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输出接口的车载充电器论文和设计-丁曼婷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输出接口的车载充电器,包括:第一输出接口,用于提供可供外接的TYPE‑CPD充电接口;第二输出接口,用于提供可供外接的QC3.0USB充电接口;第三输出接口,用于提供可供外接的USB充电接口;第一电源模块,与所述第一输出接口连接;第二电源模块,其电源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的电源输入端并联连接,其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输出接口和所述第三输出接口连接;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二输出接口和所述第三输出接口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采用两路电源模块实现3个不同类型充电接口同时输出,供用电设备充电,三个接口均可同时独立使用,方便实用。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多输出接口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输出接口,用于提供可供外接的TYPE-CPD充电接口;第二输出接口,用于提供可供外接的QC3.0USB充电接口;第三输出接口,用于提供可供外接的USB充电接口;第一电源模块,与所述第一输出接口连接;第二电源模块,其电源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的电源输入端并联连接,其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输出接口和所述第三输出接口连接;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二输出接口和所述第三输出接口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多输出接口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输出接口,用于提供可供外接的TYPE-C PD充电接口;

第二输出接口,用于提供可供外接的QC3.0 USB充电接口;

第三输出接口,用于提供可供外接的USB充电接口;

第一电源模块,与所述第一输出接口连接;

第二电源模块,其电源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的电源输入端并联连接,其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输出接口和所述第三输出接口连接;

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二输出接口和所述第三输出接口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输出接口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MCU处理器;

USB数据切换模块,与MCU处理器、第二输出接口和第三输出接口连接;

充电协议处理模块,与MCU处理器和USB数据切换模块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输出接口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MCU处理器由控制芯片U2、电源转换芯片U4、电容C3和电容C11组成,其中所述电源转换芯片U4的第1脚接地,所述电源转换芯片U4的第2脚与所述控制芯片U2的第1脚连接,所述电源转换芯片U4的第3脚与所述第二电源模块连接,所述电容C3连接于所述电源转换芯片U4的第1脚和第3脚之间,所述电容C11连接于所述电源转换芯片U4的第1脚和第2脚之间,所述控制芯片U2的第9脚与所述充电协议处理模块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2的第11脚和第12脚均与所述第二电源模块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2的第14脚接地。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输出接口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SB数据切换模块由数据切换芯片U1组成,其中所述数据切换芯片U1的第1脚与所述MCU处理器连接,所述数据切换芯片U1的第2脚、第8脚、第9脚和第10脚分别与所述充电协议处理模块连接,所述数据切换芯片U1的第3脚和第4脚分别与第二输出接口连接,所述数据切换芯片U1的第5脚接地。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输出接口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协议处理模块由场效应管Q1、电阻R3、电阻R4、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5和电阻R16组成,其中所述场效应管Q1的栅极与所述MCU处理器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1的栅极和源极之间连接电阻R4,所述场效应管Q1的栅极还通过电阻R16与所述数据切换模块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1的漏极与所述第二电源模块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输出接口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插入检测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和第三输出接口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输出接口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检测模块包括电压采集电路。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输出接口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检测模块包括防抖电路。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输出接口的车载充电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和可充电设备的普及,人们对充电设备的需求度越来越高,特别是车载充电设备。

现有市场上的车载快充充电器大部份采和两口输出,无法满足车内多设备用电的需求,少部份的三口车载快充充电器采用三路独立供电系统来实现,此方法成本高昂,对产品的结构空间要求高,实现难度大。

因此,急需一种能同时适用三种常用充电接口充电的车载充电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多输出接口的车载充电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输出接口的车载充电器,包括:

第一输出接口,用于提供可供外接的TYPE-C PD充电接口;

第二输出接口,用于提供可供外接的QC3.0 USB充电接口;

第三输出接口,用于提供可供外接的USB充电接口;

第一电源模块,与所述第一输出接口连接;

第二电源模块,其电源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的电源输入端并联连接,其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输出接口和所述第三输出接口连接;

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二输出接口和所述第三输出接口连接。

优选的,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MCU处理器;

USB数据切换模块,与MCU处理器、第二输出接口和第三输出接口连接;

充电协议处理模块,与MCU处理器和USB数据切换模块连接。

优选的,所述MCU处理器由控制芯片U2、电源转换芯片U4、电容C3和电容C11组成,其中所述电源转换芯片U4的第1脚接地,所述电源转换芯片U4的第2脚与所述控制芯片U2的第1脚连接,所述电源转换芯片U4的第3脚与所述第二电源模块连接,所述电容C3连接于所述电源转换芯片U4的第1脚和第3脚之间,所述电容C11连接于所述电源转换芯片U4的第1脚和第2脚之间,所述控制芯片U2的第9脚与所述充电协议处理模块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2的第11脚和第12脚均与所述第二电源模块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2的第14脚接地。

优选的,所述USB数据切换模块由数据切换芯片U1组成,其中所述数据切换芯片U1的第1脚与所述MCU处理器连接,所述数据切换芯片U1的第2脚、第8脚、第9脚和第10脚分别与所述充电协议处理模块连接,所述数据切换芯片U1的第3脚和第4脚分别与第二输出接口连接,所述数据切换芯片U1的第5脚接地。

优选的,所述充电协议处理模块由场效应管Q1、电阻R3、电阻R4、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5和电阻R16组成,其中所述场效应管Q1的栅极与所述MCU处理器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1的栅极和源极之间连接电阻R4,所述场效应管Q1的栅极还通过电阻R16与所述数据切换模块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1的漏极与所述第二电源模块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插入检测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和第三输出接口连接。

优选的,所述插入检测模块包括电压采集电路。

优选的,所述插入检测模块包括防抖电路。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采用两路电源模块实现3个不同类型充电接口同时输出,供用电设备充电,三个接口均可同时独立使用,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输出接口的车载充电器模块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输出接口的车载充电器电路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输出接口的MCU处理器电路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输出接口的充电协议处理模块和USB数据切换模块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输出接口的车载充电器,包括第一输出接口1、第二输出接口2、第三输出接口3、第一电源模块、第二电源模块5和控制模块6,其中,所述第一输出接口1用于提供可供外接的TYPE-C PD充电接口;所述第二输出接口2用于提供可供外接的QC3.0 USB充电接口;所述第三输出接口3用于提供可供外接的USB充电接口;所述第一电源模块与所述第一输出接口1连接;所述第二电源模块5的电源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的电源输入端并联连接,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输出接口2和所述第三输出接口3连接;所述控制模块6与所述第二输出接口2和所述第三输出接口3连接,控制所述第二输出接口2和所述第三输出接口3的输出。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源模块为第一输出接口1提供电源转换及快充协议认证,所述第二电源模块5为第二输出接口2及第三输出接口3提供电源,所述第一电源模块和第二电源模块5共用一个电源输入端子,所述第一输出接口1连接设备进行充电时由第一电源模块进行供电和快充协议认证处理,可独立工作,不受其它输出接口的影响,第三输出接口3默认为关闭不输出的状态。

当仅有第二输出接口2连接设备进行充电时,由第二电源模块5进行供电和快充协议认证处理,并进入快充模式;此时如果第三输出接口3有插入设备时,控制模块6将第二输出接口2与第二电源模块5的连接断开;控制模块6将第二电源模块5的输出线路上的信号电压拉低至0.6V,使第二电源模块5退出快充模式;同时控制模块6还控制两个接口能同时工作,不会因为充电协议不同导致输出电压不同而损坏充电设备。

当第三输出接口3先插入设备进行充电时,所述控制模块6将充电协议控制在5V标准输出协议,并将第二输出接口2与第二电源模块5的连接断开;同时,控制模块6将第二电源模块5输出线路上的信号电压拉低至0.6V,使第二电源模块5不能进入快充模式,并打开第三输出接口3的输出.此时当第二输出接口2连接充电设备时,将以5V标准充电电压进行充电。

当第三输出接口3的充电设备移除时,所述控制模块6将第二输出接口2与第二电源模块5进行重新连接,并断开第二电源模块5输出线路上的信号电压拉低,使第二电源模块5能够正常进入快充模式,此时第二输出接口2将恢复进入快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所述控制模块6包括MCU处理器61、USB数据切换模块62和充电协议处理模块63;所述USB数据切换模块62与MCU处理器61、第二输出接口2和第三输出接口3连接;所述充电协议处理模块63与MCU处理器61和USB数据切换模块62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USB数据切换模块62为QC3.0 USB输出接口及普通USB输出接口提供USB数据链路切换功能,所述充电协议处理模块63对QC3.0 USB输出接口及普通USB输出接口的充电协议进行处理,所述MCU处理器61对USB数据切换模块62进行逻辑控制。

当仅有第二输出接口2连接设备进行充电时,由第二电源模块5进行供电和快充协议认证处理,并进入快充模式;此时如果第三输出接口3有插入设备时,插入检测模块64检测到有设备插入将信号反馈至MCU处理器61,MCU处理器61给出控制信号至充电协议处理模块63,通过USB数据切换模块62将第二输出接口2的数据线与第二电源模块5的连接断开;MCU处理器61将第二电源模块5的线路上的信号电压拉低至0.6V,使第二电源模块5退出快充模式;同时将第二电源模块5输出接口及第三输出接口3的数据线通过USB数据切换模块62与充电协议处理模块63连接,使第二输出接口2及第三输出接口3的充电协议由充电协议处理模块63进行处理,以保证两个接口能同时工作,不会因为充电协议不同导致输出电压不同而损坏充电设备。

当第三输出接口3先插入设备进行充电时,所述MCU处理器61给出控制信号至所述充电协议处理模块63,充电协议处理模块63将充电协议控制在5V标准输出协议,并通过USB数据切换模块62将第二输出接口2的数据线与第二电源模块5的连接断开;同时,所述MCU处理器61将第二电源模块5的线路上的信号电压拉低至0.6V,使第二电源模块5不能进入快充模式,并打开第三输出接口3的输出;此时,当第二输出接口2连接充电设备时,将以5V标准充电电压进行充电。

当第三输出接口3移除时,所述MCU处理器61给出控制信号至USB数据切换模块62,将第二输出接口2的数据线与第二电源模块5进行重新连接,并断开第二电源模块5的线路上的信号电压拉低,使其能够正常进入快充模式,此时第二输出接口2将恢复进入快充。

优选的,所述USB数据切换模块62中可以包含USB模拟开关和芯片供电电路。所述USB模拟开关用于在所述MCU处理器61和所述充电协议处理模块63的配合下,实现第二输出接口2和第三输出接口3的充电输出开启、关闭和切换。所述芯片供电电路为所述USB数据切换模块62提供电源。

优选的,所述充电协议处理模块63包括充电协议芯片和充电协议分压电阻,通过所述充电协议芯片和分压电阻的配合可以进行充电协议的切换,改变充电电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如图3所示,所述MCU处理器61由控制芯片U2、电源转换芯片U4、电容C3和电容C11组成,其中所述电源转换芯片U4的第1脚接地,所述电源转换芯片U4的第2脚与所述控制芯片U2的第1脚连接,所述电源转换芯片U4的第3脚与所述第二电源模块5连接,所述电容C3连接于所述电源转换芯片U4的第1脚和第3脚之间,所述电容C11连接于所述电源转换芯片U4的第1脚和第2脚之间,所述电源转换芯片U4用于将从所述第二电源模块5引入电源转换成芯片所需的5V电源;所述控制芯片U2的第9脚与所述充电协议处理模块63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充电协议处理模块63,所述控制芯片U2的第11脚和第12脚均与所述第二电源模块5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2的第14脚接地,所述控制芯片U2的其他管脚可以预留其他功能用。

优选的,所述MCU处理器61还包括显示装置DLED,所述显示装置DLED的1-6脚分别与所述控制芯片U2的第2、3、5、6、7、8脚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控制芯片U2输出的信息并显示。所述控制芯片U2可以是一颗C51的单片机,如HR7P153,也可以是其他能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功能的芯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如图4所示,所述USB数据切换模块62由数据切换芯片U1组成,其中所述数据切换芯片U1的第1脚与所述MCU处理器61连接(5V电源),所述数据切换芯片U1的第2脚、第8脚、第9脚和第10脚分别与所述充电协议处理模块63连接,所述数据切换芯片U1的第3脚和第4脚分别与所述第二输出接口2连接,所述数据切换芯片U1的第5脚和第10脚接地。所述数据切换芯片U1还通过电阻与所述控制芯片U2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控制芯片U2输出的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二输出接口2和第三输出接口3的输出。所述数据切换芯片U1为USB模拟开关芯片,一般可以用BL1532这样的芯片来实现,也可以是其他能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功能的芯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如图4所示,所述充电协议处理模块63由场效应管Q1、电阻R3、电阻R4、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5和电阻R16组成,其中所述场效应管Q1的栅极与所述MCU处理器61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1的栅极和源极之间连接电阻R4,所述场效应管Q1的栅极还通过电阻R16与所述数据切换模块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1的漏极与所述第二电源模块5连接,所述电阻R3一端与所述MCU处理模块的5V电源输出连接,另一端通过电阻R13接地,所述电阻R14一端与所述MCU处理模块的5V电源输出连接,另一端通过电阻R15接地,所述电阻R13和电阻R15的非接地端还分别与所述USB数据切换模块62连接。

所述电阻R3、电阻R13、电阻R14和电阻R15是分压电阻,通过分压得到充电协议的协议识别电压。作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的是,所述电阻R3、电阻R13、电阻R14和电阻R15所实现的功能也可以用协议芯片来代替实现,如现在市场上常用的FP6601等芯片。现有电路只是因成本因素没有采用协议芯片来设计,电路中所述场效应管Q1的作用是用于退出快充协议,当所述场效应管Q1导通时,会将第二电源模块5输出线路上的电压拉到0.6V,从而使电路退出或是不能进入快充模式,即提供一个非快充的协议电压,从而实现退出快充或是不能进入快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所述多输出接口的车载充电器还包括插入检测模块64,与所述控制模块6和第三输出接口3连接。

所述插入检测模块64对普通USB输出接口的设备连接进行检测并反馈给MCU处理器61,由MCU处理器61对插入检测模块64进行逻辑控制。例如,当第三输出接口3有插入设备时,所述插入检测模块64检测到有设备插入将信号反馈至MCU处理器61,MCU处理器61给出控制信号至充电协议处理模块63,通过USB数据切换模块62将第二输出接口2的数据线与第二电源模块5的连接断开;当第三输出接口3先插入设备进行充电时,所述插入检测模块64检测到有设备插入将信号反馈至MCU处理器61;MCU处理器61给出控制信号至充电协议处理模块63,充电协议处理模块63将充电协议控制在5V标准输出协议,并通过USB数据切换模块62将QC3.0 USB输出接口的数据线与第二电源模块5的连接断开;当普通USB输出接口移除时,所述插入检测模块64检测到USB普通输出接口移除了设备,将信号返馈至MCU处理器61,MCU处理器61给出控制信号至USB数据切换模块62,将第二输出接口2的数据线与第二电源模块5进行重新连接,并断开第二电源模块5的线路上的信号电压拉低,使其能够正常进入快充模式,此时第二输出接口2将恢复进入快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所述插入检测模块64包括电压采集电路,所述电压采集电路用于采集所述第三输出接口3的电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所述插入检测模块64包括防抖电路,通过所述防抖电路防止插入检测模块64电压抖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多输出接口的车载充电器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806935.7

申请日:2019-05-3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4(深圳)

授权编号:CN209627038U

授权时间:20191112

主分类号:H02J 7/00

专利分类号:H02J7/00

范畴分类:37C;38G;

申请人:深圳市亿昌达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深圳市亿昌达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8000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黄麻布族兴工业区2栋4楼

发明人:丁曼婷

第一发明人:丁曼婷

当前权利人:深圳市亿昌达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汤东凤

代理机构:11350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  

一种多输出接口的车载充电器论文和设计-丁曼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