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一种自动浇灌植物的栽培装置,包括容水器、水瓶承插接口装置、一个或两个或多个植物培植容器;容水器包括植物培植容器放置空间、水瓶承插接口装置放置空间;植物培植容器底部或底部延生腿放置在所述植物培植容器放置空间,植物培植容器底部或底部延生腿上有供水进出的开孔或开缝,容水器中的水可以进入到植物培植容器内部;使用状态:当植物消耗水分导致容水器水位下降到低于水瓶承插接口的进气口,外接水瓶中的水流入到容水器,当容水器水位上升到高于水瓶承插接口的进气口,外接水瓶中的水停止流入到容水器。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自动浇灌植物的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容水器、水瓶承插接口装置、一个或两个或多个植物培植容器;容水器包括一个或两个或多个植物培植容器放置空间、水瓶承插接口装置放置空间,容水器包括植物培植容器放置空间与水瓶承插接口装置放置空间内部连通;植物培植容器底部或底部延生腿放置在所述植物培植容器放置空间,植物培植容器的底部或侧壁与容水器外壁接触,封闭所述植物培植容器放置空间的上部开口,植物培植容器底部或底部延生腿上有供水进出的开孔或开缝,容水器中的水可以进入到植物培植容器内部;水瓶承插接口装置放置在所述水瓶承插接口装置放置空间,水瓶承插接口装置底部或侧壁与容水器外壁接触,封闭所述水瓶承插接口装置放置空间的上部开口;水瓶承插接口装置包括用于连接外接水瓶的外接水瓶承插口,外接水瓶承插口的开口向上,外接水瓶承插口通过压接或卡接或螺纹连接外接水瓶,外接水瓶承插口内部与所述容水器连通。
设计方案
1.一种自动浇灌植物的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容水器、水瓶承插接口装置、一个或两个或多个植物培植容器;容水器包括一个或两个或多个植物培植容器放置空间、水瓶承插接口装置放置空间,容水器包括植物培植容器放置空间与水瓶承插接口装置放置空间内部连通;植物培植容器底部或底部延生腿放置在所述植物培植容器放置空间,植物培植容器的底部或侧壁与容水器外壁接触,封闭所述植物培植容器放置空间的上部开口,植物培植容器底部或底部延生腿上有供水进出的开孔或开缝,容水器中的水可以进入到植物培植容器内部;水瓶承插接口装置放置在所述水瓶承插接口装置放置空间,水瓶承插接口装置底部或侧壁与容水器外壁接触,封闭所述水瓶承插接口装置放置空间的上部开口;水瓶承插接口装置包括用于连接外接水瓶的外接水瓶承插口,外接水瓶承插口的开口向上,外接水瓶承插口通过压接或卡接或螺纹连接外接水瓶,外接水瓶承插口内部与所述容水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覆盖植物培植容器放置空间与水瓶承插接口装置放置空间连接部分的上部开口的容水器盖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水器盖板与所述水瓶承插接口装置融为一体,容水器盖板上部分布供空气进出的通气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水器盖板包括卡位板,所述卡位板向下凸出,卡接放入所述培植容器放置空间与水瓶承插接口装置放置空间连接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水瓶承插接口装置包括封堵所述水瓶的瓶口的挡水板、引水管、连通外接水瓶承插口内部与外界的进气口,引水管一端连通挡水板内部,另一端连通外部空间;进气口为通气缝或通气孔,外界空气可以通过所述进气口进入外接水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培植容器的横切面为圆形或方形或椭圆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培植容器的底面或侧面包括供空气进出的通气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进出的开孔或开缝或供空气进出的通气孔的开孔直径或开缝宽度小于2毫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培植容器底部延生腿上包括用于支撑培植容器的多个向下凸出的脚部,所述脚部与容水器底部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培植容器底部包括多个用于固定植物培植容器位置的底部固定凸块,底部固定凸块与植物培植容器放置空间内壁接触,固定植物培植容器与容水器相互关系。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植物栽培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浇灌植物的栽培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花卉的需求越来越多。对于盆栽花卉来说,花盆的使用必不可少,花卉作为植物,灌溉和施肥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当家庭成员外出较长时间的情况下,花卉的灌溉成为问题。
当前,有蓄水花盆来解决上述问题,蓄水花盆存储的水量有限,同时需要每个盆进行单独浇灌;还有采用滴灌方式,为每个花盆提供滴灌口,但滴灌系统的出水口调节困难,调节小了,不能够支持植物所需,调节大了,水会溢出;还有更为复杂的装置,在每个花盆底部安装水位开关,控制每个花盆底部的进水,这种方式,设备复杂,成本高昂。
业界出现一种倒立放置水瓶的装置,这种装置能够自动连续的给花卉进行补水,但倒立放置的水瓶,采用的是大气压支撑水瓶中的水根据瓶口的水位高度进行向外放水,在倒立水瓶的瞬间,水瓶中的水将涌出,为了防止水瓶中的水在倒立过程中涌出,业界有很多方式,比如饮水机采用的是一种一次性密封装置,在倒立过程中破坏密封装置,但这种方式不适合重复使用的应用场景,还有在水瓶中放置一圆形封堵球体,在倒立放置的时候,通过外部一顶杆将球体顶开来开通水路,但这种方式,球体放置到水瓶中较为复杂,同时需要专门设置一顶杆,结构也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浇灌植物的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容水器、水瓶承插接口装置、一个或两个或多个植物培植容器;容水器包括一个或两个或多个植物培植容器放置空间、水瓶承插接口装置放置空间,容水器包括植物培植容器放置空间与水瓶承插接口装置放置空间内部连通;植物培植容器底部或底部延生腿放置在所述植物培植容器放置空间,植物培植容器的底部或侧壁与容水器外壁接触,封闭所述植物培植容器放置空间的上部开口,植物培植容器底部或底部延生腿上有供水进出的开孔或开缝,容水器中的水可以进入到植物培植容器内部;水瓶承插接口装置放置在所述水瓶承插接口装置放置空间,水瓶承插接口装置底部或侧壁与容水器外壁接触,封闭所述水瓶承插接口装置放置空间的上部开口;水瓶承插接口装置包括用于连接外接水瓶的外接水瓶承插口,外接水瓶承插口的开口向上,外接水瓶承插口通过压接或卡接或螺纹连接外接水瓶,外接水瓶承插口内部与所述容水器连通。
水瓶承插接口装置与外接水瓶和容水器是分离连接的,水瓶承插接口装置可以先与外接水瓶连接为一体,再放置到容水器上,这样方便快速跟换水瓶中的水;植物培植容器与容水器上部开口直接对接,结构简洁,容水器设置有放置植物培植容器的特定空间,既支撑了植物培植容器,又密闭了上部水体开口。
还包括用于覆盖植物培植容器放置空间与水瓶承插接口装置放置空间连接部分的上部开口的容水器盖板。
容水器盖板,实际上可以看成一种覆盖容水器顶部开口的顶盖的变形体,通过这种变型,将原本需要覆盖整个容水器顶部开口的盖体简化成一个小小的结构,只需要覆盖容水器上部部分空间,节省了材料,简化了设计,方便了加工。
上述容水器盖板与所述水瓶承插接口装置融为一体,容水器盖板上部分布供空气进出的通气孔。
容水器盖板与水瓶承插接口装置融为一体,减少了部件数量;容水器盖板上的通气孔,方便空气进入容水器内部,同时防止蚊虫进入容水器内部繁殖。
上述容水器盖板包括卡位板,所述卡位板向下凸出,卡接放入所述培植容器放置空间与水瓶承插接口装置放置空间连接部分。
卡位板方便定位容水器盖板的方位,使得容水器盖板准确覆盖培植容器放置空间与水瓶承插接口装置放置空间连接部分。
水瓶承插接口装置包括封堵水瓶瓶口的挡水板、引水管、连通外接水瓶承插口内部与外界的进气口,引水管一端连通挡水板内部,另一端连通外部空间;进气口为通气缝或通气孔,外界空气可以通过所述进气口进入外接水瓶。
挡水板、引水管和进气口配合,将水瓶瓶口封堵住,但又能够流出水来,当使用者倒置水瓶时,不会有大量水一下涌出,方便使用者加水或换水,引水管的流水量虽然减小了,但能够支持植物的消耗,植物单位时间消耗的水量并不是太多,因此并不需要水瓶的开口较大。
上述植物培植容器的横切面为圆形或方形或椭圆形。
植物培植容器的型制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灵活设置,比如常见的圆形、方形、椭圆形,还可以是五角星、心形、多边形、不规则形态等等。
所述植物培植容器的底面或侧面包括供空气进出的通气孔。
植物日常生长除了持续供应的水之外,还需要持续供应的空气,特别是根部,根部的供氧问题在很多容水性花盆中并没有考虑,因花盆的底部需要放置在水体中,底部开口用于进水,空气就难以进入了,本新型通过在花盆的侧壁开通气口,或通过植物培植容器底部延生腿上的开孔吸水,在底部设置不侵入水体中的通气孔,给植物根部补充空气。
上述供水进出的开孔或开缝或供空气进出的通气孔的开孔直径或开缝宽度小于2毫米。
在有了水份的滋养,植物会生长旺盛,特别是根部生长会更加旺盛,如果植物的根部通过通气孔或供水进出的开孔或开缝生长出来,可能导致於堵或不美观,通过设置开孔直径或开缝宽度,可以限制根的生长。
上述植物培植容器底部延生腿上包括用于支撑培植容器的多个向下凸出的脚部,所述脚部与容水器底部接触。
当植物培植容器的体积较大的时候,其重量可能导致容器变形,因此需要多个支撑点进行支撑,植物培植容器的底部延生腿分布有开孔,直接放置在容水器底部,将堵住开孔,通过设置脚部,既能支撑,有可以让水进入上述开孔。
上述植物培植容器底部包括多个用于固定植物培植容器位置的底部固定凸块,底部固定凸块与植物培植容器放置空间内壁接触,固定植物培植容器与容水器相互关系。
植物培植容器的底部延生腿,可以是多个独立向下延伸的腿部,也可以是环形的腿部,独立向下延伸的腿部的公共外围直径或环形腿部的外直径如果约等于植物培植容器放置空间内壁的直径,植物培植容器可以较好的与容水器紧密配合,但环形的腿部的外径与等于植物培植容器放置空间内壁的直径,植物培植容器底部的通气孔就难以设置,通过缩小环形的腿部的外部直径,可以在植物培植容器底部放置通气孔,通过底部固定凸块来限定容水器之间的位置关系。
同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不限于:1、水瓶承插接口装置与外接水瓶和容水器是分离连接的,这样方便快速跟换水瓶中的水;2、将原本需要覆盖整个容水器顶部开口的盖体简化成一个小小的结构,只需要覆盖容水器上部部分空间,节省了材料,简化了设计,方便了加工;3、容水器盖板与水瓶承插接口装置融为一体,减少了部件数量;4、卡位板方便定位容水器盖板的方位;5、挡水板、引水管和进气口配合,将水瓶瓶口封堵住,但又能够流出水来,当使用者倒置水瓶时,不会有大量水一下涌出;6,植物培植容器的型制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灵活设置;7、在花盆的侧壁开通气口,或通过植物培植容器底部延生腿上的开孔吸水,在底部设置不侵入水体中的通气孔,给植物根部补充空气。
附图说明
图101本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的组装立体视图;
图102本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的组合分解视图;
图103本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的主视透视图;
图104本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的容水器的立体视图;
图105本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的水瓶承插接口装置的立体视图;
图106本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的水瓶承插接口装置的主视透视图;
图201本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的组装立体视图;
图202本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的组合分解视图;
图203本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的主视透视图;
图204本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的水瓶承插接口装置的立体视图;
图301本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的植物培植容器的立体视图;
图302本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的植物培植容器的主视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述。
如图101、图102、图103、图104、图105、图106,一种自动浇灌植物的栽培装置,包括容水器1001、水瓶承插接口装置1002、一个植物培植容器1003;容水器包括一个植物培植容器放置空间1041、水瓶承插接口装置放置空间1042,容水器包括植物培植容器放置空间与水瓶承插接口装置放置空间内部连通1043;植物培植容器底部或底部延生腿放置在所述植物培植容器放置空间,植物培植容器的底部或侧壁与容水器外壁接触,封闭所述植物培植容器放置空间的上部开口,植物培植容器底部或底部延生腿上有供水进出的开孔或开缝1031,容水器中的水可以进入到植物培植容器内部;水瓶承插接口装置放置在所述水瓶承插接口装置放置空间,水瓶承插接口装置底部或侧壁与容水器外壁接触,封闭所述水瓶承插接口装置放置空间的上部开口;水瓶承插接口装置包括用于连接外接水瓶1005的外接水瓶承插口,外接水瓶承插口的开口向上,外接水瓶承插口通过压接或卡接或螺纹连接外接水瓶,外接水瓶承插口内部与所述容水器连通;使用状态:外接水瓶倒置连接水瓶承插接口装置后,倒置放置在所述水瓶承插接口装置放置空间,当植物消耗水分导致容水器水位下降到低于水瓶承插接口的进气口,外接水瓶中的水流入到容水器,当容水器水位上升到高于水瓶承插接口的进气口,外接水瓶中的水停止流入到容水器。
如图102,水瓶承插接口装置与外接水瓶和容水器是分离连接的,水瓶承插接口装置可以先与外接水瓶连接为一体,再放置到容水器上,这样方便快速跟换水瓶中的水;植物培植容器与容水器上部开口直接对接,结构简洁,容水器设置有放置植物培植容器的特定空间,既支撑了植物培植容器,又密闭了上部水体开口。
如图105,还包括用于覆盖植物培植容器放置空间与水瓶承插接口装置放置空间连接部分的上部开口的容水器盖板1051。
容水器盖板,实际上可以看成一种覆盖容水器顶部开口的顶盖的变形体,通过这种变型,将原本需要覆盖整个容水器顶部开口的盖体简化成一个小小的结构,只需要覆盖容水器上部部分空间,节省了材料,简化了设计,方便了加工。
上述容水器盖板与所述水瓶承插接口装置融为一体,容水器盖板上部分布供空气进出的通气孔1052。
容水器盖板与水瓶承插接口装置融为一体,减少了部件数量;容水器盖板上的通气孔,方便空气进入容水器内部,同时防止蚊虫进入容水器内部繁殖。
上述容水器盖板包括卡位板1053,所述卡位板向下凸出,卡接放入所述培植容器放置空间与水瓶承插接口装置放置空间连接部分。
卡位板方便定位容水器盖板的方位,使得容水器盖板准确覆盖培植容器放置空间与水瓶承插接口装置放置空间连接部分。
水瓶承插接口装置包括封堵水瓶瓶口的挡水板1055、引水管1056、连通外接水瓶承插口内部与外界的进气口1057,引水管一端连通挡水板内部,另一端连通外部空间;进气口为通气缝或通气孔,外界空气可以通过所述进气口进入外接水瓶。
挡水板、引水管和进气口配合,将水瓶瓶口封堵住,但又能够流出水来,当使用者倒置水瓶时,不会有大量水一下涌出,方便使用者加水或换水,引水管的流水量虽然减小了,但能够支持植物的消耗,植物单位时间消耗的水量并不是太多,因此并不需要水瓶的开口较大。
上述植物培植容器的横切面为圆形或方形或椭圆形。
植物培植容器的型制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灵活设置,比如常见的圆形、方形、椭圆形,还可以是五角星、心形、多边形、不规则形态等等。
如图201、图202、图203、图204,容水器包括两个植物培植容器放置空间2021与2022;两个植物培植容器2023与2024;植物培植容器放置空间与水瓶承插接口装置放置空间连接部分2026连通两个植物培植容器放置空间。
如图203,外接水瓶2031的水,可以同时支持两个植物培植容器的水份消耗。
如图204,水瓶承插接口装置与容水器盖板2014为一体结构,容水器盖板为左右对称的结构。
当然容水器可以包括多个植物培植容器放置空间,放置多个植物培植容器。
如图301,302,上述植物培植容器的底面或侧面包括供空气进出的通气孔。图中,植物培植容器的底面包括供空气进出的通气孔3011。
植物日常生长除了持续供应的水之外,还需要持续供应的空气,特别是根部,根部的供氧问题在很多容水性花盆中并没有考虑,因花盆的底部需要放置在水体中,底部开口用于进水,空气就难以进入了,本新型通过在花盆的侧壁开通气口,或通过植物培植容器底部延生腿上的开孔吸水,在底部设置不侵入水体中的通气孔,给植物根部补充空气。
上述供水进出的开孔或开缝或供空气进出的通气孔的开孔直径或开缝宽度小于2毫米。
在有了水份的滋养,植物会生长旺盛,特别是根部生长会更加旺盛,如果植物的根部通过通气孔或供水进出的开孔或开缝生长出来,可能导致於堵或不美观,通过设置开孔直径或开缝宽度,可以限制根的生长。
上述植物培植容器底部延生腿上包括用于支撑培植容器的多个向下凸出的脚部3021,所述脚部与容水器底部接触,由图302可以看出,凸出脚部3021非常的薄,只要能让水流入凸出脚部之间的开孔3022就可以了。
当植物培植容器的体积较大的时候,其重量可能导致容器变形,因此需要多个支撑点进行支撑,植物培植容器的底部延生腿分布有开孔,直接放置在容水器底部,将堵住开孔,通过设置脚部,既能支撑,有可以让水进入上述开孔。
如图203与图302,上述植物培植容器底部包括多个用于固定植物培植容器位置的底部固定凸块3023,底部固定凸块与植物培植容器放置空间内壁接触,固定植物培植容器与容水器相互关系。
植物培植容器的底部延生腿,可以是多个独立向下延伸的腿部,也可以是环形的腿部,独立向下延伸的腿部的公共外围直径或环形腿部的外直径如果约等于植物培植容器放置空间内壁的直径,植物培植容器可以较好的与容水器紧密配合,但环形的腿部的外径与等于植物培植容器放置空间内壁的直径,植物培植容器底部的通气孔就难以设置,通过缩小环形的腿部的外部直径,可以在植物培植容器底部放置通气孔,通过底部固定凸块来限定容水器之间的位置关系。
以上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41385.4
申请日:2019-01-1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4(深圳)
授权编号:CN209787956U
授权时间:20191217
主分类号:A01G9/02
专利分类号:A01G9/02;A01G27/00
范畴分类:12A;
申请人:深圳市品学优技术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深圳市品学优技术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8172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城街道愉福路福园小区4栋复式702
发明人:不公告发明人
第一发明人:不公告发明人
当前权利人:深圳市品学优技术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植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