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市阳朔县人民医院儿科;广西桂林541999)
【摘要】热性惊厥主要发生在婴幼儿时期,常伴有发热惊厥发作,多见于6个月-5岁儿童。热性惊厥在临床之中复发率为百分之三十,大部分的患儿预后良好,但是复杂热性惊厥患儿会有发展至癫痫的可能。目前对热性惊厥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如何对患儿进行有效诊断治疗一直是临床医师们关注的课题之一,随着小儿热性惊厥研究的不断深入,临床更加注重早期诊断和早期的治疗干预。本文主要对热性惊厥定义、分型、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和预防展开分析,分析小儿热性惊厥在临床的新进展。
【关键词】诊断;热性惊厥;治疗进展
小儿热性惊厥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主要是因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出现异常而导致的紧急症状,在婴幼儿时期会伴有发热、惊厥,研究需要排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惊厥病史者。热性惊厥临床主要是以患儿全身、局部抽搐并伴有意识丧失,局部、全身肌肉无法随意收缩,一般会发生在体温骤升的时候,一般会达到38.5摄氏度-40摄氏度。高热惊厥具有复发倾向,若患儿的无法进行及时治疗,则十分容易产生继发性癫痫、警觉性脑损伤以及智力低下等,会对患儿的成长产生严重影响[2]。现代因为神经病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诊断、治疗方式的不断创新,现将对小儿热性惊厥展开详细论述,从诊断治疗的角度进行探究,主要如下:
1.定义和分型
热性惊厥在临床儿科之中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急症,约占患儿发病率的百分之四,首次高热惊厥之后约有百分之三十的患儿会出现再次发作,约有百分之七十五的再次发作在首次患病的一年之内,百分之九十患儿在两年内发作,其中超过一半的患儿会出现一次或多次发作,约有百分之五的患儿会发展为癫痫[3]。热性惊厥在小儿时期是常见的神经系统器质、功能异常紧急症状,主要是因为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造成肌群忽然无法进行随意收缩,一般会伴有意识障碍。热性惊厥患者主要分为单纯型和复杂性。单纯型的热性惊厥时间比较短,一般只有数秒或数分,很少有患儿超过十五分钟,二十四小时之内不会反复发作,在惊厥之后也不会出现神经系统异常症状[4]。但是复杂性热性惊厥,呈现出局限性发作,发作时间长,一般发作时间超过十五分钟,在二十四小时之内会出现反复发作,并且会伴有暂时性神经麻痹症状。以我国神经学术会议制定的相关标准作为诊断依据,其中单纯型和复杂性各有其诊断标准。单纯型热性惊厥:首次发病在小儿4个月-3岁期间,复发年龄需低于6-7岁。发热超过38.5摄氏度,首先发热之后发生惊厥,惊厥一般是指发热二十四小时之内发生,惊厥呈现出全身性抽搐并且伴有意识丧失,持续时间在15分钟以内,发作之后小儿很快清醒,在一次高热过程之中仅出现过一次惊厥。患儿已排除了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其他脑损伤者,小儿伴有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等急性感染[5]。单纯型辅助标准:在惊厥发作两周之后,小儿脑电图显示正常,脑脊液常规检查显示正航,患者的体格、智力发育正常,并且有遗传倾向。复杂性热性惊厥:首次发病在小儿6个月之前或者是六岁之后,发热低于38.5摄氏度,惊厥持续时间超过15分钟,在一次高热过程之中出现反复惊厥,惊厥呈现出显著局限性,惊厥发作之后出现麻痹神经系统异常,退烧两周之后患儿的脑电图显示异常,预后差[6]。
2.发病机制和诊断
热性惊厥病因、发作机制临床机制未明确,一般都是认为是由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一起决定,但是主要是因为脑发育未成熟、遗传以及发热紧密相关。热性惊厥诊断需要进行明确与惊厥伴发热完全区分,需要将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潜在器质性、代谢性疾病因素而导致惊厥发作。与此同时,不同类型热性惊厥发作,在预后存有很大的差异,因此临床上对热性惊厥发作进行诊断的时候,需要详细的询问其病史,并需要展开详细的体检,按照临床鉴别诊断标准,做出相应的检查[7]。中枢感染、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以及结核性脑膜炎等疾病,重度症状比较重,可以通过呕吐、精神萎靡以及头痛等表现进行判断,或者是经过腰脑脊液展开鉴别。婴幼儿的良性惊厥,大部分主要是因为胃肠道不适,解析烂便、蛋花汤样大便,大便检查会出现轮状病毒感染,一次病程之中一般会出现多次惊厥,患者体温一般都不高,一般低于39摄氏度[8]。代谢性疾病,需要对其水电解紊乱进行检查,通过电解质血糖即可进行鉴别,遗传代谢疾病一般会相应的外貌特征,在询问其生长发育史,并将血标本、尿标本送至遗传代谢中心进行鉴别。
3.治疗方法
热性惊厥的治疗原则需要加强惊厥的发作,以减少复发。在进行治疗的时候,需要将退热+止惊+治疗原发病+预防复发兼顾。一般在治疗的时候需要保持安静,减少不必要的刺激。在患儿惊厥的时候需要保持其呼吸道的通畅,患儿取平卧,将患儿的头部偏向一侧,及时将其衣领解开,及时进行分泌物的清除,在患儿的上下齿列间放置雅典或纱布,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减少因为呕吐物而引起患儿窒息。若病情严重者需要给氧进行治疗,避免缺氧性脑损伤,及时进行降温(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9]。大部分的热性惊厥发作较为短暂,在数分钟之内就会终止,此类患儿无需应用止惊药。但是对于长时间发作、正在发作的惊厥患儿,则需要应用药物进行治疗。但是因为药物众多,需要选择有效且在短时间内发挥其药效的药品,但是不能多次连续应用同一种药物,减少蓄积重度。在临床一般会选用地西泮进行静脉注射治疗,每次给药0.25mg/kg-0.5mg/kg,最大剂量低于10毫克,静脉推注,以每分钟1毫克的速度给药,药效的1-3分钟之内起效,在15分钟的时候血浓度达峰值,必要的时候在20分钟后可再次重复给药,二十四小时之内可2-4次重复给药。但是会增加呼吸抑制、呼吸道分泌物增加以及低血压的可能,在应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10]。在目前,DZP直肠给药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最佳,且安全性最高。在快速止惊之中,可以应用0.5mg/kg-0.8mg/kg浓度为10%的水合氯醛进行灌肠,因为容易从消化道进行吸收,且药效作用时间可持续6-8小时。而苯巴比妥钠注射液治疗之中,首次应用5mg/kg-10mg/kg的苯巴比妥钠注射液进行肌肉注射,因为作用起效时间比较长,一般会在20分钟-60分钟内见效。若患儿在发热过程之中出现了多次的惊厥,在24小时之内苯巴比妥钠注射液应用剂量可以达到15mg.kg-20mg/kg的饱和量[11]。之后需要根据患儿的病情以5mg/kg的剂量进行维持,避免患儿再次发生惊厥。
在迅速退热治疗之中,口服美林。1岁-3岁,10公斤-15公斤的患儿,应用4毫升美林;4岁-6岁,16公斤-21公斤患儿,应用5毫升美林;7岁-9岁,22公斤-27公斤的患儿,应用8毫升美林;10岁-12岁,28公斤-32公斤的患儿,应用10毫升美林,若患儿出现持续疼痛、发热,每间隔4-6小时需冲服用药一次,在24小时之内患儿用药不能超过4次[12]。同泽安塞肛也可以迅速退热,6个月-3岁的患儿,每次1粒;超过三岁的患儿,每次2粒。小剂量的激素也可以退热,因此患儿出现超高热,体温持续不可退的情况下,需要应用琥珀酸氢化考的松或者是地塞米松。需要根据患儿的病因进行处理,需要展开对症治疗。应用浓度为20%的甘露醇进行治疗,若患儿因为惊厥时间长、多次反复发作,为了避免脑水肿,则需要每次应用0.5g/kg-1g/kg,间隔6小时-8小时-12小时不等。每次地塞米松0.25mg/kg-0.3mg/kg静脉注射治疗。
4.预防治疗
目前对热性惊厥有两种有效的预防方式:一是,持续给予苯巴比妥、丙戌酸钠治疗。二是,给予短程地西泮栓剂、片剂或者糖浆。研究证实苯巴比妥、丙戌酸钠可有效的避免复杂性热性惊厥的再次发作,但是并无数据证实抗癫痫治疗之中可以有效的减少之后的癫痫再次发生[13]。复杂性热性惊厥随着患者年龄增长而消失,加上抗癫痫药物会引起的不良反应(例如肥胖),因此在临床之中并不推荐应用抗癫痫药物。短程地西泮栓剂治疗被众多儿科医师所接受,虽然地西泮可以预防热性惊厥,但是在临床上关于预防对象选择、应用剂量等方面仍存有很大的问题。大部分的学者均认为。选择超过2次热性惊厥患儿作为预防对象较为合理。关于地西泮应用剂量,大部分的临床研究人员都认为0.5mg/kg,主要是针对年龄超过2岁且出现2次以上发作次数的患儿,每次地西泮应用剂量0.2mg/kg,间隔应用是最为安全有效的预防方式[14]。单纯型热性惊厥患儿不适合进行预防治疗,但是若患儿具有多种复发危险,即使是首次,也需要加强预防治疗的考虑。若患儿的复发超过2次,并且还存有多种危险因素,则需要应用大剂量的地西泮进行预防治疗,这样可有效的控制原发病。在预后的分析之中,因为患儿有复发或发展癫痫的风险,因此需要加强高危因素的分析。热性惊厥复发高危因素主要与发病年龄(低于15个月)、一级亲属遗传癫痫、已多次反复发作、一级亲属有热性惊厥史、第一次发作就是复杂性热性癫痫等因素紧密相关。癫痫发生的高危因素主要包括有:发病之前患儿有异常的神经系统存在、发病之前出现异常的发育状态、癫痫家族史以及复杂性热性惊厥等紧密相关[15]。一般单纯性热性惊厥不会留有相应的后遗症,但是到了5-6岁之后就不会再发生。复杂性热性惊厥的复发率比较高,若存有以上高危因素,则需要进行24小时动态脑电图了解,并对检查结果进行评估,并判断是否需要加强药物干预。
5.结束语
小儿热性惊厥为常见儿童惊厥,约有百分之三的小儿曾有热性惊厥史,在小儿各类惊厥之中占百分之三十,约有百分二十的患儿会发展成癫痫,这对患儿的生活、学习均带来严重影响[16]。小儿热性惊厥患儿接受诊断和治疗,不仅仅将可以有效的对病情进行预防,也可有效的减少神经系统存有后遗症,保障小儿智力正常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庆.高热患儿发生热性惊厥的影响因素及针对性护理对策[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23):2960-2961.
[2]夏科君.羚羊角胶囊治疗小儿复杂性热性惊厥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医儿科杂志,2017,13(06):33-36.
[3]卢仕仰,饶福光,刘巧红.小剂量丙戊酸钠和小剂量安定防治小儿热性惊厥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20):93-95.
[4]杨宇,邹新英,郝金斗,姚梦霖.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后血钠和二磷酸甘油酸水平的变化分析[J].黑龙江医学,2017,41(07):647-648.
[5]周启新,郝金斗,李宁.探讨地西泮与苯巴比妥联合治疗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疗效[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13):148-149.
[6]李珍,梅文龙,柴艳婷,毛海宇,罗珉.IL-6基因rs1800796多态性与小儿热性惊厥易感性的Meta分析[J].重庆医学,2017,46(15):2089-2093.
[7]彭滟,叶明怡.中药灌肠和口服苯巴比妥治疗小儿复杂型热性惊厥的对比研究[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10):21-23.
[8]肖菊霞.热性惊厥患儿血清Ca~(2+)水平与神经损伤、心肌损伤程度的关系[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23(06):786-788+792.
[9]赵秋菊.热性惊厥和癫痫患儿血清NSE、PCT及钙离子测定的临床意义[A].国际数字医学会、DigitalChineseMedicine.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专集:国际数字医学会数字中医药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数字中医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国际数字医学会、DigitalChineseMedicine:,2016:2.
[10]李学超,王建忠,张冬艳,王淼,张芳,高宇.左乙拉西坦联合丙戊酸钠或地西泮预防小儿热性惊厥反复发作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16,27(29):4106-4109.
[11]陈强,陈向坚,叶圣.血清S100B蛋白与血清NSE联合检测在小儿热性惊厥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24):48-50.
[12]付珊珊,弓少华.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预防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的临床效果探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12):265-270.
[13]李晓军,李晓岚.动态脑电图联合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检测在婴幼儿热性惊厥中的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6,47(01):83-86.
[14]孟慧琴.小儿热性惊厥用左乙拉西坦治疗后的复发情况及血清学指标变化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09):906-909.
[15]陈瑞珊,海冬,王彩芳,邸菁华,王岩.小儿牛黄清心散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合并热性惊厥的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06):110+114.
[16]叶明怡,谢冠豪,孔卫乾,彭滟,麦艳君.中药保留灌肠预防小儿热性惊厥(温热疫毒证)再发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5,24(06):1070-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