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缝隙论文-朱文忠,张春宝,越野,宋鑫磊

微缝隙论文-朱文忠,张春宝,越野,宋鑫磊

导读:本文包含了微缝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聚苯乙烯,微球,扩散,种植体-基台

微缝隙论文文献综述

朱文忠,张春宝,越野,宋鑫磊[1](2019)在《基于微球扩散法测量基台微缝隙最大宽度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电镜测量法验证微球扩散法的可行性和精确性;同时使用该法测量并比较4种不同种植体-基台在不同水平载荷作用下微缝隙的大小。方法离体构建4种种植体-基台微缝隙模型(A组:Anatomic全瓷基台; B组:Syn Octa内八角钛基台; C组:Procera钛基底全瓷基台; D组:Procera全瓷基台),在种植体内放入聚苯乙烯微球乳液(粒径0.2~5.0μm),同时给各组基台以不同的水平向载荷(0、50、100、150 N),使用激光粒度仪检测扩散通过微缝隙的最大微球直径,记为微缝隙的最大宽度。同时记录测得该最大宽度所需的扩散时间。另一方面,使用扫描电镜测量每个模型的8个观测点的微缝隙宽度,取最大值。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差异。结果 (1)微球扩散法和电镜测量法对于微缝隙宽度的检测精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2)微球扩散法检测微缝隙宽度最多耗时15 min;(3)无外力载荷时,A、D组微缝隙显着大于B、C组(P<0.05);(4)B、C组,100 N和150 N载荷的微缝隙大于0 N(P<0.05); 150 N载荷的微缝隙大于50 N(P<0.05)。结论微球扩散法可简便、高效、准确地测量种植体-基台间微缝隙的最大宽度。无载荷条件下,种植体-全瓷界面的微缝隙显着大于种植体-钛界面的微缝隙;在较大的水平载荷作用下,种植体-钛界面微缝隙会显着增大。(本文来源于《口腔医学》期刊2019年01期)

吕鹏,李明远[2](2013)在《液体在微缝隙中接触角的测量及变化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接触角是一个表征固体表面润湿性及液体与固体表面相互作用强弱的一个重要参数。在毛细现象及液体在微孔或微缝隙中的运移过程中,一般认为液体与固体接触角不随着微孔或微缝隙尺寸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并以常规接触角测量方法得到的接触角值进行相关计算或研究依据。为了深入地研究、表征毛细管孔隙或微缝隙中固-液相互作用和孔隙大小对固体表面润湿性的影响,本论(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第5分会:胶体与界面化学中的理论问题》期刊2013-07-21)

陈小云,于桂兰[3](2011)在《考虑摩擦接触时简谐波透过微缝隙的传播》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简谐波透过微缝隙的传播问题.考虑界面摩擦接触,利用Fourier分析技术和半空间解修正法,将边界非线性波动问题简化为一组代数方程并进行了详细的数值计算.给出了分离区、滑移区和粘着区的分布以及界面应力分布和能量分配;讨论了缝隙宽度、摩擦因数、入射角等因素对波动传输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界面发生局部接触和滑移使得反射波和透射波中含有高频谐波.缝隙宽度与各阶谐波反射、透射系数的关系可为材料及结构的无损检测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应用数学和力学》期刊2011年11期)

陈小云[4](2011)在《考虑摩擦接触时微缝隙对波动传输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弹性波透过含有微缝隙的接触型界面的传播特性对于桥梁工程的抗震、损伤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桥梁结构中,地基和基础之间的界面是接触型界面,它们中间很可能存在微小的缝隙,而且在强应力波作用下,地基与基础间会产生错动与翘离。另外,结构中的初始裂纹(亦可以看作是构件中存在的徽缝隙)对钢桥关键细节的疲劳剩余寿命有显着影响。所以探讨波动透过微缝隙的传播特性具有理论与实际意义。本文就界面摩擦接触情况下微缝隙对波动传输特性的影响进行了较深入的理论研究。由于界面上接触和非接触区的分布在求解前是未知的且边界条件中含有不等式,所以这是一个边界非线性问题。为探讨问题的物理本质,本文借鉴Comninou和Dundurs双侧解修正法的思想,把半空间自由表面问题的解作为基本解,迭加一个Fourier级数形式的修正解,得到了该问题的解析解;确定了界面上分离区、滑移区及粘着区的分布;给出了界面应力及相对速度的分布,以及基频波、高频波的反射/透射系数和能量分配。讨论了缝隙宽度、摩擦系数、入射角度、介质参数等对波动传输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1)问题的解依赖于缝隙宽度d、入射波幅值C0、摩擦系数.f、入射角度θ0四个参数和上下介质材料参数。分离区范围由无量纲缝隙宽度d/a0。唯一确定,并随之增大而增大,与摩擦系数无关。(2)在分离区前缘始终存在一滑移区,其范围随摩擦系数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入射角的增大,分离区前后缘的滑移区增大,粘着区减小。由于上下介质在接触区前缘速度不同,导致界面力和相对滑移速度出现间断。(3)由于界面发生局部接触和滑移使得反射波和透射波中含有高频谐波,波形发生畸变。二次谐波反射和透射系数随d/A0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高频谐波反射/透射系数与缝隙宽度的关系为材料或结构的无损检测提供了理论依据。(4)缝隙宽度对界面上能量的分配具有很大影响。随着d/A0的增大,反射波所携带的能量增大,透射波所携带的能量减小,由于摩擦作用耗散的能量变化不大。当下侧介质和上侧介质的波阻抗比ρc(?)/(?)增大时,能量透射率增大。这为桥梁工程中考虑地基与基础之间地震波的能量传递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1-06-17)

曹卫卫[5](2010)在《微缝隙对波动传输特性影响的理论与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工程结构中存在着大量的接触界面,当材料或结构受地震、冲击等动荷载作用时,接触界面的存在不可避免的会影响材料或结构的力学行为。因此研究界面对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早期关于弹性波与界面的相互作用的研究多集中于完好粘结界面。但是至今很少有研究涉及两固体之间存在微缝隙时的波动传输问题。微缝隙可以看作一种特殊的界面模型,当波较弱时,缝隙的表面反射入射的波,从而完全阻隔波的传输;但当波足够强时,缝隙的两个表面就会相互接触或部分接触,从而将波动从其一侧传输到另一侧。因而分析微缝隙对波动传输特性的影响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可以为重要结构的减震隔震、无损检测提供依据。本文从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两个方面对微缝隙的动力传输特性进行了初步探索。分别考虑了简谐波和脉冲波入射,微缝隙两侧介质相同和不同等几种情况。给出了不同微缝隙宽度下透射波的时域与频域曲线以及二阶频率幅值随缝隙宽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如下:1)对简谐纵波与微缝隙相互作用的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考虑纵波垂直入射且界面光滑的情况,得到了界面接触区与缝隙宽度的关系。研究发现,由于微缝隙的存在导致透射波中存在高频谐波。其幅值由缝隙宽度、入射波幅值和缝隙两侧材料性质决定。透射波的二阶频率幅值随缝隙宽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缝隙两侧介质相同(St-St)时幅值远远大于介质不同的情况(St-Al和Al-St)。2)对简谐纵波与微缝隙相互作用的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分别就缝隙两侧介质相同和不同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由透射波的时域和频域曲线可以看出,由于微缝隙的存在导致透射波中存在高频谐波。透射波波形发生了明显的畸变。且St-A1实验的二阶频率幅值低于St-St实验的二阶频率幅值,这些结果与理论结果吻合很好。介质相同和介质不同的叁种实验结果表明:缝隙两侧材料特性不仅对透射波有很大影响,同时波动通过材料的次序不同也会改变透射波的波形及性质。3)对脉冲波与微缝隙相互作用的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分别就缝隙两侧介质相同和不同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由实验结果可看出,由于微缝隙的存在导致透射波的时域及频域曲线与无缝隙时的情况截然不同。其二阶频率幅值随着微缝隙宽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缝隙两侧介质相同时的二阶频率幅值比介质不同时要大。(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0-06-01)

强文涛[6](2009)在《考虑光滑接触时弹性波透过微缝隙的传播》一文中研究指出界面广泛存在于自然介质、人造材料及工程结构中。以往的研究多假定界面完好粘接,即位移和应力分量在界面上均保持连续,仅有材料性质的间断,但在实际中广泛存在另一类界面—可分离的接触界面,两弹性半空间中存在微缝隙就属于以上界面类型。微缝隙可以看作一种特殊的界面模型,当波较弱时,缝隙的表面就像自由面一样反射入射的波,从而完全阻隔波的传输;但当波足够强时,缝隙的两个表面就会相互接触或部分接触(区域是未知量),从而将波动从一侧传输到另一侧,这时的缝隙就像一个有着初始张开位移的接触界面。本文利用Fourier分析技术探讨了光滑接触时弹性波通过微缝隙的传播问题。考虑了缝隙宽度等因素对接触区大小、界面法向正应力分布、高频谐波幅值、界面上能量分配的影响,得到了以下一些有意义的结果:1)接触区范围与缝隙宽度有着一一对应的关系,当缝隙宽度越小时,接触区范围越大。2)随着缝隙宽度的增大,接触区界面法向正应力和分离区界面法向相对位移均增大,且界面法向正应力在分离区前缘连续,在分离区尾缘出现间断。3)对于基频波,随着缝隙宽度的增大,透射波法向位移幅值减小,反射波位移幅值先减小后增大。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接触作用的影响,当缝隙宽度最小时,透射波位移幅值达到最大,而反射波位移幅值并不是最小值。4)接触界面会产生高频谐波。对于二次谐波,反射、透射波位移幅值均随着缝隙宽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利用二次谐波幅值与缝隙宽度的关系可以为结构无损检测提供理论依据。5)缝隙宽度对界面上能量的分配与传递有很大影响。随着缝隙宽度的增大,透射波能率减小,反射波能率增大。当缝隙宽度趋于零时透射波能率达到最大,约为入射波能率的35%.6)入射波角度对界面相对位移和法向正应力影响较小。随着入射角的增大,分离区界面法向相对位移和接触区法向正应力均减小。垂直入射时分离区最小,界面法向相对位移和法向应力都达到最小值。(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09-07-01)

邵敏[7](2007)在《微缝隙流道的强迫对流换热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些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随之而来是器件的局部热流密度急剧增大。微通道强迫对流换热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热控制技术成为目前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而微通道内对流换热时,液态介质流动与传热过程与宏观经典理论相差甚多,所以对微流体强迫对流换热机理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典型形状微通道(微缝隙)在滑移边界条件下,利用粘性流体运动方程和动量方程,推导出速度场和流动阻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基于微流体的温度跳变假设,从对流换热的能量方程出发,推导出层流时微流体的温度解的结构,与壁面固体热传导及轴向流体导热相综合,得到一种热非完全发展的微缝隙壁面温度表达式,从而给出了计算微通道对流换热的无量纲努塞尔数(Nu)一个新公式。运用matlab软件以实例进行了仿真计算,得到不同滑移长度下流动阻力随雷诺数的变化曲线、不同滑移长度下速度场随高度的变化以及温度跳变下微缝隙内温度场的分布曲线和平均努塞尔数。与宏观经典理论对比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本文给出的温度表达式可以用于工程实践中;流体和固体边界面温度有明显的跳变,在流体和固体界面,流体温度与固体的温度不相同,不能采用与宏观尺度相同的处理方法;随着速度滑移的程度的增加,流动阻力下降。同时验证了采用强迫对流方式的微通道换热器的良好的散热性能.(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07-01-01)

张欣玫,黎子源,王峰营[8](1988)在《微缝隙测试仪的微机处理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计算机技术以惊人的速度迅猛发展,计算机已渗透到国防尖端、工业、农业、企业管理、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其作用和成就正日益卓着。本文叙述了用微缝隙测试仪及微机处理系统完成对微缝隙、小狭缝宽度的测量。用微型计算机对微缝隙测试信号的检测和处理,不但可使效率大大提高,而且测量精度会更加准确,微缝隙测试仪及微机处理系统经天津市乐器厂试用表明,该系统工作可靠,使用方便。(本文来源于《微处理机》期刊1988年03期)

黎子源,倪文俊,李世忱,张欣梅[9](1987)在《自扫描光电二极管列阵在音簧微缝隙自动测量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自扫描光电二极管列阵(Self-Scanned Photodiocde array)是由若干个光电二极管组成的线(或面)列阵与相应的扫描电路集成于同一硅片上。形成一种特殊的光电传感器.它是属于固体图象传感器一种,和电荷耦合器件相比具有分辨高,入射光光强的动态范围大,工艺较简单,使用的外部电路简单并较易调整等优点。该类器件主要可用于光学文字(符号)识别,非接触尺寸检测,表面缺陷探测,传真,摄象等领域。(本文来源于《光电子.激光》期刊1987年Z1期)

微缝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接触角是一个表征固体表面润湿性及液体与固体表面相互作用强弱的一个重要参数。在毛细现象及液体在微孔或微缝隙中的运移过程中,一般认为液体与固体接触角不随着微孔或微缝隙尺寸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并以常规接触角测量方法得到的接触角值进行相关计算或研究依据。为了深入地研究、表征毛细管孔隙或微缝隙中固-液相互作用和孔隙大小对固体表面润湿性的影响,本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缝隙论文参考文献

[1].朱文忠,张春宝,越野,宋鑫磊.基于微球扩散法测量基台微缝隙最大宽度的研究[J].口腔医学.2019

[2].吕鹏,李明远.液体在微缝隙中接触角的测量及变化规律研究[C].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第5分会:胶体与界面化学中的理论问题.2013

[3].陈小云,于桂兰.考虑摩擦接触时简谐波透过微缝隙的传播[J].应用数学和力学.2011

[4].陈小云.考虑摩擦接触时微缝隙对波动传输的影响[D].北京交通大学.2011

[5].曹卫卫.微缝隙对波动传输特性影响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

[6].强文涛.考虑光滑接触时弹性波透过微缝隙的传播[D].北京交通大学.2009

[7].邵敏.微缝隙流道的强迫对流换热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

[8].张欣玫,黎子源,王峰营.微缝隙测试仪的微机处理系统[J].微处理机.1988

[9].黎子源,倪文俊,李世忱,张欣梅.自扫描光电二极管列阵在音簧微缝隙自动测量中的应用[J].光电子.激光.1987

标签:;  ;  ;  ;  

微缝隙论文-朱文忠,张春宝,越野,宋鑫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