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发展相关概念辨析新视角:行政生态学分析法(论文文献综述)
杨滢[1](2021)在《行政生态环境视阈下政府治理模式的转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胡月[2](2020)在《当前我国政治生态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在新起点和新征程上,我国也将面临新的挑战,这些新的形势对我国的政治建设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政治生态的优化也成了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关注点。在文化交融的大环境下,各种意识形态风起云涌,对我国政治生态优化提出了新的挑战。优化政治生态不仅仅是时代的要求,更是党和人民的要求。笔者运用文献综述法、历史分析法、系统分析法,以政治生态为研究对象,从五个方面展开论述。引言。通过资料整理,发现政治生态的相关文献颇多,并且发展政治生态是学者和社会高度重视的议题。本文从政治生态的理论,政治生态的概念,优化我国政治生态的必要性,我国政治生态的现状,我国政治生态建设中出现问题的原因以及优化我国政治生态建设中出现问题的对策这几个方面出发,整理了不同学者的观点。第一部分,政治生态的相关概述和理论依据。这一部分分为四大模块。首先,从生态的内涵入手,延伸至政治生态的涵义,并对政治生态概念进行解释;其次,辨析了政治生态与生态政治、生态文明、行政生态的概念;最后,论述了与政治生态相关的国内外理论,并将以下文论述的为依据。第二部分,优化我国政治生态的必要性。优化我国政治生态是一个迫在眉睫的工作,政治生态优化是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迫切需要;是营造廉洁政治环境的政治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证。第三部分,当前我国政治生态建设的现状。一方面,我们要肯定当前我们在优化政治生态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另一方面我们也要从已有的优化过程和结果中发现不足,以追求更完美的优化路径。反腐斗争提出了“苍蝇”、“老虎”一起打的口号,是政治生态优化中的一场胜利战。但是,此次胜利战仍然存在制度不健全、权责范围不明确、思想冲突等问题。因此,只有找到关键问题所在,对症下药,才能探寻出更好的优化办法。第四部分,当前我国政治生态建设中出现问题的原因。万物有因必有果,为了更好的解决我们在优化政治生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化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从中吸取教训。其中,政治认知、制度体系、政治文化、组织行为等都是导致问题的原因。第五部分,进一步优化我国政治生态建设中出现问题的对策。第一,本文从意识形态入手,从根本上严肃政治生态的风气。第二,健全优化政治生态的政治制度体系。第三,各个部门的领头人要做好示范、榜样的作用,将优化政治生态渗透到各个层面。第四,抓好政治生态文化教育,树立优化政治生态的信念。
白亚梅[3](2020)在《习近平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明确指出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只有不断净化纯洁党内政治生态,才能更好地融入国际环境,引领中国的发展。经过几年的不断努力,我国的政治生态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在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下,习近平同志将党的执政环境视为一个生态联动的生态系统,提出了多层面的治理体系,形成了独特的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思想,深入研究探讨这一思想,有利于我们深化开展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推进落实党和国家发展的基础工程。习近平的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思想将马克思主义的党建理论作为第一思想来源。汲取马克思与恩格斯关于党内民主、党内政治纪律和党内团结等思想,同时吸收列宁巩固苏维埃政权,构建社会主义国家廉政生态的重要观点。习近平强调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是一项长期实践的工程,形成清爽规矩的党内同志关系和干群关系,纯洁党的作风和建设廉洁政治是我们所期望达到的目标。从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意义来看,健康洁净的党内政治生态,是有效化解党目前所面临的危险和挑战的前提,是加强党政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国家各项事业有序开展的保障。习近平提出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意义和目标,为我们以新方法、新视角推进党建工作树立了信心、指明了方向。习近平同志认为党内政治生态的重构,必须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旗帜鲜明抓紧党内政治建设,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统一。其次强调加强党性修养,涵养党内政治生态氛围。要加强党内纪律建设,实现严明法治。抓住领导干部“关键少数”,以清楚腐败“污染源”。落实主体责任,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党内监督。要匡正选人用人风气,构建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要严格选拔标准,把新时期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在习近平政治生态建设思想的指引下,当前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态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成就,既丰富了中国共产党的党建理论,更为党的实际政治工作提供实践指导和有益参考。
刘蕊[4](2019)在《新时代我国执政党政治生态建设研究》文中认为政治生态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话语创新,它指涉的是政治系统与环境系统的共生演化,反映的是政治共同体的生存状态。政党政治生态则是政治生态在政党领域的综合映射。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的最高政治力量,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决定了执政党政治生态必然是中国政治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从根本上决定和制约着政府行政生态、社会政治生态状况。因此,在中国政治生态话语体系中,研究政治生态必然绕不开执政党政治生态,新时代执政党政治生态研究,业已成为了中国政治生态研究领域中亟待解决和亟需突破的重要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塑造新气象展现新作为,必须持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有关政治生态建设的讲话精神,全面精准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做出把政治生态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净化和优化执政党政治生态的坚定决心和战略部署,必须牢牢把握新时代执政党政治生态的内涵本质、要素构成、生成机理及优化路径,唯此才能更好地实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建设伟大工程的宏伟目标。本文选取政治生态中最核心、最关键、最具决定性意义的执政党政治生态作为研究对象。旨在从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政治生态学的分析视角出发,探究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视域下执政党政治生态建设面临的现实挑战,并运用生态化思维分析执政党系统内部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张力,以寻求执政党政治生态优化与治理效能双向提升的逻辑进路,促进执政党系统的要素匹配和肌体健康,营造良性、有机、廉洁的执政党政治生态。研究执政党政治生态,本质上就是探讨执政党、国家和社会三者之间职能、权力和利益的结构关系及其互动过程,找寻实现党的权力、国家权力和个人权利三者之间的互动与平衡的现实路径。因此,在分析视角选择上,本文不仅从宏观视角,分析从政环境与执政党政治生态的关联问题,而且注重从政治生态学的系统性分析视域,深入探究执政党系统内部结构及其机理,并把执政党政治生态看作一个整体,既深入剖析执政党外部环境的深刻变迁,也统筹关注执政系统内部要素的匹配和结构功能的优化问题。换言之,就是把执政党内部系统的要素匹配和结构功能优化,同外部环境的修复净化统筹起来,把执政党政治生态的生成看作是党的执政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共生演化的结果。唯此,才能准确勾勒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生态建设的运行轨迹,才能更好地探究促进执政党政治生态优化的实现路径。本文在整体结构布局上分为上下两个篇章,上篇主要是提出问题,包括导论、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下篇主要是分析对策即提升论,包括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执政党政治生态基本理论。旨在从静态分析维度,重点探究我国执政党政治生态建设的理论意蕴,分析论证执政党政治生态的内涵要素、基本结构及其本质功能等。执政党政治生态,就是执政生命系统与执政环境系统在特定空间关联互动所生成的相对稳定态势。它是执政系统内部各构成要素、各组成部分之间有效衔接,以及执政系统与环境系统关联互动的整体性映射;执政党作为一个复杂的生命有机体,必然会涉及诸多相关性要素,这些要素互相关联,彼此联系,主要包括主体性要素、程序性要素和支撑性要素;为准确理解执政党政治生态的时空结构,全面认知执政党政治生态全貌,总体上可以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来把握执政党政治生态的基本结构。纵向层级上,可划分为中央层面执政党政治生态、地方层面执政党政治生态和基层执政党政治生态。横向结构上,可划分为执政党政治“内生态”和执政党政治“外生态”;功能属性上,执政党政治生态还具有维护功能、反映功能、检验功能三大功能。执政党政治生态建设的阐释框架。主要探讨执政党政治生态的发生、发展、运行的基本过程及其演替规律,并从动态分析维度,宏观上分析哪些因素会影响执政党政治生态建设的进程和结果,以及如何科学评价执政党政治生态的优劣状况等。执政党政治生态是政党现代化进程中执政党革新性调适的自然演化,其演替发展的基本动力来自于外部环境压力和内部变革动力所形成的双向合力;执政党政治生态的健康和谐发展,既需要执政生命系统对执政环境进行汲取、吸收和反馈,并通过自处理系统内化为执政系统内生态要素,也需要执政党政治内生态根据外生态的变化不断地调整自身内部结构功能,并满足、适应、引领外生态的发展,以达至内外生态的和谐共生、协调进化;影响执政党政治生态建设状况的关键因子,宏观上可分为两大类,即执政系统内部相关因子和执政系统外部相关因子。内部相关生态因子主要包括执政主体状况、执政体制机制状况、执政系统要素结构功能状况等。外部相关生态因子主要包括物质生产方式与水平、文化习俗和政治传统、社会风尚氛围等;对执政党政治生态建设进行评价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精细工程,从现实工作角度分析,结合执政党政治生态的核心构成要素和关键影响因子等信息,本文选取了有效适应性、复杂多样性、动态稳定性和持续发展性,作为评价执政党政治生态的四个一级指标。同时把党内政治生活、党内政治文化、党内法规制度和党内外监督制约四个核心监测点,作为执政党政治生态的二级评价指标。执政党政治生态建设的现实考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把政治生态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注重外强净化与内增活力相统一不断推动执政党政治生态建设。回顾梳理新时代执政党政治生态建设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我国执政党政治生态建设,呈现出把纪律挺在前面、零容忍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实现巡视派驻全覆盖、重点查处扶贫、污染防治领域的腐败等多种鲜明特点;经过这几年持续用力,中国共产党无论是在执政系统结构功能调适上,还是在内外部环境系统净化上都有长足进步,执政党政治生态明显好转;但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依然任重道远。当前我国执政党政治生态仍面临着诸多挑战,主要表现为阶层利益不断分化、公权力仍然存在异化风险、执政环境复杂多变、公信力弱化倾向显现等问题;从政治生态学的角度分析,造成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包括关键要素尚不匹配、相关限制性因子缺位、外部场域劣变因子侵入以及内外良性循环不畅等等。为此,亟需我们从政治生态学分析视域,统筹思考、对症下药找到执政党政治生态不断优化的建构路径。执政党政治生态提升论。本文认为从政治生态学分析视域来看,执政党政治生态的优化和提升,宏观层面要遵循标本兼治、内外兼修、统筹整合的逻辑进路。中观层面要做好执政系统内部各要素匹配协调,执政系统外部环境的修复与净化,以及执政系统整体效能的调适优化。微观层面上,一方面,需要通过调适和完善党的执政系统来进行。调适和完善执政系统的过程,即不断完善执政要素之间体制结构和运行机制的过程,也是执政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关系的科学化、制度化与规范化的过程。另一方面,需要通过修复和净化党执政的外部环境来进行。修复和净化党执政的外部环境,即不断提升执政环境系统开放性和有机性的过程。如果说党的执政系统的调适和完善是内向优化进路,那么执政外部环境的净化,则是外向优化进路,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推动着执政党政治生态系统的协同进化。总之,执政党政治生态的优化,需要执政党不断主动调适更新执政系统内部要素、结构、功能状况,以执政党内部自身变革积极引领外部环境的优化发展,最终达至执政党政治内生态与外生态的和谐共生、良性互动和协同进化。执政党政治生态建设的理论探讨与中国共产党执政实践活动相互促进,并贯穿于中国共产党整个执政实践过程的始终。优化执政党政治生态的最终目的,是构建起能够维护和保障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地位,履行长期执政使命的良性、有机、廉洁的执政党政治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能够生生不息输入执政系统,党的执政能力显着提高、执政体制更加健全、执政环境更加健康、执政基础更加巩固,中国共产党能够更高效科学地履行执政使命,更快捷恰当地满足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这样的生态系统是理想的执政党政治生态系统,这需要集中全党的智慧,需要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刘莹[5](2019)在《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态的优化与重构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四大考验”与“四大危险”,党的建设形势更加严峻、任务更加繁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厉行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成为十八以来党的建设的鲜明主题。这不仅对党的建设的各项具体内容提出了新要求,而且对党内政治生态建设也提出了新构想。党中央在多次会议和讲话中提到了“重构”和“净化”党内政治生态,这里的“重构”,可以理解为是对党内政治生活全新状态的追求与构建。“净化”可以理解为是对党内政治生态系统中非正常状态的矫正和剔除。那么本文中所提出的“优化”,则是在净化的基础上,对党内政治生态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使之更有效地发挥作用。因此在新时代研究党内政治生态的优化与重构,既是对建党以来政治生态建设的经验总结,也是对当前党内政治生态存在问题的反思,更是对全面从严治党问题的进一步探索。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党内政治生态概念的研究现状。本文将在生态学、政治学相关文献基础上,综合考察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活的实际情况,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总结具有科学性和规律性的合理评价体系和发展路径。第二章将对党内政治生态系统概念和要素进行分析,在对党内各要素进行普遍认识的基础上,从基本构成要素、结构体系、外部影响要素三个方面探寻要素相互间关联,进行系统化、功能化、实践化的阐释。第三章主要是探寻党内政治生态发展的历史渊源。从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关于政治生态的相关论述出发,深入挖掘其中包含的理论价值以及方法论意义,总结建党以来政治生态发展变化的经验启示,分析不同的历史时期党内外各要素的政治诉求,来为党内政治生态的理论完善提供支撑。第四章立足于党内的现实情况,从问卷调查的相关量化结果中分析党内政治生态存在的现实问题,归纳新时代党的各方面建设对政治生态发展的重要影响作用。第五章则是针对现有的实际问题,使用QCA定性分析法,确定党内政治生态相关的重要影响因素,从而提出以政治建设为根本、制度建设定规范、监管合力作保障且三者有机结合的现实路径。通过树立党的宣传工作新理念,密切党群关系、准确定位党政分工,从而实现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内外交互作用。
高涵[6](2019)在《重庆依托自贸试验区建设自由贸易港的政策供给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的新格局,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重庆作为第三批自贸试验区中的唯一直辖市,自由贸易港所具备的国际贸易、保税物流、商品展示、航运特区等功能,可充分发挥重庆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所产生的叠加效应。探索打造自由贸易港,既可以助力重庆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促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又能够进一步强化服务国家战略的作用。然而,受制于开放发展起步较晚、地处内陆地区、产业结构尚处在转型调整阶段、法制体系不健全、专业人才匮乏等因素,重庆依托自贸试验区建设自由贸易港还存在诸多阻碍和瓶颈。本论文立足重庆实际,简要介绍了重庆自贸试验区的发展现状,并利用SWOT分析法分析当前重庆依托自贸试验区建设自由贸易港的可行性,并提出制约重庆建设自由贸易港的问题和难点。本论文在整理和归纳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鉴了新加坡、香港、迪拜等发达自由港建设的先进经验和优秀做法,利用政策生态理论和自由贸易理论等工具进行分析研究,结合重庆的实际情况,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利于推动重庆依托自贸试验区建设自由贸易港转型的政策供给方案。
代未兰[7](2019)在《毕节市S镇政府职能转变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新时期,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文化水平不断提高,现执行的政府职能以及政府职能的行政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人民的各方面需求,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刻不容缓。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正视问题的存在,分析问题发生的背后原因,针对性的提出相关对策,对促进政府职能转变至关重要。本课题通过前期的调查和各种相关文献的收集整理,选取了基层政府职能作为研究对象,为了增强研究对象代表性典型性,确定了国家经济发展试验区毕节市的经济发展开发区S镇作为研究对象。本课题通过实地调研法、文献查阅、访谈提纲法等研究了S镇政府职能转变。通过实地走访、文献查阅、问卷调查发现了该镇政府存在的问题:职责定位模糊分工不清;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公众参与公共管理意识不强;考核压力大工作任务繁重;村镇干部服务意识不强。采取系统分析法分析了问题背后的原因为:财政实力较弱;农村社会组织发展滞后;考核指标不合理;职能交叉权限不明;村镇干部激励机制不健全。最后以新公共服务理论、治理理论、生态系统理论作为参考,提出适合解决这些问题的参考建议:加强乡镇财政建设,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下放行政权利,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增加群众参与考核的分量;优化机构设置,明确职能职责,确保政府运转高效;健全激励机制,增强村干部服务意识,建设服务型政府。
郭燕芬[8](2018)在《治理转型视域下我国地方政府效能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八大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发展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目标与任务,这也标志着我国政府治理转型将步入新阶段。治理转型所蕴含的特定的价值取向、制度基础和社会基础使处于治理转型视域下的地方政府效能评价既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政府绩效评价,也有别于传统治理模式下的政绩考核评价模式。对治理转型及地方政府治理转型有一个精准的现实认定,并基于这个现实认定来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地方政府效能评价体系,是保证地方政府效能评价有效发挥作用的关键。基于这样的逻辑起点,本文的研究主题是构建一个与治理转型相契合的地方政府效能评价理论分析框架。文章的基本思路如下,首先对政府效能评价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分析,揭示了政府效能评价在政府治理及推动政府治理变革的重要作用;然后从应然层面对我国治理转型意蕴——时代背景和战略目标——进行阐述,并对这一背景下地方政府治理转型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梳理与论述,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治理转型对政府效能评价的客观需求以及治理转型为地方政府效能评价提供的现实基础。在应然需求分析之后,通过对我国地方政府效能评价的政策文本进计量分析和内容分析以求从宏观上把握我国地方政府效能评价的实然状态。基于上述三个部分的现实认定分析,第四部分在学理依据和基本前提假定论述基础上,阐释了与治理转型相契合的地方政府效能评价体系的基本思路、内容要素和指标体系,即基于地方政府效能评价实践的“初始状态”与“理想状态”,结合治理转型时期的“约束条件”来重新阐释与分析为什么评价(评价基本定位与价值取向)、评价什么(评价内容与指标体系)、谁来评价(评价主体)、如何评价(评价方法)这一分析架构。在这一分析思路上,构建与治理转型相契合的地方政府效能评价分析框架,并具体阐释分析框架的要素结构与内容,依据内容要素框架从理论上构建地方政府效能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隶属度分析和相关分析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筛选和优化,确定最终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从理念、制度和技术三个层面提出与治理转型相契合的地方政府效能评价有效实施的保障体系。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有:第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阶段,治理转型进一步发展,我国地方政府效能评价并非要一昧借鉴和照搬西方国家绩效评价做法,而应基于我国地方政府治理的基本情境和当前我国地方政府效能评价存在的问题,开展我国地方政府效能评价体系的自主创新。第二,治理转型这一特殊政府治理阶段,既具有超越传统政府治理模式,走向现代化政府治理模式的先进性,也带有深刻的传统治理模式路径依赖,尚未到达现代化政府治理模式的局限性,这是构建科学的、与治理转型相契合的地方政府效能评价体系的现实依托。同时,构建与治理转型相契合的地方政府效能评价体系也是肩负推动治理变革,促进治理模式成功转型的重要治理工具。第三,与治理转型相契合的地方政府效能评价体系,是以成为推动治理变革的战略治理工具为基本定位,兼顾和均衡治理转型背景下地方政府治理多元价值取向,反映地方政府治理转型主要维度的评价体系。基于我国实际政府治理情境与现实约束条件,兼顾治理转型过程中因路径依赖而残存的传统治理要素的限制和治理变革的战略目标要求而尝试的渐进型、次优型的分析框架构建思路,由为什么评价(评价基本定位与价值取向)、评价什么(评价内容与指标体系)、谁来评价(评价主体)、如何评价(评价方法)构成的有机系统。第四,与治理转型相契合的地方政府效能评价指标体系是以评价内容的逻辑思路,即依据政府法定职能、治理转型战略目标以及效能评价基本属性三个维度出发,将地方政府治理体系和地方政府治理能力为作为两条逻辑主线,具体表现为政府内部管理效能、制度建设效能、改革创新效能、公共政策效能、经济建设效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效能六个动态过渡与静态完成相结合一级指标维度。在借鉴现有研究基础、实证分析筛选基础上形成了最终的指标体系。这一指标体系与以往指标体系的最大不同是有效的契合了当前我国治理变革的主要维度,突出对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的考察。第五,与治理转型相契合的政府效能评价的保障体系主要包含理念更新,迈向与治理转型相契合地方政府效能评价的新思维;完善制度,克服与治理转型相契合的地方政府效能评价的发展瓶颈;优化技术手段,适应与治理转型相契合的地方政府效能评价新格局三个方面。本文的研究意在构建一种与治理转型相契合的地方政府效能评价体系的理论分析框架,为推进我国地方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效能评价的理论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观点,为有效推进政府治理变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而推进新时代我国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配套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刘思利[9](2016)在《长江经济带战略转变背景下重庆市生态行政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成果显着,但同时也遭受到了来自大自然的惩罚。粗放式的发展导致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人类的生存空间逐步缩小,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人类必须面对的事关生存的重要问题。而当前长江流域沿岸的涉危涉重企业数量多,且布局没有体现科学性与合理性,污染严重,导致长江流域的生态问题越来越突出。面对这样的情形,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给长江的未来发展定了调“将长江的生态环境保护居于压倒性的战略地位”。对于重庆来说,在面对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情况下,在面对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转变下,必须通过发展生态行政,才能缓解日益激化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在当前的形式下,生态行政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带动全社会生态文明进步、加强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自身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长江经济带的战略转变究竟意味着什么?战略转变前中国的生态文明思想又是如何一步一步发展完善至今?重庆市生态行政是怎么建设发展的,直辖以来的生态行政绩效如何?在长江经济带战略转变背景下,重庆市今后的生态行政又该如何发展?为了解答以上问题,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以及SWOT分析方法等研究方法,在综合考虑长江经济带战略转变的背景条件下,对重庆市生态行政进行研究,分析了重庆市直辖以来生态行政发展的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重庆市的实际提出了重庆市未来生态行政发展思路。通过分析重庆市的生态行政内部优劣势以及长江经济带战略转变带来的外部机会与威胁,本文建议重庆市未来的生态行政发展应该选择“S-O”即“优势一机会”战略。充分发挥自身的生态行政优势,在良好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生态行政的发展,同时也要根据外部环境和机会的变化,做出调整,顺应发展趋势,促进生态行政发展。
杨欣[10](2016)在《长吉图区域合作中行政生态环境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区域合作成为我国发展的大趋势,国内出现了“珠三角”区域、“长三角”区域和京津冀区域等诸多区域合作的发展典范。全国各省份为了打破经济发展僵局也纷纷地加入区域合作大浪潮之中。其中,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作为图们江区域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孕育而生,并承担着国家推进东北亚沿边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责任,长吉图区域合作已成为吉林省政府重点推行的国家级战略部署。重要战略地位决定了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成为研究领域的关注对象,许多学者从经济学、产业学等角度展开研究,而忽视了长吉图区域行政生态环境对其区域协作发展的影响。因此,本文研究目的在于推动长吉图区域深入合作进程,研究区域行政生态环境对区域行政系统影响有着重要作用。本文试图从行政生态理论的视角入手,对长吉图区域中行政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全文除绪论以外,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行政生态环境问题的概念,正确把握行政生态问题实质,并引入里格斯行政生态环境五个要素,结合国内学者研究归纳出行政生态环境四大要素作为论文主要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行政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性。第二部分,对长吉图区域合作中行政生态环境现状分别从经济、政治、文化和自然进行论述,并针对长吉图区域中存在的行政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如下总结:问题一是行政生态经济环境方面区域产业体系难构建;问题二是行政生态政治环境方面区域协同合作管理机构难设置;问题三是行政生态文化环境方面存在巨大差异难以融合;问题四是行政生态自然环境方面浪费严重,破坏成多样性。此外,在现状和问题基础上进行具体的问题分析。第三部分,在前面部分研究的基础上,根据长吉图区域合作中行政生态环境问题分析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内区域合作实例并借鉴成功经验,提出了改善长吉图区域合作中行政生态环境的对策建议。
二、行政发展相关概念辨析新视角:行政生态学分析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行政发展相关概念辨析新视角:行政生态学分析法(论文提纲范文)
(2)当前我国政治生态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价值 |
1.研究背景 |
2.研究价值 |
(二)研究现状及评述 |
1.研究现状 |
2.研究评述 |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3.创新之处 |
4.思维导图 |
一、相关概述和理论依据 |
(一)生态的概念 |
(二)政治生态的涵义 |
1.概念的提出 |
2.学界对政治生态概念的解释 |
3.政治生态的内涵和特点 |
(三)政治生态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
1.政治生态与生态政治 |
2.政治生态与生态文明 |
3.政治生态与行政生态 |
(四)政治生态的理论依据 |
1.国外政治生态理论 |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生态理论 |
二、继续加强我国政治生态建设的必要性 |
(一)政治生态优化过程是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呼应 |
(二)优化政治生态是营造廉洁的政治环境的政治要求 |
(三)优化政治生态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证 |
三、当前我国政治生态建设的现状 |
(一)当前我国政治生态建设取得的进展 |
1.政治生态建设意识、组织行为持续不断地强化 |
2.反腐败斗争呈压倒性态势,构建良好的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
3.结构完备、科学合理、标本兼治的政治生态治理体系初步形成 |
4.形成高效的政治合力和政治效率 |
(二)当前我国政治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 |
1.政治生态建设中的制度不健全 |
2.政治生态建设主体的权责范围不明确 |
3.政治生态建设中公权力的腐败 |
4.政治生态建设中传统思想文化和改革开放新思想观念的冲突 |
四、政治生态建设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
(一)认识观念:政治主体的政治生态建设意识薄弱 |
1.部分政治主体的政治意识有待加强 |
2.部分政治主体的大局意识有待提高 |
3.部分政治主体的核心意识有待深化 |
4.部分政治主体的看齐意识有待巩固 |
(二)制度体系:政治生态建设中制度生态链不完整 |
1.党内政治生态考评体系不完善 |
2.权力监督制约机制缺失 |
3.权力清单制度推进不流畅 |
(三)组织行为:部分党组织对政治生态建设的健全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 |
1.部分党组织政治行为不合规范 |
2.少数党员干部规范性的政治行为出现退化 |
(四)政治文化:各种负向政治文化阻碍着政治生态的良性发展 |
1.封建残余文化 |
2.西方敌对政治文化 |
3.党内部分政治生活的庸俗化 |
五、进一步优化我国政治生态建设中出现问题的对策 |
(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建设良好政治生态的思想根基 |
1.坚定理想信念 |
2.站稳政治立场、严守纪律 |
3.加强党性修养 |
(二)健全制度体系,筑牢良好政治生态的制度根基 |
1.健全党规政纪 |
2.构建政治生态考评体系 |
3.完善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机制 |
4.优化权力清单制度体系 |
(三)有效管控政治生态主体中的“关键”,提供政治生态优化的组织行为保障 |
1.突出选人用人的政治标准 |
2.落实政治生态的主体责任 |
(四)发展健康向上的政治文化,奠定良好政治生态的文化土壤 |
1.宣传党内政治文化 |
2.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
3.宣传革命文化 |
4.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习近平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和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1.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思想研究是当前学术界的研究热点 |
2.解决目前党内政治生态重构问题的需要 |
(二)选题意义 |
1.理论指导意义 |
2.现实实践意义 |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一)关于政治生态的研究 |
1.西方政治生态的相关研究 |
2.国内政治生态相关研究 |
(二)关于党内政治生态的研究 |
1.党内政治生态的概念研究 |
2.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问题及原因研究 |
3.党内政治生态的实践路径研究 |
(三)研究不足之处 |
三、研究目标、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1.文献分析法 |
2.理论联系实际 |
3.比较研究法 |
4.系统分析法 |
(三)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习近平建设党内政治生态思想形成的背景 |
一、习近平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思想的理论渊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内关系的相关论述 |
(二)列宁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相关理论和实践 |
(三)毛泽东、邓小平等党领导人关于政治生态的论述 |
二、习近平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思想的历史借鉴 |
(一)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上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经验教训 |
(二)苏联共产党政治生态建设缺失成为其失去执政地位因素的教训 |
三、习近平加强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思想的现实依据 |
(一)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途径 |
(二)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是实现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工程 |
(三)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是解决当前党内政治生活问题的关键 |
第二章 习近平加强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意义和基本目标 |
一、习近平加强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意义 |
(一)廉洁清正的党内政治生态,是有效化解党面临危险挑战的前提 |
(二)健康纯净的政治生态,是加强党政治建设的基础要求 |
(三)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是国家各项事业有序开展的保障 |
二、习近平加强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基本目标 |
(一)构建党内清爽干净、民主平等的同志关系 |
(二)构建团结一致、和谐共处的党群干群关系 |
(三)追求“建设廉洁政治”的治理目标 |
(四)以“全面纯洁党的作风”为实践目标 |
第三章 习近平关于加强党内政治生态建设路径的认识 |
一、严抓党员作风建设,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
(一)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 |
(二)旗帜鲜明抓紧党内政治建设 |
(三)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统一 |
二、强调加强党性修养,涵养党内政治生态 |
(一)坚定理想信念,确立思想方向 |
(二)强化思想教育,坚守意识阵地 |
(三)建设党内文化,滋养信念信仰 |
三、加强党内纪律建设,实现严明法治约束 |
(一)严明纪律,以政治纪律为价值引领 |
(二)学习党章,以党章准则为根本要求 |
(三)落实责任,以强化监督执纪问责 |
四、抓住领导干部“关键少数”,清除腐败“污染源” |
(一)严格标准,强化带头意识 |
(二)严格管理,完善干部管理制度体系 |
(三)落实主体责任,创新体制强化党内监督 |
五、匡正选人用人风气,构建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 |
(一)严格选拔标准,把新时期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 |
(二)注重基层锻炼,加强年轻干部选拔培养力度 |
(三)提高培养水平,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监督机制 |
第四章 习近平加强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时代价值和实践成效 |
一、习近平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思想的时代价值 |
(一)为巩固党执政的根基和应对国内外复杂形势提供重要指导 |
(二)拓展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视野 |
(三)对不断净化管党治党的大环境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 |
二、习近平加强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思想的实践成效 |
(一)全党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更加坚强 |
(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 |
(三)选人用人状况和风气明显好转 |
(四)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初显成效,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新时代我国执政党政治生态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述要 |
(一) 国外文献回顾与梳理 |
(二) 国内文献回顾与梳理 |
(三) 简要评析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主要研究方法 |
四、主要创新及不足之处 |
(一) 主要创新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执政党政治生态的基本理论 |
一、政治生态基本概述 |
(一) 政治生态涵义解析 |
(二) 政治生态的思想渊源 |
二、执政党政治生态内涵及要素 |
(一) 执政党政治生态的内涵 |
(二) 执政党政治生态的要素 |
三、执政党政治生态的基本结构 |
(一) 纵向层级 |
(二) 横向结构 |
四、执政党政治生态的功能属性 |
(一) 维护党长期执政地位的系统工程 |
(二) 反映执政过程现实复杂性的核心指标 |
(三) 检验管党治党是否有力的重要标尺 |
第二章 执政党政治生态建设的阐释框架 |
一、执政党政治生态建设的逻辑进路 |
(一) 执政党政治生态演替发展的基本原理 |
(二) 执政党政治生态演替发展的基本动力 |
(三) 执政党政治生态演替发展的基本规律 |
二、执政党政治生态建设的影响因子 |
(一) 执政系统内部相关因子 |
(二) 执政系统外部相关因子 |
三、执政党政治生态建设的评价指标 |
(一) 政治生态评价体系 |
(二) 执政党政治生态评价指标体系 |
第三章 新时代执政党政治生态建设的现实考量 |
一、新时代执政党政治生态建设的历时性考察 |
(一) 新时代执政党政治生态建设的发展历程 |
(二) 新时代执政党政治生态建设的鲜明特点 |
二、新时代执政党政治生态建设中面临的现实挑战 |
(一) 阶层利益不断分化,执政基础面临压力 |
(二) 公权力仍然存在异化风险,执政地位有待巩固 |
(三) 执政环境复杂多变,执政能力亟需提升 |
(四) 公信力弱化倾向显现,执政形象面临塔西佗陷阱风险 |
三、新时代执政党政治生态面临挑战的成因分析 |
(一) 关键要素尚不匹配,执政系统自身净化功能偏弱 |
(二) 相关限制性因子缺位,权力制约机制运行欠佳 |
(三) 外部场域劣变因子侵入,存在社会环境诱发因素 |
(四) 内外良性循环不畅,执政肌体活力不足 |
第四章 新时代执政党政治生态内部系统的动态平衡 |
一、提升执政系统的要素性能 |
(一) 塑造权责一致的执政主体 |
(二) 搭建科学完备的执政体系 |
(三) 打造廉洁高效的执政过程 |
二、调适执政系统的结构关系 |
(一) 建构扁平化的政党组织结构 |
(二) 完善民主化的政党运行体系 |
(三) 构建网络化的政党治理机制 |
三、优化执政系统的功用能效 |
(一) 发挥好执政党聚合民意的功能 |
(二) 发挥好执政党创设政策的功能 |
(三) 发挥好执政党指挥协调的功能 |
第五章 新时代执政党政治生态外部场域的良性有机 |
一、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
(一) 赋权于社会,释放社会治理活力 |
(二) 聚焦于民生,提供优质公共服务 |
(三) 施惠于大众,建构利益共享机制 |
二、开发党的执政资源 |
(一) 保持党的先进性资源 |
(二) 运用党的意识形态资源 |
(三) 合理配置党的组织资源 |
三、建设党的执政文化 |
(一) 培育尚德崇廉的人文精神 |
(二) 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风尚 |
(三) 清除腐朽庸俗的圈子文化 |
第六章 新时代执政党政治生态内外系统的兼容协同 |
一、权力规范基础上寻求执政党领导与政府职能发挥的平衡点 |
(一) 优化党政职责分工,明晰党政职责关系 |
(二) 理顺党政权力关系,提高政权机关效率 |
(三) 规范党政机构设置,统合协调多元力量 |
二、利益整合基础上寻求执政党领导与社会发展的平衡点 |
(一) 积极依托社团组织,畅通利益诉求渠道 |
(二) 密切联系新的社会阶层,维护其合法权益 |
(三) 严格规范政商关系,控制腐败增量减少存量 |
三、党际民主基础上寻求执政党领导与参政党协商的平衡点 |
(一) 以党内民主带动党际民主,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
(二) 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的积极作用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图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态的优化与重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文献的收集情况 |
(二)相关文献研究涉及的主要问题 |
(三)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手段 |
四、研究内容与框架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框架 |
五、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
第二章 党内政治生态的基本理论问题 |
一、党内政治生态的概念与基本内涵 |
(一)生态学研究对象的拓展 |
(二)政治生态概念的提出与基本内涵 |
(三)党内政治生态概念的提出与中国意蕴 |
二、党内政治生态研究的分析视角及其借鉴 |
(一)系统论视角 |
(二)结构—功能主义视角 |
(三)结构性权变视角 |
三、党内政治生态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及其关系 |
(一)党内政治生态的基本构成要素 |
(二)党内政治生态系统的结构体系与规则体系 |
(三)党内政治生态的外部影响要素 |
第三章 党内政治生态的理论渊源与建构历程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基本观点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党内政治生态的主要观点 |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基本内容 |
二、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建构历程 |
(一)毛泽东时期对党内政治生态的理论探索 |
(二)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对于党内政治生态的阐述 |
三、建党以来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基本要求与基本举措 |
第四章 党内政治生态面临的突出问题与时代要求 |
一、党内政治生态的现实情况—基于问卷调查的分析与思考 |
二、当前党内政治生态存在的突出问题 |
三、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时代要求 |
第五章 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基本思路与基本举措 |
一、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基本思路 |
(一)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原则及重点内容 |
(二)党内政治生态的评价标准 |
(三)综合构建党内政治生态评价体系 |
二、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基本举措 |
(一)正本清源:发挥政治建设的基础作用 |
(二)规范运行:加强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 |
(三)监管联动:创造政党监督体系合力 |
(四)协调共进:实现政治建设、制度体系和监督体系的有机结合 |
三、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内外交互 |
(一)改善政党-国家-社会之间的关系 |
(二)发挥外部环境积极影响,培育健康党内政治文化 |
结语 |
附录1 关于党内政治生态现状的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重庆依托自贸试验区建设自由贸易港的政策供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概述 |
1.3.2 国外研究概述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7 研究方法 |
1.8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重要名词概念界定 |
2.1.1 自由贸易区的定义 |
2.1.2 自由贸易港的定义 |
2.1.3 政策供给的定义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政策生态理论 |
2.2.2 自由贸易理论 |
2.2.3 政策学习理论 |
3 重庆自贸试验区发展简析 |
3.1 重庆外贸概况 |
3.2 重庆自贸试验区概况 |
3.3 重庆自贸试验区办公室概况 |
4 重庆依托自贸试验区建设自由贸易港的SWOT要素分析 |
4.1 重庆依托自贸试验区建设自由贸易港的优势 |
4.2 重庆依托自贸试验区建设自由贸易港的劣势 |
4.3 重庆依托自贸试验区建设自由贸易港的机会 |
4.4 重庆依托自贸试验区建设自由贸易港的挑战 |
4.5 重庆自由贸易港建设的策略分析 |
5 国际先进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启示 |
5.1 新加坡自由贸易港建设的经验 |
5.2 香港自由贸易港建设的经验 |
5.3 迪拜自由贸易港建设的经验 |
5.4 先进自由贸易港对重庆建设自由贸易港的启示 |
6 重庆建设自由贸易港的政策供给方案 |
6.1 自由贸易港建设目标及政策供给原则 |
6.1.1 自由贸易港建设目标 |
6.1.2 政策供给原则 |
6.2 政策供给的实施建议 |
6.2.1 建立自由贸易港法制框架体系 |
6.2.2 坚持监管体制创新 |
6.2.3 开放平台打造升级 |
6.2.4 坚持高效透明开放政策 |
6.2.5 实施境内关外、竞争力强的税收制度 |
6.2.6 加强产业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 |
6.2.7 坚持有效防控风险 |
6.2.8 大力推进人才战略 |
7 结论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7)毕节市S镇政府职能转变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1.3.3 研究方法 |
1.3.4 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分析 |
2.1.1 乡镇政府 |
2.1.2 乡镇政府职能 |
2.1.3 政府职能转变 |
2.2 理论基础 |
2.2.1 治理理论 |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2.3 行政生态学理论 |
第3章 S镇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与实践 |
3.1 S镇政府概况 |
3.1.1 S镇行政区划分概况 |
3.1.2 S镇政府机构及人员概况 |
3.2 S镇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 |
3.2.1 推进政企分开 |
3.2.2 强化公共服务 |
3.2.3 坚持绿色发展 |
3.2.4 创新社会治理方式 |
3.3 S镇政府职能转变的措施 |
3.3.1 转变行政观念 |
3.3.2 转变领导方式 |
3.3.3 转变工作重心 |
3.3.4 转变角色定位 |
3.4 S镇政府职能转变中取得的成绩 |
第4章 S镇政府职能转变中的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S镇政府职能转变中存在的问题 |
4.1.1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充分 |
4.1.2 公众参与公共管理意识不强 |
4.1.3 考核压力大工作任务繁重 |
4.1.4 职责定位模糊分工不清 |
4.1.5 村镇干部管理方式落后,服务意识不强 |
4.2 S镇政府职能转变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财政实力较弱 |
4.2.2 农村社会组织发展滞后 |
4.2.3 考核指标不完全合理 |
4.2.4 职能交叉权限不明 |
4.2.5 村镇干部激励机制不健全 |
第5章 进一步推进S镇政府职能转变的对策建议 |
5.1 加强乡镇财政建设,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
5.1.1 适度增加乡镇财权 |
5.1.2 完善乡镇财政管理 |
5.2 下放行政权力,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 |
5.2.1 激发群众的参与意识 |
5.2.2 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治理 |
5.3 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增加群众考核分量 |
5.3.1 减少不必要的考核内容 |
5.3.2 增加群众参与考核的比例,考核事项公开透明 |
5.4 优化机构设置,明确职能职责,确保政府运转高效 |
5.4.1 明确乡镇政府职能权限 |
5.4.2 整合部分职能,保证乡镇政府职权完整统一 |
5.5 健全激励机制,增强村干部服务意识,建设服务型政府 |
5.5.1 完善公务员奖惩制度,提升公务员积极性 |
5.5.2 增强服务意识 |
5.5.3 改善村镇干部队伍结构和质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8)治理转型视域下我国地方政府效能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提出 |
二、相关概念厘定与阐释 |
(一)治理、治理现代化与治理转型 |
(二)政府效率、政府效益、政府绩效与政府效能 |
(三)地方政府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现状评述及思考 |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意义 |
五、研究方法 |
(一)比较研究法 |
(二)统计分析法 |
六、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思路 |
(二)技术路线 |
七、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可能的创新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理论阐释:政府效能及其评价 |
一、政府效能:一个“构念”分析 |
(一)政府效能的基本形态:政府组织本质的体现 |
(二)政府效能的基本属性:操作化的引导 |
(三)政府效能的基本范畴:内部和外部适应性 |
二、政府效能评价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
(一)政府效能评价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
(二)政府效能评价的基本特征 |
三、政府效能评价的理论基础 |
(一)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
(二)管理控制理论 |
(三)激励理论 |
四、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应然需求:治理转型对地方政府效能评价的客观要求 |
一、现阶段我国治理转型的意蕴分析 |
(一)时代背景:社会转型的新阶段 |
(二)战略目标:发展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
二、治理转型视域下地方政府治理的基本特征 |
(一)治理转型的总体特征 |
(二)地方政府治理转型的特征 |
三、地方政府治理转型的主要维度 |
(一)价值取向维度:经济发展效率与社会公平正义兼顾 |
(二)目标维度:法治政府与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有机结合 |
(三)任务维度:政府治理体系现代化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并举 |
(四)路径维度:内外、上下、左右 |
四、治理转型视域下地方政府效能评价的应然转变 |
(一)政府效能评价价值取向应体现政府治理转型的价值取向 |
(二)政府效能评价内容应体现治理变革的具体维度 |
(三)政府效能评价主体应适应治理转型期治理主体的能力现状 |
(四)评价方法应恰适的主客观相结合 |
五、治理转型期地方政府效能评价的现实基础分析 |
(一)治理转型期地方政府效能评价动力机制分析 |
(二)治理转型期地方政府效能评价阻滞因素分析 |
六、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实然状态:我国地方政府效能评价的实施现状 |
一、我国地方政府效能评价的实践历程回顾 |
(一)起步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初期 |
(二)摸索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 |
(三)深化发展阶段:21世纪以来 |
二、我国地方政府效能评价的现状分析-基于227份政策文本的分析 |
(一)分析方法与数据来源 |
(二)分析结果:地方政府效能评价的现状分析 |
三、治理转型时期地方政府效能评价实践的进展与不足 |
(一)对历史实践的超越 |
(二)与治理转型的不协调、不适应分析 |
四、构建与治理转型相契合的地方政府效能评价分析框架的必要性 |
(一)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政府效能评价的基本要求 |
(二)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需要 |
(三)治理转型期政府合法性巩固的客观需求 |
(四)现有实践创新的理论需求 |
五、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框架重构:与治理转型相契合的地方政府效能评价体系 |
一、分析框架重构的学理依据 |
(一)系统论 |
(二)权变理论 |
(三)制度变迁理论 |
(四)行政生态学理论 |
二、分析框架重构的前提假定条件 |
(一)治理转型是漫长历程 |
(二)治理转型过程中存在着不确定性和潜在的治理危机 |
(三)存在“评价什么就提高什么”的激励逻辑 |
三、分析框架重构的基本思路 |
(一)为什么评价:从内部管理与控制到战略治理工具的过渡 |
(二)评价什么:从“做了什么”到“做的如何”的过渡 |
(三)谁来评价:从政府单一主体到多元评价主体的过渡 |
(四)如何评价:从简单量化到主客观多元均衡的过渡 |
四、分析框架的基本内容 |
(一)基本定位:推动治理转型的战略工具 |
(二)价值取向:冲突与均衡 |
(三)评价内容:与治理转型相契合的内容逻辑框架 |
(四)评价主体:利益相关者与优势主体 |
(五)评价方法: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有效组合 |
五、与治理转型相契合的地方政府效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一)地方政府效能评价指标概念及其分类 |
(二)政府效能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历史考察 |
(三)治理转型中地方政府效能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建构 |
(四)治理转型视域下地方政府效能评价指标的筛选与优化 |
(五)指标的权重计算 |
六、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保障系统:与治理转型相契合的地方政府效能评价的有效实施 |
一、理念更新,迈向与治理转型相契合地方政府效能评价的新思维 |
(一)摒弃不合理的政绩考评观念 |
(二)树立与治理转型相契合的政府效能评价观念 |
二、完善制度,克服与治理转型相契合的地方政府效能评价的发展瓶颈 |
(一)制度完善的宏观策略 |
(二)制度完善的具体路径 |
三、优化技术手段,适应与治理转型相契合的地方政府效能评价新格局 |
(一)完善电子政务技术,为政府效能评价提供有效载体 |
(二)充分发展大数据,为政府效能评价提供可靠信息资源 |
四、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227份完整政策文本目录 |
附录二:地方政府效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专家调查问卷 |
附录三:指标隶属度计算结果 |
附录四:客观指标相关性分析结果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9)长江经济带战略转变背景下重庆市生态行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2 生态行政研究的理论分析 |
2.1 生态行政的理论概述 |
2.1.1 生态行政的源流 |
2.1.2 生态行政的定义 |
2.2 生态行政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生态政治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3 生态行政的必要性 |
2.3.1 在生态危机下,改善生态环境的必要 |
2.3.2 在经济转型下,发展绿色经济的必要 |
2.3.3 在职能转变下,提供优质服务的必要 |
3 我国生态文明发展与长江经济带战略转变背景分析 |
3.1 我国生态文明的发展历程 |
3.1.1 生态文明的形成 |
3.1.2 生态文明的发展 |
3.1.3 生态文明的完善 |
3.2 长江经济带战略的转变及内涵 |
3.2.2 长江经济带战略的转变 |
3.2.3 长江经济带战略转变的内涵 |
4 重庆市生态行政纵向分析与对比 |
4.1 从五年规划看重庆市直辖后的生态行政发展 |
4.1.1 “十五”规划:经济发展为主兼顾生态 |
4.1.2 “十一五”规划: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并行 |
4.1.3 “十二五”规划: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交叉一体化 |
4.1.4 “十三五”规划:全面转型绿色发展 |
4.1.5 从“十五”至“十三五”纵向分析与对比 |
4.2 重庆市生态行政重点实践——五大功能区 |
4.2.1 重庆市五大功能区简况 |
4.2.2 五大功能区定位及其之间的关系 |
4.2.3 重点生态功能区及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
4.3 重庆市直辖以来的生态行政绩效分析 |
4.3.1 生态行政指标体系建立 |
4.3.2 生态行政指标完成情况 |
4.3.3 生态行政绩效的对比与分析 |
5 长江经济带战略转变背景下重庆市生态行政建设 |
5.1 长江经济带战略转变对重庆生态行政的新要求 |
5.1.1 改变行政价值取向 |
5.1.2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
5.1.3 承担生态行政责任 |
5.2 战略转变背景下重庆市生态行政SWOT分析 |
5.2.1 战略转变下重庆市生态行政的优势 |
5.2.2 战略转变下重庆市生态行政的劣势 |
5.2.3 战略转变下重庆市生态行政的机会 |
5.2.4 战略转变下重庆市生态行政的威胁 |
5.3 战略转变背景下重庆市生态行政建设思路 |
6 长江经济带战略转变背景下重庆市生态行政建设建议 |
6.1 加快树立“生态优先”生态行政理念 |
6.1.1 重塑政府生态行政意识,培养生态优先“三大点” |
6.1.2 加强群众生态宣传教育,缓冲生态行政可能阻力 |
6.2 加快完善生态行政的法规体系 |
6.2.1 健全环境保护法规,保证环境管理人员有法可依 |
6.2.2 推动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
6.3 加快建设健全生态行政绩效考核制度 |
6.3.1 将绿色GDP作为重要指标,促进绿色发展 |
6.3.2 逐步建立生态绩效考核作为影响公务员升迁的长效机制 |
7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或录用的稿件 |
B 作者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C 作者攻读硕士期间的得奖情况 |
(10)长吉图区域合作中行政生态环境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内容概述 |
2.1 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2.3 研究区域合作中行政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性 |
第三章 长吉图区域合作中的行政生态环境现状、问题及分析 |
3.1 长吉图区域合作中行政生态环境的现状 |
3.2 长吉图区域合作中存在的行政生态环境问题 |
3.3 长吉图区域合作中的行政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
第四章 长吉图区域行政生态环境改善的对策 |
4.1 调节行政生态经济环境 |
4.2 完善行政生态政治环境 |
4.3 融合行政生态文化环境 |
4.4 优化行政生态自然环境 |
第五章 结论 |
5.1 主要观点 |
5.2 研究不足之处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四、行政发展相关概念辨析新视角:行政生态学分析法(论文参考文献)
- [1]行政生态环境视阈下政府治理模式的转变研究[D]. 杨滢. 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2]当前我国政治生态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胡月.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3]习近平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思想研究[D]. 白亚梅.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4]新时代我国执政党政治生态建设研究[D]. 刘蕊. 山东大学, 2019(02)
- [5]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态的优化与重构研究[D]. 刘莹.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2019(02)
- [6]重庆依托自贸试验区建设自由贸易港的政策供给研究[D]. 高涵. 重庆大学, 2019(01)
- [7]毕节市S镇政府职能转变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代未兰.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8]治理转型视域下我国地方政府效能评价研究[D]. 郭燕芬. 东北师范大学, 2018(12)
- [9]长江经济带战略转变背景下重庆市生态行政研究[D]. 刘思利. 重庆大学, 2016(03)
- [10]长吉图区域合作中行政生态环境问题研究[D]. 杨欣. 长春工业大学, 2016(11)
标签:政治论文; 自由贸易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论文; 重庆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