨,413-直线滑块,420-接头支座,430-接头支架,440-接头推杆,470-接头快夹,450-接头推杆驱动组件,451-接头拉杆,452-接头连杆,460-接头校验组件,461-校验底座,462-校验滑块,463-校验抵块,464-校验限位块,465-校验限位孔,466-螺钉座,467-插销座,468-螺钉,469-插销,400b-第二接头位置校验装置,500-气泵进油管,510-琶形接头,520-支架,530-编织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气泵进油管弯管校验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气泵进油管弯管校验装置,包括:底座100、安装在底座100上的支撑座组件200,以及设置在支撑座组件200中部的支架位置校验装置300;其中所述支撑座组件200上开设有适于容置气泵进油管500的槽体210,以及在槽体210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接头位置校验装置400a、第二接头位置校验装置400b;所述第一接头位置校验装置400a、第二接头位置校验装置400b适于分别校验气泵进油管500上琶形接头510所处位置;所述支架位置校验装置300适于校验气泵进油管500上支架520所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组件200包括:第一支撑座220、第二支撑座230和第三支撑座240;其中所述第一支撑座220与第二支撑座230的连接处的槽体210以及第三支撑座240靠近第二支撑座230的一端的槽体210均为宽体槽211;所述宽体槽211内适于容置编织软管530。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气泵进油管弯管校验装置的固定组件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支撑座240通过固定组件250固定在底座100上;所述固定组件250包括:固定在底座100上的固定座251,以及安装在固定座251顶端的固定滑轨252和固定滑块253;其中所述固定滑块253的一端适于与第三支撑座240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滑块253的另一端适于滑动连接于固定滑轨252中,以及所述固定滑块253上开设有若干适于插接固定限位块254以限位固定滑块253的固定限位槽255。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气泵进油管弯管校验装置的支架位置校验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位置校验装置300包括:安装在第二支撑座230一侧的支架压紧组件310,以及安装在第二支撑座230另一侧的支架固定座320和支架插销330;其中所述支架压紧组件310适于将支架520压紧在支架固定座320上;所述支架插销330适于穿过支架固定座320以插入至支架520的固定片上的安装通孔中,适于校验支架520在气泵进油管500上所处位置,若支架插销330能够插入至支架520的固定片上的安装通孔中,则支架520在气泵进油管500上所处的位置正确,满足气泵进油管500的装配要求。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压紧组件310包括:支架快夹311、支架推杆312、支架支撑座313和支架推杆驱动组件3121;其中所述支架支撑座313固定连接于第二支撑座230的一侧;所述支架推杆312穿过支架支撑座313,且所述支架推杆312的两端分别与支架快夹311和支架推杆驱动组件3121连接;所述支架推杆驱动组件3121适于与支架推杆312联动以推动支架快夹311压紧支架520的固定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推杆驱动组件3121包括:一端与支架推杆312铰接的驱动拉杆3122和固定在支架支撑座313位于远离支架快夹311一侧的驱动固定块3123,以及两端分别与驱动拉杆3122和驱动固定块3123铰接的驱动连杆3124,以形成驱动拉杆3122与支架推杆312之间的联动。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气泵进油管弯管校验装置的第一接头位置校验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头位置校验装置400a包括:滑动组件410、接头支座420、接头支架430、接头推杆440、接头快夹470、接头推杆驱动组件450和接头校验组件460;其中所述滑动组件410安装在底座100上,且所述滑动组件410适于驱动第一支撑座220靠近第二支撑座230;所述接头支座420安装在滑动组件410上;所述接头支架430安装在接头支座420的一侧壁上;所述接头推杆440的一端铰接于接头支架430上,所述接头推杆440的另一端与接头快夹470固定;所述接头推杆驱动组件450适于与接头推杆440联动以推动接头快夹470压紧琶形接头510;所述接头校验组件460适于校验琶形接头510的安装孔的位置以校验琶形接头510在气泵进油管500上的位置。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气泵进油管弯管校验装置的接头校验组件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接头推杆驱动组件450包括:接头拉杆451和设置在接头拉杆451内的接头连杆452;其中所述接头拉杆451的一端与接头支架430铰接;所述接头连杆452铰接在接头拉杆451和接头支架430之间,以形成接头拉杆451与接头推杆440之间的联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接头校验组件460包括:固定连接于滑动组件410上的校验底座461、滑动连接于校验底座461中的校验滑块462和固定连接在校验滑块462上并穿过校验底座461的上端的校验抵块463;其中所述校验滑块462上开设有适于插接校验限位块464的两个校验限位孔465;所述校验滑块462在校验底座461中滑动并通过校验限位块464限位以提供螺钉校验位和插销校验位;所述校验抵块463上设有分别与螺钉校验位和插销校验位位置对应的螺钉座466和插销座467;所述螺钉座466适于在螺钉468穿过琶形接头510上的安装孔后插入至螺钉座466中以校验琶形接头510在气泵进油管500所处位置,若螺钉468能够穿过琶形接头510上的安装孔后插入至螺钉座466中,则琶形接头510在气泵进油管500上所处位置正确,满足气泵进油管500的装配需要;所述插销座467适于在插销469穿过琶形接头510的安装孔后插入至插销座467中以校验琶形接头510在气泵进油管500所处位置,若插销469能够穿过琶形接头510的安装孔后插入至插销座467中,则琶形接头510在气泵进油管500上所处的位置准确,满足气泵进油管500的装配需要,根据不同厚度的琶形接头510可以对应使用插销469或螺钉468,丰富了本实施例的适用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滑动组件410包括:滑动座411、直线滑轨412和直线滑块413;其中所述直线滑轨412安装在底座100上;所述直线滑块413适于沿着直线滑轨412滑动;所述第一支撑座220、接头支座420和校验底座461均固定连接于滑动座411上。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气泵进油管弯管校验装置,将气泵进油管500置于支撑座组件200上的槽体210中,通过按压驱动拉杆3122联动支架推杆312推动支架快夹311压紧支架520的固定片,若能将支架插销330插入至支架520的固定片上的安装通孔中,则支架520在气泵进油管500上所处的位置正确,满足气泵进油管500的装配要求;通过按压接头拉杆451联动接头推杆440推动接头快夹470压紧琶形接头510,若螺钉468能够穿过琶形接头510上的安装孔后插入至螺钉座466中,则琶形接头510在气泵进油管500上所处位置正确,满足气泵进油管500的装配需要或者若插销469能够穿过琶形接头510的安装孔后插入至插销座467中,则琶形接头510在气泵进油管500上所处的位置准确,满足气泵进油管500的装配需要;这样的方式相较于人工检测的方式,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节约了检验气泵进油管500的弯曲度是否符合装配需要所需的时间,提高了质检效率,保证了气泵进油管500的弯曲程度满足装配需要。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设计图

气泵进油管弯管校验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61553.6

申请日:2019-01-15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1(上海)

授权编号:CN209342010U

授权时间:20190903

主分类号:G01B 5/20

专利分类号:G01B5/20

范畴分类:31B;

申请人:上海道固汽车精密零件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上海道固汽车精密零件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01800 上海市嘉定区高石公路2439号上海道固汽车精密零件有限公司

发明人:唐海峰;韩龙;戚春峰

第一发明人:唐海峰

当前权利人:上海道固汽车精密零件有限公司

代理人:蒋鸣娜

代理机构:32280

代理机构编号:常州市权航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气泵进油管弯管校验装置论文和设计-唐海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