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环境影响下的儿童行为探析

文化环境影响下的儿童行为探析

杨玲(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中图分类号:G1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8-135-02

摘要:人类的环境是文化组织的,人对环境给予了文化的解释并生活在相应的文化环境中。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下,人们的行为也各不相同。儿童是尚未成熟的、发展中的个体,他的行为天然地受到其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塑造。通过文化价值的灌输、社会符号和观念的确认以及对社会制度及其功能的了解,儿童从一个单纯的自我个体逐渐成长为具有文化特性的社会性个体。

关键词:文化组织;儿童行为

一、文化组织下的意义世界

每一个人类生存环境都是由文化组织的,人类的发展是在同“自然世界”不断疏远的条件下发生的。“自然世界”经过人类的符号解释后,就变成了充满符号意义的文化世界。丛林、热带雨林或者沙漠中的环境,看上去是属于自然的环境,但是这些地方哪怕只有一个人经过,这个人就按照自己的文化经验重构了该自然环境。也就是说,世界上本不存在什么“美丽的草地”或“神秘的森林”之说,只是人走过草地或森林的时候,会赋予这些自然的地方一些主观的印象或感觉,如美丽的、恐怖的、神秘的等。

在文化的世界里,人们的行为受到所处文化环境的塑造和影响。比如,“狗”这一动物,在人们认识这个动物并将其定义为“狗”之前,这个动物只是一个自然物、同其他任何的动物一样;然而对某一社会中的个人而言,他不仅感觉到了狗的存在,而且立即开始按照自己的个体文化了解这个事物的意义,说“这是一条狗”,并且带有个人感情色彩,或喜欢或厌恶。符号意义使得人与狗之间产生了距离,这只狗成为人可以对它采取不同态度的对象:如接近它、打它、远离它或者吓唬它。可以说,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人们赋予“狗”的意义不同,从而导致人们对待狗的方式也不同。

自然的世界、自然的事物在文化的组织下逐渐转变成了具有丰富内涵的意义世界,这种“转变”并非源于自然的“神力”,而是由人赋予的,因为人是文化组织的主体!人赋予世界以意义,同时也不可避免的生活在这个意义世界中,自此,人的行为就受到“意义”的规范和约束,即文化的制约。

二、文化诠释下的儿童

儿童是成长着的、发展的个体,从诞生之日起就生活在一个被文化冲蚀的社会中。不管是儿童所处的环境还是他所接触的人,都受到了文化的渲染。然而,新生儿来到人类共同生存的自然世界并不等同于来到社会文化世界。儿童能够进入社会组织并产生与该社会相符合的行为,都是由成人安排的。成人作为知晓社会特性和行为方式的成熟个体,担当着文化符号中介的角色,将儿童从一个自然的生命体引入到特有的文化系统中,以便其能够融入社会并安然的生活在社会之中。而这种引入最早是通过照顾儿童体现出来的,也就是说,照顾儿童、对待儿童的看法也是由文化组织的。不同文化背景下,成人将儿童引入社会的方式也是各不相同的。社会引入既包括人类本身,也包括人类想象出来的具有一些超自然力量的“神”。下面就以韩国和坦桑尼亚为例,看看在他们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儿童是以怎样的方式被引入社会的。

在韩国,人们有一种对所谓“分娩女神”(Samshin)的信仰,她被认为从分娩之初到分娩结束后某个没有严格限定的时间段内(7~100天)控制整所房子。新生儿、母亲和Samshin之间的关系是由婆婆决定的。婆婆一手掌控着家中所有与婴儿有关的活动,包括态度谦卑、伺候儿媳等。对婆婆来说,孙子的健康是代间延续的最理想结果,她尽其所能达到这个理想。产后阶段婴儿的存活是不能保证的,因此对产后家庭活动有很多详细的限制。没有人(除家庭成员)可以在产后的最初几天里进入产房,因为有这样的说法:陌生人进入产房会让孩子的母亲没有奶水。于是婆婆得一直供奉Samshin以保证儿媳的奶水,只有在哺乳得到保障之后,母亲和婴儿才能与公众接触。

在坦桑尼亚,人们则是通过一种被称作“走出家门”的典礼仪式将孩子引入社会的。在这个仪式中,当孩子两周大时,各种祭祀祖先的用具(葫芦、长矛以及祖先用过的物品)被摆放在房子前面。这时孩子的父亲还没有见过孩子。当天晚上,仪式的主持邀请父母、孩子和祖父母去到灌木丛的一个秘密地点,在那个地点放置了十个小雕像。雕像(masala)大约三英尺高,母亲走到masala面前跪下,双手放在它的肩膀上;父亲跪在它的后面并把手放在它的腰部。两个人都闭上眼睛,然后仪式主持说:“Liuba、Kongwa和Ngasa(三个地位高的神)帮助孩子长大。父母来了,为了得到知识。他们第一次见到masala,这伟大的神超过其他一切。他们还要参拜其他九个小些的。现在你们都见到了我们宗族的起源,我们的孩子会健康长大,因为今天你们见到了masala,我们宗族的秘密。”之后,主持把孩子从祖母的手里接过来,把他举过masala的头顶,用一把剃刀轻轻划过孩子左脚的大脚趾,让一滴血落在雕像的头上。就这样,通过仪式,孩子被介绍给了父亲和其他亲戚,之后再慢慢接触社会中的其他人。

从这两个例子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在不同文化的意义引导下,成人对待新生儿童的方式是不尽相同的。在这些文化的渲染下成长的儿童,其行为也必然与其所处的文化环境是一致的。

三、受文化影响的儿童行为--以婴儿入睡行为为例

心理学上认为,行为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既是人的有机体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映,又是人通过一连串动作实现其预定目标的过程。广义上讲,可以将人类行为分为外显行为与内隐行为。外显行为是可观测的行为,内隐行为则与其相反。而人们通常讲的人类行为主要指外显行为,它根据行为的起源又可分为本能行为和习得行为。本能行为起源于遗传,不需学习就能获得;习得行为则相反,它是在后天与环境的互动中学习而形成。李亦园先生曾基于人类学的分析,将人类行为从结构层次的立场上分为三个范畴:1.实用行为——如某人口渴了拿起茶杯喝茶;2.沟通行为——如该人举起同样的茶杯向他人示意友好;3.崇奉行为——如该人双手举起茶杯向神灵或天地祭拜。从这种划分上来看,第一种实用行为其实就是人的一些本能行为,人有口渴的生理需要才产生了拿起茶杯喝茶的行为,这种行为可以说是不受文化影响的,任何文化背景下的人都会有口渴的生理需要;而后面的沟通行为和崇奉行为则会受到文化的深刻影响,在不同的文化下举起茶杯向他人示意或者祭拜神灵所表达的意义可能有很大的不同。

儿童是发展中的个体,儿童的行为受到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塑造。上面讲到了人类行为有很多种,下面就以婴儿的入睡行为为例来阐释它是如何受文化组织的。我们知道,婴儿的睡眠模式跟成人的不同,他可能在夜晚醒来而在白天睡着,并且他总是需要成人的照顾。夜间对婴儿的照顾一定是包括哺乳的,有时还包括哄孩子入睡。现在来看看几中常见的睡眠方式:1.婴儿和母亲一起睡。这一安排中母亲可以直接进行哺乳,哄好动的孩子睡觉,母亲与孩子之间有亲密的身体接触。2.婴儿有自己睡觉的地方(如婴儿床或摇篮),但与母亲在同一个房间里,母亲夜间可以偶尔照顾一下孩子。这种安排中,孩子与母亲持续的身体接触已经不存在了。3.婴儿睡在单独的房间里。母亲只是听见婴儿有特殊动静(如哭声等)的时候才过来照看一下,这种方式在欧洲、北美及某些社会的中产阶级中最为普遍。以上三种方式中,1方式下的儿童,对成人的依赖性很大,如果没有母亲在身边很有可能就无法入睡,并产生害怕、恐惧等心理;2方式下,婴儿就有一定的独立性,只要吃饱、穿暖就可以在自己的小床上安然入睡;3方式下,婴儿的独立性最强,就算没有成人的特殊关照也能较快适应环境入睡。总之,不同的社会给不同年龄的孩子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睡眠安排:比如在日本,睡觉是一项婴儿亲近家庭成员的夜间活动,他们很少被安排谁在独立的房间;而在美国,很多白人父母则更喜欢给孩子独立空间、让他们自己单独睡觉。不同的方式便会对其下成长的儿童行为造成不同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会随儿童的成长而一路相伴,比如西方国家的儿童独立性往往要比东方儿童强很多。

四、结语

德国心理学家勒温曾于1951年提出著名的人类行为公式:B=f(P·E)。其中,B——行为,P——个人,E——环境,f——函数关系。从这个公式的意义表达上我们可以看出,该函数关系表达的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理。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行为(Behavior)是其人格或个性(Personality)与其当时所处情景或环境(Environment)的交互作用的产物。环境对于人类而言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但人类所赖以生存的环境从来都不是纯粹自然的,而是文化的环境,一个人的行为受其所处社会文化环境的塑造和影响。正如卡西尔所说,人是具有符号意义的人、是社会文化环境中的人。儿童是人的起始状态、从诞生之日起就受到社会文化的引导,他要么适应自己所处的文化环境,要么为文化环境而改变自己,总之,其行为受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而不断发生变化,就是在这种变化中,儿童获得了发展!

参考文献:

【1】J·瓦J·瓦西纳.文化和人类发展[M].孙晓玲、罗萌,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西苑出版社,2003。

标签:;  ;  ;  

文化环境影响下的儿童行为探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