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论文_孙公健

导读:本文包含了曾国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曾国藩,家书,两广,条约,太平天国,鸦片战争,家风。

曾国藩论文文献综述

孙公健[1](2020)在《曾国藩初建湘军失利的原因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从1853年(咸丰叁年)曾国藩得到咸丰皇帝的旨意,夺情出山组建湘勇,到1857年(咸丰七年)回湖南奔父丧整整五年,在此期间有长沙练勇时的遭人排挤;有靖港之败时的受人白眼;有江西受困时的屡战屡败,总的来说曾国藩这五年过得并不顺利,甚至在离开江西后引起全国的非议,在江西的受困被人视之为湘军的彻底失败,曾国藩则被视之为临阵脱逃的懦夫,但无论如何中国近代史上大名鼎鼎的湘军,就这样不尽如人意地在曾国藩的手上诞生了!(本文来源于《现代商贸工业》期刊2020年01期)

夏新华,陈仁鹏[2](2019)在《由儒入道:曾国藩礼法思想叁重奏》一文中研究指出曾国藩为湖湘传统礼法文化的近代转型与发展注入了新的内涵,但目前学界未能以动态的、发展的眼光对其礼法思想及事功进行深入考察。纵观曾国藩礼法思想的演进轨迹,可以发现随其阅历的增长和价值理念的更迭,礼法思想也由儒法兼用到师法申韩,最后融道入法,可谓"一生叁变"。通过实地考察曾国藩故居、曾国藩墓等遗存,可以切实感受其心路历程与礼法思想之嬗变。在不同礼法思想的影响下,其法制实践也从一秉于礼到重典救时,再到审慎用法、宽严相济。(本文来源于《时代法学》期刊2019年06期)

冯唐[3](2019)在《曾国藩的欢喜叁境界》一文中研究指出曾国藩曰:"勤劳而后憩息,一乐也;至淡以消忮心,二乐也;读书声出金石,叁乐也。"这就是曾国藩的欢喜叁境界:累死,能酣睡;看开,能笑忘;高声朗读,声若金石。人间有叁个空间能息心养性:重症病房、山房、书房。去重症病房看看比你惨很多的人,去山房(本文来源于《视野》期刊2019年23期)

周海生[4](2019)在《论曾国藩政德实践特征及其现代鉴示》一文中研究指出领导干部要讲政德,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是涵养道德的重要路径。曾国藩政治生涯中践履和砥砺政德的实例之中,体现出叁种品格特征,即危局中的担当,险境和盛况中的定力,逆境中的坚韧。曾国藩政德实践显现的品质是对优秀传统政德文化的继承,于今人有较强的鉴示价值。(本文来源于《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刘志鸿[5](2019)在《浅论《曾国藩日记》中的治学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曾国藩于1839年(道光十九年)开始记录日记,内容涵盖治学思想、家庭关系处理、军事训练、生活经历等不同的方面,日记中几乎囊括了曾国藩一生中的全部经历。本文从看《曾国藩日记》入手,对其中的治学思想进行探析。在日记中可以充分了解曾国藩在治学过程中所运用的思想,日记中的治学思想对后人读书仍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33期)

唐浩明[6](2019)在《品味曾国藩家书 去机巧求笃实,脚踏实地》一文中研究指出"浮躁"不但是兵家之所忌,也是所有欲成功者之所忌;与浮躁相对的是"静",在中国学问中是一个特别需要注意的大题目,很值得我们细加研究。致沅弟(咸丰八年正月初四夜)沅甫九弟左右:……弟书自谓是笃实一路人,吾自信亦笃实人,只为阅历世途,饱更事变,略参些机权作用,把自家学坏了。实则(本文来源于《家族企业》期刊2019年11期)

施芸[7](2019)在《《曾国藩家书》中的家风思想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家风为无形之物,往往体现在有德望的祖先定下的家规和家训之中。《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也可以说是曾氏家风的渊源和基础,囊括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修身养性﹑为人处世﹑交友识人﹑持家教子﹑治军从政等,其中家庭教育思想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注重修身养性;读书治学;谦虚谨慎;勤俭持家。(本文来源于《东西南北》期刊2019年22期)

刘少波[8](2019)在《曾国藩与江西官场的叁次冲突》一文中研究指出咸丰元年(1851),太平军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事,烽火很快席卷江南半壁。此时,曾国藩及由他组织和率领的湘军趁势而起,于咸丰四年(1854)走出湖南,与太平军鏖战于湖北、江西、安徽等广大地区,逐渐成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主力军。与八旗、绿营等清廷正规军不同,湘军属于临时性质的团练,士兵由自己招募,粮饷等后勤补给由自己筹措。离开家乡以后,由于缺乏地方政府强有力的支持,缺粮、欠饷一度成为湘军的生存常态,这让作为统帅的曾国藩十分头疼,常常即便是其百般腾挪也难(本文来源于《书屋》期刊2019年11期)

李光斗[9](2019)在《曾国藩的洋务之道》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古代官场有句明哲保身的格言:多磕头,少说话。前苏联也有个笑话:什么是为官之道?那就是:说了不写,写了不签字,签了字不盖章,盖了章不执行。这种“能糊弄就糊弄、能敷衍就敷衍”的官僚主义源远流长,而且不仅糊弄老百姓,甚至也糊弄上级领导;小事推到“有闲时”,(本文来源于《华夏时报》期刊2019-11-04)

刘少波[10](2019)在《曾国藩与江西官场的叁次“战争”》一文中研究指出曾国藩,字涤生,湖南湘乡人,湘军统帅,晚清名臣。咸丰元年(1851年),太平军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事,烽火很快席卷江南半壁。曾国藩及由他组织和率领的湘军趁势而起,于咸丰四年(1854年)走出湖南,与太平军鏖战于湖北、江西、安徽等广大地区,逐渐成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主力军。但与八旗、绿营等清廷正规军不同,湘军属于临时性质的团练,士兵由自己招募,粮饷等后勤补给由自己筹措。离开家乡以后,由于缺乏地方政府强有力的支持,缺(本文来源于《文史天地》期刊2019年11期)

曾国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曾国藩为湖湘传统礼法文化的近代转型与发展注入了新的内涵,但目前学界未能以动态的、发展的眼光对其礼法思想及事功进行深入考察。纵观曾国藩礼法思想的演进轨迹,可以发现随其阅历的增长和价值理念的更迭,礼法思想也由儒法兼用到师法申韩,最后融道入法,可谓"一生叁变"。通过实地考察曾国藩故居、曾国藩墓等遗存,可以切实感受其心路历程与礼法思想之嬗变。在不同礼法思想的影响下,其法制实践也从一秉于礼到重典救时,再到审慎用法、宽严相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曾国藩论文参考文献

[1].孙公健.曾国藩初建湘军失利的原因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20

[2].夏新华,陈仁鹏.由儒入道:曾国藩礼法思想叁重奏[J].时代法学.2019

[3].冯唐.曾国藩的欢喜叁境界[J].视野.2019

[4].周海生.论曾国藩政德实践特征及其现代鉴示[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9

[5].刘志鸿.浅论《曾国藩日记》中的治学思想[J].北方文学.2019

[6].唐浩明.品味曾国藩家书去机巧求笃实,脚踏实地[J].家族企业.2019

[7].施芸.《曾国藩家书》中的家风思想探究[J].东西南北.2019

[8].刘少波.曾国藩与江西官场的叁次冲突[J].书屋.2019

[9].李光斗.曾国藩的洋务之道[N].华夏时报.2019

[10].刘少波.曾国藩与江西官场的叁次“战争”[J].文史天地.2019

论文知识图

曾国藩与永丰细茶-▲曾国藩书写的茶...曾国藩的求阙斋-曾氏故居曾国藩的求阙斋-曾国藩像曾国藩的求阙斋-曾国藩故居曾国藩的求阙斋-曾氏故居局部曾国藩看云归岫草堂

标签:;  ;  ;  ;  ;  ;  ;  

曾国藩论文_孙公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