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谷刺论文-李光辉,邢俊标

合谷刺论文-李光辉,邢俊标

导读:本文包含了合谷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合谷刺,肌肉功能,中风后手痉挛

合谷刺论文文献综述

李光辉,邢俊标[1](2019)在《合谷刺治疗中风后手痉挛的临床经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中风后手痉挛为中风后较顽固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现代医学治疗中风后手痉挛多以肌松药物、理疗为主,临床效果不明显。而中医针灸在临床中治疗中风后手痉挛可取得良好疗效,其中合谷刺为治疗中风后手痉挛的常用有效刺法,多为临床医师所熟悉。但其并非是治疗手痉挛的专用针法,且临床各家多以各自经验为主,并未形成系统针刺方法,难以利于临床推广。邢俊标导师提出以肌肉功能定位为基础,针刺向第1、2、3、4、5掌骨下缘,以手指出现抽动为量化标准对传统合谷刺进行改良,为临床治疗中风后手痉挛的针灸推广提供了良好的思路。(本文来源于《中国城乡企业卫生》期刊2019年11期)

朱雪梅,于学平[2](2019)在《阳池穴合谷刺法治疗桡神经麻痹临床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阳池穴合谷刺法治疗桡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桡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穴取阳池、手叁里、曲池,治疗组阳池穴以合谷刺法治疗,对照组合谷穴以常规刺法治疗,1次/d,6次/周,连续治疗4周。采用手功能评分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手功能单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治疗组提高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优良率为83.33%,显着高于对照组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阳池穴合谷刺法治疗桡神经麻痹疗效确切,并且优于常规针刺法。(本文来源于《内蒙古中医药》期刊2019年10期)

齐惜椿,张昆,郑君[3](2019)在《《内经》“合谷刺”法新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历代医家的论述中没有对合谷刺操作的具体论述。现代医家对合谷刺的理解大同小异,笔者现将导师对《内经》"合谷刺法"的操作与临床应用的部分观点论述整理如下。(本文来源于《新时代 新思维 新跨越 新发展——2019中国针灸学会年会暨40周年回顾论文集》期刊2019-08-17)

刘霞[4](2019)在《合谷刺电针动法治疗中风后踝背屈障碍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合谷刺电针动法与常规针刺治疗中风后踝背屈障碍的临床疗效差异,为临床治疗中风后踝背屈障碍提供临床证据,同时为治疗中风后踝背屈障碍患者探求更为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满足纳入标准的60例中风后踝背屈障碍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合谷刺电针动法组)和对照组(常规针刺组),两组均为30例。两组患者均每周针刺治疗6天,休息1天,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本次研究采用踝关节主动背屈活动度、Brunnstrom下肢分期量表、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Holden步行能力分级、Fulg-Meyer评定量表(下肢运动功能)作为观察指标,在第2个疗程治疗末对上述各项指标评分,观察并评价治疗后中风后踝关节背屈幅度的临床疗效,所得数据运用统计学软件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在治疗2个疗程后各量表评分及踝关节背屈幅度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尤以治疗组为着。2、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86.67%,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各量表评分及踝关节背屈幅度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1、合谷刺电针动法治疗中风后踝背屈障碍可行且有效。2、合谷刺电针动法治疗中风后踝背屈障碍,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下肢运动能力,且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本文来源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期刊2019-06-01)

董良然[5](2019)在《合谷刺丰隆穴为主治疗痰浊蒙窍型痴呆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合谷刺丰隆穴为主对痰浊蒙窍型痴呆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痰浊蒙窍型痴呆提供一种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符合痰浊蒙窍型的痴呆患者分为合谷刺丰隆组(合谷刺丰隆穴)30例和常规针刺组(传统针刺)30例,合谷刺丰隆组男患18例,女患12例,最小年龄65岁,最大年龄80岁,最短病程6个月,最长病程24个月;常规针刺组男患16例,女患14例,最小年龄65岁,最大年龄80岁,最短病程6个月,最长病程24个月。两组均针刺治疗6天休息1天,连续治疗1个月。采纳国际公认的诊断标准以及中医证候的疗效评定标准,密切观察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后简易智能状态(MMSE)、日常生活能力(ADL)、中医证候评分(SDSD)的改变情况。结果:1.合谷刺丰隆组可以明显改善痰浊蒙窍型AD患者的MMSE与ADL评分,同常规针刺组相应评分对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2.合谷刺丰隆组可以明显改善痰浊蒙窍型AD患者的SDSD评分,同常规针刺组评分对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3.合谷刺丰隆组总有效率为86.67%,常规针刺组总有效率为76.67%,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合谷刺丰隆穴为主治疗痰浊蒙窍型AD有效。2.合谷刺丰隆穴为主治疗痰浊蒙窍型AD在改善认知功能、生活能力和中医症候方面优于传统治疗方法。(本文来源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期刊2019-06-01)

喻长莉,李建军[6](2019)在《阳性点合谷刺法配合药物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阳性点合谷刺法配合药物治疗颈源性头痛(CEH)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CEH患者共10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将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的49例患者列入对照组,将采用阳性点合谷刺法联合常规药物治疗的51例患者列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2.16%高于对照组的80.39%,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采用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SF-36简表社会功能(SF)、精神健康(MH)、精力(VT)、情感职能(RE)、生理职能(RP)、生理功能(PF)、总体健康(GH)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EH患者的治疗中增加阳性点合谷刺法,有助于改善患者颈部疼痛症状,减轻头痛,维持积极精神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四川中医》期刊2019年05期)

张杉杉,王伟,潘永清[7](2019)在《上八邪、合谷穴合谷刺结合后溪穴治疗中风后手功能障碍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上八邪、合谷穴合谷刺结合后溪穴与此3穴常规针刺治疗中风后手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42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观察组采用患侧上八邪、合谷穴合谷刺结合后溪穴针刺治疗,对照组取穴同观察组,进行常规针刺操作,每日针刺1次,6d为一疗程,每疗程间隔1 d,5个疗程后观察疗效。以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和Brunnstrom分级标准对两组治疗前后手功能情况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FMA评分、Barthel指数、Brunnstrom分级均较治疗前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FMA评分、Barthel指数、Brunnstrom分级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上八邪、合谷穴合谷刺结合后溪穴能有效治疗中风后手功能障碍,疗效优于上八邪、合谷与后溪穴常规针刺治疗。(本文来源于《中国针灸》期刊2019年03期)

于卫红[8](2019)在《合谷刺或齐刺、温针灸、电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合谷刺或齐刺、温针灸、电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共9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施行单纯的针刺治疗,观察组施行合谷刺或齐刺、温针灸及电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关节重症疼痛量表(VAS)、膝骨关节炎严重性指数量表(ISOA)评分下降,显着低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两组对比存在显着性差异(P <0.05)。结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施行合谷刺或齐刺、温针灸及电针治疗的效果确切可靠,值得推广和运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19年06期)

鲁光宝,梅荣军,史文强,刘海洲,黄敬文[9](2019)在《基于激痛点的合谷刺法结合舒筋弹拨法治疗急性胸背肌筋膜炎临床疗效的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基于激痛点理论的合谷针刺法结合舒筋弹拨法对急性胸背肌筋膜炎的疗效;方法:84例符合诊断及纳入标准的急性胸背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给予合谷针刺法结合舒筋弹拨推拿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电针疗法。两组疗程均为2周,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第一次治疗后及疗程结束后VAS评分、ODI,并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62%和80.9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第一次治疗及疗程结束后VAS和ODI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和P<0.01);结论:合谷刺法结合舒筋弹拨推拿法能够减轻急性胸背肌筋膜炎患者的疼痛和改善其肢体功能障碍,疗效显着。(本文来源于《海南医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马赛,卓锦钊,姚东文,陈琳,严剑芳[10](2018)在《圆利针合谷刺法治疗“着痹型”背痛30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圆利针合谷刺法对"着痹型"背痛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着痹型"背痛的患者6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圆利针合谷刺法,隔日治疗1次,10 d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每日治疗1次,疗程同治疗组。1个疗程后观察疼痛评估指数(PRI)、视觉模拟评分(VAS)、现有疼痛强度(PPI)评分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PRI评分、VAS评分、PPI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PRI评分、VAS评分、PPI评分改善更为显着(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圆利针合谷刺治疗"着痹型"背痛效果优良。(本文来源于《福建中医药》期刊2018年06期)

合谷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阳池穴合谷刺法治疗桡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桡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穴取阳池、手叁里、曲池,治疗组阳池穴以合谷刺法治疗,对照组合谷穴以常规刺法治疗,1次/d,6次/周,连续治疗4周。采用手功能评分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手功能单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治疗组提高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优良率为83.33%,显着高于对照组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阳池穴合谷刺法治疗桡神经麻痹疗效确切,并且优于常规针刺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合谷刺论文参考文献

[1].李光辉,邢俊标.合谷刺治疗中风后手痉挛的临床经验[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9

[2].朱雪梅,于学平.阳池穴合谷刺法治疗桡神经麻痹临床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9

[3].齐惜椿,张昆,郑君.《内经》“合谷刺”法新论[C].新时代新思维新跨越新发展——2019中国针灸学会年会暨40周年回顾论文集.2019

[4].刘霞.合谷刺电针动法治疗中风后踝背屈障碍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9

[5].董良然.合谷刺丰隆穴为主治疗痰浊蒙窍型痴呆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9

[6].喻长莉,李建军.阳性点合谷刺法配合药物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四川中医.2019

[7].张杉杉,王伟,潘永清.上八邪、合谷穴合谷刺结合后溪穴治疗中风后手功能障碍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2019

[8].于卫红.合谷刺或齐刺、温针灸、电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

[9].鲁光宝,梅荣军,史文强,刘海洲,黄敬文.基于激痛点的合谷刺法结合舒筋弹拨法治疗急性胸背肌筋膜炎临床疗效的观察[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9

[10].马赛,卓锦钊,姚东文,陈琳,严剑芳.圆利针合谷刺法治疗“着痹型”背痛30例[J].福建中医药.2018

标签:;  ;  ;  

合谷刺论文-李光辉,邢俊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