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城市化理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城市,经济学,城乡,理论,乌托邦,空间,学科。
城市化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马先标[1](2018)在《城市化理论的经济学学科归属刍议》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化涉及人口、土地、资金等诸要素在城乡空间地域之间多维度的转移和重组过程,跨学科特征显着,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公共管理学、城乡规划学等诸学科对此各有相应解读。但是,人们通常会为更好的就业福利和收入而向往“城市光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无疑首先基于经济(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8-07-11)
李洋[2](2018)在《中国特色城市化理论与实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在加速进行着最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实践中存在着艰巨的困难与挑战,急需先进、科学、符合国情的理论指导。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进程中,中国特色的城市化理论充分展现了科学性,但也存在着理论滞后于发展、框架体系不够完善等不足。在这个城市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开展这个论题的研究具有的理论和现实价值。在理论上,中国特色城市化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特色城市化理论的出台,对我们正确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城市化理论具有有益的帮助;在现实层面,这一科学、系统的理论,对解决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五个主要问题,即资源浪费、发展失衡、环境污染、征用土地、城市空间结构问题有一定的帮助。解决这些问题最终的作用是在实践中更好地促进城市化良性发展。绪论部分主要介绍的是选题的思路以及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概括,这一部分主要是总结出当前学界对于城市化问题的研究热点集中在城市化道路和城市经济发展模式两个问题上。在城市化道路问题上,部分学者认为中国的城市化道路有四个特点,一是政府为主导,二是走工业化和城市化相结合的道路,叁是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四是中国的城市化道路必然不同于其他国家。正是基于以上四个基本特点,我们可以说中国特色城市化理论是存在的,并且是科学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系统化理论。在城市经济发展模式的问题上,部分学者认为应当走东、中、西部分工协调发展的道路,以此来促进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也有学者认为应当大力发展科技来带动城市化进程。第二章主要是在理论上追根溯源,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对于城市化问题的论述各有不同,马克思、恩格斯将城市生产视作资本主义生产链条上的重要一环。列宁认为应当借鉴俄国资本主义时代的城市发展经验来促进苏维埃俄国的城市化,而斯大林反复强调的是重工业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列宁和斯大林所处的时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城市已经完成了产业革命和对资本的垄断,经过几个世纪的努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但同时大量的资本集聚在大城市中,导致了资本主义城市内部的矛盾更加尖锐。第叁章主要梳理中国特色城市化理论的探索过程,毛泽东时代的中国还是一个较为落后的农业国,因此毛泽东对城市化问题的思考,多集中在工农业结合、农村工业化等方面。邓小平则着眼于开放和发展,提出了允许城市群不平衡发展和城市建设“叁步走”战略。这一战略思考为中国特色城市化理论的成熟和完善奠定了基础。江泽民对农民的城市化问题十分重视。胡锦涛、习近平分别从区域科学发展和五大发展理念并举的战略高度,阐述了新时期城市化的目标:实现人的城市化。第四章论述的是中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和当前存在的五个主要问题:资源浪费、发展失衡、环境污染、征用土地、城市空间结构。在充分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后,拟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第五章则是从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具体要求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两个纲领性文件出发,论述了中国特色城市化理论与具体实际情况的结合方式。(本文来源于《西南科技大学》期刊2018-05-22)
李渊[3](2018)在《爱德华·索亚的区域城市化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爱德华·索亚是美国当代着名的后现代地理学家,他以空间作为解释社会存在的切入点,致力于城市社会空间理论的基造和对空间正义的追求。在现代性的深入发展的背景下,“空间实践”亟待深刻的“空间反思”。索亚的区域城市化理论以洛杉矶这座城市为代表性的窗口,《我的洛杉矶》的每一章节都是由一个自信的空间视角塑造的,它建立在我们生产和生活的地理位置对我们的生活和历史有显着影响的概念上,通过多层次的解读和重新解释来捕捉这个不断变化的城市景观中的历史发展的流动性。作为一种从都市模式转型的城市化进程轨迹,区域城市化被定义和描述工业资本主义城市的最新形态。值得用划时代的术语来描述这种显着范式的转变,这也是对正在创造一种新型城市的现代大都市的深远解构和重建。因此,它要求在城市理论和实践的各个方面都有相应的转变,只有认识到区域城市化是一个变化过程,城市区域或区域城市是其最终产物,城市结构调整才能取得适当的结果。正文将从以下四个章节内容论述:第一章梳理索亚关于城市和区域的空间理论叙事,对索亚所提出理论的背景作深入的探讨研究。主要解释区域城市化理论得以形成的现实、理论、思想背景。现代性的深入发展给城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带来了诸多问题,城市的空间治理成为城市治理的崭新视野。首先考虑到索亚的区域城市化理论提出的现实背景中的几个重要因素:经济上的不平衡发展、人们认知上的模糊、城市分化带来的一些弊端,拓宽对城市问题的当代理解,指出区域城市的空间维度。其次对影响索亚城市理论思想形成的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派的一些思想(如列斐伏尔的城市权利思想、哈维的城市政治经济理论、福柯的惩戒城市思想)进行展开讨论。最后从索亚的独特的思想背景中寻找之所以选取洛杉矶作为区域城市化理论的关注对象并由此扩展到世界范围内的区域城市化的缘由,并对洛杉矶的现实中反映出当今社会发展中所出现的一些共同性的问题进行总结。第二章以索亚“空间四部曲”这四本书为主线具体阐释索亚区域城市化理论的本体论基础。主要是对索亚空间理论思想的归纳并梳理理论内容的前后联系及发展。首先是依托《第叁空间》这本书,梳理索亚对后现代性差异构成的再探索,并着重凸显性别关系和后殖民批判问题。其次以《后大都市》为主要参考文本对索亚的思想理论展开比较深入全面的分析,并将关注点落在现代城市社会空间性上:对城市地理性和空间性想象的再探索,突出个人和集体空间中权力关系的作用和影响,以及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追寻空间正义的民主联盟组织。最后是批判视角下的空间正义追寻,主要涉及家庭空间的性别平等、城市空间的权利平等、区域空间的分配正义等追寻策略。第叁章旨在对区域城市化理论在工业资本主义社会的城市重构过程中新兴城市形态界定上的应用和前景进行梳理。主要解决的问题是通过对洛杉矶实证性研究归纳出全球化的城市和地区的一般性特征。首先是区域城市空间的发展:多中心和网络化的地理特征,由资本和劳动的扩张促进世界城市的形成,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区域还将不断融入进规模调整之中。其次是空间的生产过程离不开完善信息化的创新环境、利用大众传媒的优势促进公共空间的重构以及不断增强城市竞争的手段。最后是索亚在洛杉矶的经验研究中对未来区域城市规划的一个展望:地理位置上平面结构的发展,基层社会运动的组织化和普遍化发展以及在“寻求差别存在的权利”基础之上保持多元社会的发展趋势。第四章对索亚的空间理论进行批判性的反思。主要解释分析索亚的空间理论对当前城市化研究的理论贡献以及“适用性实践”的局限性;以便为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和城市化发展现实提供有效的分析路径和理论指导。首先,对索亚突出城市生活空间性对城市哲学研究的贡献作出肯定,并凸显推动空间正义和区域民主的发展这一特点。其次是索亚虽然看到了资本是问题的根源,但是他选择立足于不可逆的资本主义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来讨论具体的社会空间问题。从这个方面来说,他的大前提仍是资本主义制度,理论有无法摆脱的局限性。最后从区域的空间布局中要注意多中心的问题、政治哲学中追求差异性的正义的角度以及如何预防与管理城市危机问题出发谈论索亚的空间思想理论带给我们的一些启示。(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8-05-10)
周文,赵方,杨飞,李鲁[4](2017)在《土地流转、户籍制度改革与中国城市化:理论与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试图建立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在考虑到劳动力异质性的基础上分析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和城市化的关系。为此,本文构建一个包含农村和城市两类异质劳动力以及农村和城市两类区域用地的内生城市化模型,引入土地流转和人口迁移的限制,研究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改革对城市化和居民福利的影响。模型理论分析表明:(1)在严格的土地控制和户籍限制下,只有拥有较高人力资本的农村劳动力会迁往城市;(2)无论是允许土地流转还是户籍制度松绑,将有更多农村劳动力迁往城市,城市劳动力产出增加,农村劳动力福利大幅改善,城市劳动力的福利仅有少许下降,城市化率提高。反事实检验发现:允许1单位农村"宅基地"流转置换为0.5单位城市建设用地,则2000年和2011年城市化率比实际值分别提高1个和2.5个百分点;若劳动力摩擦程度整体下降0.3个单位,则2000年城市化率比真实值提高2个百分点,2011年提高3个百分点。本文的政策启示为:土地流转和户籍制度松绑的联合改革能够加快中国城市化进程及促进城市化红利的共享。(本文来源于《经济研究》期刊2017年06期)
王伟,王瑛,凌镘金,李姗姗[5](2017)在《1998-2015年我国城市化理论研究演进的特征与趋势——基于CiteSpace的文本计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从农业为主的乡村型社会、景观、文化向工业和服务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景观、文化转变的历史过程。我国"八五"计划中出现"城市化"概念,提出有计划地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随后城市化研究成为我国学者重点研究的领域。本文基于文本计量的研究方法,借助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构建知识图谱,梳理我国1998-2015年间城市化文献的脉络,刻画、解析、归纳我国城市化研究的知识结构和研究热点,评价城市化研究中所取得的成就,讨论城市化研究关注的领域以及所需要注意的问题,并结合国内政策及国外研究情况预测未来的城市化研究趋势。(本文来源于《城乡规划》期刊2017年02期)
杜赫[6](2016)在《基于花园城市和城市化理论的英国新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正处于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居民从农村地区不断地涌入城市。这种现象导致了城市的公共服务设施供给的压力,并影响到了公共服务设施的分配问题。新兴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资源的规划布局正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并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在英国的历史中,英国政府同样曾经遭遇过中国如今面临的问题。在应对城市化进程导致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资源紧张和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的大背景下,英国产生了花园城市理论以及其后的英国新城运动。文章基于花园城市理论和城市化理论,对于英国新城的规划进行研究并试图探索其对当代中国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建筑与文化》期刊2016年08期)
董慧[7](2016)在《哈维的城市化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哈维一直努力用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城市理论进行阐释与建构,这一建构也是历史地理的理论化建构。哈维认为,城市化理论需要理论与概念框架的确立,也需要经验的阐述。城市化因此是空间生产与空间配置整合的过程,同时也是城市自身的政治意识和政治想象不断形成与突显的过程。这是城市自身内蕴的乌托邦原则,它的批判及反抗,能够在新的城市秩序建构中发挥巨大力量。(本文来源于《山东社会科学》期刊2016年04期)
段辉[8](2015)在《对“S型曲线”城市化理论的再讨论》一文中研究指出S型曲线对城市化水平与速度关系的模拟,是该曲线应用的众多领域之一。文章以S型曲线的数学模型为基础,对S型曲线的阶段划分进行了细致的梳理,详尽讨论了作为S型曲线的推论存在的倒U型城市化速度曲线的特征;对S型曲线最为重要的假设条件——不变的城乡人口增长率差(URGD)进行了拓展,分析了在线性下降及倒U型URGD假定下S型曲线及城市化速度曲线所发生的变化;探讨了不同城市化水平起点与终点假定下S型曲线的形状差异,主要从乡城人口迁移的拉力与推力角度分析了S型曲线形成的原因。利用中国近60年的数据与S型曲线进行比照,发现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大致呈现出S型曲线的特征,但城市化速度转折点推迟了5年左右,目前处于减速增长阶段。(本文来源于《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期刊2015年10期)
张鸿雁[9](2015)在《理论重构:创造有中国文化根柢属性的本土城市化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已经进入城市社会的发展阶段,53%的城市人口预示着未来中国社会问题的主体正在从传统的乡村社会转向城市社会,尽管如此,中国仍然面临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高速发展的过程。以往高耗能粗放型的城市化已经给我们以深刻教训,特别是一些城市本土形态和文化要素的丧失留下千古遗憾。然而,目前为止,中国仍未能建构具有本土化特色的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理论,对此提出新的理论探索:一是中国本土化城市化理论建构已经迫在眉睫;二是城市化的核心是创造以充分就业核心的社会发展动力,而不仅仅是空间的再生产;叁是本土化城市化理论建构的前提是中国文化根柢的重拾与重构。(本文来源于《中国名城》期刊2015年02期)
蒋志勇[10](2015)在《城市化、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演进与发展关系研究——基于新兴古典经济学分工和城市化理论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分工和专业化程度在大中城市不断加深,与农村低下的交易效率相比较,产生了城乡二元结构。根据新兴古典经济学的观点,城市、城镇、农村协同发展即是要推进分工和专业化水平的提升,提高交易效率,促进生产要素在城市、城镇和农村的双向自由流动,从而使城市发展、城镇发展和农村经济达到更高水平的分工均衡。基于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对城市化、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演化和促进关系进行分析,并就我国城市化、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及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提出建议。(本文来源于《城市发展研究》期刊2015年01期)
城市化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在加速进行着最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实践中存在着艰巨的困难与挑战,急需先进、科学、符合国情的理论指导。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进程中,中国特色的城市化理论充分展现了科学性,但也存在着理论滞后于发展、框架体系不够完善等不足。在这个城市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开展这个论题的研究具有的理论和现实价值。在理论上,中国特色城市化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特色城市化理论的出台,对我们正确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城市化理论具有有益的帮助;在现实层面,这一科学、系统的理论,对解决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五个主要问题,即资源浪费、发展失衡、环境污染、征用土地、城市空间结构问题有一定的帮助。解决这些问题最终的作用是在实践中更好地促进城市化良性发展。绪论部分主要介绍的是选题的思路以及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概括,这一部分主要是总结出当前学界对于城市化问题的研究热点集中在城市化道路和城市经济发展模式两个问题上。在城市化道路问题上,部分学者认为中国的城市化道路有四个特点,一是政府为主导,二是走工业化和城市化相结合的道路,叁是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四是中国的城市化道路必然不同于其他国家。正是基于以上四个基本特点,我们可以说中国特色城市化理论是存在的,并且是科学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系统化理论。在城市经济发展模式的问题上,部分学者认为应当走东、中、西部分工协调发展的道路,以此来促进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也有学者认为应当大力发展科技来带动城市化进程。第二章主要是在理论上追根溯源,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对于城市化问题的论述各有不同,马克思、恩格斯将城市生产视作资本主义生产链条上的重要一环。列宁认为应当借鉴俄国资本主义时代的城市发展经验来促进苏维埃俄国的城市化,而斯大林反复强调的是重工业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列宁和斯大林所处的时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城市已经完成了产业革命和对资本的垄断,经过几个世纪的努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但同时大量的资本集聚在大城市中,导致了资本主义城市内部的矛盾更加尖锐。第叁章主要梳理中国特色城市化理论的探索过程,毛泽东时代的中国还是一个较为落后的农业国,因此毛泽东对城市化问题的思考,多集中在工农业结合、农村工业化等方面。邓小平则着眼于开放和发展,提出了允许城市群不平衡发展和城市建设“叁步走”战略。这一战略思考为中国特色城市化理论的成熟和完善奠定了基础。江泽民对农民的城市化问题十分重视。胡锦涛、习近平分别从区域科学发展和五大发展理念并举的战略高度,阐述了新时期城市化的目标:实现人的城市化。第四章论述的是中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和当前存在的五个主要问题:资源浪费、发展失衡、环境污染、征用土地、城市空间结构。在充分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后,拟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第五章则是从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具体要求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两个纲领性文件出发,论述了中国特色城市化理论与具体实际情况的结合方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城市化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1].马先标.城市化理论的经济学学科归属刍议[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
[2].李洋.中国特色城市化理论与实践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8
[3].李渊.爱德华·索亚的区域城市化理论研究[D].西南大学.2018
[4].周文,赵方,杨飞,李鲁.土地流转、户籍制度改革与中国城市化:理论与模拟[J].经济研究.2017
[5].王伟,王瑛,凌镘金,李姗姗.1998-2015年我国城市化理论研究演进的特征与趋势——基于CiteSpace的文本计量分析[J].城乡规划.2017
[6].杜赫.基于花园城市和城市化理论的英国新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探讨[J].建筑与文化.2016
[7].董慧.哈维的城市化理论[J].山东社会科学.2016
[8].段辉.对“S型曲线”城市化理论的再讨论[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
[9].张鸿雁.理论重构:创造有中国文化根柢属性的本土城市化理论[J].中国名城.2015
[10].蒋志勇.城市化、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演进与发展关系研究——基于新兴古典经济学分工和城市化理论的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