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书写钢板生产用折边装置,包括基座、U型安装架、垫脚,所述U型安装架的横臂底部均匀焊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底部焊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底部铰接有弹簧,所述弹簧底部铰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安装有压轮,所述基座右侧的前后两侧均螺接有安装板,前侧所述安装板的前侧壁螺接有电机,两侧所述安装板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前端与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转轴外壁套接有成型块,所述成型块右侧壁纵向焊接有固定板,所述成型块底部纵向设置有活动板,本方案操作步骤相对简单,有效降低员工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产品的合格率,实用性较强。
主设计要求
1.一种书写钢板生产用折边装置,包括基座(1)、U型安装架(2)、垫脚(3),所述垫脚(3)螺接在基座(1)底部的左右两侧,所述U型安装架(2)纵向焊接在基座(1)的顶部右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顶部右侧纵向开设有凹槽(5),所述U型安装架(2)的横臂底部均匀焊接有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底部焊接有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底部铰接有弹簧(8),所述弹簧(8)底部铰接有安装架(9),所述安装架(9)上安装有压轮(10),所述压轮(10)与基座(1)的顶部接触,所述安装架(9)顶部左右两侧均垂直焊接有第一导向杆(11),两侧所述导向杆(11)均贯穿连接板(7)的本体左右两侧,所述基座(1)右侧的前后两侧均螺接有安装板(4),两侧所述安装板(4)分别与凹槽(5)的前后两端相对应,前侧所述安装板(4)的前侧壁螺接有电机(12),两侧所述安装板(4)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有转轴(13),所述转轴(13)前端与电机(12)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转轴(13)外壁套接有成型块(14),所述成型块(14)右侧壁纵向焊接有固定板(15),所述成型块(14)底部纵向设置有活动板(16),所述活动板(16)顶部右侧中央位置内嵌有轴承(17),所述固定板(15)本体中央位置螺接有螺杆(18),所述螺杆(18)底部插接在轴承(17)的内腔,所述活动板(16)顶部右侧的前后两侧均垂直焊接有第二导向杆(19),两侧所述第二导向杆(19)均贯穿固定板(15)本体的前后两侧。
设计方案
1.一种书写钢板生产用折边装置,包括基座(1)、U型安装架(2)、垫脚(3),所述垫脚(3)螺接在基座(1)底部的左右两侧,所述U型安装架(2)纵向焊接在基座(1)的顶部右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顶部右侧纵向开设有凹槽(5),所述U型安装架(2)的横臂底部均匀焊接有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底部焊接有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底部铰接有弹簧(8),所述弹簧(8)底部铰接有安装架(9),所述安装架(9)上安装有压轮(10),所述压轮(10)与基座(1)的顶部接触,所述安装架(9)顶部左右两侧均垂直焊接有第一导向杆(11),两侧所述导向杆(11)均贯穿连接板(7)的本体左右两侧,所述基座(1)右侧的前后两侧均螺接有安装板(4),两侧所述安装板(4)分别与凹槽(5)的前后两端相对应,前侧所述安装板(4)的前侧壁螺接有电机(12),两侧所述安装板(4)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有转轴(13),所述转轴(13)前端与电机(12)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转轴(13)外壁套接有成型块(14),所述成型块(14)右侧壁纵向焊接有固定板(15),所述成型块(14)底部纵向设置有活动板(16),所述活动板(16)顶部右侧中央位置内嵌有轴承(17),所述固定板(15)本体中央位置螺接有螺杆(18),所述螺杆(18)底部插接在轴承(17)的内腔,所述活动板(16)顶部右侧的前后两侧均垂直焊接有第二导向杆(19),两侧所述第二导向杆(19)均贯穿固定板(15)本体的前后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书写钢板生产用折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16)顶部与成型块(14)底部均匀横向开设有波浪状防滑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书写钢板生产用折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块(14)宽度为凹槽(5)直径的三分之二。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书写钢板生产用折边装置。
背景技术
书写钢板具有投影和无尘书写的功能,一般是用作教学使用,书写钢板在生产过程中,往往是将书写用的钢板包覆在硬质纸板或木板的表面,在此过程中就需要对钢板进行折边处理,现有的操作方法是人工借助工具将钢板边缘翻折出一定的角度,再将其平整至硬质纸板或木板的表面,以此来使得钢板完成包覆,操作步骤较为繁琐,工作效率较低,同时对员工操作水平要求较高,易降低产品合格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书写钢板生产用折边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书写钢板生产用折边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操作方法是人工借助工具将钢板边缘翻折出一定的角度,再将其平整至硬质纸板或木板的表面,以此来使得钢板完成包覆,操作步骤较为繁琐,工作效率较低,同时对员工操作水平要求较高,易降低产品合格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书写钢板生产用折边装置,包括基座、U型安装架、垫脚,所述垫脚螺接在基座底部的左右两侧,所述U型安装架纵向焊接在基座的顶部右侧,所述基座顶部右侧纵向开设有凹槽,所述U型安装架的横臂底部均匀焊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底部焊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底部铰接有弹簧,所述弹簧底部铰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安装有压轮,所述压轮与基座的顶部接触,所述安装架顶部左右两侧均垂直焊接有第一导向杆,两侧所述导向杆均贯穿连接板的本体左右两侧,所述基座右侧的前后两侧均螺接有安装板,两侧所述安装板分别与凹槽的前后两端相对应,前侧所述安装板的前侧壁螺接有电机,两侧所述安装板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前端与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转轴外壁套接有成型块,所述成型块右侧壁纵向焊接有固定板,所述成型块底部纵向设置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顶部右侧中央位置内嵌有轴承,所述固定板本体中央位置螺接有螺杆,所述螺杆底部插接在轴承的内腔,所述活动板顶部右侧的前后两侧均垂直焊接有第二导向杆,两侧所述第二导向杆均贯穿固定板本体的前后两侧。
优选的,所述活动板顶部与成型块底部均匀横向开设有波浪状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成型块宽度为凹槽直径的三分之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通过机械代替员工操作,操作步骤相对简单,有效降低员工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产品的合格率,实用性较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基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U型安装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成型块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座、2 U型安装架、3垫脚、4安装板、5凹槽、6连接杆、7连接板、8弹簧、9安装架、10压轮、11第一导向杆、12电机、13转轴、14成型块、15固定板、16活动板、17轴承、18螺杆、19第二导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书写钢板生产用折边装置,本方案操作步骤相对简单,有效降低员工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产品的合格率,请参阅图1-6,包括基座1、U型安装架2、垫脚3,垫脚3螺接在基座1底部的左右两侧,垫脚3采用橡胶垫脚,有效减震,避免震动给正常工作带来影响,U型安装架2纵向焊接在基座1的顶部右侧,基座1顶部右侧纵向开设有凹槽5,U型安装架2的横臂底部均匀焊接有连接杆6,连接杆6底部焊接有连接板7,连接板7底部铰接有弹簧8,弹簧8底部铰接有安装架9,安装架9上安装有压轮10,压轮10套接在转轴的表面,并将转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连接在安装架9的两侧,从而使得压轮10可以自由转动,压轮10与基座1的顶部接触,通过连接在安装架9与连接板7之间的弹簧8,使得安装在安装架9上的压轮10可以上下移动,从而保证将钢板放置在基座1的表面上时,可以对钢板进行固定,同时钢板可以左右移动,安装架9顶部左右两侧均垂直焊接有第一导向杆11,两侧导向杆11均贯穿连接板7的本体左右两侧,保证连接板7可以稳定的的上下移动,基座1右侧的前后两侧均螺接有安装板4,两侧安装板4分别与凹槽5的前后两端相对应,前侧安装板4的前侧壁螺接有电机12,两侧安装板4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有转轴13,转轴13前端与电机12的动力输出端连接,通过电机12工作带动转轴13旋转,转轴13外壁套接有成型块14,通过转轴13带动成型块14转动,成型块14右侧壁纵向焊接有固定板15,成型块14底部纵向设置有活动板16,活动板16顶部右侧中央位置内嵌有轴承17,固定板15本体中央位置螺接有螺杆18,螺杆18底部插接在轴承17的内腔,活动板16顶部右侧的前后两侧均垂直焊接有第二导向杆19,两侧第二导向杆19均贯穿固定板15本体的前后两侧,通过拧动螺杆18转动,配合内嵌在活动板16上的轴承17,使得活动板16靠近成型块14移动,从而将放置在基座1顶部的钢板的一侧夹持在活动板16顶部与成型块14的底部之间,此时启动电机12工作,使得成型块14转动,使得钢板的压轮10的压制下在基座1的表面匀速向右移动,当成型块14旋转180°后关闭电机12,从而使得钢板一侧包覆在成型块14的表面,完成折边,此时反向拧动螺杆18,使得活动板16松开钢板,向右拉动钢板,完成出料,请参阅图1-6,活动板16顶部与成型块14底部均匀横向开设有波浪状防滑纹,避免活动块16与成型块14在对钢板进行夹持时,发生滑动,成型块14宽度为凹槽5直径的三分之二,保证成型块14可以顺利翻转。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99295.0
申请日:2019-01-2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4(安徽)
授权编号:CN209716148U
授权时间:20191203
主分类号:B21D19/02
专利分类号:B21D19/02
范畴分类:26J;
申请人:合肥合兴涂镀钢板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合肥合兴涂镀钢板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31200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桃花工业园天都路以西方兴大道以南
发明人:黄同新
第一发明人:黄同新
当前权利人:合肥合兴涂镀钢板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