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瓦斯浓度分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瓦斯,浓度,采空区,工作面,巷道,风速,正交。
瓦斯浓度分布论文文献综述
李海波[1](2019)在《瓦斯隧道内瓦斯浓度分布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安平隧道是湖南省高速公路建设以来,地质条件最为复杂的隧道,集瓦斯、采空区、岩溶、软岩大变形和洞口坡积体于一体的特长隧道。构建了瓦斯的特征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手段对瓦斯隧道内瓦斯浓度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揭示了有模板台车存在的瓦斯浓度的分布规律,为安平隧道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也可为类似隧道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公路工程》期刊2019年05期)
李卫彬[2](2019)在《采空区叁场耦合瓦斯浓度分布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采空区埋管采气技术,对余吾煤业N1101工作面采空区瓦斯浓度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得出单一厚煤层综采工作面采空区"叁场耦合"条件下的瓦斯浓度分布规律。采空区瓦斯在走向方向上分为:瓦斯浓度稀释区、瓦斯浓度快速集聚区、瓦斯浓度缓慢集聚区。在倾向方向明显分为两个带:在采空区浅部瓦斯浓度先增大再减小,在采空区深部瓦斯浓度变化不明显。根据试验测得的采空区瓦斯浓度分布,提出了对高抽巷附近采空区进行封堵及在采空区瓦斯浓度快速集聚区进行埋管抽放来治理上隅角瓦斯超限的措施。(本文来源于《煤》期刊2019年07期)
周一力[3](2019)在《“Y+高抽巷”工作面采空区瓦斯与氧气浓度场分布规律及其在灾害防治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Y+高抽巷”的通风方式以其优越的瓦斯治理效果逐渐被广泛应用。Y型通风解决上隅角瓦斯积聚与降低回风流瓦斯浓度有显着效果。高抽巷抽采降低采空区向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避免瓦斯超限。但“Y+高抽巷”型通风带来更为复杂的采空区漏风,增加了采空区遗煤自燃的危险性,且采空区若存在高浓度瓦斯,则有可能发生遗煤自燃引爆瓦斯的复合灾害。上述采空区灾害需要有适宜浓度范围的气体环境,因此研究“Y+高抽巷”通风系统工作面采空区内气体浓度分布规律,并对影响气体分布规律的通风和抽采参数进行优化对煤矿安全开采十分重要。在现采空区铺设束管,监测工作面推移过程中采空区气体浓度变化。利用气相色谱仪测量各组分气体浓度,得出随工作面推进采空区气体成分的变化规律,通过插值分析定量的划分出“Y+高抽巷”工作面采空区“自燃”叁带和遗煤自燃引爆瓦斯复合灾害危险区域范围。根据相似理论,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按一定比例缩小搭建采空区叁维流场实验台。利用流场实验台模拟现场“Y+高抽巷”通风方式下的采空区流场,研究高抽巷不同布置空间位置与抽采负压下采空区瓦斯浓度与流场压力分布规律。研究高抽巷不同布置、抽采参数对采空区多孔介质中瓦斯浓度与流场的影响,确定“Y+高抽巷”通风条件下能够减小漏风、高效抽采采空区瓦斯的高抽巷布置的合理层位。在有效治理瓦斯的同时降低采空区漏风强度,将高抽巷对采空区自燃发火的影响降到最低。通过改变流场实验台高抽巷抽采负压,研究其对沿空留巷风量、高抽巷混量及瓦斯浓度的影响,确定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探究高抽巷的合理抽采参数。应用COMSOL数值模拟研究“Y+高抽巷”通风方式采空区气体浓度场,改变工作面风量得到相应采空区气体浓度场分布图。研究不同供风量对“Y+高抽巷”通风方式采空区氧气、瓦斯分布影响。随着风量增大,“自燃叁带”的氧化升温带边界向采空区深部发展且范围面积扩大;随着风量增大,邻近工作面采空区瓦斯浓度显着降低,高浓度瓦斯向采空区深部转移。通过对采空区底板层位符合发生复合灾害条件的气体浓度场进行迭加,划分出遗煤引爆瓦斯复合灾害危险区域。得出复合灾害危险区域面积与风量呈现正相关关系,确定防治瓦斯与煤自燃复合灾害危险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减小工作面风量。本文以高河煤矿W1310综采工作面为研究背景,依据现场实际情况与实测数据、运用相似模拟实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采空区气体浓度分布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判定划分灾害危险区域。研究适应于“Y+高抽巷”综放工作面防治采空区灾害的合理风量与高抽巷空间布置位置,对工作面采空区灾害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期刊2019-05-01)
姜黎明[4](2019)在《综采工作面叁维空间风速与瓦斯浓度分布规律实测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得到风速与瓦斯浓度在综采工作面巷道叁维空间的分布规律,采用现场实测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沙曲煤矿14205综采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检修班期间与生产班期间综采工作面瓦斯浓度与风速进行实测,分别对综采工作面内风速与瓦斯浓度从工作面巷道走向方向、工作面推进方向及垂直于工作面底板方向3个空间方向上的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靠近煤壁的巷道断面区域为综采工作面定点测风最佳位置,综采工作面前半段工作面长度范围内靠近煤壁且处于下部的巷道断面区域,和综采工作面后半段工作面长度范围内靠近采空区且处于上部的巷道断面区域为瓦斯浓度重点监测区域。(本文来源于《煤矿安全》期刊2019年03期)
张志晶,马钱钱[5](2018)在《低位放顶煤工作面瓦斯浓度分布规律与控制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高瓦斯低位放顶煤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回采期间瓦斯容易超限的问题,提出采用单元法测定和分析工作面瓦斯涌出及分布规律。以五阳煤矿7607综放面为研究对象,将工作面划分为12个单元,布置测站和立体网格状测点,测定回采期间综放面瓦斯浓度分布和风量变化。通过测定数据分析工作面瓦斯来源、工作面漏风情况和工作面瓦斯浓度聚集分布规律,从而针对性地提出了U型通风配合"顶板高位钻孔+上隅角插管+高抽巷"的综合瓦斯治理方式。工程实践表明,工作面上隅角和回风流等容易超限区域的瓦斯浓度控制在0.8%以下,治理效果显着,证明了瓦斯治理控制技术的有效性,促进了五阳煤矿的安全高效生产。(本文来源于《能源与环保》期刊2018年12期)
李庆钊,刘俊峰,张桂韵[6](2018)在《多孔介质内低浓度瓦斯燃烧温度的分布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多孔介质燃烧器内瓦斯燃烧特性及二维能量分布规律,采用Fluent数值分析方法,建立多孔介质燃烧器二维模型,分析瓦斯在不同流速、体积分数条件下,燃烧器内温度与能量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气体流速和瓦斯体积分数的增大,燃烧器轴向最高温度增大,且最大能量集中点向出口方向移动。该规律由温度二维等值线云图可直观看出。燃烧器内换热管应集中布置在轴向45~60 mm内,分散设置在30~140 mm内。该研究为多孔介质内换热元件布置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刘光文,杜志锋,周秋娟,程志恒[7](2018)在《综采工作面风速与瓦斯浓度分布规律实测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得到风速与瓦斯浓度在综采工作面巷道叁维空间上的分布规律,采用现场实测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沙曲煤矿14205综采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检修班期间与生产班期间综采工作面瓦斯浓度与风速进行实测,分别对综采工作面内风速与瓦斯浓度从工作面巷道走向方向、工作面推进方向及垂直于工作面底板方向3个空间方向上的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靠近煤壁的巷道断面区域为综采工作面定点测风最佳位置,综采工作面前半段工作面长度范围内靠近煤壁且处于下部的巷道断面区域和综采工作面后半段工作面长度范围内靠近采空区且处于上部的巷道断面区域为瓦斯浓度重点监测区域,研究结果对综采工作面瓦斯浓度监测监控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煤炭科学技术》期刊2018年S1期)
高建良,孙望望[8](2018)在《J型通风工作面采空区漏风与瓦斯浓度分布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获得工作面不同供风量时工作面漏风及采空区瓦斯分布规律,为工作面瓦斯治理提供理论支持,利用Fluent数值模拟方法对王庄矿8103工作面在供风量分别为2198m~3/min、2350m~3/min、2500m~3/min、2650m~3/min下采空区漏风及瓦斯浓度分布特征进行模拟与分析,得到了沿工作面全程的漏风分布及采空区瓦斯分布。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工作面供风量增加,工作面向采空区的漏风量逐渐增加;采空区内瓦斯浓度逐渐降低;上隅角瓦斯浓度不断降低,并且当工作面风量提高到2350m~3/min时,上隅角瓦斯浓度降低到1%以下。(本文来源于《煤炭工程》期刊2018年01期)
王春霞,艾德春,杨付领[9](2017)在《采空区瓦斯涌出情况对瓦斯浓度及自燃带分布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Fluent软件,对采空区瓦斯为均匀涌出、分段均匀涌出及连续涌出条件下的采空区瓦斯浓度及自燃带分布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瓦斯均匀涌出时,采空区浅部的瓦斯浓度低于分段均匀涌出及连续涌出下的瓦斯浓度,在采空区深部其瓦斯浓度高于其他2种情况下的瓦斯浓度。针对瓦斯分段均匀涌出与连续涌出2种情况,采空区浅部区域两者瓦斯浓度相差不大;而在采空区深部,前者瓦斯浓度要大于后者。瓦斯均匀涌出时,其自燃带宽度较其他2种情况小;瓦斯分段均匀涌出时,其自燃带宽度比瓦斯连续涌出时略大。对采空区流场进行研究时,将瓦斯考虑为均匀涌出或者分段均匀涌出都是不准确的,应根据采空区瓦斯涌出的实际特点进行研究。(本文来源于《煤矿安全》期刊2017年11期)
杜俊生[10](2017)在《独头巷道瓦斯浓度分布规律研究与风筒布置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煤巷瓦斯是矿山生产中所面临的主要危害之一。在掘进工作中独头巷道瓦斯的不断涌出造成了潜在的危险,其瓦斯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所产生的危害往往较大。巷道通风不仅可以稀释巷道污风浓度,而且保证了井下空气质量,确保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因此,井下巷道的通风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开展独头巷道风流场分析及通风布置优化,对于保障矿山安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实际煤矿独头巷道掘进工作面为工程依托,采用现场试验、流体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等方法,对独头巷道通风流场进行模拟及风筒布置优化研究,取得主要成果如下:(1)针对工程实际,完成了独头巷道需要模拟区域的现场试验测量工作,得到了通风模拟的现场基本参数,并利用Fluent建立了该独头巷道通风的数值叁维模型。(2)通过软件模拟获得了独头巷道的通风风流流场和瓦斯浓度分布规律,验证了巷道风流流场具有明显的分区性。独头巷道瓦斯浓度与风流速度在巷道断面上都存在明显的分层和不均匀分布现象,并且巷道回风侧瓦斯浓度大于进风侧瓦斯浓度,巷道上隅角和回风侧右下角的瓦斯浓度偏高。因此,在类似工程的瓦斯防治方面,不仅要加强上隅角的监测,还应对回风侧墙脚到墙顶位置进行瓦斯监测。(3)确定风筒直径、风筒出口速度、风筒出风口距工作面迎头距离以及风筒悬挂位置四个作为影响瓦斯浓度的主要因素。设计正交试验方案并进行软件模拟计算,利用极差和灰色关联性的灰色关联度研究其影响因素,得出影响因素对独头巷道瓦斯浓度的影响程度和影响因素对瓦斯浓度的敏感性,探究了瓦斯浓度这种变化存在着内在的灰色关联规律,最终确定并验证了最优通风布置方案。(4)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建立瓦斯浓度线性回归预测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参数求解和显着性检验。通过SPSS统计软件计算相关系数,并与Eureqa Pro-Trial软件导出的拟合线性方程进行对比分析,最终确定较为合理的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本文来源于《重庆科技学院》期刊2017-06-01)
瓦斯浓度分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采空区埋管采气技术,对余吾煤业N1101工作面采空区瓦斯浓度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得出单一厚煤层综采工作面采空区"叁场耦合"条件下的瓦斯浓度分布规律。采空区瓦斯在走向方向上分为:瓦斯浓度稀释区、瓦斯浓度快速集聚区、瓦斯浓度缓慢集聚区。在倾向方向明显分为两个带:在采空区浅部瓦斯浓度先增大再减小,在采空区深部瓦斯浓度变化不明显。根据试验测得的采空区瓦斯浓度分布,提出了对高抽巷附近采空区进行封堵及在采空区瓦斯浓度快速集聚区进行埋管抽放来治理上隅角瓦斯超限的措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瓦斯浓度分布论文参考文献
[1].李海波.瓦斯隧道内瓦斯浓度分布特征研究[J].公路工程.2019
[2].李卫彬.采空区叁场耦合瓦斯浓度分布规律研究[J].煤.2019
[3].周一力.“Y+高抽巷”工作面采空区瓦斯与氧气浓度场分布规律及其在灾害防治中的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19
[4].姜黎明.综采工作面叁维空间风速与瓦斯浓度分布规律实测与分析[J].煤矿安全.2019
[5].张志晶,马钱钱.低位放顶煤工作面瓦斯浓度分布规律与控制技术研究[J].能源与环保.2018
[6].李庆钊,刘俊峰,张桂韵.多孔介质内低浓度瓦斯燃烧温度的分布规律[J].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2018
[7].刘光文,杜志锋,周秋娟,程志恒.综采工作面风速与瓦斯浓度分布规律实测与分析[J].煤炭科学技术.2018
[8].高建良,孙望望.J型通风工作面采空区漏风与瓦斯浓度分布规律研究[J].煤炭工程.2018
[9].王春霞,艾德春,杨付领.采空区瓦斯涌出情况对瓦斯浓度及自燃带分布的影响[J].煤矿安全.2017
[10].杜俊生.独头巷道瓦斯浓度分布规律研究与风筒布置优化[D].重庆科技学院.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