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配准论文_谭波,孙发秋,裴慧坤,陈城,江万寿

导读:本文包含了模型配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模型,图像,特征,卷积,杆塔,栅格,钢轨。

模型配准论文文献综述

谭波,孙发秋,裴慧坤,陈城,江万寿[1](2019)在《多架次Mesh模型的配准》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Mesh快速栅格化的方法,能从分页的多层次的表面纹理Mesh模型中提取DEM和DOM。根据提取的DEM和DOM匹配点,利用RANSAC下的SVD方法对两个邻近架次的模型进行配准,解决了起伏地形纹理特征不可靠,平坦地形位置信息特征不可靠的问题。通过引入控制点和邻近架次的姿态约束,完成了所有架次模型的整体配准,解决了传统的利用所有特征点平差处理带来的运算量巨大的问题。(本文来源于《地理空间信息》期刊2019年11期)

韦顺军,唐欣欣,张晓玲[2](2019)在《基于DFT模型的大场景InSAR图像配准》一文中研究指出图像配准是实现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高精度相位提取及地形高程反演的关键,大场景图像的高效高精度配准成为近年高分宽幅InSAR成像应用研究的难点问题之一。由于大场景图像中不同区域偏移量及变化规律差异较大,传统最大相干系数配准方法需多分块及插值处理,面临计算量大且配准精度低等问题。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DFT模型的大场景InSAR高效高精度图像配准算法。该方法利用最小均方差准则构建InSAR复图像配准的DFT模型,采用四叉树自适应分块及矩阵相乘DFT快速重采样配准方法,实现大场景InSAR图像各子块区域的高效高精度亚像素配准。仿真和实测数据验证本文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可实现大场景InSAR复图像亚像素级配准,还具有较高的运算效率,其运算效率相对于传统FFT配准方法通常可提升3倍以上。(本文来源于《遥感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白兰兰,邓双城,朱润泽,邓宁升[3](2019)在《基于ICP算法的头部模型配准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头部模型的配准问题,利用Matlab平台编写了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和迭代最近点算法的程序。首先使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将点云模型进行初始配准,将两点云数据统一到同一坐标系下大致相同的位置,为迭代最近点(ICP)算法提供一个较好的初始位置。然后利用ICP算法进行两点云的精确配准。实验表明,提出的算法能够实现头部模型的配准,同时能实现稀疏点云数据与密集头部点云数据的配准。(本文来源于《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江午阳,周严[4](2019)在《基于模型配准的钢轨动态轮廓匹配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钢轨日常维护过程中,会面临运行过程中车体各种振动对钢轨轮廓检测系统造成的影响,消除这种影响并获取准确的钢轨动态轮廓数据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在传统最近点迭代算法的基础上,根据振动影响下的测量变形轮廓与标准轮廓存在仿射映射的关系,提出了基于提取钢轨轮廓曲线特征区域完成最佳拟合的模型配准算法,完成了钢轨轮廓的动态匹配,最后通过试验模拟了不同情况下的振动来验证本方法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经过动态轮廓匹配后在垂直磨耗和侧面磨耗处的标准差分别为0.002 76、0.002 643mm,重复性精度均能达到0.005mm,本方法基本上能消除振动对测量数据的影响,提高了测量精度。(本文来源于《国外电子测量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张建业,董鉥涛,邹岳琳,陈静,张建广[5](2019)在《虚拟地球中电力杆塔模型的自动配准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具有不同空间参考基准的输电线路叁维杆塔模型在虚拟地球中与多尺度影像、地形的精确配准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投影特征点和影像标定控制点库的叁维模型自动配准方法,将复杂的叁维杆塔模型投影在基准平面上完成对叁维模型特征点的提取,基于数字正射影像进行控制点标定建立特征控制点库,并利用过渡坐标系构建基准统一的虚拟地球可视化环境,完成叁维杆塔模型的与虚拟地球中影像、地形的精确配准。最后基于上述方法在开放式虚拟地球集成共享平台NSCGlobe中进行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创新》期刊2019年14期)

英祥[6](2019)在《面向异构叁维人体模型的配准与拼接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多媒体行业技术正在快速发展,多媒体信息的传播媒介正从文字、语音和图像向叁维图像发展。目前在电影、游戏和虚拟场景中,对叁维人体模型的要求越来越高,对逼真的叁维人体模型需求越来越多。目前,获取叁维模型的设备有很多,但是每一种设备或者方法都有自身的特点,导致获取的叁维数据在尺度、质量和处理速度上都不尽相同。对两种或者多种设备扫描的人体模型数据进行融合配准,需要提前根据设备参数人工参与设置好配准参数。一些设备噪声干扰较大,给叁维重建带来麻烦。在扫描过程中,人体会出现轻微的变形,同样会给后期融合重建工作带来困难。本文针对这两个方面的问题给出了面向异构叁维人体模型的配准与拼接方法。针对异构叁维人体模型的初始刚性配准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纹理特征和几何特征的异构模型初始刚性配准算法。本文利用特征匹配的方式实现初始刚性配准。首先利用点云数据计算出纹理特征和几何特征。然后计算特征匹配的点对,并进行筛选得到最优匹配的点。最后利用匹配点对计算出尺度参数和变换矩阵,最终实现初始刚性配准。针对人体发生的变形,本文提出了基于移动向量和局部刚性变形的非刚性配准方法。该方法在初始刚性配准的前提下,将待配准模型分为重合区域、边界区域和非重合区域叁部分。然后利用模型重合区域的点生成移动向量,进而计算出整个模型的移动向量。然后利用移动向量结合局部刚性的方法对模型进行非刚性配准。本文对扫描的叁维人体模型以及其他模型进行了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分析得出,本文所提方法能够正确计算并筛选出叁维模型的特征点对、移动向量,并实现初始刚性配准和非刚性配准。通过与其他刚性配准方法对比,该方法中的刚性配准算法可以更精确、更高效地实现刚性配准。该方法中的非刚性配准算法可以快速平滑的实现非刚性变形,并保持模型网格的形状。(本文来源于《北方工业大学》期刊2019-05-06)

张正瑞,刘义闻,史雨林,刘雨,刘彦普[7](2019)在《正颌手术叁维牙颌融合模型牙列配准精度检验的方法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医学图像软件的组合功能,建立正颌手术叁维牙颌融合模型的牙列配准精度检验的新方法,并评价其临床可行性。方法:收集2016年10月-2018年8月于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颌面外科就诊的16例术前叁维牙颌融合模型存在咬合误差经修正且已完成手术的正颌病例,基于Mimics21.0软件的布尔运算功能,对修正方案前的叁维牙颌融合模型的上、下牙列咬合接触进行检验,与修正后方案做对比。采用SPSS25.0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验证其可行性。结果:建立了正颌手术叁维牙颌融合模型的牙列配准精度检验的新方法,通过修正前、后手术方案的对比,重迭部分平均体积224.11mm3,与重迭对照组(平均值0.22mm3)对比有显着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牙合部分平均体积2340.24mm3,与开牙合对照组(平均值1.47mm3)对比有显着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医学图像软件的组合功能可对正颌手术叁维牙颌融合模型牙列配准精度进行检验,本方法可应用于临床虚拟手术方案的初步校正,并提高精确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美容医学》期刊2019年05期)

李巍,董明利,吕乃光,娄小平[8](2019)在《基于T分布混合模型的多光谱人脸图像配准》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降低多光谱人脸图像中出现的非刚性形变、噪声和离群点等因素对配准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健性的影响,提出一种综合考虑特征点的空间几何结构和局部形状特征两方面信息的多光谱人脸图像配准方法。所提方法首先通过基于内部距离的形状上下文描述子来表述点集的局部特征信息,建立可见光和红外图像相似性测度函数。然后利用Student′s-T分布混合模型来表示图像特征点集配准过程中变换模型估计问题,并采用期望最大化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仿真数据表明在点集存在非刚性形变、噪声和离群点的情况下,所提方法仍可以实现点集间的精确配准。可见光和红外人脸真实图像数据表明所提方法的平均匹配误差和运算效率都优于对比算法,配准融合后的多光谱人脸图像可以提高后续的人脸检测和识别性能。(本文来源于《光学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姚强[9](2019)在《基于图模型的图像配准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图像配准技术是许多学科研究的基础,其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计算机视觉、目标检测、立体视觉、图像分类与检索以及叁维重建等领域中。随着技术应用的发展,图像配准的高效性、适应性和精确性成为众多学者的追求目标。图模型作为待配准点集结构特征信息的有效表示方式,并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在图像配准技术的研究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通过不同图模型的构造对不同情形下的图像配准问题展开研究,主要内容与成果如下:1、提出了一种基于属性关系图模型的图匹配算法。该算法利用特征点集的分布情况构建特征点和边的属性关系。首先用特征点与点集中心点连线一侧的特征点数目作为特征点的属性,再根据特征点间连线两侧的点数目大小来确定边的方向关系和属性信息;然后构造两幅图像之间的亲和矩阵;最后利用整数约束下的迭代求解方法求解匹配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很好的性能,在形变大的图像上也有很好的匹配效果。2、提出了一种超图约束和改进归一化互相关方法相结合的图像配准算法。为了提高图像配准算法的精度和适应能力,将超图约束和改进NCC方法应用于图像配准。利用Hessian-Affine检测得到的仿射不变区域代替固定窗口来改进NCC方法获得初始匹配点对;通过马氏距离计算超边间的相似度,采用超图约束计算匹配分数对匹配对进行排序:利用分数高的部分匹配点对初始化变换矩阵,通过过滤匹配对来循环更新得到最优变换矩阵实现配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匹配和误匹配剔除的效果,在不同类型的图像配准中也有较好的配准效果。(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19-03-01)

高宁,王兴元,王秀坤[10](2019)在《基于多状态分层模型的有表情人脸配准》一文中研究指出将人脸表情变化范围离散化表示为多状态部件模型,以便描述人脸非线性变化。引入多方向局部梯度信息,建立反投影概率图来改善原始灰度图像的外观模式表达,基于级联的卷积神经网络实现渐进分层的人脸配准。根据整脸和不同区域的图像实现人脸形状初始化,并判断当前部件状态。根据正确状态的人脸模型回归人脸形状参数,完成最终的精细配准。与其他几种常用算法在数据库上进行了定量比较,结果表明该算法改善了表情变化剧烈时人脸配准的效果,在计算量相当的情况下,正确率和处理速度等方面都达到很好的性能,具有明显的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应用》期刊2019年07期)

模型配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图像配准是实现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高精度相位提取及地形高程反演的关键,大场景图像的高效高精度配准成为近年高分宽幅InSAR成像应用研究的难点问题之一。由于大场景图像中不同区域偏移量及变化规律差异较大,传统最大相干系数配准方法需多分块及插值处理,面临计算量大且配准精度低等问题。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DFT模型的大场景InSAR高效高精度图像配准算法。该方法利用最小均方差准则构建InSAR复图像配准的DFT模型,采用四叉树自适应分块及矩阵相乘DFT快速重采样配准方法,实现大场景InSAR图像各子块区域的高效高精度亚像素配准。仿真和实测数据验证本文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可实现大场景InSAR复图像亚像素级配准,还具有较高的运算效率,其运算效率相对于传统FFT配准方法通常可提升3倍以上。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模型配准论文参考文献

[1].谭波,孙发秋,裴慧坤,陈城,江万寿.多架次Mesh模型的配准[J].地理空间信息.2019

[2].韦顺军,唐欣欣,张晓玲.基于DFT模型的大场景InSAR图像配准[J].遥感学报.2019

[3].白兰兰,邓双城,朱润泽,邓宁升.基于ICP算法的头部模型配准方法研究[J].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9

[4].江午阳,周严.基于模型配准的钢轨动态轮廓匹配方法[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19

[5].张建业,董鉥涛,邹岳琳,陈静,张建广.虚拟地球中电力杆塔模型的自动配准方法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9

[6].英祥.面向异构叁维人体模型的配准与拼接技术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9

[7].张正瑞,刘义闻,史雨林,刘雨,刘彦普.正颌手术叁维牙颌融合模型牙列配准精度检验的方法建立[J].中国美容医学.2019

[8].李巍,董明利,吕乃光,娄小平.基于T分布混合模型的多光谱人脸图像配准[J].光学学报.2019

[9].姚强.基于图模型的图像配准技术研究[D].安徽大学.2019

[10].高宁,王兴元,王秀坤.基于多状态分层模型的有表情人脸配准[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9

论文知识图

煤样断面初始图像种植手术导板单模态图像配准结果合成图像的多模态图像配准结果真实多模态图像配准结果带噪情况下合成图像配准结果(噪声为...

标签:;  ;  ;  ;  ;  ;  ;  

模型配准论文_谭波,孙发秋,裴慧坤,陈城,江万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