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开展受威胁和濒危物种价值评估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当前受威胁和濒危物种研究正处于濒危等级界定和保护优先性确定阶段,存在不同保护等级交叉管理、价值评估方法欠缺及重复性计算等多方面问题。利用IUCN濒危等级和中国特有种等级名录确定厦门市不同濒危等级物种数,在此基础上利用能值转换率和修正的中国能值/货币比率对厦门市陆域受威胁和濒危物种价值进行估算。结果显示,通过多途径整理纳入估算的厦门市陆域野生动植物物种数为1444种,其中受威胁和濒危物种数为318种;2015年厦门市物种能值价值约为3.53×1011元,2010年约为3.08×1011元,其中两期受威胁和濒危物种能值价值均占物种总价值的88.31%;中国特有种等级对价值贡献最大达73.25%,其次是IUCN濒危等级达23.24%。研究表明,能值评估法能够客观凸显受威胁和濒危物种价值,研究结果可为生物多样性及物种保育的管理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胡涛,高艳妮,李延风,虞慧怡,王世曦,刘鑫,杨春艳
关键词: 濒危物种,受威胁物种,濒危等级,能值,货币比率,厦门市
来源: 生态学报 2019年13期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农业科技
专业: 生物学
单位: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区域生态过程与功能评估重点实验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福建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部信息中心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5002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1501381),中国工程院重点咨询项目(2017-ZD-09-01)
分类号: Q16
页码: 4985-4995
总页数: 11
文件大小: 606K
下载量: 223
相关论文文献
- [1].美国环保署起草关于评估农药对濒危物种危害的修正案[J]. 农药科学与管理 2019(07)
- [2].野生动植物保护与濒危物种管理的强化策略思考[J]. 农业与技术 2018(09)
- [3].浅谈美国水坝建设与鱼类保护——《美国濒危物种法》的实施及思考[J]. 科技风 2017(15)
- [4].旅客涉嫌走私数万尾欧洲鳗鲡苗 系濒危物种价值逾百万[J].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17(06)
- [5].美国濒危物种保护法律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J]. 经济研究导刊 2017(33)
- [6].野生动植物保护与濒危物种管理探析[J]. 现代农业研究 2019(04)
- [7].濒危物种跨境非法贸易防控国际机制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18(06)
- [8].命悬一线的濒危物种[J]. 科学新闻 2016(09)
- [9].拯救濒危物种的十大技术[J]. 百科知识 2012(11)
- [10].写在《濒危物种保护法》通过四十周年之际[J]. 世界科学 2014(02)
- [11].海关濒危物种搜查犬科研项目执行情况综述[J]. 养犬 2014(02)
- [12].海关濒危物种搜查犬科研项目执行情况综述[J]. 中国工作犬业 2014(05)
- [13].美国濒危物种管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江苏农业科学 2012(02)
- [14].数字[J]. 生物进化 2019(03)
- [15].美《濒危物种法》之立法特色评析[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05)
- [16].美国计划对濒危物种风险评估程序作出调整[J]. 农药科学与管理 2012(11)
- [17].濒危物种由危变安[J]. 环境经济 2018(12)
- [18].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参与:美国濒危物种保护对中国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启示[J]. 世界农业 2017(04)
- [19].第六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拒绝一批濒危物种展品[J]. 广西林业 2009(06)
- [20].法律大数据视角下濒危物种走私犯罪研究[J]. 海关与经贸研究 2018(02)
- [21].郭耕 人类也是濒危物种[J]. 三月风 2008(07)
- [22].濒危物种(动物类)搜查犬培训方法[J]. 中国工作犬业 2014(01)
- [23].玳瑁[J]. 环境经济 2020(12)
- [24].日本鳗遇严重鱼荒 捕获量或创新低[J]. 水产养殖 2018(02)
- [25].论“濒危物种”与“保护物种”概念的异同[J]. 生物多样性 2016(09)
- [26].全球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更新[J]. 生态经济 2016(11)
- [27].美首次获得濒危物种的干细胞[J]. 成才之路 2011(28)
- [28].读者论坛[J]. 新知客 2008(03)
- [29].金城江首现世界濒危物种钳嘴鹳[J]. 广西林业 2019(05)
- [30].科学家首次造出濒危物种干细胞,可用来挽救濒临灭绝的动物[J]. 生物学教学 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