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多糖材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多糖,凝胶,纤维素,聚合物,基材,淀粉,烷基化。
多糖材料论文文献综述
刘海燕,胡阳,武秀萍,潘浩波,荆璇[1](2020)在《壳聚糖基多糖材料防治口腔疾病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多糖基材料具有亲水性和促进细胞黏附、增殖和分化的作用,不仅可对口腔疾病进行有效预防和保护,还可实现牙周膜、牙釉质及牙槽骨的再生。目的:综述以壳聚糖为主多糖基材料在口腔众多领域中的应用进展。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 Med、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发表的相关文献,检索中、英文关键词为"多糖和口腔疾病,polysaccharide and oral disease(chitosan or hyaluronic acid or cellulose)and oral disease"。结果与结论:壳聚糖具有类人体氨基葡聚糖结构及纤维素和胶原的生物功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因此壳聚糖基多糖材料适用于牙周、口颌系统、美学修复、正畸等领域。在病损前期,多糖物质可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抑制菌斑微生物的聚集;在病损修复期,多糖物质本身对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具有促进作用,并且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也可在多糖材料特定效能的协助下持久有效发挥黏结、抗菌、再生等效果。此外,多糖也可在体内酶解产生单糖,利于组织修复。在未来的治疗领域,可较好利用多糖的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易获取及特定的网状结构、表面电荷等特性扩大其应用范围。(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期刊2020年04期)
王雪,朱昆萌,彭长鑫,钟铠,崔升[2](2019)在《生物可降解多糖气凝胶材料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可降解多糖气凝胶是一类以广泛来源于自然界的生物可降解多糖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超临界干燥技术或者冷冻干燥技术制得的叁维纳米网络结构材料,由于生物可降解多糖具有许多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如阳离子聚电解质性、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易于化学修饰、安全无毒等),并结合气凝胶材料的高比表面积和高孔隙率等特性,在污水处理、纺织造纸、食品包装和生物医药等领域都有的广泛应用。本文主要介绍了纤维素、壳聚糖、海藻酸钠和魔芋等几种生物可降解多糖气凝胶的研究进展,包括生物可降解多糖气凝胶的常用制备方法、性能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进展。(本文来源于《材料导报》期刊2019年S1期)
王浩宇[3](2019)在《多糖引导制备生物材料用于MR成像和光热治疗》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以多糖生物大分子作为模板构建生物材料用于医学成像或治疗是一种极具前景的合成策略,为了进一步推动这种高效安全合成方法学的发展,亟需发展新策略用于构建高性能生物医学材料,促进生物医学材料的潜在临床转化。针对目前临床使用磁共振成像(MRI)对比剂弛豫率较低、血液循环时间短、缺乏器官或组织靶向性等不足,同时针对常规纳米探针合成步骤繁琐和生物相容性较差等缺点,本研究提出使用多糖生物大分子为模板,模仿生物矿化过程简单、高效构建安全的高弛豫MRI纳米探针。光热治疗是一种极具前景的无创性肿瘤治疗手段,常利用光热转换剂来增强光热转换效果。目前大多数光热转换剂的合成步骤繁琐,具有潜在生物毒性。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提出了利用多糖生物大分子,简单高效合成具有良好生物安全性和光热转换能力的碘淀粉水凝胶用于肿瘤光热治疗。【材料与方法】使用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为模板负载钆离子,采用一锅法在室温碱性的条件下成功构建透明质酸-氧化钆(HA-Gd_2O_3)纳米探针,通过高倍透射电镜(HRTEM)、动态光散射(DL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学(FT-IR)、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对纳米探针进行物理学和材料学基本性质的表征。通过细胞MTT、活体分布、体重监测、血生化分析和组织H&E染色等实验评估纳米探针在细胞和活体中的生物相容性。通过T_1弛豫率的测定和活体T_1WI成像,对比了HA-Gd_2O_3纳米探针与钆喷酸葡胺(Gd-DTPA)的T_1WI增强效果。利用碘淀粉变色实验简单制备碘-淀粉复合物,进一步使用多糖大分子海藻酸钠(ALG)-Ca~(2+)包裹复合物得到碘-淀粉水凝胶。通过紫外-可见光-近红外(UV-vis-NIR)光谱、FT-IR、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可注射性实验对水凝胶的基本性质进行表征。通过体外和体内稳定性实验评估凝胶在还原性环境中的化学稳定性。利用体外升温实验测量材料的光热转换效率。通过细胞MTT、活体监测、血生化分析和H&E染色评估水凝胶生物的安全性。通过细胞杀伤实验和肿瘤光热治疗评估材料光热治疗的效果。【结果】我们通过一锅法在温和条件下成功构建出HA-Gd_2O_3纳米探针,其在生理盐水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0.5 T磁场下弛豫率为14.95 mM~(-1)s~(-1)。细胞和活体毒性评估实验表明HA-Gd_2O_3纳米探针具有较低的细胞毒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纳米探针活体分布实验结果表明探针主要在肝脏和脾脏富集。小鼠活体MRI结果显示,HA-Gd_2O_3纳米探针相比于Gd-DTPA有更好的T_1增强效果,具有肾上腺靶向成像的能力。我们将可溶性淀粉与碘液混合提纯成功制备得到碘-淀粉复合物,进一步使用ALG-Ca~(2+)包裹得到可注射的碘-淀粉水凝胶。UV-vis-NIR光谱显示碘-淀粉水凝胶的最大吸收峰位于585 nm处,在近红外区也具有较高的吸光度。在体内和体外还原性环境下,碘-淀粉水凝胶表现出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体外升温实验证明在808 nm激光照射下,碘-淀粉水凝胶具有很强的升温能力,光热转换效率约为17.2%,在细胞和活体水平具有良好的光热杀伤肿瘤能力。一系列毒性评估实验证明碘-淀粉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结论】本研究利用多糖大分子成功构建了生物相容性好且弛豫率高的HA-Gd_2O_3磁共振纳米探针,成功用于活体MR成像。为构建高弛豫率MRI探针提供了新的策略,拓宽了多糖引导制备材料的生物应用。本研究利用经典的碘淀粉变色反应得到光热性质优良的碘-淀粉水凝胶,首次将碘-淀粉复合物用于肿瘤光热治疗。这种简单高效的合成策略丰富了多糖引导制备的生物材料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本文来源于《天津医科大学》期刊2019-05-01)
郭亮亮[4](2019)在《N-烷基化壳聚糖/白芨多糖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壳聚糖(Chitosan,CTS)价廉易得,止血性、生物相容性良好,可广谱抗菌、促进伤口愈合。CTS经N-烷基化改性后,既保留了其优良活性,又增强了其止血性能。白芨多糖(Bletilla striata polysaccharide,Bsp)是从传统中药白芨中提取出的水溶性多糖,可收敛止血、消肿生肌,具有多种生理活性。本文结合两种材料的特性,制备出了新型N-烷基化壳聚糖(N-alkylated chitosan,N-CTS)/白芨多糖复合材料(N-CTS/Bsp),并对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研究。本实验在壳聚糖N-烷基化改性的基础上,制备了叁种剂型的N-CTS/Bsp,并分别对其进行性能评价及理化表征,所得研究结果如下:1.首先利用席夫碱反应将十二醛中的醛基与壳聚糖中的氨基链接,形成碳氮双键,随后使用硼氢化钠水溶液,将碳氮双键还原,得到稳定的N-CTS。傅里叶红外光谱证实烷基链被成功引入到壳聚糖分子中。元素分析结果显示,CTS与N-CTS中C、N两个元素的含量分别为:CTS:65.56%(C)、10.57%(N);N-CTS:66.77%(C)、9.69%(N),测定了N-CTS的取代度为5.731%,取代度较低,达到实验预期。2.通过离子交联法、冷冻干燥法,研制了不同原料比例(1≤N-CTS:Bsp≤4)的N-CTS复合微粒,SEM结果显示,该微粒呈现疏松多孔结构,吸水率受两种原料比例影响较大。为实现快速吸取液体、迅速释放活性物质、更适用于不规则伤口,综合考虑复合微粒各项指标,确定了复合微粒的最佳制备条件:N-CTS与Bsp比例为4:1,原料总浓度为2 g/L,正负电荷比为20:1。此时产品产率89%,吸水性能327%,作用持久,4周降解了59.4%,粒径集中分布于14.79μm处,与红细胞大小相近,抑菌效果明显,适宜作生物材料应用。3.通过冷冻干燥等方法,研制了不同Bsp含量(5%-50%)的复合膜与复合海绵两种剂型复合材料。该材料具备优良的吸水、抑菌、降解等活性。复合材料与液体接触后,可迅速吸水,其中复合膜迅速溶胀,而复合海绵一定程度凝胶化,且粘附性强,二者均可为接触部位持续提供湿润无菌环境,满足生物材料要求。综合考虑复合材料特性及创面面积、深度、出血量等特点,N-CTS占比90%复合材料最适宜作为止血材料使用。此时,复合膜可吸取自身重量4.69倍的水,水蒸气透过率1.14 kg/(24 h·m~2),5周内降解51.2%,复合膜表面凸凹多孔,有利于液体吸附。复合海绵具有丰富的网络结构,可吸取自身重量23.75倍的水,水蒸气透过率3.09 kg/(24 h·m~2),5周内降解85.2%,孔隙率89.22%。充分说明复合材料拥有快速且持久的作用效果,具有止血材料的应用潜力。(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9-05-01)
王可微,田超,蒋建新,韩春蕊[5](2019)在《野皂荚多糖修饰羟基磷灰石材料的制备及载药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靶向载药材料是实现靶向治疗癌症的有效途径之一,新型靶向载药材料的制备和性能提高具有重要研究价值。以四水合硝酸钙、磷酸二氢铵为原料,野皂荚多糖为修饰剂,采用乙醇-水混合溶剂热法,制备得到羟基磷灰石(HAP)材料。用红外(IR)、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对材料进行结构形貌表征,采用四唑盐(MTT)比色法评价材料细胞毒性,并进行体外载抗癌药物盐酸阿霉素(DOX)性能研究。IR和XRD表征均表明野皂荚多糖修饰剂将多糖有机官能团引入到HAP材料中,野皂荚多糖的结晶成核作用使材料有自组装为棒状花球趋势,所得HAP材料结晶度高,HAP材料对hela细胞基本无毒且对DOX的载药量可高达142.37μg/mg;且所得材料对DOX具有pH响应释放性能,在pH值为7.4和5.0的体外环境下,释放差异15%左右,表明野皂荚多糖修饰的HAP材料具有一定靶向载药的潜在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功能材料》期刊2019年04期)
罗苏芹[6](2019)在《菠萝皮渣纤维素纳米晶/多糖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其初步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菠萝加工后的废弃物——菠萝皮渣中分离获得纤维素纳米晶,通过简单的溶液共混法与天然多糖(海藻酸钠和壳聚糖)复合制备水凝胶球和复合膜,并对其结构特征及在抑菌、酶固定化和药物缓释方面的应用性能进行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菠萝皮渣(PPC)为原料,提取纤维素后分别通过硫酸水解法、过硫酸铵氧化法和酶解法制备菠萝皮渣纤维素纳米晶(PPCNC),对其结构及微观形貌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叁种制备方法得到的PPCNC均保持了纤维素的主体结构,纤维素晶体类型为I型,其中过硫酸铵氧化法PPCNC(A-PPCNC)和酸解法PPCNC(S-PPCNC)的结晶度分别为66.9%和57.5%,而酶解法制PPCNC(C-PPCNC)结晶度仅为31.3%。叁种方法制备的PPCNC的热稳定性相对于原纤维素均有降低。A-PPCNC和S-PPCNC呈短棒状形态,平均粒径范围在134.1~150.93 nm之间,而C-PPCNC呈长丝状,平均粒径约为553.5 nm。叁种方法制备的PPCNC的Zeta电位绝对值均大于30 mW,PPCNC悬浮液稳定性好,其中S-PPCNC的Zeta电位值绝对值达到50 mW,稳定性最佳。同时S-PPCNC的得率也相对最高(43.2%),以其制备的纳米纤维素膜的拉伸强度最大。(2)将酸解法制备的菠萝皮渣纤维素纳米晶(S-PPCNC)、壳聚糖(CS)和茶多酚(TP)通过简单的溶液共混法制备复合膜,并对复合膜的结构进行表征,分析测定多种膜性能指标,研究不同条件对复合膜液及膜的抑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S-PPCNC和CS能够均匀混合并相互作用形成氢键。当S-PPCNC添加浓度为0.1%时,复合膜的透明度最好,水蒸气阻隔性能增强,复合膜的断裂伸长率显着降低,拉伸强度变化不明显。S-PPCNC的添加不影响复合膜的抑菌效果,而TP的加入使得复合膜的抑菌效果增强,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优于大肠杆菌。(3)以酸解法制备的菠萝皮渣纤维素纳米晶(S-PPCNC)和海藻酸钠(SA)为原料,通过CaCl_2溶液浴和CaCl_2-戊二醛双交联两种方法分别制备复合膜和水凝胶球,对复合膜和水凝胶球的结构进行表征。以复合膜为载体包埋了牛血清蛋白,研究了复合膜的吸水性、机械性能和对牛血清蛋白的释放行为。结果表明:添加S-PPCNC能提高复合膜的拉伸强度,S-PPCNC浓度为0.05%时,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对断裂伸长率的影响不明显。复合膜具有一定的pH敏感性,在模拟肠液的吸水率高于模拟胃液,复合膜的药物释放速度受交联时间、交联剂浓度和S-PPCNC浓度影响,可以通过改变复合膜制备条件来实现药物控释。以水凝胶球为载体固定化风味蛋白酶,对固定化酶工艺和酶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固定化风味蛋白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SA与S-PPCNC质量比为100:1、CaCl_2浓度1%、酶液浓度3 mg/mL、戊二醛浓度1%、交联时间3 h。固定化酶在重复使用3次后,相对酶活仍保持85%以上,同时固定化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储存稳定性均有提高,最适pH向酸性偏移至6.0。(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9-04-20)
吕智敏[7](2019)在《多氨基凝胶多糖/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和吸附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工业发展,重金属离子和有机染料对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了极大隐患。在污染物治理上,吸附法因其经济、快速、操作简单、残留物少及吸附剂可循环利用等优点,应用较广。本文旨在开发具有抑菌功能的新型吸附材料。本文首先以L-赖氨酸和Curdlan为主要原料,通过化学方法制备了戊二醛交联多氨基化凝胶多糖Cur-TLC及其与石墨烯的复合物GO/Cur-TLC,经红外、核磁以及XRD测定分析,再结合SEM的测定结果,确证了戊二醛交联凝胶多糖的化学结构以及所组成无定形复合材料的褶皱多孔特点。然后,针对叁种重金属离子溶液(Pb~(2+)、Cu~(2+)和Cr~(3+))和两种有机染料液(MO和MB)体系,分别利用Cur-TLC和GO/Cur-TLC系统地做了吸附性能测试和吸附机理探讨,测试结果表明:两种吸附材料Cur-TLC和GO/Cur-TLC对五种污染物均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GO/Cur-TLC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效果均优于Cur-TLC,且均对Pb~(2+)的吸附性能最佳(T=37℃,pH=6,t=30min,C=50mg/L,吸附效率分别为97.67%和86.63%),其中Cur-TLC和GO/Cur-TLC对Pb~(2+)的吸附模型拟合结果符合Pseudo-second-order kinetics model和Langmuir model,表明吸附过程是受化学吸附影响的单层吸附。对于有机染料来说,Cur-TLC对MO的吸附性能最佳(T=37℃,pH=6,t=30min,C=50mg/L,吸附效率为98.00%),而GO/Cur-TLC对MB的吸附性能最佳(T=37℃,pH=6,t=30min,C=50mg/L,吸附效率为91.97%),拟合吸附模型,结果均符合Pseudo-second-order kinetics model和Langmuir model,表明吸附过程是受化学吸附影响的单层吸附。此外,抑菌性能测试表明,Cur-TLC和GO/Cur-TLC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有良好的抑菌性。本论文提供了两种对重金属离子和有机染料均具有良好吸附性能的新型多糖类吸附材料Cur-TLC和GO/Cur-TLC,为新型有效吸附剂的开发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对于污水治理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9-04-17)
李一凡[8](2019)在《多糖—胶原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基于生物质的材料已引起人民广泛的关注,多糖(纤维素、甲壳素等)和蛋白类(胶原蛋白、明胶等)等生物质资源已经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包装、生物医药、组织工程等领域。本文基于多糖和胶原这两类生物质资源,制备了多种多糖-胶原基复合材料,包括再生纤维素-胶原多孔管、再生纤维素-胶原海绵、微纤化甲壳素/明胶复合膜。并表征了所制备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讨论了其在体外模拟血管、医用敷料、包装等方面的应用的可能性。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利用LiOH/尿素水溶液作为溶剂低温溶解纤维素,以聚环氧乙烷(PEO)为致孔剂,制备了有多孔结构的再生纤维素管和再生纤维素-胶原管。研究了 PEO分子量以及含量对管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EO分子量为120 kD,纤维素:PEO的质量比为9:1时所制备的再生纤维素多孔管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和爆破压力分别为1.27 MPa和408.25 mmHg,顺应性为7.5%/100 mmHg。细胞培养实验以及MTT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再生纤维素多孔管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胶原蛋白的加入能够使细胞粘附并促进细胞生长,有望应用于体外血管微环境模型的构建。利用LiOH/尿素水溶液作为溶剂低温溶解纤维素,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发泡剂,环氧氯丙烷(ECH)为交联剂,制备了再生纤维素海绵及再生纤维素-胶原复合海绵。研究了SDS用量、ECH用量以及搅拌速度对海绵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SDS的含量为50wt%,ECH的加入量为4mL/g,搅拌速度为1400rpm时,得到的海绵具有稳定、均匀的泡孔结构,同时海绵具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保水性能以及力学性能。细胞培养实验以及MTT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再生纤维素-胶原海绵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胶原蛋白的加入能够进一步促进细胞在海绵上的黏附与生长。本文制备的海绵有望作为敷料材料得到应用。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微纤化甲壳素,将其作为增强相制备微纤化甲壳素/明胶复合膜。具有纳米结构的微纤化甲壳素有效地提高了该体系的氧气阻隔性能、耐水性和力学性能。当微纤化甲壳素的含量为8wt%时,复合膜的力学性能最佳,其弹性模量和拉伸强度分别达到2.2 GPa和74.5 MPa。当微纤化甲壳素的含量为6wt%时,复合膜的溶胀率降至1163%。此外,微纤化甲壳素的加入还能提高复合膜的氧气阻隔性能,而不会大幅降低复合膜的可见光透过率。(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9-04-01)
于坤,韩晓东,何丽华,贾庆明,陕绍云[9](2019)在《用于药物载体系统的多糖材料的修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癌症是一种致死率极高的全球性疾病。迄今为止,化学药物疗法仍然是治疗癌症最为直接有效的手段,然而,目前采用的化疗药物通常不具备特异性,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对正常组织细胞带来严重的毒副作用。因此,如何安全有效地将抗癌药物输送至肿瘤组织并增强药物在肿瘤细胞内的吸收是当今癌症治疗领域急需解决的难题。药物控制释放技术通过功能化载体材料对药物进行负载,对药物释放位点及速率进行控制,从而实现降低药物毒副作用、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的目的。载体材料是实现药物控制释放的技术关键,因此,设计并开发多功能药物载体已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理想的药物载体通常需具备高稳定性、低生物毒性、非免疫原性及组织靶向性等特点。目前,无机纳米粒子、脂质体、水凝胶、聚合物胶束、微囊等多种药物载体已被广泛应用于癌症的诊断及治疗研究。基于天然高分子材料的药物载体因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及临床应用前景受到了众多研究者的青睐,因此,对天然高分子材料进行化学修饰构建药物载体也已成为药物控释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多糖是一类具有良好生物降解性及生物相容性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具有在自然界中种类丰富、水溶性高、容易进行化学修饰等优点。多糖的分子结构中含有大量的活性反应基团(羟基、氨基和羧酸基团等),经过特定的化学修饰,改变其物理或化学性质可形成水凝胶、胶束、囊泡等结构,其作为药物载体在生物材料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目前,常用的多糖修饰方法包括疏水性分子接枝、醛基化改性、原位二硫键修饰等。修饰后形成的基于多糖的药物载体具有药物释放速度可控、生物安全性好等特性,并且可以实现改变药物进入人体的方式及在体内的分布,被动或主动靶向将药物输送到特定的作用部位,达到靶向治疗的目的。本文综述了多种对天然多糖进行化学修饰,构建水凝胶、胶束及囊泡类多糖药物载体的方法,并简要讨论了基于多糖的药物载体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前景及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材料导报》期刊2019年03期)
赵芬,胡飞[10](2018)在《淀粉-丙烯酸盐-普鲁兰多糖半互穿网络聚合材料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效能及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马铃薯淀粉、丙烯酸(AA)、普鲁兰多糖(PULL)为原料,采用新型的两步水溶液微波法制备淀粉-丙烯酸盐-普鲁兰多糖半互穿网络聚合材料(st-AA-PULL),对产品吸附阳离子染料亚甲基蓝(MB)的环境因素、效能及动力学模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产品材料在应用中具有优良的环境适应性。在MB初始质量浓度为0~200 mg/L范围内,产品对MB吸附率均在90%以上,200 mg/L时吸附量达到181 mg/g,吸附率为91.2%;产品具有优良的耐酸碱性,pH 2.0时仍保有近160 mg/g的吸附量,吸附率为90.9%,相比于酸性环境,碱性环境更利于产品对阳离子染料的吸附;在盐浓度为0.02~0.10 mol/L范围内,吸附效能随着浓度的增高而缓慢下降,但仍具有良好的耐盐性,高盐浓度0.10 mol/L下吸附率仅降低6.7%,吸附量为152 mg/g。产品对MB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以化学吸附为主;等温吸附模型符合Freundlich模型,吸附过程为多层吸附。(本文来源于《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多糖材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生物可降解多糖气凝胶是一类以广泛来源于自然界的生物可降解多糖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超临界干燥技术或者冷冻干燥技术制得的叁维纳米网络结构材料,由于生物可降解多糖具有许多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如阳离子聚电解质性、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易于化学修饰、安全无毒等),并结合气凝胶材料的高比表面积和高孔隙率等特性,在污水处理、纺织造纸、食品包装和生物医药等领域都有的广泛应用。本文主要介绍了纤维素、壳聚糖、海藻酸钠和魔芋等几种生物可降解多糖气凝胶的研究进展,包括生物可降解多糖气凝胶的常用制备方法、性能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进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多糖材料论文参考文献
[1].刘海燕,胡阳,武秀萍,潘浩波,荆璇.壳聚糖基多糖材料防治口腔疾病的作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0
[2].王雪,朱昆萌,彭长鑫,钟铠,崔升.生物可降解多糖气凝胶材料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9
[3].王浩宇.多糖引导制备生物材料用于MR成像和光热治疗[D].天津医科大学.2019
[4].郭亮亮.N-烷基化壳聚糖/白芨多糖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9
[5].王可微,田超,蒋建新,韩春蕊.野皂荚多糖修饰羟基磷灰石材料的制备及载药性能研究[J].功能材料.2019
[6].罗苏芹.菠萝皮渣纤维素纳米晶/多糖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其初步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9
[7].吕智敏.多氨基凝胶多糖/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和吸附性能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9
[8].李一凡.多糖—胶原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9
[9].于坤,韩晓东,何丽华,贾庆明,陕绍云.用于药物载体系统的多糖材料的修饰方法[J].材料导报.2019
[10].赵芬,胡飞.淀粉-丙烯酸盐-普鲁兰多糖半互穿网络聚合材料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效能及动力学研究[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