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组织工程化肌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肌腱,干细胞,组织,支架,骨髓,损伤,工程。
组织工程化肌腱论文文献综述
孙银凤,张国荣[1](2018)在《组织工程肌腱种子细胞、支架材料和生长因子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组织工程肌腱作为肌腱损伤修复的重要方法,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以"组织工程肌腱、种子细胞、支架材料、生长因子"为主题词,检索CNKI的相关文献。纳入具有原创性、论点论据可靠的实验文章,排除重复性研究,选择符合标准的40篇文献进行分析。对种子细胞的种类、支架材料的选择以及诱导肌腱形成因素进行阐述,促进每个关键点的优化,以利于组织工程肌腱的成熟构建。(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创新》期刊2018年04期)
李于聪[2](2017)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肌腱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化肌腱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肌腱组织由于其独特的解剖和组织结构,因此缺乏自身修复能力,愈合后损伤部位以常以瘢痕组织代替。为解决此问题,组织工程化肌腱成为研究热点,但目前使用的人工生物材料载体存在老化、排异等缺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作为老牌种子细胞在组织再生领域应用广泛,但有报道称其应用后出现了异位钙化、干细胞形成肿瘤等情况。肌腱干细胞(TDSCs)由于其来源,用于肌腱修复研究理论上更具优势。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可诱导两种细胞向肌腱细胞方向分化。因此,课题组使用CTGF和这两种细胞进行体外实验,构建出一种不含其它材料的组织工程化肌腱用于肌腱损伤的修复,并通过对比两种细胞选取更适合肌腱损伤修复的种子细胞。目的:1、验证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和肌腱干细胞(TDSCs)成肌腱分化能力,并对比两种干细胞诱导前后的成肌腱潜能。2、利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诱导成肌腱分化能力,利用这两种干细胞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肌腱。3、初步探索组织工程化肌腱在肌腱损伤修复中的作用,并对比两种组织工程化肌腱的效果。方法:1、分离培养绿荧光大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和肌腱干细胞(TDSCs),并进行鉴定。2、取第3代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和肌腱干细胞(TDSCs), 25ng/ml的CTGF进行诱导分化培养2周,选取scleraxis和tenomodulin这两个成肌腱相关基因,利用RT-qPCR进行mRNA表达检测。验证CTGF诱导BMSCs和TDSCs成肌腱分化能力,并对比两种干细胞诱导前后的成肌腱潜能。3、取第3代的BMSCs和TDSCs,体外诱导成肌腱分化2周,并构建出干细胞组织工程化肌腱。4、将BMSCs和TDSCs构建的组织工程化肌腱分别植入裸鼠皮下,8周、12周后取材,进行组织形态学检测、免疫组化染色。结果:1、RT-qPCR结果显示,CTGF能显着增加BMSCs和TDSCs中tenomodulin和scleraxis的mRNA表达(p<0.05),对比发现,诱导分化前后TDSCs中tenomodulin 和 scleraxis 的 mRNA 表达均明显高于 BMSCs (p<0.05)。2、利用CTGF诱导BMSCs和TDSCs体外构建两种组织工程化肌腱,组织形态学分析结果显示两种组织工程化肌腱均具有不成熟肌腱样结构,TDSCs组结构更加理想。3、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显示,两种组织工程化肌腱均可在裸鼠体内形成肌腱样组织,其中TDSCs组种植后结构成熟更快,细胞外基质成分更加接近正常肌腱。结论:1、CTGF配合抗坏血酸可有效诱导BMSCs和TDSCs成肌腱分化,TDSCs比BMSCs有着更大的成肌腱分化潜能。2、仅利用二维条件进行细胞培养,利用CTGF诱导BMSCs和TDSCs的成肌腱分化作用,两种细胞均可在体外构建出一种不含任何合成人工材料的组织工程化肌腱。3、体外构建出两种组织工程化肌腱在裸鼠体内种植均可形成类肌腱样组织。TDSCs构建的组织工程化肌腱优于BMSCs。 TDSCs可能比BMSCs更适合在组织工程学领域用于肌腱损伤修复。(本文来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期刊2017-05-18)
范忠伟[3](2017)在《低氧预培养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小肠粘膜下层构建组织工程肌腱修复大鼠跟腱缺损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体外研究已证实低氧培养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MSCs)可以提高它的的生存能力以及向肌腱细胞分化的潜能,本研究通过对ADMSCs经低氧预培养后再复合小肠粘膜下层(SIS)修复大鼠跟腱缺损的体内研究探讨ADMSCs复合SIS构建组织工程肌腱修复肌腱缺损的可能性,并进一步探讨低氧是否能促进ADMSCs复合SIS治疗肌腱缺损的治疗效果,为治疗肌腱损伤提供一种新的理论依据。方法:从Sprague-Dawley大鼠的脂肪组织分离、提取ADMSCs,并对其进行纯化、传代培养,将第3代ADMSCs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ADMSCs表面标志物的表达。将第3代ADMSCs分成两组,分别置于常氧(20%02)与低氧(2%02)培养箱中培养7天,然后采用CM-DiI标记两组细胞,再将标记的ADMSCs复合SIS后在常氧条件下培养48小时。选取50只(250—300g)雄性SD大鼠,随机选取30只分成A、B、C叁组,每组10只,剩余20只大鼠左侧跟腱记为D租,右侧跟腱记为E组。将A组作为假手术组,将B、C、D、E四组大鼠双侧跟腱的外侧束与后束去掉约0.5cm,作为大鼠跟腱缺损的模型,其中将B组作为自体肌腱移植组、C组作为单纯SIS组、D组作为常氧ADMSCs复合SIS组、E组作为低氧ADMSCs复合SIS组,采用改良的Kessler缝合法将自体离断的跟腱或SIS缝在缺损的跟腱上,然后将所有实验组双腿行石膏外固定,四周后观察移植段的大体情况,并进行HE、masson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图像分析以及生物力学测试。结果:(1)术后4周移植段he染色结果显示:a组可见肌腱细胞稀少且呈细小长梭形,肌腱胶原纤维呈致密波浪状并朝一个方向排列;b组可见大量成纤维细胞,细胞外基质排列顺序紊乱;c组、d组以及e组的sis上均有长梭形细胞沿着细胞外基质朝一个方向有规律的排列,e组中长梭形细胞数的比例高于c、d两组,但d组的长梭形细胞数却高于c组,c、d、e叁组中,e组的细胞外基质最多,但d组的细胞外基质却多于c组。(2)4周后masson染色显示:a组胶原纤维呈蓝色,细胞质呈红色,细胞核呈黑色,可见少量的梭形细胞沿胶原纤维方向排列;b组可见大量沿胶原纤维排列的梭形细胞,但胶原纤维呈无规则排列;c组、d组以及e组均有不同数量的长梭形细胞沿着胶原纤维朝一个方向有规律的排列,e组胶原纤维的沉积量最大、且排列顺序最整齐,但d组胶原纤维的沉积量以及排列顺序要优于c组。(3)d组与e组移植段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显示:d组与e组的长梭形细胞和椭圆形细胞中均有大量的腱调蛋白(tnmd)蛋白以及mkx(mohawkhomeobox)蛋白表达,通过对mkx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数分析,e组中表达mkx阳性细胞数要明显高于d组(p<0.05)。以上结果表明e组移植段比d组更易塑造成肌腱样组织。(4)d组与e组移植段admscs检测与mkx免疫荧光化学染色检查显示:d组与e组均有大量的admscs存在,并且e组表达mkx蛋白阳性admscs的数量比例要高于d组(p<0.05)。(5)4周后生物力学测试显示:e组破坏力(32.34±2.71)n要高于c组(20.33±1.47)n及d组(27.78±2.11)n(p<0.05),e组最接近b组(37.62±1.54)n(p<0.05),而d组高于c组(p<0.05)。结论:(1)admscs复合sis构建组织工程肌腱修复肌腱缺损的治疗效果要优于单纯利用SIS修复。(2)低氧可以促进ADMSCs复合SIS治疗肌腱缺损的治疗效果。(3)附在SIS上的ADMSCs可能分化成了肌腱样细胞,并且低氧对ADMSCs向肌腱样细胞分化可能起到了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西南医科大学》期刊2017-05-01)
李丹丹,莫秀梅[4](2016)在《定向排列PLCL-SF纳米纤维包芯PLGA微米纤维纱线用于肌腱组织工程支架的体外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肌腱损伤作为运动过程出现的常见问题,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制备了一种以定向排列PLCL-SF(3:1)纳米纤维为特色包芯PLGA微米纤维的连续纱线用于肌腱组织工程支架的研究。以PLGA微米级纱线作为支架的增强体,用来提高材料的力学强度以达到肌腱结缔组织所需的特殊力学要求;以定向排列的纳米级纤维作为材料的基体,负责粘附细胞,促进细胞的生长增殖分化,最终实现肌腱组织的再生修复功能。本文对复合纱线的力学强度、外观结构、体外降解速率、与细胞的生物相容性做了初步的研究,探讨了该复合纱线用于编织肌腱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第四届静电纺丝大会(CICE 2016)摘要集》期刊2016-11-18)
李丹,郭杏,谭美云[5](2016)在《Mkx(Mohawk)在肌腱组织工程中的应用与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近年来研究证实转录因子Mkx(Mohawk)是肌腱形成、发育、分化的关键因子之一。目的:总结Mkx的分子结构、分布、功能以及在肌腱分化过程中的信号通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方法:用计算机检索维普数据库(1990至2016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0至2016年)及Medline数据库(1990至2016年),检索词分别为"Mkx;Mohawk;Irxl;肌腱;成肌腱分化;组织工程;转化生长因子β;干细胞;和"Mkx;Mohawk;Irxl;tendon;tendon differentiation;tissue engineering;TGFβ;stem cell"。检索有关转录因子Mkx(Mohawk)在肌腱组织工程中的研究进展,最终保留55篇文献。结果与结论:转录因子Mkx在肌腱形成发育及组织工程肌腱的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Mkx在多种中胚层来源组织细胞中表达,Mkx发挥作用的途径虽不直接作用于Scx(Scleraxis),但可间接调控转化生长因子β2信号通路来调控肌腱祖细胞的分化,而干细胞的物种来源和不同细胞系以及不同细胞因子均对Mkx在肌腱组织工程中发挥作用有不同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期刊2016年37期)
周文浩[6](2016)在《BC膜应用于SD大鼠肌腱修复及GFP-BMSCs-BC组织工程化肌腱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肌腱损伤是一种在运动和工作中常见的软组织损伤。对于肌腱的损伤治疗,较轻微的损伤主要是通过手术缝合或者是理疗进行恢复而肌腱受损由于并不拥有再生性,所以较严重肌腱受损不能够靠自体完全修复。肌腱损伤只能通过自体、异体的肌腱移植治疗,通常自体肌腱移植能恢复肌腱力学性能不超过原来性能的40%,有的出现大量的疤痕组织增生。对于异体肌腱移植,材料来源就少,移植后易发生体内排斥现象。在肌腱修复方面,采用生物材料做成人工肌腱替换,这种方法成为修复损伤肌腱的研究重点方向。细菌纤维素膜(Bacterial cellulose BC)是由微生物在适宜环境下,利用生长环境中的葡萄糖合成的纯度高,持水性大,抗拉伸能力强的天然纳米级纤维素。具有相当高的纯度和结晶度、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本课题研究涉及修复大鼠的损伤肌腱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将BC膜作为人工肌腱替换物应用在修复大鼠损伤肌腱并进行初步组织工程化研究。本论文研究内容包括:第一部分研究,通过微生物发酵得到BC膜材料,并对其各种物化性能表征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BC膜在物化性能方面能够作为人工肌腱的替代品;第二部分研究结果验证BC膜不仅对实验细胞增殖生长毒性小,并且实验细胞可以很好地附着在BC膜上生长,BC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第叁部分实验研究对BC膜在替代大鼠受损肌腱的过程中,进行实时跟踪观察。植入肌腱替代物恢复过程中,新生细胞的生长及其胶原蛋白的表达,证明了新生细胞确实能在BC膜上甚至膜内生长,还能在BC膜上分泌组成肌腱的主要胶原蛋白,这为损伤肌腱恢复提供了必要条件;第四部分研究是组织工程化初步研究。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em cells BMSCs)作为种子细胞,BC膜作为支架,用来替换大鼠的损伤肌腱,进行组织工程学研究实验。本研究的成果:证明了BC膜具有相当高的纯度、结晶度和持水性。在生物力学方面更优于天然肌腱,能够满足动物的运动受力和拉伸;以浸提液法证明了BC膜的细胞毒性为Ⅰ级,说明BC膜对细胞生长无毒性,符合生物材料安全要求;HE染色和免疫组化证明了新生肌腱细胞能够附着在植入的BC膜上并生长分泌胶原蛋白,修复损伤肌腱;组织工程化的初步研究说明了BC膜能够作为生物材料支架,使种子细胞能够在支架上生长并对受损的肌腱修复起到促进作用,为未来的肌腱损伤治疗带来了新的思路,或许可以在组织工程学进展中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手段。(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16-06-05)
史进,曲彦隆,李鹏伟,苗青,王强[7](2016)在《组织工程化肌腱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肌腱损伤常发生在日常的工作和运动中,世界范围内每年有超过3000万人肌腱损伤。目前,尽管临床上对于肌腱损伤可以采取非手术、手术和康复等多种手段进行治疗,但这些传统治疗手段的效果均差强人意。修复后的肌腱很难恢复到损伤前的功能状态。肌腱损伤的治疗也成了运动医学研究的重点。随着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组织工程化肌腱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思路。其与传统的肌腱损伤的治疗手段相比,不再有自体供区功能缺失,及异体移植肌腱的排异等问题。(本文来源于《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期刊2016年09期)
胡叶君,乐辉辉,金张楚,陈晓,茵梓[8](2016)在《蚕丝相关组织工程支架在肌腱和韧带再生修复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肌腱和韧带损伤是临床常见运动系统损伤之一。传统治疗手段因供体来源有限、机体免疫排斥等局限,尚无法达到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尤其是对那些竞技运动员。目前的组织工程学手段能够突破传统治疗的局限,促进肌腱和韧带损伤的修复再生。蚕丝是一种天然的生物材料,具有生物相容性较好、力学强度跨度大和物理结构可调节等特性,可以作为肌腱和韧带的组织工程支架。以蚕丝支架为核心提供力学支持,复合胶原等其他生物成分能增加支架的叁维空间,促进更多细胞黏附,并提升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体内研究逐步验证了蚕丝支架在发病率较高的肌腱和韧带(前交叉韧带、内侧副韧带、跟腱、肩袖韧带)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潜能。生物力学良好,宿主自然整合的组织工程肌腱和韧带需要深入基础微观领域研究和延伸临床操作领域研究,促进产品走出实验室,开辟临床应用新航路,为肌腱和韧带损伤患者带来新的希望。本文就蚕丝相关组织工程支架的历史演变及其用于肌腱和韧带损伤修复的效果进行综述和展望。(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6年02期)
梁文清,周国芳,钱宇,徐国健,谢明华[9](2016)在《多孔微球种子细胞储库型组织工程肌腱支架体外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以多孔微球作为种子细胞储库,构建体外组织工程肌腱支架。方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作为种子细胞,复乳法制备多孔微球并接种种子细胞。编织去细胞肌腱支架,并测定其力学特征及孔隙率。将种子细胞微球储库接种在编织去细胞肌腱支架上,测定胶原I,Ⅲ(Collagen I,Ⅲ)的基因表达。结果:BMSCs细胞可以进行成骨和成纤维分化,在多孔微球内可生长增殖。编织去细胞肌腱支架有较好的力学特征及较高的孔隙率。将种子细胞微球储库接种在编织去细胞肌腱支架上后,与对照组相比可以分泌更多的Collagen I,Ⅲ.结论:种子细胞微球储库型编织去细胞肌腱组织工程支架保留了较好的组织学形态及生物学特性。(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期刊2016年01期)
杨健,葛建忠[10](2015)在《修复运动性肌腱损伤组织工程化肌腱及种子细胞和支架材料》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获得大规模、具有再生活力的种子细胞以及具有与正常人体肌腱组织相接近的力学性能的理想支架材料是当前组织工程化肌腱研究面临的最为关键的限制性因素。目的:总结和分析组织工程肌腱研究中的种子细胞和支架材料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来肌腱组织工程研究的相关文献,综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就肌腱组织工程中合适的种子细胞来源、研究更为理想的支架材料及组织相容性等方面的进展进行概述。结果与结论:肌腱组织工程中常用的种子细胞有间充质干细胞、肌腱干细胞及胚胎干细胞等,可以向骨、软骨和脂肪分化,修复肌腱损伤的理想细胞。肌腱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有天然材料及人工合成材料等,肌腱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应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适度的机械性能,复合材料将是肌腱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研究的重点。(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期刊2015年51期)
组织工程化肌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背景:肌腱组织由于其独特的解剖和组织结构,因此缺乏自身修复能力,愈合后损伤部位以常以瘢痕组织代替。为解决此问题,组织工程化肌腱成为研究热点,但目前使用的人工生物材料载体存在老化、排异等缺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作为老牌种子细胞在组织再生领域应用广泛,但有报道称其应用后出现了异位钙化、干细胞形成肿瘤等情况。肌腱干细胞(TDSCs)由于其来源,用于肌腱修复研究理论上更具优势。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可诱导两种细胞向肌腱细胞方向分化。因此,课题组使用CTGF和这两种细胞进行体外实验,构建出一种不含其它材料的组织工程化肌腱用于肌腱损伤的修复,并通过对比两种细胞选取更适合肌腱损伤修复的种子细胞。目的:1、验证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和肌腱干细胞(TDSCs)成肌腱分化能力,并对比两种干细胞诱导前后的成肌腱潜能。2、利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诱导成肌腱分化能力,利用这两种干细胞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肌腱。3、初步探索组织工程化肌腱在肌腱损伤修复中的作用,并对比两种组织工程化肌腱的效果。方法:1、分离培养绿荧光大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和肌腱干细胞(TDSCs),并进行鉴定。2、取第3代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和肌腱干细胞(TDSCs), 25ng/ml的CTGF进行诱导分化培养2周,选取scleraxis和tenomodulin这两个成肌腱相关基因,利用RT-qPCR进行mRNA表达检测。验证CTGF诱导BMSCs和TDSCs成肌腱分化能力,并对比两种干细胞诱导前后的成肌腱潜能。3、取第3代的BMSCs和TDSCs,体外诱导成肌腱分化2周,并构建出干细胞组织工程化肌腱。4、将BMSCs和TDSCs构建的组织工程化肌腱分别植入裸鼠皮下,8周、12周后取材,进行组织形态学检测、免疫组化染色。结果:1、RT-qPCR结果显示,CTGF能显着增加BMSCs和TDSCs中tenomodulin和scleraxis的mRNA表达(p<0.05),对比发现,诱导分化前后TDSCs中tenomodulin 和 scleraxis 的 mRNA 表达均明显高于 BMSCs (p<0.05)。2、利用CTGF诱导BMSCs和TDSCs体外构建两种组织工程化肌腱,组织形态学分析结果显示两种组织工程化肌腱均具有不成熟肌腱样结构,TDSCs组结构更加理想。3、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显示,两种组织工程化肌腱均可在裸鼠体内形成肌腱样组织,其中TDSCs组种植后结构成熟更快,细胞外基质成分更加接近正常肌腱。结论:1、CTGF配合抗坏血酸可有效诱导BMSCs和TDSCs成肌腱分化,TDSCs比BMSCs有着更大的成肌腱分化潜能。2、仅利用二维条件进行细胞培养,利用CTGF诱导BMSCs和TDSCs的成肌腱分化作用,两种细胞均可在体外构建出一种不含任何合成人工材料的组织工程化肌腱。3、体外构建出两种组织工程化肌腱在裸鼠体内种植均可形成类肌腱样组织。TDSCs构建的组织工程化肌腱优于BMSCs。 TDSCs可能比BMSCs更适合在组织工程学领域用于肌腱损伤修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组织工程化肌腱论文参考文献
[1].孙银凤,张国荣.组织工程肌腱种子细胞、支架材料和生长因子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创新.2018
[2].李于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肌腱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化肌腱的对比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7
[3].范忠伟.低氧预培养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小肠粘膜下层构建组织工程肌腱修复大鼠跟腱缺损的实验研究[D].西南医科大学.2017
[4].李丹丹,莫秀梅.定向排列PLCL-SF纳米纤维包芯PLGA微米纤维纱线用于肌腱组织工程支架的体外实验研究[C].中国第四届静电纺丝大会(CICE2016)摘要集.2016
[5].李丹,郭杏,谭美云.Mkx(Mohawk)在肌腱组织工程中的应用与作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6
[6].周文浩.BC膜应用于SD大鼠肌腱修复及GFP-BMSCs-BC组织工程化肌腱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6
[7].史进,曲彦隆,李鹏伟,苗青,王强.组织工程化肌腱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
[8].胡叶君,乐辉辉,金张楚,陈晓,茵梓.蚕丝相关组织工程支架在肌腱和韧带再生修复中的应用[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
[9].梁文清,周国芳,钱宇,徐国健,谢明华.多孔微球种子细胞储库型组织工程肌腱支架体外构建[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6
[10].杨健,葛建忠.修复运动性肌腱损伤组织工程化肌腱及种子细胞和支架材料[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