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要想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就需要打破传统的“一言堂”,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会实践。课堂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在课堂中达到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需要进行合理的课堂练习设计,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和提升能力。因此文章主要对核心素养背景下如何更好地进行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进行创新性思考和探析,以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课堂练习;创新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教师的讲授与总结以外,课堂中的创新性练习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启发学生的思维有积极的引导与促进作用。但是根据对现在的小学数学课堂进行研究和分析,发现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备课中容易忽略课堂练习的重要性,从而产生一些低效和无效的练习现象。有效的数学教学总是离不开适当的练习,有效的课堂练习可以帮助学生迅速对知识点进行整合,也可以启发学生进行思考与探究,从而让学生将学习的思路拓展,获得更多的能力,但是现在的课堂练习策略明显无法达到真正的有效性,因此本文主要根据对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进行创新性策略研究,从而提升课堂调控的有效性,为相关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飞鱼在空中滑翔时,可以跃出水面3—4米,速度可达每小时25—35海里(约等于每小时46—65千米),多数情况下,每次可滑翔3—5秒,有时可长达10秒。
生产现场测试表明余热发电系统工作稳定、管理方便而且输出功率可观,缺点是成本较高、效率较低。作为电解铝生产大国,目前铝电解槽余热完全没有被利用是一个很大的缺憾与浪费,上述系统为侧壁余热利用、实现铝电解节能减排指明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也说明在电解槽中运用温差发电技术将有着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2]。
一、 改被动为主动,创新兴趣立足点
根据教学的实践经验,笔者认识到,学生的学习应当以主动学习为重,为学生创设一个主动学习的环境,远比学生被动进行学习获得的知识和经验要多得多。尤其在目前的核心素养背景下,要想真正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就更要在课堂中提升对学生思维培养的比例。小学数学的学习是学生未来发展的基础,也是培养思维的重要阶段。如何有效地在课堂中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教师经常关注的重点。
笔者通过资料及实践经验认识到,学生的思维培养需要建立在有效的课堂练习中。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练习就成了教师需要关注的重点。为了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将知识练习建立在学生兴趣的立足点中,提升学生练习的动力和学习的兴趣。例如最近很多学校都使用的希沃或者鸿合的白板课件,其中拥有很多有关练习的课堂活动,比如以喜洋洋运动会为背景,请学生回答下列题目中正确的答案,如果正确可以获得加速器,如果错误则要被冰冻。类似的课堂练习经过实践反响发现,学生很愿意在课堂中完成课堂练习,甚至主动要求加大练习量。由此可见,建立在学生兴趣立足点的课堂练习对于学生主动学习和思维能力的锻炼有很大的好处。
信息技术日益成为各类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学科的学习活动中结合使用信息技术,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但这不等于是整堂课全用和天天都用。教师必须善于利用网络交互和现代信息技术,尽可能地在必要的时候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快速的突破重难点,迅速地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才能真正地体现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或者说是对课堂知识的兴趣还是对教师教学方法的兴趣,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接受能力的快慢。在课堂中,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最重要的就是要在形式和方法上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才能有效地展开对学生的教学。比如在小学数学课堂进行练习中,教师可以将书本中的练习题尽量多的使用挂图或视频动画投放到屏幕中,让学生对练习题不产生反感,反而拥有好奇心。例如在小学数学题“鸡兔同笼”问题中,学生在拿到题的时候,很多时候都对题既没有耐心,也没有思考的动力,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把题目以动画的形式投影在屏幕中,以小鸡小兔为主人公进行题目的叙述和提问,这样学生会对问题本身产生兴趣,并愿意思考和解决。同样的教师在进行这道题的解答的时候也可以由动画的形式展示,让学生一目了然,更好地培养图像思考能力。比如在进行“乘法口诀”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构建有趣的情境与简单的图文动画,帮助学生构建乘法体系,甚至可以应用到平时的应用题中,给学生一个解题情境,由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这种现代信息技术下的思考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也能给学生不少思维拓展的新场景。
二、 化传统为现代,利用技术提动力
该项目主工艺以青海东台吉乃尔盐湖富锂晶间卤水为原料,采用“离子选择性迁移技术”对老卤进行高效镁锂分离,老卤中镁锂比为20∶1左右,镁锂分离后卤水中镁锂比降至0.05∶1。分离后得到的富锂卤水再经过一系列化工单元操作产出电池级碳酸锂。该项目工艺能耗低,无废水和固废排出,含锂尾液全部实现资源化利用。
三、 锦上添花,丰富教学形式
目前的课堂练习形式主要以课前引入课程练习、课中小结练习、课后总结复习练习等。如何在合适的时机,利用有效的教学形式进行课堂练习,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并且对整个课堂学生了解和掌握的程度有一定的把控作用。比如说,教师通常以简单的几句话引入新课,事实上,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进行问题预设。在小学数学的“轴对称图形”这一节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出一些平时看不见但很有名的文物图片,让学生判断这种图形是什么图形,轴对称的概念是什么,为什么要使用轴对称作为文物的形状。这样学生从几个简单的小问题进入课堂,对这节课充满了兴趣。在课堂中间进行练习时,教师可以多展示一些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图形,比如挂历,电视,椅子,甚至是教室中教师随机照下的图片,然后提问学生,这些物品的图形都是轴对称的吗?哪些不是?以此增加学生的思维灵活程度。其次,教师在遇到教学重点时,也可以适当地进行课堂练习,从而既帮助学生解决难点,又帮助学生发散思维。例如在小学数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三角形的面积关系是一个教学难点。此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些不同颜色的卡片,然后让学生用卡片堆积成一个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这里边用到多少个卡片,它们的面积是多少?如果是一个长度一样的三角形,它的面积又是多少,为什么会恰好出现一个二倍关系等,请同学们自己探究或者进行讨论,这样一个简单的课堂练习就激发了学生思考问题,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真正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也能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达成教学目标。
四、 从会向学转变,拓展思考能力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要想真正的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课堂练习就必须帮助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这也就需要教师在课堂练习中从“学答”向“学问”转变,帮助学生发展“会学”的能力,教师在课堂练习中可以采用层层递进,设计不同层次学生问题预设的方式。在课堂练习中,教师需要设计好不同层次学生回答的问题,确保问题对于学生不会过于简单也不会过于困难,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思维,活跃学生的能力。在课堂练习布置中,教师也可以以分层布置为主,不同学生所完成的练习题目难度设置不同。基础较慢的学生,基础题完成八成,拔高题完成两成;普通学生基础题完成七成,拔高题完成三成;学习较快的学生则基础题完成五成,拔高题完成五成。且以上题目的设计必须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这样的题目可以帮助学生从认识到认知到自己探究,也可以真正地让不同的学生都拓展自己的思考能力,从学会向会学转变,让课堂练习成为学生提升能力的跳板;让课堂练习成为培养学生思维培养的阶梯。
在数学教学中,课堂中练习质量对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学习提升是非常重要的,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一节高效课堂的完成,既可以帮助学生学会知识,也可以帮助学生发散思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师在高效课堂的构建过程中,需要从多方面注意以及关注课堂练习的策略并进行创新性拓展,从而有效的帮助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达到高效学习的目标,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
参考文献:
[1]汤艳.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课堂练习有效设计的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1(35).
[2]黄益红.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策略[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7(12).
作者简介:
赵艺娇,福建省漳州市,漳州南太武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