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审美概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艺术,民谣,康德,主体,书论,概念,规约。
审美概念论文文献综述
魏卓越[1](2019)在《iPhone11让人审美疲劳 “苹果概念股”难有激情》一文中研究指出9月11日凌晨1点,苹果秋季新品发布会如期而至。发布会上,全新叁款手机iPhone11、iPhone11Pro和iPhone11ProMax及更新的iPad和AppleWatch问世。值得一提的是,这是12年来苹果手机首次不涨价。“加量不加价”的(本文来源于《第一财经日报》期刊2019-09-12)
雷作安[2](2019)在《中国当代民谣音乐的概念及审美文化内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中国民谣音乐开始浮出水面,并在近叁十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渐成为当代音乐的一种重要类型。但为什么称为“民谣”音乐?什么样的音乐作品才算“民谣音乐”?以及当代民谣音乐相较于其他音乐类型的区别性特征是什么?这些仍是我们在面对“民谣音乐”时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对这些问题进行较为详尽地梳理和较为深入的阐释,有利于我们明确民谣音乐的概念,并进一步揭示和把握其所具有的审美文化内涵。“民谣”在我国是一个古已有之的传统概念,作为词根的“谣”在文献记载中常常与“歌”相混淆,这就使我们对“民歌”、“民谣”,传统民俗学意义上的“民谣”与民谣音乐中的“民谣”这几个概念产生了认识上的困惑。实际上,“歌”与“谣”在古代的所指不尽相同,民谣音乐中的“民谣”,是指内在的具有“谣”的民间性、人文性、时代性、地域性等属性的一些现代歌曲。而西方传统民谣“ballad”作为一种“抒情的叙事短歌的专称”,其所代表的欧陆民间音乐传统,深刻地影响了美国乡村音乐和美国民谣的发展,使“民谣音乐”这一在文化工业催生下的现代流行音乐类型,始终与普通民众及其情感生活保持着密切联系,并承载着其它音乐类型所不具有或匮乏的人文精神和批判性内容。我们现在所说的当代民谣音乐,主要是指植根于我国民间歌谣传统,受欧美民谣、乡村音乐、台湾民歌音乐形式和文化内涵的影响,最初在九十年代初期的中国产生,曲调简单、自然,以叙述性口吻和吉他弹唱为主要演唱形式,旋律兼容了传统和现代的声学乐器和声效,注重民间歌谣资源的利用、歌曲的人文内涵和歌词的文学性,拒绝过度商业化,带有鲜明的平民文化色彩和一定的社会批判意识,以独立厂牌和新媒介为主要运作、传播和推广的平台,而不断发展、丰富至今的一种流行音乐类型。当代民谣音乐的文化内涵主要体现为叁个方面:一是当代民谣音乐在“自我”的焦虑中,对民间或民族身份的认同。这不仅表现为当代民谣音乐创作者的“草根”身份,讲述普通人情感、生活体验的歌词内容;更集中地表现为处于普遍的时代焦虑之中,当代民谣音乐人对自我身份的表达和存在价值的确认,以及其对民族艺术、文化身份的建构和认同。二是当代民谣音乐通过精神家园的建构和诗意空间的营造,所体现出的对自由的向往。这一方面体现为当代民谣音乐在多元主题中,对美好理想的寄托;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当代民谣音乐通过“诗化”的音乐文本,创设了某种情感的想象空间,给听众以充分的自由,打破了他们自身情感的牢笼,使其情感从有限扩大到了无限。叁是以“真实”为核心,当代民谣音乐对现实生活的记录、反思和批判的表述。这不仅体现为当代民谣音乐人通过个体经验的表述,对自我真实的生活状态、情感体验的记录和反思;也表现为他们怀着浓郁的人文关怀,介入现实,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揭露和批判。总之,尽管当代民谣音乐内部,无论音乐形态还是审美风格都各具特色、不尽相同,但以人文关怀为核心的文化内涵却是当代民谣音乐内在的精神理路和同质的品格。正是这种被大家所共同认定、接受,并一以贯之的文化品质,使当代民谣音乐的创作者、歌者聚集在“民谣音乐”的大旗下,用方兴未艾的民谣音乐在确认自身身份、价值的同时,深深走入了广大听众的内心世界。(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30)
刘立士[3](2019)在《碑派书法的概念清理、审美价值及当代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碑学与帖学、碑版与刻帖、碑派与帖派等概念作了清理。概括了碑派书法的审美特质,即点画形态的雄浑恣肆、字势结构的开张纵拔、审美境界的拙朴奇峻。提出碑派书法的价值不是在帖学之外另起炉灶进行体系重建,而是在帖学审美风格之外拓展了书法的审美形态,碑帖二派书法审美各具特质,辩证存在,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审美形态之大格局。对当代碑派书法创作的特征作了总结,认为当代碑派书法缺失了应有的审美特性,有帖学化的倾向。当代碑派书法的发展既要立足技术理性,又要突破理性限制,立足自身审美特性去创作符合时代特征的作品。(本文来源于《书法》期刊2019年05期)
杨晓波[4](2019)在《书论中审美概念的英译——以孙过庭《书谱》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孙过庭《书谱》为例,选取其中一系列重要的审美概念,依其普遍性分为叁类:文论通用审美概念、书论通用审美概念及《书谱》特有审美概念。在评析现有叁个译本,即张、傅译本,劳伦蒂斯译本,孙译本的基础上,提供了上述审美概念及其所在背景句的译文。(本文来源于《英语教师》期刊2019年08期)
孙盛辉[5](2019)在《审美如何走向政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立足于西方美学关于“审美如何走向政治”的历史语境,考察当代法国激进左翼思想家雅克·朗西埃的审美概念。朗西埃关于美学与艺术的全部思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回应“审美如何走向政治”的激进版本,呈现出同历史上其他理论家相比极为迥异的面貌。在他为我们提供的答案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朗西埃审美概念最为独特之处:在朗西埃的激进平等视域中,审美主体与政治主体不存在泾渭分明的区别,“审美”与“政治”皆是同一个平等主体之平等实践的不同领域,通过“感知分配”这一独特概念,政治主体与审美主体实现了自然的转化。因此,朗西埃审美概念的核心问题便转化成了“现代的政治—审美主体”的生成问题。朗西埃改变了西方美学史上关于“审美如何走向政治”这一问题的回应方式,不再试图将审美主体转化为政治主体以实现审美的感性能量介入现实经验领域的政治问题,而是将审美主体与政治主体进行了同一化操作,这种同一化操作从重新确立政治主体开始。通过对于以往政治哲学所蕴含的不平等秩序的揭示和对民主的新理解,朗西埃规划了一种新型态的政治行动主体——“无分之分”。“无分之分”通过践行平等预设而与共同体内部的依据等级秩序所建立的话语逻辑产生冲突,引发“歧义”的出现。“歧义”的出现导致了原有的“治安秩序”的断裂,扰乱了共同体内部关于可见与不可见、可感与不可感的秩序,由此实现对“感知分配”机制的搅动。在此搅动行动中,作为政治主体的“无分之分”引入了被既有的感知模式所排斥的事物,同时构建了一种新的、异质性的感知模式,重新配置了可见、可感的感知秩序。“感知分配”成为了连结政治主体与审美主体的关键因素。朗西埃从“审美”的感性维度出发,将“美学”理解为一种界定可见性、可感性的特定感知模式。广义上的美学即是感知分配本身,狭义上的美学则是对艺术的可见性、可感性的衡量,即艺术领域的感知分配。就此而言,政治与审美同属“感知分配”的不同领域,政治主体与审美主体在此无缝对接。在此基础上,朗西埃具体阐述了现代的政治—审美主体如何通过引发艺术领域的“歧义”而实现“重构感知”的政治目的,这一过程通过变革艺术的可见性、可感性形式而引发“歧感”效应从而使得一个时代通行的“艺术体制”发生激烈的变革,让曾经在艺术创造中被共同体等级秩序所遮蔽和无视的元素在新的艺术产品中得到平等的呈现,使艺术在“自律”与“他律”的矛盾运动中不断扰乱艺术与生活的边界,以此扰乱艺术领域的“感知分配机制”,使平等的理念在人民的审美感知中直观地呈现,由此实现艺术的政治功能。(本文来源于《海南师范大学》期刊2019-04-01)
孟雪[6](2019)在《真人剧的概念探源及审美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两年,真人剧在我国兴起,但国内对其研究较少。作为一种杂糅了电视剧和真人秀的新兴节目类型,真人剧在国外已不再新鲜,是一种较为成熟的节目类型。文章从真人剧的起源、特征和发展前景入手,认为真人剧具有连续性、规约性和真实感的特征。(本文来源于《当代电视》期刊2019年03期)
周宁[7](2018)在《西方美学中与艺术起源相关的原始审美概念》一文中研究指出艺术起源的问题在西方美学体系中大多时候并没有成为一个单独命题,而是体现在对艺术本质、艺术与自然的关系、审美以及艺术社会功用等方方面面的美学分析上的。总的来说,与艺术起源有关的学说有两种,一种是从艺术现象中探究艺术的原型,这一类观点一般解释艺术为什么会被创造以及如何被创造,例如摹仿、游戏、巫术、劳动。另一种则从审美出发,认为审美观照活动是艺术的本源。这一类中以休谟为代表的经验主义认为美不是事物固有的属性,而是源于人的心灵赋予它们美的评价,所以美感本身也是艺术的起源;也有人是认为艺术构思在艺术付诸行动以前,它隶属于艺术的一个部分并先于艺术。因为审美关系本身就是美学研究中具有现实意义的独立重点,所以艺术起源的研究容易重视追溯原型而忽略了审美观照对于艺术起源的意义,几个对于形成期的艺术非常重要的概念,例如快感与美感、移情(同情)、抽象与虚构都没有进入到主流的艺术起源学说中。艺术审美与艺术创造的同步发生关系是宏观的,艺术构思先于艺术创造的关系是具体的。(本文来源于《大观(论坛)》期刊2018年11期)
徐贤梁[8](2018)在《康德的“Interesse”概念新探:对审美判断力第一要素的重新阐释》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旨在分析康德的"Interesse"概念,讨论这个概念对理解《判断力批判》"美的分析"的重要意义。依据康德的规定,Interesse并不是指鉴赏者对美不感兴趣,而指是他在做出鉴赏判断时对审美对象的实际存在没有兴趣。在这一基本框架下,审美判断所内蕴的自由就被凸显出来,由于兴趣总是关系到对象的实际存在,因此在无兴趣的条件下,审美判断就摆脱了判断者任何的主观偏好。由此,鉴赏者才有权要求别人和自己做出相同的审美判断,并进而达成普遍的认同;而审美判断的自由特性同样构成了其与道德判断同构性的内在根据,在此基础上,美有资格成为德性的象征。(本文来源于《文艺理论研究》期刊2018年05期)
雷裕春[9](2018)在《法治之美:康德美学视野中的法治审美诠释概念与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康德美学批判是康德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康德对审美的基本内涵和外延进行了阐述,精辟指出了审美鉴赏与非审美鉴赏的原则性区别,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康德美学理论体系。康德的审美理论对当代中国特色法治诠释具有重要理论指导和参照意义,借鉴康德理论建构中国当代法治诠释学框架与诠释话语体系,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廓清长期以来我国法哲学界基于法治这一问题的疑惑与争端,真正解决当代中国法治之美何以成立,何以展开等基本问题,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助力。文章从康德美学的涵义、法治审美诠释的概念以及法治审美诠释对当今法治建设的意义等叁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以期抛砖引玉,期待更多国内学者关注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更好地促进相关问题的研究向深度拓展。(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家》期刊2018年09期)
赵玉[10](2018)在《打破英语美学界“审美经验”概念的困局》一文中研究指出"审美经验"概念在20世纪后的英语美学界陷入了一种不断被高举,又不断被质疑,不断被重新定义,又不断被推翻的困局,具体表现为叁组对立:美学与艺术理论的核心问题/神话与幻象,情感性体验/与情感无关,评价性/描述性。这种困局就根本上而言源于审美经验与艺术界定的错误结合、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艺术经验即审美经验"的错误等式。因此,打破困局的最好办法就是消除这一错误等式,为审美经验与艺术界定的紧密结合松绑。这样做不仅可以将审美经验从艺术领域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同时也可以将艺术从审美经验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本文来源于《文艺理论研究》期刊2018年04期)
审美概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中国民谣音乐开始浮出水面,并在近叁十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渐成为当代音乐的一种重要类型。但为什么称为“民谣”音乐?什么样的音乐作品才算“民谣音乐”?以及当代民谣音乐相较于其他音乐类型的区别性特征是什么?这些仍是我们在面对“民谣音乐”时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对这些问题进行较为详尽地梳理和较为深入的阐释,有利于我们明确民谣音乐的概念,并进一步揭示和把握其所具有的审美文化内涵。“民谣”在我国是一个古已有之的传统概念,作为词根的“谣”在文献记载中常常与“歌”相混淆,这就使我们对“民歌”、“民谣”,传统民俗学意义上的“民谣”与民谣音乐中的“民谣”这几个概念产生了认识上的困惑。实际上,“歌”与“谣”在古代的所指不尽相同,民谣音乐中的“民谣”,是指内在的具有“谣”的民间性、人文性、时代性、地域性等属性的一些现代歌曲。而西方传统民谣“ballad”作为一种“抒情的叙事短歌的专称”,其所代表的欧陆民间音乐传统,深刻地影响了美国乡村音乐和美国民谣的发展,使“民谣音乐”这一在文化工业催生下的现代流行音乐类型,始终与普通民众及其情感生活保持着密切联系,并承载着其它音乐类型所不具有或匮乏的人文精神和批判性内容。我们现在所说的当代民谣音乐,主要是指植根于我国民间歌谣传统,受欧美民谣、乡村音乐、台湾民歌音乐形式和文化内涵的影响,最初在九十年代初期的中国产生,曲调简单、自然,以叙述性口吻和吉他弹唱为主要演唱形式,旋律兼容了传统和现代的声学乐器和声效,注重民间歌谣资源的利用、歌曲的人文内涵和歌词的文学性,拒绝过度商业化,带有鲜明的平民文化色彩和一定的社会批判意识,以独立厂牌和新媒介为主要运作、传播和推广的平台,而不断发展、丰富至今的一种流行音乐类型。当代民谣音乐的文化内涵主要体现为叁个方面:一是当代民谣音乐在“自我”的焦虑中,对民间或民族身份的认同。这不仅表现为当代民谣音乐创作者的“草根”身份,讲述普通人情感、生活体验的歌词内容;更集中地表现为处于普遍的时代焦虑之中,当代民谣音乐人对自我身份的表达和存在价值的确认,以及其对民族艺术、文化身份的建构和认同。二是当代民谣音乐通过精神家园的建构和诗意空间的营造,所体现出的对自由的向往。这一方面体现为当代民谣音乐在多元主题中,对美好理想的寄托;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当代民谣音乐通过“诗化”的音乐文本,创设了某种情感的想象空间,给听众以充分的自由,打破了他们自身情感的牢笼,使其情感从有限扩大到了无限。叁是以“真实”为核心,当代民谣音乐对现实生活的记录、反思和批判的表述。这不仅体现为当代民谣音乐人通过个体经验的表述,对自我真实的生活状态、情感体验的记录和反思;也表现为他们怀着浓郁的人文关怀,介入现实,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揭露和批判。总之,尽管当代民谣音乐内部,无论音乐形态还是审美风格都各具特色、不尽相同,但以人文关怀为核心的文化内涵却是当代民谣音乐内在的精神理路和同质的品格。正是这种被大家所共同认定、接受,并一以贯之的文化品质,使当代民谣音乐的创作者、歌者聚集在“民谣音乐”的大旗下,用方兴未艾的民谣音乐在确认自身身份、价值的同时,深深走入了广大听众的内心世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审美概念论文参考文献
[1].魏卓越.iPhone11让人审美疲劳“苹果概念股”难有激情[N].第一财经日报.2019
[2].雷作安.中国当代民谣音乐的概念及审美文化内涵研究[D].山东大学.2019
[3].刘立士.碑派书法的概念清理、审美价值及当代问题[J].书法.2019
[4].杨晓波.书论中审美概念的英译——以孙过庭《书谱》为例[J].英语教师.2019
[5].孙盛辉.审美如何走向政治[D].海南师范大学.2019
[6].孟雪.真人剧的概念探源及审美特征分析[J].当代电视.2019
[7].周宁.西方美学中与艺术起源相关的原始审美概念[J].大观(论坛).2018
[8].徐贤梁.康德的“Interesse”概念新探:对审美判断力第一要素的重新阐释[J].文艺理论研究.2018
[9].雷裕春.法治之美:康德美学视野中的法治审美诠释概念与意义[J].社会科学家.2018
[10].赵玉.打破英语美学界“审美经验”概念的困局[J].文艺理论研究.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