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寒户外地下公厕系统,包括地下空间,所述地下空间设置于地面以下,地下空间内部设有冲水水箱、冲水器和集便装置;所述冲水水箱固定在所述地下空间的墙壁上,所述冲水器设置在所述地下空间的地面下,所述集便装置设置在所述地下空间的地面上,冲水水箱通过第一输送管路连接所述冲水器,所述冲水器通过第二输送管路连接所述集便装置,所述集便装置通过第三输送管路连接有设置在地面以下的沉淀池,所述沉淀池内部设有污水提升装置,污水提升装置连接有第四排污管路,污水提升装置通过第四排污管路连接到排污管网。实现地上公厕向地下公厕的改进,提高整体厕室温度不低于零度,保证高寒地区厕所的正常使用。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高寒户外地下公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地下空间(1),所述地下空间(1)设置于地面以下,地下空间(1)内部设有冲水水箱(2)、冲水器(3)和集便装置(4);所述冲水水箱(2)固定在所述地下空间(1)的墙壁上,所述冲水器(3)设置在所述地下空间(1)的地面下,所述集便装置(4)设置在所述地下空间(1)的地面上,冲水水箱(2)通过第一输送管路(5)连接所述冲水器(3),所述冲水器(3)通过第二输送管路(6)连接所述集便装置(4),所述集便装置(4)通过第三输送管路(7)连接有设置在地面以下的沉淀池,所述沉淀池内部设有污水提升装,污水提升装置(8)连接有第四排污管路(9),污水提升装置(8)通过第四排污管路(9)连接到排污管网(10)。
设计方案
1.一种高寒户外地下公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地下空间(1),所述地下空间(1)设置于地面以下,地下空间(1)内部设有冲水水箱(2)、冲水器(3)和集便装置(4);所述冲水水箱(2)固定在所述地下空间(1)的墙壁上,所述冲水器(3)设置在所述地下空间(1)的地面下,所述集便装置(4)设置在所述地下空间(1)的地面上,冲水水箱(2)通过第一输送管路(5)连接所述冲水器(3),所述冲水器(3)通过第二输送管路(6)连接所述集便装置(4),所述集便装置(4)通过第三输送管路(7)连接有设置在地面以下的沉淀池,所述沉淀池内部设有污水提升装,污水提升装置(8)连接有第四排污管路(9),污水提升装置(8)通过第四排污管路(9)连接到排污管网(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寒户外地下公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空间(1)的顶部设有进出口(11),所述进出口(11)连接有出入梯(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寒户外地下公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管路(5)延伸至所述地下空间(1)的墙壁内部,第一输送管路(5)从地下空间(1)的地面下连接所述冲水器(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寒户外地下公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包括一级沉淀池(13)、二级沉淀池(14)和三级沉淀池(15),一级沉淀池(13)、二级沉淀池(14)和三级沉淀池(15)依次并列设置于地面以下,一级沉淀池(13)、二级沉淀池(14)和三级沉淀池(15)互相连通,一级沉淀池(13)、二级沉淀池(14)和三级沉淀池(15)分别设有排渣口(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寒户外地下公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沉淀池(13)、二级沉淀池(14)和\/或三级沉淀池(15)设有排气口(17);所述污水提升装置(8)设置在三级沉淀池(15)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寒户外地下公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路采用电加热供水管道,电加热供水管道包括管道主体(18),管道主体(18)中心形成有水通道(19),所述管道主体(18)内部嵌入有支撑体(20)和加热体(21),所述加热体(21)呈螺旋状缠绕于所述支撑体(20)的外围,加热体(21)和支撑体(20)相互交叉;所述支撑体(20)内侧的管道主体(18)中嵌入有导热体(22),所述导热体(22)一端从所述水通道(19)裸露出来,导热体(22)另外一端穿过所述支撑体(20)的间隙与加热体(21)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寒户外地下公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体(21)外侧的管道主体(18)内部嵌入有隔热层(23),所述隔热层(23)呈筒状覆盖在加热体(21)的外围。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寒户外地下公厕系统,涉及建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周知的,土壤是有温度的,土壤温度是土壤热量的表现。土壤热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热;其次是微生物对土壤有机质的分解作用,放出一定的热量,使土温增高。此外,由于雪的导热本领很差,土壤表面盖上一层雪被,可以减少土壤热量的外传,阻挡雪面上寒气的侵入。
伴随着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以及农村的“厕所革命”,中国很多地区将旱厕改造为水冲厕所。水冲厕所的关键在于通过水流的冲刷力将污物排出,对于温度较高的地区,由于环境温度常年处于零度以上,不会出现结冰,公厕的排污功能受影响小。然而在中国的高寒地区,特别是户外没有市政供暖的区域,无供暖公厕室内长时间处于零摄氏度以下的环境中,冲刷用水及冲水后污水会因为温度过低而结冰,水结成冰堵塞排污管道,公厕的排污作用受限,影响厕所的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寒户外地下公厕系统,实现地上公厕向地下公厕的改进,提高整体厕室温度不低于零度,保证高寒地区厕所的正常使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寒户外地下公厕系统,包括地下空间,所述地下空间设置于地面以下,地下空间内部设有冲水水箱、冲水器和集便装置;所述冲水水箱固定在所述地下空间的墙壁上,所述冲水器设置在所述地下空间的地面下,所述集便装置设置在所述地下空间的地面上,冲水水箱通过第一输送管路连接所述冲水器,所述冲水器通过第二输送管路连接所述集便装置,所述集便装置通过第三输送管路连接有设置在地面以下的沉淀池,所述沉淀池内部设有污水提升装置,污水提升装置连接有第四排污管路,污水提升装置通过第四排污管路连接到排污管网。
作为高寒户外地下公厕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地下空间的顶部设有进出口,所述进出口连接有出入梯。
作为高寒户外地下公厕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输送管路延伸至所述地下空间的墙壁内部,第一输送管路从地下空间的地面下连接所述冲水器。
作为高寒户外地下公厕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沉淀池包括一级沉淀池、二级沉淀池和三级沉淀池,一级沉淀池、二级沉淀池和三级沉淀池依次并列设置于地面以下,一级沉淀池、二级沉淀池和三级沉淀池互相连通,一级沉淀池、二级沉淀池和三级沉淀池分别设有排渣口。
作为高寒户外地下公厕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一级沉淀池、二级沉淀池和\/或三级沉淀池设有排气口;所述污水提升装置设置在三级沉淀池内部。
作为高寒户外地下公厕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输送管路采用电加热供水管道,电加热供水管道包括管道主体,管道主体中心形成有水通道,所述管道主体内部嵌入有支撑体和加热体,所述加热体呈螺旋状缠绕于所述支撑体的外围,加热体和支撑体相互交叉;所述支撑体内侧的管道主体中嵌入有导热体,所述导热体一端从所述水通道裸露出来,导热体另外一端穿过所述支撑体的间隙与加热体接触。
作为高寒户外地下公厕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加热体外侧的管道主体内部嵌入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呈筒状覆盖在加热体的外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地下空间设置于地面以下,地下空间内部设有集便装置、淋浴装置和清洗装置,集便装置连接有第一排污管路,淋浴装置连接有第二排污管路,清洗装置连接有第三排污管路;第一排污管路、第二排污管路和第三排污管路共同连接有设置于地面以下的污水提升装置;污水提升装置连接有通气管路,通气管路连通地面以上的室外地坪,污水提升装置连接有第四排污管路,污水提升装置通过第四排污管路连接到排污管网。实现地上公厕向地下公厕的改进,基于土壤的保温作用,提高整体厕室温度不低于零度,保证高寒地区厕所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高寒户外地下公厕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高寒户外地下公厕系统排污管路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地下空间;2、冲水水箱;3、冲水器;4、集便装置;5、第一输送管路;6、第二输送管路;7、第三输送管路;8、污水提升装置;9、第四排污管路;10、排污管网;11、进出口;12、出入梯;13、一级沉淀池;14、二级沉淀池;15、三级沉淀池;16、排渣口;17、排气口;18、管道主体;19、水通道;20、支撑体;21、加热体;22、导热体;23、隔热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提供一种高寒户外地下公厕系统,包括地下空间1,所述地下空间1设置于地面以下,地下空间1内部设有冲水水箱2、冲水器3和集便装置4;所述冲水水箱2固定在所述地下空间1的墙壁上,所述冲水器3设置在所述地下空间1的地面下,所述集便装置4设置在所述地下空间1的地面上,冲水水箱2通过第一输送管路5连接所述冲水器3,所述冲水器3通过第二输送管路6连接所述集便装置4,所述集便装置4通过第三输送管路7连接有设置在地面以下的沉淀池,所述沉淀池内部设有污水提升装置8,污水提升装置8置连接有第四排污管路9,污水提升装置8置通过第四排污管路9连接到排污管网10。
高寒户外地下公厕系统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地下空间1的顶部设有进出口11,所述进出口11连接有出入梯12。所述地下空间1上端设有保温层,具体的,保温层的保温材料采用的材质为膨胀珍珠岩,膨胀珍珠岩是珍珠岩矿砂经预热,瞬时高温焙烧膨胀后制成的一种内部为蜂窝状结构的白色颗粒状的材料,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施工极其便利、易于维修,抗湿热性能优良,而且还有较好的防火性能。使用时,经过进出口11由出入梯12进入地下空间1。
高寒户外地下公厕系统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输送管路5延伸至所述地下空间1的墙壁内部,第一输送管路5从地下空间1的地面下连接所述冲水器3。不占用地下空间1,同时能够利用土壤的保温作用。
高寒户外地下公厕系统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沉淀池包括一级沉淀池13、二级沉淀池14和三级沉淀池15,一级沉淀池13、二级沉淀池14和三级沉淀池15依次并列设置于地面以下,一级沉淀池13、二级沉淀池14和三级沉淀池15互相连通,一级沉淀池13、二级沉淀池14和三级沉淀池15分别设有排渣口16。所述一级沉淀池13、二级沉淀池14和\/或三级沉淀池15设有排气口17;所述污水提升装置8置设置在三级沉淀池15内部。具体的,沉淀池是利用水流中悬浮杂质颗粒向下沉淀速度大于水流向下流动速度、或向下沉淀时间小于水流流出沉淀池的时间时能与水流分离的原理实现水的净化。在沉淀池应用沉淀原理可以去除水中的无机杂质、悬浮物和其他固体物。
参见图2,高寒户外地下公厕系统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送管路采用电加热供水管道,电加热供水管道包括管道主体18,管道主体18中心形成有水通道19,所述管道主体18内部嵌入有支撑体20和加热体21,所述加热体21呈螺旋状缠绕于所述支撑体20的外围,加热体21和支撑体20相互交叉;所述支撑体20内侧的管道主体18中嵌入有导热体22,所述导热体22一端从所述水通道19裸露出来,导热体22另外一端穿过所述支撑体20的间隙与加热体21接触。所述加热体21外侧的管道主体18内部嵌入有隔热层23,所述隔热层23呈筒状覆盖在加热体21的外围。解决高寒地区由于高寒低温水结冰而造成公厕无法排除污物问题,无需通过额外的加热设备进行管道加热,使用方便,管道受热均匀,加热效果好,保证无供暖公厕室内长时间处于零下的环境中正常运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地下空间1设置于地面以下,地下空间1内部设有冲水水箱2、冲水器3和集便装置4;所述冲水水箱2固定在所述地下空间1的墙壁上,所述冲水器3设置在所述地下空间1的地面下,所述集便装置4设置在所述地下空间1的地面上,冲水水箱2通过第一输送管路5连接所述冲水器3,所述冲水器3通过第二输送管路6连接所述集便装置4,所述集便装置4通过第三输送管路7连接有设置在地面以下的沉淀池,所述沉淀池内部设有污水提升装置8,污水提升装置8置连接有第四排污管路9,污水提升装置8置通过第四排污管路9连接到排污管网10。本实用新型实现地上公厕向地下公厕的改进,基于土壤的保温作用,提高整体厕室温度不低于零度,保证高寒地区厕所的正常使用。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291393.4
申请日:2019-03-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7(山东)
授权编号:CN209779687U
授权时间:20191213
主分类号:E02D29/045
专利分类号:E02D29/045;E03D11/02;E03F5/14;E03F5/22
范畴分类:36C;36E;
申请人:烟台青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烟台青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64000 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福源路2号
发明人:陈希;杨健祺
第一发明人:陈希
当前权利人:烟台青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