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红提生产中应注意的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刘佳[1](2021)在《京津冀地区葡萄园土壤养分分布特征及绿色施肥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为止我国一直是世界鲜食葡萄主要种植品种众多的鲜食葡萄生产大国,2018年以来我国鲜食葡萄栽培种植面积已经首次突破了每年超过95.00万hm2,产量仍然一直稳居世界第一位。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葡萄主要产区之一,我国的“首都经济圈”,对葡萄产业的综合性研究却较少。本文从京津冀土壤养分分析和葡萄养分分配规律两个方面对京津冀主要葡萄产业园区的养分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究有机肥的合理施用,即农林废弃物堆肥处理后无害化还田,同时解决有机肥补充和尾菜处理的问题,构建了绿色施肥模型,为后期的葡萄园营养管理作出建议。1.土壤中的养分丰缺决定了葡萄果实的产出质量,明确京津冀地区葡萄园的土壤养分状况可以采取对应的措施有助于葡萄增产,为葡萄园合理施用肥料提供科学依据。采集了京津冀地区38个典型葡萄园的土壤样品,通过分析测定不同年限、不同土层深度的土壤p H值、EC值、有机质、速效P、速效K、全N、全P、全K等物理化学指标,分析京津冀地区主要葡萄产区的土壤理化性质随葡萄种植年限的不同及土层深度的不同、种植区域的不同的演变规律并对此区域的葡萄园土壤质量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不同种植年限的葡萄土壤中除全钾元素外在不同的土层都表现出了显着的变化,速效磷速效钾整体而言表现出了富集的趋势。全磷含量平均值虽然有下降的趋势但整体而言仍含量较高,而有机质含量平均值较低且天津地区的有机质含量还在逐渐下降,p H呈略高的碱性。为实现京津冀地区葡萄园的长期绿色可持续发展,应当注重土壤修复以改善p H值较高的状况,减少磷肥的施用减轻磷的富集,加强有机肥的施用。2.通过分析测定京津冀地区典型葡萄园葡萄成熟期各器官的养分,各器官中全氮含量分配大小为:结果枝叶片>营养枝叶片>果实>营养枝>结果枝,全磷分配规律为:结果枝叶片>营养枝叶片>葡萄果实>结果枝>营养枝,全钾含量分配大小为:果实>结果枝叶片>营养枝叶片>营养枝>结果枝。研究发现该区域葡萄中的养分含量普遍在叶片和枝条中的占比较高,随着葡萄连坐年限的增加植株对养分的吸收有所降低。3.有机肥堆置时植物致病菌的消解与温度、含碳量相关,且与种子发芽指数具有相关性。因此在堆肥时可以通过调节翻堆频率和物料比例来使堆肥在高温期保持更长时间,加入菌剂促进堆肥中微生物的活动,从而进一步加强堆肥中植物致病菌的消解,经研究可得只要控制好堆肥过程中的基础指标,并合理地加入菌剂促进堆肥,堆肥后的产品则可直接施用于附近的葡萄园。
王姣莹[2](2021)在《农旅融合视角下的陕西省合阳县王村镇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在现代工业体系逐步完善,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和步入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农业依然事关国计民生,成为经济高质量快速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和压舱石,如何破解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瓶颈,围绕生产、生活、生态问题的持续改善和永续发展,探索基于三农发展的复合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已经成为摆在各级政府及科技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继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和基于脱贫攻坚的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的步伐,乡村振兴已吹响了前进的号角。完成乡村振兴的艰巨任务有赖于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改善乡村风貌,增强乡村魅力,吸引社会各界关注和支持乡村发展。因此,进行农旅融合视角下的现代农业发展和规划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陕西合阳县王村镇为研究对象,在对王村镇农业发展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王村镇的生产条件、优势资源进行了现代农业规划和农旅融合模式的研究。基于研究成果,进行了王村镇农旅融合视角下的现代农业规划的具体实践,研究结论如下:1、现状调查表明,王村镇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有:(1)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人数占劳动力的52.8%,农业吸引力不足,以土地流转或集中为核心的规模化、现代化生产将成为必然;(2)粮食作物生产约占总种植面积的50.2%,果树、蔬菜、中草药等种植仍然以散户种植为主,缺乏产业链的有效延伸,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及产业升级空间巨大;(3)畜牧业生产主要以猪和鸡为主,且主要集中在个别村,从种养殖互补均衡的角度来看,未来规模化的畜牧业发展十分必要,也具备一定的资源条件;(4)二三产业基础薄弱,缺乏产加销一体化的优势支柱产业;(5)制约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有干旱、缺乏生产技术指导、机械化程度低、农业生产积极性不高等。在农旅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对农旅资源认识不足、开发不力,以及农旅开发尚未真正起步。2、案例研究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启示有:(1)现代农业发展有赖于规模化经营的支柱产业及合理的产业布局,并建立三产联动的产业链体系;(2)科技引领与农旅融合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3)田园综合体等综合性农业项目有利于促进农旅融合发展;(4)乡村村落旅游开发的关键在于盘活宅基地等乡村资产;(5)依托农业生产过程开发农旅项目不失为低投入、低影响开发农业旅游的最佳途径。3、现代农业发展必须建立在对其的科学认知基础上,除了规模化、机械化、信息化等特点外,还应该是顺应现代化建设变革生产关系的农业;具有城乡一体化的战略高度的农业;具有现代科技引领的技术体系的农业;复合的农业模式与格局的农业。4、现代农业规划路径主要包括:确立“三农”目标定位,明晰现代农业基本构架,革新现代农业管理模式,健全现代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完善现代农业金融服务体系,增强现代农业发展的驱动力,重视应对5G时代的农业格局。在规划策略上应注重:立足城乡社会发展现状与趋势,多学科的专家团队协同决策,三产联动的多元化产业布局,致力促进乡村繁荣的长远事业等。5、农旅融合应因地制宜,根据资源合理开发农旅项目,可以借鉴的发展模式主要有:村落游憩拉动模式,旅游景点拉动模式,特色产业农旅模式,观光农园农旅模式,科技示范农旅模式,趣味农业农旅模式,康养康体农旅模式。6、围绕王村镇各区域的资源、产业现状、技术力量和转型的容易程度等因素,因地制宜地探索了其现代农业产业开发和产业布局。王村镇农旅产业开发主要集中在生态旅游项目开发、科技示范农旅项目开发、农业观光园项目开发、花木主题园项目开发、文化旅游项目开发和村落休闲旅游项目开发等方面。7、在王村镇进行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具体实践中,形成了“一心、一廊、两轴、两带、一样板、八园、九基地”的规划方案,并对重点项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阐述。从农旅融合的视角,提出了改造提升民居建筑和村落环境,构建特色旅游主题村的规划建议。最后针对王村镇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从沟壑生态治理、防护林体系构建、道路绿化规划方面对王村镇进行生态景观提升。
梅宝[3](2020)在《张家口市葡萄产业融合经营模式研究》文中认为葡萄产业作为我国的优势特色林果产业,其发展在国际和国内市场都具有重要影响作用。但近年来,产品缺乏特色、无加工优势、产业结构落后等发展问题频出,逐渐丧失了市场优势。中共中央为此提出农业三产融合、农业供给侧改革、产业振兴等方针战略,以加快产业融合体系构建,促进产业发展。基于该背景,文章意图通过研究产业经营模式对产业的影响,来推动产业发展。因此选择张家口市葡萄产业为研究对象,从其产业发展现状、特点及问题出发,分析影响经营模式行为选择的原因、因素。文章划分六章内容以达到研究目的。第一章包含文章选题依据、文献回顾、研究内容与方法等导论。第二章应用交易成本理论与规模经济理论分析产业融合经营模式的优势,作为其理论基础。第三章概述张家口市产业经营现状,归纳经营特征、模式与现存问题。第四章利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和二元选择模型,分析产业融合经营效益与行为选择影响因素。第五章借鉴其它产区的经验,提出有效建议。第六章总结上述内容,提出不足和可扩展研究方向。据此,得出以下结论:交易成本、规模经济等理论分析证明产业融合经营模式能有效节约交易成本、实现规模效益;研究区产业发展特征及问题为选择、优化经营模式提供依据;成本效益分析、二元选择模型结论显示,产业融合经营模式能实现最优综合效益,尤其要优化产品耐贮性、生产规模等因素;借鉴其它案例并结合当前产业现状,优化对策建议。最后从“农企联合”、人才培养;经营结构调整、体制规范;政策制定、完善措施;强化品牌意识、发挥品牌效应;新品种研发等方面提出建议。
谢远哲[4](2019)在《榆林地区葡萄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文中研究指明榆林位于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和山西五省交界处,地处黄土高原北部,日照、土壤、水、温度等资源均适宜葡萄的生长。本研究通过资料收集以及调查问卷的设立,对榆林地区葡萄产业的发展现状、种植效益等进行实地调查,并对榆林地区葡萄产业发展进行了SWOT分析。根据目前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以期为榆林市葡萄产业调整以及快速发展提供相关建议和参考。调查显示,2014-2018年榆林地区葡萄种植面积明显增加,栽培模式主要为露地栽培和日光温室,红提、夏黑、维多利亚、赤霞珠为主要的栽培品种。露地栽培葡萄上市时间主要集中在6-9月份,日光温室栽培葡萄上市时间分布在5-10月份。农户学历水平主要集中在初中及以下,70%的葡萄种植户参加过葡萄种植培训。农户年龄构成主要为41岁以上人群(92.00%)。在榆林地区葡萄栽培中,主要病害为霜霉病、白腐病、灰霉病。资金短缺为榆林地区农户在种植葡萄过程中遇到的较大问题。葡萄经营风险方面,自然灾害风险、生产技术不成熟均为影响葡萄经营的重要因素。农户均比较期待葡萄经营政策性保险的出现。对不同栽培模式下葡萄种植效益的调查显示,葡萄露地栽培年平均产量为1150kg/亩,平均年产值为9600元/亩。日光温室栽培年平均产量为1200kg/亩,平均年产值为32600元/亩。对榆林地区葡萄产业发展SWOT分析显示,榆林地区具有自然条件优越、政府扶持力度大、交通便利等优势,同时正值榆林地区产业结构亟需转型,设施栽培在榆林地区的大力发展,鲜食葡萄及葡萄酒需求的提升等机遇。然而也存在自然灾害频发、劳动力老龄化严重、品种结构不合理等劣势,以及来自外部葡萄产业,龙头企业带动力差,产品竞争力弱等威胁,制约了榆林地区葡萄产业的发展。榆林地区发展葡萄产业需通过加强政府扶持,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合理搭配种植品种,提高葡萄栽培技术,保障葡萄周年供应;重视葡萄加工,促进葡萄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重视人才储备,加强职业农民培训;打造榆林地区特色葡萄品牌,实施产业化战略;促进资金投入,解决果农资金缺口;多部门联动,降低自然灾害的影响;结合现代信息化社会,促进数字农业发展等多种措施并行,以达到加快榆林地区葡萄产业发展,提升葡萄种植收益,促使葡萄产业健康、持续、协调发展的目标。
肖壮[5](2018)在《基于机器视觉的红提果粉及果粒尺寸在线检测方法及其装备》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消费水平的普遍提高,葡萄产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葡萄已成为我国最受欢迎的水果之一。但是我国葡萄商品化处理程度低,一直制约着葡萄产业向规模化和产业化的方向转变。葡萄为穗状结构、果粒较多、果实柔软、易碰伤,故葡萄产后加工存在较大困难。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地区仍采用人工分级方法,利用简陋的工具根据经验分级。人工分级效率低下、成本高、强度大,因此,市场迫切需要葡萄品质在线检测分级技术及装备。本文以葡萄的一个品种—红提为研究对象,运用机器视觉技术,建立了红提果粉附着率和红提果粒尺寸的在线分级模型,设计了一套红提在线检测与分级硬件与软件系统,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搭建了红提图像采集试验平台。在一个试验用环形运输线上,搭建红提图像在线采集装置,设计了尺寸大小为600×450×450mm3的暗箱,暗箱顶端的切槽保证了夹持机构的持续运输,暗箱内的光电传感器感知红提串并触发相机,实现红提图像的连续采集;分析对比了多种不同光源的优缺点,选用了环形光源和前光源的照明方式;为能够同时提取红提形态轮廓和颜色特征,选用了能同时获取红提彩色图像和近红外图像的工业相机和镜头。(2)研究了红提果粉附着率等级的判别方法。在图像的预处理阶段,采用了归一化超绿法,去除了红提图像中的绿色果梗信息的干扰;采用交互式取点的方法,提取了果粉及果肉区域的颜色特征,分别采用朴素贝叶斯、BP神经网络和SVM支持向量机的方法建立了果粉的判别模型,通过比较发现,SVM支持向量机模型检测时间短,预测准确率高,应用于果粉的在线识别可行。通过对比人工的分级结果,红提果粉附着率的分级准确率为93%。(3)研究了红提果粒尺寸检测和分级方法。采用了基于形态学的开闭重构和局部极大值的方法,采集到近红外图像每粒果粒表面光斑位置,获取果粒中心位置坐标,完成果粒的粗定位。采用梯度分割算法,获取每粒果粒轮廓像素点,但一些轮廓重叠严重的像素点仍会干扰目标果粒的拟合,因此设计了一种随机最小二乘的椭圆拟合算法,提取目标果粒尺寸,并完成果粒的精确定位。经过与人工实测分级结果的验证,本研究设计的红提尺寸检测和分级准确率为91%,实现了整串红提果粒大小的自动分级。(4)针对红提果粉和尺寸的检测和分级模型,设计了基于机器视觉的在线控制系统和检测软件。在线控制系统主要包括了电机控制系统和图像采集控制系统,分别实现了环形运输生产线速度的实时控制和红提图片的在线采集。在线检测软件是利用VS软件中MFC控件设计的,其主要功能包括了上位机的协议设定、实时显示红提图像、监测串口通信状态和获取红提果粉和尺寸模型的分级结果等。(5)设计了一套红提在线检测分级流水线装备。流水线装备主要包括输送装置、图像采集装置、分级踢出装置和分拣装置。输送装置采取了环形悬挂输送链式的设计方法,保证了红提运输的稳定性,模拟了实际生产应用的场景;设计了具有棘齿自锁功能的夹持机构,方便了红提上下料过程,减少了人工工作量;设计有固定缺口形状的分级踢出装置实现了对红提自动连续的分选;设计由多个皮带滚筒组合成的分拣装置,实现了对应等级的红提分拣。
李海[6](2017)在《红提葡萄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文中提出红提葡萄在生产中存在产量低、不稳产、管理水平低造成质量差,尤其病虫害严重等问题比较突出,为了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果农的效益,特提出相应的对策。
苟毓皎[7](2017)在《长春市葡萄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葡萄是我国栽培最广泛的水果,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它不仅在长春市有悠久的栽培历史,而且也是吉林省长春市果树产业发展的重点项目之一,并且近几年来发展迅猛,引起了广大农户与企业合作社的高度重视。本课题选择了长春市具有代表性的一些地区进行调查研究,对长春市各地区的葡萄品种结构、栽培面积、产量、产值、栽培方式、销售情况、葡萄专业合作社等进行调研与分析,总结出长春市葡萄产业存在的优势劣势,针对长春市葡萄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希望对长春市葡萄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主要调研分析结果如下:1、长春市各地区的葡萄主栽品种比较单一,主要是以巨峰、京亚、蜜汁、红提、夏黑为主,以巨峰品种最多,占到80%以上;其中中熟品种比例较大,早晚熟品种比例偏少,导致了供需失衡的状态。2、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长春市葡萄产业发展迅猛,截止到2015年为止,葡萄栽培总面积已达到四千多公顷,总产量为十万多吨,年产值为52812万元。在栽培模式上,长春市各地区葡萄主要以露地栽培为主。3、长春市依靠着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消费需求优势、科技人才优势、示范基地优势、政府的重视等,葡萄面积、产量、产值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其中德惠、农安是长春市葡萄栽培面积最多的两个地区。4、葡萄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龙头企业少,产业化程度低,品种结构不合理,栽培技术落后,冷藏保鲜技术落后,市场把握不精准,宣传力度小等。建议长春市下一步发展需要大力扶持龙头企业推行规范化、集约化的栽培管理方式,优化品种选育,多样化配置品种、提升栽培技术、扩大设施栽培规模、积极发展果农经济、拓宽销售渠道,打造品牌化经营,进一步提升葡萄产业的经济效益。
李楠[8](2016)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葡萄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新疆特色林果业的发展,生产建设兵团也提出发展特色林果业,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打造地方品牌,促进兵团经济发展,提高职工经济收入的目标。葡萄有着结果早、丰产性好、经济效益高等优点,十二师在结合自身条件后大力发展葡萄产业,种植规模和产量连年增加,生产栽培技术逐渐标准化,产业格局和体系逐渐完善,逐步向现代化发展,但在葡萄产业化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制约产业化发展的问题。因此对十二师葡萄产业发展现状进行详细研究,促进葡萄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和国内外文献后,借鉴了国内外相关产业化发展理论基础,运用文献综述法、调查研究法、对比分析法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对十二师葡萄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十二师葡萄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种植结构和栽培模式单一、栽培技术粗放、标准化、产业化和组织化程度较低、长途运输成本较高,商品流通限制产业发展、生长调节剂使用不规范、病虫害及自然灾害防治压力较大、缺少龙头企业带动,专业合作社水平较低等限制产业发展的问题。运用SWOT分析法对十二师葡萄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详细分析,发现十二师葡萄产业发展的优势体现在自然资源和气候环境、地理位置和交通、种植规模和栽培模式等方面,发展的劣势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产业投资较少、相关人才技术较差、葡萄品质逐渐较低、品牌影响力逐渐下降等方面,葡萄产业发展机遇主要体现在西部大开发的提出、兵团对葡萄产业发展高度重视、葡萄产业和旅游业相结合、葡萄酒行业发展较快等反面,同时也面临着自然灾害频发、病虫害较为严重、市场竞争激烈等方面的威胁。十二师在今后葡萄产业化发展的进程中应当调整葡萄的种植结构,合理的规划产业发展布局,不断引进专业人才实现葡萄栽培生产的标准化,引进相关生产加工技术提高葡萄的产业化程度,不断完善葡萄流通市场体系的建设,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大力投资和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吸引龙头企业,利用龙头企业的优势带动葡萄产业的发展。
祁秀花[9](2016)在《青海平安县富硒红提葡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日趋关注,富硒产品已被广泛接受,本文以青海省平安县红提葡萄为研究对象,从育苗、施肥和灌溉、花果管理、病害防治、越冬防寒与刨土几个方面分别阐述红提葡萄栽培技术,以获取较好的经济收益,增加农民收入。
章伟[10](2016)在《渭北旱塬苹果及葡萄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与研究,人们普遍采用水肥一体化根际注射施肥和滴灌施肥这两种养分管理模式来缓解渭北旱塬地区春季水分和养分对优质高产水果的限制。然而,果农仍然以大量肥料投入生产维持高产或传统大水大肥的思想理念和管理模式为主导,不仅浪费了资源,对环境造成恶劣影响,而且导致这两种模式在生产实践中果实增产提质效果不佳,甚至果园出现减产、品质下降的问题,经济、生态、社会综合效益不显着。当前迫切地需要对果树水肥一体化这两种模式进行系统研究以指导实际生产。因此,本研究通过室内设计渭北旱塬苹果与葡萄的配方灌溉施肥方案与田间试验效果验证,并探究成熟期果园不同位置(果实、叶片、土壤)元素与品质、产量之间的具体关系,探索高产优质苹果根际注射配方施肥技术体系、葡萄滴灌配方施肥技术体系,为苹果与葡萄高效水肥耦合生产提供技术与理论依据。根际注射施肥试验于2015年苹果生长季在渭北旱塬彬县红富士苹果园设置不同施肥模式,分别为优化枪注(IF)和当地典型施肥(FT)模式。滴灌施肥试验于2015年葡萄生长季在渭北黄土台塬红提葡萄苹果园设置不同灌溉施肥模式,分别为:膜下配方施肥滴灌(DGF)、非膜下配方施肥滴灌(DGNF)、覆膜传统灌溉施肥(CTF)、不覆膜传统灌溉施肥(CTNF)4个处理。通过以上试验研究得出以下结果:(1)在苹果根际注射施肥试验中,IF与FT处理均达高产水平,差异不显着,但IF处理果实品质显着优于FT处理,主要表现在果形指数、着色指数、硬度、大果率、可溶性糖、糖酸比、Vc含量、微量元素Zn、Fe和Se含量方面。IF处理肥料偏生产力PFP为96.44 kg/kg,为FT处理的2倍多。IF处理肥料成本下降30%,净产值30.5万元/hm2,提升14%;(2)彬县根际注射施肥试验苹果园中果实内N、K、Se、Zn、Fe与内在品质密切相关,果实内对总糖和Vc影响较大因子都为N、Fe、Zn和K;叶片中K、Cu和Mn与果实内在品质相关性高,叶片营养元素中对总糖影响较大因子为Zn、Mn、K、N和Fe,对Vc影响较大因子为Zn、N、Cu和Mn;土壤中对总糖影响较大的有效态元素为Fe、Ca和N,对Vc影响较大的有效态元素为N、Cu和Mn。因此,果实品质的形成受各种营养元素的协同调控作用,其中N、K、Ca、Cu、Zn、Fe、Mn是影响果实品质的重要元素。(3)在红提葡萄滴灌试验中,DGF与DGNF处理果实产量显着高于CTF与CTNF处理,其中DGF处理产量最高,达23.29 t/hm2。同时,DGF处理果实品质在四处理中也是最优,主要表现在果形指数、穗重、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可溶性糖、Vc含量、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方面。DGF处理NPK肥料偏生产力PFP为16.5 kg/kg,是DGNF处理的1.2倍,是CTF处理的1.4倍,是CTNF的1.42倍;水分利用效率WUE为6.8 kg/m3,是DGNF处理的1.2倍,CTF的2.4倍,CTNF的2.5倍;DGF处理经济效益显着提高,肥料成本下降17.4%,净产值7万元/hm2,相对于CTNF处理上升75.8%。(4)渭北黄土台塬红提葡萄果园中果实N、P、Se直接对产量作用影响极显着,果实内对产量具有重要影响的元素为P、Se、K、N。叶片各营养元素对产量的直接影响作用最大的是元素K,叶片中对产量具有重要影响的元素是K、Zn、Fe。综上,本试验研究中,渭北彬县红富士苹果根际注射优化施肥方案、黄土台塬红提葡萄配方滴灌施肥方案能够提高水肥耦合效应,增产提质增效效果显着,可为当地苹果根际注射施肥体系和葡萄滴灌施肥体系提供一定技术与理论参考。另外,减少氮肥,合理增施钾肥,配合施用微量Zn、Fe微肥是渭北旱塬根际注射施肥生产优质高产红富士苹果的重要保障;高产红提葡萄滴灌生产中应关注N、P、K、Zn、Se元素。
二、红提生产中应注意的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红提生产中应注意的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京津冀地区葡萄园土壤养分分布特征及绿色施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京津冀区域概况 |
2.1.1 京津冀地区气候特征 |
2.1.2 京津冀地区土壤主要类型 |
2.1.3 京津冀地区葡萄种植概况 |
2.2 土壤养分对葡萄生长的影响 |
2.3 国内外葡萄产业现状 |
3 京津冀地区葡萄土壤养分规律及质量评价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样品采集 |
3.1.2 样品分布 |
3.1.3 测定方法 |
3.1.4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土壤的p H值和Ec值 |
3.2.2 土壤的有机质含量 |
3.2.3 土壤的全量N、P、K含量 |
3.2.4 土壤的速效磷、速效钾含量 |
3.3 讨论与结论 |
3.3.1 土壤肥力评价 |
3.3.2 京津冀地区葡萄园土壤施肥建议 |
3.3.3 结论 |
4 京津冀地区葡萄养分积累及分配规律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样品的采集与分布 |
4.1.2 测定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京津冀葡萄园土壤基本化学性质 |
4.2.2 京津冀葡萄园氮素分配规律研究 |
4.2.3 京津冀葡萄园磷素分配规律研究 |
4.2.4 京津冀葡萄园钾素分配规律研究 |
4.3 讨论与结论 |
5 葡萄园有机肥辟源技术研究 |
5.1 葡萄的有机肥需求 |
5.1.1 葡萄需肥特点 |
5.1.2 有机肥对葡萄种植土壤的影响 |
5.1.3 有机肥对葡萄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
5.2 葡萄园附近蔬菜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利用 |
5.2.1 材料与方法 |
5.2.2 结果与分析 |
5.2.3 讨论与结论 |
5.3 葡萄园有机肥合理施用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论文的创新点 |
6.3 存在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农旅融合视角下的陕西省合阳县王村镇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1.1 历史机遇 |
1.1.2 客观要求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关于现代农业的研究 |
1.3.2 关于乡村旅游的研究 |
1.3.3 关于农旅融合的研究 |
1.4 研究方法 |
1.4.1 多学科综合研究法 |
1.4.2 文献研究法 |
1.4.3 调查研究法 |
1.4.4 案例研究法 |
1.4.5 实践验证法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王村镇概况及农业现状分析 |
2.1 王村镇概况 |
2.1.1 区位交通 |
2.1.2 自然概况 |
2.1.3 社会经济概况 |
2.1.4 自然资源 |
2.1.5 文化资源 |
2.2 王村镇农业现状调查分析 |
2.2.1 劳动力人口现状调查 |
2.2.2 产业发展状况调查 |
2.2.3 制约农业生产因素调查 |
2.3 王村镇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2.3.1 现代农业发展的问题 |
2.3.2 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 |
第三章 案例研究 |
3.1 日本“六次产业”战略——三产联动的农业 |
3.2 杨陵五泉镇农业特色小镇——科技引领+农旅发展思路 |
3.3 杨陵马家底乡村旅游民宿村——盘活乡村资产的农旅 |
3.4 无锡田园东方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田园综合体模式 |
3.5 愉快的新西兰牧场之旅——日常生产过程旅游化的农旅 |
第四章 相关理论及策略研究 |
4.1 现代农业的理论研究 |
4.1.1 现代农业的内涵 |
4.1.2 现代农业的再解读 |
4.2 现代农业规划的理论及策略研究 |
4.2.1 现代农业规划的内涵 |
4.2.2 现代农业规划的相关理论探析 |
4.2.3 现代农业规划的路径及策略 |
4.3 农旅融合的理论研究 |
4.3.1 农旅融合的内涵 |
4.3.2 农旅融合的模式探析 |
第五章 王村镇农业资源与产业开发思路 |
5.1 基于农旅融合的现代农业发展SWOT分析 |
5.1.1 优势(S) |
5.1.2 劣势(W) |
5.1.3 机遇(T) |
5.1.4 挑战(O) |
5.2 基于王村镇资源的产业开发 |
5.2.1 农业用地资源 |
5.2.2 基于资源的开发思路 |
第六章 王村镇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具体实践 |
6.1 规划总纲 |
6.1.1 规划的指导思想 |
6.1.2 规划依据 |
6.1.3 规划原则 |
6.1.4 发展目标定位 |
6.1.5 阶段性发展目标 |
6.2 规划方案及重点项目 |
6.2.1 基本格局 |
6.2.2 规划内容简介 |
6.2.3 重点项目介绍 |
6.3 乡村旅游规划 |
6.3.1 村落休闲旅游项目开发 |
6.3.2 农业延伸旅游项目开发 |
6.4 生态景观规划 |
6.4.1 沟壑生态治理 |
6.4.2 防护林体系构建 |
6.4.3 道路绿化规划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张家口市葡萄产业融合经营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相关研究文献 |
1.2.1 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相关研究 |
1.2.2 特色农业产业融合模式相关问题研究 |
1.2.3 特色林果产业相关研究 |
1.2.4 葡萄产业相关问题研究 |
1.2.5 文献评价与本题研究视角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4 解决的关键问题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葡萄产业融合经营理论分析 |
2.1 葡萄产业融合经营交易成本理论分析 |
2.1.1 产业融合经营降低交易成本 |
2.1.2 葡萄产业融合经营降低交易成本 |
2.2 葡萄产业融合经营规模经济理论分析 |
2.2.1 规模经济理论概述 |
2.2.2 葡萄产业融合经营实现规模经济 |
2.3 葡萄产业经营多功能特征理论分析 |
2.3.1 产业休闲和体验经济理论依据 |
2.3.2 多功能相关理论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张家口市葡萄产业经营现状 |
3.1 张家口市葡萄产业经营特征调查分析 |
3.1.1 葡萄产业发展现状 |
3.1.2 葡萄产业经营模式 |
3.2 葡萄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3.2.1 劳动力数量少,素质偏低 |
3.2.2 缺乏品牌意识,难以发挥品牌效应 |
3.2.3 生产经营方式传统,产业链条短 |
3.2.4 缺乏政府引领,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
3.2.5 地方法律法规不健全,产业保护力度弱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产业效益评价及模式选择影响因素分析 |
4.1 葡萄产业经营模式效益评价 |
4.1.1 不同经营模式成本比较分析 |
4.1.2 不同经营模式经济效益比较分析 |
4.1.3 葡萄产业经营模式综合效益评价 |
4.2 葡萄产业融合经营影响因素分析 |
4.2.1 葡萄产业融合经营影响因素定性分析 |
4.2.2 葡萄产业融合经营影响因素计量经济模型模拟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葡萄产业经营经验借鉴 |
5.1 国内葡萄产业经营经验借鉴 |
5.1.1 宁夏葡萄产业经营特征 |
5.1.2 新疆葡萄产业经营特征 |
5.1.3 国内葡萄产业经营经验 |
5.2 国外葡萄产业经营经验借鉴 |
5.2.1 法国波尔多葡萄产业经营特征 |
5.2.2 美国加州葡萄产业经营特征 |
5.2.3 国外葡萄产业经营经验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葡萄产业经营对策 |
(1)各级政府应该致力推动“农企联合”,培养优质后备军 |
(2)主管部门引导农企合作推进产加游融合经营,规范经营体制 |
(3)各级政府应该针对葡萄产业发展需求制定发展政策,完善保障措施 |
(4)经营企业培育发挥品牌效应,辐射带动农户增收,强化农户品牌意识 |
(5)企业应积极研发新品种,提高产品耐贮性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7.2.1 研究不足 |
7.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葡萄产业经营调查问卷 |
附录 B 调研报告 |
附录 C 计量经济模型模拟结果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4)榆林地区葡萄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葡萄产业研究进展 |
1.2.2 国内葡萄产业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榆林地区葡萄产业发展现状调查分析 |
2.1 榆林地区葡萄产业产地概况分析 |
2.1.1 土地资源 |
2.1.2 自然资源 |
2.1.3 交通条件 |
2.2 榆林地区葡萄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2.2.1 葡萄种植规模 |
2.2.2 种植品种分析 |
2.2.3 生产主体分析 |
2.2.4 种植技术 |
2.3 榆林地区葡萄产业市场环境调查分析 |
2.4 榆林地区葡萄产业政策环境调查分析 |
2.5 种植效益调查与分析 |
2.5.1 调查背景 |
2.5.2 调查区域及调查内容 |
2.5.3 露地栽培葡萄种植效益分析 |
2.5.4 日光温室种植成本分析 |
2.6 小结 |
第三章 榆林地区葡萄产业发展SWOT分析 |
3.1 榆林地区葡萄产业发展优势 |
3.1.1 自然条件佳 |
3.1.2 种植技术趋于成熟 |
3.1.3 政策扶持力度大 |
3.1.4 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
3.1.5 扎实的经济基础 |
3.1.6 发达的交通条件 |
3.2 榆林地区葡萄产业发展劣势 |
3.2.1 葡萄市场不稳定 |
3.2.2 自然灾害频发 |
3.2.3 劳动力老龄化较为严重 |
3.2.4 品种结构搭配不合理 |
3.2.5 种植管理方法需改善,设施栽培比例低 |
3.2.6 葡萄产业基地发展缓慢,产业链条短 |
3.3 榆林地区葡萄产业发展机遇 |
3.3.1 榆林地区产业结构亟需转型 |
3.3.2 设施栽培在榆林地区的大力发展 |
3.3.3 农产品营销新模式的兴起 |
3.3.4 鲜食葡萄及葡萄酒需求的提升 |
3.4 榆林地区葡萄产业发展挑战 |
3.4.1 外部葡萄产业的威胁 |
3.4.2 龙头企业带动力差,产品竞争力弱 |
3.5 小结 |
第四章 榆林地区葡萄产业发展对策 |
4.1 加强政府扶持,实施工业反哺农业 |
4.2 合理搭配种植品种,提出葡萄高产栽培技术,保障葡萄周年供应 |
4.3 重视葡萄加工,促进葡萄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
4.4 重视人才储备,加强职业农民培训 |
4.5 打造榆林特色葡萄品牌,实施产业化战略 |
4.6 促进资金投入,解决果农资金缺口 |
4.7 多部门联动,降低自然灾害的影响 |
4.8 结合现代信息化社会,促进数字农业发展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基于机器视觉的红提果粉及果粒尺寸在线检测方法及其装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于机器视觉的水果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1.2.2 葡萄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3 水果检测分级系统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红提图像采集试验 |
2.1 图像采集系统 |
2.1.1 图像采集硬件设置 |
2.1.2 在线采集试验平台 |
2.2 试验材料和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3.红提串果粉附着率检测与分级模型 |
3.1 红提图像预处理 |
3.1.1 图像滤波 |
3.1.2 果梗去除 |
3.2 果粉及果肉区域特征参数提取 |
3.3 果粉的判别模型 |
3.3.1 朴素贝叶斯模型 |
3.3.2 BP神经网络模型 |
3.3.3 SVM支持向量机模型 |
3.3.4 判别模型的比较 |
3.4 红提串果粉分级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4.红提串果粒尺寸检测与分级模型 |
4.1 边缘检测 |
4.2 红提果粒的定位 |
4.3 边缘拟合 |
4.3.1 梯度分割 |
4.3.2 随机最小二乘椭圆拟合 |
4.4 判别结果与分析 |
4.4.1 红提尺寸参数的转化 |
4.4.2 判别结果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红提品质在线检测控制系统及软件设计 |
5.1 控制器选择 |
5.2 电机控制系统 |
5.2.1 步进电机驱动系统硬件设置 |
5.2.2 步进电机、驱动器和单片机的接线图 |
5.2.3 PWM脉冲信号简介 |
5.3 图像采集控制系统的实现 |
5.3.1 传感器外部中断触发 |
5.3.2 上下位机通信 |
5.3.3 图像信息采集 |
5.4 红提品质在线检测软件开发及运行 |
5.4.1 软件开发 |
5.4.2 软件调试 |
5.4.3 在线检测软件运行 |
5.5 本章小结 |
6.红提检测分级装备设计 |
6.1 检测分级装备总体设计 |
6.2 检测分级装备各部分设计 |
6.2.1 输送装置设计 |
6.2.2 图像采集装置设计 |
6.2.3 分级踢出装置设计 |
6.2.4 分拣装置设计 |
6.3 本章小结 |
7.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致谢 |
(6)红提葡萄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红提葡萄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
1.1 生长势旺、产量低、大小年结果 |
1.2 果穗松散、果形不整齐 |
1.3 施肥不当, 影响产量和品质 |
1.4 病害发生严重 |
1.5 裂果、鸟害严重 |
2 红提葡萄生产中采取的主要措施 |
2.1 加强葡萄园土壤管理 |
2.2 注重有机肥及微量元素等的施用 |
2.3 合理整形修剪, 改善树体光照条件 |
2.4 疏穗疏果, 调节产量和穗形 |
2.5 果实套袋提高果品质量 |
2.6 应用生长调节剂调控生长 |
2.7 病虫害综合防治 |
2.8 采取避雨栽培设施 |
(7)长春市葡萄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国外葡萄产业发展现状 |
1.1.1 国外葡萄栽培地区的分布概况 |
1.1.2 国外葡萄生产现状 |
1.2 国内葡萄产业发展现状 |
1.2.1 国内葡萄栽培地区的分布概况 |
1.2.2 国内葡萄生产现状 |
1.2.3 国内葡萄栽培面积和产量情况 |
1.3 吉林省葡萄生产现状 |
1.3.1 长春地区葡萄产业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分析法 |
1.6.2 实地调查法 |
1.6.3 访谈法 |
1.6.4 综合分析讨论法 |
第二章 长春市葡萄产业现状分析 |
2.1 葡萄产业化定义 |
2.2 长春市葡萄产业化的历史发展阶段 |
2.3 葡萄品种构成 |
2.4 葡萄栽培面积及产量、产值情况 |
2.5 葡萄栽培模式与架势分析 |
2.5.1 葡萄架势 |
2.6 葡萄种植者情况 |
2.6.1 果农种植意愿 |
2.6.2 果农的文化程度 |
2.6.3 资金投入 |
2.7 长春市各地区部分葡萄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 |
2.8 销售情况 |
2.8.1 供销时间维度 |
2.8.2 葡萄销售价格 |
第三章 长春市葡萄产业的优势与劣势分析 |
3.1 优势 |
3.1.1 区位优势 |
3.1.2 资源优势 |
3.1.3 消费需求与园艺产品生产优势 |
3.1.4 葡萄生产的比较优势 |
3.1.5 科技人才优势 |
3.1.6 示范基地优势 |
3.2 劣势分析 |
3.2.1 龙头企业少,缺乏规模化的经营 |
3.2.2 农业技术推广弱 |
3.2.3 品种结构不合理 |
3.2.4 栽培技术落后 |
3.2.5 保鲜贮销落后 |
3.2.6 市场定位不精准 |
3.2.7 种植者文化程度低 |
3.2.8 缺乏精品产品 |
第四章 长春市葡萄产业发展对策 |
4.1 提升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 |
4.2 加强技术推广 |
4.3 提升劳动者综合素质 |
4.4 调整品种结构 |
4.4.1 品种调整原则 |
4.4.2 品种调整方向 |
4.5 提高栽培技术 |
4.5.1 栽植方式 |
4.5.2 树体管理 |
4.5.3 水肥管理 |
4.5.4 病虫害防治 |
4.5.5 套袋处理 |
4.5.6 埋土防寒 |
4.6 加强采后管理,注重保鲜 |
4.7 推进互联网销售模式 |
4.8 扩大葡萄设施栽培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葡萄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 葡萄的国外研究现状 |
1.4 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 |
第2章 新疆及第十二师葡萄产业发展现状 |
2.1 新疆葡萄生产发展现状 |
2.2 新疆葡萄产业发展趋势 |
2.3 第十二师葡萄生产现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第十二师葡萄产业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
3.1 露地鲜食葡萄 |
3.2 设施葡萄 |
3.3 酿酒葡萄 |
3.4 制干葡萄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第十二师葡萄产业的SWOT分析及发展对策与建议 |
4.1 SWOT分析法 |
4.2 第十二师葡萄产业的内部优势分析 |
4.3 第十二师葡萄产业的劣势分析 |
4.4 第十二师葡萄产业的机会分析 |
4.5 第十二师葡萄产业的威胁分析 |
4.6 第十二师葡萄产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渭北旱塬苹果及葡萄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与研究现状 |
1.2.2 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模式 |
1.2.3 果园水肥一体化技术 |
1.2.4 旱地果园水肥耦合效应 |
1.2.5 氮磷钾元素与果树生长发育及与产量、品质的关系 |
1.3 本研究切入点 |
1.3.1 渭北旱塬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存在问题 |
1.3.2 研究目标 |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4 研究内容与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苹果与葡萄园水肥一体化施肥方案室内优化设计 |
2.1 初步确定灌溉施肥方案 |
2.1.1 氮磷钾养分灌溉施肥方案 |
2.1.2 氮磷钾水溶性肥料选择 |
2.1.3 初步拟定施肥方案 |
2.2 可行性与适用性评析 |
2.2.1 肥料可溶性分析 |
2.2.2 养分设计与参选肥料适用性 |
2.3 小结 |
第三章 红富士苹果根际优化枪注施肥产量与品质效应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概况 |
3.1.2 试验设计 |
3.1.3 样品采集 |
3.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3.1.5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处理土壤、果实养分与叶片养分及叶绿素含量基本状况 |
3.2.2 不同处理产量与品质 |
3.2.3 品质效应分析 |
3.3 讨论 |
3.3.1 肥料效率 |
3.3.2 矿质元素与果实品质的关系 |
3.3.3 经济效益 |
3.4 小结 |
第四章 配方滴灌施肥红地球葡萄产量与品质效应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概况 |
4.1.2 试验设计 |
4.1.3 样品采集 |
4.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4.1.5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处理土壤、叶片、果实养分状况 |
4.2.2 不同处理产量与品质 |
4.2.3 产量效应分析 |
4.3 讨论 |
4.3.1 不同处理肥水效率 |
4.3.2 果实、叶片养分与产量关系 |
4.3.3 经济效益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研究不足与未来工作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红提生产中应注意的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京津冀地区葡萄园土壤养分分布特征及绿色施肥技术研究[D]. 刘佳.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2)
- [2]农旅融合视角下的陕西省合阳县王村镇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研究[D]. 王姣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3]张家口市葡萄产业融合经营模式研究[D]. 梅宝. 河北北方学院, 2020(06)
- [4]榆林地区葡萄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D]. 谢远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2)
- [5]基于机器视觉的红提果粉及果粒尺寸在线检测方法及其装备[D]. 肖壮. 华中农业大学, 2018(01)
- [6]红提葡萄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李海.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7(09)
- [7]长春市葡萄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D]. 苟毓皎. 吉林农业大学, 2017(02)
- [8]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葡萄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 李楠. 新疆农业大学, 2016(06)
- [9]青海平安县富硒红提葡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 祁秀花. 商业故事, 2016(21)
- [10]渭北旱塬苹果及葡萄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D]. 章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