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企业国际化成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网络,企业,知识,中小企业,机制,能力,全球。
企业国际化成长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李稳[1](2019)在《基于关系网络视角的企业国际化成长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论文主要从网络视角进行企业网络化成长机制的研究,判断关系网络视角下成长计划的相关特点,并指出具体的国际化成长的相关途径,希望能够进一步加强我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促进我国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为企业的国际化成长机制的建立以及探索提供有效的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期刊2019年07期)
姚书杰,蒙丹[2](2019)在《中国制造企业国际化网络式成长模式的动力机制——华为、吉利和万向案例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制造企业国际化网络式成长模式中,全球生产网络(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 GPNs)、制度环境、企业资源和企业战略四大动力要素共同作用形成了企业成长的复杂动力机制。本文利用横向多案例研究方法对我国叁家本土企业华为、吉利和万向国际化成长过程的比较分析验证和说明了这一动力系统理论。GPNs下我国制造企业网络化成长可分为两类:自主发展型企业和网络嵌入型企业,GPNs对不同类型企业和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存在着差异化的作用机制;叁家企业的发展战略都体现出对外部环境的能动性适应,网络成长模式是企业国际化发展的优化战略;GPNs的演进不断为企业提升内部专有能力和网络优势创造机会;GPNs发展状况和潜在机会、国内制度环境以及企业资源能力叁者成为企业战略制定的根本和依据,而企业战略对叁者也具有能动作用,我国制造企业可以利用生产网络综合动力系统促进创新。(本文来源于《企业经济》期刊2019年04期)
姚书杰,蒙丹[3](2019)在《中国制造企业国际化网络式成长模式的动力因素和作用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企业国际化网络式成长动力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全球生产网络(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GPNs);二是制度环境;叁是企业资源;四是能力与战略。研究认为,除了学习效应,GPNs正外部效应也成为我国本土企业成长的重要动力;持续的企业发展必然是资源与能力的利用与再创造过程;四大动力因素分别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推动着企业成长,企业通过提升企业专有能力和增强网络优势,动态地维护和增强企业竞争优势。(本文来源于《管理现代化》期刊2019年02期)
李鑫伟[4](2018)在《多元视角下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对企业成长的影响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企业成长理论为基础,在经济新常态我国中小企业成长举步维艰的现实背景下,选择中小企业成长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一带一路”倡议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中,中小企业国际化影响企业成长的内在作用机制。通过理论梳理与文献综述不难发现,目前国内外对中小企业的研究很多,但大多局限在融资障碍、企业绩效等方面,对中小企业国际化、企业成长的区域总体发展水平、分布特征研究较少,而且当今已有研究成果中缺乏从不同视角统一研究中小企业国际化与企业成长关系的文献。首先,本论文对国外中小企业国际化与企业成长的研究成果进行文献学科领域、关键词、共引文献等数据进行社会网络分析,通过绘制知识图谱了解中小企业国际化与企业成长相关领域的当前研究热点与前沿。然后,文章将国际学术领域中研究中小企业国际化与企业成长影响关系的代表性实证文献进行筛选与分析,使用元分析方法得到二者影响关系的普遍性结论,也为下文宏观区域视角、微观企业视角下的中小企业国际化与企业成长影响机制研究奠定了实证研究基础。在宏观区域视角下中小企业国际化与企业成长的研究中,本论文选用我国31个省市区域2011年至2014年相关数据,首先使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验证资源空间关联矩阵下区域层面中小企业国际化、技术创新对中小企业群体规模成长的空间依赖性影响,结果表明区域层面中小企业国际化、技术创新对中小企业群体规模的影响存在显着的空间自相关性与空间依赖性,这种空间依赖性隐藏在不同省市区域中小企业集群在资源空间关联下的误差冲击中。而且各省市区域中小企业对外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在影响中小企业群体规模的过程中呈替代关系,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在区域中小企业国际化影响企业成长的过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论为我国政府构建中小企业区域性集群、促进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提升区域中小企业集群规模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在微观企业视角下中小企业国际化与企业成长的研究中,本论文在“新叁板”、“创业板”中小企业中筛选出符合研究要求的218家中小企业,收集2012年至2016年的相关数据,验证中小企业国际化对企业成长的影响。结果显示,企业视角下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对企业规模成长存在显着正向影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在中小企业国际化与企业成长的影响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其中,成功企业模仿、相似企业模仿与中小企业国际化的交互项系数为负,说明中小企业单纯地模仿组织场域内的成功中小企业、规模相似的中小企业会阻碍中小企业国际化行为对企业成长的正向影响,这也是因为中小企业往往不会将自身发展的真正机密与其他行业内竞争者分享,中小企业在不同的企业背景、行业类型下,不可能完全凭借市场上公开的信息复制已经成功的中小企业或者规模相近的中小企业成长之路。因此,中小企业对这些企业的模仿应该将二者紧密结合,从成功的中小企业、规模相近的中小企业成长之路上汲取营养,去糙取精,形成具有自身异质性特征、不可被模仿的中小企业成长之路,所以两类模仿同构与中小企业国际化叁者的交互项系数为正,说明从整体长远上看,模仿同构对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影响存在正向调节作用。文章从区域宏观视角、微观企业视角验证中小企业国际化与企业成长影响关系的内在机制,从结果上看,宏观区域视角与微观企业视角下中小企业国际化对企业成长的促进作用至关重要,但是我国中小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由于资金、人才相对匮乏,国际化经验不足,很难通过传统企业国际化的方式实现国际化发展的目的,中小企业急需一种适合自身成长特点的国际化模式实现国际化发展。在华建天恒描述性案例的引导下,结合共生理论与生物拟态,本文指出了“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过程中的“印鱼模式”,可以引导我国尚不具备国际化资质的中小企业快速实现国际化目的,进而促进企业自身成长,获得较多的经济利益。中小企业“印鱼模式”的具体选择要跟随国际化市场的动态变化进行适时调整,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在不同国际化市场环境下选择“非印鱼模式+印鱼模式”的混合策略,以不同的表现形式运行着共生演进机制,进一步丰富了企业成长理论的发展。并提出在区域范围内建立中小企业国际化创新示范集群、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成长社会信用体系等政策启示,从本质上解决中小企业国际化、技术创新、企业成长过程中规模经济不足、融资困难等现象。(本文来源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期刊2018-05-01)
王雪婷,张建新[5](2017)在《中国能源企业国际化的“成长曲线”》一文中研究指出跨国公司理论的过程学派认为,企业通过在实践中习得知识和积累经验,渐进地实现国际化。但"叁桶油"的国际化进程表明,它们在东道国的发展轨迹并不完全符合过程学派的"发展链"规律。若将企业成长理论的S型曲线引入,形成描绘国际化成长的"进化曲线",则可以合理地修改这一缺陷。跨国化指数的比较揭示了"叁桶油"的国际化水平与行业领先者之间尚存在不小差距。借助进化曲线中的隐藏曲线,可以发现其不足之处,如资产结构不平衡、技术水平落后、激进行为的存在和本土化不足,等等。克服能源企业国际化的瓶颈,可借助关系网络理论,引导企业跨越至下一条进化曲线。(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5期)
何文靓,彭迪云[6](2017)在《集群企业国际化成长进程中网络能力与吸收能力的耦合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集群企业依托全球价值链实现国际化成长的进程中,它的网络能力与吸收能力系统之间存在着交互耦合关系。本研究在对以往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构建评价两者耦合度的指标体系,并借鉴灰色关联分析的基本思想,提出测度两者关联度和耦合度的模型,以苏州外向型集群企业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揭示出网络能力和吸收能力的耦合关系及其在集群企业国际化成长进程中路径的不确定性。研究结论表明:集群企业实现国际化成长的关键在于协调网络能力与吸收能力之间的耦合关系,并使之良性互动,同步发展。(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4期)
靳田田[7](2016)在《国际创业导向与企业国际化成长》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创业活动的日益兴起,国际新创企业已成为推动新兴经济体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的重要动力之一。与传统国际化企业相比,国际新创企业具有迥异的成长模式和路径。以往研究集中于关注国际新创企业的国际化绩效,对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成长的影响因素的分析不足,而且相关研究仅考虑企业内部因素对其造成的影响,忽略对外部制度环境的分析。本文期望通过整合制度视角、创业理论与资源基础观来厘清国际新创企业的国际化成长机制,希望一方面能够进一步拓展国际新创企业理论研究,另一方面能够为新兴经济体新创企业如何加快国际化步伐进而提升国际竞争水平提供实践指导。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归纳总结了国际创业导向、制度环境、资源整合能力以及国际化成长等相关研究。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通过逻辑推演的方法分析国际创业导向、制度环境、资源整合能力和国际化程度与速度之间的关系,进而构建本文的理论模型。通过两种渠道发放调查问卷,在获得206份有效样本的基础上,对问卷的信度效度进行分析,并利用统计软件SPSS19.0对提出的假设进行检验。根据数据的回归结果,本文最终得到以下叁个结论。结论一:国际新创企业的国际创业导向会正向影响其国际化成长,尤其是其国际化程度和进入后速度;结论二:制度环境对国际新创企业的国际创业导向与其国际化程度之间的关系有积极的调节效应,即企业总部所在地的制度环境越好,企业国际创业导向对其国际化程度的正向作用就会越强;结论叁:本文发现国际新创企业的国际创业导向可以直接影响其国际化程度和速度,也可以通过与资源整合能力的协同作用进而影响其国际化程度与速度。(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6-04-25)
叶文忠,何洁,岳检[8](2016)在《全球价值链背景下基于知识学习的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球分工为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带来了机遇,许多中小企业通过嵌入全球价值链实现"走出去"战略,但长期锁定在价值链低端的现状并未改变,只有主动学习,不断提升其国际化竞争力,才能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越并在全球竞争中做到可持续发展。分析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中小企业知识学习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其国际化成长的机制,构建理论模型,利用调查问卷,进行实证研究,揭示中小企业在其国际化进程中知识学习的相关因素对其国际化成长的不同影响度,并提出能够促进中小企业加强知识学习、增强其国际化竞争优势的相关对策。(本文来源于《经济研究导刊》期刊2016年07期)
罗友花[9](2016)在《国际贸易标准化与企业国际化成长的耦合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国际贸易标准化自身的功能效应与企业国际化成长内在机理的理论分析,贸易标准化与企业国际化成长耦合关系的形成主要取决于主体、制度、技术、竞争和效益等耦合要素的相互联接、相互协调和相互影响;但该耦合系统能否协同演进、共同发展还需要借助开放政策的推动、创新文化的凝聚、监督评价的激励等外源动力的作用。因此,耦合子系统各内生因素、耦合关系的调节要素和耦合环境的外源动力共同作用才能使整个耦合系统形成长效和良性发展的耦合机制。(本文来源于《长沙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许晖,王琳,张阳[10](2015)在《国际新创企业创业知识溢出及知识整合机制研究——基于天士力国际公司海外员工成长及企业国际化案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国际新创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是一个知识不断获取和积累的过程,外派员工知识的溢出和转移对国际企业知识存量的增加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国际新创企业的知识整合为主线,从创业者的视角,探讨基于创业知识溢出的国际新创企业知识整合机制的理论框架。研究发现:第一,国际新创企业的国际化发展阶段与国际化知识存量共同演化。在海外市场拓展的过程中,外派人员扮演着创业者的角色,其创业知识的高知识位势是促使知识溢出的重要前提。第二,从组织和创业者两个层面来探讨了国际化知识整合的机制。在创业者层面,在无经验知识阶段是通过跨文化创业进行知识转移,短期经验知识阶段通过创业模仿和跨文化创业进行知识转移,而在国际化知识阶段则是通过自主创业和跨文化创业进行知识转移;在组织层面,针对创业者在不同阶段的行为和知识的变化,企业的角色从支持者慢慢向协调者和治理者演化。(本文来源于《管理世界》期刊2015年06期)
企业国际化成长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我国制造企业国际化网络式成长模式中,全球生产网络(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 GPNs)、制度环境、企业资源和企业战略四大动力要素共同作用形成了企业成长的复杂动力机制。本文利用横向多案例研究方法对我国叁家本土企业华为、吉利和万向国际化成长过程的比较分析验证和说明了这一动力系统理论。GPNs下我国制造企业网络化成长可分为两类:自主发展型企业和网络嵌入型企业,GPNs对不同类型企业和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存在着差异化的作用机制;叁家企业的发展战略都体现出对外部环境的能动性适应,网络成长模式是企业国际化发展的优化战略;GPNs的演进不断为企业提升内部专有能力和网络优势创造机会;GPNs发展状况和潜在机会、国内制度环境以及企业资源能力叁者成为企业战略制定的根本和依据,而企业战略对叁者也具有能动作用,我国制造企业可以利用生产网络综合动力系统促进创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企业国际化成长论文参考文献
[1].李稳.基于关系网络视角的企业国际化成长机制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9
[2].姚书杰,蒙丹.中国制造企业国际化网络式成长模式的动力机制——华为、吉利和万向案例比较[J].企业经济.2019
[3].姚书杰,蒙丹.中国制造企业国际化网络式成长模式的动力因素和作用机制研究[J].管理现代化.2019
[4].李鑫伟.多元视角下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对企业成长的影响机制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8
[5].王雪婷,张建新.中国能源企业国际化的“成长曲线”[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
[6].何文靓,彭迪云.集群企业国际化成长进程中网络能力与吸收能力的耦合度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
[7].靳田田.国际创业导向与企业国际化成长[D].华南理工大学.2016
[8].叶文忠,何洁,岳检.全球价值链背景下基于知识学习的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机制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6
[9].罗友花.国际贸易标准化与企业国际化成长的耦合机制[J].长沙大学学报.2016
[10].许晖,王琳,张阳.国际新创企业创业知识溢出及知识整合机制研究——基于天士力国际公司海外员工成长及企业国际化案例[J].管理世界.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