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一维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稀土配合物,2,6-吡啶二甲酸,晶体结构,热化学性质
一维链论文文献综述
李成龙,郭帅,张晓帆,曹慧,高肖汉[1](2019)在《一维链状配合物[Pr(2,6-pidic)_2(H_2O)_2]_n的合成、晶体结构及热力学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2,6-吡啶二甲酸(2,6-pidic)和高氯酸镨为原料,通过水热合成法,合成了镨-2,6-吡啶二甲酸的一维链状配合物[Pr(2,6-pidic)_2(H_2O)_2]_n。单晶结构测定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413 5(3)nm,b=1.132 8(2)nm,c=1.308 0(3)nm,β=101.88(3)°,V=2.049 6(8)nm~3,单位晶胞所含分子个数(Z)为4。配合物分子通过酯键形成了一维链状结构。通过DSC和TG对配合物的热力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在较高的温度下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本文来源于《化工科技》期刊2019年05期)
王薇,马晓丹[2](2019)在《锌型一维链状晶体/PVDF共混膜的制备及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改善聚偏氯乙烯(PVDF)膜的亲水性,以具有金属活性位点Zn~(2+)和亲水基团—COOH的亲水性锌型一维链状晶体(ZnL)为填料,采用非溶剂致相分离法(NIPS)制备ZnL/PVDF共混膜;通过原子力显微镜、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及水接触角、水通量、截留率等一系列测试手段探究添加不同含量ZnL对ZnL/PVDF共混膜结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nL晶体均匀的分布在PVDF膜中,并且没有出现明显颗粒聚集现象,证明ZnL晶体与PVDF聚合物有较好的相容性;亲水性ZnL晶体的加入明显提高了PVDF膜的亲水性,当ZnL晶体质量分数为0.50%时,其水通量达到99.6 L/(m~2·h),比纯膜水通量增加150%,并且其截留率下降幅度较低;随着ZnL晶体含量的增加,拉伸强度呈现先升高再降低状态,当ZnL晶体质量分数为0.50%时,共混膜的拉伸强度为3.39 MPa,比原膜的拉伸强度增加了10%。(本文来源于《天津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彭许凯[3](2019)在《Josephson效应和一维链上的非Abel操作》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拓扑绝缘体和Bogoliubov-de Gennes(BdG)方程理论做了介绍,对拓扑超导隧道结和拓扑边缘态做了研究。首先研究了拓扑超导隧道结,通过求解BdG公式讨论了超导体/拓扑表面态/拓扑超导体的输运性质。使用BdG方程求解了各个区域的波函数,在波函数在边界的连接条件下求得的Andreev束缚态能级。于是得到Josephson电流和超导相位差之间的关系,最大电流与隧道结长度的关系。然后研究了在垂直磁场存在的条件下,磁场大小对于隧道结电流的影响。接下来研究了一维冷原子链组成的系统,通过计算发现当Zeeman场大小的增加在系统中存在拓扑绝缘体-普通绝缘体的相变,在拓扑绝缘体状态下存在能量为零的边缘态。在半无限长链模型下求解了这个边缘态,其确实存在于端点处。这种Fermi零能量模式十分稳定具有抗干扰能力,可以进行鲁棒性的量子计算。为了实现量子计算考虑两种缠绕操作,分别实现了U =σ2、U =σ3两种单量子逻辑门。最后通过一种φ-kink操作实现了另一个重要的相位门。(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9-05-25)
陈冠文[4](2019)在《具有一维链状keggin结构多金属氧酸盐与聚苯胺的复合材料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锂硫电池由于其放电产物Li_2S的不规则沉积和多硫化锂的穿梭效应导致了其较差的循环性能和库伦效率。针对此问题,本文采取在导电聚苯胺(PANI)合成质子化过程中,利用正电荷掺杂的聚苯胺分子链,阴离子作为电荷平衡离子嵌入聚苯胺层间的特性,选取具有一维链状Keggin结构的多金属氧酸盐(POM)阴离子作为电荷平衡离子嵌入聚苯胺层间,得到具有一维链状的PANI/POM复合结构材料。通过一维链状复合结构和POM上的异质掺杂原子针对上述两个主要问题对锂硫电池的充放电比容量和循环性能进行改善,分别作为S的宿主材料和锂硫电池隔膜改性材料,主要成果如下:(1)通过溶液法将聚苯胺和具有双层链状结构的K_3[H_3Ag~IPW_(11)~(IV)O_(39)]·xH_2O进行分子自组装,成功制备了具有一维链状结构的PANI-POM-PANI复合材料,以此作为S的宿主材料。通过恒电流充放电、循环伏安和电化学阻抗等表征可得出该复合结构对多硫化锂和Li_2S有原位吸附作用,并且对Li_2S的转变起到了一定的催化作用,使得充电过电势明显消失。在0.1 C下,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375mAh g~(-1),在0.1C 50次循环后,容量为首次充放电比容量的96.9%,库仑效率维持在95%,在1C下放电比容量为795 mAh g~(-1)。(2)依照上述方法,成功将单层链状结构的[(CH_4)_3N]_(3.5)H_(1.5)[PW_(11)O_(39)Ca(H_2O)_2]·xH_2O和[(CH_4)_3N]_(3.5)H_(1.5)[PW_(11)O_(39)Sr(H_2O)_2]·xH_2O与PANI进行分子自组装,也成功了制备具有一维链状结构的PANI-POM-PANI的复合材料,以此作为S的宿主材料。通过恒电流充放电、循环伏安和电化学阻抗等表征可得出该复合结构对多硫化锂和Li_2S有原位吸附作用,并且对Li_2S的转变起到了一定的催化作用,充电过电势明显消失。在0.1 C下,两者作为宿主材料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501.51 mAh g~(-1)和1438.17 mAh g~(-1)。在0.1C 50次循环后容量分别衰减至90.41%和90.38%(主要损失为少量游离态的S),库仑效率分别维持在97%和96%,1 C电流下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024.24 mAh g~(-1)和935.85 mAh g~(-1)。(3)将(1)、(2)所合成的一维链状结构的PANI-POM-PANI的复合材料用于锂硫电池隔膜涂敷改性,通过恒电流充放电、循环伏安和电化学阻抗谱等测试得出此复合结构具有对多硫化锂吸附的同时也保证对Li~+快速的传导,S在此条件下可完成完整的放电过程。虽然在循环性能方面略有欠缺,但较高的S负载量也具有改善意义。(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9-05-21)
陈红[5](2019)在《一维链状结构MOF衍生复合物的制备及微波吸收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我们早已进入电子化、信息化时代。伴随着各类电子产品的使用而出现的电磁辐射污染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研究设计高性能微波吸收材料是近年来科研人员的研究热点。一维纳米结构如碳纳米纤维等因其具有纵横比大、强度高、热化学稳定性好等诸多优点早已被应用在微波吸收领域。同时,金属有机框架(MOFs)的结构和孔道可调性也为研究设计新型吸波材料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本文以一维结构纳米线为模板,通过自组装和热质解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出一维链状结构MOF衍生复合材料。利用二者的协同效应,构筑网络结构、增加界面极化,拉长电磁波有效传输路径等方式提高材料的微波吸收性能。具体内容如下:(1)采用湿化学法和高温热解法制备了项链状的CNFs@含碳的Co/CoO复合材料。由ZIF-67衍生的含碳的Co/CoO纳米框架串联在CNFs上,并且维持了ZIF-67的粒径大小。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实验参数调控,该复合材料在6.56 GHz时的最佳反射损耗为-53.1 dB,在厚度范围为2mm~5 mm区间内,小于-10dB的有效吸收带宽达到了13.52 GHz。(2)采用水热法和高温热解相结合的方法合成了一维项链状的MnO@Co/C复合物。这种结构不仅解决了单独ZIF-67的团聚问题还为电磁波在材料内部提供了更为有效的传输路径,增加了对电磁波的衰减作用。经过测试计算,我们所制备的MnO@Co/C一维结构复合物在频率为6.48 GHz时最小反射损耗达到了-49.06 dB。(3)采用两步法制备了具有独特一维链状结构的CNTs@Fe/C纳米复合材料。首先以CNTs为模板原位生长普鲁士蓝晶体,然后通过高温热解转化成CNTs@Fe/C复合材料。结果表明,CNTs与普鲁士蓝衍生物的协同作用使其具有更高的电磁波吸收能力。并且二者构造而成的导电网络有利于电子的跳跃和转移,大大增强了微波吸收效果。该复合材料在厚度仅为2.4 mm时的最小反射损耗可以达到-44.26 dB,有效吸收带宽为3.68 GHz。(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19-05-01)
邵辰辉,王智香,任宜霞,柴红梅,王飞燕[6](2019)在《一维链状Pb(Ⅱ)配位聚合物的制备、晶体结构及荧光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硝酸铅、对苯二甲酸、2,2’-联吡啶为原料,利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一种新型一维链Pb(Ⅱ)配位聚合物[Pb(TP)(2,2’-bipy)]_n(TP=对苯二甲酸,2,2’-bipy=2,2’-联吡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荧光分析等技术对目标配合物进行了结构及性质表征。结构分析表明,目标配合物属于叁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胞参数a=0. 94440 nm,b=0. 95273nm,c=1. 04054 nm,α=113. 179(3)°,β=80. 0140(3)°,γ=100. 774(3)°,V=0. 80677 nm~3,Z=2。对苯二甲酸配体上的两个羧基利用螯合配位模式分别连接两个Pb离子形成Z字形一维链状结构,一维链节点上的2,2’-联吡啶中两个吡啶环通过π-π堆积相互作用形成二维及三维超分子结构。荧光分析表明,配合物的荧光主要表现为配体的π~*→π跃迁。(本文来源于《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马晓丹[7](2019)在《基于锌型一维链状聚合物的PVDF共混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聚偏氟乙烯(PVDF)以其优异的机械强度、热稳定性、耐化学性等性能,得到广泛关注。然而,PVDF超滤膜易受到细菌,蛋白质以及其他有机分子的污染,这些分子很容易粘附在疏水膜表面并堵塞膜孔,导致膜性能显着降低,并增加能耗和总成本。因此,亲水性PVDF分离膜的制备对PVDF膜在实际生产中的广泛应用至关重要。为了改善PVDF膜的亲水性和抗污染性能,本文采用相转化法制备了ZnL/PVDF共混膜、ZCN/PVDF共混膜,以及采用原位共混法制备了ZnL-PVDF超分子共混膜,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本文通过溶剂热法合成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孔隙率、规整孔结构等优点的一维链状聚合物(ZnL),并将此作为填料,通过相转化法制备ZnL/PVDF共混膜,通过一系列测试、分析与表征,研究不同含量ZnL晶体对PVDF膜亲水性和抗污染性能的影响。研究得出:通过EDX测试表明,制备了较均匀的ZnL/PVDF共混膜;共混膜的水接触角、水通量随ZnL的含量先升高再降低,但截留率下降幅度较小;根据以上测试结果可得ZnL晶体的加入明显提高了PVDF膜的亲水性,当ZnL晶体含量为0.5%时,其共混膜各项性能最优。其次,通过溶剂热法合成ZnL@MWCNT(ZCN)晶体,添加不同含量的ZCN晶体与PVDF通过相转化法制备ZCN/PVDF共混膜,通过一系列测试、分析与表征,研究得出:ZCN/PVDF共混膜的水接触角和水通量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但对BSA的截留率下降幅度比较小;根据以上测试结果可得ZCN晶体的加入明显提高了PVDF膜的亲水性,当ZCN晶体含量为0.5%时,其共混膜各项性能最优。最后,本文提出一种简单有效、分散性良好且性能优异的制备超分子共混膜的方法-原位共混法,通过此方法制备ZnL-PVDF超分子共混膜,通过一系列测试、分析与表征,研究不同含量ZnL晶体的ZnL-PVDF超分子共混膜的亲水性和抗污染性能,并与当ZnL晶体含量为0.5%时传统共混法制备的ZnL/PVDF共混膜的性能进行对比。研究得出:该方法制备出表面均匀无缺陷、性能优异的超分子共混膜;原位共混法在传统共混法制备的MOF/聚合物共混膜的基础上,提高MOF材料的分散性且形成以C-H-F键的铰连结构,共混膜的亲水性、抗污染性能及力学性能显着提高。(本文来源于《天津工业大学》期刊2019-01-21)
马惠彦,张文洁,杨娜,李梦瑶,马晓红[8](2018)在《一个由双核{Cd_2}簇构成的一维链状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荧光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Cd(NO_3)_2·4H_2O,H3btpca和4,4′-Me2-2,2′-bipy为原料,采用溶剂热方法合成得到了一个新颖的配合物[Cd(Hbtpca)(Me2-2,2′-bipy)]n(1).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粉末及单晶X-射线衍射等对其组成和结构进行了测定和表征.结构分析表明,在配合物(1)中,邻近的两个Cd(Ⅱ)离子通过两个去质子化的Hbtpc2-配体桥联,形成一个双核{Cd2}簇次级结构单元.这些双核{Cd2}簇通过配体Hbtpc2-进一步连接,形成一个一维的链状结构.另外,还研究了配合物(1)的室温固体荧光性质.(本文来源于《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曲小姝,石丹,李岩,杨艳艳[9](2018)在《鱼骨状一维链结构配位聚合物Cu(C_(10)H_(14)N_4)(C_7H_4O_3)_2·3H_2O的合成与晶体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常规水溶液法合成了一个结构新颖的配位聚合物Cu(C_(10)H_(14)N_4)(C_7H_4O_3)_2·3H_2O(1)(C10H14N4=1,1'-(1,4-丁基)双咪唑(bbi);C7H4O3=对羟基苯甲酸),用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X射线粉末衍射对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该晶体属于单斜晶系,R-3c空间群,a=20.614(19),b=12.349(11),c=12.003(11),α=90°,β=116.840(14)°,γ=90°,V=2 726(4)3,Z=4,F(000)=1 892,S=1.054,R1=0.1044,wR2=0.206 2[I>2σ(I)].(本文来源于《吉林化工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7期)
徐国亮,刘富霞,路战胜,王冉[10](2018)在《外加电场对一维链式分子(SiO_2)_(10)电子结构和光谱的调制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维二氧化硅纳米材料是当前发光材料的研究热点之一,作为高效发光材料的候选材料,需要了解其电子结构参数和光谱数据。选取一维链式结构的(SiO_2)_(10)分子为研究对象,在利用密度泛函B3LYP方法得到分子基态构型的基础上,研究外加电场强度对该分子电子结构特性的影响;采用TD-B3LYP方法系统分析了外加电场强度对分子激发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无外加电场时,得到的分子电子结构参数与已有文献值完全吻合;各单元环中Si-O键键长增加或减小与施加电场的方向密切相关;在激发特性方面,分子在240nm附近出现的吸收峰与已有实验结果相吻合,而得到的强度更强的180nm吸收峰是少有文献提及的;随外加电场强度增强,各激发态激发能减小,吸收谱线波长出现一定的红移;特定的外加电场会使一些禁戒的激发态变为可跃迁的激发态,这意味着可以利用特定的外加电场调控来实现分子吸收某些特殊波长的谱线。(本文来源于《光学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一维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改善聚偏氯乙烯(PVDF)膜的亲水性,以具有金属活性位点Zn~(2+)和亲水基团—COOH的亲水性锌型一维链状晶体(ZnL)为填料,采用非溶剂致相分离法(NIPS)制备ZnL/PVDF共混膜;通过原子力显微镜、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及水接触角、水通量、截留率等一系列测试手段探究添加不同含量ZnL对ZnL/PVDF共混膜结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nL晶体均匀的分布在PVDF膜中,并且没有出现明显颗粒聚集现象,证明ZnL晶体与PVDF聚合物有较好的相容性;亲水性ZnL晶体的加入明显提高了PVDF膜的亲水性,当ZnL晶体质量分数为0.50%时,其水通量达到99.6 L/(m~2·h),比纯膜水通量增加150%,并且其截留率下降幅度较低;随着ZnL晶体含量的增加,拉伸强度呈现先升高再降低状态,当ZnL晶体质量分数为0.50%时,共混膜的拉伸强度为3.39 MPa,比原膜的拉伸强度增加了10%。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一维链论文参考文献
[1].李成龙,郭帅,张晓帆,曹慧,高肖汉.一维链状配合物[Pr(2,6-pidic)_2(H_2O)_2]_n的合成、晶体结构及热力学性质[J].化工科技.2019
[2].王薇,马晓丹.锌型一维链状晶体/PVDF共混膜的制备及性能[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19
[3].彭许凯.Josephson效应和一维链上的非Abel操作[D].南京大学.2019
[4].陈冠文.具有一维链状keggin结构多金属氧酸盐与聚苯胺的复合材料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D].南昌大学.2019
[5].陈红.一维链状结构MOF衍生复合物的制备及微波吸收性能研究[D].安徽大学.2019
[6].邵辰辉,王智香,任宜霞,柴红梅,王飞燕.一维链状Pb(Ⅱ)配位聚合物的制备、晶体结构及荧光性质[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7].马晓丹.基于锌型一维链状聚合物的PVDF共混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9
[8].马惠彦,张文洁,杨娜,李梦瑶,马晓红.一个由双核{Cd_2}簇构成的一维链状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荧光性质研究[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9].曲小姝,石丹,李岩,杨艳艳.鱼骨状一维链结构配位聚合物Cu(C_(10)H_(14)N_4)(C_7H_4O_3)_2·3H_2O的合成与晶体结构[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8
[10].徐国亮,刘富霞,路战胜,王冉.外加电场对一维链式分子(SiO_2)_(10)电子结构和光谱的调制特性[J].光学学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