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特质焦虑论文-贾蔚鹏,张辉

认知特质焦虑论文-贾蔚鹏,张辉

导读:本文包含了认知特质焦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举重,女子运动员,比赛成绩,自我效能感

认知特质焦虑论文文献综述

贾蔚鹏,张辉[1](2019)在《我国专业女子举重运动员自我效能感、认知特质焦虑与比赛成绩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女子举重一直以来是我国奥运夺金的优势项目。随着2020东京奥运会新级别、新规则和参赛模式的出台,我国小级别的优势不再明显,我国女子举重能否在世界各国整体水平上升的同时依然能保持在世界领先的地位、持续稳定的发展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而我国举重项目现有研究大部分集中在技术分析和训练方法手段上,对于运动员心理问题的研究略显稀缺,实际中被心理因素影响比赛成绩的运动员不在少数。因此,本文结合前人对举重的研究和实际中运动员所遇到的心理问题,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参加2018年全国女子举重锦标赛和同时参加了2018年全国女子冠军赛的运动员进行了自我效能感和认知特质焦虑调查,旨在了解不同比赛成绩的运动员比赛效能、训练效能、总自我效能和失败焦虑、社会评价焦虑、受伤焦虑、比赛准备焦虑、对方实力焦虑、竞技水平发挥焦虑的情况和特点,力图找出比赛效能、训练效能、总自我效能和受伤焦虑、社会评价焦虑、失败焦虑、比赛准备焦虑、对方实力焦虑、竞技水平发挥焦虑与比赛成绩的关系,并试图分析影响不同成绩运动员比赛效能、训练效能、总自我效能和失败焦虑、社会评价焦虑、受伤焦虑、比赛准备焦虑、对方实力焦虑、竞技水平发挥焦虑的影响因素。希望能够为女子举重运动员自我效能感和认知特质焦虑进一步研究提供数据参考,为教练员指导训练比赛、选拔培养优秀运动员提供参考依据,对运动员了解自身心理特点完善自我、调整比赛状态从而对提高比赛成绩提供帮助。通过研究本文得到以下结果与结论:1.我国专业女子举重运动员的自我效能感总效能单项平均值为3.340分,比赛效能为3.369分,训练效能为3.297分,自我效能感总体处于中上水平。训练效能、比赛效能、总效能在运动员不同比赛成绩和不同训练年限上存在显着差异(P<0.01),成绩优秀组运动员的训练效能、比赛效能、总效能比成绩一般组运动员高,训练年限长的运动员的训练效能、比赛效能、总效能比训练年限短的运动员高。2.我国专业女子举重运动员认知特质焦虑单项平均值为2.209分,竞技水平发挥焦虑单项平均值为2.568分,对方实力焦虑单项平均值为2.395分,受伤焦虑单项平均值为2.353分,比赛准备焦虑单项平均值为2.285分,社会评价焦虑单项平均值为2.038分,失败焦虑单项平均值为1.704分,认知特质焦虑总体处于中等水平。不同比赛成绩运动员的社会评价焦虑、受伤焦虑、失败焦虑和比赛准备焦虑存在显着差异(P<0.05),成绩一般组的运动员比成绩优秀组运动员高;不同训练年限运动员的社会评价焦虑、竞技水平发挥焦虑、对方实力焦虑和失败焦虑存在显着差异(P<0.05),训练年限短的运动员比训练年限长的运动员高。3.我国专业女子举重运动员训练效能与比赛成绩正相关显着(r=0.656),比赛效能与比赛成绩正相关显着(r=0.753),总效能与比赛成绩正相关显着(r=0.783);训练效能、比赛效能和总效能均对比赛成绩影响显着。4.我国专业女子举重运动员社会评价焦虑与比赛成绩负相关显着(r=-0.658)、竞技水平发挥焦虑与比赛成绩负相关显着(r=-0.657)、对方实力焦虑与比赛成绩负相关显着(r=-0.680)、受伤焦虑与比赛成绩负相关显着(r=-0.470)、失败焦虑与比赛成绩负相关显着(r=-0.409),比赛准备焦虑与比赛成绩负相关显着(r=-0.628);社会评价焦虑、竞技水平发挥焦虑、对方实力焦虑、失败焦虑和比赛准备焦虑对比赛成绩负向影响显着,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社会评价焦虑。5.我国专业女子举重运动员比赛效能和比赛准备焦虑、社会评价焦虑、竞技水平发挥焦呈非常显着负相关(r=-0.345,r=-0.331,r=-0.365);训练效能和社会评价焦虑、竞技水平发挥焦虑、失败焦虑呈非常显着负相关(r=-0.332,r=-0.371,r=-0.310);总效能和社会评价焦虑、竞技水平发挥焦虑、比赛准备焦虑呈非常显着负相关(r=-0.354,r=-0.392,r=-0.315),和失败焦虑呈显着负相关(r=-0.254)。对总效能有显着负向影响的是竞技水平发挥焦虑。(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郑瑞娜[2](2019)在《西北地区高中校园足球运动员运动认知特质焦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125名西北地区高中校园足球运动员的运动认知特质焦虑水平特征进行研究分析。结论:(1)运动员的运动认知特质焦虑处于中上等水平;(2)女运动员的运动认知特质焦虑水平高于男运动员,在竞技水平发挥焦虑维度体验更深;(3)一、二级运动员的运动认知特质焦虑水平低于无等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在社会评价焦虑维度、比赛准备焦虑维度、竞技水平发挥焦虑维度体验更少;(4)随训练年限增长,运动员的运动认知特质焦虑水平降低,训练年限为0-3年的运动员在竞技水平发挥焦虑维度体验更深。未来研究将增大其他地区样本量且致力于探讨变量间的关系,为校园足球运动员运动认知特质焦虑进行干预提供实证依据。(本文来源于《四川体育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贾遇珍,妥刚[3](2019)在《2017年全国女子冰球竞标赛运动员运动认知特质焦虑研究——以哈尔滨体育学院女子冰球代表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2017年全国女子冰球竞标赛运动员运动认知特质焦虑研究"为研究对象,应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科学研究方法,对哈尔滨体育学院女子冰球代表队运动员的比赛准备、赛前社会评价、运动员对手实力焦虑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目的皆在深入的了解冰球运动员比赛焦虑和心理情况以及有运动员是否能正常参加比赛,以促进哈尔滨体育学院冰球项目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对今后学者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价值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哈尔滨体育学院女子冰球运动员的社会评价焦虑、比赛准备焦虑、赛前竞技水平发挥、运动员失败焦虑、对手实力焦虑为适度焦虑;受伤焦虑情况为过度焦虑。综上所述,研究结论为哈尔滨体育学院女子冰球代表队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及运动认知特质焦虑较为稳定,适合参加比赛。(本文来源于《文体用品与科技》期刊2019年15期)

贾蔚鹏[4](2019)在《我国专业女子举重运动员自我效能、认知特质焦虑与比赛成绩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女子举重一直以来是我国奥运夺金的优势项目。随着2020东京奥运会新级别和参赛模式的出台,我国小级别的优势不再明显,我国女子举重能否在世界各国整体水平上升的同时依然能保持在世界领先的地位、持续稳定的发展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而我国举重项目现有研究大部分集中在技术分析和训练方法手段上,对于运动员心理问题的研究略显稀缺。因此,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心理测量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参加2018年全国女子举重锦标赛和同时参加了2018年全国女子冠军赛的86名运动员的自我效能感和认知特质焦虑进行了测量,通过方差分析法、皮尔逊相关系数法和回归分析法分析我国女子举重运动员自我效能、认知特质焦虑与比赛成绩的关系,最后出影响运动成绩的自我效能和认知特质焦虑因素。希望能够为女子举重运动员自我效能和认知特质焦虑进一步研究提供数据参考,同时为教练员指导训练比赛提供参考依据。通过研究本文得到以下结论:1.我国女子举重运动员自我效能总体处于中等水平。训练效能、比赛效能、总效能在不同比赛成绩和不同训练年限上存在非常显着差异(P<0.01),成绩优秀组运动员的训练效能、比赛效能、总效能比成绩一般组运动员高;训练年限长的运动员的训练效能、比赛效能、总效能比训练年限短的运动员高。2.我国女子举重运动员认知特质焦虑总体处于中等水平。不同比赛成绩运动员的社会评价焦虑、受伤焦虑、失败焦虑和比赛准备焦虑存在显着差异(P<0.05),成绩一般组的运动员比成绩优秀组运动员高;不同训练年限运动员的社会评价焦虑、竞技水平发挥焦虑、对方实力焦虑和失败焦虑存在显着差异(P<0.05),训练年限短的运动员比训练年限长的运动员高。3.我国女子举重运动员训练效能、比赛效能和总效能均与比赛成绩正相关显着,并对比赛成绩有显着影响。4.我国女子举重运动员社会评价焦虑、竞技水平发挥焦虑、对方实力焦虑、受伤焦虑、失败焦虑和比赛准备焦虑均与比赛成绩负相关显着;社会评价焦虑、竞技水平发挥焦虑、对方实力焦虑、失败焦虑和比赛准备焦虑对比赛成绩负向影响显着,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社会评价焦虑。(本文来源于《北京体育大学》期刊2019-06-01)

杨绿[5](2018)在《冰壶项目省级新建队与国家队在成就动机、运动认知特质焦虑、心境状态方面的差异比较——以吉林省冰壶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省级竞技队为国家竞技队提供后备人才,其质量与国家队的未来发展息息相关。新组建的吉林省冰壶队运动员在成就动机、运动认知特质焦虑、心境状态等方面的心理特征研究可以作为省级新建竞技队的代表,增进教练员、管理人员、研究人员对运动员的理解,促进指导的针对性和研究的深入。研究采用心理测量法和比较研究法,应用社会取向与个我取向运动成就动机量表、运动认知特质焦虑量表、心境状态量表,测量与比较吉林省冰壶运动员与国家队冰壶运动员的差异,结果发现:(1)吉林省冰壶队运动员成就动机水平较高,个我取向成就动机高于社会取向成就动机;(2)吉林省冰壶队运动员运动认知特质焦虑水平较高;(3)吉林省冰壶队运动员的心境状态与国家队有显着差异。结论:(1)转项运动员有其心理特异性,值得教练员、管理者、研究者特别关注;(2)冰壶项目目前的运动员选拔方式对运动员心理影响较大,建议改为整队选拔;(3)新建省级运动队需要配备常设专业的心理咨询与辅导人员,以维护运动员的心理健康。(本文来源于《吉林体育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张世昌,杨倩,陈瑶,周梓炫,谢钧润[6](2018)在《注意偏向训练对特质焦虑军校大学新生的情绪体验和认知偏向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注意偏向训练对特质焦虑军校大学新生的情绪体验和认知偏向的影响。方法选取某军校2015级入学新生中有特质焦虑倾向的学员80名,分为趋向正性组、中性对照组、逃离负性组和空白对照组,训练采用情绪词点探测实验范式,其中趋向正性组的情绪词为正性词语和中性词语,探测点始终位于正性词语;中性对照组的情绪词仅有中性词,探测点位置随机出现;逃避负性组的情绪词为负性词语和中性词语,探测点始终位于中性词语;而空白对照组不进行任何训练。训练前后分别采用正/负性认知偏向量表(APNIS)和正负性情绪量表(PANAS)进行调查。结果 (1)空白对照组训练前后的正负性情绪分数和正负性认知偏向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逃离负性组训练后的负性情绪显着减少(P<0.05),正性自己的分数显着增加(P<0.05)。(3)中性对照组训练后负性情绪显着减少(P<0.05)。(4)趋向正性组训练后负性情绪显着减少(P<0.05)。结论注意偏向训练对降低特质焦虑的军校大学新生的负性情绪,提升其正性情绪,增加其正性认知偏向均有一定的效果。(本文来源于《重庆医学》期刊2018年21期)

贾晓丽[7](2018)在《父母心理控制对高中生特质焦虑的影响:元认知的中介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衡量心智标准的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是一种理解自身或他人心理状态、进而对自身情绪和行为进行调控的能力或过程。处于心理敏感期的高中生群体可能会体验到不同的情绪困扰,他们会自动运用元认知来进行情绪调节。但是由于他们的元认知发展水平层次不齐,表现出的对问题的应对和解决处理方式就会有千差万别。作为教养方式的一种,父母心理控制会对子女的焦虑水平产生影响。但是在家庭环境中高中生如何感知父母心理控制,感知到的控制程度如何影响其自身的特质焦虑水平,便成为了本研究的目的。本研究分析了高中生元认知的现状和特征,探讨了父母心理控制与高中生特质焦虑的关系并对其作用机制——元认知的中介作用进行了考察。采用父母心理控制问卷、特质焦虑问卷和元认知问卷作为研究工具,对600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第一,高中生在元认知水平上不存在较高的焦虑和担忧信念。第二,元认知总分在性别上存在显着差异;控制想法的需要这一维度在年级上存在显着差异;认知自我意识这一维度在是否独生子女上存在显着差异;控制想法的需要这一维度在不同专业上存在显着差异;元认知总分在生源地上不存在显着差异。第叁,父母心理控制与高中生特质焦虑存在显着正相关;父母心理控制与元认知存在显着正相关;元认知与高中生特质焦虑存在显着正相关。第四,元认知在父母心理控制与高中生特质焦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担忧的无法掌控/危险维度在父母心理控制和高中生特质焦虑间起完全中介作用。控制想法的需要维度在父母心理控制和高中生特质焦虑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认知自信维度在父母心理控制和高中生特质焦虑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8-06-01)

徐丹丹[8](2018)在《在校大学生特质焦虑人群情绪与认知冲突的ERP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大多数研究者主要关注临床焦虑障碍的情绪、认知加工的特点,对于在应激条件下非临床的高特质焦虑得分者研究相对较少。而较高水平的焦虑易感倾向预示着高风险的焦虑障碍以及其它精神疾病。研究在校大学生特质焦虑人群对情绪、认知加工的特点,有助于焦虑症及其他精神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防。本文利用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技术,以高、低特质焦虑个体为研究对象,探讨在校大学生特质焦虑人群情绪冲突和认知冲突的ERP时空模式特点。本研究内容包含以下两部分:第一部分采用“词-面孔”Stroop范式,令16名高、低特质焦虑被试完成由“开心”和“悲伤”面孔及对应情绪词作为材料的情绪冲突任务,探讨在校大学生特质焦虑人群情绪冲突效应及冲突适应效应。对反应正确率的统计分析显示,高、低特质焦虑组均出现情绪冲突效应和冲突适应效应;在反应时上,高、低特质焦虑组均呈现情绪冲突效应,而高特质焦虑组无冲突适应效应,表明高特质焦虑人群冲突监控能力较弱。ERP结果显示,高特质焦虑组在前额区P100和中央顶区N450波幅上表现出冲突适应效应,表明早期注意和冲突监测能力增强;而高特质焦虑组前额区冲突慢电位SP波幅无冲突适应效应,表明对情绪冲突的反应选择及冲突解决能力减弱。第二部分:利用经典Simon范式,令16名高、低特质焦虑被试完成颜色-位置冲突任务,探讨在校大学生特质焦虑人群对空间位置认知冲突的解决和脑加工特征。行为结果表明,高、低特质焦虑组在反应时和正确率上表现出相同干扰模式的Simon效应。ERP结果表明,高特质焦虑组比低特质焦虑组在中央顶区的P300波幅的Simon效应量大,表现出更大的Simon效应;高特质焦虑组对冲突反应的N270和P300波幅小于低特质焦虑组,表明高特质焦虑人群对空间位置冲突加工的认知抑制能力下降。本研究通过情绪冲突和认知冲突揭示了在校大学生特质焦虑人群对冲突反应监控和抑制能力不足。(本文来源于《燕山大学》期刊2018-05-01)

秦绍正[9](2017)在《特质焦虑对慢性应激下脑认知功能重组的调节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期暴露于过度应激(俗称压力)条件下,会导致大脑高级认知功能如工作记忆受损,甚至威胁个体心理健康。我们较早研究表明,急性应激下相关激素快速分泌会诱发大脑情绪加工与认知控制系统的功能重组,以便个体做出适应性应对反应。特质焦虑作为个体对威胁刺激的易感因素,对应激心理生理翻译及脑认知资源分配具有重要调节作用。然而,我们对特质焦虑究竟如何调节慢性应激下脑高级认知资源的重新配置和再平衡呢?以国际公认的重大考试作为慢性应激模型,本研究招募36名即将参加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大学生为被试,采用神经心理检测和f MRI技术,以经典N-back作为脑高级认知功能任务,通过比较高/低特质焦虑人群在慢性应激下工作记忆相关局部神经活动和全脑网络功能整合模式,揭示了特质焦虑如何调节长期应激下工作记忆相关脑功能重组和再平衡的规律。我们发现:高特质焦虑者在慢性应激下感受到更强烈的负面情绪体验和压力水平,并伴随着额顶执行网络和突显网络正激活水平降低,默认网络负激活水平却增强;高焦虑者在执行网络与突显网络之间以及默认网络内部正连接显着降低,额顶执行与默认网络之间负连接显着增强。总之,高特质焦虑人群在慢性应激下表现出更强烈的负性情绪和知觉压力水平,他们面对慢性应激时大脑工作记忆相关的正负激活水平、脑网络功能整合与平衡受到更大程度的冲击和紊乱。这些研究发现为理解特质焦虑如何调节慢性应激相关脑功能重组和心理资源分配提供关键证据,为研发基于脑的个体化干预手段和脑刺激方法、提高个体抗压能力提供了重要启示。(本文来源于《第二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心理学与国民心理健康摘要集》期刊2017-11-03)

张保强[10](2017)在《特质焦虑对认知控制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焦虑情绪是人类众多情绪中的一种,而特质焦虑是一种持久且稳定的人格特质,在面对各种应激情景时均体验到的频繁的、高强度的焦虑与担忧。特质焦虑者是焦虑症与抑郁症易发人群。以往的研究重点关注特质焦虑抑制控制不足,是将抑制控制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的,Braver和Burgess(2007)提出双重控制理论,将抑制控制划分为主动性控制和反应性控制。双重认知控制理论为理解特质焦虑个体的认知控制特点提供了新的认识,然而目前相关研究证据还较少,因此本研究从双重控制的角度研究特质焦虑对认知控制的影响。特质焦虑的注意控制理论认为,特质焦虑抑制控制不足主要体现在加工效能上,高特质焦虑个体可能运用了更多的自上而下资源来补偿其降低的加工效率,从而在注意控制上表现出与低焦虑个体相同的操作水平(Eysenck et al.,2007)。如果我们在认知控制的任务上给予高工作记忆负荷时,高工作记忆负荷会消耗有限的工作记忆资源,高特质焦虑个体可运用的补偿策略可能已经被破坏,特质焦虑对认知控制的消极影响将会表现出来。本研究将探讨不同工作记忆负荷下特质焦虑对认知控制的影响。实验一使用持续性操作测验(the Continuous Performance Test,AX-CPT)任务,探讨特质焦虑对线索保持(主动性控制)和灵活反应(反应性控制)的影响。研究发现,在BX序列上,高特质焦虑者反应时长于低特质焦虑者反应时,说明特质焦虑削弱了主动性控制,从辨别力指数d’上看也支持了这一说法,相对于低特质焦虑来说,高特质焦虑者对线索信息不敏感;在AY序列反应时和准确率上,高焦虑个体可能和低焦虑个体一样,没有表现出差异,在辨别力指数上,高低特质焦虑者对探测信息的敏感性上没有差异。说明了高焦虑个体在反应控制上保存较好,与低特质焦虑一样。实验还发现工作记忆负荷、特质焦虑、试次类型叁因素交互效应不显着,表明工作记忆负荷并没有破坏高特质焦虑使用补偿策略,和低工作记忆负荷相比,高工作记忆负荷下的认知控制并没有表现出削弱。实验二操作特定项目比例一致性的色词Stroop任务,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研究不同工作记忆负荷下特质焦虑与反应性控制之间的关系。在行为和脑电上均发现了经典的ISPC效应(Item-Specific Proportion Congruent effect),表现为在MC(Mostly Congruent)组块中Stroop效应显着大于MI(Mostly Incongruent)组块中Stroop效应;在反应时、脑电SP成分(slow potential component)上,高焦虑者ISPC效应显着大于低特质焦虑者ISPC效应,表明了高特质焦虑反应性控制受损;工作记忆负荷、特质焦虑、项目类型、试次类型四因素交互不显着,表明高工作记忆负荷并没有影响高特质焦虑者的反应性控制水平。本研究的两个实验围绕着特质焦虑与认知控制之间关系而开展的。在实验中我们发现特质焦虑者认知控制削弱的特点,这种削弱不仅体现在主动性控制上,还体现在反应性控制上,还发现了工作记忆负荷并没有削弱特质焦虑者认知控制,研究的这一发现加深了我们对特质焦虑者认知特点的认识。(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期刊2017-06-01)

认知特质焦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125名西北地区高中校园足球运动员的运动认知特质焦虑水平特征进行研究分析。结论:(1)运动员的运动认知特质焦虑处于中上等水平;(2)女运动员的运动认知特质焦虑水平高于男运动员,在竞技水平发挥焦虑维度体验更深;(3)一、二级运动员的运动认知特质焦虑水平低于无等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在社会评价焦虑维度、比赛准备焦虑维度、竞技水平发挥焦虑维度体验更少;(4)随训练年限增长,运动员的运动认知特质焦虑水平降低,训练年限为0-3年的运动员在竞技水平发挥焦虑维度体验更深。未来研究将增大其他地区样本量且致力于探讨变量间的关系,为校园足球运动员运动认知特质焦虑进行干预提供实证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认知特质焦虑论文参考文献

[1].贾蔚鹏,张辉.我国专业女子举重运动员自我效能感、认知特质焦虑与比赛成绩的关系[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2].郑瑞娜.西北地区高中校园足球运动员运动认知特质焦虑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9

[3].贾遇珍,妥刚.2017年全国女子冰球竞标赛运动员运动认知特质焦虑研究——以哈尔滨体育学院女子冰球代表队为例[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

[4].贾蔚鹏.我国专业女子举重运动员自我效能、认知特质焦虑与比赛成绩的关系[D].北京体育大学.2019

[5].杨绿.冰壶项目省级新建队与国家队在成就动机、运动认知特质焦虑、心境状态方面的差异比较——以吉林省冰壶队为例[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8

[6].张世昌,杨倩,陈瑶,周梓炫,谢钧润.注意偏向训练对特质焦虑军校大学新生的情绪体验和认知偏向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8

[7].贾晓丽.父母心理控制对高中生特质焦虑的影响:元认知的中介作用[D].河南大学.2018

[8].徐丹丹.在校大学生特质焦虑人群情绪与认知冲突的ERP研究[D].燕山大学.2018

[9].秦绍正.特质焦虑对慢性应激下脑认知功能重组的调节机制[C].第二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心理学与国民心理健康摘要集.2017

[10].张保强.特质焦虑对认知控制影响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7

标签:;  ;  ;  ;  

认知特质焦虑论文-贾蔚鹏,张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