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美育融入课堂是落实立德树人、提升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途径。高中思想政治课与美育联系密切,具有互促性。美育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能够实现“以美养心”“以美启智”等教育效果。实现高中思想政治课与美育融合,可从内容、形式、情感等方面切入,以文化之美养心,以情境之美激趣,以理性之美启智,以情感之美动人,实现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科目标与美育目标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美育;融合
美育融入课堂是落实立德树人、提升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高中思想政治课与美育融合就要求在政治课的教学中,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对学生来说具有审美价值的审美对象,将教学过程转化为师生共同创造美、欣赏美的审美过程,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实现学科目标与美育目标的有机统一。在“文化在继承中发展”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就高中思想政治课与美育融合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女子十二乐坊演奏的经典民乐《茉莉花》,并展示演奏者女子十二乐坊的图片和相关资料。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直接的学习动力。通过经典民乐《茉莉花》以及对女子十二乐坊的介绍,既创建和引入了教学情境,又充分激发学生对本堂课的好奇与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为深入思考本课内容做好铺垫。同时,通过音乐的欣赏,使学生对中国民乐之美有了初步的印象与感受。
布置课后探究作业:结合本课所学知识,请你对我县梅林戏如何在继承中不断发展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讲授新课:
第一环节:感受新民乐
多媒体播放视频:女子十二乐坊在丝绸之路音乐会上的一段表演《大峡谷》。
②试分析社会争议对女子十二乐坊及民乐的发展有何影响?
①透过这段演奏,你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大峡谷”?请你用几个词语来形容。
本课以中国“传统民乐”为话题,用女子十二乐坊的发展为背景,在对传统民乐的欣赏中,围绕当代新式乐坊的发展问题以及由此引申出的中国民乐的传承与发展的问题来创设情景,贯穿全课,力求学科目标与美育目标的有机统一。
1.2.2 本地感染病例 在保山市范围内通过按蚊传播的疟疾,包括无明确境外感染及其他疟疾流行区感染证据的疟疾病例。
1)_____Do all the risks have possible negative results?
③若你是女子十二乐坊的制作人,你将如何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让学生欣赏了女子十二乐坊融汇古今的创新的民乐表演,进一步引导学生领略民乐风采,学会欣赏美、理解美,在培育文化自信的同时也使学生对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形成较为直观的认识。
第二环节:理性看发展
到了宋朝有种比较常见的方便食品叫作“馉饳”,也叫“骨朵”。这种面食里面还带馅儿,制作工序类似于包饺子,但比饺子还要复杂。先要擀好面皮,搁进肉馅,完了对角折起,周边捏紧,呈三角形。然后把三角形的两个边角对折,捏紧,这样捏出来的形状跟含苞待放的花骨朵一般。最后逐一入锅炸好,再用竹签串起来,留待日后食用。《水浒传》讲的就是宋朝的事儿,里面武大郎被毒害,武松为其报仇,叫来街坊邻居做证,问王婆的隔壁是谁家,王婆回答:“他家是卖馉饳儿的张公。”可见,张公卖的就是馉饳这种方便食品。
然而在乐坊成立之初,社会各界对其创新的民乐表现形式却褒贬不一。有人认为乐坊对民乐的改良是十分有益的尝试,但也有一些民乐专家对其专业水平和创新的演奏形式提出了种种质疑,一时之间乐坊备受争议。
梅林戏是福建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泰宁的梅林戏是中原文化与闽越古文化结合的艺术标本,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多媒体展示材料:
设问:①回忆电视、电影、书籍等方面接触的古代乐坊,跟今天比较有何差异?你认为主要原因有哪些?
因此,构建无锡乡村旅游养老目的地就十分必要。从城市和乡村的角度来说,之所以选择乡村养老目的地,首先,乡村养老是将乡村游和养老游相结合,从自身健康角度出发而非旅游。可以选择更加适合贴近老年人需求的旅游方式。而且老人出游的倾向更多的是“怀旧”,一些老人出生在农村,对农村会有一定的归属感,亲切感。其次,随着独生子女数量的增多,城市中年轻人赡养老人经济压力较大,时间需求较多,一般人无法同时满足老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加之城市生活节奏快,很多老年人无法适应。构建乡村养老目的地,让老人亲近大自然,在舒适的环境中,自己调节个人的生活节奏,真正达到颐养天年的目的。
设问:
设计意图:本环节继续围绕女子十二乐坊与中国民乐的发展创设情境,设计问题,意在使学生对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问题形成更深入的理性思考,理解“社会制度的更替”“科学技术”“思想运动”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文化的发展的,培养科学精神。这部分内容是本课学习的难点,尤其是其中的“思想运动”这一影响因素,较为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而依托女子十二乐坊发展过程中的成果与困境,学生在对文化发展的现实问题的思考中将对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有充分的感悟。
第三环节:探究提能力
多媒体展示泰宁传统戏曲形式“梅林戏”的图片及介绍:
音乐制作人王晓京说:“为保证表演效果和避免出错,我们用了高科技产品。比如乐手的话筒非常小,五米之外就看不出来;乐器上藏着几厘米的无线话筒…”十二个青春靓丽的演奏家具有驾驭各种乐器的卓越能力和全新现场表演方式,她们把中国古老的琴音与西方流行音乐相融合,创造出一种时尚的,没有地域之分,同时又具有东方特色的纯音乐,并在舞台视觉艺术方面有了新突破,让青春在现场流光溢彩。
课堂小调查:梅林戏知多少?
多媒体展示中国多项面临失传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图片与文字资料:
黑龙江鄂伦春语和鄂伦春族说唱艺术,赫哲族的文学、音乐、舞蹈、美术,蒙古族的音乐、舞蹈等等,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创造的灿烂的民间艺术遗产,但如今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消亡危机,几乎每一天都有优秀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在失传消亡。
结语:我们的祖国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与文化底蕴,有太多优秀的传统文化、民族文化需要被传承。都说历史是根,文化是魂,唯有以千载文化的积淀来充实自己才能让大国的复兴之路走得更远。“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传承与发展中华文化,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主动担当。
②见 Jerker Hellstrom.China’s Emerging Role in Africa.FQI 2009:20.
实验结果表明,ACMLGD模型在大量客户偏好的客户意见中发现客户总体偏好的计算性能较好。为在线客户偏好的大群客户偏好自动集结建模及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实用方法。
1.2.1 构建问题 教师根据课程的内容构建问题,让学生根据所学的专业知识以及概念,必要时需要自己搜集相关资料,结合经验作出自己的答案,解决问题的方案非绝对化[4]。
设计意图:美育不仅要融入课堂,更要走出课堂,融进学生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懂得关注美、欣赏美、理解美。梅林戏是十分古老的地方戏曲形式,在泰宁有着悠久的历史。而通过课前调查发现,学生对这一优秀传统文化形式知之甚少。设计这一环节,意在让学生的视野由课堂转向生活,思考由教材深入实践,切实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和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展示许多优秀传统文化面临失传的图片和材料,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增强学生传承历史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增强文化自觉,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要求。
【教学反思】
②女子十二乐坊在发展中继承了什么?发展了什么?发展的前提是什么?
近年来,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带动下,建筑行业也在逐步发展起来,在建筑行业发展的影响下,各个高职院校也设置了建筑类专业英语课程,将建筑类专业英语分为两项:第一,学生必修的大学英语课程,加强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让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表达英语更加流畅。第二,专业必修课程与专业选课中的专业英语课程[1]。让学生学习专业英语与英语口语等课程,使学生获得更多与建筑专业相关的英语知识,扩充学生的词汇量,不断提升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需求导向下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英语课程设置让学生学习更多专业的英语知识[2]。
1.撷取文化之美,以美养心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引导学生感悟“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的最佳素材库。因此,本课在设计教学时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素材,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传统文化的主题之中,引领学生品味文化经典,在发现美、理解美的过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的有机结合,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培养科学精神。
2.营造情境之美,以美激趣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直观性是审美直觉的重要特点,它要求主体必须亲身参与和直接感受。只有亲身去看,去听,才会感受到震撼心灵的魅力。直觉感受越深刻,学生学习兴趣就越浓,审美教育的效果也越好。因此,营造富有丰富审美元素的教学情境,是实现高中思想政治课与美育融合的重要方式。通过教学情境的营造,将教材的理论知识融入一个个具体的美的生动可感的形象中,使学生对这些美的形象产生直观感受和情感领悟。本课在教学过程的前半段,通过音乐和视频的播放,激发了学生浓厚的探究兴趣。他们主动走进教师营造的课堂情境中去欣赏和领略中国民乐的魅力,非常踊跃地用“神秘”“悠远”“异域风情”等词语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与感受,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探讨了女子十二乐坊在民乐传承上是如何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的,教学情境所带来审美感受成为课堂后半段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精彩生成的重要基础。
3.追寻理性之美,以美启智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极具思想性、逻辑性和思辨性的学科,思想政治教材中严谨的理论内涵,辩证的哲学思维……无一不展现着学科之美、理性之美。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感悟思想政治课的逻辑之美、理性之美,是高中思想政治课与美育融合的重要任务。本课教学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审美心理的需要,遵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事及理的认知规律,设置了“感受新民乐”“理性看发展”等环节,引导学生从不同层面对中国民乐和女子十二乐坊的发展问题进行层层深入的思考,从而对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问题形成深刻的体悟,并在探究和学习的过程中充分理解教材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深刻内涵,实现生活经验与教材知识,理性思考与情感认同的有机统一。
4.激发情感之美,以美动人
在注重煤矿通风监控系统的性能方面,首先应确保通风系统的完整性,其次还要提高对通风动力设备、风流检测和控制设备等性能的重视度,不仅要使得设备的类型满足矿井通风系统的需要,更要使得设备的性能满足矿井通风系统的需求,只有尽可能地减少环境和技术对系统的影响,才能从根本上实现矿井通风系统的根本目的,从而不断优化矿井的作业环境。在注重传感器的质量方面,相关人员应根据系统的实际需要,选择恰当的传感器类型(拟量传感器或开关量传感器),在节约成本的基础上选择性价比更高的传感器,但不可为了节约成本而选择质量低下的传感器。
情感是打开心扉的钥匙,是沟通心灵的桥梁。情感需要往往要比其他任何手段更能够将课堂引向深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心灵深处感受到强烈震撼的美,产生持久的共鸣。本课引导学生在欣赏中国民乐的基础上思考民乐发展的困境与机遇,并通过展示许多优秀传统文化面临失传的图片和材料,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感悟到传承历史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更加主动地在生活中关注优秀传统文化,欣赏、感悟文化之美,使美育真正融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和现实生活,实现学科目标与美育目标的统一。
many修饰可数名词复数,much修饰不可数名词;many和much都可和表示程度副词so,too,as,how连用。
总之,在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思想政治课所有的经济政治原理、使人智慧的哲理、教人高尚的人生价值观等,都可以通过美的教育来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使知识在学生的记忆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最终实现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的宗旨。把美育更好地融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是值得政治教师不断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是让学生在精神上不断充实自己,意志上不断激励自己,人格上不断完善自己的“美丽旅途”。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高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其中,对照组男26例、女26例,年龄65~78岁,平均(71.45±12.76)岁;观察组男28例、女24例,年龄68~75岁,平均(70.69±13.14)岁。本次研究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参考文献:
[1]王东明,刘姬冰.美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6(20):2.
[2]林勇灵,陈凤俭.论美育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合的可行性[J].教育观察,2018,10(7):19.
作者简介:孔文杰,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三明市泰宁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