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非综合征型遗传性听力损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遗传,耳聋,听力损失,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非综合征型遗传性听力损失论文文献综述
刘穹[1](2009)在《非综合征型遗传性听力损失家系致病基因定位克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致聋基因的定位与克隆一直是全球遗传学和耳鼻喉科学学者共同致力研究的焦点。从1988年,第一个非综合征型耳聋基因位点被确定,截止至2008年5月,非综合征型遗传性耳聋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共定位了144个基因座位,克隆了49个基因。从1995年,第一个非综合征型耳聋基因被克隆,到2006年,耳聋基因的定位与克隆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平均每年定位8.3个位点,克隆4个基因。在这其中也包含了中国学者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早在1998年,夏家辉院士就克隆了GJB3基因——DFNA2基因座位的责任基因之一。到目前,中国学者共报告了13个基因座位(13/144,占9%),其中7个与国外报道的耳聋基因座位重合,6个是新的耳聋基因座位(6/144,4.2%)。遗传性耳聋基因的定位与克隆研究前景非常可观,有近2/3的基因座还没有找到责任基因,还有更多的新的耳聋基因等待着人们去发现。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从2007年开始,遗传性耳聋的研究工作遭遇瓶颈,耳聋基因定位与克隆的速度明显减缓,成功定位和克隆的耳聋基因的数量逐年减少,2007-2008两年间只发现了4个耳聋基因新座位,克隆了2个新耳聋基因。为探索打破瓶颈,推动遗传性耳聋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本研究立足于中国耳聋人群,采用位置候选基因克隆策略,进行了非综合征型遗传性耳聋大家系的基因定位克隆和候选基因筛查研究工作,成功定位了2个耳聋家系,发现了一个新耳聋基因座位——DFNA61,并利用一种新方法为发现新的耳聋基因进行了尝试,具体内容包括如下叁部分。第一部分DFNA61型中高频听力损失家系(0703271家系)新基因定位研究本研究对一个罕见的中国遗传性中高频听力损失耳聋家系(0703271家系)进行基因定位克隆研究。该家系耳聋表型表现为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迟发型、渐进性的、为中频为主的听力损失。家系共有3代,21名成员,10名耳聋患者。通过全基因组基因定位扫描连锁分析,在17号染色体上D17S1852微卫星标记处取得了最大LOD值3.45,定位区段位于D17S804至D17S969之间6.74cM的区域内。在此定位区段内尚无听力损失位点的报道,因此这是一个新的基因座位,我们将其命名为DFNA61。DFNA61基因座内共有14个编码蛋白基因,本研究下一步将对其展开筛查,希望早日找到DFNA61的致病基因。第二部分遗传性迟发型听力损失(W727家系)致病基因的精细定位克隆研究几乎所有的DFNA位点都具有迟发型听力损失的表型,而且遗传性迟发型听力损失对于研究听力的“提前衰老”,进而为老年性耳聋提供研究思路意义重大,因此,本课题组一直致力于遗传性迟发型听力损失的研究。本研究对2007年初步定位在9号染色体上(LOD=2.06 D9S157)的中国迟发型听力损失(W727)家系进行了进一步的精细基因定位与克隆研究。在W727家系原有基础上新增加了15名家系成员:包括6名耳聋患者和9名听力正常者,结果在1号染色体D1S2797处,取得LOD值=3.75的结果,将W727家系定位在1号染色体的D1S255和D1S2890之间18.9cM的区域内。该位点与DFNA2有部分重合,首选该DFNA2责任基因GJB3基因作为侯选基因进行突变检测,未发现致病突变。另一个DFNA2责任基因——KCNQ4基因的筛查正在进行,如果发现致病突变,则可以确定W727家系的致病基因;如果KCNQ4不是W727家系的致病基因,则可以推测该基因座位存在一个新的耳聋基因,继续研究,力争发现一个新的耳聋基因。第叁部分人类遗传疾病基因模块化方法预测和验证聋病相关基因耳聋基因的定位只是破译耳聋基因研究的第一步,在已经定位的基因座中寻找到致病目标基因是一项更为艰难的工作。人类遗传疾病基因预测的模块化方法是近些年来出现的一种建立于生物信息学基础之上、利用基因网络手段对遗传疾病致病基因进行预测的新方法。为了给遗传性耳聋的致病基因克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也对这种新方法的效能进行验证,本研究对2005年已经定位在9号染色体D9S165-D9S1874之间约4.12cM的区域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耳聋大家系—686家系,采用了人类遗传疾病基因预测的模块化方法中的CIPher模型和Endeavour在线工具两种方法进行了致病基因的预测。研究结果发现共有6个基因:TLN1(细胞骨架蛋白基因),STOML2(溴化丙胺太林相关蛋白基因),AQP3(水通道蛋白基因),DNAI1(动力蛋白基因),C9ORF24(假基因),CCIN(精子细胞内基本蛋白基因),GALT(1-磷酸半乳糖尿苷酸转移酶基因)入选。首先选择AQP3基因在25名家系成员(包括8名耳聋患者)中进行了筛查。在筛查,我们发现了两个多态性改变:390C>T/390C>T和394G>A/WT。其中后者可引起氨基酸改变(ASP132ASN),进而可能使蛋白的空间构象发生变化,对其功能造成一定影响。家系中发生394G>A/WT突变的4名成员可能都是患病状态,在目前可以确定的家系正常人中尚未发现这种突变。本研究探索了一种新型的研究思路来思考和发现新的耳聋致病基因,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期刊2009-05-01)
胥科,王恺,孟娟,孟照莉,陶勇[2](2007)在《非综合征型遗传性听力损失的治疗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听力损失是影响人们正常交流的最常见的因素,由于环境和感染因素已经得到有效的控制,相对而言遗传因素在听力障碍病因中所占比例正逐渐升高。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每一千个新生儿中就有一个患有重到极重度听力损失,这些有听力障碍的人中60%是由于遗传因素引起的。这些由于遗传因素引起的听力障碍的人群中,又有近70%的人只有听力损失,而不伴有其他系统的异常或畸形,我们把这类称作非综合征型遗传性听力损失。目前对众多的听力障碍患者,我们的治疗方法还主要依靠助听器和人工耳蜗植入术,这些方法还无法完全恢复听觉功能。本文探讨了有关寻求生物学方面的综合治疗而努力的研究,希望从细胞水平上恢复听觉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防止细胞受损或死亡、基因治疗、干细胞治疗。(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期刊2007-10-01)
袁虎[3](2006)在《非综合征型遗传性听力损失家系致病基因定位克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听力损失是导致言语交流障碍的常见疾病,其发病率约为1/1000名新生儿。该种疾病的病因主要包括环境因素(50%)和遗传因素(50%)。由遗传因素引起的听力损失又分类为综合征型听力损失(占30%)和非综合征型听力损失(占70%),其中非综合征型听力损失的遗传缺陷是以听觉损失为单一损害,其遗传方式包含:常染色体隐性遗传(70%);常染色体显性遗传(22%);X-连锁遗传(1%);线粒体突变母系遗传(1%)以及Y-连锁遗传。由于遗传性听力损失的表型具有一定的聚集性并存在特定的规律可循-基因变异,因此,遗传性听力损失的研究对于揭示听觉的生理病理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人类基因组的进展带动了分子医学的新纪元,也建立了人类遗传学研究的新趋向。目前许多遗传学家正致力于人类基因序列的差异研究(human sequence variation),以求构建人类基因组的单倍型图谱(HapMap)并深入探讨疾病的遗传风险因素。这也为遗传性听力损失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 遗传性听力损失的研究起于十六世纪,1846年Thomson发表的下颌骨-面颅骨发育不全综合征最早报道了综合征型听力损失,非综合征型听力损失中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最早见于1814年Adam的报道,隐性遗传则出现在16世纪Schenck的文献中,1882年,Politzer首次描述了X-连锁遗传的听力损失,而到2004年,王秋菊博士发现了一个Y-连锁遗传的听力损失家系,从而进一步丰富了遗传性听力损失的理论内容。自1995年发现第一个非综合征型听力损失基因后的近十年来,这一领域出现了飞速的进展。到目前为止,非综合征型遗传性听力损失的基因座位以及克隆听力损失基因的工作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共定位了137个非综合征型遗传性听力损失的基因位点,其中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听力损失的基因位点54个;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听力损失的基因位点67个;X-连锁基因位点7个,Y-连锁基因位点1个,共发现了40多个与听觉系统相关的听力损失基因:21个在常染色体显性非综合征型座位,23个在常染色体隐性非综合征型座位,2个在X-连锁非(本文来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期刊2006-05-01)
非综合征型遗传性听力损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听力损失是影响人们正常交流的最常见的因素,由于环境和感染因素已经得到有效的控制,相对而言遗传因素在听力障碍病因中所占比例正逐渐升高。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每一千个新生儿中就有一个患有重到极重度听力损失,这些有听力障碍的人中60%是由于遗传因素引起的。这些由于遗传因素引起的听力障碍的人群中,又有近70%的人只有听力损失,而不伴有其他系统的异常或畸形,我们把这类称作非综合征型遗传性听力损失。目前对众多的听力障碍患者,我们的治疗方法还主要依靠助听器和人工耳蜗植入术,这些方法还无法完全恢复听觉功能。本文探讨了有关寻求生物学方面的综合治疗而努力的研究,希望从细胞水平上恢复听觉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防止细胞受损或死亡、基因治疗、干细胞治疗。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非综合征型遗传性听力损失论文参考文献
[1].刘穹.非综合征型遗传性听力损失家系致病基因定位克隆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9
[2].胥科,王恺,孟娟,孟照莉,陶勇.非综合征型遗传性听力损失的治疗研究进展[C].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2007
[3].袁虎.非综合征型遗传性听力损失家系致病基因定位克隆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