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表面活性剂,离子,胶束,氢键,山羊皮,表面张力,作用。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论文文献综述
张婉晴,蒋建中,崔正刚[1](2019)在《表面活性剂-纳米颗粒相互作用与智能体系的构建(Ⅳ)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纳米颗粒相互作用——氢键作用构建温度-响应性Pickering乳状液》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水介质中,多数无机商品纳米颗粒的表面除了带有电荷,一般还分布有大量的羟基。这些表面羟基一方面使颗粒表面具有强亲水性,另一方面提供了丰富的位点,使其能够与聚氧乙烯(EO)基团形成氢键,故而含有EO基团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能够通过氢键作用吸附于这些固体颗粒表面,形成以EO链朝向颗粒表面、烷基链朝向水的单分子层,对颗粒产生原位疏水化作用。由于氢键具有温度效应:在低温下易于建立和稳定,在高温下减弱或断裂,因此利用氢键作用可以获得以温度为触发机制的开关性表面活性颗粒。本讲座将介绍如何利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普通纳米颗粒例如纳米SiO2组合,通过氢键作用构建温度-响应性Pickering乳状液。(本文来源于《日用化学工业》期刊2019年10期)
沈益超,杨恒,王盛华,龙晨晖,金勇[2](2019)在《含侧羟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在皮革复鞣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聚乙二醇单甲醚-550和环氧烷烃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不同碳链长的含侧羟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nH-550),采用1H-NMR对其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不同的疏水链长对其表面活性的影响。将该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丙烯酸树脂等质量比复合,应用于醛鞣山羊皮的复鞣工艺中。研究结果表明,16H-550具有最低的临界胶束浓度为0.079 mmol/L,而8H-550的表面张力最低,能够达到26.8 m N/m。研究还发现,含有8H-550和12H-550的复合复鞣剂在皮纤维间的渗透效果较好,复鞣后成革的厚度显着增加,成革增厚率达10%以上,且复鞣后成革的力学性能也有所提高。(本文来源于《皮革科学与工程》期刊2019年05期)
薛林雨,叶赐能,徐雅心,方歆倩,高一峰[3](2019)在《非离子型含硅表面活性剂与各类碳氢表面活性剂的复配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非离子型含硅表面活性剂与非离子、阴离子及阳离子型碳氢表面活性剂的复配效应,通过考察是否对临界胶束浓度、表面张力、泡沫等性能产生协同作用,为含硅表面活性剂在日用化学品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洗涤用品工业》期刊2019年09期)
王金树,周芳芳,张玉平,王清河,郭成伟[4](2019)在《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技术用于稠油降黏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辽河油田超稠油开采过程中的降黏难问题,本研究根据乳化降黏机理,在实验室评价了表面活性剂单剂及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二元复配对稠油乳化效果及降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二元复配表面活性剂对稠油的降黏效果,优于表面活性剂单剂的降黏效果,且当油水比为6∶4、SDS+OP-10水溶液浓度为0.5%、乳化温度为50℃时,二元复配乳化剂降黏率达到91.06%,乳化率达到100%,符合现场应用的需求,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化工技术与开发》期刊2019年09期)
张金,刘玉岭,闫辰奇[5](2019)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铝栅化学机械平坦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由5%(体积分数,下同)硅溶胶磨料、4%H_2O_2、1%FA/O型螯合剂和0.0%~2.5%多元胺醇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组成的抛光液对铝栅表面进行化学机械平坦化处理。工艺条件为:工作压力13.79 kPa,抛头转速55 r/min,抛盘转速65 r/min,抛光液流量150 mL/min,时间180 s。研究了抛光液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体积分数对铝片去除速率、表面粗糙度和润湿性的影响。随着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体积分数的增大,铝片的去除速率呈缓慢下降的趋势,表面粗糙度先减小后略增,对抛光液的接触角减小。抛光液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积分数为2.0%时,铝片对其接触角为11.25°,抛光后的表面粗糙度(Ra)为2.3 nm。(本文来源于《电镀与涂饰》期刊2019年17期)
于原浩,张有贤,杜琦,郑玉祥,李二强[6](2019)在《不同类型的离子表面活性剂对甲苯的增溶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电导法测定SDBS、CTAB、FMES 3种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在25,30,35℃时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并依据CMC和范特霍夫方程计算了3种体系下的ΔH■、ΔS■和ΔG■,测定无机盐(NaCl、Na_2SO_4)和有机物(乙醇、十二醇)对表面活性剂增溶甲苯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体系下ΔG■均为负,这说明3种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均易于形成胶团;3种离子表面活性剂的CMC大小顺序与对甲苯溶解量的大小顺序不同,说明CMC大小并不是影响甲苯增溶的唯一因素;添加一定量有机物[n(乙醇)∶n(FMES)=1∶4]或者无机盐(0.2 mol/L浓度的NaCl)对甲苯增溶效果更好。(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工》期刊2019年10期)
李居龙,丁凤美,周翔,邢志奇,赵涛[7](2019)在《不同乙氧基链长香兰素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起泡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乙氧基链段(EO)数为8,10,12的香兰素基聚氧乙烯醚(VAEO)进行起泡实验,并以10 EO的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O_(10))为参照研究起泡性。结果表明,VAEO系列起泡性较差,且EO数越多起泡性越差;同一种表面活性剂,起泡能力随浓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通过分析VAEO和NPEO10前期(小于500 ms)动态表面张力与静态表面张力差值,发现VAEO的差值较小,导致恢复力小,起泡性较差。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NPEO_(10)和VAEO_8在水中聚集和迁移情况,并结合100 ms内的动态表面张力,探究分子结构对起泡性的影响。结果表明,VAEO_8在水中的聚集倾向较低,起泡时可以吸附于气/液界面的溶质更多,液膜的界面张力下降更快,对起泡不利。(本文来源于《日用化学工业》期刊2019年07期)
何瑞曦,叶茜,陈卫东[8](2019)在《丹皮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体外协同5-氟尿嘧啶抗肝癌HepG2细胞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在前期制备丹皮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Pae-PEG-NISVs)的基础上,考察其对于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和抗增殖作用,以及与5-氟尿嘧啶(5-Fu)联用时对Hep G2细胞杀伤作用。方法:通过MTT法观察丹皮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对Hep G2细胞的毒性,采用荧光染色考察Pae-PEG-NISVs对Hep G2细胞凋亡的研究,采用生长抑制实验考察Pae-PEGNISVs和化疗药物5-Fu联合作用时对Hep G2细胞的抗增殖作用能否产生协同效应。结果:体外抗肿瘤试验显示空白囊泡(PEG-NISVs)无显着细胞毒性。与丹皮酚溶液组相比,Pae-PEG-NISVs抑制肿瘤细胞Hep G2增殖和促进其凋亡效果更显着,并且呈现剂量依赖形式。此外,还研究了Pae-PEG-NISVs与丹皮酚溶液和化疗药物联用时对于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发现不同浓度的PEG-PAE-NISVs和低浓度的5-Fu联用时,相互作用指数小于1,说明两药联用对促进肿瘤凋亡并抑制其增殖会产生协同作用。结论:PEG-Pae-NISVs较丹皮酚溶液能够明显增强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有望作为新型的抗肿瘤药物递送系统。(本文来源于《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陈晓瑛,俞刚金,毛诗珍,刘买利,杜有如[9](2019)在《利用~1H NMR探究混合离子型/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降低的实质(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1H NMR技术研究了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形成的二元混合体系,结果显示表面活性剂的混合导致各组分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均比各自纯溶液有所降低,用吸附平衡理论清楚地解释了这个现象.通过定量分析,发现不同的表面活性剂混合使得其组分CMC降低的程度各异,可以理解为它们吸附于界面单分子吸附层上的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不同(相吸或相斥)引起的.由此揭示了"协同效应"的实质,可以为选择适当的表面活性剂类型和混合比例以达到预期的性能提供有力的参考.(本文来源于《波谱学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张少雄,林浩明,李瑞,曾晖,黄平[10](2019)在《不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洗衣凝珠配方中的应用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不同碳链和不同EO/PO数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洗衣凝珠的去污力、泡沫性能、溶解性能和抗压性能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发现,在本实验条件下,不同结构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去污性能、泡沫性能有明显的影响,对凝珠样品的水溶性和抗压值影响不明显。(本文来源于《中国洗涤用品工业》期刊2019年06期)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聚乙二醇单甲醚-550和环氧烷烃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不同碳链长的含侧羟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nH-550),采用1H-NMR对其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不同的疏水链长对其表面活性的影响。将该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丙烯酸树脂等质量比复合,应用于醛鞣山羊皮的复鞣工艺中。研究结果表明,16H-550具有最低的临界胶束浓度为0.079 mmol/L,而8H-550的表面张力最低,能够达到26.8 m N/m。研究还发现,含有8H-550和12H-550的复合复鞣剂在皮纤维间的渗透效果较好,复鞣后成革的厚度显着增加,成革增厚率达10%以上,且复鞣后成革的力学性能也有所提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论文参考文献
[1].张婉晴,蒋建中,崔正刚.表面活性剂-纳米颗粒相互作用与智能体系的构建(Ⅳ)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纳米颗粒相互作用——氢键作用构建温度-响应性Pickering乳状液[J].日用化学工业.2019
[2].沈益超,杨恒,王盛华,龙晨晖,金勇.含侧羟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在皮革复鞣中的应用[J].皮革科学与工程.2019
[3].薛林雨,叶赐能,徐雅心,方歆倩,高一峰.非离子型含硅表面活性剂与各类碳氢表面活性剂的复配效应[J].中国洗涤用品工业.2019
[4].王金树,周芳芳,张玉平,王清河,郭成伟.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技术用于稠油降黏的研究[J].化工技术与开发.2019
[5].张金,刘玉岭,闫辰奇.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铝栅化学机械平坦化的影响[J].电镀与涂饰.2019
[6].于原浩,张有贤,杜琦,郑玉祥,李二强.不同类型的离子表面活性剂对甲苯的增溶作用[J].应用化工.2019
[7].李居龙,丁凤美,周翔,邢志奇,赵涛.不同乙氧基链长香兰素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起泡性[J].日用化学工业.2019
[8].何瑞曦,叶茜,陈卫东.丹皮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体外协同5-氟尿嘧啶抗肝癌HepG2细胞作用研究[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
[9].陈晓瑛,俞刚金,毛诗珍,刘买利,杜有如.利用~1HNMR探究混合离子型/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降低的实质(英文)[J].波谱学杂志.2019
[10].张少雄,林浩明,李瑞,曾晖,黄平.不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洗衣凝珠配方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洗涤用品工业.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