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儿童头部外伤不可忽视(论文文献综述)
马宁,陈敏,刘薇,杨扬,邵剑波,郝津生,刘冰,张晓,段晓岷,张祺丰,张杰[1](2022)在《儿童颞骨骨折临床特点和治疗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儿童颞骨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21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确诊的477例18岁以下颞骨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患儿性别、年龄、受伤原因、影像学、面神经及听力学评估、并发症、治疗及预后。结果 477例颞骨骨折患儿中男358例、女119例,男女比例为3∶1,年龄范围为0~18岁,中位年龄9岁,其中6例为双侧。交通事故是受伤主要原因(57.23%),其次为跌倒(23.69%)。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鼓室积血和耳出血,通常3周~1个月消失。纵行骨折253耳(52.38%),横行骨折35耳(7.25%),混合型骨折48耳(9.93%),其他不能进行分型147耳(30.43%),表现为轻微骨折线。听力受损372例(77.02%);面神经损伤28例(5.80%),其中8例为内听道及以上层面损伤;脑脊液耳漏47例(9.73%);鼓膜穿孔15例(3.11%)。合并颅内损伤78例(16.35%),全身多发损伤19例(3.98%)。即发性面瘫10例,1例恢复良好(10.00%);迟发性面瘫18例,15例恢复良好(83.33%)。耳科并发症的处理经手术治疗10例,包括8例鼓室探查+听骨链重建,术后听阈恢复正常。2例面神经减压术,术后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HB分级)Ⅴ级恢复至Ⅱ级。结论儿童颞骨骨折中,男童常见,最常见的受伤原因为交通事故。鼓室积血、鼓膜穿孔、脑脊液耳漏和传导性耳聋经保守治疗多可治愈,外伤所致听骨链骨折或脱位经手术治疗预后良好,外伤所致内听道区域骨折可引起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和完全性面瘫,预后较差。
王荡荡[2](2021)在《头部有限元模型脑神经耦合建模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创伤性脑损伤是道路交通事故中导致人员伤亡的主要损伤形式,研究结果表明因重度创伤性脑损伤导致人员死亡占道路交通事故总死亡人数的比例超过30%,严重危害着国民生命安全。因此,厘清碰撞载荷与脑损伤生物力学特性,从而为人员防护装备、汽车安全技术的开发和汽车安全相关法规的完善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际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是研究计入脑神经纤维特征的颅脑模型跨尺度耦合建模方法,完成颅脑-神经纤维的跨尺度耦合建模;参照生物力学实验数据,开展头部机械冲击载荷下颅内动力学响应预测的有效性验证,并进一步探究面向弥漫性脑损伤的头部载荷特征与颅内动力学响应的关联机制。首先,基于人脑神经纤维空间分布特征数据,建立了脑神经纤维有限元模型,构建了颅脑-神经纤维跨尺度耦合模型。基于人体头部平均核磁共振医学影像数据,在DSI-Studio软件环境下,完成脑神经纤维的区域化追踪重建并计算区域化的脑神经纤维直径,获取了人脑神经纤维空间分布特征数据。基于LS-DYNA显式有限元法,通过自主编程构建了脑神经纤维空间有限元模型。以精细化处理后的THUMS颅脑有限元模型为基础,运用全局缩放方法,完成了脑神经纤维与脑组织的空间匹配。运用嵌入式有限元法,实现了颅脑-神经纤维跨尺度耦合建模。第二,搭建材料参数自动化求解平台,完成了脑组织基体与神经纤维材料模型参数的整体寻优反求。基于人体脑组织动态实验数据,结合胼胝体区域的神经纤维空间分布特征参数,分别建立了最大应变为0.5、应变率为30 s-1的脑白质(有神经纤维)和脑灰质(无神经纤维)动态实验有限元仿真模型。运用优化算法和有限元仿真相结合的方法,搭建了mode FRONTIER、LS-DYNA和MATLAB联合计算的脑组织材料参数自动化求解平台。运用相关性评价法(CORrelative and Analysis,CORA),以参考实验测量的工程应力-应变均值曲线与仿真预测结果的相关系数最大化作为优化设计的目标函数;运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完成了脑组织材料模型参数的迭代寻优求解。第三,基于已有生物力学实验数据,完成了头部机械冲击载荷下颅脑-神经纤维跨尺度耦合模型对颅内动力学响应预测的有效性验证。基于6种头部机械冲击载荷生物实验数据,运用颅脑-神经纤维跨尺度耦合模型开展了有限元仿真重建。运用CORA计算仿真预测的颅-脑相对位移和参考实验测量结果的相关性,同时分析了机械冲击载荷作用下脑组织变形过程,验证了颅脑-神经纤维跨尺度耦合模型对颅内动力学响应预测的有效性。最后,面向机械冲击载荷下人体弥漫性脑损伤,构建头部碰撞仿真矩阵,探究了头部冲击载荷与颅内动力学响应的关联机制。基于机械冲击载荷导致人员脑损伤的相关数据,分析机械冲击载荷特征,构建头部碰撞仿真矩阵,运用颅脑-神经纤维跨尺度耦合模型开展了60组有限元仿真。定量地对比不同机械冲击载荷作用下仿真预测的应变相关动力学响应参数(Cumulative Strain Damage Measure-CSDM和轴索应变分布),探究了头部冲击载荷对弥漫性脑损伤的影响。综上所述,本文建立的脑组织材料模型参数自动化求解平台能够有效求解脑组织材料模型参数,建立的颅脑-神经纤维跨尺度耦合模型是开展面向弥漫性脑损伤生物力学研究的有效工具;探讨了头部冲击载荷与颅内动力学响应的关联机制:脑组织应变响应主要由旋转载荷引起的;头部运动方向、载荷波形形状、旋转加速度及其持续作用时间、旋转减速度及其持续作用时间对脑组织应变响应有明显影响。
吴雷[3](2020)在《典型场景下车辆-行人碰撞头部与下肢损伤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在交通事故中,行人作为易受伤害的道路使用者面临着较高的伤亡风险。2018年的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结果显示每年由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已经上升到135万人,受伤人数更是达到了 5000万人次,在所有死亡人数中,行人的比重更是达到了 23%,因此研究交通事故中的行人损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行人头部与下肢作为交通事故中最容易受伤的身体部位已经被广泛研究。然而之前学者的研究很少综合分析行人头部损伤和下肢损伤,同时很少结合真实的交通事故设计仿真矩阵。因此,本研究从真实的交通事故出发,对典型车辆-行人碰撞场景下行人头部与下肢损伤进行综合研究。本文首先从网上下载了近300起行人事故案例,进一步筛选了可用于分析的事故案例共200例进行典型事故场景的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SUV与MPV,轿车在所有事故中的占比达到了 81%,且碰撞车速多集中在20-60km/h,占比为88.5%;且碰撞前行人的步行速度为3-5km/h,行人朝向为三点钟和九点钟的事故占比均超过一半以上;同时对于车辆-行人相对初始碰撞位置的分析表明,初始碰撞位置位于车辆纵轴线中间区域的事故最多,占比为40%。最终本研究将车辆类型为轿车,车速为20-60km/h,行人速度为3-5km/h,车辆-行人侧面中间区域碰撞作为本文的典型事故场景。其次,基于该200例事故案例,进一步筛选出在典型事故场景内的一起行人事故进行多体重建。分别通过对比行人与车辆的初始碰撞位置、行人被撞后在空中的运动学响应以及损伤情况等信息完成重建过程。并通过事故重建进一步验证了多体车辆模型的有效性。最后,以第三章得出的典型场景为基础进行仿真矩阵设计,同时以第四章经过事故重建验证的车辆模型为仿真基础模型共进行了180个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对于由车辆造成的行人头部损伤和下肢损伤严重度与车速相关性较强,而对于由地面造成的头部损伤,当车速大于30km/h时,车速对头部损伤的影响不大。此外,随着行人步行速度的增加以及行人尺寸的增大,由地面造成的头部损伤与由车辆造成的下肢损伤均有增大趋势。
SAED H.A ABUSAFIA[4](2020)在《各细化百分位人体头部有限元模型的构建与损伤评价研究》文中认为如何使行车使用者在交通事故中的损害得到降低或者是避免,是汽车安全领域的研究重点。交通事故中人体脑部损伤的致伤率和致死率均为最高。因此,深入研究交通事故中人体头部生物力学响应、损伤机理以及耐受极限等,对提升汽车安全性以及完善汽车安全法规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50百分位成年男性志愿者所提供的头部CT扫描影像数据以及人体解剖学特征建构了包含颅骨、各主要脑组织以及主要面部器官的具有精细解剖学结构的头部生物力学高仿生度的有限元模型;参考相关文献赋予了头部模型各组织相应的材料属性,并依据头部尺寸测量学数据基于缩放建模理论制定了不同百分位头部模型的建模流程,以人体头部尺寸测量学数据为依据,通过线性差值的方法计算得到了不同百分位头部模型之间的缩放因子。基于50百分位头部模型,利用缩放法在Hypermorph中以等密度和等应力的原则构建了5、10、90、95四个不同目标百分位的中国成年男性头部生物力学有限元模型,并对各缩放模型进行了尺寸误差校核与单元质量检查。根据相关生物力学尸体实验的模拟过程,对各百分位头部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可靠性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各百分位头部有限元模型能够准确模拟人体头部的生物力学响应和损伤,可用于交通事故中不同百分位人体头部的损伤机理研究和损伤风险分析评价。利用验证后的头部模型分别进行了不同百分位头部与发动机罩、前风挡、安全气囊的碰撞仿真,分析了百分位高低和不同碰撞位置对头部损伤的影响:与发动机罩碰撞时头部损伤指标和受伤风险随百分位的升高而增大且头部与发动机罩刚度越大的区域碰撞时,损伤指标和和风险也将明显增大;与前风挡碰撞时,百分位越高,头部损伤指标和受伤风险越大且头部与前风挡玻璃刚度越小的区域碰撞时,头部损伤指标和和风险也明显减小;在未系安全带的情况下,气囊来不及展开,高速膨胀的织袋冲击头部,反而对乘员造成伤害,且百分位越高,头部损伤指标和受伤风险越大。本文建立的各细分百分位人体头部生物力学模型可作为交通事故中人体头部损伤生物力学的研究工具,可为汽车安全性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吴玉洁,吴利平,林光燕,王燕,徐红芳,魏平[5](2020)在《17268例非住院儿童创伤发病特点的流行病学调查》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调查非住院儿童创伤发病特点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儿童创伤的科普、预防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9年7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非住院创伤患儿病历资料。结果:共纳入患儿17 268例,男女比为1.73∶1,平均年龄(4.31±2.82)岁;年创伤高发期为4月(1 777/17 268,10.29%)、7月(1 752/17 268,10.15%)及12月(1 574/17268,9.12%),日创伤高发时段为18:00~19:59(3 475/17 268,20.12%);家庭(7 932/17 268,45.93%)和学校(5 526/17 268,32.00%)是常见受伤地点;头部(12 150/17 268,70.36%)和四肢(3 605/17 268,20.88%)易受伤,头部受伤多由跌倒(7 805/12150,64.24%)和撞伤(3 657/12 150,30.10%)引起,四肢受伤多由锐器伤(1 122/3 605,31.12%)和烫伤(1 342/3 605,37.23%)引起,头部跌倒受伤是首位致伤原因(7 805/17 268,45.20%)。结论:非住院儿童创伤的发病特点有规律可循。加强儿童及其照顾者健康宣教,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家校联动防范创伤,注重防护头部与四肢,重视烫伤预处理与活动场地安全,可有效减少创伤。
唐斌[6](2019)在《汽车偏置碰撞中六岁儿童乘员的损伤与防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攀升,全球范围内的交通事故数量也在不断增加,道路交通事故成为了 5-29岁儿童和青年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在乘用车发生的交通事故中,正面碰撞事故是最常见的碰撞形式,其中正面碰撞又以偏置碰撞为主。对汽车偏置碰撞中儿童乘员的损伤展开研究,并对约束系统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对于提高儿童乘员的乘车安全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选取了三款与六岁儿童乘员体型相适应的儿童约束系统,分别是传统型儿童约束系统(CRSA)、有靠背的增高垫型儿童约束系统(CRSB)和无靠背的增高垫型儿童约束系统(CRS C)。根据C-NCAP、Euro-NCAP和ⅡHS的测试要求分别建立了 100%、40%和25%重叠率的汽车正面碰撞模型,使用Hybrid Ⅲ6YO模型研究了不同重叠率和不同类型儿童约束系统之间乘员运动学响应的差异性,使用THUMS 6YO模型研究了汽车小偏置碰撞中乘员头部和胸部的损伤风险,最后针对乘员的损伤情况对汽车约束系统进行了相应的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汽车不同重叠率碰撞中乘员的运动学响应有着明显的差异,重叠率越小乘员向车门侧的移动幅度越大,在25%重叠率的碰撞中Hybrid Ⅲ6YO乘员头部、手臂等身体部位和车门及附近的内部结构发生撞击,且头颈部的损伤参数值较大。在不同类型的儿童约束系统约束下的乘员的运动学响应也有所差异,CRS A、CRS B和CRS C对Hybrid Ⅲ 6YO乘员的约束较好,在碰撞过程中乘员均在儿童约束系统范围内,头部损伤值较大,其中有靠背的增高垫型儿童约束系统对乘员的保护性能要优于无靠背的增高垫型儿童约束系统。在使用THUMS 6YO人体有限元模型研究小偏置碰撞中乘员的头部和胸部的损伤风险时,由于THUMS模型和Hybrid Ⅲ模型之间结构和材料的差异性,THUMS 6YO头部和汽车内部结构发生轻微撞击或未发生撞击,头部损伤风险较低,但是肋骨骨折、心脏和肺部挫伤的风险很高。CRS C约束下的THUMS 6YO乘员在碰撞过程中出现下潜现象。汽车约束系统的优化结果表明,装有限力器的安全带能够有效降低乘员肋骨骨折、心脏和肺部挫伤的风险,头部脑组织的损伤风险会有所增加,但损伤值未超过耐受限度;充气式安全带能够降低乘员头部、肋骨、心脏和肺部的损伤风险,但是效果不明显。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7](2017)在《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文中指出为了促进中国汽车工程学科的发展,从汽车噪声-振动-声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Harshness,NVH)控制、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汽车电子化、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以及汽车碰撞安全技术5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汽车工程领域的学术研究进展、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汽车NVH控制方面综述了从静音到声品质、新能源汽车NVH控制技术、车身与底盘总成NVH控制技术、主动振动控制技术等;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方面综述了传统汽车动力总成节能技术、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等;汽车电子化方面综述了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汽车转向电控技术、汽车制动电控技术、汽车悬架电控技术等;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方面综述了中美智能网联汽车研究概要、复杂交通环境感知、高精度地图及车辆导航定位、汽车自主决策与轨迹规划、车辆横向控制及纵向动力学控制、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并给出了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车联网和人机共驾等典型应用实例解析;汽车碰撞安全技术方面综述了整车碰撞、乘员保护、行人保护、儿童碰撞安全与保护、新能源汽车碰撞安全等。该综述可为汽车工程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王慧[8](2015)在《儿童虐待国家干预制度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儿童虐待是各种损害儿童利益行为的总称,主要表现为对1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的身体虐待、忽视、性侵犯、情感和精神虐待四种形式。虐待行为对儿童身心健康的损害会阻碍儿童的健康发展,同时损害国家未来的人力资源公共利益,因此国家负有保护儿童的责任和义务。从人权保护的角度,国家负有尊重、保护、实现基本人权的义务。儿童的生命权和发展权是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的基本权利,免予受到一切形式暴力侵害的权利是在其基础之上的派生权利。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缔约国的首要责任是对各种侵害儿童的行为进行预防和干预。从利益保护的角度,儿童是一国未来劳动力的主要来源,儿童的发展状况直接决定一个国家未来人力资源水平的高低。国家对儿童虐待行为的干预,既是对儿童个人利益的保护,也是对国家公共利益的保护。保护儿童利益是当代有关儿童立法的价值取向。各国法律所保护的儿童利益范围,不仅包括儿童的生存、身体完整利益,还包括儿童的心理、认知、情感利益。保护并实现儿童利益是国家干预儿童虐待的终极目标,干预制度的构建和实施都围绕儿童的基本利益需要展开。法律所保护的儿童利益内涵和外延,是决定法律保护方法的核心因素。如何在国家干预制度中实现儿童利益最大化是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本文主要采用比较研究方法,通过对不同国家具体干预措施的主体、程序、条件、关系等内容的深入比较分析,揭示不同国家儿童虐待干预制度都共同包括的核心构成要素,为我国儿童虐待干预制度的构建提供相关的依据。界定“儿童虐待”概念是所有法律制度的起点。“儿童虐待”的法律概念,既包含了对虐待行为的判断标准,为国家干预程序的启动提供了依据,也包含了法律所保护的儿童利益范围。各国“儿童虐待”的法律规范普遍保护的儿童利益,包括儿童的身体发展、认知发展和社会发展三方面利益。在儿童利益的保护方法上,鉴于儿童的脆弱性和依赖性特点,主要是通过父母的照顾义务和国家的监督替代责任来保障儿童的权利。由于父母是虐待儿童的主要主体,因此国家干预措施的对象主要是父母,国家干预制度的主要内容是由对父母虐待儿童行为的干预措施所构成。国家干预措施围绕两方面内容展开:一是对儿童的保护,二是对父母的帮助和监督。从儿童利益需要的角度而言,儿童生存是其他一切利益存在的基础,保障儿童人身安全是各国国家干预的最低目标。另一方面父母是实现儿童利益的最佳人选,家庭是实现儿童利益的最佳场所,帮助儿童回归正常家庭是国家干预的最高目标。各国干预制度都表现出优先帮助监督父母、最大限度避免父母儿童分离的特点。仅在帮助监督措施无效的情形下,才会考虑适用剥夺父母监护权措施。本文第一章以儿童利益的内涵和保护方法为切入点,通过总结国家介入亲子关系的历史轨迹,揭示国家限制父母行为的具体路径。亲子关系立法的历史演进轨迹反映了国家介入亲子关系的必要性原则和比例性原则。促使国家加大保护儿童力度的原因,在于儿童社会价值的变迁。保护儿童免予受到一切形式的伤害,是国家的基本责任之一。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了缔约国保护儿童免予受到各种伤害的具体要求。第二章以儿童虐待的概念和干预的启动程序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儿童虐待的法律概念,指出决定各国干预标准的核心要素是儿童利益的损害及程度。各国普遍采用“危害”标准作为判断儿童利益损害的依据,既包括了儿童受到的实质性损害,也包含了使儿童处于高度危险状态的伤害风险。一旦儿童损害的程度符合国家干预标准,后续的报告、调查和评估程序都将启动。第三章以各国具体的干预措施为研究对象,对干预措施的对象、功能、适用条件、具体方式进行比较研究。根据对象的不同,干预措施可以分为针对父母的干预措施和针对儿童的保护措施。国家对父母的干预措施,既包括对父母的帮助和支持,又包括对父母行为的监督,干预目标是尽量协助、督促父母为儿童提供适格照顾,帮助儿童回归家庭。而对儿童的保护措施,则根据儿童面临的危险程度分为紧急保护措施、家庭外安置措施、国家替代监护措施。两种类型的措施往往同时进行,以最大限度的帮助儿童回归家庭。第四章以国家干预措施的实施主体为研究对象,区分儿童保护机构和法院的不同角色和职能,指出儿童保护机构和法院在儿童虐待干预制度中存在的必要性。第五章针对我国儿童虐待国家干预现状的缺陷与不足,建议设立专职的儿童保护政府机构,加强对儿童的保护和对父母的帮助和监督,并在《民法典》的立法中完善未成年人监护制度,在《反家庭暴力法》的立法中完善针对儿童遭遇家庭暴力的干预制度,在条件成熟时制订专门的《儿童虐待防治法》。
苏垠平[9](2014)在《部分地区X射线诊断照射频度调查及CT所致癌症风险的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随着医用辐射的蓬勃发展和不断普及,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增加了个体和群体的辐射剂量。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2008年报告中指出,美国医疗照射所致人均剂量等于或者已经超过天然本底辐射水平,其他国家今后也将出现这种情况,医疗照射正在成为公众最大的电离辐射照射源。我国在1984年与1996年先后组织开展了两次全国性大规模的医疗照射水平调查,为制定防护法规与标准积累了宝贵的数据资料,并且推动了我国医疗照射防护水平的不断提高,但随着放射诊疗设备应用的不断发展和扩大,至今我国仍未有更新的数据。随着X射线诊断照射尤其是CT扫描所占比重的增加,许多国家的调查结果显示一半以上的放射诊断影像的辐射剂量来自CT检查,因此CT扫描可能诱发癌症的风险也引起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关注与研究,而目前未见针对我国CT扫描可能诱发癌症风险研究的相关报道。目的1、基于医院信息系统搜集了解不同县级地区X射线诊断照射,尤其是CT扫描的频度及其分布情况,为我国今后医疗照射频度调查提供新思路。2、通过估算CT扫描所致患者的器官剂量,利用BEIRⅦ风险预测模型并结合中国的数据估算CT扫描可能诱发癌症的风险,为今后CT扫描在临床应用中的辐射防护提供依据。研究方法1、选择W、M两个县所有医疗卫生机构(包括县医院(W1与M1)、中医院及乡镇卫生院)与E市两个县区医院(E1与E2),调查其X射线诊断照射的分布情况,及一家儿童医院(M2)调查其CT扫描的分布情况。利用上述医院的信息系统(包括RIS系统、PACS系统及纸质登记本),搜集2012年期间接受X射线诊断照射所有患者的就诊ID、性别、年龄、检查类型、受检部位、检查时间,其中针对CT扫描的受检者相关信息进一步搜集其就诊原因及检查结果(阳性/阴性)。2、根据CT扫描的分布,选择W1、E1及E2医院接受头部、胸部CT扫描的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填写纸质调查表或提取PACS系统内DICOM header头文件内的固定字段获取CT扫描参数,并根据所获取的扫描参数利用CT-Expo软件估算头部及胸部CT扫描所致不同年龄患者不同部位器官剂量。3、利用BEIRⅦ癌症风险预测模型并结合中国2008年癌症发病率及人口寿命表估算W1,E1和E2三级医院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接受单次CT扫描所致不同部位癌症的风险。研究结果1、本研究涉及7家医院及2个县级地区的乡镇卫生院,共调查2012年期间接受X射线诊断照射653622人次,其中CT扫描为197003人次。2012年W、M两个县CT检查的频次分别为79.65人次/千人口和46.05人次/千人口。不同X射线诊断照射类型中,除X射线诊断摄影以外,CT扫描所占比重较高,分别为26.6%和40.9%,而普通X射线透视检查则十分少见。2、对W1、M1、E1三家县医院X射线诊断照射频次分布调查,发现CT扫描在X射线诊断照射的比重分别为:28.3%、41.4%和52.0%。不同CT扫描部位,头部所占比例最高,县级人民医院头部CT比重范围为39.0~66.8%,区医院为33.7%,其中对儿童头部CT扫描的比例高达95%,据调查E2医院51.7%的儿童是由于外伤引起的。对CT扫描阳性率的调查结果显示,头部CT扫描阳性率相对低于其他部位,且年龄越小的患者其阳性率越低。头、胸部接受重复CT扫描的比重较高,并且随患者年龄的增加,CT重复检查的比例也相应增加。3、头部CT扫描所致大脑、唾液腺、骨表面和红骨髓的剂量相对较高,而胸部CT扫描所致甲状腺,肺以及胃、肝脏、骨表面和红骨髓器官剂量相对较高。由于不同医院对于相同年龄患者所使用的CT扫描参数不同,因此所致其剂量也不相同,其中头部扫描新生儿可相差5倍(如大脑31.5mSv:5.5mSv),而胸部扫描所致新生儿的器官剂量相差可达11倍(如肺36.6mSv:3.1mSv)。4、头部CT扫描所致白血病终生风险男性略高于女性,其范围分别为1.8~11.2/10万人口和1.3-9.4/10万人口,而女性甲状腺癌远高于男性(其风险分别为9.6/10万人口和1.8/10万人口);胸部CT扫描所致女性乳腺癌风险最高,为423.5/10万人口,其次为女性甲状腺癌及肺癌分别为244.7/10万人口和240.9/10万人口,其中肺癌风险约为男性的两倍。此外,胸部扫描所致儿童(女)甲状腺癌的风险最高可达我国基线水平的66%。研究结论1、利用医院信息系统(RIS/PACS系统)搜集X射线诊断照射资料的方法经济、可行,为我国今后医疗照射频度调查提供了新思路。2、不同医院CT扫描所致患者器官剂量差异大,这提示放射科医生及物理师应当根据患者体重和扫描部位适当调整扫描参数,以减少其受照剂量,特别是对儿童受检者。3、胸部CT扫描所致患者甲状腺的终生癌症风险较高,因此胸部扫描时,应加强对甲状腺及其它辐射敏感器官的防护。
王鑫鑫[10](2014)在《枕颈融合角度与颅颈交界区畸形患者下颈椎退变的关系》文中研究说明背景:颅颈交界区畸形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因为枕颈部复杂的结构及手术方式的多样性而成为临床研究的焦点。枕颈融合是颅颈交界区畸形的主要治疗方法,其主要目的是解除脊髓的压迫和保持枕颈部的稳定性。但枕颈融合术后对下颈椎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下颈椎曲度改变及退变上。本文主要针对先天性颅颈畸形进行研究,并对枕颈融合术后下颈椎的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本文采用了S值作为对于颈椎退变的主要指标,因为对于非骨质疏松症患者,颈椎的退变主要表现在椎间盘,而椎体的高度基本保持恒定不变,所以可用颈椎间盘高度和与颈椎体高度和的比值(s值)衡量颈椎的退变,S值越小则颈椎退变越严重。目的:测量颅颈畸形枕颈融合内固定患者的颈椎侧位X射线片,分析融合过程中枕颈固定角度和融合后下颈椎退变的关系,确定最佳枕颈融合角度范围。以对枕颈融合术术中枕颈角的固定提供参考。方法:纳入因颅颈畸形行枕颈融合患者41例,其中颅底凹陷23例,Chiari畸形20例,颅底凹陷合并Chiari畸形10例,寰枢关节脱位8例。根据融合后即刻枕颈角度(Oc-C2角度),将颅颈畸形枕颈融合患者分为3组。即枕颈角90-22°组、枕颈角<9°组、枕颈角>220组。其中融合后即刻0c-C2角度在9°-22°属于正常范围。测量融合前及融合后终末随访时各组S值及JOA评分和C2-C7角度,并进行统计学比较,从而对枕颈融合术后不同组对下颈椎所产生的不同影响作出结论。结果与结论:结果:融合前枕颈角90-22°组、枕颈角<9°组、枕颈角>220组JOA评分分别为(7.3±1.7)分、(7.2±1.6)分、(7.3±1.5)分,融合后随访分别为(14.2±1.5)分、(13.5±1.6)分、(13.3±1.5)分,3组JOA评分均有明显改善,枕颈角90-22°组JOA改善程度明显较枕颈角<90组、枕颈角>220组好。融合前C2-C7角度值,枕颈角90-220组、枕颈角<90组、枕颈角>220组分别为24.83±15.5,25.64±14.6,25.22±15.6,3组差异无显着性意义。枕颈角90-220组融合后终末随访C2-C7角度值与融合前C2-C7角度值差异无显着性意义,枕颈角<9°组融合后终末随访C2-C7角度值较其融合前C2-C7角度值明显增大,而枕颈角>22°组融合后终末随访C2-C7角度值较其融合前C2-C7角度值明显减小。融合前S值枕颈角90-22°组、枕颈角<9°组、枕颈角>220组分别为0.440±0.017,0.441±0.016,0.440±0.018,3组差异无显着性意义。枕颈角90-220组融合后终末随访S值与融合前S值差异无显着性意义,枕颈角<90组、枕颈角>220组融合后终末随访S值均较其融合前s值明显减小。术后所有患者随访C2-C7与术后Oc-C2角度的Pearson相关性比较所得相关系数为-0.859,即枕颈角与C2-C7角度呈负相关;枕颈角<9°组术后随访C2-C7与S值的Pearson相关性比较,所得相关系数为-0.769,可知随着C2-C7角度的增大S值变小;枕颈角>22°组术后随访C2-C7与S值的Pearson相关性比较,所得相关系数为0.192,即随着枕颈角的减小S值变小。结论:枕颈融合内固定时枕颈角应尽量在正常范围内,超过或小于正常范围均会加速下颈椎的退变进程。所以在临床行枕颈融合术时,术中枕颈角应固定在生理曲度内,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术后对下颈椎所产生的影响。
二、儿童头部外伤不可忽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儿童头部外伤不可忽视(论文提纲范文)
(1)儿童颞骨骨折临床特点和治疗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评估方法 |
1.2.1 听力评估 |
1.2.2 面神经功能的评估 |
1.2.3 影像评估 |
1.3 治疗方法 |
2 结 果 |
2.1 病例特点 |
2.2 受伤原因 |
2.3 临床症状 |
2.4 颞骨骨折类型 |
2.5 相关颅骨骨折 |
2.6 并发症 |
2.6.1 听力损失 |
2.6.2 面神经损伤 |
2.6.3 其他耳科并发症 |
2.6.4 颅内损伤及其他脏器损伤 |
2.7 耳科并发症的治疗及预后 |
2.8 儿童头部外伤后诊治流程图 |
3 讨 论 |
3.1 颞骨骨折的病因与临床表现 |
3.2 儿童颞骨骨折的分类 |
3.3 颞骨骨折所致的耳科并发症及颅内并发症 |
4 结 论 |
(2)头部有限元模型脑神经耦合建模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汽车碰撞中头部损伤生物力学研究 |
1.2.1 人体头部解剖结构 |
1.2.2 颅脑损伤形式及机理 |
1.2.3 头部损伤评价准则 |
1.3 国内外人体头部有限元模型发展概述 |
1.3.1 国外人体头部有限元模型发展现状 |
1.3.2 国内人体头部有限元模型发展现状 |
1.3.3 小结 |
1.4 本研究的背景、目的及主要工作 |
1.4.1 课题背景 |
1.4.2 本课题的来源、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2 头部有限元模型脑神经纤维耦合建模 |
2.1 脑神经纤维有限元模型 |
2.1.1 脑神经纤维追踪 |
2.1.2 脑神经纤维有限元模型建模 |
2.2 颅脑-神经跨尺度耦合建模 |
2.2.1 头部有限元模型 |
2.2.2 脑神经纤维有限元模型缩放 |
2.2.3 颅脑-神经纤维跨尺度耦合建模 |
2.3 本章小结 |
3 脑组织的材料模型及其参数求解 |
3.1 脑组织的力学特性和材料模型 |
3.1.1 脑组织的力学基本特性 |
3.1.2 线性粘弹性材料模型 |
3.1.3 粘性-超弹性材料模型 |
3.2 材料参数求解 |
3.2.1 参考人体脑组织动态实验简介 |
3.2.2 脑组织样本有限元模型建模 |
3.2.3 材料模型参数求解 |
3.3 本章小结 |
4 颅脑-神经纤维耦合模型的验证 |
4.1 概述 |
4.2 Hardy实验颅-脑相对位移验证 |
4.2.1 Hardy实验简介 |
4.2.2 有限元模型仿真重建 |
4.2.3 颅-脑相对位移结果对比分析 |
4.3 Alshareef实验颅-脑相对位移验证 |
4.3.1 Alshareef实验简介 |
4.3.2 有限元模型仿真重建 |
4.3.3 颅-脑相对位移结果对比分析 |
4.4 模型生物逼真度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头部机械冲击载荷对弥漫性脑损伤的影响研究 |
5.1 概述 |
5.2 有限元仿真和分析 |
5.2.1 脑损伤载荷分析及仿真载荷 |
5.2.2 仿真矩阵 |
5.2.3 数据分析 |
5.3 脑应变响应的结果和讨论 |
5.3.1 结果 |
5.3.2 讨论 |
5.4 结论 |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3)典型场景下车辆-行人碰撞头部与下肢损伤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行人保护的研究内容与现状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法规研究 |
1.2.3 行人数值模型 |
1.2.4 行人保护措施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行人头部与下肢损伤生物力学 |
2.1 头部损伤生物力学 |
2.1.1 头部解剖学 |
2.1.2 头部损伤形式 |
2.1.3 头部损伤评价标准 |
2.2 下肢损伤生物力学 |
2.2.1 下肢解剖学 |
2.2.2 下肢损伤形式 |
2.2.3 下肢损伤评价标准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视频信息的行人碰撞场景分析 |
3.1 视频信息来源与筛选标准 |
3.2 定义事故场景 |
3.2.1 车辆信息 |
3.2.2 行人信息 |
3.3 视频信息统计结果 |
3.3.1 车辆类型与车速 |
3.3.2 行人步行速度与朝向 |
3.3.3 行人下肢碰撞位置 |
3.3.4 行人头部碰撞位置 |
3.3.5 行人运动学响应 |
3.3.6 行人损伤情况 |
3.4 典型事故场景筛选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深度事故重建的多体模型验证 |
4.1 概述 |
4.2 多体理论基础 |
4.3 基于典型场景的行人事故深度重建 |
4.3.1 事故描述 |
4.3.2 多体模型建立 |
4.3.3 多体运动学重建 |
4.3.4 损伤重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典型场景下行人头部与下肢损伤分析 |
5.1 概述 |
5.2 仿真试验设计 |
5.2.1 试验设计理论 |
5.2.2 试验设计矩阵 |
5.3 数据统计 |
5.3.1 头部损伤指标统计 |
5.3.2 下肢损伤指标统计 |
5.4 一次碰撞行人头部损伤分析 |
5.4.1 头部碰撞点 |
5.4.2 车速与行人尺寸 |
5.4.3 车速与步行速度 |
5.4.4 行人速度与步态 |
5.4.5 行人速度与尺寸 |
5.5 二次碰撞行人头部损伤分析 |
5.5.1 车速与行人尺寸 |
5.5.2 车速与步行速度 |
5.5.3 行人速度与步态 |
5.5.4 行人速度与尺寸 |
5.6 行人下肢损伤分析 |
5.6.1 车速与行人步态 |
5.6.2 车速与行人朝向 |
5.6.3 车速与行人尺寸 |
5.7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4)各细化百分位人体头部有限元模型的构建与损伤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头部损伤生物力学的研究方法 |
1.2.1 交通事故统计与调查 |
1.2.2 损伤生物力学实验 |
1.2.3 数字模型仿真研究 |
1.2.4 损伤生物力学各研究方法对比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 |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人体头部损伤生物力学基础 |
2.1 引言 |
2.2 头部解剖学结构 |
2.2.1 头部整体结构 |
2.2.2 头部各组织解剖学结构 |
2.3 头部损伤类型与机理 |
2.3.1 头部损伤类型 |
2.3.2 头部损伤机理 |
2.4 头部损伤评估标准、耐受极限和评价指标 |
2.4.1 头部碰撞损伤的评估标准 |
2.4.2 头部各部位耐受极限和评价指标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百分位头部有限元模型的构建 |
3.1 引言 |
3.2 人体有限元建模理论基础 |
3.2.1 人体组织常用单元类型 |
3.2.2 人体组织常用材料模型 |
3.3 头部缩放因子的确定与计算 |
3.3.1 头部缩放建模方法与流程 |
3.3.2 头部建模缩放因子的获取与计算 |
3.4 各百分位头部有限元模型的构建 |
3.4.1 50百分位头部有限元基础模型的构建 |
3.4.2 各细化百分位头部有限元目标模型的构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百分位头部模型的可靠性验证 |
4.1 引言 |
4.2 动态显式有限元解法 |
4.2.1 动态显式有限元算法的基本运动学方程 |
4.2.2 数值计算-中心差分法 |
4.3 基于国外尸体实验的头部模型验证 |
4.3.1 基于Nahum颅内压实验的头部模型验证 |
4.3.2 基于Trosseille颅内动态响应实验的模型验证 |
4.3.3 基于Yoganandan头部侧面跌落实验的模型验证 |
4.4 不同百分位头部模型有效性验证结果的汇总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头部模型在碰撞损伤生物力学分析中的应用 |
5.1 引言 |
5.2 不同百分位头部与发动机罩碰撞损伤分析 |
5.2.1 头与机罩碰撞模型的构建 |
5.2.2 仿真结果分析 |
5.3 不同百分位头部与前风挡玻璃碰撞损伤分析 |
5.3.1 头部与前风挡碰撞模型的构建 |
5.3.2 仿真结果分析 |
5.4 不同百分位头部与气囊碰撞损伤分析 |
5.4.1 头部与安全气囊碰撞模型的构建 |
5.4.2 仿真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17268例非住院儿童创伤发病特点的流行病学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调查对象 |
1.2 分组方法 |
1.3 统计学处理 |
1.4 质量控制 |
2 结果 |
2.1 非住院儿童创伤的一般情况 |
2.2 非住院儿童创伤的性别、年龄分布 |
2.3 非住院儿童创伤的受伤时间、地点分布 |
2.4 非住院儿童创伤的受伤部位、致伤原因分布 |
2.5 不同年龄段非住院儿童创伤的致伤原因构成 |
3 讨论 |
3.1非住院儿童创伤的预防亟待加强 |
3.2针对性实施健康教育 |
3.3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家校联动减少创伤 |
3.4头部和四肢创伤最常见,宜加强防护 |
3.5重视婴幼儿烫伤预处理,提高年长儿童危险识别能力 |
4 总结 |
(6)汽车偏置碰撞中六岁儿童乘员的损伤与防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儿童乘员保护的国外研究现状 |
1.3 儿童乘员保护的国内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儿童损伤生物力学与儿童约束系统简介 |
2.1 儿童损伤生物力学 |
2.1.1 头部 |
2.1.2 颈部 |
2.1.3 胸腹部 |
2.1.4 骨盆 |
2.1.5 四肢 |
2.2 车用儿童约束系统 |
2.2.1 儿童约束系统的组成 |
2.2.2 儿童约束系统的分类 |
2.2.3 儿童约束系统评价方法 |
2.2.4 儿童约束系统的发展趋势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有效性验证 |
3.1 有限元理论 |
3.1.1 有限单元法的概念 |
3.1.2 有限元仿真分析方法 |
3.2 Ls-Dyna软件简介 |
3.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和有效性验证 |
3.3.1 汽车有限元模型 |
3.3.2 儿童假人有限元模型 |
3.3.2.1 Q3假人有限元模型 |
3.3.2.2 Hybrid Ⅲ 6YO假人有限元模型 |
3.3.2.3 THUMS 6YO人体有限元模型 |
3.3.3 ECE R44台车有限元模型 |
3.3.4 儿童约束系统的有限元模型 |
3.3.4.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3.4.2 儿童约束系统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汽车不同重叠率偏置碰撞中六岁儿童乘员响应差异与损伤参数对比 |
4.1 碰撞模型 |
4.2 整车运动学响应分析 |
4.3 乘员运动学响应与损伤参数分析 |
4.3.1 CRS A约束下乘员的运动学响应与损伤参数 |
4.3.2 CRS B约束下乘员的运动学响应与损伤参数 |
4.3.3 CRS C约束下乘员的运动学响应与损伤参数 |
4.4 相同碰撞类型中不同CRS约束的乘员损伤参数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汽车小偏置碰撞中六岁儿童乘员的损伤风险研究与约束系统的优化 |
5.1 汽车小偏置碰撞中六岁儿童乘员的损伤风险 |
5.1.1 碰撞模型 |
5.1.2 乘员运动学响应 |
5.1.2.1 CRS A约束下乘员的运动学响应 |
5.1.2.2 CRS B约束下乘员的运动学响应 |
5.1.2.3 CRS C约束下乘员的运动学响应 |
5.1.2.4 THUMS人体有限元模型和Hybrid Ⅲ模型运动学响应对比分析 |
5.1.3 乘员头部和胸部损伤风险分析 |
5.1.3.1 脑组织 |
5.1.3.2 肋骨 |
5.1.3.3 心脏 |
5.1.3.4 肺部 |
5.2 约束系统的优化 |
5.2.1 限力器和充气式安全带的建模 |
5.2.2 乘员运动学响应 |
5.2.3 约束系统优化前后损伤风险对比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论文提纲范文)
索引 |
0引言 |
1汽车NVH控制 (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庞剑总工程师统稿) |
1.1从静音到声品质 (重庆大学贺岩松教授提供初稿) |
1.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1声品质主观评价 |
1.1.1.2声品质客观评价 |
1.1.1.3声品质主客观统一模型 |
1.1.2存在的问题 |
1.1.3研究发展趋势 |
1.2新能源汽车NVH控制技术 |
1.2.1驱动电机动力总成的NVH技术 (同济大学左曙光教授、林福博士生提供初稿) |
1.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2热点研究方向 |
1.2.1.3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1.2.2燃料电池发动机用空压机的NVH技术 (同济大学左曙光教授、韦开君博士生提供初稿) |
1.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2存在的问题 |
1.2.2.3总结与展望 |
1.3车身与底盘总成NVH控制技术 |
1.3.1车身与内饰 (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庞剑总工程师提供初稿) |
1.3.1.1车身结构 |
1.3.1.2声学包装 |
1.3.2制动系 (同济大学张立军教授、徐杰博士生、孟德建讲师提供初稿) |
1.3.2.1制动抖动 |
1.3.2.2制动颤振 |
1.3.2.3制动尖叫 |
1.3.2.4瓶颈问题与未来趋势 |
1.3.3轮胎 (清华大学危银涛教授、杨永宝博士生、赵崇雷硕士生提供初稿) |
1.3.3.1轮胎噪声机理研究 |
1.3.3.2轮胎噪声计算模型 |
1.3.3.3轮胎噪声的测量手段 |
1.3.3.4降噪方法 |
1.3.3.5问题与展望 |
1.3.4悬架系 (吉林大学庄晔副教授提供初稿) |
1.3.4.1悬架系NVH问题概述 |
1.3.4.2悬架系的动力学建模与NVH预开发 |
1.3.4.3悬架系的关键部件NVH设计 |
1.3.4.4悬架NVH设计整改 |
1.4主动振动控制技术 (重庆大学郑玲教授提供初稿) |
1.4.1主动和半主动悬架技术 |
1.4.1.1主动悬架技术 |
1.4.1.2半主动悬架技术 |
1.4.2主动和半主动悬置技术 |
1.4.2.1主动悬置技术 |
1.4.2.2半主动悬置技术 |
1.4.3问题及发展趋势 |
2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 (江苏大学何仁教授统稿) |
2.1传统汽车动力总成节能技术 (同济大学郝真真博士生、倪计民教授提供初稿) |
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1.1替代燃料发动机 |
2.1.1.2高效内燃机 |
2.1.1.3新型传动方式 |
2.1.2存在的主要问题 |
2.1.3重点研究方向 |
2.1.4发展对策及趋势 |
2.2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 (重庆大学胡建军教授、秦大同教授, 彭航、周星宇博士生提供初稿) |
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2存在的问题 |
2.2.3重点研究方向 |
2.3新能源汽车技术 |
2.3.1纯电动汽车技术 (长安大学马建、余强、汪贵平教授, 赵轩、李耀华副教授, 许世维、唐自强、张一西研究生提供初稿) |
2.3.1.1动力电池 |
2.3.1.2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驱动控制技术 |
2.3.1.3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技术 |
2.3.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技术 (重庆大学胡建军、秦大同教授, 彭航、周星宇博士生提供初稿) |
2.3.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2.2存在的问题 |
2.3.2.3热点研究方向 |
2.3.2.4研究发展趋势 |
2.3.3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技术 (北京理工大学王震坡教授、邓钧君助理教授, 北京重理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高雷工程师提供初稿) |
2.3.3.1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 |
2.3.3.2关键技术及热点研究方向 |
2.3.3.3制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关键因素 |
2.3.3.4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趋势 |
3汽车电子化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统稿) |
3.1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杨世春教授、陈飞博士提供初稿) |
3.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3.1.2重点研究方向 |
3.1.2.1汽车发动机燃油喷射控制技术 |
3.1.2.2汽车发动机涡轮增压控制技术 |
3.1.2.3汽车发动机电子节气门控制技术 |
3.1.2.4汽车发动机点火控制技术 |
3.1.2.5汽车发动机空燃比控制技术 |
3.1.2.6汽车发动机怠速控制技术 |
3.1.2.7汽车发动机爆震检测与控制技术 |
3.1.2.8汽车发动机先进燃烧模式控制技术 |
3.1.2.9汽车柴油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 |
3.1.3研究发展趋势 |
3.2汽车转向电控技术 |
3.2.1电动助力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陈国迎博士提供初稿) |
3.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3.2.1.2重点研究方向和存在的问题 |
3.2.1.3研究发展趋势 |
3.2.2主动转向及四轮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陈国迎博士提供初稿) |
3.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3.2.2.2研究热点和存在问题 |
3.2.2.3研究发展趋势 |
3.2.3线控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郑宏宇副教授提供初稿) |
3.2.3.1转向角传动比 |
3.2.3.2转向路感模拟 |
3.2.3.3诊断容错技术 |
3.2.4商用车电控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赵伟强副教授, 韩小健、高恪研究生提供初稿) |
3.2.4.1电控液压转向系统 |
3.2.4.2电液耦合转向系统 |
3.2.4.3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
3.2.4.4后轴主动转向系统 |
3.2.4.5新能源商用车转向系统 |
3.2.4.6商用车转向系统的发展方向 |
3.3汽车制动控制技术 (合肥工业大学陈无畏教授、汪洪波副教授提供初稿) |
3.3.1国内外研究现状 |
3.3.1.1制动系统元部件研发 |
3.3.1.2制动系统性能分析 |
3.3.1.3制动系统控制研究 |
3.3.1.4电动汽车研究 |
3.3.1.5混合动力汽车研究 |
3.3.1.6参数测量 |
3.3.1.7与其他系统耦合分析及控制 |
3.3.1.8其他方面 |
3.3.2存在的问题 |
3.4汽车悬架电控技术 (吉林大学庄晔副教授提供初稿) |
3.4.1电控悬架功能与评价指标 |
3.4.2电控主动悬架最优控制 |
3.4.3电控悬架其他控制算法 |
3.4.4电控悬架产品开发 |
4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 (清华大学李克强教授、长安大学赵祥模教授共同统稿) |
4.1国内外智能网联汽车研究概要 |
4.1.1美国智能网联汽车研究进展 (美国得克萨斯州交通厅Jianming Ma博士提供初稿) |
4.1.1.1美国智能网联车研究意义 |
4.1.1.2网联车安全研究 |
4.1.1.3美国自动驾驶车辆研究 |
4.1.1.4智能网联自动驾驶车 |
4.1.2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研究进展 (长安大学赵祥模教授、徐志刚副教授、闵海根、孙朋朋、王振博士生提供初稿) |
4.1.2.1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规划 |
4.1.2.2中国高校及研究机构智能网联汽车开发情况 |
4.1.2.3中国企业智能网联汽车开发情况 |
4.1.2.4存在的问题 |
4.1.2.5展望 |
4.2复杂交通环境感知 |
4.2.1基于激光雷达的环境感知 (长安大学付锐教授、张名芳博士生提供初稿) |
4.2.1.1点云聚类 |
4.2.1.2可通行区域分析 |
4.2.1.3障碍物识别 |
4.2.1.4障碍物跟踪 |
4.2.1.5小结 |
4.2.2车载摄像机等单传感器处理技术 (武汉理工大学胡钊政教授、陈志军博士, 长安大学刘占文博士提供初稿) |
4.2.2.1交通标志识别 |
4.2.2.2车道线检测 |
4.2.2.3交通信号灯检测 |
4.2.2.4行人检测 |
4.2.2.5车辆检测 |
4.2.2.6总结与展望 |
4.3高精度地图及车辆导航定位 (武汉大学李必军教授、长安大学徐志刚副教授提供初稿) |
4.3.1国内外研究现状 |
4.3.2当前研究热点 |
4.3.2.1高精度地图的采集 |
4.3.2.2高精度地图的地图模型 |
4.3.2.3高精度地图定位技术 |
4.3.2.4基于GIS的路径规划 |
4.3.3存在的问题 |
4.3.4重点研究方向与展望 |
4.4汽车自主决策与轨迹规划 (清华大学王建强研究员、李升波副教授、忻隆博士提供初稿) |
4.4.1驾驶人决策行为特性 |
4.4.2周车运动轨迹预测 |
4.4.3智能汽车决策方法 |
4.4.4自主决策面临的挑战 |
4.4.5自动驾驶车辆的路径规划算法 |
4.4.5.1路线图法 |
4.4.5.2网格分解法 |
4.4.5.3 Dijistra算法 |
4.4.5.4 A*算法 |
4.4.6路径面临的挑战 |
4.5车辆横向控制及纵向动力学控制 |
4.5.1车辆横向控制结构 (华南理工大学游峰副教授, 初鑫男、谷广研究生, 中山大学张荣辉研究员提供初稿) |
4.5.1.1基于经典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PID) |
4.5.1.2基于现代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
4.5.1.3基于智能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
4.5.1.4考虑驾驶人特性的车辆横向控制 |
4.5.1.5面临的挑战 |
4.5.2动力学控制 (清华大学李升波副研究员、李克强教授、徐少兵博士提供初稿) |
4.5.2.1纵向动力学模型 |
4.5.2.2纵向稳定性控制 |
4.5.2.3纵向速度控制 |
4.5.2.4自适应巡航控制 |
4.5.2.5节油驾驶控制 |
4.6智能网联汽车测试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黄武陵副研究员、王飞跃研究员, 清华大学李力副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刘跃虎教授、郑南宁院士提供初稿) |
4.6.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研究现状 |
4.6.2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热点研究方向 |
4.6.2.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内容研究 |
4.6.2.2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方法 |
4.6.2.3智能网联汽车的测试场地建设 |
4.6.3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存在的问题 |
4.6.4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研究发展趋势 |
4.6.4.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地建设要求 |
4.6.4.2智能网联汽车测评方法的发展 |
4.6.4.3加速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及进程管理 |
4.7典型应用实例解析 |
4.7.1典型汽车ADAS系统解析 |
4.7.1.1辅助车道保持系统、变道辅助系统与自动泊车系统 (同济大学陈慧教授, 何晓临、刘颂研究生提供初稿) |
4.7.1.2 ACC/AEB系统 (清华大学王建强研究员, 华南理工大学游峰副教授、初鑫男、谷广研究生, 中山大学张荣辉研究员提供初稿) |
4.7.2 V2X协同及队列自动驾驶 |
4.7.2.1一维队列控制 (清华大学李克强教授、李升波副教授提供初稿) |
4.7.2.2二维多车协同控制 (清华大学李力副教授提供初稿) |
4.7.3智能汽车的人机共驾技术 (武汉理工大学褚端峰副研究员、吴超仲教授、黄珍教授提供初稿) |
4.7.3.1国内外研究现状 |
4.7.3.2存在的问题 |
4.7.3.3热点研究方向 |
4.7.3.4研究发展趋势 |
5汽车碰撞安全技术 |
5.1整车碰撞 (长沙理工大学雷正保教授提供初稿) |
5.1.1汽车碰撞相容性 |
5.1.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1.1.2存在的问题 |
5.1.1.3重点研究方向 |
5.1.1.4展望 |
5.1.2汽车偏置碰撞安全性 |
5.1.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1.2.2存在的问题 |
5.1.2.3重点研究方向 |
5.1.2.4展望 |
5.1.3汽车碰撞试验测试技术 |
5.1.3.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1.3.2存在的问题 |
5.1.3.3重点研究方向 |
5.1.3.4展望 |
5.2乘员保护 (重庆理工大学胡远志教授提供初稿) |
5.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2重点研究方向 |
5.2.3展望 |
5.3行人保护 (同济大学王宏雁教授、余泳利研究生提供初稿) |
5.3.1概述 |
5.3.2国内外研究现状 |
5.3.2.1被动安全技术 |
5.3.2.2主动安全技术研究 |
5.3.3研究热点 |
5.3.3.1事故研究趋势 |
5.3.3.2技术发展趋势 |
5.3.4存在的问题 |
5.3.5小结 |
5.4儿童碰撞安全与保护 (湖南大学曹立波教授, 同济大学王宏雁教授、李舒畅研究生提供初稿;曹立波教授统稿) |
5.4.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4.1.1儿童碰撞安全现状 |
5.4.1.2儿童损伤生物力学研究现状 |
5.4.1.3车内儿童安全法规和试验方法 |
5.4.1.4车外儿童安全法规和试验方法 |
5.4.1.5儿童安全防护措施 |
5.4.1.6儿童约束系统使用管理与评价 |
5.4.2存在的问题 |
5.4.3重点研究方向 |
5.4.4发展对策和展望 |
5.5新能源汽车碰撞安全 (大连理工大学侯文彬教授、侯少强硕士生提供初稿) |
5.5.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5.1.1新能源汽车碰撞试验 |
5.5.1.2高压电安全控制研究 |
5.5.1.3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布局研究 |
5.5.1.4电池包碰撞安全防护 |
5.5.1.5动力电池碰撞安全 |
5.5.2热点研究方向 |
5.5.3存在的问题 |
5.5.4发展对策与展望 |
6结语 |
(8)儿童虐待国家干预制度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本文的研究问题及范围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本文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五、本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一章 国家干预儿童虐待的基本问题 |
第一节 国家对儿童权利的保护责任 |
一、儿童的生命权与发展权 |
二、儿童免受一切形式暴力侵害的权利 |
三、国家对儿童的保护责任和义务 |
第二节 国家保护儿童免予受到伤害的必要性 |
一、保护儿童是社会延续的基本条件之一 |
二、人力资本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
三、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儿童的重要性 |
四、儿童虐待后果的严重性 |
第三节 国家干预儿童虐待的历史演进轨迹 |
一、国家亲权的缘起 |
二、罗马法中的家父权与儿童利益 |
三、工业革命初期法律的父母权利和儿童利益 |
四、现代福利国家中的父母权利和儿童利益 |
五、法律保护的儿童利益范围逐渐扩张 |
六、儿童社会价值的变迁决定国家干预儿童虐待的力度 |
第四节 法律保护儿童利益的范围及方法 |
一、权利是法律对利益的取舍和保护 |
二、法律应当保护的儿童利益范围 |
三、法律保护儿童利益的方法 |
第五节 国家干预儿童虐待的具体方式 |
一、国家承担儿童保护责任的具体方式 |
二、国家保护责任与父母责任的关系 |
第二章 儿童虐待的判断和干预启动程序 |
第一节 儿童虐待法律概念的构成及类型 |
一、国家干预儿童虐待的立法模式 |
二、儿童虐待的法律概念 |
三、“儿童虐待”法律规范的构成要件 |
四、身体虐待的判断与父母惩戒权 |
五、忽视的判断与疏于保护 |
六、性侵犯的判断 |
七、情感/精神虐待的判断与目睹暴力 |
八、“儿童虐待”法律规范的特点 |
第二节 儿童虐待的发现与报告程序 |
一、接受报告的主体 |
二、报告义务主体 |
三、报告的标准 |
四、没有报告或报告错误的责任 |
五、发现和报告程序的特点 |
第三节 儿童虐待报告的调查程序 |
一、调查程序的功能 |
二、调查程序的内容 |
三、调查程序的期限 |
第四节 儿童虐待案件的评估程序 |
一、评估程序的功能 |
二、评估程序的内容 |
三、评估程序的期限 |
四、评估程序的动态性 |
第三章 国家干预儿童虐待的措施及适用条件 |
第一节 国家干预的基本内容及模式 |
一、国家干预的对象及内容 |
二、国家干预模式的发展 |
第二节 国家干预儿童虐待的基本原则 |
一、儿童最大利益原则 |
二、干预的及时性原则 |
三、协助父母优先原则 |
四、最小干预原则 |
第三节 儿童紧急保护措施 |
一、儿童安全保障的优先性 |
二、临时紧急保护措施的适用条件 |
三、一般紧急保护措施的适用条件 |
第四节 儿童家庭外安置措施 |
一、儿童家庭外安置措施的适用程序 |
二、儿童家庭外安置措施的适用标准 |
三、儿童家庭外安置的具体方式 |
四、儿童家庭外安置措施的期限及结果 |
五、儿童家庭外安置措施的特点 |
第五节 帮助和监督父母措施 |
一、帮助和监督父母措施的特点 |
二、帮助和监督父母措施的适用条件和程序 |
三、帮助和监督父母措施的具体方式 |
第六节 剥夺父母监护权措施 |
一、剥夺父母监护权措施的适用原则 |
二、剥夺父母监护权措施的实质条件 |
三、剥夺父母监护权措施的程序条件 |
四、剥夺父母监护权后的儿童安置措施 |
五、父母监护权的恢复程序 |
第四章 国家干预儿童虐待的行政机构和司法机构 |
第一节 儿童保护机构的职责及设置 |
一、儿童保护机构的职责范围 |
二、儿童保护机构的组织架构 |
三、儿童保护机构的人员组成 |
四、儿童保护机构的资金来源 |
第二节 法院的职责及设置 |
一、法院是监督者和利益平衡者 |
二、法院干预程序之特殊性 |
三、成立家事法院或少年法院之必要性 |
第三节 儿童保护机构、法院和立法机关的关系 |
一、立法模式的差异 |
二、立法者与法院的关系 |
三、法院与儿童保护机构的关系 |
第五章 我国儿童虐待干预制度现状及完善建议 |
第一节 我国儿童虐待问题的现状及特点 |
一、我国儿童虐待问题的现状 |
二、我国儿童虐待问题现状的特点 |
第二节 我国儿童虐待干预制度的困境及成因 |
一、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及干预困境 |
二、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制定的司法解释性文件及干预困境 |
三、当前人大立法草案之不足 |
四、联合国儿童权利委员会对我国履约报告的结论性意见 |
第三节 完善我国儿童虐待国家干预法律制度的建议 |
一、重视儿童虐待的预防和早期干预 |
二、国家干预的基本原则 |
三、我国儿童虐待国家干预制度的基本框架 |
四、可行的立法模式和方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中文类 |
英文类 |
后记 |
(9)部分地区X射线诊断照射频度调查及CT所致癌症风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语中英文对照 |
引言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1.1 电离辐射致癌风险 |
1.2 国内外医疗照射频度研究现状 |
1.3 国内医院信息系统概况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2.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2 研究方法及内容 |
2.2.1 调查地区与医院 |
2.2.2 X射线诊断照射频度调查 |
2.2.3 CT扫描剂量估算 |
2.2.4 CT扫描所致癌症风险估计 |
第三章 X射线诊断照射频度调查 |
3.1 X射线诊断照射的分类 |
3.2 CT扫描分类及判定 |
3.3 X射线诊断照射受检者信息的提取 |
3.3.1 RIS系统 |
3.3.2 PACS系统 |
3.3.3 纸质登记本 |
3.4 研究结果 |
3.4.1 不同X射线诊断照射类型的分布情况 |
3.4.2 受检者CT扫描的分布情况 |
3.5 讨论 |
3.5.1 基于医院信息系统调查X射线诊断照射的分布 |
3.5.2 CT扫描的分布 |
第四章 CT扫描所致剂量估算 |
4.1 CT扫描及其所致受检者剂量参数 |
4.1.1 CT的成像原理 |
4.1.2 CT的辐射剂量表征量 |
4.1.3 影响CT剂量的因素 |
4.2 CT参数的提取 |
4.2.1 CT参数的提取方法 |
4.2.2 医院的选择 |
4.3 CT剂量估算软件 |
4.4 结果 |
4.4.1 CT参数的调查 |
4.4.2 CT扫描所致器官剂量 |
4.5 讨论 |
4.5.1 与其它剂量估算方法的比较 |
4.5.2 不同年龄、不同部位CT扫描所致剂量分布情况 |
第五章 CT扫描诱发癌症风险的预测 |
5.1 终生癌症风险预测模型 |
5.2 结果 |
5.2.1 终生癌症终生风险预测 |
5.2.2 单次CT扫描所致癌症风险的分布 |
5.3 讨论 |
5.3.1 CT扫描可能诱发癌症的风险 |
5.3.2 辐射风险的不确定度分析 |
第六章 小结 |
6.1 主要研究结果 |
6.2 研究结论 |
6.3 课题的创新点 |
6.4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医疗照射基本情况调查表 |
附录二 CT扫描参数调查表 |
附录三 提取相关字段的Perl语言程序 |
附录四 CT扫描所致不同部位器官剂量 |
附录五 关于辐射致癌风险计算的R语言编辑程序 |
附录六 辐射致癌风险 |
附录七 图表目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与博士期间成果 |
致谢 |
(10)枕颈融合角度与颅颈交界区畸形患者下颈椎退变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中英文缩略词 |
1 前言 |
2 研究对象及材料 |
3 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图 |
寰枢关节脱位及不稳的判断和诊断用测量径线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在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儿童头部外伤不可忽视(论文参考文献)
- [1]儿童颞骨骨折临床特点和治疗策略[J]. 马宁,陈敏,刘薇,杨扬,邵剑波,郝津生,刘冰,张晓,段晓岷,张祺丰,张杰.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2022(01)
- [2]头部有限元模型脑神经耦合建模及应用[D]. 王荡荡. 重庆理工大学, 2021(02)
- [3]典型场景下车辆-行人碰撞头部与下肢损伤分析[D]. 吴雷. 扬州大学, 2020(04)
- [4]各细化百分位人体头部有限元模型的构建与损伤评价研究[D]. SAED H.A ABUSAFIA.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17268例非住院儿童创伤发病特点的流行病学调查[J]. 吴玉洁,吴利平,林光燕,王燕,徐红芳,魏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20(08)
- [6]汽车偏置碰撞中六岁儿童乘员的损伤与防护研究[D]. 唐斌. 厦门理工学院, 2019(01)
- [7]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J].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 中国公路学报, 2017(06)
- [8]儿童虐待国家干预制度比较研究[D]. 王慧. 武汉大学, 2015(03)
- [9]部分地区X射线诊断照射频度调查及CT所致癌症风险的研究[D]. 苏垠平.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4(11)
- [10]枕颈融合角度与颅颈交界区畸形患者下颈椎退变的关系[D]. 王鑫鑫. 郑州大学,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