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婴儿床论文和设计-刘慧娟

全文摘要

一种新型婴儿床,有效的解决了现有婴儿床不具有辅助新生儿侧身的功能,导致新生儿易出现呛咳的问题;包括床板,床板水平放置且可前后摆动,床板上表面开设有位于其左侧且开口朝上的凹槽,凹槽内右侧铰接有可上下摆动的活动板,凹槽内安装有可左右转动且位于活动板下方的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上安装有多个凸轮,床板左右两端分别设有支撑板,床板与支撑板不接触,两个支撑板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贯穿床板且位于凹槽的下方;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使用性强。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新型婴儿床,包括床板(1),其特征在于,床板(1)水平放置且可前后摆动,床板(1)上表面开设有位于其左侧且开口朝上的凹槽(2),凹槽(2)内右侧铰接有可上下摆动的活动板(3),凹槽(2)内安装有可左右转动且位于活动板(3)下方的第一转轴(4),第一转轴(4)上安装有多个凸轮(5),床板(1)左右两端分别设有支撑板(6),床板(1)与支撑板(6)不接触,两个支撑板(6)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7),第二转轴(7)贯穿床板(1)且位于凹槽(2)的下方。

设计方案

1.一种新型婴儿床,包括床板(1),其特征在于,床板(1)水平放置且可前后摆动,床板(1)上表面开设有位于其左侧且开口朝上的凹槽(2),凹槽(2)内右侧铰接有可上下摆动的活动板(3),凹槽(2)内安装有可左右转动且位于活动板(3)下方的第一转轴(4),第一转轴(4)上安装有多个凸轮(5),床板(1)左右两端分别设有支撑板(6),床板(1)与支撑板(6)不接触,两个支撑板(6)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7),第二转轴(7)贯穿床板(1)且位于凹槽(2)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转轴(4)前端同轴安装有蜗轮(8),凹槽(2)内转动连接有左右方向的连接轴(9),连接轴(9)上同轴固定有可与蜗轮(8)啮合的蜗杆(10),连接轴(9)左端贯穿支撑板(6)且安装有手轮(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板(1)左右两端分别固定有位于其下方的弧形齿条(12),放置在床板(1)左侧的弧形齿条(12)上开设有弧形通槽(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支撑板(6)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14),第三转轴(14)上固定有多个齿轮(15),每个齿轮(15)可与其对应侧的弧形齿条(12)啮合,第三转轴(14)的左端贯穿支撑板(6)且安装有手柄(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板(1)左侧的支撑板(6)上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安装有紧定螺栓(17),紧定螺栓(17)右端贯穿螺纹孔及弧形通槽(13)且安装有紧定螺母(1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板(3)右端经销轴(19)铰接在凹槽(2)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板(1)上表面设有位于其四周的围栏(20),支撑板(6)下方设有支撑腿(21)。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儿护理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婴儿床。

背景技术

新生儿由于体内羊水未排干净以及胃部处于水平位置,极易呕吐,如果没有及时有效清理呕吐物,会导致回吸造成呛咳,严重时还会引起新生儿肺部感染,甚至窒息等。

现有的婴儿床只有一个平面和围栏,只能够保证新生儿不掉床,缺乏辅助侧身功能,不能有效防止新生儿因吐奶导致的呛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新型婴儿床,有效的解决了现有婴儿床不具有辅助新生儿侧身的功能,导致新生儿易出现呛咳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床板,床板水平放置且可前后摆动,床板上表面开设有位于其左侧且开口朝上的凹槽,凹槽内右侧铰接有可上下摆动的活动板,凹槽内安装有可左右转动且位于活动板下方的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上安装有多个凸轮,床板左右两端分别设有支撑板,床板与支撑板不接触,两个支撑板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贯穿床板且位于凹槽的下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置可以上下摆动的活动板,可以使新生儿处于半卧位状态,设置可以前后摆动的床板,可以使新生儿处于侧位状态,有效的防止新生儿因吐奶导致的呛咳,在弧形齿条上开设弧形通槽,采用紧定螺母及紧定螺栓,将床板固定在支撑板上,防止床板发生摆动,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使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B-B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4给出,包括床板1,床板1水平放置且可前后摆动,床板1上表面开设有位于其左侧且开口朝上的凹槽2,凹槽2内右侧铰接有可上下摆动的活动板3,凹槽2内安装有可左右转动且位于活动板3下方的第一转轴4,第一转轴4上安装有多个凸轮5,床板1左右两端分别设有支撑板6,床板1与支撑板6不接触,两个支撑板6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7,第二转轴7贯穿床板1且位于凹槽2的下方。

为了使凸轮5转动,所述的第一转轴4前端同轴安装有蜗轮8,凹槽2内转动连接有左右方向的连接轴9,连接轴9上同轴固定有可与蜗轮8啮合的蜗杆10,连接轴9左端贯穿支撑板6且安装有手轮11。

为了使床板1发生偏转,且便于将床板1固定在支撑板6上,所述的床板1左右两端分别固定有位于其下方的弧形齿条12,放置在床板1左侧的弧形齿条12上开设有弧形通槽13。

为了驱动床板1发生偏转,所述的两个支撑板6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14,第三转轴14上固定有多个齿轮15,每个齿轮15可与其对应侧的弧形齿条12啮合,第三转轴14的左端贯穿支撑板6且安装有手柄16。

为了很好的将床板1固定在支撑板6上,所述的床板1左侧的支撑板6上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安装有紧定螺栓17,紧定螺栓17右端贯穿螺纹孔及弧形通槽13且安装有紧定螺母18。

所述的活动板3右端经销轴19铰接在凹槽2内。

为了防止新生儿不从床板1上掉下来,且对床板1起到稳定的支撑,所述的床板1上表面设有位于其四周的围栏20,支撑板6下方设有支撑腿21。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设置床板1的上表面处于水平位置的初始状态;设置活动板3的上表面与床板1的上表面平齐,此时,凸轮5的凸起端位于第一转轴4左侧的初始状态;

当需要使新生儿处于半卧位的状态时,转动手轮11,手轮11经连接轴9带动蜗杆10与蜗轮8啮合,使得第一转轴4带动凸轮5顺时针转动,同时,凸轮5的凸起端推动活动板3的左端自下向上绕销轴19摆动,观察新生儿的卧位情况,当活动板3摆动至合适位置后,停止转动手轮11即可,实现新生儿的半卧位,避免了新生儿因吐奶导致的呛咳;

当需要使新生儿平躺时,反转手轮11,手轮11经蜗轮8蜗杆10传动带动凸轮5逆时针转动,同时,凸轮5的凸起端使得活动板3的左端自上向下绕销轴19摆动,直至活动板3的上表面与床板1的上表面平齐,停止转动手轮11。

当需要新生儿处于左侧或右侧位时,旋松紧定螺母18,转动手柄16,手柄16驱动第三转轴14转动,进而使齿轮15与弧形齿条12啮合,弧形齿条12带动床板1绕第二转轴7发生偏转,同时,紧定螺栓17在弧形通槽13内滑动,在床板1绕第二转轴7发生偏转的过程中,观察床板1的倾斜状态,当床板1倾斜位置合适时,停止转动手柄16,将紧定螺母18旋紧在紧定螺栓17上,此时,便把床板1固定在支撑板6上,防止床板1继续发生转动,实现新生儿的侧卧位,避免了新生儿因吐奶导致的呛咳;

当需要使床板1处于水平位置时,旋松紧定螺母18,反转手柄16,通过齿轮15与弧形齿条12的啮合使得床板1绕第二转轴7反向偏转,直至床板1的上表面处于水平位置,停止转动手轮11。

本实用新型针在使用时,由于新生儿骨骼较软,不易全侧位,只需轻微的侧卧位即可防止因吐奶导致的呛咳,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在床板1上设置多个前后方向的束缚带22,当新生儿处于侧卧位时,使用束缚带22将新生儿固定在床板1上,防止新生儿因床板1的偏转在床板1上出现滑动,对新生儿起到保护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置可以上下摆动的活动板,可以使新生儿处于半卧位状态,设置可以前后摆动的床板,可以使新生儿处于侧位状态,有效的防止新生儿因吐奶导致的呛咳,在弧形齿条上开设弧形通槽,采用紧定螺母及紧定螺栓,将床板固定在支撑板上,防止床板发生摆动,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使用性强。

设计图

一种新型婴儿床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35814.7

申请日:2019-01-0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1(河南)

授权编号:CN209733219U

授权时间:20191206

主分类号:A47D7/01

专利分类号:A47D7/01

范畴分类:15C;

申请人:刘慧娟

第一申请人:刘慧娟

申请人地址: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康复前街7号

发明人:刘慧娟

第一发明人:刘慧娟

当前权利人:刘慧娟

代理人:王新爱

代理机构:11638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新型婴儿床论文和设计-刘慧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