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墨水洒落的墨水瓶,包括墨水瓶本体;所述墨水瓶本体上设置有注墨口,注墨口上螺纹连接有螺纹盖,墨水瓶本体的上端与螺纹杆对称的一侧设置有沾墨腔,所述粘墨腔的下端延伸到所述墨水瓶本体的内侧,粘墨腔的内侧滑动安装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的用于墨水通过的通孔,所述通孔的上端部铰接有盖板,盖板的下端通过第二弹簧与通孔的内壁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活动板下移过程中,盖板会在压力的作用下向上转动,此时通孔为导通状态,墨水进入到活动板的上端,当活动板向上移动时,盖板又在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复位,堵住通孔,从而实现活动板的上层墨水遗留用于使用,即使墨水瓶本体倾倒也不会造成墨水洒出。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防墨水洒落的墨水瓶,包括墨水瓶本体(1);所述墨水瓶本体(1)上设置有注墨口,注墨口上螺纹连接有螺纹盖(2),墨水瓶本体(1)的上端与螺纹盖(2)对称的一侧设置有沾墨腔(3),所述沾墨腔(3)的下端延伸到所述墨水瓶本体(1)的内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沾墨腔(3)的内侧滑动安装有活动板(4),所述活动板(4)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的用于墨水通过的通孔(9),所述通孔(9)的上端部铰接有盖板(10),盖板(10)的下端通过第二弹簧(11)与通孔(9)的内壁连接,所述活动板(4)的上端还固定有用于带动活动板(4)移动的L形按动杆(6);所述L形按动杆(6)远离活动板(4)的一端贯穿沾墨腔(3)的侧壁;还包括安装在活动板(4)下端的第一弹簧(8),第一弹簧(8)远离活动板(4)的一端与承接座(7)固定连接;所述承接座(7)通过连接杆(12)固定在沾墨腔(3)的内壁上;所述承接座(7)的水平面积小于沾墨腔(3)下端的开口面积。
设计方案
1.一种防墨水洒落的墨水瓶,包括墨水瓶本体(1);所述墨水瓶本体(1)上设置有注墨口,注墨口上螺纹连接有螺纹盖(2),墨水瓶本体(1)的上端与螺纹盖(2)对称的一侧设置有沾墨腔(3),所述沾墨腔(3)的下端延伸到所述墨水瓶本体(1)的内侧,其特征在于;
所述沾墨腔(3)的内侧滑动安装有活动板(4),所述活动板(4)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的用于墨水通过的通孔(9),所述通孔(9)的上端部铰接有盖板(10),盖板(10)的下端通过第二弹簧(11)与通孔(9)的内壁连接,所述活动板(4)的上端还固定有用于带动活动板(4)移动的L形按动杆(6);
所述L形按动杆(6)远离活动板(4)的一端贯穿沾墨腔(3)的侧壁;还包括安装在活动板(4)下端的第一弹簧(8),第一弹簧(8)远离活动板(4)的一端与承接座(7)固定连接;所述承接座(7)通过连接杆(12)固定在沾墨腔(3)的内壁上;所述承接座(7)的水平面积小于沾墨腔(3)下端的开口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墨水洒落的墨水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2)设置有多个且呈周向排放在承接座(7)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墨水洒落的墨水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沾墨腔(3)的内壁上固定有锥形板(5)。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墨水瓶,具体是一种防墨水洒落的墨水瓶。
背景技术
墨水是一种含有色素或染料的液体,墨水被用于书写或绘画。最早的墨水有使用金属、胡桃壳或种子制作的染料或使用鱼、章鱼等水生动物的墨汁。中国的墨是碳墨。
人们想到墨水一般首先想到钢笔或毛笔的墨水,但随着印染及喷墨输出技术的广泛应用,实际上用得最多的是喷墨打印和印刷用的墨水。
在学生中,墨水也是常用的一种写字工具,一般放置在墨水瓶中,现有的存放墨水瓶的瓶体结构简单,沾墨口也就是注墨口,在使用过程中,为了方便,一般墨水瓶的口是处于打开状态的,在不注意的情况下容易使墨水瓶倾倒,墨水洒落出来,极难处理。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墨水洒落的墨水瓶来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墨水洒落的墨水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墨水洒落的墨水瓶,包括墨水瓶本体;所述墨水瓶本体上设置有注墨口,注墨口上螺纹连接有螺纹盖,墨水瓶本体的上端与螺纹盖对称的一侧设置有沾墨腔,所述沾墨腔的下端延伸到所述墨水瓶本体的内侧,沾墨腔的内侧滑动安装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的用于墨水通过的通孔,所述通孔的上端部铰接有盖板,盖板的下端通过第二弹簧与通孔的内壁连接,所述活动板的上端还固定有用于带动活动板移动的L形按动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L形按动杆远离活动板的一端贯穿沾墨腔的侧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安装在活动板下端的第一弹簧,第一弹簧远离活动板的一端与承接座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承接座通过连接杆固定在沾墨腔的内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承接座的水平面积小于沾墨腔下端的开口面积。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杆设置有多个且呈周向排放在承接座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沾墨腔的内壁上固定有锥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通过设置的活动板下移过程中,盖板会在压力的作用下向上转动,此时通孔为导通状态,墨水进入到活动板的上端,当活动板向上移动时,盖板又在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复位,堵住通孔,从而实现活动板的上层墨水遗留,用于使用,每次取用只是少量,且均是在需沾墨的情况下,沾墨后沾墨腔内的墨水很少,即使墨水瓶本体倾倒也不会造成墨水洒出,其有效解决了现有墨水瓶倾倒后墨水容易洒出,处理麻烦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防墨水洒落的墨水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防墨水洒落的墨水瓶中活动板的剖面图。
图3为防墨水洒落的墨水瓶中A-A方向的剖面图。
图中:1-墨水瓶本体、2-螺纹盖、3-沾墨腔、4-活动板、5-锥形板、6-L形按动杆、7-承接座、8-第一弹簧、9-通孔、10-盖板、11-第二弹簧、12-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防墨水洒落的墨水瓶,包括墨水瓶本体1;所述墨水瓶本体1上设置有注墨口,注墨口上螺纹连接有螺纹盖2,墨水瓶本体1的上端与螺纹盖2对称的一侧设置有沾墨腔3,所述沾墨腔3的下端延伸到所述墨水瓶本体1的内侧,沾墨腔3的内侧滑动安装有活动板4,所述活动板4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的用于墨水通过的通孔9,所述通孔9的上端部铰接有盖板10,盖板10的下端通过第二弹簧11与通孔9的内壁连接,第二弹簧11起到复位作用,所述活动板4的上端还固定有用于带动活动板4移动的L形按动杆6,L形按动杆6远离活动板4的一端贯穿沾墨腔3的侧壁,使用时,通过L形按动杆6带动活动板4向下移动,由于墨水瓶本体1内侧处于密封状态,在活动板4下移过程中,盖板10会在压力的作用下向上转动,此时通孔9为导通状态,墨水进入到活动板4的上端,当活动板4向上移动时,盖板10又在第二弹簧11的弹力作用下复位,堵住通孔9,从而实现活动板4的上层墨水遗留,用于使用,每次取用只是少量,且均是在需沾墨的情况下,沾墨后沾墨腔3内的墨水很少,即使墨水瓶本体1倾倒也不会造成墨水洒出。
优选的,为了方便活动板4在不借助外力作用下自动复位,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包括安装在活动板4下端的第一弹簧8,第一弹簧8远离活动板4的一端与承接座7固定连接,所述承接座7通过连接杆12固定在沾墨腔3的内壁上。
需说明的是,所述承接座7的水平面积小于沾墨腔3下端的开口面积,因此墨水通过沾墨腔3的下端进入到沾墨腔3内。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12设置有多个且呈周向排放在承接座7上。
实施例二
如果沾墨腔3一次进墨较多,存在墨水洒落的隐患,因此,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提供了另一种实施例来解决以上问题,具体的:
所述沾墨腔3的内壁上固定有锥形板5,在墨水瓶本体1倾倒时,少量的墨水会被锥形板5阻挡。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提供了一种构思:所述沾墨腔3的下端与墨水瓶本体1的底部抵接,沾墨腔3的下侧壁上设置有进墨孔,通过这样设置的沾墨腔3可实现墨水瓶本体1内侧墨水较少时也可使用,没有局限性。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申请中螺纹盖为现有技术的应用,设置的活动板下移过程中,盖板会在压力的作用下向上转动,此时通孔为导通状态,墨水进入到活动板的上端,当活动板向上移动时,盖板又在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复位,堵住通孔,从而实现活动板的上层墨水遗留,用于使用,每次取用只是少量,且均是在需沾墨的情况下,沾墨后沾墨腔内的墨水很少,即使墨水瓶本体倾倒也不会造成墨水洒出为本申请的创新点,其有效解决了现有墨水瓶倾倒后墨水容易洒出,处理麻烦的问题。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28621.9
申请日:2019-01-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4(安徽)
授权编号:CN209534596U
授权时间:20191025
主分类号:B43L 25/00
专利分类号:B43L25/00;B43L25/04
范畴分类:15E;
申请人:徐梓涵
第一申请人:徐梓涵
申请人地址:230001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亳州路322号畅园新村8幢408室
发明人:徐梓涵
第一发明人:徐梓涵
当前权利人:徐梓涵
代理人:陈思聪
代理机构:34126
代理机构编号: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