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酸性耐热淀粉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耐热酸性α-淀粉酶,基因克隆,基因文库构建,分离纯化
酸性耐热淀粉酶论文文献综述
王绍辉[1](2010)在《耐热酸性α-淀粉酶的基因克隆和分离纯化》一文中研究指出α-淀粉酶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酶制剂,广泛应用于淀粉加工、发酵、造纸和纺织等行业中。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对于淀粉酶的耐热耐酸性的研究也成了当今研究热点之一。开发出适应工业生产需求的新的淀粉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经济价值。通过一系列实验,确定SF-8菌株为革兰氏阳性菌,在生长后期会形成芽孢。在培养16小时后开始生成淀粉酶,24小时后产量迅速增加,直到32小时后产量进入稳定期。本实验以芽孢杆菌SF-8为出发菌株,分别用PCR扩增和基因文库构建来克隆这个耐热酸性α-淀粉酶基因。将基因片段与pUC19连接用大肠杆菌DH5α进行电转化,最终获得了约5000个转化子,但是遗憾的是未能得到这个基因序列。SF-8菌株在发酵培养基中37℃培养32h后,通过离心、硫酸铵分级盐析沉淀、Macro-Prep DEAE Support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cyl S-100凝胶层析,对该酶进行了分离纯化,最终回收率为36.42%,纯化倍数为7.27。对纯化后的淀粉酶的基本酶学特性进行研究发现: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和pH分别为60℃和5.0。在60℃,pH4.5条件下保存30 min后仍分别保持有66%和72%的催化能力,能够适应工业应用要求。Ca~(2+)对该淀粉酶无明显促进作用,但是Mg~(2+)和Mn~(2+)对于酶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Fe~(2+)和Cu~(2+)对酶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酶的活性染色发现该酶的分子量约为58-60kDa。(本文来源于《浙江工业大学》期刊2010-04-01)
王淑军,陆兆新,秦松,吕明生,李富超[2](2009)在《超嗜热古菌耐热酸性α-淀粉酶的发酵条件和酶学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一株分离自深海热液口的超嗜热古菌(Thermococcus sp.HJ21)菌株进行了α-淀粉酶发酵条件的优化和酶学性质的研究。该菌株发酵9h后到达产酶高峰,产酶温度范围为60—90℃,其最适产酶温度为80℃。产酶pH范围为5.0—9.0,最适产酶pH为7.5。产酶NaCl浓度范围为0.5%—4.0%,2.5%为最适宜NaCl浓度。糖原、淀粉、麦芽糖、酵母膏和蛋白胨促进产酶。该菌株产生的α-淀粉酶的分子量为51.4kDa,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为95℃,在100℃仍有60%的酶活力。酶在90℃的半衰期为5h,在100℃2h仍有40%的残余酶活,酶的热稳定性不依赖Ca2+。酶的最适作用pH为5.0,pH4.5仍有80%的酶活力,pH在5.5—7.0较稳定(80℃4h)。金属离子1mmol/L的Mg2+、Co2+、Sr2+、Ba2+、K+、Na+对酶有激活作用,Cu2+、Pb2+、Hg2+、Zn2+、Al3+对该酶均有抑制作用。(本文来源于《海洋与湖沼》期刊2009年01期)
崔志峰,罗文杰,吴春程,杨霄[3](2008)在《耐热酸性α-淀粉酶产生菌的分离鉴定及酶学特性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杭州双峰茶园的土样中筛选到一株耐高温酸性淀粉酶产生菌,经16s rDNA鉴定为芽胞杆菌(Bacillales bacterium.),命名为Bacillalesbacterium.SF-8。发酵液中淀粉酶活性最高达到6440U/mL(60℃、pH5.0),60℃处理100min后仍有66%酶活性,4℃放置10d后仍有57%的活性。酶的热稳定性和活性对Ca2+没有依赖性,Fe2+,Mg2+,Mn2+等常见金属离子对酶活性没有明显地抑制作用。酶活性染色揭示该酶的分子量约为60kDa。SF-8菌株产酸性淀粉酶活性高并且耐热性好,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中国酿造》期刊2008年10期)
罗文杰[4](2008)在《耐热酸性淀粉酶筛选及酶学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α-淀粉酶是一种重要的工业用酶,广泛应用于淀粉糖生产、发酵、纺织、造纸等行业中。由于工业上需要α-淀粉酶能在高温和酸性环境下水解淀粉,耐热酸性α-淀粉酶成了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研究和开发耐高温酸性淀粉酶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学术意义。本研究对杭州、山东、天津、陕西和云南等地各种土壤样品进行了大量筛选实验,从杭州双峰茶园的土样中筛选到一株耐高温酸性淀粉酶高产菌株,经16s rDNA鉴定为芽孢杆菌(Bacillales bacterium.),命名为Bacillales bacterium.SF-8。对该菌株产生耐高温酸性淀粉酶的各种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的优化,发酵液中淀粉酶活性最高达到6440 U/mL(60℃,pH 5.0),比初始培养基提高了10倍。对该菌株产生的耐高温酸性淀粉酶酶学特性研究发现,该酶的最适pH为5.0,最适温度为60℃,在60℃环境下处理100 min后仍有66%酶活性,4℃环境中放置10天后仍有57%的活性。酶的热稳定性和活性对Ca~(2+)没有依赖性,Fe~(2+),Mg~(2+),Mn~(2+)等常见金属离子对酶活性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酶活性染色揭示该酶的分子量约为60 kD。薄层分析后发现其水解产物主要为麦芽糖和糊精。SF-8菌株产酸性α-淀粉酶活性高并且耐热性好,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浙江工业大学》期刊2008-04-01)
王淑军,陆兆新,吕明生,秦松,刘红飞[5](2007)在《超嗜热古菌Thermococcus sp.HJ21的耐热酸性α-淀粉酶的性质、酶基因的克隆和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超嗜热微生物(Hyperthermophiles)主要为最适生长温度为80-110℃范围的古细菌(Archaeal)和细菌~([1])。目前工业用α-淀粉酶主要来自嗜热脂肪芽孢杆菌(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和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这些酶的最适作用条件为90℃和pH 6,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热稳定性差,高于100℃和pH低于6.0时易失活,且热稳定性依赖Ca~(2+[2])。来源于超嗜热菌的α-淀粉酶能在高温下作用且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而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本研究对一株来自深海热液口的菌株HJ21进行了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的分析,初步鉴定为热球菌属Thermococcus。菌株.HJ21为嗜热厌氧古生菌,最适生长温度为88℃,最适生长pH为6.5。该菌株产生的胞外耐热的高温酸性α-淀粉酶,其分子量为5l.4KDa,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为95℃,在100℃仍有60%的酶活力。酶在90℃的半衰期为5h,在100℃2h仍有40%的残余酶活,酶的热稳定性不依赖Ca~(2+)。酶的最适作用pH 5.0,在pH4.5仍有80%的酶活力,pH在5.5-7.0较稳定(80℃4h)。金属离子1mM的Mg~(2+)、Co~(2+)、Sr~(2+)、Ba~(2+)、K~+、Na~+对酶有激活作用,Cu~(2+)、Pb~(2+)、Hg~(2+)、Zn~(2+)、Al~(3+)对该酶均有抑制作用。1mM的尿素、碘乙酸、TCA和DDT溶液对酶的抑制作用较弱,而lmM和5mM NBS对酶的活性具有较强抑制作用。利用PCR方法从嗜热古菌Thermococcus sp.HJ2l克隆了耐热α-淀粉酶基因并在大肠杆菌得到表达。酶基因序列分析阅读框为1374bp编码457个氨基酸。通过对该序列的同源性比较分析发现,嗜热古菌Thermococcus sp.HJ21产生的α-淀粉酶具有4个保守区,嗜热古菌Thermococcus sp.HJ21与Thermococcus hydrothermalis和Thermococcus sp.OGL-20P的亲缘关系最近,序列相似度达到95%以上:利用Swiss Model预测该基因产物的叁级结构,显示其具有典型的(β/α)_8桶状结构。(本文来源于《第六届中国酶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07-10-21)
郝帅,郭建强,李运敏,岳丽丽,矫庆华[6](2006)在《超耐热酸性α-淀粉酶基因在多型汉逊酵母中表达及与在毕赤酵母中表达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毕赤酵母的质粒载体pPIC9K将极端耐热古菌Pyrococcusfuriosus的超耐热酸性α-淀粉酶(Amy)基因转化到多型汉逊酵母HP-6中,获得重组汉逊酵母。经过甲醇进行诱导,表达产物的酶活性检测和SDS-PAGE电泳,证明α-淀粉酶(Amy)在多型汉逊酵母中利用AOX1启动子和α-因子信号肽有效表达并分泌到胞外。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90~100℃,最适作用pH为4.0~5.0,较之重组毕赤酵母的最适作用pH还低0.5。此外与毕赤酵母的重组蛋白相比,重组汉逊酵母α-淀粉酶不仅菌株筛选简便、周期短,而且具有更容易筛选到高拷贝转化子以及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发酵等优点。(本文来源于《菌物学报》期刊2006年04期)
袁铁铮[7](2006)在《两种酸性耐热α-淀粉酶的表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α-淀粉酶(1,4-α-D-葡萄糖苷葡萄糖苷水解酶,EC3.2.1.1)能够以淀粉为底物,从淀粉内部水解1,4-α-D-葡萄糖苷键,广泛应用在淀粉糖生产、发酵、纺织、造纸等许多行业,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本研究尝试利用巴斯德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作为生物反应器表达两种极具应用潜力的极端α-淀粉酶,并研究了重组α-淀粉酶的酶学性质。 从嗜酸耐热的酸热脂环酸杆菌Alicyclobacillus acidocaldarius中克隆到一种α-淀粉酶的基因amy,基因amy全长3903bp,编码1301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约140kD。基因amy被分别克隆到质粒表达载体pET-22b(+)和pPIC9α,并分别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BL21(DE3)利巴斯德毕赤酵母P. pastoris GS115中得到表达,表达产物具有淀粉酶的活性。 纯化酵母中表达的重组α-淀粉酶rAMY,并研究了它的酶学性质。以可溶性淀粉为底物,rAMY作用最适pH3.2,在pH2.5-4.6范围内,酶活性保留50%以上,它的最适温度65℃,在70℃下处理30分钟,酶活性维持50%以上。重组α-淀粉酶rAMY基本保留了天然酶蛋白的耐热性和嗜酸性特点。 根据对α-淀粉酶AMY的氨基酸序列分析和同源建模,去除基因amy的+1~+1174bp和+3288~3903bp的核酸序列,获得全长2115bp的基因片断amy',amy'编码705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约79kD。amy'被克隆到质粒表达载体pET-22b(+),并在大肠杆菌E. coli BL21(DE3)获得表达,表达产物具有淀粉酶的活性,证明该截断肽链包含能折迭形成α-淀粉酶催化结构域所需的氨基酸序列。 来源于嗜热球菌Thermococcus sp.的酸性高温α-淀粉酶BD5063理论分子量约49kD,不存在潜在N-连接糖基化位点,编码基因BD5063全长1299bp。根据巴斯德毕赤酵母高效表达基因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对BD5063进行密码子优化并全基因合成获得新基因BD5063r。巴斯德毕赤酵母能高效表达基因BD5063r,表达量达剑60mg/L,表达产物rBD5063水解可溶性淀粉主要产物是单糖和低聚寡糖,结合活性染色结果证明rBD5063具有α-淀粉酶的活性。 纯化rBD5063,获得纯度大于90%的样品,并研究了rBD5063酶学性质。以可溶性淀粉为底物,rBD5063作用最适pH5.0,在pH3.5~10.0范围内处理30分钟,酶活性保留50%以上;作用最适温度100-110℃,在90℃下酶活性半衰期约30分钟。低浓度Ca~(2+)对激活rBD5063活性和维持稳定性是必需的,而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Ca~(2+)浓度对活性影响不显着,Mg~(2+)、SDS利Trition X-100都能够部分抑制rBD5063活性,Cu~(2+)和EDTA严重抑制rBD5063活性。 研究了rBD5063的多组分情况,表达产物包括叁种分子量分别是64、57、44kD的活性组分,在通常情况下主要以大分子量活性多聚体的形式存在。rBD5063不存在N-连接的糖基化,但是存在O-连接的糖基化现象,O-连接对rBD5063的热稳定性和最适温度没有显着影响。 本研究利用巴斯德毕赤酵母成功表达两种不同来源和性质的酸性耐热α-淀粉酶,通过对这两种α-淀粉酶异源表达情况分析,证实了巴斯德毕赤酵母作为表达极端α-淀粉酶的生物反应器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06-05-01)
郭建强,李运敏,岳丽丽,邱阳生,矫庆华[8](2006)在《超耐热酸性α-淀粉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在酵母细胞中的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用PCR方法扩增来源于极端嗜热厌氧古菌Pyrococcus furiosus中的超耐热酸性α-淀粉酶的结构基因,将该结构基因引入载体pPIC9K中,将重组质粒pPIC9K-Amy转化大肠杆菌DH5α细胞,测序结果表明,克隆到的α-淀粉酶结构基因为1305bp,其编码的成熟肽为435个氨基酸。将正确构建的重组质粒转化毕赤酵母GS115细胞,得到酵母工程菌株。在酵母α-Factor及AOX1基因启动子和终止信号的调控下,超耐热酸性α-淀粉酶在甲醇酵母中大量表达并分泌到胞外,该酶的表达受甲醇的严格调控和诱导,随着诱导培养时间的增加,在培养基上清液中的单位体积酶活力相应上升,在诱导培养7d后酶活力达到最大值。该酶最适反应温度为90~100℃,最适反应pH值为4.5~5.5。该酶具有非常好的温度稳定性,在100℃条件下热处理5h,仍具有60%以上的酶活力。该酶的这些优点使其非常适于在工业生产上应用。(本文来源于《生物工程学报》期刊2006年02期)
李辉,郭建强,岳丽丽,李运敏,矫庆华[9](2005)在《重组超耐热酸性α-淀粉酶的分离纯化及其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因工程菌所产生的重组超耐热酸性α-淀粉酶,通过超滤浓缩、脱盐和聚丙烯酰胺垂直板凝胶电泳进行纯化,得到电泳纯的超耐热酸性α-淀粉酶,纯化倍数为11.7,活力回收率为29.8%。用SDSPAGE测得该酶的分子量为55kD,酶的等电点pI(室温)为5.0,以可溶性淀粉为底物的Km值为1.12gL,用硫酸酚法测得其含糖量为15.4%。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95℃,最适反应pH值为4.5。在pH4.0~7.0室温放置48h酶活没有变化,110℃保温1h残留60%活力。Cr3+、Fe2+、Cu2+抑制酶的活性,Ca2+对酶活无影响。EDTA和DTT对酶的活性无影响。(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报》期刊2005年04期)
周秀琴[10](1995)在《日本开发耐热耐酸性a-淀粉酶》一文中研究指出日本开发耐热耐酸性a-淀粉酶高崎义幸日本食品工业。1994,6(30):44~50日本官崎大学从土壤中筛选出生产耐酸耐温的a-淀粉酶的细菌,对淀粉液化有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用。常规生产用的淀粉酶液化淀粉最适pH为6.0~6.5高于淀粉浆的自然pH须用碱调...(本文来源于《酿酒科技》期刊1995年06期)
酸性耐热淀粉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一株分离自深海热液口的超嗜热古菌(Thermococcus sp.HJ21)菌株进行了α-淀粉酶发酵条件的优化和酶学性质的研究。该菌株发酵9h后到达产酶高峰,产酶温度范围为60—90℃,其最适产酶温度为80℃。产酶pH范围为5.0—9.0,最适产酶pH为7.5。产酶NaCl浓度范围为0.5%—4.0%,2.5%为最适宜NaCl浓度。糖原、淀粉、麦芽糖、酵母膏和蛋白胨促进产酶。该菌株产生的α-淀粉酶的分子量为51.4kDa,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为95℃,在100℃仍有60%的酶活力。酶在90℃的半衰期为5h,在100℃2h仍有40%的残余酶活,酶的热稳定性不依赖Ca2+。酶的最适作用pH为5.0,pH4.5仍有80%的酶活力,pH在5.5—7.0较稳定(80℃4h)。金属离子1mmol/L的Mg2+、Co2+、Sr2+、Ba2+、K+、Na+对酶有激活作用,Cu2+、Pb2+、Hg2+、Zn2+、Al3+对该酶均有抑制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酸性耐热淀粉酶论文参考文献
[1].王绍辉.耐热酸性α-淀粉酶的基因克隆和分离纯化[D].浙江工业大学.2010
[2].王淑军,陆兆新,秦松,吕明生,李富超.超嗜热古菌耐热酸性α-淀粉酶的发酵条件和酶学性质研究[J].海洋与湖沼.2009
[3].崔志峰,罗文杰,吴春程,杨霄.耐热酸性α-淀粉酶产生菌的分离鉴定及酶学特性的初步研究[J].中国酿造.2008
[4].罗文杰.耐热酸性淀粉酶筛选及酶学特性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8
[5].王淑军,陆兆新,吕明生,秦松,刘红飞.超嗜热古菌Thermococcussp.HJ21的耐热酸性α-淀粉酶的性质、酶基因的克隆和表达[C].第六届中国酶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07
[6].郝帅,郭建强,李运敏,岳丽丽,矫庆华.超耐热酸性α-淀粉酶基因在多型汉逊酵母中表达及与在毕赤酵母中表达的比较研究[J].菌物学报.2006
[7].袁铁铮.两种酸性耐热α-淀粉酶的表达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
[8].郭建强,李运敏,岳丽丽,邱阳生,矫庆华.超耐热酸性α-淀粉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在酵母细胞中的表达[J].生物工程学报.2006
[9].李辉,郭建强,岳丽丽,李运敏,矫庆华.重组超耐热酸性α-淀粉酶的分离纯化及其性质研究[J].微生物学报.2005
[10].周秀琴.日本开发耐热耐酸性a-淀粉酶[J].酿酒科技.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