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分析论文_张丽,孙国栋,张毓,李俊霞

导读:本文包含了核酸分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乙型肝炎,核酸,定量,精液,霍尔,细胞,血清学。

核酸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丽,孙国栋,张毓,李俊霞[1](2020)在《国产核酸检测系统混检及拆分结果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对HBs Ag阴性NAT检测HBV阳性标本的混检及拆分结果,评价现有核酸检测系统,讨论邯郸地区核酸检测对降低输血传播HBV的意义。方法对274 012份无偿献血者标本(排除ELISA法初复检公共阳性、ALT阳性等)进行NAT混样和拆分检测后,对部分拆分阳性标本进行重复拆分检测,分析对应检测结果。结果 HBV混检反应率为0. 12%,HBV拆分阳性154份,拆分阳性率为45. 97%。混检及拆分有反应性的标本均集中在39 <CT≤43的区间,CT值越小重复实验的符合率越高。结论核酸检测系统对HBs Ag阴性HBV DNA阳性的献血者的检出,能与血清学检测形成良好互补,从而可降低输血传播HBV感染的风险。(本文来源于《医学动物防制》期刊2020年02期)

张毓,孙国栋,张丽,徐晓艳,张则昌[2](2020)在《HBcAb阳性献血者隐匿性HBV感染的血清学与核酸检测结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分析抗乙肝病毒核心抗原抗体(HBc Ab)阳性无偿献血者隐匿性乙肝(Occult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的血清学与核酸检测之间的关系,为采供血机构保障血液安全的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3~12月,用两种ELISA试剂对标本进行HBs Ag检测,用常规HBs Ag单试剂阳性标本和阴性标本进行核酸(定性)检测,将得到的核酸检测为HBV DNA反应性标本,进行化学发光"两对半"检测,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得到核酸检测(Nucleic acid testing)的HBV DNA反应性标本共计35份,其中9份疑似窗口期,26份OBI标本。OBI血清型模式HBs Ag-/HBs Ab-/HBc Ab+及HBs Ag-/HBs Ab+/HBc Ab+分别占OBI总数的50. 0%(13/26)和30. 8%(8/26);在核酸检测不同CT值分布上,在CT值<37时出现单纯HBc Ab阳性及HBe Ab/HBc Ab阳性组合各3份,各占总数的11. 5%;在37≤CT值≤41时,出现单纯HBc Ab阳性7份(26. 9%)及HBs Ab/HBe Ab/HBc Ab组合阳性2份(7. 7%);而在CT值>41时,4种血清学模式全部出现,出现的个数和阳性率依次为3份(11. 5%)、6份(23. 1%)、1份(3. 8%)、1份(3. 8%)。结论核酸检测技术降低了OBI引发的输血传播风险; HBc Ab阳性与OBI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呈相关性; HBs Ab阳性在病毒载量较低的隐匿性乙肝感染者中存在一定的比例。(本文来源于《医学动物防制》期刊2020年02期)

马永虹[3](2019)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变化与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载量之间的关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变化与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载量之间的关系。方法该研究将该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乙肝组(根据血清HBV-DNA定量水平分为低拷贝组29例与高拷贝组71例,根据HBeAg检测结果分为阳性组55例与阴性组45例),同时选取此期间进行健康体检的100例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对两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4~+、CD8~+T淋巴细胞比率进行测定,并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测定血清HBV-DNA定量,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变化与HBV-DNA载量之间的关系。结果低拷贝组与高拷贝组的CD3~+、CD4~+、CD4~+/CD8~+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HBV-DNA载量与细胞免疫功能存在负相关(r=-0.659, P=0.003);阳性组lgHBV-DNA、CD3~+、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明显高于阴性组,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明显低于阴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与HBV-DNA载量之间存在交互作用,HBV-DNA复制是乙肝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紊乱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工程》期刊2019年11期)

麦惠简,洪林[4](2019)在《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水平与乙肝五项指标关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水平与乙型肝炎免疫标志物五项指标之间的关系,探讨乙肝五项联合HBV-DNA检测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该院感染科门诊和住院部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529例乙型肝炎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乙肝五项检查与HBV-DNA定量。结果 529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乙肝五项指标检查结果存在不同指标阳性,主要以HBsAg (+)、HBeAg (+)、HBcAb (+)和HBsAg (+)、HBeAg (-)、HBcAb (+)这两种模式为主,前者HBV-DNA阳性率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HBeAg与HBV-DNA之间的关联性明显(P <0.01),HBeAg (+)患者的HBV-DNA阳性率明显高于HBeAg (-)患者(P <0.05)。不同的HBV-DNA含量患者的HBeAg阳性率也不相同,当病毒含量达到一定含量(>106)时,病毒含量越高,HBeAg的阳性率越高(P <0.05)。结论 HBV-DNA检查结果可用于反映病毒是否出现复制情况,采用乙肝五项与HBV-DNA联合检测能准确对乙型肝炎进行诊断,对乙型肝炎患者后续治疗提供了科学、有利的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工程》期刊2019年11期)

石国西[5](2019)在《精液浓度及正常形态率与精液不液化不育患者精子脱氧核糖核酸碎片的关联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精液浓度及正常形态率与精液不液化不育患者精子脱氧核糖核酸(DNA)碎片(DF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3月本院精液不液化不育患者113例作为研究组,另选60例有生育史健康体检患者作为参照组。均测精液浓度、正常形态率及DFI,对比两组上述指标水平,分析其相关性。结果:研究组精液浓度、正常形态率低于参照组,DFI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20~29年龄段、30~39年龄段、40~50年龄段精液浓度、正常形态率及DFI对比,无显着差异(P>0.05);以Spearman分析精液浓度、正常形态率与DFI呈负相关(P<0.05)。结论:精液浓度及正常形态率与精液不液化不育患者DFI关系密切,临床可通过检测DFI评估男性生育能力。(本文来源于《包头医学》期刊2019年04期)

冯震,杨燕,张宁,蒋波,李芳[6](2019)在《基于gyrB基因的伯克霍尔德菌属核酸测序鉴定与系统进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伯克霍尔德菌属典型菌株DNA促旋酶亚基B(gyrB)基因序列鉴定方法,为该菌属污染物的鉴定和分类提供研究思路和方法依据。方法:选择伯克霍尔德菌属内的典型菌株,以gyrB基因为研究靶点,设计引物,特异性扩增gyrB基因片段,测定核酸序列,并进行聚类比对分析。结果:伯克霍尔德菌属内的典型菌株鉴定的gyrB基因特征序列可满足"种"水平的鉴定。结论:本文建立了基于gyrB基因的伯克霍尔德菌属核酸测序鉴定方法,菌株鉴定的gyrB基因特征序列可满足"种"水平的鉴定,为该菌属污染物的鉴定与风险排查提供方法依据。(本文来源于《药物分析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杨博鑫,梁永明,刘迪,周剑锁,王天成[7](2019)在《乙肝表面抗原弱阳性标本定性与定量及核酸检测结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估乙肝表面抗原弱阳性样本半定量结果与定量、核酸(HBV-DNA)检测结果之间的关系,为制定正确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检测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电化学发光法(ECLIA)半定量检测HBsAg弱阳性样本(COI值1~10)88例和阴性样本(COI值0.8~1.0)21例,采用电化学发光定量法检测样本中HBsAg含量,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样本中HBV-DNA。同时将收集的阳性标本分为"小叁阳"和"携带者"两组,分别统计电化学发光定量法与荧光定量PCR方法在两组中的阳性率。结果 "小叁阳"组中电化学发光定量法阳性率为82.5%,荧光定量PCR检出率为49.2%;"携带者"组中电化学发光定量法阳性率为20.0%,荧光定量PCR检出率为0.0%;"小叁阳"组两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均远高于"携带者"组。定量法诊断阳性率为76.1%(67/88),荧光定量PCR法DNA检出率为40.9%(36/88),两种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电化学发光定量法阳性率与荧光定量PCR法DNA片段检出率与电化学发光半定量法COI值成正相关。结论电化学发光定量法与荧光定量PCR法两种方法应用广泛并且均不可被替代,对于监测HBsAg弱阳性(COI=1~10)的患者病情进展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来源于《热带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冯源,崔永华,于永波,郭永丽,倪鑫[8](2019)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相关性高血压微小核糖核酸调控网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相关性高血压的分子机制,挖掘差异表达的核心miRNA以及调控因子,为寻求临床诊断和治疗分子靶点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从公共数据库中分别下载单纯OSAHS患者组与合并高血压OSAHS患者组的miRNA数据集,获得差异表达miRNA并探究其靶基因参与的生物学过程与通路,利用数据库挖掘与cytoscape网络分析获得其相应的核心miRNA、竞争性内源RNA(ceRNA)、转录因子(TF)。结果:与原发性高血压相比,在OSAHS相关高血压中筛选得到7个上调和1个下调的miRNA,靶基因涉及免疫、缺氧、代谢等生物学过程与信号通路,通过网络分析获得一组核心miRNA、ceRNA以及TF调控因子。结论:hsa-miR-22-3p、hsa-miR-595、hsa-miR-6856-5p、KCNQ1OT1、NEAT1、TSIX、ERG、KDM2B、RUNX1可能参与了OSAHS相关性高血压发生,为该病的机制研究与临床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心肺血管病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赵云,王紫荆,彭程[9](2019)在《多重核酸检测在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诊断中的应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临床诊断为下呼吸道感染(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的住院患儿采集深部痰液进行细菌培养及咽拭子进行多重RT-PCR和毛细电泳联用技术,检测呼吸道常见病原(呼吸道合胞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偏肺病毒、冠状病毒和腺病毒、博卡病毒、肺炎支原体、衣原体),分析多重PCR检测技术在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19年2月在成都儿童专科医院住院的155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鼻咽分泌物及深部痰液标本,年龄在1月~14岁,病程在1~60天。结果本组患者男93例(60%),女62例(40%),平均发病时间为7.2天,≤7天94例,>7天61例,<1岁组39例(25.2%),1~3岁组42例(27.1%),3~5岁组41例(26.5%),>5岁33例(21.3%),平均年龄3.1岁。多重核酸检测结果发现,155例患儿的鼻咽分泌物标本中至少有一种病原检测阳性的共计143份标本(占92.3%),其中有40份标本(占27.97%)检测到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原。排名前叁位的病原依次为、呼吸道合胞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和偏肺病毒。按照不同年龄组病原阳性率分析,除呼吸道合胞病毒外(χ2=29.241,P<0.001),其余病毒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多重PCR检查阳性标本中混合细菌感染者占57例共计59株(36.77%),各年龄组混合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卡他布兰汉菌28株(47.46%),流感嗜血杆菌18株(30.51%),肺炎链球菌9株(15.25%),金黄色葡萄球菌3株(5.08%),大肠埃希菌1株(1.70%);根据发病时间分为≤7天和>7天组,核酸检测阳性结果≤7天组91例(58.71%),与>7天组阳性例数52例(33.54%)(χ2=5.4,P=0.02<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呼吸道合胞病毒是本院冬春季3岁以下儿童下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偏肺病毒、流感病毒是5岁以下儿童该时期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支原体感染仍多见于5岁以上儿童;和痰培养比较,进行多重PCR病原检测有助于全面了解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发病早期(≤7天)检测阳性率更高。(本文来源于《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王慧[10](2019)在《结核杆菌核酸定量检测与T-SPOT.TB检测在肺外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结核杆菌核酸定量检测与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 TB)在肺外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该研究涉及对象为肺外感染患者200例,研究时间为2018年2月—2019年2月,均行T-SPOT. TB、结核杆菌涂片、结核杆菌核酸定量检测,对比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T-SPOT. TB检测阳性率(90.50%)明显高于结核杆菌涂片阳性率(21.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5.799,P<0.05)。结核杆菌核酸定量检测阳性率(94.00%)明显高于结核杆菌涂片阳性率(21.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1.409,P<0.05)。T-SPOT. TB检出阳性率(90.50%)与结核杆菌核酸定量检测(94.00%)相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06,P>0.05)。结论结核杆菌核酸定量检测与T-SPOT. TB均可用于肺外结核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有利于肺外结核疾病患者的治疗,值得临床上推广及使用。(本文来源于《世界复合医学》期刊2019年11期)

核酸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分析抗乙肝病毒核心抗原抗体(HBc Ab)阳性无偿献血者隐匿性乙肝(Occult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的血清学与核酸检测之间的关系,为采供血机构保障血液安全的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3~12月,用两种ELISA试剂对标本进行HBs Ag检测,用常规HBs Ag单试剂阳性标本和阴性标本进行核酸(定性)检测,将得到的核酸检测为HBV DNA反应性标本,进行化学发光"两对半"检测,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得到核酸检测(Nucleic acid testing)的HBV DNA反应性标本共计35份,其中9份疑似窗口期,26份OBI标本。OBI血清型模式HBs Ag-/HBs Ab-/HBc Ab+及HBs Ag-/HBs Ab+/HBc Ab+分别占OBI总数的50. 0%(13/26)和30. 8%(8/26);在核酸检测不同CT值分布上,在CT值<37时出现单纯HBc Ab阳性及HBe Ab/HBc Ab阳性组合各3份,各占总数的11. 5%;在37≤CT值≤41时,出现单纯HBc Ab阳性7份(26. 9%)及HBs Ab/HBe Ab/HBc Ab组合阳性2份(7. 7%);而在CT值>41时,4种血清学模式全部出现,出现的个数和阳性率依次为3份(11. 5%)、6份(23. 1%)、1份(3. 8%)、1份(3. 8%)。结论核酸检测技术降低了OBI引发的输血传播风险; HBc Ab阳性与OBI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呈相关性; HBs Ab阳性在病毒载量较低的隐匿性乙肝感染者中存在一定的比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核酸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1].张丽,孙国栋,张毓,李俊霞.国产核酸检测系统混检及拆分结果对比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20

[2].张毓,孙国栋,张丽,徐晓艳,张则昌.HBcAb阳性献血者隐匿性HBV感染的血清学与核酸检测结果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20

[3].马永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变化与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载量之间的关系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9

[4].麦惠简,洪林.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水平与乙肝五项指标关系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9

[5].石国西.精液浓度及正常形态率与精液不液化不育患者精子脱氧核糖核酸碎片的关联性分析[J].包头医学.2019

[6].冯震,杨燕,张宁,蒋波,李芳.基于gyrB基因的伯克霍尔德菌属核酸测序鉴定与系统进化分析[J].药物分析杂志.2019

[7].杨博鑫,梁永明,刘迪,周剑锁,王天成.乙肝表面抗原弱阳性标本定性与定量及核酸检测结果分析[J].热带医学杂志.2019

[8].冯源,崔永华,于永波,郭永丽,倪鑫.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相关性高血压微小核糖核酸调控网络分析[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9

[9].赵云,王紫荆,彭程.多重核酸检测在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9

[10].王慧.结核杆菌核酸定量检测与T-SPOT.TB检测在肺外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世界复合医学.2019

论文知识图

中华哲水蚤产卵率的季节变化双螺旋结构模型蛋白二级结构预测基于α-tubulin基因核酸序列进行贝叶...基于荧光的EMSA原理示意图(摘自Jing...采用核酸偶联量子点光学分析Hg2+离子...

标签:;  ;  ;  ;  ;  ;  ;  

核酸分析论文_张丽,孙国栋,张毓,李俊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