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时期曾有一名善友来到太原南面的柳林庄(今小店区东柳林村)永旺寺入住修法。到唐代成为高僧并被唐太宗李世民封为空王佛。他的佛教生涯从永旺寺起 始,他就是在太原乃至晋中一带广为传颂和崇拜的空王佛——田志超。他是汉人成佛第一人,也是佛教史上绝无仅有的特例。他在介休绵山坐化后以包骨真身供奉于云峰寺。
东柳林、西柳林历史上同为一寨,名柳林寨。居汾水沼泽之西南隅,因草木繁盛,绿柳成林故名。后受汾水冲击,成两庄户群,按方位分别称东柳林庄、西柳林庄。永旺寺位于东柳林庄,始建年代不详,后不断修建,毁于20世纪60年代。2015年重建了永旺寺,虽然规模不大但也紧凑别致,足以寄托广大东柳林村民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对空王古佛的崇敬。永旺寺因有高僧空王佛入驻而名声大振:田善友因有永旺寺为依托启程佛事而成活佛。永旺寺与田空王结下不解之缘。
志超,俗姓田,法名志超,原籍陕西冯翎(今陕西省大荔县),后移居山西榆次源涡村。隋末,为反抗地痞官府盘剥,为民请命而离家出走,辗转到柳林庄永旺 寺当善友。他尊佛法,扶贫困,宽宏大量,乐善好施的美名在民间广为流传。27岁时投并州开化寺,拜慧瓒为师。后被派定州参学,5年内习成返寺。曾南下江都谋谏炀帝暴政未果,唐武德元年(618年)亲率弟子20余人赴长安奉庆,唐高祖李渊待之若仙。武德五年(622年)田志超辗转到介休绵山抱腹岩弘法。其间,曾于介休城内创立光岩寺,两处收授信徒,前后共度弟子近千人。在介休张壁、义棠现仍有寺庙尚存,尊崇空王佛。在介休绵山留下了做善事、斗五龙、赢绵山的传说。
高僧田志超之所以广泛受到民众称赞和尊崇主要是因为他关心百姓疾苦,乐于助人,视百姓为父母,农忙季节帮助农家干农活。在太原及晋中广为流传他经常下地里干农活,农忙时传说到处可见到他的身影,同时帮助几户农家干活。甚至盛传一晚上就把28户的谷子薅完,近乎神化。另外,就是被人们尊为祈雨神。介休绵山空王古佛庙有供奉御书“慈云法雨”匾额,形成了人们对空王佛祈雨的虔诚膜拜。明万历《汾州府志》记载“万历壬午(十一年)太原旱极”,太守孙公晋祠祈雨“群望竞弗响答”,有崇空王佛者提议向绵山方向祷拜,即“雨弥日夜,万农咸颂神庥”。据传有一年村民赴绵山祈雨,田空王授意其正在淘米的弟子向西南用笊篱连甩三下,便有甘霖降临,解民于倒悬等等。上世纪30年代柳林庄村民还曾组织众人上绵山祈雨,事后在永旺寺还愿。
大斑病:在心叶末期到抽雄期或发病初期喷洒,防效较好的药剂种类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敌菌灵可湿性粉或90%代森锰锌,均加水500倍,或40%克瘟散乳油800倍喷雾。每亩用药液50~75kg,隔7~10天喷药1次,共防治2~3次。
有关田空王的神传很多。如介休绵山古代是靠一条盘山的羊肠小道通行,有两处险要沟壑,无法行走,田空王点化兔、鹿化作两座小桥、沟通了去抱腹岩的小路,兔桥、鹿桥今天仍然留存于介休绵山。介休西南方向义棠村修建宏济寺时需从山下汾河取水运往山上。为解决用水难的实际,田空王点化兔和鹿每天晚上夜深人静时抬钟取水,每天均能备足第二天用水。不料有一天有人惊动了兔和鹿的行动,钟从山腰滚到山底,留下了滚钟坡遗迹,至今滚钟坡的青草生长出后均向下倒伏,实为神奇。
东柳林村永旺寺,上世纪60年代被毁时供奉着一个六七十厘米高的牌位及佛龛。牌位上书“空王古佛”木刻楷书字体,大雅庄重。安放牌位的佛龛一米多高,做工精致,玲珑秀气,美观大方,内置牌位、彰显古雅,协调庄重。后被西柳林村人抱回安置供奉在该村龙天庙内。直至今天庙内居士每年要把供奉牌位请出送到介休绵山的云峰寺,与绵山供奉的牌位互换回来供奉,两尊牌位形制一致。年年如此,天天上供,顶礼膜拜,虔诚至极。每年农历六月十六是柳林庄人赴介休绵山云峰寺互换空王古佛牌位的日子。返回后于六月二十日在西柳林村龙王庙内做佛事,纪念两日,祈求空王佛的庇护。
空王佛一生可概括为:生前以仁慈大德修成正果称绵山活佛;圆寂以包骨真身供奉殿堂成空王金身。他从普通凡人到修成正果,成为汉人成佛第一人,难能可贵。诸多专家学者考证了其从“空望佛”到“空王佛”的演变过程,论证了“空王佛”的由来。不论怎样,田空王经历了他特有的历史时期和特定的历史环境,历史造就了这位“空王佛”。尤其是他在民间百姓的口口相传中,已经被历史神化。他心系百姓,乐善好施,正视现实,为民着想,排忧解难的做法值得人们世代传颂和尊崇。
研究采用的水文资料主要为1955年—2000年东江干流及三角洲河网常设水文/水位站及地方水利设施的洪水水文要素记录资料,主要站位为博罗、观音阁、惠阳、东深取水口、大盛、泗盛围、石龙(樊屋)、新家埔、麒麟咀、石龙(二) 、峡口水闸、沙腰水闸、卢村水闸、高水闸、石碣等以及历史洪水调查资料等[14];另外本研究还收集到航道部门枯季水位资料,用于水面比降分析。
标签:柳林论文; 介休论文; 牌位论文; 绵山论文; 佛教论文; 哲学论文; 宗教论文; 佛教史论文; 《文史月刊》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