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微观混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微观,混和,化学反应,结构,粒度,片状,金融机构。
微观混和论文文献综述
包慧[1](2011)在《转型“全能金融管家” 330万保险营销员新出路?》一文中研究指出尽管保监会仍没有放开对保险公司混业经营的管制,但战斗在销售一线的330余万保险代理人,已有部分先行者开始自救式“混业经营”,即销售保险产品的同时,也向客户提供银行理财、信托、基金等产品。 “保险营销员做全能金融产品销售者,已成为一种趋势!”(本文来源于《21世纪经济报道》期刊2011-08-02)
李希,陈建峰,陈甘棠[2](1994)在《微观混和研究的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微观混和一般指物料从湍流分散后的最小微团(Kolmogorov尺度)到分子尺度上的均匀化过程。这种小尺度的均匀化过程对于快速复杂反应有着重要影响。40年来对微观混和进行了不少的研究,近十多年来机理研究才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本文将对这个领域中有关概念和模型的历史发展、形成的主要学派以及当前的研究状况作一全面的介绍。(本文来源于《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期刊1994年02期)
李希,陈甘棠[3](1993)在《微观混和问题的研究——(Ⅹ)混和对于快速平行反应过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作者以往提出的微观混和理论,进一步考虑微观与宏观混和因素对平行反应过程的影响。实验以盐酸与氯乙酸乙酯同氢氧化钠的竞争反应为工作体系,在2.5L 和50L 半分批釜中系统地考察了产物分布 X_Q 随搅拌转速、反应物浓度、进料位置、加料速率、加料方式、体积比等因素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整理为 X_Q 与特征无量纲数 Da、Li 的关系,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和模拟这一关系。同时,对大釜和小釜的实验与模拟均表明,反应区域的位置和大小的改变是快速反应产生“放大效应”的重要原因。(本文来源于《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期刊1993年04期)
李希,陈甘棠[4](1993)在《微观混和问题的研究—— (Ⅸ)宏观混和因素对化学反应过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作者提出的理论模型及其计算方法,进一步分析了宏观混和因素对化学反应过程的影响,考察了竞争串联反应的产物分布随无量纲数 Li、Da 的变化规律,并与文献中的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宏观混和对化学反应有显着影响,模型能够正确地预测这种影响。(本文来源于《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期刊1993年02期)
李希,陈甘棠[5](1993)在《微观混和问题的研究——(Ⅵ)不同混和阶段的化学反应的描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作者对混和区域的划分,进一步完整地给出了各区域中混和与化学反应过程的描述,这些描述均归结成一系列包含反应项的扩散方程或对流扩散方程的初值问题。对于简单瞬时反应,文中给出了精确解,据此可以估计各区域中化学反应的最大转化率以及反应区的位置和大小。对于竞争串联反应,当主反应为瞬时反应时,经过适当的变换,结合有关的解析解,可将无限区域上多个强非线性方程的初值问题化为有限区域上一个弱非线性方程的初、边值问题。(本文来源于《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期刊1993年01期)
李希,陈甘棠[6](1993)在《微观混和问题的研究——(Ⅶ)微观混和数学问题的求解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用正交样条配置法求解文[1]中提出的微观混和数学问题,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然后以正交配置解为比较基础,提出了两种更为简单的近似方法:相似解方法和平均近似解法。本文的工作较好地解决了片状结构模型的计算求解问题。(本文来源于《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期刊1993年01期)
李希,陈甘棠[7](1993)在《微观混和问题的研究——(Ⅷ)釜式反应器中竞争串联反应过程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将文[3]提出的微观混和模型与文[4]建立的求解方法用于搅拌釜中竞争串联反应过程的模拟,对半间歇操作(SBR)与连续操作(CSTR)两种情况给出了反应器模型和模拟结果。釜中的流体分为含反应物B的微元和不含B的环境两个部分。加入的物料B仅在釜内局部区域进行微观混和与化学反应,反应完毕后转变成环境物质。数值模拟结果与前人的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据此修正了作者以往对微元变形速率的过高估计。修正后的变形速率为Kolmogorov波数下的涡旋变形速率|((?))|≈0.063(ε/ν)~(1/2)。计算还表明,相似解法与平均近似解法也能给出良好的模拟结果,从而可大大简化模型的数值计算。(本文来源于《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期刊1993年01期)
李希[8](1992)在《微观混和问题的理论与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微观混和一般指物料从湍流分散后的最小微团(Kolmogorov尺度)到分子尺度上的均匀化过程。这种小尺度的均匀化过程对于快速复杂反应有着重要影响,其影响机理和过程描述长期以来虽进行过不少研究然而由于难度较大而未获令人满意的解决。本论文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从理论与实验两个方面对微观混和展开了进一步深入的研究;致力于建立一个合理而有特色的微观混和理论,文中全面地运用湍流理论来分析多个尺度上的混和机理,并给出了数学描述和有关模型。同时,采用叁种研究手段——高速显微摄影、计算机模拟与化学反应实验,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完成的工作与主要结果有 1.指出了以往微观混和模型的缺陷,这些缺陷,主要是关于物质细观分布形态的认识问题。运用高速显微摄影技术对微观混和过程进行了观察,将物质微元的形态特征归结为“片状”与“条状”两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片状结构模型,将微观混和表述为片状微元上的变形与分子扩散。微元变形速率由湍流能谱分析给出 s=0.063(ε/ν)~(1/2) (A-1)分子扩散区的宽度趋于一常数 δ=12λ_B (A-2)因此,微观混和可以看成是微元的体积膨胀 v=v_0exp(st) (A-3) 2.首次考虑了微观混和与宏观混和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引入无量纲数Li来表征二者的强弱。(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1992-10-01)
陈建峰,吕蓁,陈甘棠[9](1992)在《微观混和问题的研究——(Ⅴ)混和对沉淀反应过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硫酸钡沉淀反应为工作体系,研究了在搅拌釜中搅拌强度、粘度、加料时间、反应物初始浓度及反应物初始体积比等各种操作参数对产物晶体粒度分布的影响。发现:搅拌强度、粘度以及加料时间对粒度分布的影响不是单调的,均各自存在极小值点,在极小值临界点处平均粒径或方差(或变异系数)取值最小;平均粒径取值最小处的临界点与方差(或变异系数)取值最小处的临界点并不相重而稍有偏离,但在两个临界点所围的操作区内,粒子细而且分布均匀,所以此区为最佳操作区,这一结果对液相法超细粒子的制备而言显得极为重要。(本文来源于《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期刊1992年01期)
李希,陈甘棠,戎顺熙[10](1990)在《微观混和问题的研究——(Ⅲ)物质的细观分布形态与变形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总结与评价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物质微元细观分布形态的片状结构假定。同时,将湍流能谱用于运动学分析,给出了微元的变形规律,λ=λ_Kexp[-0.1(ε/v)~(1/2)t]。微观扩散过程的数学分析表明,微观混和区的宽度趋于一定常值δ=10λ_B,而其体积则呈指数规律增长 v~exp[0.1(ε/v)~(1/2)t]。从而可以将微观混和看成是物料的“稀释”过程或微元的体积膨胀过程。(本文来源于《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期刊1990年04期)
微观混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微观混和一般指物料从湍流分散后的最小微团(Kolmogorov尺度)到分子尺度上的均匀化过程。这种小尺度的均匀化过程对于快速复杂反应有着重要影响。40年来对微观混和进行了不少的研究,近十多年来机理研究才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本文将对这个领域中有关概念和模型的历史发展、形成的主要学派以及当前的研究状况作一全面的介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观混和论文参考文献
[1].包慧.转型“全能金融管家”330万保险营销员新出路?[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
[2].李希,陈建峰,陈甘棠.微观混和研究的现状[J].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1994
[3].李希,陈甘棠.微观混和问题的研究——(Ⅹ)混和对于快速平行反应过程的影响[J].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1993
[4].李希,陈甘棠.微观混和问题的研究——(Ⅸ)宏观混和因素对化学反应过程的影响[J].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1993
[5].李希,陈甘棠.微观混和问题的研究——(Ⅵ)不同混和阶段的化学反应的描述[J].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1993
[6].李希,陈甘棠.微观混和问题的研究——(Ⅶ)微观混和数学问题的求解方法[J].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1993
[7].李希,陈甘棠.微观混和问题的研究——(Ⅷ)釜式反应器中竞争串联反应过程的数值模拟[J].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1993
[8].李希.微观混和问题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1992
[9].陈建峰,吕蓁,陈甘棠.微观混和问题的研究——(Ⅴ)混和对沉淀反应过程的影响[J].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1992
[10].李希,陈甘棠,戎顺熙.微观混和问题的研究——(Ⅲ)物质的细观分布形态与变形规律[J].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