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混凝土斜拉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斜拉桥,混凝土,挠度,预应力,挂篮,延性,静力。
混凝土斜拉桥论文文献综述
徐艳,童川[1](2019)在《斜拉桥H型混凝土桥塔的有限延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塔梁之间的横向约束,在强地震动作用下斜拉桥的桥塔将产生较大的横向动力响应,为了满足规范规定的抗震性能目标,则须采用较大的桥塔配筋率.同时,桥塔基于弹性设计的思路,还会导致下部结构的工程量增加,其工程经济性值得商榷.为此采用IDA(incremental dynamic analysis)方法研究斜拉桥桥塔横桥向塑性变形分布规律和破坏模式.通过有限元分析和拟静力试验相结合的手段,对H型混凝土桥塔横向破坏机理进行验证,确定所要达到的性能目标,并得到与之对应的可以量化的性能指标.为斜拉桥的有限延性抗震设计提供理论和试验基础.(本文来源于《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11期)
蒋亮,刘成,刘冬冬,杜磊[2](2019)在《峡谷混凝土斜拉桥主梁全悬浇施工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混凝土斜拉桥辅助墩过渡墩间主梁普遍采用支架法进行施工,峡谷地区混凝土斜拉桥受限于复杂地理地质条件,支架法施工存在安全质量风险大、成本高的问题。针对支架法施工的不足,提出"中跨配重+辅助墩支座后安装"主梁施工技术,实现了超高墩边跨梁段全悬臂浇筑施工,并设计了适应大悬臂温度效应现浇支架,实现了无合龙段边跨现浇段施工。该技术施工方便,经济效益好,可供类似工程借鉴。(本文来源于《中国港湾建设》期刊2019年11期)
廖文锋[3](2019)在《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施工控制的关键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中,斜拉桥具有跨越能力强、结构性能强、造型优美等优势,已被应用到桥梁工程建设中,尤其在近年来的发展中,斜拉桥的跨度逐渐增大,对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加强施工质量控制。论文分析了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总结了施工控制的关键技术。(本文来源于《工程建设与设计》期刊2019年20期)
孙全胜,徐圣奇[4](2019)在《某钢筋混凝土斜拉桥体外预应力加固效果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文中以某钢筋混凝土斜拉桥为背景,对其加固后实际使用性能进行研究分析。根据其原设计方案建立该实桥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工况下主梁应力、竖向位移、裂缝,并与加固后实际使用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体外预应力加固能够有效提高主梁下缘的抗拉强度,增加结构安全储备;加固后的桥梁承载能力有明显提升,结构整体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良好,且在经受弹性变形后有较好的恢复能力。理论计算分析与静力试验结果均可以证明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低温建筑技术》期刊2019年10期)
姜凤传[5](2019)在《钢箱梁斜拉桥压重混凝土施工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青兰线济南平阴黄河大桥主桥为钢箱梁斜拉桥,通过在辅助跨箱内设置压重槽并施加压重混凝土,可确保在施工和正常运营阶段辅助墩及过渡墩支座不出现负反力。鉴于此,对该钢箱梁斜拉桥压重混凝土施工要点、施工工序及质量控制关键点进行了阐述,以期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与借鉴。(本文来源于《交通世界》期刊2019年29期)
刘志忠,史六友,王兵见[6](2019)在《车辆活载对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主梁变形长期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桥梁下挠是评价其刚度的主要指标,也是评价桥梁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参数,对其长期实时监测,可以及时了解桥梁的健康状况。影响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主梁下挠的因素复杂,相互耦合,长期影响机理尚未完全掌握。因此,本研究对某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结构变形进行长期监测分析,从不同角度分析监测数据,总结车辆荷载对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主梁变形的影响规律。(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期刊2019年10期)
孙佳楠[7](2019)在《现浇混凝土斜拉桥前支点挂篮施工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实际现浇混凝土斜拉桥为背景,围绕其涉及到的前支点挂篮施工技术展开探讨,提出可行的吊装方案,涉及到挂篮设计、预压监测等多个方面,提升了现浇混凝土斜拉桥的质量。实际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较高的可行性,操作过程较为简便,工程安全性较好,相较于传统的吊车吊装作业方式显着缩减了工程成本,确保了挂篮安装质量。(本文来源于《中国高新科技》期刊2019年18期)
吴斌暄[8](2019)在《混凝土斜拉桥的施工控制参数敏感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某混凝土斜拉桥为工程背景,对该桥进行施工误差的敏感性分析,研究了拉索索力、结构自重、构件刚度等参数的变异对主梁应力、主塔应力、主塔位移的影响,为大桥施工监控过程中敏感性参数的识别与施工调整提供了可靠依据。研究方法和结论可为类似工程施工监控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城市道桥与防洪》期刊2019年09期)
刘昀,袁明,颜东煌[9](2019)在《大跨径混凝土斜拉桥模型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具有足够精度的模型试验以体现斜拉桥整体受力特点,提出了混凝土斜拉桥节段缩尺相似法的模型试验方法。选择主梁塑性最强的跨中附近区域作为试验节段,在节段两端设置无索区并施以弹性支撑,以模拟原结构在边界处的受力状态并消除边界模拟的误差;调整无索区长度和两端弹性支撑刚度,直至试验梁和在外荷载作用下控制截面和控制索的内力增量与原结构保持一致,以正确反映整体结构的受力特征;确定缩尺比例、制作试验梁段和弹簧支座,以混凝土裂缝宽度为控制指标设计了加载工况并完成了加载试验,并对局部节段和整体模型控制截面的计算和实测结果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弹性受力范围内节段模型和实桥受力状态一致,主梁开裂后两者的荷载-挠度曲线和荷载-索力曲线均比较接近,节段模型可较好反映实桥该区域的受力状态;该方法能有效反映大跨径混凝土斜拉桥整体非线性受力特点和内力重分布规律;斜拉桥主梁初裂位置在集中力加载点附近,开裂后裂缝逐渐向加载点周边扩展且最大裂缝宽度增长缓慢,混凝土压应变发展和支撑索的索力增长也比较缓慢;混凝土斜拉桥在主梁开裂后整体刚度下降的幅度并不大,整体结构发生明显的内力重分布使得结构极限荷载加大。(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李惠成,林运达,王兵见[10](2019)在《温度对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主梁挠度的影响及长期监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挠度是桥梁健康监测中评价桥梁使用功能和安全性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依托实际工程,通过建立远程控制与操纵的健康检测系统,针对温度作用中的季节温差、日照温差对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跨中挠度的影响开展研究工作,分析得出了季节温差是影响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主梁长期竖向变形的主要因素;扣除季节温差和收缩徐变等长期因素的影响,车辆荷载对主梁跨中下挠的影响大于日气温变化的结论。(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期刊2019年09期)
混凝土斜拉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混凝土斜拉桥辅助墩过渡墩间主梁普遍采用支架法进行施工,峡谷地区混凝土斜拉桥受限于复杂地理地质条件,支架法施工存在安全质量风险大、成本高的问题。针对支架法施工的不足,提出"中跨配重+辅助墩支座后安装"主梁施工技术,实现了超高墩边跨梁段全悬臂浇筑施工,并设计了适应大悬臂温度效应现浇支架,实现了无合龙段边跨现浇段施工。该技术施工方便,经济效益好,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混凝土斜拉桥论文参考文献
[1].徐艳,童川.斜拉桥H型混凝土桥塔的有限延性[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蒋亮,刘成,刘冬冬,杜磊.峡谷混凝土斜拉桥主梁全悬浇施工技术[J].中国港湾建设.2019
[3].廖文锋.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施工控制的关键技术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
[4].孙全胜,徐圣奇.某钢筋混凝土斜拉桥体外预应力加固效果评价[J].低温建筑技术.2019
[5].姜凤传.钢箱梁斜拉桥压重混凝土施工技术[J].交通世界.2019
[6].刘志忠,史六友,王兵见.车辆活载对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主梁变形长期影响的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9
[7].孙佳楠.现浇混凝土斜拉桥前支点挂篮施工技术[J].中国高新科技.2019
[8].吴斌暄.混凝土斜拉桥的施工控制参数敏感性分析[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9
[9].刘昀,袁明,颜东煌.大跨径混凝土斜拉桥模型试验[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10].李惠成,林运达,王兵见.温度对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主梁挠度的影响及长期监测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