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卡托普利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的矛盾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杨欣宇[1](2021)在《稳心颗粒调控氧化应激和钙循环防治依鲁替尼诱发房颤的效应机制》文中指出背景近年来,随着肿瘤诊疗水平突飞猛进的提高、抗肿瘤药的不断涌现以及精准疗法的应用,肿瘤患者的生存期不断延长。然而,有研究显示,在带瘤生存者当中,约有1/3死于心血管疾病。因此,肿瘤心脏病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应运而生。依鲁替尼(ibrutinib)是一种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用于临床治疗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套细胞淋巴瘤和Waldenstrom巨球蛋白血症,可作为单一疗法或部分疗法联合应用。在既往的临床试验中,与用奥法木单抗治疗的患者相比,依鲁替尼显着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尽管依鲁替尼相对于其他常规化疗显示出较小的毒性,但仍有证据表明,依鲁替尼可以增加出血风险以及心房颤动(AF)的发生率。据报道,接受依鲁替尼治疗的患者房颤发生率高达11%。因此,临床应用依鲁替尼治疗的患者面临巨大挑战。稳心颗粒(WXKL)是我国第一个抗心律失常中成药,其主要成分包括党参、黄精、三七、甘松和琥珀。多项研究表明,稳心颗粒对改善多种原因所致心律失常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稳心颗粒在改善p波离散度和维持阵发性房颤患者窦性心律方面似乎更有效,且可以降低室性早搏综合征(VPCs)的发生率,增加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改善6分钟步行试验的结果。然而,其深层的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探索依鲁替尼增强小鼠房颤易感性的机制研究以及稳心颗粒治疗依鲁替尼诱发房颤小鼠氧化应激和钙循环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1.采用食道Burst刺激,观察依鲁替尼诱发小鼠房颤的发生率和持续时间;超声心动图检测小鼠心房功能的指标;病理组织染色(Masson染色和天狼星红染色)观察心房组织纤维化程度,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心房肌细胞的超微结构的变化。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IonOptix系统检测细胞内Ca2+释放,观察依鲁替尼诱发房颤小鼠心房肌细胞钙火花、钙瞬变和线粒体活性氧簇生成的变化。2.采用蛋白质组学技术检测,观察依鲁替尼诱发房颤的心房肌蛋白表达情况,主要使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对细胞的蛋白质进行高通量地分离和纯化,再用专业计算机软件进行图像分析,然后通过质谱技术及相关数据信息处理,对凝胶上的蛋白质点进行分析与鉴定,进而观察依鲁替尼诱发房颤小鼠心房肌的蛋白质组变化。3.采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进行验证,选取氧化应激信号通路相关蛋白NOX2、NOX4、XO和TGF-□作为对象,研究依鲁替尼诱发房颤小鼠心房肌氧化应激相关蛋白的影响。通过食道Burst刺激验证夹竹桃麻素通过减少心房肌细胞Ca2+释放以及抑制钙循环和氧化应激相关蛋白氧化的钙调蛋白激酶Ⅱ(ox-CaMKⅡ)和磷酸化的钙调蛋白激酶Ⅱ(p-CaMKⅡ,Ser286)的表达,从而减轻依鲁替尼诱发房颤小鼠的心房重构,进一步减少房颤的发生发展。4.采用构建化合物-靶点-疾病网络,筛选出在稳心颗粒调控的房颤的相关通路和靶标蛋白,进行GO富集分析以及KEGG通路分析。利用AutoDock Tools对活性氧(ROS)进行去水、加氢、计算电荷,然后运用AutoDock Vina对其进行分子对接。5.采用蛋白质组学技术检测稳心颗粒治疗依鲁替尼诱发房颤的心房肌蛋白表达情况,观察稳心颗粒治疗依鲁替尼诱发房颤小鼠心房肌差异蛋白的变化。结合分子靶点预测,筛选出稳心颗粒治疗房颤的共有靶标蛋白,然后对共有靶标进行富集分析。6.采用Western blot方法,选取氧化应激信号通路和钙循环通路相关蛋白,NOX2、NOX4、p22-phox、XO、ox-CaMKⅡ、p-CaMKII(Thr-286)和p-RyR2(Ser2814)作为对象,验证稳心颗粒对房颤小鼠心房肌氧化应激信号通路和钙循环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结果1.食道Burst刺激心电图显示,模型组房颤的发生率较高,且持续时间明显延长。超声心动图测量心功能各项指标显示,模型组心房左右径较长,心房面积较大,E峰/A峰降低。光镜下模型组心肌细胞增大,排列紊乱,细胞间隙增宽,可见少量胶原纤维。透射镜下观察到房颤引起心肌超微结构改变,肌小节和肌质网少、线粒体肿胀及糖原沉积,闰盘分离。使用电生理相关技术检测,模型组的钙瞬变幅度明显增加,衰减时间延长。模型组的心房肌细胞内钙火花的发生频率明显增加。通过对线粒体ROS的检测,模型组心房肌细胞内线粒体ROS的产生是逐渐增加的,而DTT组的线粒体ROS产生的趋势减少。2.iTRAQ蛋白质组技术进行依鲁替尼诱发房颤后差异蛋白的鉴定及筛选。通过对差异蛋白的聚类分析、GO富集分析及KEGG通路分析信号通路的相关蛋白可能参与的病理生理过程。发现目前心律失常研究领域作为生物标记物的蛋白,如Xanthine dehydrogenase/oxidase,NADH-ubiquinone oxidoreductase chain 1,Deoxyguanosine kinase,NADH dehydrogenase[ubiquinone]1 beta subcomplex subunit 1 Biliverdin reductase B(Flavin reductase(NADPH))等。这些差异表达的蛋白质与ROS相关信号通路有关。3.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依鲁替尼治疗小鼠通过氧化应激增加ox-CaMK Ⅱ,p-CaMKⅡ(Ser286),p-RyR2(Ser2814)和TGF-β的表达而引起钙超载和心房纤维化。夹竹桃麻素是一种NOX抑制剂,能够抑制氧化应激相关蛋白ox-CaMK Ⅱ和p-CaMKⅡ(Ser286)的表达,减轻了依鲁替尼诱发房颤小鼠的心房重构,进而减少房颤的发生发展。4.预测稳心颗粒治疗房颤的靶点,对“活性化合物—潜在靶点”网络进行分析得到64个关键靶点,进行靶点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图。结果表明,Cat、IL-6、MAPK14、Casp3等是稳心颗粒治疗房颤的关键靶点。采用分子对接方法观察稳心颗粒的主要成分与关键靶点的最佳嵌合结构。通过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氧化应激信号通路、钙离子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5.蛋白质组学方法鉴定稳心颗粒治疗依鲁替尼诱发房颤小鼠心房差异蛋白,筛选出336关键靶点,然后通过聚类分析、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合预测的分子靶点进行分析,筛选出25个共有关键靶点。通过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氧化应激相关信号通路、钙离子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直接或者间接参与房颤的形成,明确关键靶点间的相互作用。6.Western blot进行验证,选择氧化应激信号通路和钙循环信号通路的相关蛋白,深入研究稳心颗粒对依鲁替尼诱发房颤小鼠氧化应激信号通路相关蛋白NOX2、NOX4、p22-phox、XO、ox-CaMK II、p-CaMKⅡ(Thr-286)和 p-RyR2(Ser2814)表达的变化。进一步明确稳心颗粒能够通过调控氧化应激和钙循环相关信号通路上的关键蛋白,而改善房颤的发生发展。结论1.依鲁替尼通过激活NOX以增加ROS,导致ox-CaMKⅡ中的蛋氨酸281/282氧化,从而增加RyR2上的丝氨酸2814,导致舒张期Ca2+泄漏增强,从而促进小鼠心房肌的电重构和结构重构。夹竹桃麻素是一种NOX抑制剂,通过抑制氧化应激相关蛋白ox-CaMKⅡ和p-CaMKⅡ(Ser286)的蛋白表达,减轻了依鲁替尼诱发房颤小鼠的心房重构。2.分子预测结合蛋白质组学筛选出25个靶点蛋白,这些标志物主要涉及氧化应激和钙循环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稳心颗粒能够通过调控这些通路相关的蛋白表达,而改善房颤的发生和发展,从信号与物质、结构变化的内在关系阐明其分子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重要依据。
张伟[2](2021)在《基于Wnt/β-catenin通路探讨补肾活血复方干预心梗后慢性心衰心肌纤维化的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 的:1运用Meta分析对补肾活血法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为临床实践提供循证医学依据。2以“心肾既济”理论为指导创立补肾活血复方,利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术配合节食、力竭式游泳以建立心梗后慢性心衰大鼠模型,观察该方对心梗后慢性心衰大鼠心功能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指标Ⅰ型胶原(ColⅠ),Ⅲ型胶原(ColⅢ),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3本研究拟以Wnt/β-catenin通路介导的心肌纤维化为切入点,旨在揭示补肾活血复方干预心梗后慢性心衰大鼠心肌纤维化的潜在效应机制。材料与方法:1补肾活血法联合西药常规治疗慢性心衰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 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Clinical Trials.gov。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 2021 年 2月1日,纳入补肾活血法治疗慢性心衰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补肾活血法治疗。对纳入文献参考Cochrane Handbook 5.3等推荐的方法进行质量评价与资料提取,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以森林图展现,采取倒漏斗图评估是否有发表偏倚。2补肾活血复方对心梗后慢性心衰大鼠心功能及心肌纤维化的影响2.1建立心梗后慢性心衰大鼠模型并评估模型是否成立:80只SPF级雄性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只为假手术组(仅穿线、不行冠脉结扎术),余60只采用冠脉左前降支结扎配合节食、力竭式游泳以建立心梗后慢性心衰大鼠模型。通过观察大鼠一般状态,结合心电图、超声心动图(LVEF值)以判定心梗后慢性心衰大鼠疾病模型成立。2.2观察补肾活血复方对心梗后慢性心衰大鼠心功能及心肌纤维化的干预作用: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造模成功的40只大鼠分为模型组、补肾活血复方组、卡托普利组,补肾活血复方组给予补肾活血复方15.75g/(kg-d),卡托普利组给予卡托普利片1.125mg/(kg·d),日1次灌胃;模型组及假手术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日1次灌胃。各组大鼠均采用超声心动图联合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NT-pro BNP)综合评价心功能;苏木素-伊红(HE)、马松(Masson)及天狼猩红染色技术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及心肌纤维化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纤维化相关蛋白Col Ⅰ、ColⅢ、a-SMA的变化情况。综合以上方法完成基于“心肾既济”理论创立的补肾活血复方干预心梗后慢性心衰大鼠心功能及心肌纤维化的机制研究。3 补肾活血复方调控Wnt/β-catenin通路干预心梗后慢性心衰大鼠心肌纤维化的机制研究观察补肾活血复方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探讨其干预心梗后慢性心衰大鼠心肌纤维化的效应机制。动物造模及药物治疗方法同上。将所取血清及心肌组织样本分别通过ELISA、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等技术收集相关数据,比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关键分子Wnt3a、Dvl1、β-catenin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以及下游靶基因MMP-2、MMP-9 mRNA的变化,以观察补肾活血复方调控Wnt/β-catenin通路干预心梗后慢性心衰大鼠心肌纤维化的机制。结 果:1补肾活血法联合西药常规治疗慢性心衰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最终纳入10个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共计纳入982例研究患者,其中试验组:补肾活血法联合西药常规治疗慢性心衰,共493例患者;对照组:西药常规治疗慢性心衰,共48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提高临床有效率优于对照组[RR=1.26,95%CI(1.17,1.35),P<0.00001]、试验组改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RR=1.20,95%CI(1.08,1.33),P=0.0009]、试验组提高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优于对照组[MD=7.71,95%CI(4.80,10.62),P<0.00001]、试验组增加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效果优于对照组[MD=87.64,95%CI(45.07,130.22),P<0.0001]、试验组降低患者血清BNP水平优于对照组[MD=-210.57,95%CI(-285.75,-135.39),P<0.00001]、试验组减少患者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优于对照组[MD=-8.14,95%CI(-12.54,-3.74),P=0.00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MD=-6.02,95%CI(-12.40,-0.36),P=0.06]。2补肾活血复方对心梗后慢性心衰大鼠心功能及心肌纤维化的影响2.1造模完成时,大鼠具有慢性心衰的一般状态,心电图示ST段抬高、T波倒置或低平,LVEF≤45%,综合以上结果证明心梗后慢性心衰大鼠造模成功。2.2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LVEDD、LVESD、NT-proBNP升高(P<0.05),LV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值降低(P<0.05),提示慢性心衰大鼠心功能下降;与模型组比较,补肾活血复方组和卡托普利组LVEDD、LVESD、NT-pro BNP明显降低(P<0.05),LVEF和LVFS值升高(P<0.05),提示补肾活血复方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心功能;补肾活血复方组和卡托普利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3 HE染色结果提示补肾活血复方可有效改善心肌细胞坏死,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纤维增生;Masson染色结果提示补肾活血复方可抑制胶原纤维增生、降低心肌胶原容积分数;天狼星红染色亦提示补肾活血复方可抑制胶原沉积,改善心肌纤维化。2.4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中纤维化相关蛋白ColⅠ、CoⅢ、α-SMA表达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补肾活血复方组与卡托普利组心肌组织中Col Ⅰ、ColⅢ、α-SMA蛋白表达减少(P<0.05);与卡托普利组相比较,补肾活血复方组Col Ⅰ、ColⅢ、α-SMA蛋白表达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以上结果提示,补肾活血复方具有抑制心梗后慢性心衰大鼠心肌纤维化的作用。3补肾活血复方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心梗后慢性心衰大鼠心肌纤维化的机制研究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Wnt3a、Dvl1、β-catenin蛋白及mRNA,MMP-2和MMP-9 mRNA的表达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肾活血复方组与卡托普利组大鼠Wnt3a、Dvl1、β-catenin蛋白及mRNA表达下降,下游靶基因MMP-2及MMP-9 mRNA表达均降低(P<0.05);卡托普利组与补肾活血复方组Wnt3a、Dvl1、β-catenin蛋白及mRNA,MMP-2和MMP-9 mRNA表达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 论:1 Meta分析结果提示,补肾活血法联合西药常规治疗慢性心衰疗效确切,与单纯西药常规治疗相比,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中医证候疗效,增加LVEF和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降低血浆BNP水平,缩小LVESD,且不良反应少,但仍需大样本、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对结论进行证实。2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术配合节食、力竭式游泳的方法可成功建立心梗后慢性心衰大鼠模型。3基于“心肾既济”理论创立的补肾活血复方可减少胶原的过度沉积,降低大鼠血清NT-proBNP水平,下调纤维化相关蛋白ColⅠ、ColⅢ和α-SMA的表达,从而抑制心梗后慢性心衰大鼠心肌纤维化,改善心功能,有效治疗慢性心衰。4补肾活血复方可抑制心梗后慢性心衰大鼠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激活,下调通路中Wnt3a、Dvl1、β-catenin 蛋白及 mRNA 的表达,使下游MMP-2、MMP-9 mRNA 的表达水平降低,从而改善心肌纤维化,这可能是其治疗慢性心衰的分子学机制。
李庆羚[3](2021)在《基于mTOR信号通路与自噬探讨艾灸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保护效应及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应用艾灸方法干预CHF大鼠,比较艾灸对CHF大鼠心功能及结构的改变,观察艾灸对CHF大鼠心肌细胞炎性相关因子和自噬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并进一步深入mTOR信号通路探讨艾灸干预CHF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一:随机从30只SD大鼠抽取10只入正常组、20只入造模组。以一周腹腔注射2次2 mg/kg的ADR,连续4周的方法造模。经超声心动评估后,再次随机平均分为不做干预的正常组和模型组,以及每日对双侧心俞、肺俞穴进行温和灸1次,每次20 min,连续3周干预的艾灸组。干预结束后,记录大鼠体征情况,超声心动评估大鼠心脏LA、LV、LVPW、IVS、EF和FS,ELISA检测血清中BNP、ANP、c Tn I的含量,HE、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实验二:采用相同的造模方法,在模型评估后随机将60只雄性SD大鼠入正常组、模型组、艾灸组、艾灸+RAPA组和RAPA组各12只。前两组不予干预;艾灸组每日对双侧心俞、肺俞穴进行温和灸1次,每次20 min,连续3周;艾灸+RAPA组在艾灸后腹腔注射1次1 mg/kg剂量的RAPA,连续3周;RAPA组仅每日腹腔注射1次1 mg/kg剂量的RAPA,连续3周。在干预期的第一天,从5组大鼠中随机各抽取3只,经尾静脉注射250μL的AAV2/9,标记后放回与其他大鼠继续干预。干预结束后,免疫组化法检测无标记大鼠炎性相关因子ICAM-1、VCAM-1、MMP-2和MMP-9的表达,串联腺相关病毒LC3双标荧光检测标记大鼠心肌自噬流,WB检测无标记大鼠心肌中LC3蛋白表达量;RT-PCR检测无标记大鼠心肌中自噬相关基因Vps34、ATG3、5、7、12、13 mRNA表达,并用Person分析炎性相关因子与自噬相关基因的相关性。实验三:采用相同的造模方法,在模型评估后随机将45只雄性SD大鼠入正常组、模型组、艾灸组、艾灸+RAPA组和RAPA组各9只。前两组不予干预;艾灸组每日对双侧心俞、肺俞穴进行温和灸1次,每次20 min,连续3周;艾灸+RAPA组在艾灸后腹腔注射1次1 mg/kg剂量的RAPA,连续3周;RAPA组仅每日腹腔注射1次1 mg/kg剂量的RAPA,连续3周。干预结束后,WB检测大鼠心肌中PI3K、p-PI3K、AKT、p-AKT、mTOR、p-mTOR、P70S6K、p-P70S6K和ULK1、p-ULK1蛋白表达量,RT-PCR检测大鼠心肌中PI3K、AKT、mTOR、P70S6K和ULK1的mRNA表达。结果:实验一1、各组大鼠心功能变化:同正常组比,模型组大鼠LV、LA增厚(P<0.01),LVPW、IVS、EF和FS减弱(P<0.01),血清中BNP、ANP、c Tn I含量增多(P<0.01);同模型组比,艾灸组LV、LA减少(P<0.05),LVPW和IVS升高(P<0.05),EF和FS显着升高(P<0.01),血清中BNP、ANP、c Tn I含量显着降低(P<0.01);2、各组大鼠心脏结构的影响:同正常组比,模型组大鼠左心室心肌细胞组织排列松散杂乱,胞浆内空泡出现,胶原纤维面积明显增加(P<0.01);同模型组比,艾灸组大鼠左心室心肌细胞损伤程度较轻,胶原纤维面积明显减少(P<0.01)。实验二1、免疫组化检测无标记大鼠心肌炎性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同正常组比,模型组表达量增多(P<0.01);同模型组比,艾灸组表达量减弱(P<0.01),而艾灸+RAPA组ICAM-1、VCAM-1和MMP-9表达量均减弱(P<0.01),MMP-2表达水平呈下降趋势(P<0.05);同艾灸组比,艾灸+RAPA组ICAM-1、VCAM-1表达量增多(P<0.01),MMP-2、MMP-9表达量较升高(P<0.05);同艾灸+RAPA组比,RAPA组炎性相关因子表达水平呈明显升高趋势(P<0.01);2、LC3荧光检测标记大鼠心肌自噬流:模型组和RAPA组大鼠心肌细胞LC3荧光相对强度分析自噬流较强,而艾灸组和艾灸+RAPA组中大鼠心肌细胞LC3荧光相对强度分析自噬流较弱;3、WB检测无标记大鼠心肌组织LC3蛋白表达:同正常组比,模型组蛋白LC3Ⅰ、Ⅱ均高表达(P<0.01);同模型组比,艾灸组蛋白LC3Ⅰ、Ⅱ表达较低(P<0.01),艾灸+RAPA组LC3Ⅰ、Ⅱ低表达(P<0.05);同艾灸组比,艾灸+RAPA组LC3Ⅰ、Ⅱ表达均显着升高(P<0.01);同艾灸+RAPA组比,RAPA组LC3Ⅰ、Ⅱ表达均明显增强(P<0.01);4、RT-PCR检测大鼠心肌组织自噬相关基因ATG表达水平:同正常组比,模型组自噬相关基因ATG均高表达(P<0.01);同模型组比,艾灸组ATGs均低表达(P<0.01),而艾灸+RAPA组ATG7和ATG13表达水平均减弱(P<0.01),Vp34、ATG3、ATG5和ATG12表达水平呈下降趋势(P<0.05);同艾灸组比,艾灸+RAPA组ATG3表达水平呈明显升高趋势(P<0.01),Vp34、ATG5、ATG7、ATG12和ATG13表达水平呈升高趋势(P<0.05);同艾灸+RAPA组比,RAPA组相关基因ATG表达水平呈明显升高趋势(P<0.01)。5、Pe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炎性因子与自噬基因呈正相关(P<0.001)。实验三:1、WB检测蛋白PI3K、AKT、mTOR与其磷酸化的表达:同正常组比,模型组表达水平均减弱(P<0.01);同模型组比,艾灸组和艾灸+RAPA组PI3K与其磷酸化、AKT和mTOR表达增强(P<0.01),艾灸组p-mTOR表达升高(P<0.01),艾灸组和艾灸+RAPA组p-AKT表达水平升高(P<0.05);同艾灸组比,艾灸+RAPA组p-PI3K、AKT和p-mTOR呈较低水平(P<0.01);与艾灸+RAPA组比,RAPA组PI3K、AKT、mTOR与其磷酸化低水平呈现(P<0.01);2、RT-PCR检测PI3K、AKT、mTOR的mRNA水平:同正常组比,模型组心肌中PI3K、AKT和mTOR的mRNA表达量减弱(P<0.01);同模型组比,艾灸组和艾灸+RAPA组高表达PI3K、AKT的mRNA(P<0.01),艾灸组高表达mTOR的mRNA(P<0.01),艾灸+RAPA组高表达mTOR的mRNA(P<0.05);同艾灸组比,艾灸+RAPA组低表达PI3K的mRNA(P<0.05)和AKT、mTOR的mRNA(P<0.01);同艾灸+RAPA组比,RAPA组均低表达(P<0.01);3、WB检测蛋白P70S6K、ULK1及其磷酸化的表达:同正常组比,模型组低表达P70S6K、p-P70S6K(P<0.01),而高表达ULK1、p-ULK1(P<0.01);同模型组比,艾灸组和艾灸+RAPA组P70S6K及其磷酸化水平增高(P<0.01),而艾灸组ULK1及其磷酸化水平减弱(P<0.01),艾灸+RAPA组ULK1及其磷酸化水平减弱(P<0.05);同艾灸组比,艾灸+RAPA组低表达P70S6K(P<0.01)和p-P70S6K(P<0.05),而ULK1及其磷酸化水平增高(P<0.01);同艾灸+RAPA组比,RAPA组P70S6K及其磷酸化水平减弱(P<0.01),而ULK1及其磷酸化水平增多(P<0.01);4、RT-PCR检测P70S6K、ULK1的mRNA水平:同正常组比,模型组低表达P70S6K的mRNA(P<0.01),而ULK1的mRNA表达量上调(P<0.01);同模型组比,艾灸组P70S6K的mRNA表达量增多(P<0.01),而ULK1的mRNA表达量下调(P<0.01),艾灸+RAPA组P70S6K的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同艾灸+RAPA组比,RAPA组P70S6K的mRNA表达量显着减弱(P<0.01),而ULK1的mRNA表达量增高(P<0.01)。结论:1、艾灸可以降低CHF大鼠LA、LV和血清中BNP、ANP、c Tn I的含量,并提高LVPW、IVS、EF和FS,从而改善心功能及结构;2、艾灸可以下调CHF大鼠心肌中ICAM-1、VCAM-1、MMP-2和MMP-9的水平,从而抑制炎性相关因子的表达;3、艾灸可以下调CHF大鼠心肌中Vps34、ATG3、ATG5、ATG7、ATG12、ATG13的水平,降低心肌自噬流和LC3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自噬相关分子的表达;4、艾灸可以调节蛋白PI3K、AKT、mTOR、P70S6K、ULK1及其磷酸化的表达,示意艾灸可能通过激活mTOR通路上游信号调节因子PI3K、AKT,并激活下游信号分子P70S6K和抑制ULK1。
彭杨芷[4](2020)在《基于LXR-RAAS/NF-κB通路研究“温阳消饮”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小鼠的作用机制》文中认为目的:观察温阳消饮方对阿霉素诱导的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通过对LXR-RAAS/NF-κB信号通路和涉及的部分效应指标或病理形态的研究,探讨温阳消饮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06只雄性C57BL/6小鼠分为A组(n=15),B组(n=91),A组作为空白组(Control),B组作为造模组,采用阿霉素腹腔注射8周制备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模型。8周造模结束,判断模型成功后,将B组扣除死亡只数,再随机分为模型组(Model),温阳消饮方中剂量组(WYRF-MD),温阳消饮方高剂量组(WYRF-HD),卡托普利组(Captopril),温阳消饮方联合卡托普利组(WYRF+Captopril)。从实验第9周开始药物干预,空白组、模型组均以生理盐水灌胃(0.2ml/20g);其余各组分别予以相应药物灌胃,每天一次,灌胃时间为早上10:00,疗程为4周。其中,温阳消饮方中剂量组予以温阳消饮方水煎剂灌胃(0.2ml/20g);温阳消饮方高剂量组以温阳消饮方水煎剂灌胃(0.4ml/20g);卡托普利组以卡托普利混悬液灌胃(0.1ml/20g);温阳消饮方联合卡托普利组用温阳消饮方中剂量水煎剂(0.2ml/20g)和卡托普利混悬液(0.1ml/20g)灌胃。检测指标:1.药效评价指标:(1)灌胃期间定期称量小鼠体重和观察死亡情况;(2)造模结束后和灌药4周后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指标;(3)ELISA法检测血清BNP、AVP浓度;(4)HE、Masson染色检测小鼠心室病理情况。2.温阳消饮法作用机制(LXR-RAAS/NF-κB通路及相关指标):(1)Western-blot及q RT-PCR检测小鼠心室组织LXRα表达;(2)ELISA法检测血清Renin、ANG-II、ALD浓度;(3)Western-blot及q RT-PCR检测小鼠心室组织NF-κB、TNF-α、INOS表达;(4)Tunel染色法检测小鼠心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1.体重情况与模型评价:造模前三周,A组和B组小鼠体重无统计学差异(P>0.05),从第四周开始,A组小鼠体重逐渐增长,B组小鼠体重增长缓慢,显着低于A组小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造模第8周,心脏彩色超声显示,与A组相比,B组LVIDs、LVESV明显增加(P<0.05),EF、FS、HR显着降低(P<0.05),心功能受损明显,提示慢性心力衰竭小鼠模型建立成功。2.治疗后心脏彩色超声检测结果:(1)与Control组比较,Model组小鼠LVIDs有明显的增厚(P<0.05),LVESV增大明显(P<0.05),EF、FS和HR都有显着下降(P<0.05);(2)与Model组比较,各治疗组小鼠心脏彩色超声情况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3)与WYRF-MD组相比,WYRF-HD组小鼠的EF、FS有显着改善(P<0.05)。3.血清BNP、AVP结果:(1)与Control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的血清BNP、AVP浓度明显升高(P<0.05);(2)与Model组比较,各治疗组的血清BNP、AVP浓度明显的降低(P<0.05)。4.小鼠心室组织病理形态检测结果:(1)与Control组比较,Model组小鼠心肌纤维排列紊乱,心肌细胞核空泡变;小鼠心肌胶原纤维面积明显增加(P<0.05);(2)与Model组比较,WYRF-MD组和WYRF+Captopril组部分小鼠可见心肌纤维排列紊乱,细胞核固缩;Captopril组和WYRF-HD组心肌细胞核部分肿胀,空泡变,心肌纤维卷曲,呈波浪状,部分心肌纤维溶解;WYRF-HD组、Captopril组及WYRF+Captopril组小鼠心肌胶原纤维面积显着减少(P<0.05)。5.各组小鼠心室组织LXRα的mRNA与蛋白表达结果:(1)与Control组相比,Model组小鼠心室组织LXRα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2)与Model组相比,WYRF-HD组LXRα的mRNA和蛋白表达有显着的升高(P<0.05);(3)与Control组相比,WYRF-HD组LXRα的mRNA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4)与Captopril组相比,WYRF-HD组和WYRF+Captopril组中LXRα的mRNA表达升高明显(P<0.05)。6.各组小鼠血清中RAAS相关指标Renin、ANG-II、ALD浓度:(1)小鼠血清Renin浓度:(1)与Control组相比,Model组的浓度明显升高(P<0.05)。(2)与Model组相比,WYRF-HD组、Captopril组、WYRF+Captopril组的浓度有显着降低(P<0.05)。(2)小鼠血清ANG-II浓度:(1)与Control组相比,Model组的浓度明显升高(P<0.05);(2)与Model组相比,WYRF-HD组的浓度有显着降低(P<0.05);(3)与Control组相比,WYRF-HD组的浓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WYRF-MD组、Captopril组、WYRF+Captopril组的浓度显着升高(P<0.05)。(3)小鼠血清ALD浓度:(1)与Control组相比,Model组的浓度有显着的升高(P<0.05);(2)与Model组相比,WYRF-HD组的浓度有显着降低(P<0.05),其余各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各组小鼠心室组织NF-κB,TNF-α,i NOS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1)NF-κB表达结果:(1)与Control组相比,Model组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2)与Model组相比,各治疗组的mRNA表达都有显着下降(P<0.05);WYRF-HD组的蛋白表达有显着下降(P<0.05),其余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TNF-α表达结果:(1)与Control组相比,Model组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2)与Model组相比,WYRF-HD组、WYRF+Captopril组的mRNA表达都有显着下降(P<0.05);WYRF-HD组和Captopril组的蛋白表达有下降趋势,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INOS表达结果:(1)与Control组相比,Model组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2)与Model组相比,WYRF+Captopril组的mRNA表达有显着下降(P<0.05),其余治疗组的表达有下降趋势,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YRF-HD组、WYRF+Captopril组的蛋白表达都有显着下降(P<0.05)。8.各组小鼠心室组织Tunel细胞凋亡染色结果:(1)与Control组比较,Model组小鼠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显着升高(P<0.05);(2)与Model组比较,WYRF-HD组、WYRF-MD组、WYRF+Captopril组及Captopril组小鼠心肌凋亡指数均显着降低(P<0.05);(3)与WYRF-MD组比较,WYRF-HD组和Captopril组降低更显着(P<0.05)。结论:1.通过腹腔注射阿霉素的方式可以构建小鼠慢性心力衰竭模型,使模型小鼠出现心功能异常、心室肥大等表现,造模周期为8周。2.温阳消饮法能够显着改善CHF小鼠存活率和生存质量,对心脏功能具有改善作用,能使EF、FS明显提升,降低LVESV,减少心室LVIDs,降低小鼠血清BNP、AVP浓度。3.温阳消饮法能够改善CHF小鼠心肌胶原纤维沉积,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改善心室重构。4.温阳消饮法治疗CHF的机制可能通过调节LXR-RAAS信号通路发挥作用。即通过调控LXRα的表达,调节RAAS,减少水钠潴留,减少左心室负荷。5.温阳消饮法可通过调控LXRα的表达,下调NF-κB,抑制相关炎症因子如TNF-α,INOS的表达,减轻心肌的炎症反应,减少心肌细胞的凋亡。6.温阳消饮方高剂量组对于CHF小鼠的疗效优于温阳消饮方中剂量组,且安全性更高。
王亚楠[5](2020)在《益气活血方调节慢性心力衰竭大鼠Th17/Treg细胞平衡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背景慢性心力衰竭是许多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阶段,以心脏的结构和/或功能异常为主要特征。心力衰竭是慢性免疫系统激活的炎症疾病,提示正常的免疫抑制能力不足。Th17细胞和Treg细胞均来自幼稚的Th细胞,具有相反的作用,在免疫应答和调节中起重要作用。Th17/Treg平衡参与了心力衰竭的病理过程,维持两者的相对平衡,可以延缓心衰的发生、发展。前期临床试验中,益气活血方药可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临床疗效显着。但益气活血方是否可以通过增加内源性保护性细胞或抑制炎症细胞,从双向调控免疫介导的炎症反应而改善心肌重构,值得深入研究。目的本研究以左冠状动脉结扎建立慢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观察益气活血方干预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的效应,研究Th17/Treg失衡在CHF中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从PD-1/PD-L1通路探讨益气活血方干预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的起效机制。方法采用SD大鼠左冠状动脉结扎模型为研究对象,术后4周后评价心力衰竭模型成立,将模型制备成功的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卡托普利组、益气活血方低剂量组、益气活血方中剂量组、益气活血方高剂量组,干预给药8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大鼠心脏结构和功能;血清NT-pro BNP检测评价大鼠心衰程度,Masson染色观察心肌损伤,HE染色观察脾脏组织病理改变,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脾脏内Th17、Treg细胞的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大鼠心肌组织Th17、Treg阳性细胞的表达水平以及ELISA检测血清IL-10、IL-17的水平,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心脏中PD-1、PD-L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1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EF明显降低(P<0.01),FS明显降低(P<0.01),IVSd、IVSs明显减低(P<0.01或P<0.05),LVIDd、LVIDs显着增大(P<0.05或P<0.01),NT-pro BNP显着升高(P<0.01);心肌梗死区有大量蓝色胶原纤维沉积,梗死区边缘纤维化面积大;大鼠脾脏充血,组织结构改变,红髓、白髓分界不清。与模型组比较,卡托普利组、益气活血方各组均可以不同程度升高EF、FS数值(P<0.01或P<0.05),改善IVSd厚度(P<0.05),LVIDs减小(P<0.05),降低血清NT-pro BNP水平(P<0.01),心肌纤维化水平有所减轻,不同程度的改善了脾脏病理损伤,延缓心肌重塑。2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脾脏Treg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P<0.05),心肌CD25+FOXP3阳性细胞表达率减少(P<0.05),血清IL-10水平显着降低(P<0.01),脾脏Th17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P<0.05),心肌CD4+IL-17阳性细胞表达率增加(P<0.01),血清IL-17水平显着升高(P<0.05),Th17/Treg细胞比值显着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卡托普利组及益气活血方各组均可以不同程度升高大鼠脾脏Treg细胞百分比(P<0.05),心肌CD25+FOXP3阳性细胞表达率增加(P<0.01),升高血清IL-10的水平(P<0.01或P<0.05),降低脾脏Th17细胞百分比(P<0.05),心肌CD4+IL-17阳性细胞表达率减少(P<0.01或P<0.05),降低血清IL-17的水平(P<0.01),降低Th17/Treg细胞比值(P<0.01或P<0.05)。3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心肌中PD-1m RNA、PD-L1m RNA明显降低(P<0.01),PD-1、PD-L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相比,卡托普利组及益气活血方各组可以升高PD-1m RNA、PD-L1m RNA水平(P<0.01或P<0.05),升高PD-1、PD-L1蛋白表达水平(P<0.01或P<0.05)。结论1益气活血方能够有效改善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的心功能,减轻心肌纤维化水平,延缓心室重构。2益气活血方能够通过增加Treg细胞、减少Th17细胞的水平,改善Th17/Treg细胞比例的失衡从而双向调控免疫介导的炎症反应,进而改善心肌重构。3益气活血方可以调节慢性心力衰竭大鼠Th17/Treg免疫失衡,其机制可能与调节PD-1/PD-L1通路免疫功能有关。
宋晶[6](2020)在《基于TGF-β1/LIMK1信号通路研究解毒通络方对大鼠心肌纤维化的抑制作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以盐酸异丙肾上腺素腹腔注射法复制大鼠心肌纤维化(Myocardial fibrosis,MF)模型,用细胞分子生物学技术和方法,观察TGF-β1/LIMK1信号通路在心肌纤维化过程中的表达情况,观察解毒通络方对TGF-β1/LIMK1信号通路的调控方式及干预MF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一:5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3d组、7d组、14d组、28d组,正常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注射,其他组给予异丙肾上腺素腹腔注射5mg.kg-1,分别于3天、3天、7天、14天、28天时,记录大鼠体重并乙醚麻醉状态下迅速取SD大鼠心脏,测量心脏重量后,取出心室部,放入4%多聚甲醛固定液,供组织学HE染色,免疫组化法测α-肌动蛋白(α-SMA)、波形蛋白(Vim)阳性表达面积,取出心尖部迅速置于液氮中保存,分光光度法测羟脯胺酸含量。实验二:根据实验一结果,将60只SD雄性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卡托普利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正常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注射,其他组给予异丙肾上腺素腹腔注射5mg.kg-1,中药组每日按10g、20g、30g.kg-1灌胃解毒通络方冲剂悬液;卡托普利组每日按5mg.kg-1灌胃卡托普利片悬液;正常对照组每日给予以等体积自来水灌胃。记录大鼠体重后乙醚麻醉状态下迅速取SD大鼠心脏,测量心脏重量计算心重指数;心尖部迅速置于液氮中保存,分光光度法测定羟脯胺酸含量。将心室部,放入4%多聚甲醛固定液,供组织学HE及MAasson染色,免疫组化法测I型胶原蛋白(Col I)、III型胶原蛋(Col III)、α-SMA、Vim、单丝氨酸蛋白激酶(LIMK1)阳性表达面积;眼球采血,收集血清并置于-20℃冰箱,收集的血清进行细胞分组培养。实验三:用提前制备的动物血清分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卡托普利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培养成纤维细胞,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成纤维细胞中α-SMA、Vim、ROCK1、LIMK1蛋白相对表达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成纤维细胞中TGF-β1、RhoA、ROCK1、LIMK1的mRNA含量;MTT法检测TGF诱导成纤维细胞增殖时相;用TGF刺激成纤维细胞后,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成纤维细胞中RhoA、ROCK1、LIMK1的mRNA含量。结果:实验一:大鼠心肌纤维化模型构建:1.HE染色结果:正常对照组心肌细胞横纹清晰,细胞和大小、间隙一致,胞浆染色清晰,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后3天、7天、14天、28天大鼠心肌组织细胞均出现细胞排列紊乱,坏死区细胞核固缩,胞浆减少或缺失,结缔组织增生。在3d组这种改变最明显,7d组、14d组相对减轻,28d组有所改善。2.心重指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3d组心重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7d组、14d组、28d组心重指数下降,P<0.05。3.羟脯氨酸含量测定:与正常对照组比较,3d组、7d组、14d组、28d组羟脯胺酸含量明显增加,P<0.05,且随时间变化呈递增趋势。4.免疫组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3d组、7d组的大鼠心肌组织中,可见明显α-SMA、Vim蛋白阳性表达,且P<0.05。14d、28d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实验二:解毒通络方动物体内药效学观察:1.心重指数:应用异丙肾上腺素制备大鼠心肌纤维化模型,采用注射后3天的造模方法。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重指数无明显增加,且P>0.05,与模型组比较,卡托普利组与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心脏指数无明显改变,且P>0.05。2.羟脯胺酸含量测定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羟脯氨酸含量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卡托普利组与中药低、中、高剂量组羟脯氨酸含量明显下降,且P<0.05。3.HE染色:正常对照组细胞排列整齐,细胞间隙大小均一,胞浆染色均匀,模型组、卡托普利组以及各剂量中药组则出现不同程度的心肌纤维化表现,主要以细胞核固缩、心肌纤维溶解、断裂为主,细胞排列不规则,细胞结构破坏,细胞浆染色不均匀为主,卡托普利组与不同剂量中药组心肌纤维化程度较轻。4.Masson染色: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卡托普利组以及不同剂量中药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心肌组织损伤,具体表现为细胞核固缩,细胞排列紊乱,细胞间隙不规则,并出现大量蓝染的纤维胶原,并破坏心肌细胞,坏死部分有少量炎症浸润。与模型组比较,卡托普利组以及各剂量中药组心肌纤维化程度较轻。大鼠心肌组织中胶原纤维容积比(CVF),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明显增加,且P<0.05,与模型组比较,卡托普利组以及中药低、中、高剂量组明显减少,且P<0.05。5.免疫组化法测定ColI、ColIII、α-SMA、Vim、LIMK1蛋白阳性表达面积:(1)I型胶原蛋白及III型胶原蛋白在免疫组化染色中显示为棕色,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I型胶原蛋白及III型胶原蛋白阳性表达面积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卡托普利组及中药低、中、高剂量组阳性表达面积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2)α-SMA、Vim蛋白阳性表达表现为棕色,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中α-SMA、Vim蛋白表达面积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P<0.05;与模型组比较,卡托普利组与中药低、中、高剂量组α-SMA、Vim蛋白表达面积明显下降,P<0.05;(3)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LIMK1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卡托普利组与中药低、中、高剂量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实验三:解毒通络方对心肌成纤维细胞TGF-β1/LIMK1信号通路的作用1.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成纤维细胞中α-SMA、Vim、ROCK1、LIMK1蛋白含量:(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α-SMA、Vim蛋白表达量有所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卡托普利组与模型组比较表达量下降,具有显着差异,P<0.05。中药低、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所下降,具有显着差异,P<0.05;(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成纤维细胞中ROCK1蛋白表达含量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卡托普利组、中药低、中剂量组与中药高剂量组成纤维细胞中ROCK1蛋白表达含量明显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3)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LIMK1蛋白表达量有所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卡托普利组与模型组比较表达量下降,具有显着差异,P<0.05。中药低、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所下降,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成纤维细胞中TGF-β1、RhoA、ROCK1、LIMK1mRNA含量:(1)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成纤维细胞中TGF-β1的mRNA表达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中TGF-β1mRNA的表达量明显上升,P<0.05。与模型组比较,卡托普利组与中药低、中、高剂量组中TGF-β1mRNA的表达量明显下降,P<0.05。(2)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成纤维细胞中RhoA、ROCK1的mRNA的表达量:与正常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中RhoA、ROCK1的mRNA的表达量明显上升,P<0.05。与模型组比较,卡托普利组与中药低、中、高剂量组中RhoA、ROCK1mRNA的表达量明显下降,P<0.05。(3)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成纤维细胞中LIMK1mRNA的表达量,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中LIMK1mRNA的表达量明显上升,P<0.05。与模型组比较,卡托普利组与中药低、中、高剂量组中LIMK1mRNA的表达量明显下降,P<0.05。3.MTT法检测TGF-β1诱导成纤维细胞增殖时相:用不同浓度的TGF-β1刺激成纤维细胞后,根据吸光值计算细胞增殖率,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TGF-β1刺激成纤维细胞时,细胞表现出增殖现象,低浓度组、中浓度及高浓度组TGF-β1对细胞增殖均表现为24小时后出现增殖,48小时达到高峰,72小时后出现下降。而低浓度组在不同时间点均表现为最强的增殖率。中浓度组在各个时间点增殖率最低。所以在成纤维细胞增殖的研究中,选择低浓度(0.025 ng.ml-1)的TGF-β1为药物剂量,以48小时为时间点干预成纤维细胞。4.用TGF-β1刺激成纤维细胞后,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成纤维细胞中RhoA、ROCK1、LIMK1的mRNA含量:结果显示,(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中RhoAmRNA含量明显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卡托普利组与中药低、中、高剂量组中RhoAmRNA含量明显减少。P<0.05。(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中ROCK1、LIMK1的mRNA含量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卡托普利组以及中药低、中、高剂量组ROCK1、LIMK1的mRNA含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1.应用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5mg.kg-1腹腔注射大鼠,3天后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形态改变,心肌组织中羟脯胺酸含量增加,心肌组织中α-SMA、Vim蛋白表达量增多,说明注射异丙肾上腺素3天后大鼠心肌纤维化模型制备成功。2.在应用解毒通络方干预大鼠心肌纤维化模型时,心肌纤维化有明显的改善。并通过抑制心肌胶原蛋白的分泌及沉积而实现抑制心肌纤维化。3.在体外应用解毒通络方干预大鼠成纤维细胞时,可通过下调TGF-β1/LIMK1信号通路中RhoA、ROCK1、LIMK1因子,抑制成纤维细胞中α-SMA、Vim蛋白表达,从而抑制心肌纤维化。4.在TGF-β1诱导大鼠成纤维细胞增殖时,解毒通络方可以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并通过下调TGF-β1/LIMK1信号通路中RhoA、ROCK1、LIMK1因子而实现的。
唐薪骐[7](2020)在《苓桂术甘汤对心力衰竭大鼠内质网应激及细胞凋亡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苓桂术甘汤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内质网应激影响,为临床应用苓桂术甘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提供理论依据。材料与方法:SPF级大鼠45只,随机分为空白组(n=10)和造模组(n=35),采用腹腔注射阿霉素(Adr)建立慢性心衰大鼠模型,4mg/kg/w,共计6w。将造模成功30只心力衰竭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10)、卡托普利组(n=10)、苓桂术甘汤组(中药组,n=10),加上未造模的空白组,本实验分组共计分为4组。中药组灌胃剂量为2.79g/kg/d,卡托普利组灌胃剂量为2.25mg/kg/d,模型组和空白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共计4w。实验结束后心脏彩超检测大鼠心脏LVEF、LVIDd值、HE和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细胞病理组织学改变、Tunel法检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表达。结果:1.心脏结构和功能变化:药物治疗前,造模组大鼠LVEF≤55%,证明心衰模型模型构建成功。药物治疗后:模型组LVEF与空白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LVIDd较空白组明显升高(P<0.05),药物干预后中药组和卡托普利组较模型组LVEF明显升高,LVIDd明显降低(P<0.05),中药组改善LVEF效果优于卡托普利(P<0.05),但LVIDd两组无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心肌组织形态结构的比较:模型组较空白组心肌细胞排列杂乱无章,形态不规则,存在明显的蓝染胶原纤维沉积(P<0.05);经药物治疗后,卡托普利组及中药组较模型组心肌细胞排列相对整齐,形态较规则,蓝染的胶原纤维较少(P<0.05);中药组抑制心肌纤维化效果优于卡托普利组(P<0.05)。4.心肌细胞凋亡情况:模型组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中药组及卡托普利组心肌细胞凋亡率较模型组模型降低(P<0.05);中药组抑制心肌细胞凋亡优于卡托普利组(P<0.05)。4.对心肌组织中内质网应激标志性蛋白的影响:Western Blot显示模型组GRP78、caspase-12、calpain蛋白表达较空白组显着增加(P<0.05);中药组及卡托普利组GRP78、caspase-12、calpain蛋白表达较模型组降低(P<0.05);中药组与西药组上述蛋白均无组间差异(P>0.05)。5.PERK-e IF2α-ATF4/CHOP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的影响:模型组PERK磷酸化、e IF2α磷酸化、ATF4、CHOP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药物治疗后中药组和卡托普利组较模型组PERK磷酸化、e IF2α磷酸化、ATF4、CHOP蛋白显着降低(P<0.05);中药组e IF2α磷酸化、CHOP蛋白较托普利组均无组间差异(P>0.05),中药组抑制PERK磷酸化、ATF4优于卡托普利组(P<0.05).结论:1.苓桂术甘汤可以改善慢性心衰大鼠的心功能、抑制慢性心衰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减轻心肌损伤及心肌纤维化。2.苓桂术甘汤抑制慢性心衰大鼠内质网应激损伤,其调控机制可能与下调PERKe IF2α-ATF4/CHOP信号通路有关。3.苓桂术甘汤及卡托普利抑制慢性心衰大鼠内质网应激作用相当,均可能与抑制PERK-e IF2α-ATF4/CHOP信号通路有关。
朱静华[8](2020)在《芪苈强心胶囊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小鼠心室重构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利用血管紧张素Ⅱ灌注方式建立小鼠高血压心室重构模型,探讨芪苈强心胶囊对小鼠高血压心肌肥厚及心肌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材料与方法:应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皮下埋泵方式建立高血压心室重构小鼠模型。将8-10周龄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是空白对照组(蒸馏水灌胃)、模型组(蒸馏水灌胃)、中药组(芪苈强心1g/kg·d灌胃)、西药组(卡托普利10mg/kg·d灌胃),给予AngⅡ刺激同时给予药物干预。每周检测小鼠血压;于埋泵前、埋泵2周、埋泵4周检测小鼠心功能;HE染色法观察各组小鼠心脏组织形态;Masson和天狼猩红染色观察各组小鼠心肌纤维化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小鼠心脏中CD68、IL-6、collage III表达情况;RT-PCR方法检测各组小鼠心脏中ANP、BNP的m 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心肌组织中AT1R、ERK1/2、p-ERK1/2、TGF-β1、P-Smad3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1.血压及心功能情况AngⅡ干预1周后,模型组小鼠血压较空白对照组显着升高,中药组与西药组小鼠血压较模型组显着降低。AngⅡ干预2周后,模型组小鼠左室射血分数(EF值)较空白对照组显着降低,中药组与西药组小鼠EF值较模型组显着升高,左室短轴缩短指数(FS)值与EF值的趋势一致。2.心脏肥大情况HE染色可见模型组较空白对照组小鼠心脏明显增大,心重、心重与体重比值亦支持上述结果,中药组与西药组小鼠与模型组小鼠比较心脏肥大不明显,心重、心重与体重比值亦支持上述结果。模型组中小鼠心肌中ANP、BNP的m RNA水平较空白对照组显着增加,中药组与西药组小鼠心肌中ANP、BNP的m RNA水平较模型组显着降低。3.心肌纤维化情况Masson及天狼猩红染色可见模型组小鼠心肌纤维化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增加,中药组与西药组小鼠与模型组小鼠相比心肌纤维化减轻。免疫组化染色可见,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collage III的表达增加,中药组与西药组与模型组相比较仅见少量collage III的表达。4.心肌组织中的炎症情况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各组小鼠心肌中CD68、IL-6表达,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心肌中散在较多棕黄色颗粒状物,分布广泛,中药组与西药组仅见少量棕黄色颗粒。5.心肌组织中AT1R、ERK1/2、p-ERK1/2、TGF-β1、P-Smad 3蛋白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心肌组织AT1R、p-ERK1/2、TGF-β1、P-Smad 3蛋白表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与西药组AT1R、p-ERK1/2、TGF-β1、P-Smad 3蛋白表达下降。结论:1.芪苈强心胶囊能改善小鼠心肌肥厚和心肌纤维化,其作用与卡托普利相当。2.芪苈强心胶囊可能通过下调AT1R,进而降低P-ERK1/2活化改善AngⅡ诱导的小鼠心肌肥大,亦通过下调AT1R,抑制TGF-β1/Smad3通路的激活改善AngⅡ诱导的小鼠心肌纤维化。
周袁申[9](2020)在《基于调节ACE轴和ACE2轴探讨益气活血法改善心梗后心室重构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心肌梗死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心梗后心肌纤维化是心梗后心室重构的关键。前期研究发现,益气活血中药通冠胶囊具有抑制心梗后心肌纤维化,改善心梗后心功能和左室重构的作用,但其机制尚未明确。新近研究发现心脏RAS系统的ACE-AngⅡ-AT1R轴促进而ACE2-Ang(1-7)-Mas轴抑制心梗后心肌纤维化;正由于心梗后RAS系统的ACE-AngⅡ-AT1R轴和ACE2-Ang(1-7)-Mas轴发生失衡,心脏发生纤维化和心室重构。因此,恢复RAS系统的平衡对改善心梗后心肌纤维化和心室重构意义重大。由此,我们设想通冠胶囊通过恢复ACE-AngⅡ-AT1R轴和ACE2-Ang(1-7)-Mas轴的平衡,进而抑制NOX2-ROS-Rock2信号通路,减少心肌成纤维细胞胶原的合成,最终抑制心梗后心室重构;为心梗后心室重构“气虚血瘀”理论提供依据;为心梗后心室重构的防治提供新思路和药物作用新靶点。方法:采用SD大鼠建立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模型,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手术组、手术+通冠胶囊组、手术+通冠胶囊+A779组、手术+ACEI(卡托普利)组;运用小动物超声检测和评估大鼠心脏形态及功能变化;检测大鼠全心重/体重指数、羟脯氨酸含量了解心脏纤维化情况;HE染色观察心脏病理,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纤维化的程度;免疫组化及免疫印迹检测胶原蛋白(collagen)的表达情况,评估大鼠心肌纤维化和心室重构情况。通过放射免疫分析法或ELISA法检测各实验组血清和心脏组织中AngⅡ和Ang(1-7)的含量,免疫印迹检测ACE、AT1R、ACE2、Mas的含量,免疫组化检测ACE和ACE2的表达水平。免疫印迹检测NOX2、Rock2蛋白的表达;检测ROS(H202)的表达水平。体外细胞实验首先利用AngⅡ联合通路分子抑制剂干预细胞;观察AngⅡ是否通过激活NOX2-ROS-Rock2通路促进成纤维细胞合成胶原,Ang(1-7)能否抑制AngⅡ的上述作用;阐明NOX2-ROS-Rock2通路为RAS系统调节心肌成纤维细胞合成胶原的下游信号通路;免疫印迹检测ACE、AT1R、ACE2、Mas的含量,同时检测NOX2-ROS-Rock2信号通路各分子及胶原的表达情况。结果:相比于对照组,通冠胶囊能够使心肌梗死大鼠心脏心肌梗死面积减小,心脏心肌纤维化降低,使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都有较明显的改善。同时还能使心肌细胞凋亡减少,证实RAS系统参与了心肌梗死的途径,而通冠胶囊能够改善心肌细胞凋亡的情况。手术+通冠胶囊组能够有效降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后的collagen1蛋白表达量,说明了通冠胶囊与ACEI的作用相仿,能够使心肌纤维化的表达降低,同时还能使心肌梗死大鼠的血清和心肌细胞AngⅡ蛋白水平下调同时Ang(1-7)蛋白水平发生明显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通冠胶囊能够产生双向调节的作用。在细胞水平上,通冠胶囊还能够有效降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后的NOX2、Rock2蛋白的表达量,还能使心肌细胞ROS(H202)含量降低。通过免疫印迹实验发现:AngⅡ+通冠胶囊组、AngⅡ+丹参酮ⅡA组的Collagenl蛋白表达量发生显着下调。同时与AngⅡ组相比,AngⅡ+DPI组、AngⅡ+NAC 组、AngⅡ+Y27632 会使 AT1R 的表达下调,AngⅡ+Ang(1-7)组以及AngⅡ+通冠胶囊组的AT1R蛋白表达量也会发生显着下调。这个情况进一步说明了当氧化应激通路被抑制后,AngⅡ有进一步加重心肌纤维化的情况,而通冠胶囊能够对ACE与ACE2轴进行双向调节,改善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及心室重构的进程。结论:通冠胶囊通过RAS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其中对ACE-AngⅡ-AT1R轴具有抑制作用和同时ACE2-Ang(1-7)-Mas轴具有促进作用。从而起到缓解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和心室重构的影响。针对该机制,本研究通过观察通冠胶囊在延缓或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影响,探讨出益气活血中药通冠胶囊能够双向调节RAS信号通路,使氧化应激减缓,从而改善胶原蛋白的合成。这些发现为进一步深入探索通冠胶囊作为一种治疗心室重构的有效药物提供了理论基础,也对动脉系统疾病的影响是未来有意义的研究方向。
Committee of Exports on Rational Drug Use National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Republic of China;Chinese Pharmacists Association;[10](2019)在《心力衰竭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文中研究表明引言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是各种心血管事件的最终结果和各种心脏异常的累积效应,最终导致心脏泵功能下降。心血管患者一旦出现心衰的临床表现,提示预后差。心衰越重,死亡风险越高。因此,在面对心衰这种严重的可以致死的疾病时,需要临床医生正确地诊断、准确地评估病情、深刻理
二、卡托普利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的矛盾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卡托普利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的矛盾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1)稳心颗粒调控氧化应激和钙循环防治依鲁替尼诱发房颤的效应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化疗诱发心脏毒性易感基因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稳心颗粒及其主要成分对心肌的保护作用 |
参考文献 |
前言 |
一、依鲁替尼增强小鼠房颤易感性的机制研究 |
(一) 依鲁替尼通过肌浆网上异常的钙释放和心肌纤维化增强小鼠房颤易感性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小结 |
(二) 依鲁替尼诱发房颤小鼠心房组织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小结 |
(三) 依鲁替尼诱发房颤小鼠心房组织的蛋白表达验证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小结 |
二、稳心颗粒对依鲁替尼诱发房颤小鼠的分子机制研究 |
(一) 稳心颗粒治疗房颤的分子靶点预测 |
1 方法 |
2 结果 |
3 小结 |
(二) 稳心颗粒对依鲁替尼诱发房颤小鼠心房组织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小结 |
(三) 稳心颗粒对依鲁替尼诱发房颤小鼠钙循环和氧化应激的分子机制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小结 |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基于Wnt/β-catenin通路探讨补肾活血复方干预心梗后慢性心衰心肌纤维化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论文一 补肾活血法联合西药常规治疗慢性心衰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论文二 补肾活血复方对心梗后慢性心衰大鼠心功能及心肌纤维化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论文三 补肾活血复方调控Wnt/β-catenin通路干预心梗后慢性心衰大鼠心肌纤维化的机制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 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肌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心肌纤维化的信号传导通路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3)基于mTOR信号通路与自噬探讨艾灸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保护效应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实验一 艾灸对CHF大鼠心功能及结构的影响 |
1.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试剂和材料 |
1.3 主要仪器 |
2.方法 |
2.1 动物模型制备 |
2.2 模型成功判定标准 |
2.3 动物分组及干预方法 |
2.4 实验动物伦理学依据 |
2.5 穴位定位 |
2.6 动物标本取样及处理方法 |
2.6.1 制备血清标本 |
2.6.2 制备组织样本 |
2.7 指标检测及方法 |
2.7.1 大鼠体征情况 |
2.7.2 大鼠超声心动检测 |
2.7.3 大鼠血清中BNP、ANP、cTnI含量的测定 |
2.7.4 HE染色 |
2.7.5 MASSON染色 |
2.8 统计方法 |
3.结果 |
3.1 一般情况 |
3.2 模型鉴定 |
3.3 超声心动检测评估各组大鼠心功能 |
3.4 各组大鼠心衰标志物水平结果比较 |
3.5 各组大鼠左心室病理变化 |
3.6 各组大鼠左心室心肌胶原纤维比较 |
4.讨论 |
4.1 慢性心力衰竭动物模型的建立 |
4.2 艾灸穴位的选择依据 |
4.3 艾灸对CHF大鼠心功能的影响 |
4.4 艾灸对CHF心衰标志物的影响 |
4.5 艾灸对CHF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 |
实验二 艾灸对CHF大鼠炎性因子和自噬相关分子的影响 |
1.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试剂和材料 |
1.3 主要仪器 |
2.方法 |
2.1 动物模型制备 |
2.2 动物分组及干预 |
2.3 腺相关病毒AAV9 注射 |
2.4 实验动物伦理学依据 |
2.5 穴位定位 |
2.6 动物心脏标本取样及处理方法 |
2.7 指标检测及方法 |
2.7.1 自噬LC3双标腺相关病毒检测 |
2.7.2 免疫印迹法 |
2.7.3 荧光定量PCR |
2.7.4 免疫组化实验 |
2.8 统计方法 |
3.结果 |
3.1 一般情况 |
3.2 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炎症相关因子表达水平比较 |
3.3 各组大鼠心肌细胞LC3 荧光检测 |
3.4 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LC3 表达水平比较 |
3.5 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自噬相关基因ATG表达水平比较 |
3.6 Person相关性分析 |
4.讨论 |
4.1 自噬在CHF发病机制中的影响 |
4.2 炎症细胞因子在CHF发病机制中的影响 |
4.3 自噬—炎症相互作用在CHF发病机制中的影响 |
4.4 艾灸对自噬与炎症的影响 |
实验三 艾灸对CHF大鼠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 |
1.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试剂和材料 |
1.3 主要仪器 |
2.方法 |
2.1 动物模型制备 |
2.2 动物分组 |
2.3 实验动物伦理学依据 |
2.4 穴位定位 |
2.5 动物心脏标本取样及处理方法 |
2.6 指标检测及方法 |
2.6.1 免疫印迹法 |
2.6.2 荧光定量PCR |
2.7 统计方法 |
3.结果 |
3.1 各组大鼠心肌细胞PI3K、p-PI3K表达水平比较 |
3.2 各组大鼠心肌细胞AKT、p-AKT表达水平比较 |
3.3 各组大鼠心肌细胞mTOR、p-mTOR表达水平比较 |
3.4 各组大鼠心肌细胞P70S6K、p-P70S6K表达水平比较 |
3.5 各组大鼠心肌细胞ULK1、p-ULK1表达水平比较 |
3.6 各组大鼠心肌细胞PI3K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 |
3.7 各组大鼠心肌细胞AKT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 |
3.8 各组大鼠心肌细胞mTOR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 |
3.9 各组大鼠心肌细胞P70S6K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 |
3.10 各组大鼠心肌细胞ULK1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 |
4.讨论 |
4.1 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CHF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
4.2 艾灸对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结论 |
启示与展望 |
综述一 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及分期治疗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艾灸及其相关疗法防治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4)基于LXR-RAAS/NF-κB通路研究“温阳消饮”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小鼠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中医对慢性心力衰竭认识探源 |
1.1 心衰病名略考 |
1.2 中医对慢性心力衰竭认识源流探索 |
2 基于痰饮理论探讨支饮与慢性心力衰竭的联系 |
2.1 痰饮理论的萌芽与建立 |
2.2 痰饮理论的发展延伸 |
2.3 痰饮和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 |
3 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治疗——共性认识下不同的临床观点 |
3.1 益气温阳 |
3.2 温阳利水 |
3.3 益气养阴 |
3.4 益气活血 |
4 温阳消饮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基于前人经验的拓展 |
4.1 温阳法是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本虚”的治法 |
4.2 消饮法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重要的一环 |
5 现代医学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认识以及与中医治疗的联系 |
5.1 现代医学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认识 |
5.2 慢性心力衰竭常见药物治疗 |
5.3 中医治法与慢性心力衰竭实验室检测指标的关联性研究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温阳消饮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药效学研究 |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实验二 基于LXR-RAAS/NF-κB通路研究温阳消饮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 |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温阳消饮方组方思路及该方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 |
1.1 温阳消饮方的组成、方解及法方范畴讨论 |
1.2 温阳消饮方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方剂 |
2 慢性心力衰竭模型评价 |
2.1 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动物选择 |
2.2 慢性心力衰竭模型造模方式选择 |
2.3 模型评价 |
3 温阳消饮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观察指标的选择 |
3.1 疗效指标的选择 |
3.2 LXR-RAAS/NF-κB通路及相关指标选择 |
4 温阳消饮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药效讨论 |
4.1 温阳消饮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小鼠一般情况及体重的影响 |
4.2 温阳消饮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小鼠心脏彩色超声的影响 |
4.3 温阳消饮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小鼠血清BNP、AVP浓度的影响 |
4.4 温阳消饮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小鼠心室组织病理形态的影响 |
5 温阳消饮法对CHF模型小鼠LXR-RAAS/NF-κB通路的调控作用 |
5.1 在温阳消饮法治疗CHF的作用机制中LXR作为关键因子介入 |
5.2 温阳消饮法对LXR-RAAS路径的调控 |
5.3 温阳消饮法对LXR-NF-κB通路和相关指标的调控 |
6 从温阳消饮法防治慢性心力衰竭对于中药剂量的探讨 |
6.1 本研究结果显示温阳消饮方高剂量的疗效优于中剂量 |
6.2 从仲景用药遣量特点分析温阳消饮方不同剂量的作用 |
6.3 药物剂量和治疗效果关系的探讨——受多种因素影响 |
结论 |
创新性与特色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综述 肝X受体在慢性心力衰竭心室重构及其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件二: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5)益气活血方调节慢性心力衰竭大鼠Th17/Treg细胞平衡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实验一 益气活血方对心梗后心衰大鼠的心功能及心脏结构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小结 |
实验二 益气活血方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TH17/TREG细胞平衡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小结 |
实验三 益气活血方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PD-1/PD-L1的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小结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一 TH17/TREG细胞免疫失衡与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概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基于TGF-β1/LIMK1信号通路研究解毒通络方对大鼠心肌纤维化的抑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心肌纤维化的现代研究 |
1 心肌纤维化概念 |
2 心肌纤维化发病机制 |
3 心肌纤维化的现代治疗 |
4 小结 |
综述二 心肌纤维化的中医研究进展 |
1 从中医角度探讨心肌纤维化病因病机 |
2 毒伤血络学说 |
3 中医药治疗心肌纤维化 |
4 解毒通络方药的现代研究 |
5 小结 |
实验研究 |
第一章 心肌纤维化大鼠模型的构建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二章 解毒通络方对大鼠心肌纤维化抑制作用的体内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三章 解毒通络方对心肌成纤维细胞TGF-β1/LIMK1信号通路的研究 |
1 实验材料 |
第一部分 解毒通络方对大鼠体外细胞的作用及机制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第二部分 解毒通络方抑制大鼠成纤维细胞增殖机制 |
4 实验方法 |
5 实验结果 |
6 讨论 |
7 小结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7)苓桂术甘汤对心力衰竭大鼠内质网应激及细胞凋亡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中英文缩写词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与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 苓桂术甘汤在心血管系统疾病中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内质网应激与心血管系统疾病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8)芪苈强心胶囊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小鼠心室重构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论文一 芪苈强心胶囊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小鼠心肌肥厚及心肌纤维化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论文二 芪苈强心胶囊对高血压小鼠ERK1/2及TGF-β1/Smad3 信号通路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芪苈强心胶囊成分药理学研究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9)基于调节ACE轴和ACE2轴探讨益气活血法改善心梗后心室重构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中西医诊疗进展 |
1. 急性心肌梗死的西医治疗进展 |
2.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
3.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研究进 展 |
3.1 心室重构的分期 |
3.2 基质金属蛋白酶和心室重构 |
3.3 心室重构过程中的RASS系统和转化生长因子β |
3.4 胶原纤维与心室重构 |
3.5 弹性纤维与心室重构 |
3.6 心肌成纤维细胞和心室重构 |
4. 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心力衰竭的中医探讨 |
4.1 病名溯源 |
4.2 病因病机分析 |
4.3 气虚血瘀是心室重构的基本病机 |
4.4 益气活血类中药在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
4.5 益气活血类中药在心室重构治疗中的机制研究 |
5. 基于RAAS系统调节探讨益气活血法改善心梗后心室重构的机制研究 |
5.1 研究的意义 |
5.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二章 实验研究 |
1. 研究内容 |
1.1 通冠胶囊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和心室重构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 |
1.2 通冠胶囊对AngⅡ刺激的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的影响及机制 |
2. 研究目标及方向 |
2.1 研究目标 |
2.2 研究方向 |
3. 材料及方法 |
3.1 通冠胶囊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和心室重构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 |
3.2 探究通冠胶囊是否会影响AngⅡ刺激的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及作用机制 |
3.3 统计方法 |
4. 结果 |
4.1 通冠胶囊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和心室重构的影响 |
4.2 通冠胶囊对AngⅡ刺激的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的影响及机制 |
5. 讨论 |
5.1 益气活血法与心梗后心室重构 |
5.2 益气活血中药通冠胶囊的中医理论指导与临床疗效 |
5.3 基于调节ACE轴和ACE2轴探讨益气活血中药通冠胶囊改善心梗后心室重构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10)心力衰竭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心力衰竭的概述 |
1.1定义 |
1.2分类 |
1.3分期和分级 |
1.4流行病学 |
1.5病因及病理生理机制 |
1.5.1病因 |
1.5.1.1原发性心肌损害 |
1.5.1.2异常的心脏负荷 |
1.5.2诱因 |
1.5.3病理生理机制 |
2心力衰竭的诊断与评估 |
2.1症状与体征 |
2.2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 |
2.2.1常规检查 |
2.2.1.1心电图 (Ⅰ类, C级) |
2.2.1.2胸部X线片 (Ⅰ类, C级) |
2.2.1.3生物学标志物 |
2.2.1.4实验室检查 |
2.2.1.5经胸超声心动图 (Ⅰ类, C级) |
2.2.2心衰的特殊检查用于需要进一步明确病因的患者。 |
2.2.2.1心脏磁共振 (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CMR) |
2.2.2.2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transesphageal echoc ardiography, TEE) |
2.2.2.3心脏计算机断层扫描 (computed tomo gr aphy, CT) |
2.2.2.4冠状动脉造影 |
2.2.2.5核素心室造影及核素心肌灌注和 (或) 代谢显像 |
2.2.2.6 6 min步行试验 |
2.2.2.7心肺运动试验 |
2.2.2.8基因检测 |
2.2.2.9心肌活检 |
2.2.2.10生活质量 (quality of life, QOL) 评估 |
2.2.2.11有创性血流动力学检查 |
2.3诊断流程 |
2.4预后评估 |
3心力衰竭的预防 |
3.1对心衰危险因素的控制与治疗 |
3.1.1高血压治疗 |
3.1.2血脂异常 |
3.1.3糖代谢异 |
3.1.4其他危险因素 |
3.1.5利钠肽水平升高 |
3.2对无症状性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的干预 |
4慢性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 |
4.1一般治疗 |
4.1.1治疗病因和诱因 |
4.1.2限钠 |
4.1.3限水 |
4.1.4营养和饮食 |
4.1.5休息和适度运动 |
4.1.6监测体重 |
4.1.7心理和精神治疗 |
4.2利尿剂 |
4.2.1适应证 |
4.2.2利尿剂的分类 |
4.2.3使用方法 |
4.2.4禁忌证 |
4.2.5不良反应及处理 |
4.3 RAAS抑制剂 |
4.3.1 ACEI |
4.3.2 ARB |
4.3.3 ARNI |
4.4β受体阻滞剂 |
4.4.1适应证 |
4.4.2禁忌证 |
4.4.3应用方法 |
4.4.4不良反应 |
4.5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
4.5.1适应证 |
4.5.2禁忌证 |
4.5.3应用方法 |
4.5.4不良反应 |
4.6伊伐布雷定 |
4.6.1适应证 |
4.6.2禁忌证 |
4.6.3应用方法 |
4.6.4不良反应 |
4.7洋地黄类药物 |
4.7.1适应证 |
4.7.2禁忌证 |
4.7.3应用方法 |
4.7.4不良反应 |
4.8中药 |
4.8.1辨证分型 |
4.8.2分期治疗 |
4.8.3中西药相互作用 |
4.9改善能量代谢药物 |
4.9.1曲美他嗪 |
4.9.2辅酶Q10 |
4.9.3辅酶Ⅰ (NAD+) |
4.9.4左卡尼汀 |
4.9.5注射用磷酸肌酸钠 |
4.9.6雷诺嗪 |
4.10血管扩张剂 |
4.11抗血栓药物 |
4.12心衰患者应避免使用或慎用的药物 |
4.12.1α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 |
4.12.2抗心律失常药物 |
4.12.3 CCB |
4.12.4非甾体抗炎药或COX-2抑制剂 |
4.12.5糖皮质激素 |
4.12.6西洛他唑 |
4.12.7口服降糖药 |
4.13慢性HFrEF的治疗流程 |
5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和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的治疗 |
5.1利尿剂 |
5.2基础疾病及合并症的治疗 |
5.3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
5.4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衰 |
6急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 |
6.1急性心衰的诊断 |
6.1.1病史、症状及体征 |
6.1.2急性肺水肿 |
6.1.3心源性休克 |
6.2急性心衰的评估 |
6.2.1院前急救阶段 |
6.2.2急诊室阶段 |
6.3辅助检查 |
6.3.1常规检查 |
6.3.2超声心动图和肺部超声 |
6.3.3动脉血气分析 |
6.4监测 |
6.4.1无创监测 |
6.4.2血流动力学监测 |
6.5急性心衰的分型和分级 |
6.6治疗原则 |
6.6.1一般处理 |
6.6.2根据急性心衰临床分型确定治疗方案, 同时治疗心衰病因。 |
6.6.3容量管理 |
6.7药物的选择和合理使用 |
6.7.1利尿剂 (Ⅰ类, B级) |
6.7.2血管扩张剂 (Ⅱa类, B级) |
6.7.3正性肌力药物 (Ⅱb类, C级) |
6.7.4血管收缩药物 |
6.7.5洋地黄类 (Ⅱa类, C级) |
6.7.6抗凝治疗 (Ⅰ类, B级) |
6.7.7改善预后的药物 (Ⅰ类, C级) |
6.8心源性休克的处理 |
6.9急性心衰稳定后的后续处理 |
7终末期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 |
7.1利尿剂 |
7.2神经内分泌阻滞剂 |
7.3静脉正性肌力药物 |
7.4静脉血管扩张剂 |
7.5中药治疗 |
8右心衰竭的药物治疗 |
8.1右心衰竭的诊断和评估 |
8.1.1诊断标准 |
8.1.2鉴别诊断 |
8.1.3病情评估 |
8.2治疗原则 |
8.3药物选择和合理应用 |
9心力衰竭病因及合并疾病的药物治疗 |
9.1心衰合并心律失常 |
9.1.1房颤 |
9.1.2室性心律失常 |
9.1.3缓慢性心律失常 |
9.2心脏瓣膜病 |
9.2.1二尖瓣病变 |
9.2.2主动脉瓣病变 |
9.3冠心病 |
9.3.1慢性心衰合并冠心病 |
9.3.2急性心衰合并冠心病 |
9.4高血压 |
9.5心肌炎 |
9.6特殊类型的心肌病 |
9.7先天性心脏病 |
9.8高原性心脏病 |
9.8.1高原肺水肿 |
9.8.2慢性高原性心脏病 |
9.9糖尿病 |
9.10血脂异常 |
9.10.1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合并心衰 |
9.10.2其他原因心衰合并血脂代谢异常 |
9.11痛风和高尿酸血症 |
9.12肥胖 |
9.12.1肥胖在心衰患者中的患病率和对预后的影响 |
9.12.2肥胖引起心衰的机制 |
9.12.3肥胖合并心衰的处理原则 |
9.13电解质紊乱 |
9.13.1低钾与高钾血症 |
9.13.2低钠血症 |
9.14缺铁和贫血 |
9.15泌尿系统疾病 |
9.15.1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 |
9.15.2心衰合并前列腺梗阻 |
9.15.3心衰合并勃起功能障碍 |
9.16肺部疾病 |
9.17睡眠障碍和睡眠呼吸暂停 |
9.18神经系统疾病和心理疾病 |
9.19肿瘤治疗相关性心衰 |
9.19.1抗肿瘤治疗前的基线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与预测 |
9.19.2抗肿瘤治疗相关心衰的筛查与诊断 |
9.19.3抗肿瘤治疗相关心衰的监测与随访 |
9.19.4抗肿瘤相关心衰的药物治疗 |
9.20恶病质 |
10心力衰竭患者管理 |
10.1心衰管理团队 |
10.2优化心衰管理流程 |
10.3随访频率和内容 |
10.4患者教育 |
10.4.1症状和体征的监控 |
10.4.2饮食、营养和体重管理 |
10.4.3运动 |
10.5老年心衰患者的管理 |
10.5.1老年心衰诊治特殊性 |
10.5.2一般治疗 |
10.5.3药物治疗 |
10.6妊娠心衰管理 |
10.7终末期心衰患者的管理 |
10.7.1识别心衰终末期患者 |
10.7.2与患者沟通 |
10.7.3治疗方法 |
附录A心力衰竭常用药物一览表 |
附录B药物相互作用一览表 |
四、卡托普利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的矛盾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 [1]稳心颗粒调控氧化应激和钙循环防治依鲁替尼诱发房颤的效应机制[D]. 杨欣宇.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基于Wnt/β-catenin通路探讨补肾活血复方干预心梗后慢性心衰心肌纤维化的机制研究[D]. 张伟.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
- [3]基于mTOR信号通路与自噬探讨艾灸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保护效应及机制研究[D]. 李庆羚.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基于LXR-RAAS/NF-κB通路研究“温阳消饮”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小鼠的作用机制[D]. 彭杨芷.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1)
- [5]益气活血方调节慢性心力衰竭大鼠Th17/Treg细胞平衡的实验研究[D]. 王亚楠.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
- [6]基于TGF-β1/LIMK1信号通路研究解毒通络方对大鼠心肌纤维化的抑制作用[D]. 宋晶.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08)
- [7]苓桂术甘汤对心力衰竭大鼠内质网应激及细胞凋亡作用机制研究[D]. 唐薪骐.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 [8]芪苈强心胶囊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小鼠心室重构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朱静华.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 [9]基于调节ACE轴和ACE2轴探讨益气活血法改善心梗后心室重构的机制研究[D]. 周袁申.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10]心力衰竭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J]. Committee of Exports on Rational Drug Use National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Republic of China;Chinese Pharmacists Association;.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