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纳米复合膜论文_钱臣

导读:本文包含了聚合物纳米复合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聚合物,纳米,复合膜,超滤膜,性能,溶胶,多巴胺。

聚合物纳米复合膜论文文献综述

钱臣[1](2017)在《聚合物/凹凸棒纳米复合膜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聚合物纳米复合膜材料有着很好的热稳定性,柔软性以及较强的机械性能,且制备过程简单易操作,对环境友好,污染小。随着造纸工业的迅速发展,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膜材料作为纸张的潜在替代物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研究。凹凸棒(ATP)是一种天然的无机纳米矿物材料,特殊的形貌特征使其能够与高分子材料更好地结合。本文以有机改性ATP为主要原料在不同的添加剂下通过流延成膜法制备成多种有机-无机复合膜材料,研究其相关性能以及可能作为复合功能纸的潜在应用价值。1.以有机改性的ATP纳米微粒和聚乙烯醇(PVA)为主要原料,质量比为1:1,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为添加剂通过流延成膜法制备薄膜材料(APCF_1),并对APCF_1进行了形貌特征表征,热重分析,力学性能测试和光学透过性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整个反应是物理混合,有机改性未改变ATP的结构;ATP能够很好的与PVA复合在一起并具有半透过性;APCF_1的最大抗拉强度σκ=5.10 MPa,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良好。2.以CTMAB改性ATP为填料,PVA为模板,并以CMC-Na、可溶性淀粉溶液、阳离子松香乳化剂,磷酸氢二钠为添加剂通过物理机械共混制备薄膜材料(APCF_2)。通过SEM、TGA、XRD、FT-IR、力学性能测试,锥形量热测试,光学透过性分析以及打印测试等多种分析和测试手段对APCF_2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整个反应是物理混合,有机改性未改变ATP的结构;ATP与PVA在合理的添加剂下很好的复合,APCF_2具有光学半透过性和良好的热稳定性;最大抗拉强度σκ=22.19 MPa,阻燃性能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并且它是可打印的。3.采用ATP、PVA和聚四氟乙烯分散乳液(PTFE)为主要原料,阳离子松香乳化剂,CMC-Na、可溶性淀粉溶液为添加剂制备薄膜APCF_3。通过SEM、XRD、TGA、力学性能和光学透过性测试对APCF_3等分析测试手段对APCF_3的形貌特征、热稳定性、机械性能和光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APCF_3在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共混中有着良好的结合,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和机械柔韧性,最大抗拉强度σκ=16.35 MPa。ATP与聚合物复合后的膜材料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以及优越的力学性能并且还具有一定的阻燃性,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这种膜材料有望成为复合纸的潜在替代物,同时也为凹凸棒的应用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本文来源于《兰州理工大学》期刊2017-04-23)

张羽[2](2017)在《天然聚合物基纳米复合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石油基塑料因受到石化原料的限制及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等诸多不良因素的影响,研究开发降解塑料以取代石油基塑料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来源广泛的天然绿色资源淀粉有良好的环保和生物降解性能,以淀粉为基体的塑料成为降解塑料的理想选择。淀粉基塑料的推广和应用受到其机械及加工性能的制约。目前将无机纳米粒子复合于天然聚合物基体中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本实验将纳米TiO_2复合于醋酸酯淀粉(PMS)/聚乙烯醇(PVA)共混系统中,实现无机物在有机物中的掺杂,采用流延工艺制备了一系列纳米复合薄膜材料,研究了薄膜的性能及结构;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复合薄膜制备的工艺条件,在完善工艺和控制成本方面提供了一定的参考。超声分散的纳米TiO_2与PMS/PVA的共混体系中,加入增塑剂山梨醇(SOR)、聚乙二醇400(PEG400)以及增强剂羧甲基纤维素(CMC)、海藻酸钠(SA)、尿素(UR)可有效地改善复合薄膜的力学性能和耐水性能。纳米TiO_2的含量对不同增塑剂体系中复合膜的力学性能和吸水性能有不同的影响。在SOR增塑剂体系中,当纳米TiO_2含量为0.003g(占总量0.03%)时,薄膜的力学性能以及耐水性较好,拉伸强度(TS)可提高71.1%,吸水率降低了4.14%,断裂伸长率(E)达到53.87%。在纳米TiO_2用量为0.003g(占总量0.03%)的共混系统中,SOR与UR的质量比为1:3时复合薄膜的TS可提高51.5%,E达到73.8%,吸水率降至72.12%。在增强剂CMC和SA质量比为1:1共混体系中,分别用SOR和PEG400作为增塑剂,复合薄膜的拉伸强度分别提高34.78%和31.27%,吸水率分别降低到71.74%和88.10%,透光率提高到60.21%,54.85%。正交试验显示在0.003g纳米TiO_2与3.5g PMS,山梨醇1.2g、尿素0.7g、CMC:SA=1:1工艺条件下,复合膜的拉伸强度达到32.10MPa,此时膜的力学性能较佳。红外光谱分析(FTIR)表明纳米TiO_2可与系统中组分之间形成氢键作用,尿素与聚合物分子链上的羟基有较强的作用;电子显微镜(SEM)显示适量的纳米TiO_2与共混系统具有很好的相容性,但过量后会使复合膜结构不均匀,性能变差。CMC和SA增强剂的加入与体系形成了稳固的结构,能与纳米TiO_2促进体系的相容和共混并形成了更牢固的空间网状结构,同时还可以使纳米TiO_2团聚现象得以改善,相容性变好。(本文来源于《兰州交通大学》期刊2017-04-01)

孟娜[3](2016)在《聚合物/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膜制备及其分离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超滤膜因内在疏水性,导致膜污染问题严重,进而受膜寿命较短问题困扰。近年来由于纳米聚合物复合膜卓越物理拉伸性能、热稳定性、优异选择过滤性能等特征,使得其得到广泛应用。在众多纳米材料中,氧化石墨烯及其衍生物,一种只有一个原子层厚度的二维纳米材料,因其显着导电、机械以及热稳定性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论文通过不同方式来合成高性能聚合物/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膜,并系统研究了氧化石墨烯对所合成复合膜的形貌、表面孔隙率、机械性能以及分离性能的影响。SEM、TEM、AMF用来表征复合膜表面的形貌特征,接触角测试用来表征膜表面的亲水性能,红外光谱、拉曼光谱、X射线能谱仪、X射线衍射用来表征复合膜表面的化学性质。同时测试了复合膜的通量、截留率、机械性能、以及杀菌性能。主要结论如下:(1)建立了水在聚合物/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膜中的传输动力学模型。(2)通过将GO放在凝固浴中,采用相反转方法合成聚砜/氧化石墨烯(PS/GO)膜。复合膜的接触角随着凝固浴中GO浓度的增加而减少,意味着膜的亲水性随着GO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与用水凝固浴合成的PS膜膜通量相比,PS/GO-5、PS/GO-10和PS/GO-20膜的膜通量分别降低了35.3%、68.4%和75.1%。PS/GO膜的截留率比纯PS膜稍低了一点,从86.15%降到73.7%和75.9%之间。尽管由于GO纳米片嵌入到PS基质里导致PS/GO膜的整体性遭到破坏,但是PS/GO膜的机械性能更好。(3)通过相反转法将不同浓度的GO嵌入到聚合物基质中来合成聚偏氟乙烯/氧化石墨烯(PVDF/GO)复合膜,XPS和Raman结果显示铸膜液的准备温度越高,复合膜中GO纳米片的还原程度越高。所有的PVDF/GO复合膜的通量和截留率都比纯PVDF膜高。PVDF/GO复合膜的膜通量和截留率同时受GO含量和还原程度的影响。尤其是,GO在高浓度和高还原程度条件下的凝聚的问题需要克服,才能进一步提高PVDF/GO复合膜性能。(4)通过乙二胺(EDA)将GO交联在溴化聚苯醚(BPPO)超滤膜表面来合成溴化聚苯醚/氧化石墨烯(BPPO/GO)复合膜。这些交联使得BPPO/GO复合膜在水处理应用中有很好的稳定性。研究发现随着GO含量增加,膜通量降低而截盐率增加。当GO含量小于65 mg/m2时,膜通量和截留率与GO含量基本成直线关系,然而,当GO含量大于65 mg/m2时,GO含量与膜通量和截留率之间无明显关系。GO纳米片边缘具有丰富的羟基和羧基,使得BPPO/GO复合膜具有很好的抗污染和抑菌性能。研究成果将对聚合物/氧化石墨烯复合膜的发展及其在水处理应用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期刊2016-06-01)

任文臣[4](2015)在《高强度聚合物/锂藻土层层自组装纳米复合膜的制备及功能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层层自组装(layer-by-layer self assembly,LBL)是一种能够精确控制厚度及组成的简单有效的薄膜制备技术,可以将不同种类和功能的构筑单元进行组合。然而,目前层层自组装材料研究中存在材料力学强度差、厚度增长慢及应用研究较少的问题。Laponite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锂藻土,结构与天然蒙脱石相似,为2:1层状硅酸盐结构。实验表明,在聚合物中掺入一定含量的锂藻土可以显着提高材料的力学和热学性能。本文针对上述问题采用异氰酸酯交联、氨基硅烷改性以及引入功能化组分的方式将锂藻土与聚合物复合,并研究其对层层自组装薄膜热性能、机械性能等性能的影响,并赋予其刺激响应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别以水性多异氰酸酯、Laponite及聚乙烯醇为膜组分进行层层自组装,利用异氰酸根的活泼性使其在室温下和锂藻土、聚乙烯醇中的羟基进行化学反应达到化学交联的目的,最终制备了通过化学键连接的层层自组装膜。紫外测试和力学测试表明多异氰酸酯的引入提高增加了锂藻土的复合量,多层膜的透明度从85.5%增加到93.6%,断裂强度从4.9 MPa增加到11.9 MPa。(2)分别以硅烷改性的锂藻土和聚丙烯酸为膜组分进行层层自组装成膜。预先用多氨基硅烷偶联剂改性锂藻土,实现锂藻土纳米片的氨基化,将羧酸根和氨基间的静电作用及其和硅烷间的化学作用作为多层膜成膜的驱动力。厚度监测发现薄膜厚度呈指数增长,10个单层即可达到10μm。力学测试表明多层膜具有湿度响应特点,相对湿度为55%时,断裂强度为79.6 MPa,湿度为81%时,该值降为27.1 MPa。(3)分别以聚乙烯醇-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丙烯酸)和锂藻土为膜组份层层组装得到温度刺激响应性的纳米复合多层膜。合成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丙烯酸)即具有温度敏感性又可以通过氢键和聚乙烯醇及锂藻土进行结合。实现了向层层自组装膜中引入温敏性聚合物的目的,得到了低临界相转变温度(LCST)在30~40oC区间的薄膜,同时薄膜的断裂强度高达101 MPa,透明度在82%以上。(本文来源于《新疆大学》期刊2015-05-31)

麻洪霞[5](2008)在《聚合物纳米复合膜的制备及其摩擦学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实现超低摩擦和近零磨损的纳米膜润滑和抗磨技术已成为微型机械和微机电系统(MEMS)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在这种应用背景的驱使下,许多研究小组都在积极探索合成本身具有减摩耐磨等摩擦学性能的成膜体系,并深入研究其成膜机制和各种影响因素,以便更好地开拓纳米分子有序超薄膜在摩擦学领域的应用。本文利用层接层自组装技术和原位化学反应相结合的方法,在单晶硅基底上制备出含有Cu(OH)2纳米微粒的PAA/PDDA聚合物纳米复合膜;利用旋涂-逐层静电组装技术制备出掺杂Cu的PDDA/PSS聚合物纳米复合膜和SiO_2纳米复合薄膜。采用UV-vis吸收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对所制备的纳米复合膜进行了组成、结构和形貌表征。采用多功能微摩擦仪(UMT-2)考察了薄膜与440C不锈钢球(Ф4mm)对摩时的摩擦学行为,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小球磨斑的表面形貌及薄膜磨痕的表面形貌。研究结果表明,含有Cu(OH)_2纳米微粒的PAA/PDDA聚合物纳米复合膜和掺杂Cu的PDDA/PSS聚合物纳米复合膜都具有良好的摩擦学性能,这是由于薄膜中的纳米微粒提高了薄膜的承载能力所致。对于SiO_2纳米复合薄膜,SiO_2表面修饰有功能基团-NH_2,在酸性条件下表面带正电荷,它可与PAA中的-COO-静电结合成膜,而薄膜受热后,静电结合转化为共价键结合,增强了薄膜的结合强度;同时,SiO_2纳米颗粒在薄膜中起到承载作用。在双重作用下,薄膜的摩擦学性能大大提高。(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08-06-01)

陈剑松[6](2008)在《多巴胺修饰的二氧化钛纳米粒子—导电聚合物纳米复合膜的制备、表征及其光电转换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对纳米复合材料的深入研究,无机-有机纳米复合材料由于在化学、电子、光学、热学、电磁学和生物材料等方面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和潜在的应用,已经成为材料科学研究的一个新的热点,而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无机纳米粒子由于一系列效应而表现出与常规材料所不同的诸多优异性能,经过表面修饰的无机纳米粒子在合成无机-有机纳米复合材料、有机污染物的光降解和制备无机-有机复合催化剂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导电高分子由于其特殊的共轭结构,不仅具有无机半导体的光、电特性,而且具有有机物良好的机械加工性,甚至具有电化学氧化还原活性,与无机纳米粒子复合后会产生与各自单一材料不同的新的优异性质。因此,制备经表面修饰的无机纳米粒子-导电高分子聚合物复合膜材料已经成为研究新型光催化、发光器件、金属防腐等材料的一种方向。在本论文中,我们以两种经多巴胺(DA)修饰后的纳米二氧化钛-导电高分子聚合物复合膜材料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第一部分工作是在成功合成单体a,a,a',a'-四溴-2,5-二氰基-对-二甲苯(DCN-PX)的基础上,利用一步电化学还原合成技术制备出一种新型DA/TiO_2-DCN-PPV纳米复合膜。首先通过多巴胺上的羟基键接纳米TiO_2溶胶表面而成功地制备出多巴胺修饰的TiO_2溶胶(DA/TiO_2);同时通过叁步有机合成路线合成制备单体DCN-PX(DCN-PPV前驱体);然后将DA/TiO_2溶胶与单体DCN-PX共溶于DMF溶剂中,利用DCN-PX的二次被还原机理,在溶剂DMF-电解质四乙基溴化铵(TEAB)环境下,通过电化学还原合成DA/TiO_2-DCN-PPV纳米复合膜。第二部分工作是分别通过电化学聚合和原位化学聚合制备了两种新型的DA/TiO_2-PPy纳米复合膜。一种是通过电化学工作站将吡咯单体和DA/TiO_2溶胶在溶剂H_2O-支持电解质KCl环境下一步电聚合制得;另一种是将经过表面处理过的各种基片浸入含吡咯和DA/TiO_2溶胶的混合溶液中,在氧化剂的引发下原位聚合吡咯单体,使得DA/TiO_2掺杂在聚吡咯膜中,从而制得DA/TiO_2-PPy纳米复合膜。采用IR光谱、UV-Vis光谱、AFM、循环伏安法等表征手段对以上所制备的叁种多巴胺修饰的纳米二氧化钛-导电高分子聚合物复合膜进行组成、结构和光电转换性能的研究,预期将为无机纳米晶-导电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设计与制造提供进一步的实验基础。(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08-05-01)

林妹[7](2008)在《聚合物/无机物纳米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光学特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丁基氧锆为无机氧化锆的前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胶态二氧化锆(ZrO_2)纳米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复合功能膜和含二氧化锆纳米晶/聚苯乙烯(PSt)复合功能腆,并借助X-射线衍射(XRD)、傅立叫红外光谱(FT-IR)、溶液萃取实验、紫外-可见光谱(UV-Vis)、荧光光谱、热重分析(TGA)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表征手段研究了复合膜的结构、透光性能、光致发光性能、热稳定性能和表面形貌等。XRD结果表明利用水解溶胶-凝胶法可以在较温和的热处理条件下制备单斜晶型ZrO_2;FTIR谱图和溶剂萃取结果说明无机ZrO_2与聚合物链节之间存在部分共价键的键合作用;FESEM结果显示,当ZrO_2含量在一定的范围内时,无机氧化锆与聚合物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容性,单斜晶型的ZrO_2纳米微粒均匀的分散在高分子介质中;而且引入纳米级ZrO_2后,PMMA聚合物的透光性能和热稳定性能,尤其是光致发光性能显着提高。另外,本论文采用溶液共混法,以天然高分子[羧甲基纤维素(CMC)和甲基纤维素(MC)]为基体,制备了含磷钨酸(PW_(12))的光致变色复合膜(CMC/PW_(12))和含磷钼酸(PMo_(12)]的光致不可逆变色复合膜(MC/PMo_(12))。并用FTIR、XRD、UV-Vis、电子自旋共振谱(ESR)和循环伏安法(CV)等表征手段对CMC/PW_(12)复合膜的结构和光致变色性能及对MC/PMo_(12)复合膜的结构和复合膜中MC与PMo_(12)之间发生的光化学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FTIR和XRD结果表明,合成的两种复合膜中的杂多阴离子仍然保持Keggin结构;FTIR、ESR和UV-Vis结果揭示,在紫外光的激发下复合膜中聚合物的分子链和杂多阴离子之间发生了光化学反应;循环伏安法CV结果证实,在水溶液中,CMC/磷钨酸复合物不能发生光致变色现象,而MC/磷钼酸复合物具有优良的光学变色性。综上所述,CMC/磷钨酸复合膜在紫外线的作用下发生光致变色,颜色从无色变为蓝色;当将其放置暗处,一定的时间内蓝色可退去,因此CMC/PW_(12)是一种典型的光致可逆变色复合物。MC/磷钼酸复合溶液和固体膜在紫外光照射下均呈现稳定的光致不可逆变色。(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08-04-01)

李晓娥,阎宏涛,James,R,Durrant[8](2005)在《二氧化钛-聚合物纳米复合膜的制备与光致耗氧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合成了一种新型二氧化钛-聚合物纳米复合膜,用于封闭体系中光致好氧研究。以钛酸异丙酯为原料,利用凝胶-水热法制备了TiO2纳米晶粒。将商品级纳米TiO2与凝胶-水热法得到的纳米TiO2分别采用层层涂覆与混合涂膜法与聚合物复合,制备固态TiO2-聚合物纳米复合膜。提出了复合膜的结构,考察了其光稳定性和其在封闭体系中光致耗氧行为,建立了光致耗氧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利用光催化原理,复合膜可消耗封闭体系中的氧气;光致耗氧反应可用Langmuir-Hinshelwood气-固相催化反应动力学模型来描述。其动力学表达式符合拟一级反应动力学。(本文来源于《高校化学工程学报》期刊2005年04期)

罗英武,戴绍明[9](2005)在《胶乳共混法制备聚合物/MMT纳米复合膜及其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MMT emulsion after sonication was blended with polymer latex.Polymer/MMT nano-composite coating was formed by simply evaporating water, just like the case of conventional emulsion coating.Polymer/MMT nano-structured film could be formed by this colloidal packing method. Tensile strength and modulus of the films dramatically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of MMT content up to 10%(mass). Polar functional groups introduc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olymer particles were found to enhance tensile strength. These polar functional groups also played a key role in controlling the morphology of nano-structured films, leading to the dependence of modulus of the films on the types of functional groups.(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2005年07期)

纪欣,章伟光,范军,钟昀[10](2005)在《Q-CdS/聚合物纳米复合膜的制备与荧光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配位化学合成原理 ,分离制备出颗粒尺寸小于 10nm的单分散性的Q态CdS(Q CdS)纳米粒子 ,将Q CdS纳米粒子与聚合物复合成膜 ,制备出一系列Q CdS 聚合物纳米复合膜 .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与透射电镜研究了纳米复合膜的量子尺寸效应和分散性 .通过荧光光谱探讨了不同聚合物基体材料和不同Q CdS含量的纳米复合膜的荧光发光性能 .结果表明 ,一方面这种以聚合物为基体的纳米复合膜 ,由于聚合物与Q CdS之间的相互作用 ,使纳米复合膜表现出与单一相组分完全不同的特征荧光发射峰 ;另一方面 ,随着纳米复合膜中Q CdS含量的不断增大 ,纳米复合膜的荧光强度不断增强 ,在一定浓度时达到最大值 .(本文来源于《高分子学报》期刊2005年01期)

聚合物纳米复合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石油基塑料因受到石化原料的限制及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等诸多不良因素的影响,研究开发降解塑料以取代石油基塑料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来源广泛的天然绿色资源淀粉有良好的环保和生物降解性能,以淀粉为基体的塑料成为降解塑料的理想选择。淀粉基塑料的推广和应用受到其机械及加工性能的制约。目前将无机纳米粒子复合于天然聚合物基体中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本实验将纳米TiO_2复合于醋酸酯淀粉(PMS)/聚乙烯醇(PVA)共混系统中,实现无机物在有机物中的掺杂,采用流延工艺制备了一系列纳米复合薄膜材料,研究了薄膜的性能及结构;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复合薄膜制备的工艺条件,在完善工艺和控制成本方面提供了一定的参考。超声分散的纳米TiO_2与PMS/PVA的共混体系中,加入增塑剂山梨醇(SOR)、聚乙二醇400(PEG400)以及增强剂羧甲基纤维素(CMC)、海藻酸钠(SA)、尿素(UR)可有效地改善复合薄膜的力学性能和耐水性能。纳米TiO_2的含量对不同增塑剂体系中复合膜的力学性能和吸水性能有不同的影响。在SOR增塑剂体系中,当纳米TiO_2含量为0.003g(占总量0.03%)时,薄膜的力学性能以及耐水性较好,拉伸强度(TS)可提高71.1%,吸水率降低了4.14%,断裂伸长率(E)达到53.87%。在纳米TiO_2用量为0.003g(占总量0.03%)的共混系统中,SOR与UR的质量比为1:3时复合薄膜的TS可提高51.5%,E达到73.8%,吸水率降至72.12%。在增强剂CMC和SA质量比为1:1共混体系中,分别用SOR和PEG400作为增塑剂,复合薄膜的拉伸强度分别提高34.78%和31.27%,吸水率分别降低到71.74%和88.10%,透光率提高到60.21%,54.85%。正交试验显示在0.003g纳米TiO_2与3.5g PMS,山梨醇1.2g、尿素0.7g、CMC:SA=1:1工艺条件下,复合膜的拉伸强度达到32.10MPa,此时膜的力学性能较佳。红外光谱分析(FTIR)表明纳米TiO_2可与系统中组分之间形成氢键作用,尿素与聚合物分子链上的羟基有较强的作用;电子显微镜(SEM)显示适量的纳米TiO_2与共混系统具有很好的相容性,但过量后会使复合膜结构不均匀,性能变差。CMC和SA增强剂的加入与体系形成了稳固的结构,能与纳米TiO_2促进体系的相容和共混并形成了更牢固的空间网状结构,同时还可以使纳米TiO_2团聚现象得以改善,相容性变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聚合物纳米复合膜论文参考文献

[1].钱臣.聚合物/凹凸棒纳米复合膜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7

[2].张羽.天然聚合物基纳米复合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7

[3].孟娜.聚合物/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膜制备及其分离性能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

[4].任文臣.高强度聚合物/锂藻土层层自组装纳米复合膜的制备及功能化研究[D].新疆大学.2015

[5].麻洪霞.聚合物纳米复合膜的制备及其摩擦学行为研究[D].河南大学.2008

[6].陈剑松.多巴胺修饰的二氧化钛纳米粒子—导电聚合物纳米复合膜的制备、表征及其光电转换性质[D].华东师范大学.2008

[7].林妹.聚合物/无机物纳米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光学特性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

[8].李晓娥,阎宏涛,James,R,Durrant.二氧化钛-聚合物纳米复合膜的制备与光致耗氧行为[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05

[9].罗英武,戴绍明.胶乳共混法制备聚合物/MMT纳米复合膜及其性能[J].化工学报.2005

[10].纪欣,章伟光,范军,钟昀.Q-CdS/聚合物纳米复合膜的制备与荧光性能[J].高分子学报.2005

论文知识图

不同体系的聚合物纳米复合膜的...星型聚合物纳米复合膜的制备与...叁层复合自组装膜结构示意图纳米PbS/PVA膜制备用实验设备示意图纳米SiO2/有机氟复合乳胶膜的DSC曲线水分散性纳米SiO_2/含氟聚合物复合乳液...

标签:;  ;  ;  ;  ;  ;  ;  

聚合物纳米复合膜论文_钱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