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岛群岛论文-肖建红,高雪,胡金焱,丁晓婷,赵玉宗

庙岛群岛论文-肖建红,高雪,胡金焱,丁晓婷,赵玉宗

导读:本文包含了庙岛群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海洋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群岛旅游地,支付意愿

庙岛群岛论文文献综述

肖建红,高雪,胡金焱,丁晓婷,赵玉宗[1](2019)在《群岛旅游地海洋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支付意愿偏好研究——以山东庙岛群岛、浙江舟山群岛和海南叁亚及其岛屿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基于黄渤海区——山东庙岛群岛、东海区——浙江舟山群岛和南海区——海南叁亚及其岛屿的6 426份问卷调查数据,研究了我国公众对保护海洋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支付意愿的偏好。结果表明:①公众保护庙岛群岛海洋地质遗迹、舟山群岛海洋文化、叁亚及其岛屿珊瑚礁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的平均支付意愿分别为251元/人、359元/人、266元/人,消除样本组之间受访者的性别、年龄、学历、收入等人口社会特征差异,调整后的两个平均支付意愿分别为245元/人和271元/人、360元/人和353元/人、258元/人和257元/人。②公众保护庙岛群岛海滩、舟山群岛海滩、叁亚及其岛屿海滩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的平均支付意愿分别为201元/人、298元/人、250元/人,消除样本组之间受访者的性别、年龄、学历、收入等人口社会特征差异,调整后的两个平均支付意愿分别为205元/人和219元/人、299元/人和279元/人、257元/人和241元/人。③公众保护海洋相对稀缺型旅游资源(海洋地质遗迹、海洋文化、珊瑚礁)非使用价值比保护海洋相对充裕型旅游资源(海滩)非使用价值的平均支付意愿高。④公众保护海洋人文旅游资源(海洋文化)非使用价值比保护海洋自然旅游资源(海滩、海洋地质遗迹、珊瑚礁)非使用价值的平均支付意愿高。本文揭示了我国公众保护海洋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的偏好,为海洋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在我国的存在提供了实验证据,同时为在我国海洋旅游资源保护或恢复工程成本—收益分析中考虑非使用价值起到了推进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期刊2019年08期)

孙剑锋[2](2019)在《庙岛群岛脆弱性评价与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梳理归纳脆弱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海岛地区的实际情况认为:海岛经济体脆弱性是海岛经济体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过程中,因海岛地区在区位、资源、发展空间、生态等方面的局限性与人类活动及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所造成的海岛经济体健康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破坏。海岛经济体的脆弱性包含资源脆弱性、环境脆弱性、经济脆弱性、社会脆弱性四个维度。本文以庙岛群岛为研究对象,选取1986-2016年统计数据为研究样本,依据指标选取方法和已有研究成果构建包含33项指标的评价体系。运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庙岛群岛进行脆弱性指数计算,结果如下:1986年至2016年间,长岛县资源脆弱性总体上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1999年脆弱性指数最大为0.1396,最低为2016年的0.5945。环境脆弱性整体上呈下降趋势,1985年脆弱性指数最高为0.0982,最低为2016年的0.112,但波动幅度异常明显,基本处于上升-下降的小循环状态。经济发展脆弱性总体上呈下降趋势降,脆弱性指数由0.2783降低到0.0869。社会脆弱性变化趋势与经济脆弱性变化趋势比较趋同,整体上一直处于下降态势,其变动趋势相对稳定。综合脆弱性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脆弱性指数由1980年最高的0.8195下降到2016年的0.2671,下降趋势相对缓和,未出现较大波动;从历年综合脆弱性指数累积贡献率变化趋势来看,社会脆弱性是影响综合脆弱性最主要因素,其次是经济脆弱性,资源脆弱性紧随其后,环境脆弱性贡献率最小。同时构建多元逻辑回归模型对庙岛群岛脆弱性形成机制进行探究;发现庙岛群岛脆弱性形成机制符合海岛地区脆弱性发生机理的一般规律,其脆弱性的产生与发展变化是内力和外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内部拉力包括区位条件、开发空间、自然资源。外部拉力包括包括社会建设、经济规模、外部环境。最后结合长岛县发展现状和发展定位提出了“生态环境保护优先,资源利用循环持续,经济发展绿色高效,基建工程稳步有序”可持续发展模式。主要包括加强自然生态修复和人居环境治理;加大社会事业投资,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优化产业结构,践行绿色高效发展理念;改善能源利用现状,加强新能源开发利用等具体优化措施。(本文来源于《鲁东大学》期刊2019-06-01)

刘成,胡日军,朱龙海,袁晓东[3](2018)在《庙岛群岛海域沉积动力环境分区及沉积物输运趋势》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庙岛群岛海域的107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粒度分析结果,利用Pejrup叁角图、Gao-Collins粒径趋势分析等方法,对庙岛群岛海域沉积动力环境进行分区,并探讨了沉积物的输运趋势。结果表明,研究区沉积动力环境可划分为5个分区(A、CⅢ、CⅣ、DⅢ、DⅣ),以庙岛海峡为中心,各分区基本呈左右对称分布,与潮流流速中部辐聚、两侧辐散的分布特征相对应,研究区沉积物分布及沉积动力格局主要受潮流控制。研究区内存在两个沉积物输运趋势的汇聚中心,沉积物的长期输运趋势在海峡区主要受控于往复潮流,波流共同作用在外海区影响较为显着,使其具有与海峡区截然不同的特点。(本文来源于《海洋地质前沿》期刊2018年08期)

闫潍虹[4](2018)在《庙岛群岛之小钦岛植物群落结构及群落谱系构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岛屿型生境是研究群落结构以及群落构建的理想场所。采用样带与样方相结合的方法于2016年10月和2017年5月先后两次对小钦岛的森林群落进行了详细的植被调查。基于20条样带、149个样方,以乔木层植物、灌木层植物和草本层植物为研究的对象,具体分析了小钦岛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重要值、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并基于谱系结构的方法推断了群落的构建过程,可为庙岛群岛以及其他岛屿植物群落的构建提供参考依据,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1)小钦岛共记录的植物有100种,隶属于38个科、86个属。其中,裸子植物仅黑松1种,被子植物有99种。小钦岛有乔木植物16种,灌木植物26种,草本植物49种,藤本植物9种。小钦岛物种没有大科和较大科,中等科也只有豆科和菊科两科。没有包含5种植物以上的植物属,含4种植物的植物属也仅有胡枝子属和蒿属两属。小钦岛物种几乎都是单型科和单型属。(2)乔木层优势种比较突出,黑松为建群种,在群落中占据主导地位,刺槐为亚优势种,乔木层少伴生树种。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种类都比较丰富,伴生种和偶见种众多。灌木层优势种是一叶萩、扁担杆和红花锦鸡儿等阳生植物。草本层的优势种主要是大披针薹草、白莲蒿和艾等。(3)小钦岛森林群落中植物的Patrick丰富度指数、Shannon-Win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以及Pielou均匀度指数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大山顶南坡的物种多样性最高,其次是沙池小山。大山顶的西北坡和东北坡以及东北顶的北坡和西北坡的物种多样性最低。(4)小钦岛森林群落中Patrick丰富度指数、Shannon-Winner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的数值是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Pielou均匀度指数的数值是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小钦岛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是南坡高北坡低,西坡高东坡低;灌木层物种多样性是南坡高北坡低,东坡高西坡低;草本层物种多样性是大山顶东南坡最高。沙池小山乔木层、灌木层、草木层物种多样性都比较高。(5)通过Spearman秩相关分析发现影响小钦岛物种多样的因素主要有坡度、有机质、有效钾和速效磷等。乔木层物种多样性对林下灌木层物种多样性影响不明显,但是对草本层物种多样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灌木层物种多样性对草本层影响也不明显。(6)小钦岛20条样带之间的相似性系数都比较大,各样带之间植被类型比较相似,植被类型的空间分布差异较小。按照优势种将小钦岛的乔木层群落划分为黑松纯林和黑松-刺槐混交林两大类型。其中,黑松-刺槐混交林又划分为A型(只有黑松和刺槐,且黑松为建群种)、B型(黑松为建群种)、C型(刺槐为建群种)和D型(黑松和刺槐同为建群种)4小类。基于灌木层重要值,运用TWINSPAN分类方法将灌木层划分为一叶萩群丛、一叶萩-红花锦鸡儿群丛、一叶萩-胡枝子群丛、一叶萩-扁担杆群丛、一叶萩-扁担杆-红花锦鸡儿群丛、一叶萩-扁担杆-黑弹树群丛和一叶萩-扁担杆-小叶鼠李群丛7种类型;基于草本层重要值,将草本层划分为白莲蒿群丛、大披针薹草-白莲蒿-鹅观草群丛、大披针薹草-白莲蒿-芒群丛、白莲蒿-芒群丛、白莲蒿-大披针薹草群丛和艾-大披针薹草-鹅观草群丛6种类型。(7)借助成熟的DNA条形码技术确定植物种属,在Phylomatic在线软件和Figtree软件帮助下建立了小钦岛物种的谱系树。借助R语言里的picante软件包、ape软件包求得NRI和NTI,对小钦岛植物物种进行谱系结构分析。小钦岛20条样带所在的群落其物种谱系结构均是发散的,说明小钦岛上的植物物种之间亲缘关系比较远,即海岛与陆地的生境隔绝对小钦岛植物类型的分布的作用不明显。在小钦岛20条样带,45%样带所在的群落内部亲缘关系较近物种的谱系结构表现为聚集,55%样带所在的群落内部亲缘关系较近物种的谱系结构表现为发散。(本文来源于《鲁东大学》期刊2018-06-01)

郑丽婷,苏田,刘翔宇,尹芳,郭超[5](2018)在《庙岛群岛典型植物群落物种、功能、结构多样性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海岛植被在全球生物多样性研究中起重要作用,研究海岛植被多样性对于理解海陆相互作用下植物群落的多样性维持机制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庙岛群岛的麻栎群落、刺槐群落、黑松群落、荆条群落4种典型植物群落为对象,采用物种多样性指数、功能多样性指数和结构多样性指数,在群落尺度上探讨了海岛典型植物群落物种、功能、结构多样性间的关系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黑松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与Rao指数高于刺槐群落与麻栎群落,而结构多样性却较低;荆条灌丛的物种、结构多样性均低于森林群落,而功能多样性高于部分森林群落.物种丰富度与Rao指数以及树高多样性间呈显着正相关,与功能均匀度呈显着负相关.结构多样性主要由坡度决定且与坡度呈负相关;功能均匀度与坡度呈正相关,而功能异质性、功能离散度和物种多样性则更多地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与土壤容重及土壤总碳呈正相关,与土壤含水率呈负相关.总体而言,庙岛群岛的植物群落多样性格局既有与大陆植被相似的特征,但也有其海岛特殊性.(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赵鸣,石洪华,池源,丁德文[6](2017)在《庙岛群岛南五岛土壤性质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子》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是海岛生态系统的基底,对维持海岛生态系统活力具有重要意义。独特的自然环境条件和日益增强的人类活动使得海岛土壤性质受到复杂因素的影响。以庙岛群岛南五岛为研究区,通过现场调查和遥感技术,从样地尺度和海岛尺度分析土壤性质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显示:(1)庙岛群岛南五岛土壤含水量、pH、含盐量、有机质、总碳、总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平均值分别为18.98%、6.53、0.088%、20.75 g/kg、15.05 g/kg、1.23 g/kg、3.83 mg/kg和85.87 mg/kg。土壤性质在海岛之间和海岛内部均表现出了一定的空间分异性。(2)样地尺度上,地表覆盖类型和植被生长状况是海岛土壤性质的主要影响因素,地形主要通过影响地表覆盖类型进而影响土壤性质,离岸距离对土壤性质空间分布影响较小;海岛尺度上,土壤性质对各影响因子的响应较不灵敏。(本文来源于《海洋环境科学》期刊2017年06期)

喻龙,王磊,王文君,李峰,郝彦菊[7](2017)在《庙岛群岛海域网采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及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于2015-05(春季)、2015-08(夏季)对北至北隍城岛、南至蓬莱近岸的庙岛群岛海域进行网采浮游植物调查。样品共鉴定出67种浮游植物物种,其中硅藻60种,甲藻5种,甲藻孢囊1种,金藻1种。该海区春季浮游植物群落优势种为具槽帕拉藻(Paralia sulcata,优势度0.384)、刚毛根管藻(Rhizosolenia setigera,优势度0.319)、冰河拟星杆藻(Asterionellopsis glacialis,优势度0.054)、布氏双尾藻(Ditylum brightwellii,优势度0.021);夏季优势种为高齿状藻(Odontella regia,优势度0.787),庙岛海峡南部海区出现高齿状藻的密集分布区域。夏季浮游植物总丰度是春季的2.17倍。春、夏季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都较低,且其数量的时间、空间分布变化明显。春季,浮游植物细胞丰度、主要优势种数量、多样性指数、种类丰富度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为海区北部高,南部低;夏季与春季相反,为海区南部高,北部低。(本文来源于《海洋科学进展》期刊2017年03期)

刘文权[8](2017)在《庙岛群岛候鸟的喜与忧》一文中研究指出庙岛群岛的32座岛屿纵贯渤海海峡。每年处暑到小雪节气期间,这座"海上陆桥"成为数百万只候鸟南迁途中的"加油站"。然而,它们路过这里时有喜也有忧,有时还要付出高额的"过路费",甚至是生命的代价。拆除"拦路虎"风电2016年年末,12台位于山东省烟台市长岛县南长山岛和砣矶岛山脊线上的风力发电机组终于被拆除。这12台机组均位于山东长岛国家(本文来源于《大自然》期刊2017年03期)

王恩康,池源[9](2017)在《庙岛群岛南部岛群无居民海岛植被净初级生产力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无居民海岛具有显着的战略地位和重要的生态价值,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评估对维护无居民海岛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活力具有重要意义.以庙岛群岛南部岛群中螳螂岛等5个无居民海岛为研究对象,通过遥感手段,对海岛NPP总量和密度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全年NPP总量为134.22tC·a-1,平均密度为274.13gC·m-2·a-1,并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差异,各岛NPP平均密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牛砣子岛、羊砣子岛、螳螂岛、南砣子岛和挡浪岛;2)不同地表覆盖类型NPP平均密度由大到小依次为阔叶林、针叶林、草地、建设用地和裸地,各岛NPP平均密度与裸地面积占比呈明显的负相关,区域NPP密度与海拔、坡度、坡向和归一化植被指数呈显着正相关;3)黑松和刺槐是北方无居民海岛人工林的理想树种,持续的人工林种植是提升无居民海岛NPP的重要途径.(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2期)

池源,石洪华,王媛媛,郭振,麻德明[10](2017)在《海岛生态系统承载力空间分异性评估——以庙岛群岛南部岛群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构建了一套能够反映陆海双重特征及其空间分异性的海岛生态系统承载力评估模型,以庙岛群岛南部岛群为研究区开展应用.结果显示:研究区生态系统总体上处于轻度超载状态,其中岛陆子系统为轻度超载,环岛近海子系统为临界超载.不同海岛中,南长山岛、北长山岛和庙岛为轻度超载,小黑山岛和大黑山岛为临界超载,其他5个海岛为可载.空间分布上,海岛生态系统承载力表现出了显着的异质性特征,不同承载力等级分区面积由大到小依次为临界超载区、轻度超载区、可载区、中度超载区和重度超载区.控制建设规模、优化开发布局、改进利用方式以及开展合理的生态建设,是提升海岛生态系统承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来源于《中国环境科学》期刊2017年03期)

庙岛群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在梳理归纳脆弱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海岛地区的实际情况认为:海岛经济体脆弱性是海岛经济体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过程中,因海岛地区在区位、资源、发展空间、生态等方面的局限性与人类活动及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所造成的海岛经济体健康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破坏。海岛经济体的脆弱性包含资源脆弱性、环境脆弱性、经济脆弱性、社会脆弱性四个维度。本文以庙岛群岛为研究对象,选取1986-2016年统计数据为研究样本,依据指标选取方法和已有研究成果构建包含33项指标的评价体系。运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庙岛群岛进行脆弱性指数计算,结果如下:1986年至2016年间,长岛县资源脆弱性总体上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1999年脆弱性指数最大为0.1396,最低为2016年的0.5945。环境脆弱性整体上呈下降趋势,1985年脆弱性指数最高为0.0982,最低为2016年的0.112,但波动幅度异常明显,基本处于上升-下降的小循环状态。经济发展脆弱性总体上呈下降趋势降,脆弱性指数由0.2783降低到0.0869。社会脆弱性变化趋势与经济脆弱性变化趋势比较趋同,整体上一直处于下降态势,其变动趋势相对稳定。综合脆弱性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脆弱性指数由1980年最高的0.8195下降到2016年的0.2671,下降趋势相对缓和,未出现较大波动;从历年综合脆弱性指数累积贡献率变化趋势来看,社会脆弱性是影响综合脆弱性最主要因素,其次是经济脆弱性,资源脆弱性紧随其后,环境脆弱性贡献率最小。同时构建多元逻辑回归模型对庙岛群岛脆弱性形成机制进行探究;发现庙岛群岛脆弱性形成机制符合海岛地区脆弱性发生机理的一般规律,其脆弱性的产生与发展变化是内力和外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内部拉力包括区位条件、开发空间、自然资源。外部拉力包括包括社会建设、经济规模、外部环境。最后结合长岛县发展现状和发展定位提出了“生态环境保护优先,资源利用循环持续,经济发展绿色高效,基建工程稳步有序”可持续发展模式。主要包括加强自然生态修复和人居环境治理;加大社会事业投资,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优化产业结构,践行绿色高效发展理念;改善能源利用现状,加强新能源开发利用等具体优化措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庙岛群岛论文参考文献

[1].肖建红,高雪,胡金焱,丁晓婷,赵玉宗.群岛旅游地海洋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支付意愿偏好研究——以山东庙岛群岛、浙江舟山群岛和海南叁亚及其岛屿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9

[2].孙剑锋.庙岛群岛脆弱性评价与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D].鲁东大学.2019

[3].刘成,胡日军,朱龙海,袁晓东.庙岛群岛海域沉积动力环境分区及沉积物输运趋势[J].海洋地质前沿.2018

[4].闫潍虹.庙岛群岛之小钦岛植物群落结构及群落谱系构建研究[D].鲁东大学.2018

[5].郑丽婷,苏田,刘翔宇,尹芳,郭超.庙岛群岛典型植物群落物种、功能、结构多样性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J].应用生态学报.2018

[6].赵鸣,石洪华,池源,丁德文.庙岛群岛南五岛土壤性质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子[J].海洋环境科学.2017

[7].喻龙,王磊,王文君,李峰,郝彦菊.庙岛群岛海域网采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及分布[J].海洋科学进展.2017

[8].刘文权.庙岛群岛候鸟的喜与忧[J].大自然.2017

[9].王恩康,池源.庙岛群岛南部岛群无居民海岛植被净初级生产力评估[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10].池源,石洪华,王媛媛,郭振,麻德明.海岛生态系统承载力空间分异性评估——以庙岛群岛南部岛群为例[J].中国环境科学.2017

标签:;  ;  ;  ;  

庙岛群岛论文-肖建红,高雪,胡金焱,丁晓婷,赵玉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