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舒适性能论文_金艳苹,陈诚毅,刘林玉

导读:本文包含了织物舒适性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织物,舒适性,棉织物,蚕丝,涤纶,黏胶,纺织品。

织物舒适性能论文文献综述

金艳苹,陈诚毅,刘林玉[1](2019)在《反热辐射层对消防服织物组合热防护和舒适性能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优化消防服织物的服用性能,在常规四层织物组合的基础上增加铝层反热辐射层,通过打孔改善铝层的透气性。测试五层组合的热防护性能(TPP值)和舒适性能(总热损失),利用密切值法探究反热辐射层对消防面料热防护和舒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位置增加反热辐射层后,组合织物的TPP值均有提高,且当反热辐射层位于外层与防水透气层之间时,热防护性能最好。随着反热辐射层孔洞率的增大,织物组合的TPP值变化不明显。当孔洞率由0个/cm~2增大到26个/cm~2时,织物组合的总热损失依次增大。当反热辐射层孔洞率为26个/cm~2时,织物的综合性能最好,优于四层织物组合。(本文来源于《印染》期刊2019年12期)

王玲玲,傅雅琴,江文斌[2](2019)在《蚕丝织物和棉织物的热湿舒适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更好地了解多层天然织物的热湿性能,以蚕丝织物和棉织物为研究对象,以面密度作为归一化指标,对不同面密度(不同层数)蚕丝织物和棉织物的透气率、透湿量和热阻进行测试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回归分析分别建立织物面密度对透气率、透湿量、热阻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在测试条件下,织物面密度与透气率和透湿量呈乘幂负相关,与热阻呈线性正相关;相同面密度时,蚕丝织物的透气率和透湿量均大于棉织物;当面密度较小时,蚕丝织物的热阻比棉织物小,随着面密度的增大,蚕丝织物的热阻逐渐优于棉织物,且面密度越大,差异越明显。(本文来源于《蚕业科学》期刊2019年01期)

范娜,钟齐,王际平[3](2019)在《交联温敏微凝胶的棉织物舒适度调控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聚乙二醇甲醚甲基丙烯酸酯(OEGMA_(300))和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EGMA)为单体,通过自由基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co-聚(乙二醇)甲醚甲基丙烯酸酯-co-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温敏微凝胶(P(NIPAM-co-OEGMA_(300)-co-EGMA));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ATR)、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动态光散射(DLS)、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视频接触角(CA)对P(NIPAM-co-OEGMA_(300)-co-EGMA)进行表征;采用P(NIPAM-co-OEGMA_(300)-co-EGMA)制备智能纺织品,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智能白度测试仪、智能风格仪、多功能电子织物强力机等对织物的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经过P(NIPAM-co-OEGMA_(300)-co-EGMA)微凝胶整理后的棉织物柔软度下降,透湿性可以通过外界环境温度进行调节。(本文来源于《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王玲玲[4](2018)在《蚕丝/棉迭层织物热湿舒适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蚕丝织物和棉织物均为天然纤维织物,具有良好的服用舒适性,备受消费者的喜爱。丝绸企业在开发新产品时需要综合考虑成本和性能,笔者专业实习企业提出采用迭层方式研究多层天然织物热湿舒适性的设想,通过基础实验研究为多层织物的开发提供参考。本文以具有保健功效的蚕丝织物和价格低廉、应用广泛的棉织物为研究对象,多角度研究了天然迭层织物的热湿舒适性能,为企业开发新型面料提供基础参考。本论文主要从以下叁个方面展开研究:(1)通过对各迭层织物的透气率、透湿率和热阻进行测试,结合相关理论,研究并建立织物层数与迭层织物透气率、透湿率和热阻之间的函数关系。(2)为了更好地对比蚕丝织物和棉织物的热湿舒适性能,与合作企业共同设计并试织了3组规格相近的蚕丝织物和棉织物,经脱胶(退浆)工艺制得试样织物,分别对不同层数的蚕丝织物和棉织物的透气率、透湿率和热阻进行测试分析。(3)将3组规格相近的蚕丝织物和棉织物以不同的迭层次序组合成蚕丝/棉双层织物,对比分析双层织物稳态和非稳态条件下的热湿舒适性。研究结果表明:(1)织物迭加层数对迭层织物的透气率、透湿率和热阻均具有非常显着的影响;织物层数与织物透气率、透湿率均呈乘幂负相关,与织物热阻呈线性正相关。(2)试样规格相近、层数相同时,蚕丝织物的透气性、透湿性优于棉织物,但棉织物的保暖性优于蚕丝织物;此外,实验结果进一步验证了上述函数关系的普适性。(3)稳态条件下,迭层次序对双层组合织物的透气性、透湿性影响较小,但对保暖性影响较大,当棉织物位于内层时,热阻较大,保暖性相对较好;非稳态条件下,迭层次序对双层组合织物的保暖性影响较小,但对液态水动态传递性能影响较大,当棉织物位于双层组合织物内层时,液态水单向传递指数较大,织物对液态水的单向传导能力较强。(本文来源于《浙江理工大学》期刊2018-12-14)

郑晓晴,沈兰萍[5](2018)在《织物组织结构对织物热湿舒适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148 dtex纯Coolmax为经纱,146 dtex麻赛尔/棉混纺纱为纬纱,设计开发了花型、3/1斜纹、五枚经面缎纹和八枚加强缎纹4种不同织物组织结构的吸湿导湿织物,并对不同织物的厚度、面密度、保暖性、热阻、湿阻、水分蒸发率、芯吸高度、吸水性进行测试,分析织物组织结构对织物热湿舒适性的影响,得出3/1斜纹和五枚缎纹织物的热湿舒适性能较优。(本文来源于《合成纤维》期刊2018年11期)

林茹倩,俞金林,晏雄[6](2018)在《凉爽舒适型精纺毛织物的吸湿排汗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羊毛与调湿控温涤纶混纺纱织制3种不同规格的精纺毛织物,通过测试织物的厚度及透气性探讨织物结构参数对织物冷感的影响。采用AQUARESIN SR-100T和AQUARESIN SR-200Y两种吸湿排汗助剂同时对精纺毛织物进行整理,测试吸湿排汗整理后织物的芯吸高度、透湿率及蒸发速率等指标,对精纺毛织物的吸湿排汗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调湿控温涤纶与吸湿排汗助剂的共同作用下,精纺毛织物具有了良好的吸湿排汗性能。(本文来源于《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逯凯美,尉霞,朱悦[7](2018)在《芳纶/黏胶混纺织物服用舒适性能的模糊综合评判》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芳纶/黏胶混纺织物和芳纶织物的透气性、透湿性、保暖性、硬挺度、悬垂性、耐磨性、低应力下的力学性能以及阻燃性能等进行测试,通过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兼顾两者的阻燃性能,得到芳纶/黏胶混纺织物的综合性能较为优良这一结论。(本文来源于《纺织科技进展》期刊2018年07期)

张颖[8](2018)在《碳纤维加热型多层复合织物热湿舒适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可穿戴电加热纺织品是一种具有广泛用途的功能性纺织品。该类产品将外源发热材料与纺织品相结合,运用主动产热的方式向人体进行热传递,具有寒冷环境下御寒保暖、医疗保健目的下进行局部热疗的作用,且其加热原理简单、制作方便、发热效率高而受到广泛关注。电加热元件一般为可发热金属丝、碳纤维发热材料以及石墨烯材料,碳纤维丝以其发热效率高、质软且成本较低而成为电加热纺织品中的重点研发对象。本文将以碳纤维丝为电加热材料制成的多层复合织物的热湿舒适性能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进行碳纤维丝的电热性能研究,生成相关发热元件的发热温度模型;其次研究和确定多层复合织物的亲肤层、加热层以及保温防护层的各层配搭关系,选取不同材料的纱线进行亲肤层纬平针织造,加热层运用四平与空气层间隔织造,方便碳纤维丝的穿入且不影响加热性能;进而运用多组实验与测试进行各层多种织物的物理基本参数测定以及单层热湿舒适性能的研究;利用恒温恒湿水槽以及模拟皮肤系统进行加热时多层复合织物的温湿度数据采集,根据数据进行统计学多变量分析;最后以护颈带为例进行加热型多层复合织物的设计、织造,并结合微型温控器实现护颈带加热温度控制。(1)碳纤维丝的基本物理性能探究和评价。研究了碳纤维发热丝的电阻稳定性以及发热温度与电功率之间的关系,确定了碳纤维丝加热时具有良好的电阻稳定性。(2)研究多层复合纺织品各层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进行选材织造,测定织物的纵密、横密、克质量以及厚度等,并进行热湿舒适性相关指标的测定,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单层织物热湿舒适性主要影响因素探究,得出织物的克质量以及横、纵密是影响单层针织物的热湿舒适性的主要指标。将多层织物复合后的温湿度差与各层织物基本物理性能等进行多变量分析,得出多层复合织物单层热湿舒适性受到各层间织物相互影响。(3)进行碳纤维发热丝产品的设计、打板与织造。按照脖颈形状进行护颈带织物设计,并运用针织电脑横机进行织造,搭载微型温控器的试验产品在模拟皮肤上运行良好,并在实际穿着中进行验证,得到与实验相同的加热曲线,认为本文制备的碳纤维加热产品,发热性能良好、可实现温度控制,热湿舒适性能良好。(本文来源于《东华大学》期刊2018-05-31)

谢艳萍,张玉升[9](2018)在《羊毛与棉针织物湿舒适性能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以14.6、26.0 tex羊毛纱线和14.6、28.1 tex棉纱线为试验原料,制备出4组纬平针织物。介绍了羊毛织物和棉织物的制备方法及工艺参数,并对4种针织物的透气性、吸湿性、压缩回弹性、抗弯刚度等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了纱线规格对针织物湿舒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为:在不同相对湿度条件下,羊毛针织物的透气率均大于棉针织物;在高相对湿度状态下,高支羊毛针织物的湿舒适性能最优良,羊毛针织物的蓬松性更好,且不易粘连人体,适宜穿着。(本文来源于《上海纺织科技》期刊2018年03期)

屈岚[10](2017)在《竹炭涤纶/棉混纺织物与棉织物湿舒适性能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一系列试验,对比竹炭涤纶/棉(50/50)混纺织物与纯棉织物舒适性能,结果显示:竹炭涤纶/棉(50/50)混纺织物的芯吸效应、透湿性能、水扩散性能、水蒸发性能及保水性均明显优于纯棉织物,具有优良的服用舒适性能。研究结果对进一步开发利用竹炭涤纶纤维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轻纺工业与技术》期刊2017年05期)

织物舒适性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更好地了解多层天然织物的热湿性能,以蚕丝织物和棉织物为研究对象,以面密度作为归一化指标,对不同面密度(不同层数)蚕丝织物和棉织物的透气率、透湿量和热阻进行测试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回归分析分别建立织物面密度对透气率、透湿量、热阻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在测试条件下,织物面密度与透气率和透湿量呈乘幂负相关,与热阻呈线性正相关;相同面密度时,蚕丝织物的透气率和透湿量均大于棉织物;当面密度较小时,蚕丝织物的热阻比棉织物小,随着面密度的增大,蚕丝织物的热阻逐渐优于棉织物,且面密度越大,差异越明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织物舒适性能论文参考文献

[1].金艳苹,陈诚毅,刘林玉.反热辐射层对消防服织物组合热防护和舒适性能的优化[J].印染.2019

[2].王玲玲,傅雅琴,江文斌.蚕丝织物和棉织物的热湿舒适性能分析[J].蚕业科学.2019

[3].范娜,钟齐,王际平.交联温敏微凝胶的棉织物舒适度调控性能[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4].王玲玲.蚕丝/棉迭层织物热湿舒适性能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8

[5].郑晓晴,沈兰萍.织物组织结构对织物热湿舒适性能的影响[J].合成纤维.2018

[6].林茹倩,俞金林,晏雄.凉爽舒适型精纺毛织物的吸湿排汗性能研究[J].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

[7].逯凯美,尉霞,朱悦.芳纶/黏胶混纺织物服用舒适性能的模糊综合评判[J].纺织科技进展.2018

[8].张颖.碳纤维加热型多层复合织物热湿舒适性能研究[D].东华大学.2018

[9].谢艳萍,张玉升.羊毛与棉针织物湿舒适性能对比[J].上海纺织科技.2018

[10].屈岚.竹炭涤纶/棉混纺织物与棉织物湿舒适性能对比分析[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7

论文知识图

湿舒适性能特征值芯吸量与透气量散点图待测织物的动态特征值聚酯超仿棉纤维截面图服装整体感觉舒适的预测模式BP网络的学习算法框图

标签:;  ;  ;  ;  ;  ;  ;  

织物舒适性能论文_金艳苹,陈诚毅,刘林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