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回溯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回溯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记忆,负载均衡,武汉市,自传体,执法监督,表征,警务。

回溯式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王瑶[1](2019)在《改编的面向:与历史、经典的回溯式对话——以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2015》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经典电影作品改编的艺术之矢具有双面向:既是与文本的对话,对经典的再理解与历史的当下化,更是其希翼借电影达成的面向大众的分享、交流、再对话。本文以《这里的黎明静悄悄2015》为例,探讨早年经典电影当下表达的努力与存在的问题。(本文来源于《视听》期刊2019年12期)

杨莲莲[2](2019)在《回溯式时距估计的心理表征:短时距视角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回溯式时距估计(retrospective duration estimation)是以记忆为主要成分且个体事后才知道要对两个相继事件之间的间隔时间(interval)或对某一事件的持续时间(duration)进行估计,这一“事前不知,事后才知”的时距估计可能同时具有无意识编码和意识提取的特性。这一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很普遍,它可作为评估异常群体(如阿兹海默症、柯萨可夫症患者)记忆或执行功能的临床指标,且对案件侦查过程中目击者证词准确性的测查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目前为止,人们对回溯式时距估计这一现象的心理机制知之甚少。早期研究多聚焦于公众新闻事件或自传体记忆事件的回溯式时距估计,侧重日周月年等回溯式长时距的研究。结果发现回溯式时距估计具有不稳定性,需借助时间标记(temporal landmarks),所谓时间标记是指具有明确时间标识的事件,如第一次经历的事件、闪光灯记忆等。回溯式长时距估计通过这一类提取线索进行推断,是时间记忆的重新建构过程。虽然回溯式时距估计具有“事前不知,事后才知”的特性,但是对于日周月年如此长的目标时距而言,回溯式时距估计不可避免会掺入时距信息编码的意识性。比如,日一级的时距范围内,人们会通过身体的饥饿感或疲惫状态意识到某一段时间的长短,这完全有可能作用于时距信息的编码阶段。有研究明确指出,对于秒和分范围内的短时距,只有当被试无需完成任务且感到无聊时才会意识到时间。一般情况下,回溯式时距估计要求被试进行非时间任务,因此秒和分的回溯式短时距估计的信息编码可能是无意识的。如此说来,对回溯式长时距估计结果的理论解释是否适用于短时距?是值得怀疑的。回溯式时距估计涉及到秒、分、小时、日、周、月、年等的时间范围。我国心理学家黄希庭领导的学术团队提出的时间认知分段综合模型(range-synthetic model of temporal cognition),认为人类对如此跨度的时距认知应具有分段性,并将过去的心理结构划分为叁个心理时间段,较近的过去针对短时距即以秒和分为计时单位;近的过去则以小时、日、月为计时单位;较远的过去则以年为计时单位。可以想见,回溯式时距估计中目标时距的长短可能存在不同的心理表征。此外,时间认知分段综合模型还指出,人类对时距信息的加工具有综合性,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比如,刺激方面如刺激的数量、通道特点等,个体差异方面则主要聚焦于身体因素(如疾病或身体负荷)、认知因素(如注意资源的投入、编码方式和提取策略等)、人格因素(如冲动型人格)等。即对时距的认知并不是简单地受到单一的计时机制的影响,可从多种角度探究时间认知的加工机制。看来秒和分这一短时距范围内的回溯式时距估计也可能会受到以上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编码和提取策略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这需进行系统探讨。综上,本研究依据时间认知分段综合模型,以秒和分的短时距为切入点,从回溯式时距估计的性质出发,分别聚焦于时距信息的编码和提取过程,系统探究回溯式时距估计的心理表征。即本论文拟通过叁个研究7个实验对短时距范围内回溯式时距估计的心理表征进行系统探讨。研究一通过回溯和预期式时距估计的对比,采用6s到5min范围内的目标时距,分别探究知觉类和动作类任务中回溯式时距估计的编码特点,由叁个实验构成。实验1a在材料呈现完毕后立即进行时距估计的情况下,着重探究秒范围内(6s、18s、60s)回溯式时距估计的编码特点,结果发现与预期式时距估计相比,回溯式时距估计表现出低估的特点。实验1b在实验1a的基础上,增加了延迟组,着重对比回溯和预期中立即和延迟条件下秒范围内(6s、18s、60s)时距估计的编码特点,结果发现随时间流逝,在秒范围内的中等和较长时距中表现出高估现象,而较短时距并未发现任何变化。实验2采用分范围内(1-5min)的目标时距,进行扫雪动作视频观察任务和实际动手操作的折纸任务,分别关注立即和延迟条件下回溯和预期式时距估计情况。结果发现与预期式时距估计相比,回溯式时距估计表现出低估、变异性较大的特点,且随时间流逝,回溯式时距估计产生延迟高估的现象,这仅发生在分范围内较短时距而非较长时距的动作类任务中。实验3通过与预期式时距估计的对比,采用分范围内(1-5min)的目标时距,分别聚焦于动作类(如木块华容道或魔方游戏)和知觉类(如以句子表述为主的文档材料)任务。结果表明目标时距和任务类型对回溯和预期式时距估计均有重要作用,且两者在回溯式时距估计中的效应量略低于预期式时距估计,这可能是由回溯式时距信息编码的无意识造成的。研究一的重要发现是,时距信息的无意识编码可能是导致回溯式不同于预期式时距估计的主要原因,且这一编码过程与目标时距和任务类型密切相关,叁者共同反映回溯式时距估计的心理表征。研究二在研究一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回溯式时距估计是如何编码时距信息的,即分别操纵目标时距(秒和分)和任务类型(知觉类和动作类),间接探究回溯式时距估计的心理表征,由一个调查两个实验构成。调查4以半开放式问卷调查的方式初步探究回溯式时距估计中语义和表象编码存在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回溯式时距估计的编码形式大多依据于任务类型,如知觉类任务可能同时存在语义和表象编码,而动作类任务可能以表象编码为主。实验5和实验6分别以两种实验范式(选择性同时干扰法和正序-倒序对比任务)间接探讨回溯式短时距估计的知觉类和动作类任务是否存在语义或表象编码。结果发现,知觉类任务中秒范围内的较短时距(实验5a和实验6a)与动作类任务中分范围内的较长时距(实验5b和实验6b)以表象编码为主;而知觉类任务中秒范围内的较长时距和动作类任务中分范围内的较短时距,体现表象和语义的双重编码。这充分说明回溯式时距信息的编码并不完全等同于任务类型本身具有的语义和表象编码,还与目标时距紧密相关。研究叁是对提取阶段的资料进行内容分析,对研究一和研究二中已收集的时距估计策略进行内涵和类别分析,进一步验证回溯式时距估计的心理表征。开放式调查7a探究回溯式时距估计提取策略的内涵,并与预期式时距估计的提取策略进行对比。结果发现两者时距估计策略均可从刺激、机体和环境叁方面共十个类目中进行探究。叁者有机结合,紧密相连,体现时间认知多因素影响的综合性。并且回溯式和预期式时距估计策略均具有易得性的特点。开放式调查7b遵循编码特异性原则,聚焦时间的最小编码单元,从时距估计策略的类别分析中探究回溯式时距估计是否存在语义或表象编码。结果发现秒范围内的目标时距以及分范围内较短时距可能同时存在表象和语义编码;分范围内的较长时距中表象编码占主导。综合而言,本研究发现:(1)回溯式短时距估计的编码阶段包含两部分:“事前不知”阶段的无意识编码以及“事后才知”阶段意识性的“再编码”,其实质是一种时间似编码过程,也可能就是一种提取策略。(2)回溯式时距估计的似编码存在语义和表象两种形式,由于受到目标时距和任务类型的影响,它们所占比重有所差异。即动作类任务中分范围内的较长时距主要以表象编码为主,而知觉类任务中秒范围内的目标时距以及动作类任务中分范围内的较短时距可能同时具有表象和语义的双重编码,两者所占比重相当。(3)与预期式时距估计相比,回溯式短时距估计表现出低估且变异较大的特点;随时间流逝,还会出现时距拉长的现象。这一编码特点仅发生在秒范围内较长时距的知觉类任务和分范围内较短时距的动作类任务中,体现为语义和表象双重编码的作用。(4)回溯式短时距估计的提取阶段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时距信息的似编码和提取策略可能发挥重要作用。人们可采用多种提取策略进行回溯式时距估计,其中个人能力、经验以及刺激数量在时距估计策略中所占比重较大,它们均具有易得性的特点。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并结合本研究的结论,本文尝试性地提出回溯式时距估计的两阶段模型,其包括“事前不知”的编码阶段和“事后才知”的提取阶段。回溯式时距估计的编码阶段并未关注时间信息,对此阶段的探究主要是提取阶段的研究资料所赋予的。提取阶段被试的报告资料表明回溯式时距估计是将已编码的事件刺激转化为时间信息进行表达,这一过程需借助提取策略进行推断。可见,此模型中回溯式时距估计的提取阶段起主导作用,不可否认,编码阶段事件刺激的鲜明性或个体的记忆能力等因素也发挥重要作用。由于时间不能脱离事件而单独存在,对时间的编码都是通过事件编码转化而来,因此,我们认为被试在“事前不知”阶段进行非时间任务时好像对时间进行了编码,称之为时间似编码(quasi-encoding)。这一似编码在“事后才知”的提取阶段反作用于事件刺激,可能是一种意识性的“再编码”过程。时间的似编码可包含语义和表象两种形式,并且提取策略中刺激、机体和环境叁方面内容均可由基于记忆的理论模型(存储容量模型、变化分割模型、背景变化模型)进行解释,这加强了本模型在回溯式时距估计中的有效性和适用性。总之,回溯式时距估计与时距信息编码和提取过程密不可分,它受到编码过程中时距信息表征的影响,同时考虑提取阶段时距估计策略的作用,并且时距信息的编码与提取策略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匹配,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编码和提取阶段的交互作用。综上,本研究以时间认知分段综合模型为理论指导,以秒和分的短时距为切入点,从回溯式时距估计的性质出发,分别聚焦于时距信息的编码和提取过程,结合质与量的研究方法,以初步探究其心理表征。尽管本研究提出的两阶段模型系统探究了回溯式时距估计的编码和提取特点,对内隐时距估计领域的发展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但仍存在不足。比如,回溯式时距估计的无意识加工过程并未得到深入研究;提取阶段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至于哪种情况下以什么策略为主对应何种反应方式均需进一步研究。未来需聚焦两阶段模型,重点探究似编码的特点及其加工方式,同时需从无意识编码角度切入扩展回溯式时距估计的神经机制研究,以期了解其本质。总之,回溯式时距估计这一“事前不知,事后才知”的心理现象为连接意识与无意识提供了思路与方向,未来值得更多研究者的积极探索与发现。(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9-03-01)

杨莲莲,黄希庭,刘培朵,岳童[3](2019)在《回溯式时距估计的动态性及心理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时间流逝过程中,回溯式时距估计动态性体现在短时延迟和长时发展两个方面。前者聚焦秒、分级的延迟,将其归为背景变化或由目标时距引发的认知差异;后者聚焦跨年龄(如婴儿、儿童到成年)的个体发展,认为主要是信息加工速度的差异。最后,从综合视角出发,认为其动态性可能是由不同时距信息心理表征的差异造成的,这体现时间认知的分段综合性。未来需以时间流逝的动态视角开展回溯式时距估计的心理表征研究,深入探讨与目标时距紧密相关的计时策略在回溯式时距估计中的作用,并扩展年龄、人格类型等个体差异方面的动态特征研究。(本文来源于《心理科学进展》期刊2019年02期)

宋成英[4](2018)在《高中生语文回溯式阅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回溯式阅读,要求老师给学生巧妙地指出阅读方向,而不是给出结论性的阅读体验,让学生自己去反复阅读,然后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并结合一些评论文章寻找智慧,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形成全新的阅读经验,还要在阅读过程大胆质疑,养成一种探究式的阅读习惯。最终经过大量的回溯式的阅读行成自己特有的阅读品位,并对自己的阅读生活形成影响。(本文来源于《作文成功之路(下)》期刊2018年12期)

李莹[5](2018)在《探讨SDN流表的回溯式负载均衡技术应用与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SDN软件定义网络是新型的网络架构,体现出良好的转发与控制解耦、集中控制等特性,较好地解决流量不均衡分布而引发的热路径瓶颈问题,对于解决网络流量不均衡分布而引发的热路径问题有重要的作用。为此,本文重点探讨和研究基于SDN流表的回溯式负载均衡技术,构建基于SDN流表的回溯式负载均衡系统,提升网络路径负载均衡的适应性。(本文来源于《科技资讯》期刊2018年34期)

朱艳楠,秦绍正[6](2018)在《恐惧情绪对人脑记忆整合与巩固的回溯式调节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们往往对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事件记忆深刻,尤其是恐怖痛苦的回忆。对负性情绪记忆认知神经机制的探讨,有助于揭示情绪相关障碍的形成原理,为研发精准干预和治疗手段提供新途径。目前绝大多数的研究集中在情绪对新记忆信息在各加工阶段的调节作用。实际上,基于大脑对新旧相关事件的重迭表征形式,情绪还会回溯性地对已有记忆产生影响。然而,情绪如何调节已有相关记忆的整合,该调节作用在记忆巩固过程中又是如何变化的,对此我们还知之甚少。本项目融合认知行为、f MRI以及生理检测等技术和方法,通过叁个实验研究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地探讨。研究一采用认知行为实验,首先让被试学习72个面孔-物品配对(即预学习阶段),然后只呈现预学习阶段中出现的面孔(重迭线索),并伴有恐惧或中性的声音(即情绪标记阶段),最后对面孔-物品配对进行再认记忆测试。结果发现,情绪标记对面孔-物品的关联记忆有增强作用。研究二采用事件相关的f MRI和同步皮肤电记录技术,探究了这一情绪增强作用的认知神经机制。结果发现,情绪标记是通过增强海马对已学习配对记忆的重激活以及海马与杏仁核之间的功能连接来实现的。海马重激活程度与海马-杏仁核功能连接强度越高,个体随后情绪记忆增强效应越大。研究叁为进一步探究这一情绪增强作用的稳定与持久性,在上述实验基础上增加了3小时和24小时后记忆测试。结果发现,3小时和24小时后测的记忆表现呈现出与立即后测相反的结果,即情绪关联记忆反而受到抑制。上述结果说明,情绪标记可以回溯性地增强人脑对过去相关事件的记忆整合。这可能是由于情绪标记下增强的海马-杏仁核功能联结引发了更高的海马重激活,从而促进了相关事件关联记忆的增强。此外,情绪标记对记忆整合强化作用在记忆巩固后,会产生显着反转效应,这可能跟大脑在巩固过程中对负性情绪记忆的适应性抑制功能有关。(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8-11-02)

靳宁[7](2018)在《论综合商务英语课程预期“学习产出”的“回溯式”定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产出的教育模式(Outcomes-based Education,缩写为OBE)是一个学习产出驱动整个课程活动的教学理念。本文以综合商务英语课程为例,详细阐述该课程预期"学习产出"的"回溯式"定义过程,并在预期"学习产出"的表述上提出相关建议,如以学生为中心定义学习产出、细化并量化学习产出,同时结合"布鲁姆教学目标"体系等,期望能给OBE教学改革进程中的英语基础类专业课程预期"学习产出"的定义带来一些启示。(本文来源于《长春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8期)

杨莲莲,黄希庭,岳童,刘培朵[8](2018)在《回溯式时距估计的计时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回溯式时距估计是以记忆为主要成分,且事后才知要对两个相继事件之间的间隔时间或某一事件持续时间的长短进行估计。可分为近时和远时的回溯式时距估计,两者的计时机制与记忆有关,但各有侧重:前者侧重短时或长时记忆,直接证据来源于即时回忆单一或多个认知任务以估计时间,间接证据则聚焦于物理、生理、心理因素的影响;后者侧重自传体记忆,可从问卷或访谈的测量方式以及主客体特征的影响两个方面来寻找证据。今后需以整合的观点深入探究回溯式时距估计的计时机制,拓展回溯式时距估计行为测量的研究,并开展对回溯式时距估计神经生物学基础的探讨。(本文来源于《心理科学进展》期刊2018年08期)

罗源[9](2018)在《基于SDN流表的回溯式负载均衡技术的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流量的不均衡分布而引发的热路径问题,一方面导致网络局部路径发生重度拥塞,而另一方面却产生网络剩余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负载均衡是一种将路径负载过重上的流量从负载过重的路径调度迁移到其它路径负载较空闲路径上的流量调度技术,借此缓解网络出现的拥塞。然而,转发与控制紧密耦合且不透明的分散管理模式,使得以往传统网络变得可控性差,想获知全网(哪怕是局部网络)的路径负载状态更是成为难题,进而难以实施有效的负载均衡。软件定义网络(SDN),这种新一代的网络架构,它具有的转发与控制解耦、集中控制且可编程等特性使负载均衡获得了打破上述挑战的机会。本文基于SDN研究网络流量的路径负载均衡架构,给出一种基于SDN流表的拥塞判定与路径源回溯式负载均衡技术,以新的拥塞判定来解决以往负载均衡方法对流表容量因素的欠缺考虑,并以路径源回溯来解决既往方法的拥塞调度点过于固定等不足,实现适应性更强的网络路径负载均衡。主要工作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1.阐述基于多路径的SDN负载均衡技术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分析基于多路径的SDN负载均衡技术的研究现状。指出其在调度点选择上存在固定,不可移动,使得网络拥塞解决存在时延或者解决能力不足的问题;以及SDN环境下路径评价技术缺乏考虑流表容量,而导致网络拥塞的问题。2.依据研究想定,形式化地界定SDN负载均衡技术相关概念,在此基础上建立SDN负载的形式化描述模型;以此为基础,继续建立处置上述负载模型的均衡模型,也就是,辨析、归纳并形式地界定SDN负载均衡涉及的基本活动及其基本行为,在建立了 SDN多路径负载均衡的形式化模型的基础上,从数学的层面分析该负载均衡模型的结构连通性并推导出其行为过程特性。以上述负载均衡的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为数学基础,建立SDN多路径负载均衡的2个下推自动机,从可计算性的层面证明SDN回溯式负载均衡的上述过程具备终态可达性质。进而获得SDN回溯式负载均衡的一种新的计算机制;3.依据上述新的计算机制,从技术的层面构造出SDN回溯式负载均衡的框架算法,其中包含两个子框架:针对流量拥塞,提出基于回溯机制的负载均衡子框架;针对流表拥塞,提出考虑流表容量因素的负载均衡子框架;并进一步阐述上述框架算法中的关键算法的原理和伪代码;随后给出相应的复杂度分析,给实现SDN负载均衡系统提供了技术设计依据4.依据项目设计,运用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设计系统的结构图、顺序图和类图。实现一个基于SDN流表的回溯式负载均衡技术的原型系统。5.遵循项目想定,设计测试用例,验证基于SDN流表的回溯式负载均衡系统的功能。实验结果表明,基于SDN流表的回溯式负载均衡系统初步符合项目想定,即能够为负载均衡中的流量调度选择合适的调度点,并为现有的路由算法生成一张基于流表容量的节点黑名单,实现基于区分大小流的路径评价。6.通过与ECMP、LARRBLO等2个负载均衡技术的(成果或者贡献)对比可知,本文研究的基于SDN流表的回溯式负载均衡技术比起前两种算法在非严格对称网络下,有更快的拥塞解决效率和均衡能力。(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18-06-01)

王威,汪洋[10](2018)在《武汉执法监督管理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湖北省武汉市公安局积极探索执法监督管理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建立执法监管中心,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对执法办案的全过程进行监管,确保所有执法活动都有据可查,可回溯式管理,民警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得以显着提高。“武汉市公安局执法监管中心从2017(本文来源于《人民公安报》期刊2018-05-01)

回溯式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回溯式时距估计(retrospective duration estimation)是以记忆为主要成分且个体事后才知道要对两个相继事件之间的间隔时间(interval)或对某一事件的持续时间(duration)进行估计,这一“事前不知,事后才知”的时距估计可能同时具有无意识编码和意识提取的特性。这一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很普遍,它可作为评估异常群体(如阿兹海默症、柯萨可夫症患者)记忆或执行功能的临床指标,且对案件侦查过程中目击者证词准确性的测查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目前为止,人们对回溯式时距估计这一现象的心理机制知之甚少。早期研究多聚焦于公众新闻事件或自传体记忆事件的回溯式时距估计,侧重日周月年等回溯式长时距的研究。结果发现回溯式时距估计具有不稳定性,需借助时间标记(temporal landmarks),所谓时间标记是指具有明确时间标识的事件,如第一次经历的事件、闪光灯记忆等。回溯式长时距估计通过这一类提取线索进行推断,是时间记忆的重新建构过程。虽然回溯式时距估计具有“事前不知,事后才知”的特性,但是对于日周月年如此长的目标时距而言,回溯式时距估计不可避免会掺入时距信息编码的意识性。比如,日一级的时距范围内,人们会通过身体的饥饿感或疲惫状态意识到某一段时间的长短,这完全有可能作用于时距信息的编码阶段。有研究明确指出,对于秒和分范围内的短时距,只有当被试无需完成任务且感到无聊时才会意识到时间。一般情况下,回溯式时距估计要求被试进行非时间任务,因此秒和分的回溯式短时距估计的信息编码可能是无意识的。如此说来,对回溯式长时距估计结果的理论解释是否适用于短时距?是值得怀疑的。回溯式时距估计涉及到秒、分、小时、日、周、月、年等的时间范围。我国心理学家黄希庭领导的学术团队提出的时间认知分段综合模型(range-synthetic model of temporal cognition),认为人类对如此跨度的时距认知应具有分段性,并将过去的心理结构划分为叁个心理时间段,较近的过去针对短时距即以秒和分为计时单位;近的过去则以小时、日、月为计时单位;较远的过去则以年为计时单位。可以想见,回溯式时距估计中目标时距的长短可能存在不同的心理表征。此外,时间认知分段综合模型还指出,人类对时距信息的加工具有综合性,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比如,刺激方面如刺激的数量、通道特点等,个体差异方面则主要聚焦于身体因素(如疾病或身体负荷)、认知因素(如注意资源的投入、编码方式和提取策略等)、人格因素(如冲动型人格)等。即对时距的认知并不是简单地受到单一的计时机制的影响,可从多种角度探究时间认知的加工机制。看来秒和分这一短时距范围内的回溯式时距估计也可能会受到以上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编码和提取策略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这需进行系统探讨。综上,本研究依据时间认知分段综合模型,以秒和分的短时距为切入点,从回溯式时距估计的性质出发,分别聚焦于时距信息的编码和提取过程,系统探究回溯式时距估计的心理表征。即本论文拟通过叁个研究7个实验对短时距范围内回溯式时距估计的心理表征进行系统探讨。研究一通过回溯和预期式时距估计的对比,采用6s到5min范围内的目标时距,分别探究知觉类和动作类任务中回溯式时距估计的编码特点,由叁个实验构成。实验1a在材料呈现完毕后立即进行时距估计的情况下,着重探究秒范围内(6s、18s、60s)回溯式时距估计的编码特点,结果发现与预期式时距估计相比,回溯式时距估计表现出低估的特点。实验1b在实验1a的基础上,增加了延迟组,着重对比回溯和预期中立即和延迟条件下秒范围内(6s、18s、60s)时距估计的编码特点,结果发现随时间流逝,在秒范围内的中等和较长时距中表现出高估现象,而较短时距并未发现任何变化。实验2采用分范围内(1-5min)的目标时距,进行扫雪动作视频观察任务和实际动手操作的折纸任务,分别关注立即和延迟条件下回溯和预期式时距估计情况。结果发现与预期式时距估计相比,回溯式时距估计表现出低估、变异性较大的特点,且随时间流逝,回溯式时距估计产生延迟高估的现象,这仅发生在分范围内较短时距而非较长时距的动作类任务中。实验3通过与预期式时距估计的对比,采用分范围内(1-5min)的目标时距,分别聚焦于动作类(如木块华容道或魔方游戏)和知觉类(如以句子表述为主的文档材料)任务。结果表明目标时距和任务类型对回溯和预期式时距估计均有重要作用,且两者在回溯式时距估计中的效应量略低于预期式时距估计,这可能是由回溯式时距信息编码的无意识造成的。研究一的重要发现是,时距信息的无意识编码可能是导致回溯式不同于预期式时距估计的主要原因,且这一编码过程与目标时距和任务类型密切相关,叁者共同反映回溯式时距估计的心理表征。研究二在研究一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回溯式时距估计是如何编码时距信息的,即分别操纵目标时距(秒和分)和任务类型(知觉类和动作类),间接探究回溯式时距估计的心理表征,由一个调查两个实验构成。调查4以半开放式问卷调查的方式初步探究回溯式时距估计中语义和表象编码存在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回溯式时距估计的编码形式大多依据于任务类型,如知觉类任务可能同时存在语义和表象编码,而动作类任务可能以表象编码为主。实验5和实验6分别以两种实验范式(选择性同时干扰法和正序-倒序对比任务)间接探讨回溯式短时距估计的知觉类和动作类任务是否存在语义或表象编码。结果发现,知觉类任务中秒范围内的较短时距(实验5a和实验6a)与动作类任务中分范围内的较长时距(实验5b和实验6b)以表象编码为主;而知觉类任务中秒范围内的较长时距和动作类任务中分范围内的较短时距,体现表象和语义的双重编码。这充分说明回溯式时距信息的编码并不完全等同于任务类型本身具有的语义和表象编码,还与目标时距紧密相关。研究叁是对提取阶段的资料进行内容分析,对研究一和研究二中已收集的时距估计策略进行内涵和类别分析,进一步验证回溯式时距估计的心理表征。开放式调查7a探究回溯式时距估计提取策略的内涵,并与预期式时距估计的提取策略进行对比。结果发现两者时距估计策略均可从刺激、机体和环境叁方面共十个类目中进行探究。叁者有机结合,紧密相连,体现时间认知多因素影响的综合性。并且回溯式和预期式时距估计策略均具有易得性的特点。开放式调查7b遵循编码特异性原则,聚焦时间的最小编码单元,从时距估计策略的类别分析中探究回溯式时距估计是否存在语义或表象编码。结果发现秒范围内的目标时距以及分范围内较短时距可能同时存在表象和语义编码;分范围内的较长时距中表象编码占主导。综合而言,本研究发现:(1)回溯式短时距估计的编码阶段包含两部分:“事前不知”阶段的无意识编码以及“事后才知”阶段意识性的“再编码”,其实质是一种时间似编码过程,也可能就是一种提取策略。(2)回溯式时距估计的似编码存在语义和表象两种形式,由于受到目标时距和任务类型的影响,它们所占比重有所差异。即动作类任务中分范围内的较长时距主要以表象编码为主,而知觉类任务中秒范围内的目标时距以及动作类任务中分范围内的较短时距可能同时具有表象和语义的双重编码,两者所占比重相当。(3)与预期式时距估计相比,回溯式短时距估计表现出低估且变异较大的特点;随时间流逝,还会出现时距拉长的现象。这一编码特点仅发生在秒范围内较长时距的知觉类任务和分范围内较短时距的动作类任务中,体现为语义和表象双重编码的作用。(4)回溯式短时距估计的提取阶段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时距信息的似编码和提取策略可能发挥重要作用。人们可采用多种提取策略进行回溯式时距估计,其中个人能力、经验以及刺激数量在时距估计策略中所占比重较大,它们均具有易得性的特点。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并结合本研究的结论,本文尝试性地提出回溯式时距估计的两阶段模型,其包括“事前不知”的编码阶段和“事后才知”的提取阶段。回溯式时距估计的编码阶段并未关注时间信息,对此阶段的探究主要是提取阶段的研究资料所赋予的。提取阶段被试的报告资料表明回溯式时距估计是将已编码的事件刺激转化为时间信息进行表达,这一过程需借助提取策略进行推断。可见,此模型中回溯式时距估计的提取阶段起主导作用,不可否认,编码阶段事件刺激的鲜明性或个体的记忆能力等因素也发挥重要作用。由于时间不能脱离事件而单独存在,对时间的编码都是通过事件编码转化而来,因此,我们认为被试在“事前不知”阶段进行非时间任务时好像对时间进行了编码,称之为时间似编码(quasi-encoding)。这一似编码在“事后才知”的提取阶段反作用于事件刺激,可能是一种意识性的“再编码”过程。时间的似编码可包含语义和表象两种形式,并且提取策略中刺激、机体和环境叁方面内容均可由基于记忆的理论模型(存储容量模型、变化分割模型、背景变化模型)进行解释,这加强了本模型在回溯式时距估计中的有效性和适用性。总之,回溯式时距估计与时距信息编码和提取过程密不可分,它受到编码过程中时距信息表征的影响,同时考虑提取阶段时距估计策略的作用,并且时距信息的编码与提取策略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匹配,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编码和提取阶段的交互作用。综上,本研究以时间认知分段综合模型为理论指导,以秒和分的短时距为切入点,从回溯式时距估计的性质出发,分别聚焦于时距信息的编码和提取过程,结合质与量的研究方法,以初步探究其心理表征。尽管本研究提出的两阶段模型系统探究了回溯式时距估计的编码和提取特点,对内隐时距估计领域的发展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但仍存在不足。比如,回溯式时距估计的无意识加工过程并未得到深入研究;提取阶段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至于哪种情况下以什么策略为主对应何种反应方式均需进一步研究。未来需聚焦两阶段模型,重点探究似编码的特点及其加工方式,同时需从无意识编码角度切入扩展回溯式时距估计的神经机制研究,以期了解其本质。总之,回溯式时距估计这一“事前不知,事后才知”的心理现象为连接意识与无意识提供了思路与方向,未来值得更多研究者的积极探索与发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回溯式论文参考文献

[1].王瑶.改编的面向:与历史、经典的回溯式对话——以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2015》为例[J].视听.2019

[2].杨莲莲.回溯式时距估计的心理表征:短时距视角研究[D].西南大学.2019

[3].杨莲莲,黄希庭,刘培朵,岳童.回溯式时距估计的动态性及心理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19

[4].宋成英.高中生语文回溯式阅读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8

[5].李莹.探讨SDN流表的回溯式负载均衡技术应用与优化[J].科技资讯.2018

[6].朱艳楠,秦绍正.恐惧情绪对人脑记忆整合与巩固的回溯式调节机制[C].第二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8

[7].靳宁.论综合商务英语课程预期“学习产出”的“回溯式”定义[J].长春大学学报.2018

[8].杨莲莲,黄希庭,岳童,刘培朵.回溯式时距估计的计时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18

[9].罗源.基于SDN流表的回溯式负载均衡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广西师范大学.2018

[10].王威,汪洋.武汉执法监督管理与信息化深度融合[N].人民公安报.2018

标签:;  ;  ;  ;  ;  ;  ;  

回溯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