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国际政治经济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政治经济学,国际,东亚,中美,全球,经济,阿姆斯特丹。
国际政治经济学论文文献综述
葛昕[1](2019)在《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中美贸易战与强国竞争》一文中研究指出中美贸易战以及由此而引发的中美全面经济竞争,大概是在国际政治经济紧密互动的新时期里,强国竞争的最新模式。在这新时期里,一国的权势地位特别来自于其所处的国际分工地位,即处于核心位置的国家具有在国际政治中的禁制性的非对称优势。崛起的中国积极追求其在国际分工中的有利位置,而既有的核心国家美国则出于对竞争压力的恐惧而顽固地阻挠国际体系的适当变(本文来源于《国际融资》期刊2019年12期)
白云真[2](2019)在《加强中国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下,需更好地鉴别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洞见,揭示出其理论盲点。中国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本土路径需要主体性地审视中国古典政治经济哲学,尤其是需要将中国辩证法(包括事件本体论、时势、道术、权变、致中五大要素)运用到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之中,进而迈向中国国际政(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9-11-05)
陈曦[3](2019)在《“新时代中国国际政治经济学:发展与创新”学术研讨会简讯》一文中研究指出2019年9月20日,"新时代中国国际政治经济学:发展与创新"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主办,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室、《世界经济与政治》编辑部承办,新兴经济体研究会协办。来自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重要学术期刊和媒体的数十位专家学者围绕新时代中国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主题,从"新变局""新议题""新思路"等角度展开讨论。(本文来源于《世界经济与政治》期刊2019年10期)
李滨,陈子烨[4](2019)在《构建互利共赢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新时代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探索互利共赢理论与路径。从理论上讲,要实现世界经济的互利共赢,首先必须发展生产力。这是互利共赢的物质基础。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社会分工的扩大与深入。然而,社会分工生产中相关生产组织与交换方式在促进生产力发展过程中也会产生各种妨碍生产力发展的冲突与矛盾。这需要国家的调节来缓解与解决这些矛盾。经济全球化是一种超越国界的更大程度的社会化分工生产。它不仅会产生一般市场下组织生产过程中的矛盾与冲突,而且这些矛盾与冲突还会酿成国家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然而,在一个民族国家体系中,由于分立的国家行为体的存在,缺乏单一的权威中心,唯有加强国家间合作,通过多中心的全球治理来缓解与解决这些矛盾。目前的全球经济治理还不适应现实的要求,必须进行改革。各国应当本着"共商、共建、共享"的多边主义精神,在改革全球经济治理上,以坚持经济全球化为导向,以促进发展为优先原则,兼顾各国的不同经济制度和利益诉求,允许各国以自身的方式与速率来适应经济全球化。唯有这样才能实现互利共赢。(本文来源于《世界经济与政治》期刊2019年10期)
翟东升[5](2019)在《从地区价值链到亚洲命运共同体——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崛起和东亚复兴》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地区和文明复兴的视角看,东亚制造业价值链的崛起与重构引发了中国1992年之后的工业化奇迹,并导致中美力量对比和关系的质变。中国的崛起本身并不是一个完整独立的故事,而是地区跨国生产网络的扩展带来东亚文明复兴的一个最重要章节。中国的崛起反过来也对东亚生产网络形成系统性重构,动摇了日本的雁行模式规划和美国对本地区经济、政治和军事的主导地位。中国应承担地区领袖的角色,抓住机遇,从经贸、货币、安全和文化认同等方面向整个地区提供公共产品,从而以亚洲命运共同体的愿景来取代本地区受制于人的地缘政治经济面貌。(本文来源于《教学与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葛昕,刘文沛[6](2019)在《新型大国关系建构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兼论霸权与帝国的历史变动及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霸权与帝国是影响国际政治发展进程的关键变量,在国际政治经济互动交织的视角下,霸权与帝国成为相对权势比较的阶段性描述。在无法全面垄断各个经济功能从而建立帝国优势的情况下,大国关系建构主要体现为相对权势之争的体系主导国的地位博弈,其根本挑战在于如何处理好崛起国与守成国在国际金融权势上的可能对冲。国际政治经济互动是当代国际关系的典型特征和深刻机理,以财富塑造权力已经成为推动国际进程的基本动力,新型大国关系建构面临着不对称话语权和追求对称货币权的困境。(本文来源于《岭南学刊》期刊2019年03期)
叶琳[7](2019)在《日本经济国际化与经济体制变迁》一文中研究指出经济国际化对经济体制变迁的影响因素,可以分为物质性因素和制度性因素。物质性因素指的是各种经济要素的国际流动及其带来的国家经济权力,制度性因素则包括国际经济组织及其确立的基本规则以及各国签署的国际条约、协定及其确立的经济秩序等。特定的国际化因素,会使不同国家的国内行为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损益。日本的经济国际化始于明治维新,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强压下被动开始模仿性国际化,后经过反动霸权性国际化、参与性国际化,再到主动性国际化,经历了曲折反复的过程,对日本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与此同时,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战后民主改革以及一系列制度变迁,确立了独具特色的经济体制模式,即日本式经济体制,实现了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日本式经济体制也面临一系列问题,需要进行新的变革,小泉改革和安倍改革便是其重要尝试。从整体发展历程来看,日本的经济国际化可以说是在外界的压力下渐进实现的,通过确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并逐步实现贸易自由化、资本自由化与金融自由化,融入全球经济体系,日本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并不能说日本经济因为走向国际化,就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科学的评价应该是日本充分利用经济国际化的发展大势,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应对等内在因素来推动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进而实现了经济增长。另一方面,由于其经济体制内在因素的作用,日本经济与世界经济融合时,只是在形式上实现了“对接”,实际上却自成体系,在将贸易和资本的“触角”伸向世界各地的同时设下种种障碍,极力阻止外国资本进入本国关键产业领域进而对本国经济造成冲击。这种“双重性”导致日本式经济体制及国际化进程在全球化大发展时代遭遇了挫折。在经济国际化发展过程中,资本主义发展、国际规范及美国因素对日本经济体制变迁的影响作用尤为突出。(本文来源于《外交学院》期刊2019-05-28)
贺先青[8](2019)在《一带一路的国际政治经济学逻辑》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这个时期的主要特征是:西方强国的相对衰落与新兴国家的崛起;全球政治衰败、治理失灵问题凸显,但世界人民的发展诉求不断高涨;逆全球化、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愈益盛行,发展中国家对构建公平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呼声(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9-05-16)
李璟涛[9](2019)在《中印贸易关系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现如今中国经济发展迅猛,城市面貌日异月新,印度经济也发生了变化,进一步推动中印之间的贸易合作,中印经贸关系持续快速发展。从结构上看中印两国产业结构之间的互补关系非常紧密,站在国际政治经济学角度阐述中印贸易关系,既有竞争又有合作,使合作关系影响力与重要性不断提升。(本文来源于《国际公关》期刊2019年04期)
李滨,陈怡[10](2019)在《高科技产业竞争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只有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地位(生产关系)的变化,才会实现生产者权力与利益的变化。同样在国际层面,国家只有在国际分工体系中提升地位,才能实现其在世界经济政治中地位的变化。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这种变革的最重要动力。由于新技术产业具有国际分工再组织的作用,目前在国际分工生产体系占据优势地位的发达国家不断强化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维护对核心技术的垄断,这既是维护既定国际分工体系的需要,更是维护既定国际利益分配和国际关系权力格局的需要。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新时代的总任务是实现现代化强国梦,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其中一个重要的物质基础就是中国必须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实现从中低端向高端的转型升级。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必然会遭遇来自传统上引领国际分工的发达国家的阻挠。这就是近来中国与美国高技术产业贸易纷争的最深刻的背景。只有从国际分工和国际生产关系的角度来审视中美围绕高技术产业政策的贸易纷争,才能洞察其背后的根本原因,发现其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世界经济与政治》期刊2019年03期)
国际政治经济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当下,需更好地鉴别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洞见,揭示出其理论盲点。中国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本土路径需要主体性地审视中国古典政治经济哲学,尤其是需要将中国辩证法(包括事件本体论、时势、道术、权变、致中五大要素)运用到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之中,进而迈向中国国际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国际政治经济学论文参考文献
[1].葛昕.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中美贸易战与强国竞争[J].国际融资.2019
[2].白云真.加强中国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
[3].陈曦.“新时代中国国际政治经济学:发展与创新”学术研讨会简讯[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9
[4].李滨,陈子烨.构建互利共赢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9
[5].翟东升.从地区价值链到亚洲命运共同体——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崛起和东亚复兴[J].教学与研究.2019
[6].葛昕,刘文沛.新型大国关系建构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兼论霸权与帝国的历史变动及机理[J].岭南学刊.2019
[7].叶琳.日本经济国际化与经济体制变迁[D].外交学院.2019
[8].贺先青.一带一路的国际政治经济学逻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
[9].李璟涛.中印贸易关系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J].国际公关.2019
[10].李滨,陈怡.高科技产业竞争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