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弯拉特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强度,工程,混凝土,荷载,沥青,弹性模量,特性。
弯拉特性论文文献综述
张晨晨,钱振东,王旭东,牛岩[1](2019)在《基于DMA方法的沥青砂浆动态弯拉黏弹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沥青砂浆的动态弯拉黏弹特性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力学分析方法(DMA)的沥青砂浆动态弯拉试验方法,并对7种沥青砂浆进行了不同条件下的动态应变和频率扫描试验,分析加载频率、温度、油石比、沥青种类和矿料级配对沥青砂浆线黏弹性应变范围及黏弹性能的影响。基于时温等效原理,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绘制参考温度为20℃的沥青砂浆动态弯拉模量和相位角主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基于DMA方法的动态弯拉扫描试验,是一种能够有效、可靠评价沥青砂浆的动态弯拉黏弹特性的测试方法;沥青砂浆的弯拉线黏弹性应变范围与加载频率成正比,与温度成反比;增加油石比,会显着降低沥青砂浆的弯拉线黏弹性应变范围和高温低频条件下的动态模量,增大相位角峰值及温度敏感性,而对低温高频条件下的动态模量与相位角影响较小。相比于普通基质沥青,采用SBS改性沥青和橡胶沥青,均能增加沥青砂浆的弯拉线黏弹性应变范围与动态模量,减小其相位角峰值与温度敏感性,大幅改善沥青砂浆在高温低频条件下的动态弯拉黏弹特性。矿料级配是影响沥青砂浆体积参数与动态黏弹特性的重要因素,较粗的矿料级配会显着降低沥青砂浆的弯拉线黏弹性应变范围和动态模量,增大相位角峰值和温度敏感性。(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科技》期刊2019年03期)
刘聪,翁兴中,张俊,杨博瀚,刘军忠[2](2019)在《预应力道面混凝土的弯拉与疲劳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机场道面达到设计寿命前发生疲劳破坏的问题,提出将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应用于机场道面工程。采用后张法对机场道面混凝土小梁施加预应力,设计叁分点弯曲加载方案对96根混凝土小梁进行弯曲、抗折和疲劳试验。结果表明:施加预应力后,竖向荷载作用下小梁的挠度减小了2. 99%~5. 56%,拉应力数值及拉应力区显着减小;抗折强度提高了11. 26%~59. 42%,裂缝数量和宽度都明显减小;平均疲劳寿命增大了3. 18~5. 99倍,且随预应力的增大而增大,预应力混凝土弯曲疲劳寿命服从双参数Weibull分布,相关系数达到0. 95以上。基于Weibull分布建立了反映应力水平S和疲劳寿命N关系的双对数疲劳方程。(本文来源于《硅酸盐通报》期刊2019年01期)
孙吉书,梅林健,李宁利,窦远明[3](2016)在《加载速率对路面混凝土抗弯拉特性影响的试验与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车辆荷载是明显的动态荷载,不同车速情况下车辆对路面混凝土施加的荷载特性与作用速率不同,而弯拉强度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控制指标,为了探讨加载速率对路面混凝土弯拉特性的影响规律,对C40混凝土小梁试件进行了不同加载速率下的叁分点弯拉试验,分析了加载速率对路面混凝土弯抗强度及弯拉弹性模量等弯拉力学指标的影响规律,根据试验结果建立了混凝土弯拉强度与加载速率的相关公式,并且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应用分析。有利于明确水泥混凝土路面在车辆荷载作用下的实际受力机理、优化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本文来源于《混凝土》期刊2016年07期)
张迎春[4](2016)在《低弯拉模量机场道面混凝土特性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高弯拉强度机场道面混凝土同时具有较高弯拉弹性模量情况,研究了模量提高对荷载应力和温度应力的影响;在荷载不变的情况下,模量提高时荷载应力和温度应力都有大幅度的增长,所以在提高强度的同时需要控制模量的增长。采用钢纤维乳胶混凝土等新型混凝土,研究了降低弯拉弹性模量的途径。研究结论认为在温暖地区,不考虑抗冻性时,采用钢纤维乳胶混凝土,可以降低模量20%以上,减小荷载应力20%以上,减小温度应力20%以上,改善了道面板的受力条件,(本文来源于《江西建材》期刊2016年12期)
田宇翔,马骉,王大龙,司伟[5](2015)在《高寒地区水泥稳定碎石弯拉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青藏高原寒冷地区特殊的气候环境条件对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强度形成与使用性能的影响较大。通过标准养生与低温养生成型的混合料劈裂强度和弯拉强度室内试验,对比分析了水泥用量、养生龄期、养生温度对混合料劈裂强度和弯拉强度的影响。研究得出:标准养生条件下,水泥用量与养生龄期对混合料劈裂强度和弯拉强度呈交互影响,水泥用量越大,养生龄期越长,其劈裂强度和弯拉强度越大;养生龄期对混合料弯拉强度的影响比水泥用量更明显,应重视基层7 d龄期的养生温度。研究表明,水泥用量选用4%,7 d养生龄期内最低养生温度大于10℃,并对7~28 d养生期间基层进行适当保护,能够满足水泥稳定碎石的基本性能要求。(本文来源于《硅酸盐通报》期刊2015年09期)
任晓军,孙吉书,窦远明[6](2015)在《历经荷载历史的混凝土动弯拉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受到的荷载情况比较复杂,并且不同荷载作用下的应变速率也相差很大,而混凝土动态抗弯拉力学性能在应力历史方面的研究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对前人研究方法和结果总结的基础上,针对中低强度混凝土被广泛使用的现状,利用MTS加载装置和先进的数据采集仪,采用适当的试件制作方法和加载工艺,当应变速率分别为10-6/s、10-5/s、10-4/s时,对强度为C35的混凝土试件,进行了相应的动态抗弯拉试验,分析了应变速率和应力历史对混凝土动态抗弯拉力学性能和变形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大,经历荷载历史后,混凝土的动态抗弯拉强度逐渐增大,同时,混凝土的动态抗弯拉弹性模量也呈增长趋势,峰值应变较直接加载而言,数值变大;混凝土的泊松比受荷载历史和应变速率的影响不大。(本文来源于《世界地震工程》期刊2015年02期)
崔红亮[7](2014)在《分级持荷对混凝土动态抗弯拉特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混凝土是用途最广的建筑材料之一,在当代的构筑物和建筑物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关键。混凝土在工程结构中受力状态不仅包含静荷载,还包含动荷载。近些年,混凝土静态力学的相关性能有了很大程度的完善,而动态力学性能的研究成果仍然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尤其是混凝土经历历史荷载后动态抗弯拉力学性能的研究。对于经历了不同历史强度荷载的混凝土而言,混凝土动态力学性能的研究就尤为重要。本文利用MTS加载装置模拟混凝土结构可能受到的动态荷载,配合使用动静态数据采集仪,并对前人的成果进行借鉴与总结,采用适当的试件制作方法和加载工艺,对强度为C40、C45、C50的混凝土试件,在应变速率分别为10-6/s、10-5/s、10-4/s时,进行动态直接破坏和分级加载持荷两种不同受力情况的动态弯拉破坏,来研究应变速率和分级持荷对混凝土动态抗弯拉力学性能和变形性能(抗弯拉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峰值应变)的影响,根据试验过程和相应的试验结果,进而探究混凝土的抗弯拉破坏机理。通过分析试验所得数据,可知:当应变速率为定值时,分级持荷后,混凝土的动态抗弯拉强度和弹性模量都有一定幅度的降低,峰值应变则有一定幅度的增高;在分级持荷一定的条件下,随着应变速率的提高,混凝土的抗弯拉强度也均有提高,其中弹性阶段的泊松比基本处在0.2左右。(本文来源于《河北工业大学》期刊2014-11-01)
任晓军,孙吉书,窦远明[8](2014)在《混凝土历经荷载历史的动弯拉特性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历经荷载历史的混凝土动态抗弯拉力学性能的研究非常重要.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MTS加载装置和先进的数据采集仪,采用适当的试件制作方法和加载工艺,当应变速率分别为106s1、105s1、104s1时,对强度为C40的混凝土试件,进行相应的动态抗弯拉试验,分析了应变速率和应力历史对混凝土动态抗弯拉力学性能和变形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加,经历荷载历史后,混凝土的动态抗弯拉强度逐渐增加,同时,混凝土的动态抗弯拉弹性模量也呈增长趋势,峰值应变较直接加载而言,数值变大,混凝土的泊松比受荷载历史和应变速率的影响不大.(本文来源于《河北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2期)
顿珠次仁,刘江,刘丰玮[9](2013)在《冻融循环作用下沥青混合料低温弯拉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的低温和频繁冻融循环作用导致沥青路面低温开裂严重。通过冻融循环作用后的沥青混合料弯曲试验,分析了冻融循环次数、油石比、级配对沥青混合料低温弯拉特性的影响。试验得出,在冻融循环作用下,沥青混合料低温弯拉特性均有所降低;经历15次冻融循环作用后,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弯拉强度、弯拉应变和破坏劲度模量的衰减逐渐趋于稳定;在最佳油石比附近,沥青混合料的抗弯拉强度最大,且提高油石比有利于减轻冻融循环的影响;AC-13级配沥青混合料的抗弯拉强度高于AC-10和AC-16混合料。(本文来源于《西藏科技》期刊2013年10期)
司伟,马骉,汪海年,虎见[10](2013)在《沥青混合料在冻融循环作用下的弯拉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沥青混合料在冻融循环作用下的弯曲试验,分析了冻融循环次数、油石比、级配组成对混合料弯拉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多,沥青混合料的弯拉强度、弯拉应变、劲度模量均呈减小趋势。油石比、级配组成对弯拉特性有明显影响,随着油石比的增大,冻融循环作用对沥青混合料弯拉特性的影响减小,AC-13混合料的弯拉特性优于其他两种级配。在青藏高原寒冷地区采用AC-13的沥青混合料、油石比为5.5%或适当增加油石比可以提高沥青混合料在冻融循环作用下的低温弯曲特性。(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期刊2013年04期)
弯拉特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解决机场道面达到设计寿命前发生疲劳破坏的问题,提出将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应用于机场道面工程。采用后张法对机场道面混凝土小梁施加预应力,设计叁分点弯曲加载方案对96根混凝土小梁进行弯曲、抗折和疲劳试验。结果表明:施加预应力后,竖向荷载作用下小梁的挠度减小了2. 99%~5. 56%,拉应力数值及拉应力区显着减小;抗折强度提高了11. 26%~59. 42%,裂缝数量和宽度都明显减小;平均疲劳寿命增大了3. 18~5. 99倍,且随预应力的增大而增大,预应力混凝土弯曲疲劳寿命服从双参数Weibull分布,相关系数达到0. 95以上。基于Weibull分布建立了反映应力水平S和疲劳寿命N关系的双对数疲劳方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弯拉特性论文参考文献
[1].张晨晨,钱振东,王旭东,牛岩.基于DMA方法的沥青砂浆动态弯拉黏弹特性[J].公路交通科技.2019
[2].刘聪,翁兴中,张俊,杨博瀚,刘军忠.预应力道面混凝土的弯拉与疲劳特性[J].硅酸盐通报.2019
[3].孙吉书,梅林健,李宁利,窦远明.加载速率对路面混凝土抗弯拉特性影响的试验与应用研究[J].混凝土.2016
[4].张迎春.低弯拉模量机场道面混凝土特性试验研究[J].江西建材.2016
[5].田宇翔,马骉,王大龙,司伟.高寒地区水泥稳定碎石弯拉特性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5
[6].任晓军,孙吉书,窦远明.历经荷载历史的混凝土动弯拉特性研究[J].世界地震工程.2015
[7].崔红亮.分级持荷对混凝土动态抗弯拉特性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4
[8].任晓军,孙吉书,窦远明.混凝土历经荷载历史的动弯拉特性试验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4
[9].顿珠次仁,刘江,刘丰玮.冻融循环作用下沥青混合料低温弯拉特性分析[J].西藏科技.2013
[10].司伟,马骉,汪海年,虎见.沥青混合料在冻融循环作用下的弯拉特性[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